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什么?”段祺瑞惊地推开桌子,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
“哪里地人马?”
“不……不知道。”卫兵明显带着惧意,不管是谁,猛然间见突击队这副装扮确实都要吓一跳。枪声越来越密集了,间或还有枪榴弹的声音在爆炸。段祺瑞明白,凭他手下这些人,绝对挡不住对方,由此来。袁世凯乘坐飞艇逃离恐怕是真的了,不然现在对方就肯定大搜索而不是来找自己的晦气。
“陆建章这个混蛋怎么还不把人派上来?”段祺瑞气急败坏,伸手就去抓桌上的电话。
“总理,这个混蛋恐怕是靠不住了……”徐树铮对陆建章没什么好感,“您还是赶紧撤吧……这里有我顶着。”
如果说刚才解决袁世凯的卫队还遇到了一丝麻烦的话,那么进攻国务院对于突击队来说就相对显得比较轻松。虽然段祺瑞已经做了一些准备,人员也调集了一些,但仓促间集合的兵力根本就不是久经考验地突击队员的对手。防守的人手忙脚乱想开枪。对面已连着打过来好几枪了,在轻机枪的压制下,防守的人根本就没有任何还击的可能,若是想依靠地形隐蔽,则毫不客气地挨着了枪榴弹。“轰隆”一声,国务院的围墙炸开了一个大口子,躲在后面隐蔽的卫兵悉数都被埋在了下面。
望着如同凶神恶煞般地突击队,卫兵们动摇了。口中不住的大喊:“别打啦。别打啦……我们投降!”
这当口连投降都需要本事,如果不是眼疾手快。肯定被突击队的枪子钻了窟窿,或者被对方的手榴弹送上西天。刚才没有逮住袁世凯,队员们心里都憋了一口气,手下更狠,力道也分外用得足。交火时上去惊心动魄,但其实总共才只有短短的0余秒钟,整个国务院地人马都被突击队扫荡完毕,徐树铮刚刚准备跑路,就被突击队员逮个正着。
“报告队长,逮住一个大官。”突击队员开始挨屋搜查,不一会儿就发现了意图往后面逃跑的徐树铮。
“你叫什么名字?担任什么官职?段祺瑞跑到哪里去了?”吕队长不认识徐树铮,只好这般追问着。
“段总理?他早就走了……”徐树铮幸灾乐祸地说道,“你们来晚啦。”
“老实点!”吕队长虽然不认识徐树铮,但一徐树铮肩上的将军军衔,就知道绝对是条大鱼,狠狠给了他一拳。
这一拳正好打在徐树铮的小腹上,小徐子何曾受过这种待遇?当下痛得呲牙咧嘴,便待发作,一眼瞥见黑洞洞地枪口直指着自己,想起“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古训,才把脾气压抑了下去。
其实,段祺瑞此时并没有走远,他见势不妙就躲在一间堆放杂物的贮藏室里。原本打算通过国务院的后门走的,但到后门去要经过一段长长的回廊,而回廊尽头已有一个突击队员在四处搜索,他心一横,就打算就地隐蔽下来,等天黑的时候再溜出城去,反正突击队来的人数并不多,只要捱到天黑,就有办法。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很明显,院落中走动地突击队队员越来越多,好几次甚至都走到了贮藏室门口,差点就推门进来,段祺瑞紧张的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谢天谢地,由于此处地方偏僻,门口又有些杂乱,没有人真的推门进来。只是依稀感觉有人在搜查办公室等处。不时有不知情的国务院办公人员进来上班,无一例外都被突击队员押起来。
应该说,段祺瑞的耳朵还是好使的,由于人手不足,加上受到了徐树铮的误导,突击队员不可能一一搜查庞大地国务院,只是把重点几处搜寻了一下就开始了控制管理。一方面要进入指挥中枢,接管电台、电话等要害设施。另一方面又要接管整个国务院治安,防止意外发生,所有已经上班和前来上班地人员,统统都被突击队员们拿下。
经过和向导地商议,吕队长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突击队不按照原定计划撤退,反而趁势接管整个北京城中枢。为了防止发生骚乱,电话特意挂到了陆建章处。自从上一次电话铃响过后。陆建章一直如同热锅上地蚂蚁团团转,不派人手前去不是,派人手前去也不是,前者是明显的抗命,一旦段祺瑞控制了城里的局势。自己肯定吃不了兜着走;后者则是拿自己和手下的性命开玩笑,对付这帮凶神恶煞,用警察前去简直就是送死。陆建章对自己手下地能力有着清醒的认识,知道这批警察欺负、吓唬老百姓还可以。真要真刀真枪地干起来,十个都不是人家一个的对手,更何况对方大军压境,纵然一时能取得便宜,将来也没有好果子吃。
“铃”电话铃声又响起来了,这次陆建章不敢再让心腹接电话了,他战战兢兢地拿起电话,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我是陆建章。您是哪位?”
