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月影梧桐
“我军的增援部队马上就要上来了,我会命令他们不要停留,直接开往双城前线的。”夏天方解释道,“至于兵力对比,虽然很要紧,但是目前最最要紧的是出其不意地发起进攻,实现了突然性,哪怕敌人拥有相对优势也不可怕。如果没有实现突然性,让对方判断出了意图,就像我军在萨勒图那样,虽然仅仅只有对方五分之一的兵力,还是能够坚守住的。”
“我欣赏你的坦率,你等我一下,我们马上出发,我相信你地炮兵部队也需要我们提供地帮助。”
“那我就谢谢了。希望你们能在半个小时内登车,不然就会错过的”
在寒夜里挖掘战壕是个辛苦活,首先要破开冰层,然后再挖掘冻得严严实实地土层。尖镐砸在坚硬的泥土上,经常是收效甚微,这个苦头,国防军在头一天凌晨已吃过了,现在轮到了俄军来享受。
当时鉴于工事挖掘的不力。顾问团和夏天方等人想了不少的办法,其中效果最好的就是焚烧法,挖开冰层露出泥土后,在上面生火,架起柴火和煤炭烧(图赖昭火车站堆积着不少煤炭)。只要烧五到十分钟,表层的土就开始软化了,挖掘起来比较方便。另外一个脑筋是,冬夜挖战壕不必像平时那样挖得很深。确切地说,只要挖一半深就可以了,等有一半的泥土挖出来后,堆在战壕面向敌人的这一沿,浇上水很快就冻成了胸墙,另外再加烧火剩下来的煤炭,随浇随冻。
现在双城的俄军也面临着同样局面,战壕的好处人人都知道。俄军也知道,但是要他们在大冷天构筑战壕,却不是他们所愿意的。特别是俄军本来在双城有一定的防御工事,在士兵们和低级军官来,靠这些挡住中国人是绰绰有余了,谁都不愿意卖力气干活。在吃苦耐劳地品质上,中国人是出了名的(不然何以解释当时各国对中国劳工青睐有加),国防军的将士大都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冬夜挖掘战壕对他们来说并不特别痛苦。在加上明白是为祖国而战,积极性远远高于他们的俄军同行。
凌晨两点。俄军放弃了修筑地企图,一个个溜回营房中休息了,理由是:贵族军官们舒舒服服地躺在鸭绒被里睡觉,凭什么要我们如此辛苦?中国人又不见得会马上打过来,明日再修筑也不迟。听到哈尔滨方面明日将会有援军到来时,低级军官也放弃了努力,在他们来,援兵一到就是自己由守转攻的时候,修建工事实在太过于浪费。至于白天从图赖昭溃退下来的士兵,更加不愿意去修筑了,在他们来,白天之所以失利,并不是因为中国人的工事修筑地好,而是中国人的火炮厉害。现在双城俄军也拥有不少大口径火炮,士兵们的胆气又恢复了不少,觉得挡住中国人的进攻绰绰有余,加上白天作战辛苦,谁都不愿意在寒风中挖战壕。
雷日科夫和契夫斯基倒算尽职尽责,深夜了还在巡视阵地,只是见手下这副模样,他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军队中军官和士兵对立,贵族和平民对立是很厉害的,如果将士兵逼得太急,甚至会有哗变。两人满天飞舞的大雪,不免也有侥幸心理,认为中国人今天也需要休息,绝对不会再来进攻了,等明天援兵一到,对方即使想进攻也是来不及了。
他们错了,错得很厉害!为了出敌不意,夏天方早已经带领部队出发了,三列军车满载着北上支队朝双城奔去。呼啸的北风,漫天飞舞的大雪,使得俄军地巡逻士兵和哨兵也缩了回去,压根就没有认真尽责地担任警戒。在这样松懈的时候,国防军抵达了距离双城外围0里处。军列停稳了,战士们依次鱼贯而出,先下车的部队自动担负起警戒了任务,警惕的眼睛张望着四周――一切正常。
“来敌军还蒙在鼓里。”夏天方下车后,高兴地对郭宝说,“炮兵要迅速前进,构筑起阵地,拂晓时分,我军将准时发起进攻!”
