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宰执天下
“就今天一天。毕竟是除夕嘛。”韩冈摸着五儿子的头,和声说道:“平时就要听娘的话。”
小五乖乖的点头,其他几个孩子也都应了声,又抓起了蜜饯,不过还是收敛了一点。
韩冈也随手拿了一块糖渍的木瓜干尝了尝,甜得厉害,又尝了尝椰子干,同样甜得厉害,“现如今这蜜饯在市面上倒是多了起来。荔枝木瓜芭蕉不说,椰子干过去可少见。”
“还不是官人的功劳!”王旖说着,“全都是岭南的水果。”
“算不上吧。”韩冈并不喜欢甜食,都是咬了一口就丢了下来,跟王旖道:“我可没吩咐过。”
“看到有钱赚,又何须吩咐?”周南笑说着,“争先恐后还来不及。”
各色来自岭南的果脯蜜饯在市面上越来越多,并不是韩冈的吩咐,而是工商业主自然而然的选择。经过二次加工的商品利润,必然是要远大于初步加工的农产品。今年交州五分之一的白糖,都做了蜜饯。
岭南的水果难以储藏,比如荔枝,也得红盐法、白晒法和蜜煎法来炮制,吃不到新鲜的。而白糖虽然金贵,可利用岭南多到只能埋进地里的水果制作成蜜饯之后,价格还能翻了两番——当然将水果做成蜜饯方便。此外还有用糖蜜酿的酒,因酒色金黄,被称为琥珀酒,在内地也十分受欢迎。
以大宋腹地的繁华,白糖也好、蜜饯也好、琥珀酒也好,都是有多少就能消化多少。各家商行当然不会放了钱不赚。比起一开始的时候,单纯贩运白糖、稻米和木料,交州的各家商会赚的可要多得多。
也不仅仅是蜜饯,来自交州的特产甚至还有烤鱼片,倒是挺合韩冈的胃口。喝着低度的琥珀酒,吃着烤鱼片,韩冈与家人等着新年的到来。
来自城中数十寺院的钟声终于响了,悠悠扬扬在空中合奏,左邻右舍都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小儿女们顿时就精神了,立刻欢呼着冲到了院子中。
韩家的鞭炮和烟花早就准备好了,几个家丁拿着燃起的线香点燃了引线。院子里硝烟弥漫,一朵朵烟花飞窜入夜空,鞭炮声也一下变得喧嚣起来。
孩子们被乳母抱着、拉着,捂起耳朵兴奋的看着天空中五颜六色的花朵。只有老大和老二得了韩冈的准许,让云娘带着他们拿着线香去给几个小烟火点火。金娘也想去,却被王旖拉在怀里抱住,不让她乱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韩冈轻轻的念着王安石的旧作。这一首千古名篇,现在想起来却有几分讽刺的味道。
王安石在刚刚开始变法时,意气风发写下了这一首诗。可现在他绝不会有那时的心境了。在朝堂上的王安石,沉默得像是一尊雕像。几乎很难听到他的发言。
鞭炮声震耳欲聋,王旖没听到韩冈的低语,捂着嘴打了个哈欠:“明儿还要去宫里拜年,放过烟火可就要睡了。”
“哪里是明天,已经是今天了。”韩冈笑道,“幸好为夫天亮后不用上朝了,”
因为赵顼的病情,今年的正旦大朝会给免了。在曹太皇重病的时候,也曾罢朝过。要是天家年年都有些三灾六病,倒也不是坏事。韩冈带着几分恶意的想着。他最怕的就是这等繁文缛节——其实也不独是韩冈,绝大多数的朝臣都不喜欢繁冗的仪式,能甘心冒着天寒地冻来参与大朝会,只是为了之后的赏赐——王旖当然也不喜欢。穿着沉重的朝服,绕着宫廷走上半日,能活生生把人累死。
她气哼哼的瞪了韩冈一眼,转又叹起:“不知会不会拜见太后。”
“应该不会。”韩冈摇摇头。这个节骨眼上,不可能让太后参加任何政治活动。
韩冈正跟妻妾说话,前院却突然跑来一人,是守门的司阍,慌慌张张,“学士,外面来了中使,说是宫中传召。”
韩冈与王旖面面相觑,还在欢闹的孩子们也安静了下来。半夜里中使上门,终归不是什么好事。难道是西北的局势有变?韩冈想着,却也不便耽搁,立刻命人大开中门,请中使入府。
“今夜谁人宿卫?”王旖蹭前了两步,小声的问道。
韩冈顿时心中一凛,大过年的,宫中并没有安排任何一名宰辅宿直。这个时间点突然来了人,可说不准时什么事!