“陆处长吗?”电话那头的吕队长用威严的语气喝令道,“我们已经完全控制了总统府和国务院,现在,大军马上就要进城,希望你指挥警察配合我们搞好治安,特别是要加紧城防,不得让段祺瑞等高级官员逃脱。事情办好了,你是大大的一功。秦大帅不会忘记你的……否则……”
“是。是,我一定照办。一定照办。”一听说突击队把国务院也拿了下来,大军随后就要进城,陆建章吓得腿都要软了。真要改朝换代了?这次北京城事情规模还不如民国刚建立时袁世凯自导自演地兵变,但那次是做戏,这次是动真家伙。
想到这区区00多人将北京城搅得天翻地覆,陆建章不禁脱口而出:“好厉害!”
“处座,我们怎么办?”
“怎么办?当然是乖乖听令行事,没听他们说嘛,秦大帅马上就要带兵进城了,这天下马上就要姓秦了。”
“处座英明。”
“不过,眼下时局还没有完全明了,我们不能空开宣布站在护**一边。告诉弟兄们,加紧各城门的管、巡逻,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名目就以搜查混入城中的奸细为由好了。”陆建章眼珠子一转,想出这个偷梁换柱的办法。
“处座高见,高见。”下面的人到了这时候还不忘拍马屁。
“告诉弟兄们,凡是总统府、国务院等要害部位,一律绕着走,免得发生摩擦。”陆建章生怕一个不慎,连警察都让突击队一锅端掉。
守在沈阳腾龙社总部地葛洪义终于收到了北京方面发来的电报:……职率部按照预定计划行动,突击总统府,经过交战,冲进总统府,袁世凯仓皇间坐飞艇逃离,该艇升空后约0分钟空中爆炸,化为火球,坠落于北京城东南方向……随即卑职率部突击执行第二套方案,突击国务院,生擒不少政府要员,包括段祺瑞之心腹徐树铮(通过审讯别人得知),据其交待,段祺瑞在行动时逃离国务院,目前下落不明,正在加紧搜查……全部行动仅阵亡二人,伤五人,弹药消耗为数也不大。
鉴于北京城城防空虚,卑职决心更改预定方案,坚守岗位直到大军进城,目前已知会陆建章,命其维持治安,加紧城防,同时也发报于北路孙将军处,告知其加紧击破当面之敌,迅速入城,我部目前已经控制总统府、国务院等各要害部位,特发此电,请指示下一步方案……
“好家伙,干得很利索嘛!”到袁世凯和所乘坐的飞艇已经坠毁的消息,葛洪义也是惊讶不已,这大大出乎计划。按照秦时竹地意思,是最好生擒袁世凯的,将来无论是用于提交议会弹劾还是司法审讯都有足够的道义立场,还不想让他如此便宜死去。但若是让袁世凯乘坐飞艇逃跑,则更加不利于下一步行动进展,与其将来被动,还不如现在就干得一干二净,免得麻烦。
至于第二套方案执行的如此顺利,更是让葛洪义喜出望外,一个上午连续端掉了总统府、国务院两大中枢机构,打烂了敌人的指挥系统,这对于全局的价值是不容低估的,段祺瑞能否抓到并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他毕竟只是一个总理,而且没有明显地犯罪事实,抓到与否都不能决定大局。
想到这里,他立即复电:来电悉,同意你部变更作战计划,段祺瑞抓到与否并无大碍,当下最要紧的是控制城内治安,防止煽动和混乱,如有趁火打劫之辈,杀无赦!即便情势不利,也务必坚守至大军进城。事情变化千头万绪,指挥官可临场决定,不必事事请示!
