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副官走了进来:“阁下,是否按照原定计划对总参谋部进行转移?”
“按原定计划开始,明天务必在卢森堡开始办公!”
“明白!”战争开始时,总参谋部已整体腾挪了一次,这次搬迁到卢森堡后相对更接近战区,能方便指挥。
“等等……”小毛奇叫住了转身出去的副官,指了指桌上烫金封面、近乎独一无二的《孙子兵法》说道,“将这本书收好,等会我在火车上要的。”
“好的,请您放心。”
在总参谋部转移到卢森堡后地第三天,威廉二世就来到了总参谋部视察,他对小毛奇表示了勉励,甚至对前几天至为关心的东普鲁士也轻描淡写地扯了两句就过去了,他的焦点和目光都集中到了右翼——针对马恩河和巴黎的德军铁拳。
威廉二世一个劲地催促小毛奇及早拿下巴黎,甚至表示:“只要能快点拿下巴黎,东普鲁士那边暂时先放一放,总预备队也不用抽调兵力,先集中精力把法国人干掉!”
说“干掉”两个字时,威廉二世握紧拳头,狠狠地在空中挥舞。
小毛奇哭笑不得。几天前你还声嘶力竭地说东普鲁士寸土不能放弃,怎么一转眼就说可以先放一放呢?不过既然皇帝有令,而且也基本符合小毛奇的决策思路,纠缠下去并不明智。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右翼进攻、进攻再进攻!
在法国的国防体系中,巴黎一直以来起着战略中心作用,它由4座内层炮台和25座外围炮台环绕保护。法国陆军部长阿道夫· 梅西米在德军突破法比边境并向巴黎冲来时,已预见到了危险。命令霞飞 “派遣一支至少有三个军的军队……到巴黎来保证防卫——如果我们地军队被迫退却地话”。但即便这样,霞飞也不愿遵循。政府高层虽然陷入惊慌失措地境地,但霞飞等人放弃首都地建议却遭到了坚决的拒绝。陆军部长指挥不动霞飞但却可以对巴黎的军事情况进行布置,巴黎军事长官、霞飞的好友米歇尔将军被撤职,加利埃尼将军接替了他的职务,后者不但坚决执行政府的命令,而且还曾经是霞飞的老上级。
霞飞拒不执行梅西米派遣三个军地命令,坚决主张他需要每一个士兵来阻止德军的前进。实际上只是想集中更多的部队来进行进攻冒险。即便他答应派遣军队,也加了限定条件——只有在巴黎立即受到威胁的时候。而实际上霞飞建议宣布巴黎为不没防城市。
被军方逼迫得走投无路的法国政府计划在形势不利时迁往波尔多,但坚决不同意放弃巴黎,他们让首都处于军事区域。指挥不灵的梅西米被撤职,亚历山大· 米尔朗取代了他的职位。他向霞飞提出了需要更多部队的迫切要求,只是激起了霞飞愤怒地回答:“德军不是几天时间就能得到巴黎的。”这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回答,军方几乎是公然地在违抗政府,米尔朗暂时咽下了这口气。但霞飞的政治命运也在这一刻走到了尽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像,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翻阅一下麦克阿瑟下台前地所作所为。
那么,难道可怜的霞飞真的一点都不出来德军的动向么?非也,如果说在一开始霞飞固执于普法战争地经验,认为德军必然会沿着色当-巴黎的路线展开,而法比边境的德军只是牵制力量时,到了德军占领比利时全境。并且拿下亚眠,打开向巴黎迂回的通道时,他已完全醒悟过来。之所以拖着不办,顶着政府施加的压力,完全是因为他对于失败的恐惧。
法军的主力几乎都针对德军左翼,如果仅仅因为战前战略布置失误而紧急调动,不但不足以挽救形势,反而可能连原本稳如泰山的右翼都守不住(对德军而言便是左翼)。但霞飞万万没有料到。他寄予厚望。不惜顶着国防部压力也要进攻地右翼却遭到了当头挫败,不仅没有能够夺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反而让德军钻了进来,这才是他最为苦恼和憋屈的地方。
虽然吕夫率部困住了德军的一个军,但这种战术的小成功不能从整体上挽回法军所面临的不利局势,在紧迫的形势面前,霞飞决心赌一把,压上他的最后一份筹码——命令朗雷扎克将军所率领的第5集团军南下救应4个集团军。第5集团军是法军当中人数最多,装备最为精锐地集团军,总兵力40万,大炮000门。
