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如此一来,虽是经营之权统统在朝廷之手,可某种程度,却等于是我等与朝廷利益成为了一体,休戚与共,这不但令我等心安,也让朝廷……可以不费分文,而修建铁路,得到甜头。”
“有了这个甜头,朝廷断不会杀鸡取暖,而是会想尽办法,维持一个我等的利润空间,你可知,这是为何”
邓健听的似懂非懂,又是摇头,又是点头。
王不仕微笑道“因为……站在朝廷那边去想,既然商贾们不可能动摇到国本,商贾投了这么多银子,自是要牟利,若是不给大家利益,将来谁还肯投更多的银子去修更多的铁路。”
“起初的时候,老夫还担心,故而不愿意触碰铁路的买卖,可现在……才算是彻底的安心了,因为这笔投入,乃是西山钱庄和镇国府立木为信的典范,限制越多,越说明镇国府用了心思,身价到了老夫这个地步的人,这么多银子,不能全部都投在宅邸和股市里,需分散开,方能安全。老夫的子孙,十之**,绝难超过老夫了将来老夫若是故去,他们抱着金山银山,也是无用,将这银子,投入这铁路之中,铁路现下的利润,固然远不如宅邸和股票,可这一笔买卖,却是百年大计,是为了后世子孙谋划打算,邓健哪,你跟着老夫这么多年,道理,老夫都说尽了,且看看能抽调多少吧。老夫乃是武昌人,便是要募资,修一条去武昌的铁路。”
说着,他像是下了决心般,站了起来,毅然决然道“筹措资金,动用所有的力量!”
邓健没有再说什么,只乖乖点头“噢。”
…………
就在小商贾和寻常的百姓还在疑惑之间,倒是不少的大商行,率先有了动作。
于是一个个铁路修建的计划书,送至了镇国府,等待镇国府核验。
镇国府这里,也派出了数不清的探勘人员,去确定计划的可行,以及大致的成本。
这些大商行,大抵心思和王不仕差不多。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筐里,买卖做的越大,恰恰不愿去投机取巧,追求那些高回报高风险的买卖了,而是力图求稳。
所有的计划书投递,绝不是随便投个计划书这样简单,而是需拿出一笔保证金的,且这保证金的金额甚是巨大,如此……商贾们方才做好前期募资的准备。
这样的计划书,方继藩便收到了七十多份。
说来也怪,方继藩对照着计划书,再看看这些大商贾们的籍贯,却是发现,他们都更倾向于将铁路修到自己的家乡。
古人们的恋乡情节,可见一斑。
方继藩也不禁有了情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噢,我老家哪的来着”
立于一旁的王金元,眨眨眼,看着少爷,他也有点懵。
这个……就有点不得而知了,方家是跟随着太祖高皇帝起兵的,此后镇守北平,随后……又跟着燕王靖难。
南京待过,京师待过,似乎有传闻,方家可能是江西人……
当然……这事儿……已没人去计较了,大家都知道,方家最初是出自京师的南和伯府,其他的,估计除了方景隆,也没人去关心了。
方继藩就道“我从前听我爹说,方家最初,是江西宜春人。哟,这么说来,我还有这么多的同乡指不定……江西的老表们,还和我方继藩五百年前是一家。”
王金元却是猛的打了个寒颤,脑袋里顿时开始搜索自己认识的几个江西布政使司的朋友,心里纠结着,是不是该提前通风报信,让他们赶紧改换原籍避难。
方继藩手里捏着这一片片的计划书,好在他没有继续往刚才的问题追究下去,而是言归正传道“这一下子,便是要修建出大大小小七十余条铁路,这些商家的资质,都好好审核一番吧,切切不可让人滥竽充数进来,除此之外,要赶紧的探勘,有了这些零零散散的支线作为补充,这铁路的进程,用不了多久,便可加快不少了。”