清河前线此时正激战正酣,进攻发起时,正好是突击队发起突击的时刻,无论是北路军还是和他们对峙的两营拱卫军还不知道城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双方都一门心思地围绕阵地展开争夺。北路军人多势众,火力又猛,对于阵地是志在必得;拱卫军人数虽少,但也装备精良,依托有利的防御工事,企图负隅顽抗,双方打得是热火朝天。
“轰”一发炮弹飞来,恶狠狠地砸在拱卫军的阵地上,激起半天高的尘土,随即又纷纷扬扬的散落下来,落到守卫士兵地身上。拱卫军也算是见过世面地部队,但这么猛烈的炮火准备,还是头一次见。很多人连敌人地影子都没有见到,就已去阎王那里报了到。连续不断的排炮声过后,带队的军官惊恐地发现,对面的护**黑压压地冲锋过来了。
国势 第213章 曹锟北上
第2章 曹锟北上
“冲啊!”6师的将士们,经过中、俄大战考验的战士们,不等炮火准备完毕,就呈散兵队形发起了冲锋,每个人心中都只有一个念头:“快!要快!”迅速击破当面守军,进入北京城是最关键的目标,英勇的战士们谁不希望自己是第一个进入北京城的英雄呢?
“笨蛋,敌人都冲上来了,你的机枪朝哪里开火?”拱卫军军官恶狠狠地踹了重机枪射手一脚,后者敢怒而不敢言,虽然拱卫军也称得上训练有素,但毕竟没有经历过实战检验,很多士兵还是头一次上战场,遇到这种情况,自然手足无措。
射手无奈地调整着射击角度,马克沁的枪管里不停地倾泻出火力,直朝发起冲锋的护**战士扫去,已经有丰富经验的护**战士立即趴倒在地,子弹击打在沙地上“扑哧扑哧”地响。但防御方的重机枪毕竟太少了,虽然能控制住眼前的扇形面,还是架不住护**战士在其他方向的冲锋,前锋已越冲越近了……
“你这个混蛋。”军官着急了,眼对方从各个方向扑过来,他一脚踹开机枪手,自己开始操作起来,被他踢中的射手“哎哟”一声,顺地打了个滚,溜进战壕里去了。军官打得正欢,没曾想护**早已经瞄上了他,“轰”的一声,一枚枪榴弹不偏不倚地正好落在机枪工事上,马克沁当场被炸飞,刚才还疯狂地倾泻弹药的拱卫军军官在硝烟散尽后只剩下了断臂残肢。
战壕里的机枪射手呆呆地望着这一切,那里本来是他的位置,现在却……
“哇呀”一声怪叫,他的心理防线崩溃了,抱起脑袋冲出了战壕,就向后面逃去。还没跑几步,就被后面密集的火力扫倒,整个人面朝黄土,直挺挺地倒了下去,背上多了几个透心凉的窟窿在汩汩地流血。一双还没有闭上地眼睛仿佛死不瞑目般地在追问: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打这场仗?