朗雷扎克将军确实有才,但个人品性却缺陷不少。他恃才孤傲,经常挖苦他人,性情极为暴烈,对同僚和上级一言不合就出言不逊,人称“雄狮”,即便对赏识自己地霞飞也不例外,算得上性情中人。霞飞因为爱才,能够容忍他这种作风,而陆军部之所以不肯批准霞飞的推荐,恰恰也是因为朗雷扎克地这种作风。
但就是这个他寄予厚望,希望依靠他挽回洛林和和阿登之战败局的朗雷扎克,在接到霞飞的命令后居然按兵不动,这可把霞飞急得够呛。
实际上,朗雷扎克对霞飞战略布置的不同意见在德军进攻比利时时就已经产生了,他在对部下进行解释时说道:“霞飞令我在阿登方面助攻,是以德军必沿色当——巴黎轴线进攻的前提而布置的,如果战争不是如此进行,德军取道比利时,通过列日、那慕尔、迪南、亚眠等一线展开进攻,我军这样布置就是完全错位。”由于战事还在激烈进行,谁是谁非一时间还难以清,朗雷扎克也不曾多言,表面上答应服从霞飞,暗中却自作主张,尽将精锐后移,准备在万一敌情有变的情况下及时掉转大军,回头北上。
事态发展证明了朗雷扎克的眼光,迪巴伊、卡斯特尔诺、吕夫、德朗格尔4个集团军均遭到了挫败,而德军从法比边境迂回,打开了通往巴黎的通道,其进攻轴线恰好擦过朗雷扎克所部的外缘。朗雷扎克急忙面见霞飞,然后劈头就道;“德军兵分二路向马斯河、桑布尔河、蒙斯运河一线进军,迂回巴黎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我建议第5集团军北上迎战,以备万一。”
这番老调重弹霞飞已经听过了,不由得脸色一沉,大为不悦,但朗雷扎克丝毫不跟霞飞客气,“总司令阁下,即便我军能占领阿尔萨斯和洛林,但如果让德军占领了巴黎,却是我们背负不起的责任。”
这句话却打中了霞飞的软肋,他虽然在和政府叫板的时候嘴上十分强硬,但一旦真的丢了巴黎,恐怕也负不了这个责任。因此,面对朗雷扎克的指责一时陷入了默然。片刻之后才回神过来,问道:“将军有什么建议?”
朗雷扎克毫不客气地说道:“我以为必须马上调整战略部署。一方面立即命令迪巴伊、卡斯特尔诺、吕夫、德朗格尔四人收缩战线,就地驻防,以贝尔福、凡尔登、色当、南锡等地为支撑点,掩护法德边界,防备德军从背后迂回巴黎;同时我部主力迅速往北进入马斯河与桑布尔河合流处三角地带,依托沙勒罗瓦、塔明、梅泰诸城与英**队呼应,共守蒙斯运河、桑布尔河、马斯河一线阵地,抵挡一阵。等到局势趋于平衡,后续动员部队展开之际再和德军进行决战;第三,从现有部队中至少抽调6个建制完整的师增援巴黎,这既是加强对巴黎的防御需要,也是稳定政局、鼓舞人心的政治需要。”
霞飞听后,但朗雷扎克说完后就走了,心里却默默分析:霞飞老爹对我知根知底,只要我朗雷扎克坚持,他不会不同意的。
果然,朗雷扎克刚刚赶到司令部,机要参谋就上来汇报:“接总司令部电报,同意您方才提出的方案。”
面对德军挥出的左勾拳,法军开始反击……
国势 第142章 朝鲜战局
第42章 朝鲜战局
重新将话题转移到中日战场上来,各位别着急。
复**的其余,即一小部分已先期接受过军事训练的骨干则要在中国特派员的指挥下从事游击战和超限战。这部分人员已有了较好的基础,欠缺的是实战锻炼和应变能力,通过游击战,可以帮助他们迅速成长。至于超限战的开展,完全是复**的密中之密,除了金日成等少数复**、独立党高层外很少有人知道。超限战主要由第二波偷运朝鲜的中国特派员‘黑桃k’指挥,此人系中华民国国务副总理兼内务部长葛洪义的高足,葛大总理在穿越前系总参超限战专职研究员,对超限战颇有心得,终日研究如何以弱制强,如何攻敌所必救,如何开展不对称行动等等。虽然时代条件不同,但精髓是一致的,‘黑桃k’作为国安局老大最得意的门生,自然要在朝鲜使出自己的本事来。
游击战和超限战其实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复**大规模军事行动停止后,游击战成了复**别动队的主要作战方式。如果关注这一时期的朝鲜官方文档,经常可以发现如下的记载:x月x日,xx县税警遭暴民袭击,x死x伤,随身携带的税款和武器被抢走……x年x月,xx府xxx大人遭土匪袭击,全家xx口惨遭残害,府上被洗劫一空……x月x日,xx道xxx粮仓为人有意纵火焚烧,大火持续xx个时辰方被扑灭,粮仓中所储存的xx石粮食被付之一炬……在游击战的骚扰下,日本警察力量防不胜防,而朝鲜国内官僚机构则迫于形势压力,悄悄放松了对民众的压迫。