王金元顿时翘起大拇指“少爷不费一文钱,为朝廷修七十条铁路,伊尹、仲虺之徒,亦不能与少爷相比。”
方继藩一挥手“滚,你这业余的狗东西。”
王金元如释重负,早想滚了,于是一溜烟儿便跑。
方继藩忙将这些计划书,统统都收了,随即就直接赶往内阁。
虽如今是内阁大学士,可方继藩来内阁的次数却是不多,今儿难得到了内阁,则是先去见过刘健。
刘健上下打量方继藩,口里道“听说近来镇国公忙的脚不沾地,可有此事吗”
“是啊。”方继藩吁了口气“为了皇上,我这做臣子的操碎了心,还不是为了招商的事,好在都办成了,请刘公过目。”
刘健一脸狐疑,接过了一沓奏报。
他低头一看,顿时脸色一变,禁不住身躯颤抖。
七十多条
遍布大江南北……
这些商贾,还真是怪了,这是上杆子送银子啊。
………………
求月票。
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封国
刘健惊道“这些……统统都是有眉目的”
“这是当然……银子的事,倒是不必担心,他们所修的都是支线,花费虽是不小,可这些大商行,筹款的本事还是有的。现在将规矩立下,接着,大家都按着规矩走,前期的核验、探勘、预算,开工……也要不了多久,刘公,这是第一批,将来……说不准还会有第二批。”
之前还忧心得很,没想到来了一个大惊喜,刘健大悦,不禁捏着胡须颔首“好,好,好,如此,倒是令人放心,齐国公……不,镇国公办事,当真让人放心哪。”
方继藩还不太习惯镇国公之名,今日格外谦虚起来“刘公万万不可这样说,镇国公只是陛下说着玩的,当不得真。”
刘健心里想,你也有怕的时候,他竟笑吟吟道“听说陛下还欲封镇国公为燕王”
方继藩“……”
这话是要聊死的节奏呀!
“告辞。”方继藩一揖,转身便走。
这来了宫里,没有不去见朱厚照的道理,谁料朱厚照竟去了后苑。
方继藩由刘瑾领着,至一处园林,便见朱厚照骑着马,一身戎装,手持弓箭,健马如飞,风驰电掣一般的狂奔,随即……一枚枚的箭矢射出,都朝一颗树干射去。
朱厚照围着这树干游走一番,射了一壶箭,浑身上下已是大汗淋漓,而后才慢悠悠的骑着马到方继藩面前,翻身下来。
他将马交给刘瑾,一面道“这样的好身手,不能上疆场弯弓饮血,实在是太可惜了。老方,你在想什么”
方继藩道“臣不敢说。”
“说罢。”朱厚照乐呵呵的道“赦你无罪。”
方继藩道“陛下的骑射,又精进了不少,几乎要和臣的弟子王伯安相媲美了。”
朱厚照的脸顿时就拉下来了,嘴抽了抽,随即大笑“朕也未必不如他,他年纪比朕大,练的火候比朕多一些而已,朕是天子,哪似他一般,有这么多闲情雅致练习骑射。好啦,不要说他,铁路的事如何了”
“臣正是来报喜的。”方继藩笃定的道“商户们很是踊跃,只这些日子,预备修建的铁路便有七十多条。”
“有多少条是修去陈家庄那儿的……”
朱厚照似乎永远都忘不掉他的陈家庄。
方继藩微笑“陛下,这个……臣没细看。”
朱厚照感慨道“这些地,都是朕借了银子买来的,迄今为止,本钱虽是回来了,却一直不知这暴利是什么滋味,老方啊,朕手里攒着这么多地,实在心有不甘哪。朕思来想去,要不,还是建个新宫吧。”
这家伙,居然还心心念念着这个。
方继藩不禁道“陛下,再营建新宫,只怕效果也远不如当初了,这世上,吃第一个螃蟹的人能牟取暴利,可跟在后头吃的人,却只能吃残羹冷炙,所以……臣算算,这新宫的花费,本就不低。土地的增值,未必能达到预期,这样算下来,好处有限。”
“是吗”朱厚照郁闷的道,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