不过看到派来宣诏的是向皇后放在太子赵佣身边的刘惟简,韩冈便稍稍安心了一点。再看刘惟简带在身边的几位小黄门和班直的神色,就更放心了几分。只是刘惟简带来的口谕,并没有说明到底是什么缘故。
韩冈一领旨,韩信转身就去安排马匹和随从,。
韩冈看看左右,家人立刻全都避得远了。他低声问刘惟简:“究竟出了何事?”
“官家手能动了。”刘惟简不敢隐瞒,“所以圣人命小人来招学士。”
韩冈一听,不再犹豫,带了人上了马就出门。
中风也是能恢复的,赵顼的病拖了快两个月,其实不论是好转和恶化都不足为奇,只是赶在年节时病情有变,倒跟他在冬至发病一样,让韩冈觉得有点巧合。
可能是回光返照也说不定,要不然口谕中也不会含含糊糊。
上了御街,空气中的硫磺味立刻重了起来,燃放鞭炮的市民三五成群,在如广场一般的御街上随处可见——只有正中央被两条水渠夹隔而出的真正的御道没人敢走上去——韩冈前后左右望了一圈,都没看到宰辅们出行的队伍。
心中平添了一层疑虑,难道事先已经召入宫中了,还是根本就没招?若是同时派人出来,应该能碰上的。
犹疑不定的心情一直持续道韩冈走进福宁殿。
宰辅们没有安排宿卫,不过领兵的武将还是有的。今天宫中值夜的带御器械是王中正。韩冈进了福宁殿,看到王中正在外殿坐镇,最后一分心也放下来了。
不,是一事刚刚放下,一事又上心头。
当韩冈走进寝殿时,躺在病榻上近两个月的皇帝,倏然张开的双眼闪烁的是对权力的渴望。
哈……韩冈低头行礼,事情果然是有趣起来了。
p
宰执天下 第31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二)
“臣韩冈拜见陛下。”韩冈向赵顼行过礼,又向向皇后行礼,“臣拜见殿下。”
“学士。”向皇后招呼韩冈,“你来看看官家,是不是就要大好了。”
韩冈应声上前,上下一打量,皇帝除了手能动以外,比之前也没什么大的区别,只是眼中的确多了些神采,“官家的气色是好了许多,不知现在感觉如何?”
赵顼还拿不住笔,但用手没问题。摆在床边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沙盘,盘子里平铺着一层沙,扶乩用的。巫蛊一类的东西,在宫中一向最为忌讳,也不知从哪里翻出来。
赵顼的食指就在沙上划着字,韩冈看着笔画,应该是个‘好’。
手指画字,这可比眨眼方便多了。现在看起来的确是病情好转的样子。只是回光返照也不是没可能。
韩冈看看站在床边的御医们。
御医们没人敢说这是回光返照,只是恭喜天子病情好转。至于赵顼会不会康复,或是情况变得更好一点,几名御医却都不敢给出明确的答复。
将药方写成鬼画符是韩冈记忆中后世医生们的专利,而兜圈子说话是这个时代御医们最擅长的事,将一句话铺陈至千百句,最后让人在言语的迷宫中晕头转向,其水平跟资深的官吏也差不多。絮絮叨叨说了好半天,给出的回答是再看一看。
韩冈同样不清楚赵顼到底是好转的征兆,还是回光返照。但即便是好转,以赵顼瘫痪了两个月的情况,想要恢复如初是绝对不可能的。可韩冈也不方便明说。而且御医们能兜圈子,他也能。不过韩冈没有拾人牙慧的打算。
“陛下病势稍可,当为天下同喜,相公们不可不知会。”韩冈找了个合理的借口,“还请陛下、殿下遣使。”
向皇后啊了一声,她只顾着招御医、招韩冈,却忘了宰相和执政。
韩冈看着皇后招来一名名亲信内侍,让他们带着口谕招宰辅们入宫。
方才自己入宫时,御街上放烟花的市民们可都看到了,等宰执们入宫,看到的人恐怕会更多。也不知在真实的消息传出去之前,外面到底会传成什么模样。
说起来韩冈其实有些惊讶,在自己应诏之前,为什么没有去通知宰辅们。皇帝也清醒了,就算皇后没想到,他也应该主动提出传召宰执。
真不知皇帝现在在想什么。韩冈也算是擅长察言观色,只是赵顼除了眼神中多了神采,僵硬的脸上却看不出表情,依然木然。
可能是习惯成自然,皇后发号施令时并没有向赵顼请示。韩冈虽没能发现赵顼的神情变化,不过还是感觉到从他身上传出一阵阴寒。
或许不是错觉。韩冈相信自己的眼力。
天子现在已经能够移动手指了,或许过些天还能开口说话,估计现在已经在幻想日后能够重新下地走路了。那么执掌天下大政的权柄,恐怕也不会甘愿放在皇后的手中。这与夫妻之情无关,至高的权力之前,没有亲情可言。
向皇后则是什么都没感觉到,心情很好的样子。将通知宰辅们的人都派出去后,更派人去通知其他嫔妃,像是要将好消息传给所有人。
