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宰执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宰执天下
……………………
人马上万,无边无岸。
不过那还是以步兵为标准的说法,换作是骑兵,则只要一半的数目差不多就够了。从飞船上望下去,满坑满谷都是黑压压的辽人骑兵。
从北方向柳发川大营逼近的辽军骑兵,差不多五六千。
作为当世最强的骑兵,漫山遍野的压到了尚未完全完工的营寨之前,压迫感远不是区区党项可以比拟。
从武清军到柳发川寨,只有不超过四十里的山路。自武清军南下,只要半天就足够了。仅仅经过几十里的奔驰,对于惯于苦战的骑兵们来说,正好是大战前的暖身,是战力提升到最高的时候。
但身处柳发川营寨中的折可大和折克仁,在两人的脸上却看不到半点惧色。
“萧十三是不是糊涂了?我们占着地利来防守,什么城寨守不住?区区的五千兵马,也想来攻城?”
“辽军主力的目标看来是暖泉峰。对柳发川这边的攻击,应该是个幌子。”
“那就不要向胜州请援了?”
“按既定的方略去做就行了。之前在胜州已经定下了,就照着去做好了。”
折克仁、折可大之前都奉韩冈的命令,参与了作战计划的讨论。针对契丹人可能会有的进攻方向,心中都有数。而在战前胜州的谋划中,绝大多数辽人可能使用的策略,都进行了预测,然后做出了应对的方案,让统领各处大营的将领都知道该怎么去做。
折克仁正要传令给下面的士兵,但就在已经有了大致轮廓的城寨一角,突然间一片火焰升腾,浓烟滚滚而起。
一名小校纵马狂奔而来,远远地便大声高喊,“十六将军!小将军!那些苦力叛乱了!”
“还要等你说?”折克仁居高临下的俯视下方的营地:“已经看到了。”
积蓄起来的怨恨突然间爆发出来,被圈禁在营地的党项人最终还是选择了反乱。
“竟然能忍到现在,看来黑山诸部被人从老家赶出来后,就没有了该有的锐气。”折可大更是看不起这些被辽人打得丢盔弃甲的废物,“恐怕只要半个月就能彻底的给解决。”
“由着他们乱好了。”折克仁冷笑道,“肯定是那一队契丹人先动的手,然后黑山诸部才敢跟进。”
折可大抓抓头:“萧十三不会以为三百人在这里做工潜伏的过程中,不露一点破绽吧?”
若是一人两人倒也罢了,三百人,伪装成一个部族,怎么可能一点破绽都没有。光是党项话就是一堆破绽了,还有做事的习惯,都不可能让人一点疑惑都没有。
而且之前已发现了两支辽人,他们虽然全都被换成了斩首功,可谁也不能说萧十三就派了总计七百人的这两支兵马。为了搜检可能会有的另外一支兵马,所有人都紧绷了神经,早早的就将萧海里的那一队给揪了出来。
清查出这一部的身份,折克仁并没有为自己的先见之明而得意半分。更重要的疑惑就在他的心中。既然辽人的内应在这里起事,那么柳发川便应该是他们的主要目标才是。
“不是暖泉峰!出现在暖泉峰那边的确多半是辽军的主力,但萧十三的目标,肯定还是在柳发川。他想里应外合!”
先兵压柳发川,然后主力出现在暖泉峰。让所有人都认为抵近柳发川的五六千骑只是个幌子。但实际上,真正的目标还是柳发川。
柳发川与武清军之间是一片山岭,中间的道路并不算很宽阔。对于更善于奔驰的骑兵来说,战场回旋余地并不大,五六千骑兵已经是绰绰有余了,再多了,也不过是轮番上阵而已。眼下只需要一锤定音,根本不需要缠战。





宰执天下 第14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20)
更新时间:2012-06-10
暮色渐渐降临。
最后一丝阳光消失在西面山峦之下,天边的彤云也褪去了红光。自北而来的大军已经进抵柳发川营寨外,而寨中的宋军完全没有反应。
隔着最外层的一重栅栏,只能看到寨内一片火红,红彤彤的映得漫山的冰雪都泛着血色。
喊叫、呼号,随着夜风,从火光中传出来。连同滚滚浓烟,一并卷到耳边鼻尖。
“总管。”下面的将校冲着罗汉奴大叫,“肯定是萧枢密安排的内应!”