超限战是‘涅槃’行动的核心要义,专门为配合中国国防军的军事行动而进行。复**别动队神出鬼没。专门挑日本的矿场、铁路和军需仓库下手。今天炸掉矿场,捣毁机器,解救矿工,明天扒掉铁路,搬走钢轨,迫使列车倾覆;后天袭击日军军需仓库,或纵火、或偷窃,总之就是让日军不得安宁。到了夜晚。落单地日本人经常受人袭击而丢掉性命,以至于有些“匪情”严重的地方,日本人一到夜晚就紧紧关好窗户,防止人头落地。光是0月份一个月,别动队就采用下毒、下迷药等方式干掉了50来个日本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恐慌。由于别动队的努力,日军的运输能力和速度都直线下降,以至于不得不出动兵力保护交通线。迫使日军进一步分散已显得不足的军事力量。
在“涅槃”行动开始后,日军原本2天就能完成的行军时间变成了5天,整整拖延了天,而输送军需物资、保障供应的能力则至少下降了三成以上。在后来中国战场激战正酣地时候,别动队的超限战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至于复**的外围。则是大范围撒播的情报组织。虽然外界不清他们的身影,但仿效腾龙社所建立的朝鲜复兴社却在黑暗中广泛活跃,他们刺探各类军事情报,摸清日军部署。为游击战提供方便;他们散布各种流言,煽动民众反抗直接为超限战提供服务;他们分化瓦解、收买暗杀国内敌对势力,为复**营造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复**地触角,情报络伸向各个领域,每天都有情报人员将日军的动向、将朝鲜官僚的情况发送给可靠的机要员和交通员,并由他们转回明中山根据地。凭藉无线电波的发送和破译优势,国安局朝鲜处往往能提前截获日军情报,甚至日本大本营转发过来地电报也是不能幸免。在个别时候。在日军上下级之间命令还没有传递到位,总参军情处已破译了相应的电文。
经过不懈的侦察和情报人员的努力,有关日军地部署情况渐渐浮上水面。此次动员,冈市之助计划在东北用4个师团的兵力进行作战,分别包括关东军、朝鲜军和新增援的第、6师团。关东军当时由第五师团轮值(关东军的执勤部队并非固定,由日军各主力师团以间隔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进行轮值,朝鲜军也是如此),第五师团(广岛师团)下辖第(广岛)。第2(滨田)。第4(福山),第42(山口)4个步兵联队。第5骑兵联队、第5重炮兵联队、第5工兵联队和第5辎重联队,分布在北起长春,南到大连的漫长战线上,主要担负南满铁路和关东州(旅大地区) 的守卫任务,师团长大谷喜久藏中将则率司令部和部队主力驻扎于关东州,接到国内秘密动员的电报后,第二天就开始收缩集结。
对国防军而言,关东军是老朋友了,彼此都知根知底,再加上国安局关东州特派组地强有力渗透,任何有关第五师团的异动都无法逃脱国防军的视线。在第五师团集结令下达的第二天,吴俊升的师开始向吉林运动,齐恩远的4师则立即截断了南满铁路北段的运输。驻扎在长春附近的第五师团羽田大队立即被孤立起来,彻底与师团部失去了联系,只能在南满铁路保留地里高度紧张地构筑工事,抵御随时可能爆发地冲击。
由第二师团(仙台师团)组成地朝鲜军主要担负对朝鲜的占领和治安维持任务,下辖第4(仙台),第6(新发田),第29(会津若松),第0(高田)4个步兵联队,第2骑兵联队,第2重炮兵联队,第山炮兵联队,第2工兵联队和第2辎重联队等兵力,分布比关东军还要分散,几乎散布于朝鲜各道、州。师团长仁田原重行中将收到大本营有关作战命令地绝密电报后气得破口大骂大本营饭桶——因为第二师团刚刚遵照大本营的命令开到朝鲜换防,正陆续散开,向占领军的角色转变,要想收拢起来恢复野战军编制,没有0天半月根本是办不到的。但抱怨归抱怨,第二师团对大本营的命令只能照办,灰溜溜地将地方治安权移交给朝鲜本国部队和日本警察队伍。复**开始武装反抗的时候。正好是第二师团快速收拢的时候,一旦撤走了头顶地高压线,各地的抗日武装马上便活跃起来。朝鲜本国的治安部队也好、日本警察部队也罢,对于朝鲜局势的控制力度远远不及占领军,端的是漏洞百出。
日军增援师团的兵力情报很快就被大本营掌握了。拟登陆朝鲜的两个师团一个是第一师团(东京师团),另一个则是第六师团(熊本师团)。前者一贯驻扎在东京,下辖第(东京),第(东京)。第49(甲府),第57(佐仓)4个步兵联队和第骑兵联队,第野炮兵联队,第攻城炮兵联队,第工兵联队,第辎重联队,从数个第就可以出这个师团的特点——老牌。