三刻钟后,北路军在接到突击队的电报时,已顺利突破了清河防线,两个营的拱卫军。一部分溃散,一部分被俘,而另外一部分,则永远不可能再见明天的太阳了。
通往北京城大门的道路,为护**打开了。
北京城的中枢虽然已经被端掉,但中枢所发出的命令却还在被各路北洋部队所忠实执行着,离京城最近的是曹锟地第三师,但不论是曹锟还是以计谋出名的吴佩孚都没有想到自己这边还没有动手。老巢已经被人端掉了。也不能说他们太笨,这种“斩首”行动的先进思维,还不是他们所能认识到的,他们还是继续按照既定方针办。当然,这其中护**方面各路的密切配合也是成功的关键。在几乎同一时间段的动手无疑是让人最难防备的。
现在,第三师第五旅和炮团还有4营拱卫军在吴佩孚地指挥下,有模有样地在廊坊一线摆开了架势,小吴的思路也很明确――固守。一来是因为在兵力对比上处以劣势。护**东路集团有近万之众,能用于一线作战的也超过两万,而廊坊守军满打满算加起来不超过7000;二来是因为装备劣势,护**有飞艇,有重炮,有铁甲车,这些东西的威力吴佩孚可都是耳熟能详的,相比之下。第三师地炮团虽然在北洋军中还算有点名气(吴佩孚一手带出来的),但在拥有如此技术优势的护**面前,还是小巫见大巫,硬要在这种状况下打进攻战,打野战,只能死得更加难;三来是因为时间劣势,护国战争甫一发动,吴佩孚就敏锐感觉到己方处处落于后手。在对方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本方八成以上地兵力居然还远在千里之外,再不用牢固的防守换取喘息时间。只怕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
不愧是秀才出身,吴佩孚的算盘打得叮当响。曹锟带领第三师剩余部队北上京城,加上拱卫军剩余部队,防御京城北门一天应该没有问题,自己带领这支混合部队(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廊坊支队)防守廊坊至少也能在天以上,到那时,第二、四、五、七各师就统统增援上来了,再转守为攻也不嫌迟。吴佩孚坚信,只要坚守廊坊一天以上,挫败了敌人的锐气,再加上本方后续增援和海军编队,收复天津、大沽、唐山一线不是难事,到那时,自然以廊坊支队的功劳最大。
当然,固守廊坊并不等于死守廊坊,廊坊城防再坚固,也不过是一个点而已,敌方可以轻易地包围此处进行围攻,或者干脆采取不理睬态度,用一部分兵力牵制住自己,而派出另外的部队绕过廊坊直扑京城。因此,吴佩孚绞尽脑汁,在廊坊左右两翼都安排了策应部队,一面扩大监视范围,另一面则形成犄角之势以加强防守,为了填补任何可能出现的缺口,他还特意留了两个营作为预备部队,随时准备填补到可能出现地缺口上,必要时甚至打算发起反冲锋以扰乱敌人的部署。为了加强防御,吴佩孚一夜没睡,四处视察阵地,改进防御体系,士兵们也静静地躲在防线后面准备应付随时可能出现的护**。不过,让吴佩孚感到奇怪的是,根据侦察报告,昨夜三更时分护**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廊坊以南约0里的地方,后续兵力还在源源不断地开拔中。但直到太阳升起,还不见护**发动进攻,这让他多少感到有些侥幸,对方也许是想多准备一下进攻部署,而这种调整却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时间,若是对方趁夜发起进攻,吴佩孚简直不敢相象会是什么场景,但眼下这副样子,让他心里有底多了。
与吴佩孚胸有成竹不同的是,曹锟丝毫没有感到任何轻松,从昨天傍晚起,他接连不断地接到京城方面地告急电话、电报。说护**已经到了昌平,要求他火速增援,甚至老头子还亲自给他打电话让他调集最大兵力迅速北上、防卫京城。曹锟不敢怠慢,一边心里暗暗怒骂护**,一边手忙脚乱地准备增援。由于刚刚送走第五旅等部队,保定附近车皮极其缺乏,曹锟想尽了办法才筹集到部队运输所必须地车皮。