两府宰执的住处,离皇城都不远。大约半个时辰后,宰辅们陆陆续续都到了。蔡确跑得最急,曾布第二,其他人则是差不多时候同时到了。
应该也是在奉召时就听到了消息,众宰辅进殿时脸上都堆着喜色,蔡确甚至热泪盈眶,拜礼时声音哽咽,几至泪下。
只是韩冈能看得出来,大多数人脸上的喜色都有些勉强。有着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病气之去如旧岁之辞,陛下新年康复。此诚不胜之喜。”
“当颁赦诏,为陛下贺,为天下贺。”
宰辅们说着善祷善颂的话,赵顼听了一阵,动着手指,画了一个‘种’字。
杂音顿时没了。
种谔。
天子果然还是最挂念西北的军事。
蔡确道:“种谔已尊奉陕西宣抚之名,领兵救援溥乐城。有陕西宣抚司在,陛下勿须担忧,可安心养病,静待捷报。”
瘦小干枯的曾布也立刻附和:“有吕惠卿坐镇,种谔依令而行,必不致使辽人得意猖狂。”
陕西那边的动向,从种谔和吕惠卿的奏报中就能看得出有问题。蔡确和曾布就是将事情全都往吕惠卿身上推。两人当然不是在帮吕惠卿确立宣抚使的权威,是等着看吕惠卿被种谔弄得灰头土脸。
这几个都在等着看吕惠卿的笑话了。吕惠卿一门心思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可撞到种谔这名一贯爱自行其事的下属,纵是有万般韬略,也施展不出来。
这时候,种谔兵发兴灵的消息尚在半路上,连溥乐城解围的捷报、青铜峡党项人北进的八百里加急,都同样还没有传回京城。韩冈自然不知道种谔会做到哪一步,不过种家五郎的脾气朝野内外哪个不了解?天子定好的出兵日期,他偏偏敢提前出发。他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
赵顼在沙盘上划了四个字,将宰辅们的小心思点了出来:奏报不合。
宰辅们暗暗心惊。他们都知道皇帝天天都听人读奏章,但能对比两人奏章,找出其中的破绽,可知赵顼的头脑依然清醒。
这算是下马威吧。
章惇恭声道,“陛下若有生疑之处,还请明示,臣也好移文质询陕西宣抚司。”
韩冈向章惇投去感激的一瞥。这是帮他确认赵顼到底是准备针对哪一个。种家还是吕惠卿。
种家跟韩冈的关系很深。只论军中将领。李信、王厚、王舜臣、赵隆,这几位是韩冈在军中的铁杆支持者,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种家虽算比不上李信他们那么亲厚,但有王舜臣、种建中乃至种朴这一层关系在,种家可算是韩冈在军中的基本盘,相对的,韩冈也是他们在朝中的主要依仗。
韩冈不在乎吕惠卿是否受罚,也不在乎种谔的结果,但种朴和种建中这样优秀的苗子,韩冈肯定是要保住。就算他们一时受了种谔的连累,韩冈他也还要保证种家内部有人能出来递补。
赵顼又在沙盘上划字,不是回答问题,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冈’。
这是要自己表明立场吗?跳得也太远了。韩冈想着,同时说道:“臣未见两者奏章,不敢妄议是非。不过以臣之见,宣抚司和前线大将,一为帅、一为将,对战局的看法必不能完全一致。若无大的参差,当在情理之中。”
河北可能得全?赵顼活动着手指,又跳到了后果上。
这是要否定向皇后的决策吗?向皇后低着头,脸对着床铺内,让人看不见他脸上的表情
韩冈立刻道:“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圣人之教也。辽人既然背毁盟约,中国也不能任其猖狂!否则辽人得寸进尺,不仅是陕西,河北、河东也将再无宁日。”
“臣亦为此担心。辽人造衅,理当回击。可就怕溥乐城救下来之后,宣抚司那边还是不依不饶。”耶律乙辛的尴尬地位,让他必须维护自己的声望。可大宋这边还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事情若当真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先倒霉的肯定是河北。作为两府中唯一的河北人,韩绛当然担心家乡,不过他虽然顺着赵顼的话,却依然死扣着陕西宣抚司,“辽人弃韦州而攻溥乐城,其实还是有分寸的。只是讹诈,并不是想毁盟。宣抚司遣种谔救援溥乐城,不知之后是否有应对之策?”