第六师团作为日军陆军师团地头等主力,在甲午和日俄战争中都充当先锋。战斗力十分突出。下辖第(熊本),第2(都城),第45(鹿儿岛),第47(大分)4个步兵联队和第6骑兵联队、第6野炮兵联队、第6工兵联队、第6辎重联队。在确定增援师团时,日本军部有过一场小小的争论。原因是第6师团刚刚从朝鲜换防回来。按照规定是应该享受休假而由陆军第4师团(大阪师团)前往作战的。但在确定最终方案时,陆相冈市之助毫不犹豫地就圈掉了第4师团的名字而代之以熊本师团。
在私底下,陆相大人这么向亲信解释他的苦衷:“第4师团几乎是由大阪兵组成,战斗力低下。官兵思想涣散,根本就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怎么投入战斗?这场虽然不是国运相赌的决战,但按照第4师团的表现,很难让人放心……”
原来,第4师团地兵员来自日本工商业最为发达的大阪地区,这些小商贩出身的士兵最为精于计算,稍微遇到一丝困难就会打退堂鼓或磨洋工。明哲保身的功夫全日本一流,全然不像其他落后、农村地区兵员构成的师团来得勇猛和顽强,这在日俄战争中已得到了充分地展现。日军大本营在吃过一次苦头后已经对第4师团的战斗力发生根本性怀疑,冈市之助的苦衷自然是有人理会。
“滴嗒嗒……”时断时续的无线电信号将半岛上地鬼子动向接连不断地传送到大本营。
“……据悉,为加快登陆速度,日军第师团拟在朝鲜釜山附近登陆,然后乘坐火车北上,而第6师团则将在仁川一带登陆。同样是向北进攻……目前日军运输船队正源源不断地运送各种物资与兵员。港口情况一片忙碌……”秦时竹起身走到地图前,提起红蓝铅笔在地图上重重地画了两个圈。喃喃自语道:“元山,釜山……鬼子在登陆,能否干他一下?”
陆军?不行!现在不是甲午年间,国防军在朝鲜没有兵力,即便金日成的复**可以利用,在短期内也无力撼动正规师团这样的巨无霸。
海军?不行。虽然这两个都是濒海的港口城市,可国防军海军联合舰队让日本舰队主力牢牢堵在家门口,连出都出不去,如何谈得上遏制呢?
空军……??
“有了!”在原地团团转了数个圈后,秦时竹想出了办法,对,就用空中打击。
战争是一门艺术,对于局势的把握、时机的判断是决定艺术水平高低的重要环节,在沈阳的指挥部里,陆尚荣等人同样在为战役走向而绞尽脑汁。虽然并不明确日军地战略决心与战役部署,但作为艺术,总有其共通之处,因为,总可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主战区指挥部里,几位军方大佬正在商议可能出现的局面。
“从战场态势上判断,日军应该是以关东州与中朝边境两处为战役出发部。”蒋方震用教鞭轻轻点了两处地方,“日军应当以一个较为清晰的分进合击、钳形攻势为战役部署。但具体的战术演化可能有很多表现形式,可能这一路主攻,那一路佯攻,可能这一路佯攻,那一路主攻,也可能两路都是主攻……当然,也有极端情况,两路都是佯攻。”
“南满铁路的主动权必须控制在我们手中。”陆尚荣在地图上点着贯穿东北南部的大动脉说道,“从目前的态势观察,这是关东军北上地必经通道。可以这么说,日军凭藉着铁路保留地,控制着从旅顺到辽阳、沈阳地通道,一旦掌握了这条铁路线,日军可以较为方便的实现机动,这对我们来说太过于危险。”
“关东军一个师团分布在北起长春,南至大连地铁路沿线,犹如一条伸直了身子的长蛇,虽然敌人目前也在集中,也在收缩,但只要他们还要长春和旅大这一头一尾,这条蛇就蜷不起来。其余个师团,除了朝鲜军已在朝鲜境内加速集结外,另外两个师团的动向让人难以捉摸。如果考虑极端条件,敌人完全可以趁势进攻葫芦岛和秦皇岛,从我军后路登陆,形成三路夹击的态势。”
“近日海军一直对日军舰队保持着高度戒备,没有发现对方在上述海域有异常行动,海军在这两个港口外面都布置了大面积雷区,日军舰队很难闯进来。”程璧光对蒋方震最为悲观的估计并不赞同,插话道,“这两个港口都布置有严密的海防工事,拥有较大密度的要塞炮,日军即便强行登陆也讨不得好。虽然不能说高枕无忧,但起码已进行了充足的应对准备。再者,卫戍师作为战区预备队,已在辽西走廊展开,控制着南至锦州,北到沈阳的一切要害,即便日军登陆成功,也将面对我军重兵防守的区域。”
“报,最新电报!”
