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宰执天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宰执天下
阿日丁点头哈腰:“小人是真心诚意来投奔大宋。”
“是不是真心诚意,得看你怎么做了。投奔来的部族各个表现了诚意,来得早的,帮着运粮。来得晚的,就要帮着去修城。”
“修城?”那龙阿日丁发了怔,“这个……我们那龙部连房都没有修过,只支过帐篷,没做过工。”
“不愿意也成,韩经略也说了,此事纯凭自愿,不会勉强任何人。天下间可没有吃白食的道理,想必你们也能明白。”
小校完全没有用上威胁的口气,只是和和气气的在说话,但那龙阿日丁心头一股子寒气咕嘟咕嘟的不停的冒出来,将整条脊椎骨浸在寒水中。在满地的无头尸骸边说出这段话,分明就是六个字:不听话便去死。阿息保在后面一个劲的使眼色,分明是要让他快点答应下来。
那龙阿日丁甚至没敢再犹豫,“小人明白了,愿去修城,愿去修城。”
应声答诺,几乎让人窒息的紧张气氛才松弛下来,可那龙阿日丁的脑中,依然一团混乱。
并不是觉得奇怪,而是感到恐惧。宋人在传说中对逃人很是优厚,曾有参与过南侵的族中耆老提起过,投奔宋人之后,手上只要有百来骑兵,就能混个领俸禄的官来做。可是那龙阿日丁今天却全然没有看这一点。宋人的盘算是全然的未知,阿日丁不知道他们接下来会怎么做。
但在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
“又是五六百人,修胜州的人数差不多也快够了。”
使用党项人来的修城立寨,就不要动员麟州、府州的民夫。这对于安定河东西北的局势,不用多说,就该知道有多少好处。
艰苦的工役,是消耗人命的磨坊。所以在动用民夫时有许多顾忌,但换成是黑山党项就方便了许多。
折可大站在高处俯视着被押送往胜州去的这一支兵马:“不过也算他们运气好,要不是识情识趣,他们的性命一个都别想留。”
“嗯,不听话的人,也不适合去做工。”黄裳应声道。
折可大转身对奉命来体问的黄裳笑道,“两侧山头劲弩攒射而下,加上抄截后路的两部兵马,将这个什么那龙部一口吞掉换成斩首功,根本不在话下。饶了他们,可也是少了六百斩首。子河汊大营那边不在意,但柳发川这里,六百斩首可不是小数目了。”
“折将军说哪里的话,如今怎么会缺斩首呢?”黄裳瞥了一眼折可大,嘴角的笑意突然诡异起来,“折府州当与李太尉商量好了吧?两家是对半分,还是四六分账?……又或是三七?不过那样李太尉可就太过分了。”
折可大闻言,脸上笑容顿时一僵。在旁作陪的折克仁神色也变得尴尬起来,想否认,却在黄裳诡谲的笑容中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过了半天,才言辞干涩的问道:“龙图知道了?!”
黄裳转回视线,又追着渐渐远去的那龙部人马:“南下的黑山部族差不多有三五万之数。一路上的艰辛,加上各部之间争夺食物、财物,倒毙于途有三四成之多。这些事可都是一五一十报到龙图那里的。现在又是冬天,尸首短时间之内不会腐烂。那些首级割下来,谁知道是死在什么人的手中?难道不是这样?”
折可大、折克仁脸色难看已极,韩冈当真是知道了。本以为还能多瞒两日,谁能想到尚未开始就给点破了。
“那可是成千上万。”黄裳顿了一下,唇角又翘起,“少说也要超过一万。一万斩首啊……”
拖长了音调说罢,黄裳呵呵两声笑,把折可大的心肝都带颤了。
自来冒功没有这般肆无忌惮的,真要给揪住,罪名可就大了。
现如今,是李宪和折家两边分账,河东军和麟府军的将领们等于是互相拿了把柄,不怕对方戳穿。等到事情做出来,再报与韩冈。到时候,韩冈也只有选择支持了。但在动手前,就给韩冈拿住,这件事还怎么继续下去?谁敢认为总是很和气的韩冈,不会下手杀人。
折克仁长叹了一声,“此乃家兄和李经制一时糊涂,尚幸犹可挽回……”
“没那个必要。龙图说了,分账的时候好生商量妥当,不要闹出事来。闹到朝廷那里,前面的功劳可就没人认了。”黄裳又是微微一笑,他的笑容越发的让折家叔侄二人看得心惊胆战,“多少贼人都是因为分赃不均,闹将起来后,被官府拿住的,可不能犯了跟他们一样的错。”
黄裳说得刻薄,折可大更行尴尬,而折克仁叹了一声,“龙图洞烛幽微……”
“你们怎么会奢望此事能瞒得过龙图?就是远在东京的朝廷那边也难以瞒过。龙图前两天就说了,‘斩首即便多个一万两万,功赏也不会按照比例增加多少。让他们开开心也好,当真以为朝廷好欺瞒不成?也不看看伤亡才多少,能瞒得住谁?当真以为销了空额就能糊弄过去?’”