溥乐城是边境上的军城,周边没有村寨。辽人来围攻,只要城池不破,就不会有太大的损失。辽人的本意还是给东京城施加压力。可如今种谔领军援救溥乐城,如果仅仅是驱敌还好说,要是他将南下的辽军一股脑都解决了,或是杀伤过众,耶律乙辛可就没办法压制国内的激进势力了。若种谔一时兴起,进一步杀进兴灵,战争便无法避免了。
韩冈不会代吕惠卿答话。只是韩冈没开口,章惇则道:“此事可移文宣抚司。或是遣使问询。”
赵顼没写字了,手略略抬高了一点,指了指韩冈。
“当付有司。”韩冈照样推掉,不过看了看赵顼和皇后,他就更加明确地表明态度,“关西的臣子,自寇准寇忠愍以下,无一人主张对外敌委曲求全。臣亦不例外!”
韩冈说得有几分自负,其实是为了种谔,但这的确是关西人的骄傲——至于陕州夏县的那一位倒是不能算。陕州那是中条山外,早出潼关了。
没人对韩冈的态度惊讶,陕西人一直都是对外敌强硬到底。连大儒张载都曾打算领兵开拓河湟。这是在帮种谔说话了,只是韩冈用的理由,却让他对种家的袒护显得是公心而不是私心。
赵顼的手指停了下来,半天后不见动作,也没人主动开口。
“官家是不是累了?”皇后低声问着。
赵顼还没反应,蔡确就已接上皇后的话,“深夜劳神不利御体,请陛下稍歇,臣请明日再聆听圣训。”
赵顼字写到哪里,宰辅们的话说到哪里。没有一个主动提起国事。皇帝的病情彻底好转的可能性不大,想要重新得掌大权,说不定就要跟皇后为敌。赵顼的态度诡异,看出来的不少。可谁知道赵顼还能活几日,这时候开罪了皇后,日后可是难有好下场。
如果排除其他因素,单纯的在皇帝和皇后之间做个选择的话,他们多半会选择没那么强势的皇后——估计只有王安石会除外——自觉或是不自觉的要将赵顼排除在外。
韩冈微微而笑,幸亏现在台面上大多是跟他脾气相近的。
p
宰执天下 第31章 停云静听曲中意(三)
韩冈默不作声,几名宰辅同样默不作声,乃至对河北忧心忡忡的韩绛,甚至连感情上与赵顼最为亲近的王安石都不开口,皆是低眉垂眼,静待着天子的回答。
寝殿内的气氛忽然间莫名的变得诡异和紧张起来,向皇后纳闷的抬起头,看看左右,却有些弄不清楚情况。
不管是为了什么原因,赵顼在病榻上将两府中人随心进退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对此,朝堂上不是没有怨心,甚至反感。纵然是因此而得利,但上台之后的韩绛、曾布、张璪等人,其实都不想赵顼再这么折腾,否则步前任后尘就是他们了。
两个月来的朝堂人事频频更迭,对政局乃至地方政务产生了很大的干扰,另一方面,由于宋辽开战在即,宰辅的人选也不宜再轻易更动。
已经渐次磨合的两府都不希望天子在此时再掀起任何风波,那只会让刚刚被打压下去的旧党得利。同时让政局败坏下去。互相之间裂痕极深的宰辅们,这时候却一下子亲密无间的合作起来。
虽说不是硬抗,仅仅是消极且被动的抵.制……甚至连抵.制都算不上,只是不那么主动而已。但这已经将宰辅们的心意表现出来了。
静默中,宰辅们心中都有些不安。赵顼多年来的积威依然存在,万一他强来的话,没几个人敢站出来硬顶。
韩冈的呼吸也变得细了。若赵顼继续折腾,是人都会怀疑他的头脑是否清醒,宰辅们联手起来,轻而易举就能将他给架空掉。但由此而来的问题,却会给朝政带来难以预测的变化。而且在天子的威凌下联手,也不是那么容易。
似乎过了很长时间,又好像只是片刻,赵顼终于抬起手指,在沙盘上划了两个字:平章。
王安石应声道:“臣在。”
稍留。
既然是要王安石稍留,其他人当然就不需要留下来了。
这并不是宰执们想要看到的结果,只是比起赵顼的脾气上来,倒也不算最坏。
“臣等告退。”韩绛领着除王安石以外的其他臣子向赵顼行礼,而后鱼贯而出。
廊道中只有脚步声,从寝殿中出来的宰臣们依旧沉默着。或阴沉,或冷淡,从他们各自的表情上,完全看不出来有人为赵顼病情好转而感到欣喜。
赵顼只留下了王安石,这是要拉拢他吗?答案一目了然。没有人会看不出来。
以情分来说,王安石与天子是最深的。病榻上的天子动之以情,让王安石效死也不是难事。而平章军国重事如果得到了天子支持,可是能将两府都攥在手中。
赵顼这是想要让两府同仇敌忾?应该是有自信能压得住阵脚吧。韩冈想着。
蔡确慢了两步,落到韩冈近前,看着前面道:“天子的病势终于有了起色,可谓是国之大幸。当真是天佑……玉昆你说呢?”