“是!”郭宝敬礼后,就开始了工作,指挥炮兵们飞速地将火炮卸下,将牵引马匹拉出车厢,为了防止响动,所有的马匹都包上了布条,嘴上捂得严严实实的。在一片雪夜的寂静中,国防军慢慢地向前推进,距离俄军阵地越来越近了。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凌晨一点三刻,满载洮南4旅增援兵力的一个团开进了图赖昭,眼主力已经悄然北上,团长戴天恩上校马上就想走。站台上迎接地2旅留守部队告诉他不必性急,因为再过一会,从辽阳方向开来地增援部队也将到达,夏天方给他们的命令是在5点前到达指定位置。
辽阳方向开来地是师第二团,由副师长李杜代将亲自带队,由于要加挂满载着补充弹药和补给品的几节车厢,在沈阳耽搁了一会,所以比4旅要慢。李杜也是急性子,一听主力已经北上,和戴天恩商议后,决定立马北上。
清晨五时许,两个增援团终于到达了指定位置,夏天方紧紧握着他们的手,连声称辛苦了。
李杜风趣地说:“夏旅长,今天来是个好日子,有两个吉兆啊!”
“吉兆?”夏天方不是太信这个,但大战在即,李杜这么说总有他的道理,“愿闻其详。”
“你,第一,北风越来越小了,雪花也越来越稀了,根据我的经验,一个小时,最多两个小时后雪就要停了,正好方便我们发起进攻;第二,离进攻时间还有一会,我们紧赶慢赶的上来了,给弟兄们带来了不少好东西!对于作战是大大有利的。”
“天气我也是如此,至于好东西,什么好东西?”
“请!”李杜指着从车上一刻不停搬运的士兵说道,“我来增援前,大帅特意在沈阳车站准备了几节车皮,一方面是为了给前线补给弹药,另一方面大帅怕弟兄们挨冻挨饿,还带来了一车皮糖果!”
“糖果?”夏天方愣住了,战况如此紧张,秦时竹和宁武等人还有心思送糖果?
国势 第152章 强攻双城
第52章 强攻双城
李杜像变戏法似的,从口袋中掏出一块用锡纸包着,呈咖啡色的物品,“这是巧克力,吃了能迅速补充能量、热量。”
“我记起来了,大帅当时是和我提起过。”郭宝说道,“本来马占山他们去蒙古的时候大帅就想配给他们了,奈何生产数量有限,给了没几块,没想到俺们先享受到了这洋玩意。”
“那好。”一听效果这么好,夏天方也乐坏了,“赶紧给每个弟兄发一块,进攻前吃掉。”
各处的战士们都挤在一起野外帐篷里互相取暖,要不就是在做热身活动,冷不防见补给军士提了大箩筐,挨个发巧克力。
“弟兄们,这是大帅特意给我们发的补给品,吃了舒筋活血,全身有劲(唉,传统的宣传手法)。据说是工厂里刚刚生产出来的洋产品呢。”军士一边吆喝,一边分发给每人。
有人不信,接过来就随手扔到口袋里,也有人信了,马上咬了一口,笑着说道:“味道还真不错!甜甜的,香香的!”刚才还不以为然的士兵们听了,立马也剥开锡纸嚼了下去,回味无穷。
补给军士笑了,“吃吧,吃吧,等会进攻前我再发一块,大家吃了有力气打俄国鬼子,也算是给大帅争气。”
“那是!就是不吃这东西咱们也得争气,这老毛子太坏了,不狠狠揍他们,不知道你家二大爷拳头硬!”轰地一声,营帐里的人全部笑了起来。
风小了,雪渐渐地停了,进攻的部队都进入了指定位置,夏天方最后一次巡视阵地。虽然还是黑灯瞎火,但是他的视野里已经遍布着人了。他望着天空那越来越小的雪花,突然大声地叫道:“机要员,机要员!”