折家叔侄二人被黄裳的转述批得哑口无言。韩冈的确是行内人,说的话一针见血。
就听黄裳接着道:“龙图还说,西军善战,不过谎报、冒功的本事也不差。就如荒漠里的那些黑山党项,放在陕西也一样不会放过。所以是见怪不怪了。龙图还说了,你们去割首级的时候小心一点,契丹人的马军说不定就在哪里游荡着。”
折克仁态度端正,欠身道:“多谢机宜提点,克仁必转述给家兄。”
黄裳摇摇头:“折府州那边,是遵正兄受命去的。我这边只是奉命体察军情,说这些话是多余了。”
“啊,是吗?原来如此。”折克仁还以为折可适没来,是为了避嫌,原来是去了暖泉峰,找折克行去了。
“那李经制那边呢?”折可大问道。
“李经制现如今就在胜州城中,龙图直接跟他说。”
……………………
送了李宪回来,韩冈微微一笑。
方才与李宪交谈,感觉他也是不愿意冒这份功劳。但下面的将领要安抚,必须要跟折家协商分赃。否则他一个阉人,凭什么能顺顺当当的带兵打仗?
河东这边冒功谎报的本事,终究还是不比陕西差多少。靠着那些自相残山的黑山党项,一口气就增加了一万多斩首,连同各部亲手屠戮的数字,加起来超过了两万。这个数字即便在对折后再对折,都是很吓人了。传到京城,也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说起来,肯定会有人指责韩冈草菅人命,屠戮辽国逃人。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点指责动摇不了韩冈的地位。
下手重有下手重的好处,任何骚乱,都是人数越多乱得越厉害。不听话的都杀了,听话的不是在运粮,就是在筑墙。在大军的镇压下,就算有心做反,也掀不起波澜。
而且这两天还确认了被屠杀的部族中,有两支是契丹人的伪装。不过灭口灭得太顺利,一个活口都没有,也不知道萧十三究竟派出了多少。
韩冈估计不会太多,千八百的伤亡,以萧十三的身份压得下去,再多了,可就是罪名了。而这两支契丹人的军队,人数在七百上下,只比韩冈的估计少一点而已。
差不多该结束了。韩冈想着。如果萧十三除了在东胜州堆兵马以外,没有别的后手的话。





宰执天下 第14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18)
更新时间:2012-06-08
入冬后难得的一个晴天,温煦的阳光让人不禁想眯起眼,好好享受一下冬日的温暖。但北院枢密使萧十三所在院落的气氛却是阴沉沉的。
耶律罗汉奴、萧敌里领着西京道诸将正等着出现,已经半个时辰了,但萧十三所在的房间却没有任何动静。
终于,房门一动,不耐烦的将领们立刻又振奋起来,可出来的并不是萧十三。而是萧十三最为亲信的幕僚。
耶律罗汉奴寒着脸,踏前一步,正要揪住人好生考问一下,但那名幕僚却径自比了个噤声的手势,让罗汉奴小声一点说话。
萧十三这两天的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韩冈毫无顾忌的下杀手,拿着党项逃人的首级来充门面,让他的计划成了笑话。哪有这样的经略使?宋人的文臣不是应该认为蕃,
如果在草原上,针对各部族的减丁的策略,自开国时起,便从来没有停止过。或是挑拨内乱,或是逼迫上缴大量的贡品,更有直接动手,割上一遍草。但宋人还做得如此顺畅,可以说少见至极。
萧十三驻守西京道,还听说许多西北手边的文臣,将蕃人视为比汉军更强的战力,而给予许多优待。几曾听说过,会嫌归附蕃人太多的例子?就是缺粮草也该想方设法挤出来,从南面运一批来能有什么麻烦?不过耽搁时间而已。
记得只有宋人开国时,在北汉做过。但换作是蕃人,最多只有一两个部族被剿灭,可从来没有一口气将十几、几十个部族全数毫不留情的屠戮。