风声火声杀声并起,望着红光笼罩的宋军营寨,火焰在耶律罗汉奴的眼中也同样燃烧着。
扯着马缰的手,攥紧了,又松下来,但立刻又再次攥紧。喉咙仿佛被火焰在烧烤着,口干舌燥,让他不停的舔着嘴唇。
内乱中的宋军大营,外围的防线完全看不到有人守御。在耶律罗汉奴眼中,就跟纸一样薄弱。似乎只要一伸手,就能扯个粉碎。
攻下宋人的营寨,功劳什么的,耶律罗汉奴没兴趣,而且宋辽两家还没有撕破脸,也不可能公开给封赏。但宋人他们的武器、甲胄,不论是神臂弓还是斩马刀,或是板甲,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能给自家的族兵装备上,就是宫卫也得逊色三分。
宋军大营乱成了这副模样,趁着现在的混乱攻进去,耶律罗汉奴有七八成的把握,在占尽便宜后能全身而退。剩下的两三成,则是少占些便宜,但照样能全身而退。
攥着马缰的手松了开来,接着却提起了架在马鞍前的长枪。
“儿郎们,都准备好了吧?!”
耶律罗汉奴一声暴喝,下方一片应喝声响起,由近及远,一圈圈扩散出去。在宋人的大营之外,他们早就忍耐不住了。里面那么热闹,哪有不去凑趣的道理。
长枪高高挑起,轻轻画了个一个圆,唰的劈下来指着前方的熊熊火光:“那就杀过去!!!”
……………………
“萧十三到底想要打哪里?”柳发川和暖泉峰同时传来辽军逼近的紧急军情,让李宪很是头疼。
辽军在东胜州的兵力,与胜州诸寨堡的官军兵力相差仿佛,不可能真正的分兵,同时攻打两个军寨。只可能挑选其中之一为真实目的,而另一个则是掩护。
“柳发川有辽人的内应,说起来应该是萧十三的目的。但暖泉峰那条路,能使用的兵力更多。而且暖泉峰的城寨还有大半没有完工,比不上柳发川的进度。”
“用不着去猜。”韩冈慢慢的翻着手上的手抄本,气定神闲,“来一个杀一个,两边都守住,任凭他有千般计,也别想有施展的余地。”
韩冈这些天来,倒是很清闲。订立了计划,做好了预备方案,让每一名将领和官员都对全局有了通盘的认识,当辽人来袭后根本就不需要紧张,也没必要手忙脚乱的,按照既定方案去做就够了。
“龙图说得是。”
李宪只觉得韩冈的杀性越来越重了,性情却是越来越稳。
不过这么说也不能为错,无论辽人有什么招数,只要不能攻下城寨,那就什么的盘算都没有作用。以力破之,原本就是一切计策的克星。眼下是官军处在守御的位置上,即使以辽人之善战,也打不破草草建立起来的防线。
没有更好的办法,也没有更新的消息,李宪暂时放下心头事,关注起韩冈的举动:“龙图看得是什么书?这两天手不释卷,好像看得都是这一本。”
“是家岳的书稿。”韩冈说着,扬了扬手上的书册,明显的手抄本,连封面上的书名都是随手题的字。
李宪没看清封面,扬眉问道:“是介甫相公的新诗集?!”
“不是。”韩冈摇摇头:“是有关训诂方面的新书。几年前就听说写得差不多了,不过因为国事繁芜,无暇修订。直到回金陵后,才有了空暇。到如今终于是定稿了,托人寄了过来。”
“训诂乃经学之本。介甫相公的三经新义一洗汉时传疏旧弊,如今新书一出,《尔雅》《方言》亦得让其一头。”
“是啊,要是刊之于世,新学的声势当是又上一层楼了。不过……”韩冈笑笑,却不说下去了。
“……”李宪张了张嘴,终于想起来韩冈不仅仅是通晓兵事的能臣,还是当世一大学派的核心,一心想要发扬气学的儒者。纵然韩冈与前宰相有翁婿之亲,但两人分属不同学派,在学术上相互之间争得你死我活。韩冈之前的官职,一直因为学派之争的缘故,而被王安石压制的传言,可是一直在京城中暗中流传。
想到韩冈的忌讳,李宪哪里敢接这个话题。
韩冈看到李宪的神色变化,了然一笑。
这部手抄本是王旁抄写,不过其中几篇还是王安石的亲笔。写信来说是请韩冈斧正。可以看得出在学术上,王安石没有将韩冈当成是自家的女婿。但从序中文字上,则显示王安石对这本书十分有信心——‘庸讵非天之将兴斯文也,而以余赞其始?’岂非是上天将兴斯文,以我来引发。不得了的自信。