“旅座,什么事?”参谋提醒他,“机要员已经在休息了。”
“快,快,叫醒他。叫醒他,立马发电给大本营,发电给大帅!”
“是!”参谋一脸凝重,不知道出了什么事。
还没问出口,夏天方重重地拍了李杜一下:“李将军,让你说对啦,好兆头,好兆头啊!”
李杜也是满脸疑惑。夏天方又想到什么了?
“给大帅发电,双城附近天气转好,雪渐止,风也小了许多,请求飞艇支援!”
“是!”所有人都明白了。这才真是天赐良机。进入冬天后,东北风一天刮得比一天猛烈,飞艇的出动也越来越困难,进入一月下旬后干脆就趴窝了。谁能想到居然能在这时出现这种有利局面呢?
收到电报已在凌晨五点三十分,大本营是一群参谋值班,白崇禧也在里面。自从上次的推断被证实后,白崇禧在众参谋之中无论声望还是地位都高起来了,虽然军衔、职位一样,但大家都愿意听他地意见,特别是涉及重大决策时,高层有高层的讨论。参谋们有参谋们的谈论,经过比对,参谋们发现又属白崇禧和高层的思路最接近,对敌情的判断也最准确,于是无不肃然起敬,一个“小诸葛”的绰号就流传开了,白崇禧本人也有点得意。秦时竹听到后,微微一笑。找他谈了一次。告诫他要谦虚谨慎,千万不要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小伙子毕竟是可造之材,连连点头称是,锋芒收敛了很多。
接到电文后,大家习惯性地找白崇禧商量,怎么办?
“立即打电话给航空分队,通知紧急集合,火速出发。”白崇禧不假思索地回答,“然后打电话给大帅、两位总长请示!”白崇禧说道,“十万火急,咱们两头行动!万一大帅不批准,责任我担!”
众人遵命而去,一分钟后,航空分队火速集合;两分钟后,飞艇开始充气;三分钟后,开始装载武器……
另一头,秦时竹、张绍曾、张孝准全部接到了电话,当即同意,命令参谋部统一调动,尽快起飞。
白崇禧沉着冷静,同时加拍急电给长春方面,飞艇部队有一半驻扎在那里,周羽立即下令,批准起飞。六时许,沈阳的0余艘飞艇腾空而去,直扑双城!半小时后,长春的另一批飞艇也依次起飞,朝着双城飞去。
双城附近地攻击阵地上,战前动员已经完成,夏天方一夜没有合眼,依然用热情饱满的语调为即将出征的将士们鼓劲。
“弟兄们,大战的时候到了,咱们国防军要拿出点真能耐来,守咱们要守的住,攻咱们要攻得下,对面盘踞这一万多俄国鬼子,能不能吃下,全你们的表现了……”
国防军将士已换上了全副行头,身上穿着是国防军特有的长大衣,又威风,又保暖,长大衣外面,将士们披着白色的斗篷,这可不是为了好才有地,白色斗篷有利于士兵与环境浑然一体,减少被发现的机会,降低被命中的可能。头上戴着北疆式钢盔,钢盔上同样笼罩着一层白色的纱布,沿边部分正好裹进钢盔里面,一方面增强了隐蔽力,另一方面头部和钢盔内壁之间又多了一层缓冲,纱布虽然没有将士们头上戴着的毛线帽暖和,但毕竟也有一点效果。战士们戴着棉手套(经过加厚处理,不然手指直接暴露在外面非冻坏不可,即使不冻坏,皮肤也很容易和枪管粘连在一起)紧紧握住自己地钢枪。
“报告支队长,进攻发起时间还有三分钟!飞艇部队已经出发,估计天亮后能到!”
“好!”夏天方向士兵们敬礼,“为了祖国!前进!”