在一片乱纷纷中,部队也是怨声载道。本来他们接到命令是重点向西防御。部队刚刚下令构筑了防御体系,没想到正累得要死的时候又突然来了命令要求北上增援,这下大家都不干了。甭管第三师是袁世凯地心腹部队,大家对这种折腾都是怨气冲天,甚至有些军官公开质问还让不让他们活了。好在曹锟脾气不错,在部队中人缘也好,又是好言相劝,又是感情攻势才平息了部队的不满。为了鼓舞斗志,曹锟甚至想出了歪招,通过心腹到各营散布谣言,暗示只要完成了任务,挡住了护**。他就为他们在老头子面前请一大笔赏钱,如果老头子不同意,那么他允许大家像民国刚建立时那样,再搞一次兵变。许多士兵为将来可能地财物所吸引。积极性就上来了,动作也麻利了不少,曹锟打仗不行,但这份御下的功夫,却是吴佩孚所不及的。
为了给老头子卖命,曹锟可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第三师剩余部分除留下一个营负责守营地和保定一地的防御外,其余部队全线北上。甚至为了防止粮饷不济,他还特意将部队库存的物资尽可能带上。第三师基本没有参与镇压二次革命,在休息上是比较充足的,物资和弹药相对其他师来得充足,部队的建制也保持地不错,这就比远道而来增援的第二师或者第四师士气要高昂一些。
但曹锟千算万算,却没有想到两部分交接防务之间居然有半天的空档,当然。严格意义上说这不能怪他。陆军部和段祺瑞的指令是很明确的,即中午时分第三师必须赶到北京北线。而后续部队必须到达保定一线,但众人似乎都有意无意地漏掉了第三师主力离开保定而后续部队还没有赶到这个空档。开拔的时候,曹锟心里确实有点犯嘀咕,隐隐约约感觉有些不对劲,如果吴佩孚在还能找小吴想想办法,现在小吴不在,大主意就要自己定了。他迟疑了半天,山西方面尤其是蓝天蔚动向不明,让他很是伤脑筋。大凡紧急关头,很多人都有些侥幸思想,曹锟虽然有些疑惑,但抱着“总不会这么巧吧?!”这样的心态踏上了北去之旅。
天下的事情就有这么巧,曹锟前脚刚走,蓝天蔚地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保定城郊,不多不少正好打了个时间差,面对7师的虎狼之师,留守的那个营如何是对手?只能连连发电报给曹锟,让其回头增援,回防保定。
在护**西路集团的开始炮击保定防御工事的时候,曹锟在车厢里收到了后方地告急电报。
“什么?”曹锟大惊失色,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早上担心的是什么――第三师后路被断,眼下最最坏的局面已经出现,他感到形势变得万分凶险。
“师座,咱们别无它途,只能按照既定目标继续往北走。”参谋在曹锟这里还是比较吃得开的,因为贩布出身地曹锟点子不多,计策也不高明,因此比较倚重参谋人员,再加上为人宽厚,属下也敢于进言。
火车在轰隆隆地往前开,曹师长眉头紧锁,似有无限心事,听到参谋的建议,惊讶地“哦”了一声,然后又没有声音了,只把眼睛直勾勾地着对方,希望对方能给他讲出个道道来。
“从形势上,一旦敌军得逞,我军后路被断,与南方各军的联系也将被割裂,但从大局上,北上增援更为要紧,护**已经打到清河沿线,凭城里那点拱卫军,根本挡不住,如果因为我们不能及时赶到增援而导致北京失陷,我们等于在战局上完全失败了。纵然咱们能守住保定,也与大局无补。”参谋指着作战形势图继续说道,“现在唯一的指望,在于我军先固守住京城,稳定战局,然后等待第二、四、五各师北上,或是夹击保定敌军,或是海路夹击大沽敌军,至少要打通一路南方交通线。”
参谋的意思曹锟算是听明白了,不过他还有不解的地方:“既然你说要保证交通线畅通,那我军为何不能先回师救援保定,保证京汉路畅通并等待与二、四两师汇合然后一起北上,岂非更加有利?”