王安石写这本书的目的,当是给新学添砖加瓦。使得新学地位更加稳固。
自张载病故,程颐入关中讲学后,儒门正统之争,如今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不过新学依靠权威,一直高高在上,只要想考进士,就必须去学习新学。国子监中,以新学为教材,培养出来的士子一批批的走进朝堂,那个效率,绝不是韩冈在河东这边拼死拼活举荐的几个幕僚能比得上的。
不过新学的位置是靠着权力维持,韩冈并不担心,要颠覆掉眼下的地位乃是迟早之事。真正的对手是二程。传承千古的理学,就是自二程身上发轫。
等胜州事了,边境上当会有一段时间的和平。那时候,该在正经事上多下些功夫了。
眼下还得给王安石回信,这本新书上有很多地方是韩冈难以认同的。但训诂学是一门大学问,韩冈的水平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低微,要怎么辩得过精擅引经据典的王安石,可是得颇费思量。
至于眼下柳发川和暖泉峰的战局……韩冈仰头看了看房梁和屋椽,塌不下来的,完全不用担心。
……………………
三面火起,熊熊烈焰窜起数丈之高,融金烁石之力。
浓烟包围了苦力们所居住的营地,熏得人睁不开眼睛,但一阵风后,融化开来的雪水,又为烈火催化,立时又是水雾弥漫。
在营地中地势最低的位置上,苦力营周围的木料、草料和石炭火焰正旺,焰气蒸腾,滚热潮湿的空气充斥在周围,让冬夜宛如盛夏。
火焰的灼烤中,萧海里紧紧地咬着牙关,滚热的浓烟和水雾,让他胸口火辣辣的阵阵作痛。
如果宋人的哨探能晚一点发现援军就好了,飞在天上的眼睛,在二十里开外便发现了大辽铁骑的来袭。这让他不敢立刻发动,直到所有人被赶回了苦力们所居的营地,隆隆如雷的蹄声才传遍了山谷间的营地。
周围是滔滔火海,剩下的一面则是一道栅栏。以宋人对党项苦力的苛待,在苦力营周围设上一圈栅栏不算过当。但这道栅栏过于牢固,而他们给关入苦力营中的时候,宋人搜走任何利器。
幸好萧海里还是设法藏起了七八把做工时所使用的斧头,而且还有跟他同样想法的党项人,同样私藏了好几把工具。只是当他们组织人手去劈砍栅栏,阻截他们的宋军便立刻就是一蓬飞矢袭来。
付出了几十条人命,萧海里终于确定如果不能集合所有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冲出去。
他已经将自家人召集到了身边,招呼着下属时,放弃了半生不熟的党项语,而改回了契丹话。都这个时候了,也不可能再遮着掩着。
死了四人,病了有二十多人,三百人不到的数目。但在三千党项苦力中,却占了近十分之一,已经是让人不敢轻辱的力量。加上有着共同的敌人,当他表露身份,将营中各部黑山党项酋首都招集过来时,也没人敢对他的身份进行攻击。
“只要你们听我的吩咐,回去就奏请尚父和枢密,将你们安排到西阻卜的草场上去。到底是在宋人这里做工到死,还是愿意回去占西阻卜的地?!”
迫在眉睫的危机下,抓住了黑山党项迫切想脱离苦海的心思,萧海里很轻易的就用完全没有根据的承诺,让所有人听命于他。到了这个时候,就是谎言编织成的稻草,黑山党项们也甘愿去抓着不放。
有了共同的指挥,脱逃的行动立刻便井井有条起来。拿着木板充作盾牌,互相支援着去拆除外围的栅栏。神臂弓射出的箭矢,绝大多数命中了木板,坚固的栅栏被砍得木屑横飞,一切都十分顺利。
只是萧海里的心中却是警讯不断,就在阻挡他们的宋人背后,明明没有人作乱,偏偏却是一片乱声大起。营寨中吹号敲鼓不到百人,但鼓噪出来的声势,却仿佛整个营寨都陷入了混乱……
熟悉的军号声从营寨外响了起来,那是大辽铁骑的进军号角。一声接一声在寨外的山野中响起,只听号角声,便知千军万马正杀奔而来。
如同电光在脑中闪过,萧海里恍然大悟,惊恐万分的大叫着:“这是陷阱!”