“前进!”所有人敬礼,每个人脸上都是视死如归的神色。
月26日清晨6点45分,北上支队对双城的进攻发起了!随着郭宝一声令下,重炮分队的炮弹铺天盖地地朝对方阵地扑去,一排排地炮弹在敌营中炸响!泥土、冰块、残肢、枪支零件等等,都在炮弹声中飞起然后又重重的落下。
正好是契夫斯基和雷日科夫等人刚刚进餐的时候,密集地炮声将两人吓了一跳。异口同声地问:“哪里在开炮?”
“将军,将军……”参谋上气不接下气地过来,“敌人,中国……国人打……打过来啦!”
“啊!?”两人目瞪口呆,面面相觑。
“敌人已经在炮击城外的防线……”参谋定了定神,“我军刚刚起床,没有防备啊……”
“混蛋,还不赶快组织部队进入阵地防御?”雷日科夫一把揪住参谋。“快点……所有人进入阵地,一定要给我守住……”
参谋应声而去,契夫斯基眉头紧缩,仔细地听了一会炮声,说道:“敌人把大口径火炮都搬上来了,你听听这声音。”
不用他说,早有参谋去通知炮兵还击。
“敌人到底是怎么过来的?哨兵……该死的哨兵都做了些什么?”雷日科夫狠狠地一咬牙,“怎么让中国人摸上来的?”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地时候。我们得赶紧上前线去指挥顶住,不然部队有崩溃的危险。”契夫斯基和雷日科夫住在双城城里,距离前沿阵地还有一段路。
“好,你留下守城,我去阵地指挥。”雷日科夫当下给两人分了工。
“不。我去前沿,城里的情况你熟悉,你守城最好!”契夫斯基着雷日科夫还要推辞,诚恳地说。“没时间啦……”
“轰”地一发炮弹飞来,在军官寓所附近爆炸,强烈的气浪震碎了窗户上的玻璃,契夫斯基紧紧地和雷日科夫握了下手,就此分别了。
双城是一座不小的县城,除了俄国人以外,还住着不少中国百姓,开战前夏天方向秦时竹请示过。万一炮弹击中民宅怎么办?此处和德惠、图赖昭都不同,俄军不仅有一定的阵地,还有比较完善地城防工事,炮弹不可能不打,也不可能提前通知老百姓让他们准备逃离。
经过痛苦地思索和讨论,大本营达成了一致意见,炮弹还是要打,但前期尽力控制射程。给老百姓留出逃跑的时间。至于财物损毁,等战事结束后再赔付给老百姓也可以!电报发出前。秦时竹提笔写下:枪炮无眼,若有平民百姓在我军战火中丧生,自然为不幸之事,但为更多地民众免遭此不幸之事,不得不以少数人为牺牲……我身为北疆巡阅使,既要为某处普通民众负责,更要为北疆4000多万民众负责,要为四万万同胞负责……牺牲小我,实现大我,祖国才能复兴……愿不幸亡于战火者含笑九泉!
东方已露出鱼肚白,飞行的视野终于开阔起来,领航员很快找到了中东铁路,这是最明显的标志了,只要沿着这条铁路线,飞艇开足马力飞行就能很快到达双城,除此之外很难对准航线,北风的威力虽然小了很多,但毕竟还是有一点,飞艇体积庞大,受风力的影响很大,目前地时速降低到了0公里每小时还不到的程度,刘翼站在指挥飞艇上不停地催促加快速度。
半小时后,观察员高兴地说:“队长您,长春飞艇上来了。”
长春方面的出动要晚于沈阳,但距离双城距离近,因此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到来。
“好极了,发信号给他们,要求他们紧跟我部队纵列,全速前进!”
“方向正北,全速前进!”