现在萧十三派出去的三部兵马有两支被确定被歼灭,耶律世良的那一队,甚至没有一人逃出生天。而宋人出手灭杀他们,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理由,只是嫌人多而已,可以说是冤枉得不得了了。
不能浪费太多的时间。
幸好最后派出去的一队人马幸免遇难,而且经过联络确认,他们被安排在最前沿的柳发川修筑城寨。柳发川紧邻东胜州的武清军,这也是为什么能这么快联络上的缘故。
修筑柳发寨的党项苦力大约在三千上下,而驻扎此处的宋军也只有五千不到。另外一个直面辽境的前沿据点,则是在屈野川北向的支流浊轮川边的暖泉峰。同样是党项苦力与驻军数量相差不大。宋军的主力,基本上都在唐龙镇、子河汊以及更名胜州的旧丰州的这第二道防线上。
党项人不擅营造,如今被逼着做工,累死累活,对宋人的怨恨不会少。虽说比起对大辽怨恨或许会差些,但毕竟宋人就在眼前。离得越近的仇人,这恨意只会燃得更旺,只要一点火星,就肯定能烧起来了。
耶律罗汉奴紧紧揪着萧十三幕僚的衣襟:“枢密是不是想立威,敲打我们这群没眼色的一下?刚刚清理完那群黑山党项,连歇也不准歇,就从黑山下把我们叫到武清军这荒地来。行啊,我们就在这院里跪下了,跪到枢密出来可以吧?这应当就能让枢密看到我们一片赤心了吧。”
耶律罗汉奴脸上笑得灿烂,双手却越收越紧,将萧十三的幕僚勒得脸色血红,脚像青蛙一样一下一下的抽搐着。
其他将领则冷眼看着耶律罗汉奴闹事,在黑山下两个月的征战,充实了他们的家底,但也将战马使用到了极限。这时候应该是回家去向妻儿炫耀自己的功绩,顺便休养生息。对于萧十三的命令,没人是心甘情愿。
房门吱呀一声响,萧十三推门而出,看到这一幕,脸顿时就沉了下来:“罗汉奴,在闹什么?!”
耶律罗汉奴松了手,让快喘不过起来的幕僚双脚落到地上,抬头笑道:“枢密终于出来了。末将只是疑惑哪里犯了过错,恶了枢密,正想问一问明白。”
对官位比他高得多的北院枢密使的愤怒,耶律罗汉奴也没有多少胆怯,只要手上有兵,就是耶律乙辛也不可能随意责罚。便是兴灵之地,五院部穷迭剌的儿子也必须分一半给六院部。身为六院部的夷离堇——也就是南院大王——的亲弟,并不用担心得罪耶律乙辛帐下的宠臣。
萧十三没跟耶律罗汉奴说话,先探手将幕僚搀起来,好生抚慰了几句,让他先下去休息。然后才对下面的将领说话。不是耶律罗汉奴,而是仅次于他的萧敌里,“宋人正在柳发川边修筑城寨,距此只有三十多里,有三千多黑山党项做苦力,看守他们的宋军在五千上下。”
“枢密是想攻打柳发川的宋军?!”
萧敌里的问题,没有一个人感到惊讶。被叫到紧邻旧丰州的武清军,不可能还有别的差事。
“柳发川那里我已经安排下内应了,只要大军一到,他们立刻就会起兵。”
“是耶律世良?”耶律罗汉奴在旁冷笑着:“听说他被派出去了。不过他一向糊涂,枢密不怕误了大事。”
“不是他。”萧十三无心多解释,耶律世良全军覆没在宋人手中的消息,他并没有说出来的打算,“内应在柳发川的宋军营寨,伪装成党项人,被宋人当成苦力使唤。”
“好个内应,一天宋人给多少工钱?”耶律罗汉奴挑起眼眉,“末将等人打过去,不是耽搁了他们赚钱的机会?”
周围的将领扯起嘴角想笑不敢笑。
萧十三只当没有听到耶律罗汉奴的挑衅:“不,只要你们各领本部贴近柳发川和暖泉峰就够了。剩下自有人去做。”
“就这样?”萧敌里疑惑的问道。其他将领脸上的嘲笑也都转成了困惑。耶律罗汉奴则是一点不信的摇着头。
“够了。只要你们装装样子就够了,剩下的自有那群黑山党项去做。你们到了武清军之后,宋人逼着黑山党项日夜赶工,仇怨结得可就深。了”萧十三转头看着罗汉奴,挑起眉,咧开嘴笑道,“辛苦了两个月,怎么会让你们再上阵拼杀?”