宰执天下 第14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21)
更新时间:2012-06-11
折克仁和折可大叔侄二人并没有太过关注营地内的纷乱。
那是一场注定不会有任何意外的战斗。
整个工程全面开始才半个月,但绝大部分参与工役的黑山党项苦力已经被繁重的工作折磨得不成人形。当然,隐藏身份混迹在这群黑山党项之中的契丹人也不会例外。
每天累死累活,半个月下来,连个休息都没有,吃得也不算饱,怨气的确积累了,但力气却还能有多少?若是从府州、麟州征发起来的民夫,还能得到一点照顾,可换作是黑山党项,那就尽情使唤了。就是折家,也是党项出身,但那点关系在几十年对抗西夏入侵之后,残留下来的只剩下憎恨。
气力早已耗尽来的苦力们,愤然一击或许还有着万军辟易的能力。但官军根本不与他们正面交锋,只是将其死死的困在苦力营中。周围的一片火焰,只留下一个缺口,而想从那条缺口出来,面对的却是官军神臂弓的封锁。
想来那些党项苦力在火起之前都没有去深思,为什么存放木料、草料,乃至存放通过屈野川运上来的麟州石炭的场地,都那么靠近苦力营。
火焰在眼中闪动,折可大和折克仁的脸上都映着晃动的红光。攒动的火苗,升到了半空高,这样的大火,两人可都从未见识过。
“幸好都是夯土,烧一烧反而能更硬。说起来还是石炭的火烧得旺。”折可大转头对折克仁道,“从麟州运来取暖烧火的石炭,果然是运对了。”
“神木寨出产的石炭比太原府和徐州的都好,用来炼铁肯定能出好铁,就这么烧了实在太可惜。”
“反正地理,刨开一层地皮,下面全都是石炭,比石头都多。”折可大转身望着北方沉浮如海的点点星火,“十六叔,小侄先去料理那些不开眼的辽人,这里就靠十六叔主持了。”
“小心一点,不要冲得太前。”折克仁叮嘱道。
“十六叔放心。”折可大咧开嘴,大笑道,“小侄会注意的。”
……………………
耶律罗汉奴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
麾下的大军冲破了毫无防守的栅栏,再后面便是毫无所备的宋军营垒。只要穿过那道尚未修造完工的寨墙,正处在乱事中的宋军大营,便暴露在铁蹄之下。
当勇冠三军,精锐屈指可数的前锋越过营栅的时候,守在营垒中的宋人们还纠缠于猝然而起叛乱,甚至连一点反击或是抵抗都没有出现。
什么韩冈才智过人,什么的宋人不可轻辱,什么不可妄自进兵。耶律罗汉奴哈哈大笑,根本就是个笑话。
不过萧十三虽然对宋人畏之如虎,只敢做些下作的手段,又是个舔穷迭剌儿子脚丫子的废物,但这一次好歹还派对了人。
只是耶律罗汉奴笑声未已,却听到前方的一片惊呼,冲在最前面的一队人马突然间就矮了下去,不见了踪影。
“总管,宋人在栅栏后挖了一地的坑!专陷马脚。”前军派人赶回来报信。
宋人挖出来的陷马坑仅有海碗大小,只能陷住战马的四蹄,又没有遮掩,白天时一目了然,是用来迟滞骑兵的冲锋。正常情况下应该设在营栅外——在接近营栅前,耶律罗汉奴麾下的前锋兵马都是很小心的前进——可谁能想到营栅之内还会有这样的陷阱?