在飞艇队快速增援的时候,七点一刻,哈尔滨方面守军000余人在马林科夫少将地指挥下,也乘坐火车朝双城附近疾驰而去,俄军南下增援部队包括500余骑兵,000多炮兵(含有大口径火炮2门),目的就是协助双城守军守住城池,抵挡北上的国防军,在可能的情况下转入反攻,相机收复图赖昭、德惠。
飞艇速度比火车快,但是哈尔滨到双城距离更近,仅仅一个多小时车程,两支生力军,谁先到达战场,谁就能成为扭转局势的关键力量。
龙江城外,吴俊升用他著名的大舌头给部下鼓劲:“弟……弟兄们,那……那老……老毛子打……打萨勒图这……这么个小……小的地方都不……不行,现在已经把龙江附近的部……部队抽调去增援了,大……大帅命令我们立即进攻,给……给这帮龟……龟儿子们背后捅……捅上一刀,他……他娘地,老子憋了好……好几天了,再不动手……刀都要生锈了……”
这样的鼓劲?令人哭笑不得,吴俊升的手下全笑了。
“笑……笑什么,这……这回要是不……不杀个痛快,我……我他娘的把吴字……倒……倒过来写。”
下面笑得更厉害了。
吴俊升很不满意,眼一瞪:“出发,谁他娘的软蛋,回来我剁了他!”奇怪,这次说利索了。
9年月,最大规模的战幕徐徐拉开了。
炮弹一发接一发的落下,接连不断地炸响,使得俄军全部蒙掉了,不知道如何反应。很多人正是刚刚起床洗漱完毕准备进餐的时候,换而言之,在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处于极度低落地时候,俄军遭到了国防军炮弹地问候。许多人在9年月26日早晨吃到的第一片不是面包片而是弹片。
足足愣了有5秒钟,军官们才反应过来,大声催促着、驱赶着士兵们去战壕,很多士兵手中仅仅只有一把餐刀或餐叉就被驱赶进了死亡地带。
双城附近本来是要准备伏击国防军地,因此修筑了一定的工事,但是远远称不上完善,士兵们在寒夜里也不愿意修筑,很多工事都经不起炮弹的蹂躏,在第一轮密集发射中就被摧毁,躲避不及的俄军当场就被埋在废墟之中,后来者见前面的惨景,迟疑着不肯进入阵地,但是也会被满天飞舞的弹片所伤。为了保证摧毁效果,郭宝下令所有火炮一半发射破甲弹,一半发射高爆弹,软硬通吃。
国势 第153章 居高临下
第5章 居高临下
双城的老百姓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听得如此大的动静,情知不是好事,很多人在猜想是不是日本和俄国又打起来了,都在背地里痛骂这两国鬼子一天安生的日子都不给他们过,直到有消息灵通的人士透露,不是鬼子和鬼子狗咬狗,而是咱们国防军和俄国鬼子干起来了。
“真的呀?”民众一阵担心,“国防军会不会吃亏?”
“不会,咱们秦大帅指挥有方,麾下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怕什么俄国鬼子!”
“乡亲们,炮弹离城墙越来越近了,大家赶紧逃命啊!”
“俄国鬼子打到这里来了?”
“不是,是咱们的火炮,我到鬼子都乱套了!”
“我不信,咱们的兵还能用炮弹打咱们?”
“老李头,说你笨就是笨,这炮弹又不长眼睛,哪里知道你是中国人还是鬼子,赶紧逃命吧……”民众听得越来越近,越来越响的炮声,终于慌乱成一团纷纷逃命了……
炮声之所以越来越近,是因为郭宝已经指挥火力延伸了,好几发炮弹已落在了城墙根下,将不甚坚固的城墙撼动得摇摇欲坠,幸好不是直接命中,不然非倒不可。不过俄军城外营地里的建筑物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全部被炮弹问候了一遍,战场硝烟弥漫,到处都是瓦砾和废墟。
炮击中有近千俄军因为猝不及防而报销,当然仅靠炮火是消灭不干净敌军的,正当俄军军心大乱,准备逃窜时,城里出来的契夫斯基已经带领增援兵力赶到了战场。主将到场,军心大定,俄军士兵在军官们的指挥下。又回到了指定位置,防线的缺口也由增援部队填上了。
着火力渐渐延伸,契夫斯基意识到国防军即将开始发动大规模进攻,他心里不禁暗暗念叨:“可恶的中国猴子,一定要报图赖昭的一箭之仇!”