……………………
五千。
一万。
一万五。
两万。
数字不断的增多,多到让人难以置信的地步,最后停止在两万三千,直至让人麻木。
韩冈将整理出来的军功簿放下,对身边的李宪道:“不过真正属于被官军亲手斩杀的部分,大约只有一万出头。”
李宪五味杂陈的感慨着:“别说一万,就是五千。放在过去,已经可以让天子告祭太庙了。”
“可惜西夏灭国后的党项人,成了斩首功的行首,只做大买卖了。”韩冈笑道。
“记得种谔之前在盐州,于西夏军内乱之际趁势掩杀,斩首也是超过两万。”
“其中有多少是死于内乱,有多少是死于官军的斩马刀,恐怕种谔自己也说不清楚。”韩冈说道。
而且眼下最大的问题,有种谔在盐州的斩获在前,这些斩首功,很难换来更多的收获。
就跟当初刷交趾兵的斩首一样,党项人的首级越来越不值钱,贬值得很厉害。过去一个首级也许能换五匹绢,但如今能换来一匹绢就了不得。在元昊领军肆虐的时候,十几级党项人的斩首就能换来官阶的晋升,但到了如今,已经得从一百开始起跳。
十分标准的通货膨胀。
韩冈呼了口气,摇头苦笑了一下。什么时候辽人的首级也能如此低廉,就可以算是功德圆满了。只是不知道还需要多少年。
而且现在最让人恨的,是斩获的七百契丹骑兵。如果他们的身份能够让人信服确认,甚至能抵得上十倍的党项人,可是眼下能明确其身份的证据,除了武器、发式、战马和一些随身的小饰品以外,便没有更多了。这些证据,供韩冈等将帅做出判断已经绰绰有余,但战后论功却远远不足以让人确认,最关键的,就是没有旗号。
纵然河东、麟府两军心中发恨,也是没用。韩冈不会支持他们上报,而且即使上报,朝廷那边也不可能承认,否则日后保不准就是几千上万的契丹斩首冒出来了。
不过这样一来,等到朝廷功赏下来,可能会有些乱子。幸好城寨的修筑正在进行之中,还是有弥补的机会。以辽人一贯的作风,还有萧十三本人之前表现出来的性格,多半不会放过。
只是在数万辽军大张旗鼓的进驻武清军后,胜州这边上上下下就提高了警惕,辽人当也能探查得知。这么一看,辽人会不会来,又值得商榷了。
韩冈正想着辽人到底会不会来。黄裳匆匆跨进厅中:“龙图,柳发川大营急报,辽人举兵来攻,兵马上万,请求龙图及早发兵救援。”
李宪霍然而起,拍案大叫:“辽人果然还是来了!”扭头看向端坐如初的韩冈,“龙图……”
韩冈摇摇头,叹一声,抬头问李宪:“不知都知跟人赌过吗?”
李宪愣了一愣,“……偶尔有之。”
韩冈笑道:“看来都知不是赌徒。所谓赌徒,赢了之后,总想赢得更多,输了之后,则想着翻本。永远都被黏在赌桌上,最后倾家荡产。”
“龙图!”黄裳急叫道。从时间算,柳发川现在已经接战了。
“不用着急。”韩冈笑了一笑,道,“传令折克行,按之前议定的方略去做。至于浊轮砦和暖泉峰……”他抬眼望着李宪,“就拜托都知了。”




宰执天下 第14章 霜蹄追风尝随骠(19)
更新时间:2012-06-10
夜色笼罩下的营垒工地中,依然灯火通明。
肩上近百斤的负担,空空如也的肚子,让萧海里步履维艰,踉踉跄跄的走在通向外围寨墙的狭窄小道上。
过去根本没有做工务农的经验,但十天来的磨练,让他即便还是摇摇晃晃,还是能将装满黄泥的担子稳定在肩头上。不过萧海里痛恨这样的磨练,痛恨这种被皮鞭和刀枪逼出来的本事。
明明是领着三百骑兵来投的酋首,在预计中应该是被宋人好生款待,甚至应该是奉承的对象,却被一体同仁的被发遣来挑土夯筑。
在进入宋军的营地后,武器战马都被收走,反抗者立刻被诛杀。在宋人的围困下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一阵阵钻心的疼痛让萧海里扭头看着挑着担子的肩膀。皮又破了,血水都渗了出来,已经被磨破的羊皮袄又粘上了新血。血泡破掉的位置,等长好后多半就是一层厚厚的老茧,就跟手上拉弓挥刀练出来的老茧一样。但当年磨出来的老茧让他欣喜和自豪,而肩膀上的老茧只会让他成为笑柄,就算回去后,也不能在老茧退去之前再光着上身。
不过只要能回去,丢脸就丢脸好了。
“磨蹭什么?!”