韩冈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相公说的是,的的乃是天佑。”
一瞬间的寂静,廊道中仿佛连脚步声都停了,不过立刻就恢复了正常,只是之前凝重的气氛似乎消散了许多。
章惇走到韩绛的身侧:“有郭逵在,河北必无大碍。”
蔡确的声音提高了一点点:“军器监要加快打造上弦机,越快越好,早一天发到军中,就多一分安稳。在军器上的缺额,也要尽快补足。”
韩冈道:“上弦机利于守城,不利野战。若是辽人南侵,野战也不可避免。上弦机省力的原理已经明了,再发明一件适于野战的上弦器并不算难。”
“玉昆可是成竹在胸?”薛向问道。
韩冈摇摇头:“韩冈只明其理,不知其用。得让专业的匠师去。若能以以爵禄悬赏之,不日当有所获。”
韩冈其实见曾经过一根绳子上带两个钩子的简易上弦器,给弩弓上弦时能省一半的力气。结构简单得只需捅破一张窗户纸。只要能想到,就能造得出来。
韩绛为家乡时本就是忧急于心,韩冈一提,他就一把抓住,“悬赏之事,政事堂接下了。只要能造出上弦机,小使臣不用说,就是一个大使臣都没问题。不过监中的制造,还得枢密院多费心。”
东府诸公各有分工,各自都有一滩事要管,普通一点的小事务直接在各自分管的范围内给解决了,只是有首相韩绛掌总。军器监归属东府,只是因为生产的是军器,军器监内部的官吏,基本上是枢密院这边影响力更大一点。
韩绛郑重其事的叮嘱着,章惇当然不能说不,点头道:“这是自然,还请相公放心。”
“河北当是不用担心了。可陕西之事,吕吉甫想要撑下来当不是那么容易。”曾布回头问韩冈道,“不知玉昆怎么看?”
韩冈跟曾布没什么交情,因为王安石的缘故更不好去攀交情,不过参知政事的曾布搭话,韩冈也不能拒之门外。
“该如何去做,前面韩冈已经报予天子。自是该做决断时就得做决断,首鼠两端并不可行。”韩冈停了一下,“吕吉甫若是能放下私心,这个决断,他是肯定能下的。眼下他面临的的确是两难境地,不论换成谁来做,想要面面俱到也一样不可能。不过只要吕吉甫愿意退上一步,立刻就是海阔天空。而且他之前可是重新启用了曲珍,他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这个决断可不好下。”曾布摇摇头,“种谔更不是省心的人,还是早点将他调离陕西为是。”
韩冈笑了起来:“若是溥乐城顺利解围,种谔当不能再留于缘边。但若是他直攻兴灵,而辽人起兵反扑,那就难办了。朝廷丢不起向辽人委曲求全的人啊!”
韩冈说得在理,但不好回答,给个武将拿捏住,哪位文臣不恼火?曾布顾左右而言他:“青铜峡的党项人呢?”
到现在为止,朝廷收到的消息,也只是在说青铜峡的党项余孽在仁多零丁和叶孛麻的率领下有异动。对宰辅们来说,这群西夏的孑遗很危险。
“泾原路有熊本主持,鸣沙城有赵隆抵挡,不需要担心。”章惇很轻快的说着,“还是要说说河北,要尽快设立四路行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