浑没想到在营地中还有陷阱的存在,正在兴头上耶律罗汉奴恨恨的磨起了牙,恨不得将主持修造这座营垒的宋将放在几颗大牙上磨碎嚼烂。直到前军派人回报说仅仅是最前面的百来骑中了陷阱,脸色才缓和了下来。
夜色将陷阱隐藏,冲在最前面的一排战马最远也没有冲出十丈,便全都被绊折了蹄子,背上的骑手也全都被抛了出去。幸而后续的骑兵没有跟得太近,加之人人骑术高超,却皆顺利的在陷阱前停下了脚步。
“小心一点!再中这样的陷阱,定斩不饶!”耶律罗汉奴呵斥着,让脸被吓白的小校回去传话。
可能是当真听到了耶律罗汉奴的吩咐,前军放慢了前进的速度,借用半轮上弦月洒在地面上的清辉,依靠超人的马术,轻巧的避开一个个小小的陷坑。
前军慢了下来,后面的兵马虽然没有挤上去,乱了队形。但前后彼此间的间隔,却几乎消失不见。一个接一个越过已经被砍倒的栅栏,向着正前方匍匐在地面上的黑影攻过去。
两丈髙的土墙从谷地东侧的山峰延伸到西侧的山峰,在月色下,如同蹲伏起来的巨兽。这是数千人半个月日以继夜不停劳作的成果。远未完工,但已经可以看到日后震慑百里方圆、抵御北面强敌的一座雄城的雏形。不过此时寨门还没有装设,只用一道活动的鹿角来挡着道路。
到了这时候,守城的宋军终于反应了过来。但出现在城墙上的,仅仅是百来人的阻击,从墙头射下来的箭矢,稀稀落落,宛如几片树叶落入河中,没有兴起半点涟漪。
而靠近了城墙,城寨内部的混乱则更为清晰地传入辽人的耳中。已经领着中军,接近到营栅前的耶律罗汉奴的笑声亦更为欢畅。只要再加把劲,就能攻入宋军精心打造的营垒,夺取开战以来最大的收获。
冲在最前的战士已经开始拿出马弓,与城头上的宋军开始对射。而堵在城门口的士兵则下马移动起沉重的鹿角。
多少人攥紧了手中的武器,马刀、长枪、铁鞭、骨朵,长短轻重,不同的兵器却被握得同样的紧。当鹿角被挪开,就是杀入城中的时候了。
从半空中传来几声重物破风的呼啸,数百人同时疑惑的仰起头,却立刻发现劈面就是一片落石如雨。砸中了额头,敲中了面门,击碎了鼻梁,打落了门牙,一片痛叫声响起,中心的位置,更是人人抱着头,与坐骑一起鬼哭狼嚎。一蓬蓬石弹劈头盖脸的不停歇的落下,惨叫声亦是不停歇的应和着。
“出了什么事?!”耶律罗汉奴在后面闻声大叫。但下一刻,从前方两侧的山坡上,亮起了十几点星光。这十几点星光赤红如火,在空中急速移动。就像火流星一般,从半空向着前军骑兵最密集的地方坠落。
是火油罐!
已经可以想象这些火油罐落到地上的惨状,耶律罗汉奴不由得闭上了眼睛。但那十几只燃烧的火油罐,于空中坠落时,已经在他的眼底留下一道道殷红的血线。
轰轰轰的十几声剧烈的鸣响,比之前凄厉十倍的惨叫声响了起来。隔着一重眼皮,耶律罗汉奴也能感觉到眼前一片赤红发亮。火油罐的释放出来的光和热,冲击到了百步之外的营栅前。
“总管,我们中埋伏了!”
“总管,这是宋人的计策!”
有人冲着耶律罗汉奴大声喊叫。
但耶律罗汉奴睁开眼后,却死死盯着前方的一片火海。在火光中,翻滚嘶嚎的全是他过去引以为豪的帐下勇士,就是被砍上一刀射上一箭都不会皱一下眉头。可是在浑身燃起的油火中,他们还是忍不下去剧烈的疼痛。
“总管,已经救不出来了。早点撤吧。”
“是啊,必须得撤了!迟了就来不及了,总管!”
看见主帅盯着前方中伏的同袍,更多的人苦苦哀求。
耶律罗汉奴犹豫着。若是这样回去,不说受人嘲笑了,萧十三少不了会乘火打劫。到时候,在黑山河间地立下的功劳不仅全都要抵消,就是那些战利品,也全都得砸进去来为自己脱罪。从没有吃过这样的亏,耶律罗汉奴如何甘心就此向萧十三那个小人低头服输?
眼下只是前军受困,出手反击的也仅是山头上的霹雳砲,宋人营垒中混乱依然。可见党项人的叛乱还没有被宋人镇压下去。他手上还有三四千兵马,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可就在耶律罗汉奴的犹豫中,他忽然间就觉得那里不对劲,然后才发现眼角余光捕捉到的火光多了许多,而周围也静了下来。
耶律罗汉奴瞪大了眼睛,左右回顾。便发现后侧方的山峦上,火光一片片的亮起,转瞬间,便照亮了整个山头。战鼓声从两峰山巅处响起,隆隆的如同天上的雷鸣。
果然中埋伏了!
耶律罗汉奴手脚冰冷,在马背上一阵摇晃。他终于可以确认,前方宋人城寨中的混乱,只是诱人上钩的饵料,而自家竟然硬是咬了钩子跳了进去。
对于可能出现的伏兵,耶律罗汉奴还是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中军外围还有拦子马护翼,但在前军成为陷阱中的猎物,全军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过去,突然出现在身后的宋军,顺利的在辽军中造成了巨大混乱。
有人抓着耶律罗汉奴的缰绳:“总管,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已经来不及了。”
身处高地的折克仁眯起眼睛,露出得意的笑容。
1...785786787788789...10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