一声呵斥,皮鞭破风随即响起,萧海里背后便是火辣辣的一阵剧痛,痛得他他趔趔趄趄的连着冲了几步才稳下来。萧海里听不太懂汉人的话,但皮鞭和剧痛比什么言语更加容易让萧海里明白宋人监工心中的不耐烦。
萧海里狠狠的咬着牙,低头下去将担子稳在肩膀上。到底什么时候来救援的人才能来,早知道会有今天的情况,找个借口推掉这个差事。
三千多人被分成了整整一百队。只有每天完成最好、最快的前十队,才有饮食和劳役上的奖励,其余绝大多数的小队,全都是以不饿死和第二天能继续做工为基准,得到每日的口粮。
犯了错之后,直接被鞭笞至死,甚至拉到众人面前吊死和斩首的苦力,每天都有十几人。而想从这里逃跑,根本不可能。日以继夜的工作耗光了每一个人的体力,而周围监视工地的宋人更是一点破绽也不露,十几天来,出逃的上百人,一个不留的全都悬头于辕门前。
萧海里许多时候都在想,还不如饿死在大漠里。在这里为宋人修筑城寨,甚至比饿死还痛苦的。
在宋人压迫下,周围的党项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但越是这样严酷的压迫,爆发起来就会越严重,只要一个机会,洒下一点火星,便能将宋人专心修造的这间大营给烧起来。萧海里之所以能忍耐下来,正是在等着这个机会。
萧海里阴冷的视线绕过周围的监工,只要机会一到,这里的宋人,他一个都不会留。
只要再忍上一阵……
“再这样下去谁都活不了!!”
一声大吼,在前面离萧海里只有几步的同伴,突然间丢下手中的担子,只把中间的木棍拿在手中。左右一荡,便将靠得最近的两个监工挑飞到一边去。
“阿鲁带!”萧海里心中大急,那可是他的亲弟弟。都忍了这么多天,这时候忍不住,可就前功尽弃了。
“还等什么!?”阿鲁带反吼回来,“想挑土挑到死?!”
萧海里正想再说什么,十几名监工立刻熟练的围了上去。内圈的几人手持杆棒,外圈则是一张张扯开的神臂弓。
几支箭矢从周围监工的宋人手中射出,神臂弓巨大的力道在近距离轻易的将箭矢射进了泥地里,顺利的将几个蠢蠢欲动的苦力给吓得不敢动弹。
神臂弓就在身边,萧海里动也不能动,就算那是自家最为亲厚的兄弟,却无法伸出手去。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他被乱箭射穿了身躯。
萧阿鲁带是难得的勇士,连生命也一起放弃的爆发却没有撑过片刻。挥舞着棍棒连着打翻了几个监工,但立刻便是箭矢齐发。在极近的距离上离弦的木羽短矢,完全穿入了他的身体中。
从弟弟身上流出来的血,一条小溪般蜿蜒到萧海里的脚边。低头看着脚尖上晕开的暗红,萧海里静静的站着。要不是还有一线脱难的希望,萧海里就要在这里与人拼个你死活我。
“他刚才是跟你说话吧?”两名监工拖走了萧阿鲁带的尸体,又一人站到萧海里的身前。
萧海里方才与自己弟弟的对话,不可能不引起宋人的注意,肯定要审问明白。
但萧海里动都没有动弹,只在盯着脚尖。地面上隐隐有着震动,细微得让人难以察觉。但在一直期待着援军到来的萧海里的感觉中,就如同晨钟暮鼓一般响亮。
终于来了。
萧海里惨然而笑,不知是悲是喜。他看着脚尖的暗红,明明就差这么一步了。
但机会终究是来了!
宋人这边有了反应,刺耳的号角声从高高飘扬在半空中的飞船上传了下来。有了天上的眼睛,任何突袭难度都高了十倍。
正在盘问萧海里的监工闻声立刻放下了一切疑问,其他监工也一下子紧张起来,仿佛听到阵上的鼓号。
正在工地上忙碌的苦力们,便在号角声中被驱赶进他们起居的专门营地。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必然是辽人来袭,只是却还没有一人领头站出来。
跟随在人流里,萧海里深吸一口气,身子紧绷起来,时间终于到了。
1...784785786787788...10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