“师座的意思是好的,也相对比较稳妥,不过救兵如救火,大总统估计望援兵已经眼睛都望出血来了,如果我们反身回救保定,保定可能可以保住,但京城地形势就大大不妙。蓝天蔚是善用兵之人,秦时竹也不是等闲之辈,说不定他攻击保定就是预先安排的牵制之计,千方百计要拖住我军,把我军吸引在保定不得脱身更能方便孙烈臣和陆尚荣两路人马攻取京城……”参谋了曹锟有些阴晴不定的脸色,随即又补充说道,“当然,也有可能他是在玩弄围点打援的计策,保定只有一个营,无论如何也不是蓝天蔚的对手,若是他以这个为诱饵寻机……”
曹锟点点头,终于下定了决心:“北上京城,是老头子和芝泉的意思,军令不可违,蓝天蔚就留着让王占元和杨善德他们收拾好了,我们保驾要紧。”
打定了主意,第三师便接到了“各部加速前进”的军令,只是曹锟在命令下达后暗自嘀咕道:从昨天白天到今天凌晨,陆军部告急的电文是如同雪片般地飞来,基本每隔半个小时就要来催问动身情况如何,饶是曹锟这么好性子地人,也被逼问得急了起来,只是这到了今天白天,电文反倒不见踪影,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这还不是最让人烦心的,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曹锟,特别是袁世凯地病情和今后的局势。俗话说“关心则乱”,眼老头子已经倒了,大家正暗地里寻思今后的出路该怎么走,曹锟自然也不例外。
国势 第214章 大军入城
第24章 大军入城
按他曹三哥的眼光起来,老头子若是撒手西去,下面就会乱套,肯定有人寻思接老头子的班。袁克定那个大爷脾气很大,架子更大,本事却不到他爹的一半,肯定接不了班;再剩下的几人,著名的北洋龙、虎、狗,王士珍是名副其实的龙,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是有这个机会他也不会出来做事;段祺瑞现在接替了总理的位置,又负责中枢总指挥,自然会跃跃欲试,虎威十足;可在东南的冯国璋,怎么怎么也不像善狗。争夺一把手的位置,曹锟知道自己是没有这个本事的,但是在他身上也有着不同的角色。曹锟算是“第二梯队”中的领袖,除去龙、虎、狗三人,就数他的资格最老,他倒向哪头,哪头就会有压倒的优势。
曹锟心里在暗暗盘算:从原先的北洋六镇来,杨善德的第四师、靳云鹏的第五师算是虎系的人马,段芝贵的拱卫军也和他们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倪嗣冲也和段祺瑞交情不错;而王占元的第二师、李纯的第六师则和冯国璋走得比较近,卢永祥和冯国璋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倒是何宗莲的一师虽然排名番号第一,但在北洋集团中却是靠边站的边缘角色,只是他老曹的第三师,嘿嘿,才有中心地位。你们段祺瑞、冯国璋留过洋,喝过洋墨水不假,俺曹锟也不是等闲之辈,老头子这么多年来的器重,三师被誉为老头子的亲兵,这个地位绝不是平白无故就能换来的。曹锟只是在考虑应该怎么办?
老头子只要在,自然是他曹锟的效忠对象,别老头子平时对段祺瑞和冯国璋两人客客气气,对他老曹经常是吹胡子瞪眼,但曹锟心里明白。这是老头子不同的御下方式而已,而他偏偏只吃这一套,这样才说明对自己的器重。问题是老头子要是一病不起或者有个好歹该怎么办?曹锟想来想去,总觉得段祺瑞这人权欲太强,办事太狠,对外也经常是扳着一副脸孔,他作北洋集团的盟主,威望和资历肯定是够了。但是人缘肯定欠缺;至于冯国璋,本来也没有什么,只是他一直对老头子保持着若即若离地态度,又经常和段祺瑞勾心斗角,让曹锟很不适应,偏偏冯国璋还有一个贪财的名声,更是让曹锟犯踌躇。高级军官爱财的自然不在少数,包括他曹锟。这些年来都捞了不少好处,也算不足为奇,可爱钱能爱到像冯国璋这份上,他还真自愧不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