“念。”
“据可靠情报,日军登陆山东沿海为陆军第三师团,原神尾加强师团中隶属于第三师团的炮兵部队归建,其余残余部队统一归第三师团指挥。另,朝鲜方面之敌已经探明,日军所增援之两部为陆军第、第6两个师团,第师团已在釜山登陆,即将登车北上,第6师团拟在仁川登陆,亦将穿越中朝边境。”
“是么?”
听到这样的情报,指挥部里各人都若有所思。
国势 第143章 先发制人
第4章 先发制人
“三路会攻的局面大概是实现不了了,只是这两路钳形攻势中谁主谁辅却还要斟酌一番。”蒋方震皱眉道,“按照兵力判断,日军左右两翼兵力对比为:,从力量分配的角度考虑,应该是左辅右主,如果按照战场机动力和突然性来判断,右翼动作缓慢,且交通条件不如左翼,在较短时间内并不能投入战场,应该是左主右辅才是。”
“我赞同百里兄的意见,目前我军在东北虽然部队不少,但师从龙江出发,目前和4师一起还在吉林,卫戍师扼守辽西走廊,轻易动摇不得,师、2师、骑2师尚未到位,短期内只有2师可以作为主力应对,关东军似乎并不吃亏。如果抢先向我军发动进攻,打乱我军部署,再比赛谁的增援部队(日军个师团,中方4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先到主战场,日军全力一搏的机会似乎不小于我们。”程璧光想了想说道,“日军对其战斗力甚为迷信,以为必胜我军,这种投机很有可能出现。”
“先不管日军怎么安排兵力,你们认为,日军的目标应该是哪里?”
“这里!”蒋方震轻轻点了点沈阳和辽阳两处地方,“沈阳是辽宁的省会,东北的中心,倘若我们失去了沈阳就意味着我们根本性战败,现在日本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为了速胜我军,很有可能孤注一掷地选择这里;至于辽阳,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不仅大量的机器装备出自这里,而且还设有我国最大的军工厂,占领了辽阳,就意味着对我军后勤与装备补给的根本性打击,将极大影响国防军后续作战能力。也能迫使国防军认输。至于鞍山、抚顺、本溪等地,虽然作为资源中心至关重要但其吸引力相对较小,即便让日军占领也无法达到迫使我军战败的目的。因此,虽然大本营规定我军不可弃守,但实质上并没有那么严重。”
“说不可弃守者,无非是民心舆论而已。”陆尚荣笑笑,“总统要考虑全国和内阁地态度,必要的姿态还是要昭示的。我们心里明白就可以了。何况,出发之前总统也表态主战区指挥部拥有全权,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我倒是觉得,鞍山、抚顺、本溪等地必可守,辽阳日军必攻!”
“何以见得?百里兄。”
“辽阳、沈阳间隔不过两百里,且均在南满铁路沿线,如果日军以关东军为主攻方向,则辽阳是进攻沈阳之必经之地。攻沈必攻辽;倘若以目前在朝鲜之个师团为主攻,则日军大举进攻的时间还将继续推移,在这段时间里辽阳方向我军必会布置重兵集团镇守,敌右翼绕过辽阳直攻沈阳必不可得,只能以关东军佯攻辽阳作为牵制以掩护。因此。不论日军自何处来,不论其何路为主攻,辽阳为日军所必攻之地,区别只在于佯攻还是强攻罢了……”
“百里此言有理。我深以为然。”陆尚荣点头称是。
“某亦以为然。”程璧光赞道,“戎机不问蒋百里,便识兵法亦枉然。”
“谬赞,谬赞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