军官们到火力延伸,自然也明白了下一步骤是什么,这简直就是教科书那么经典地进攻模式嘛!真的?不对!国防军的火力延伸只是一个假象,目的就是骗取俄军的注意力。吸引俄军从战壕里钻出来,夏天方默默地等了两分钟,眼时机差不多了,又命令郭宝杀了一个回马枪,原本已经延伸的火力再度折返回来,很多俄军这时正好从战壕中探出脑袋,不知怎么回事就被弹片削去了头皮。
“可恶!”契夫斯基气得七窍生烟,他万万没有想到中国人来了这么一手!俄军部队又遭到大面积火力杀伤。损失不下500。
“有种的就堂堂正正地来一场战斗吧。”这几乎成了他现在唯一的愿望。
直到这时,俄军地炮兵还没有还击,其实也怪不得他们,炮兵也和步兵一样,正准备就餐。一下子来了铺天盖地的炮弹后,人的本能就是尽快寻找地方躲避,哪里还敢冒着枪林弹雨上阵地呢?好容易等到火力转移,部分勇敢的俄军从战壕里一跃而起。朝阵地冲去,剩下胆小的也被凶狠的军官给逼了出去。火力再度延伸,又打到了城墙边,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几发大口径的榴弹炮就把东城墙打了个大窟窿,断砖碎瓦呼呼地直往下掉。
虽然火力再度延伸,但这次契夫斯基不上当了,没有命令俄军士兵站起来。他心里生怕再吃一次亏,同时焦躁地命令旁边的军官:“我们地火炮呢?火炮呢?怎么不还击?敌人的火力这么猛,任由他们这么打下去,我们全部得死在这里。”
他不知道的是,这么猛的火力中也有他一份功劳,正是因为他进攻图赖昭失利,将携带的重火力全部遗留给了国防军,使得郭宝地重炮兵火力加强了不少。唯一有所缺憾的是俄军的炮弹和国防军不能通用。打完了就只能是摆设了。
火力延伸后,夏天方微微一笑。对着两个团长交待了一下:“冲锋开始,记住,差不多就停住!”
“冲啊!”近4000国防军将士分成三列纵队,从隐蔽好的阵地中向前突击,喊杀声震天动地。所有进攻地士兵都穿着和环境浑然一体的服装,拉开了步兵进攻的序幕。听着越来越接近的声音,契夫斯基松了口气,来这回中国人是真进攻了,炮击也停止了,于是连忙命令俄军从战壕中探出来,准备击退国防军的这次进攻。
契夫斯基是个不错的指挥官,对于战术也不能不说生疏,但运气不好的是,他偏偏碰上了夏天方,一个以计谋出众的人物,后者文化水平不高,只念过几年私塾,但《三国演义》是滚瓜烂熟,对于虚虚实实这一套非常精通,这也是秦时竹为什么如此大胆放心点他为将北上救援地道理。碰上了这样的对手,契夫斯基的运气只能用背来形容,除此之外找不出更合适的形容词。
国防军将士冲锋到500多米,还在俄军枪弹火力外面的时候,似乎早有默契般的全部趴下。这时候,刚刚停息下来的国防军火炮,又开始怒吼了起来,战士们只听见从他们身后飞来一排排密集的火力,狠狠地砸在不远处地敌人阵地上。虽然趴在雪地里非常不舒服,但大家心里都非常地开心,旅长命令冲锋时一定要高呼口号,吸引俄军的注意力,等到俄军真地探头后,就立即趴下,扫荡的活自然有炮兵来完成。果然,刚才重炮部队停止发射的时间并不是歇着了,而是用来调整射程和射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