他背着手,来回踱步“朕就想尝尝,暴利是什么滋味。”
方继藩凝视朱厚照,突然道“陛下真想尝尝”
“想。”
“臣有一个想法。”方继藩淡定的道“只是这个想法要实施,却需要陛下一道旨意。”
“只是一道旨意”朱厚照眼睛一亮。
方继藩道“是……一道旨意,陛下既已赐臣镇国公,可是这镇国公却连一块封地都没有,实在是说不过去,臣请陛下,赐臣陈家庄土地方圆五里。”
“这是朕的地呀,朕花了银子买的。”朱厚照要跳起来了。
方继藩道“可这附近方圆数十里,不都是陛下的地吗臣只要五里,五里之内,乃是臣的封国,其余的土地,臣敢保证,陛下的地价,能够上涨百倍、千倍。”
百倍……千倍……
朱厚照吓了一跳。
太狠了。
这岂不是比当初建大明宫时还厉害
可问题在于,当初……建大明宫,可是花费无数,甚至不知进行了多少的布置,连带着将内阁和六部都迁了来……这老方……
“五里之地吗”朱厚照托着下巴,一脸深思状。
大明,还真没有将这京畿,天子脚下的地,许人以封国的先例。
不过这对朱厚照而言,倒算不得什么。
他的目光,可长远的很,也不在乎这点土地。
何况老方乃是自己的妹婿,更是兄弟。
他倒是心里起了疑惑,在不新修宫殿的情况之下,让地价上涨那么多,老方要如何做到
于是朱厚照背着手,看向方继藩道“到底是百倍还是千倍,你说个明白。”
“那么,就三百倍吧。”方继藩泰然自若的伸出了手指,比划着道。
朱厚照倒吸一口凉气“修铁路”
方继藩摇头。
朱厚照道“修戏堂子,修学堂”
方继藩继续摇头。
似乎一切的手段,朱厚照所能想到的,统统都用尽了,朱厚照也无法想象,怎样才能有如此巨大的利益。
随即,他竟咬咬牙道“方圆五里太少了,赐卿家方圆十里,这附近的地,都在朕的手里,朕也不担心,可是老方……你说话可要算数,倘若你办不成,那你可糟了,你那妹子方小藩…朕倒是看着喜欢,便拿她来赔罪…”
方继藩眼睛一瞪,要发作。
却听朱厚照继续道“到时,便让她去东宫,做朕的儿媳妇。”
方继藩擦汗,长出一口气。
朱载墨现在是太子了,方继藩其实一直挺喜欢这个孩子的,虽然自己的妹子嫁了太子,好像自己矮了一截,可至少……这并不算一个坏姻缘。
朱厚照不禁道“老方,你擦汗做什么”
方继藩随口道“臣还以为……”
朱厚照猛的明白了。
“呸!”朱厚照朝方继藩啐了一口,大义凛然道“你这心思肮脏的畜生!”
方继藩“……”
朱厚照是个说做就做的人。
他极想知道,方继藩到底会用什么法子,涨个三百倍。
这个数目,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很快,一道旨意便下来,依旧还是中旨,不经内阁和部堂,等大家反应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懵了。
陛下居然在京畿弄出了一个封国。
虽说只是十里地,可在这京师,那也算是万户侯的级别了。
可惜……君无戏言,想要阻止,却已迟了。
方继藩得了旨意,倒是精神振奋。
他确实需要这十里地。
他既敢向陛下许诺三百倍的利润,那么……拿了这十里地,方家也差不多足够富可敌国了。
自己的父亲和儿子都在黄金洲,方继藩在这大明,属于‘裸’公爵,想到这么多方家的亲族都送了去,在那里开垦,却也不知日子如何,是否有什么危险,便让方继藩寝食难安。
他能做的,就是源源不断的将方家的财富送去一部分,加速整个方氏家族,对于黄金洲的开发。
这既为了整个大明,当然,也可说是为了方家的私利。
手里捧着圣旨,方继藩气定神闲,王金元忙是上前“少爷,恭喜了……”
“恭喜个什么,和你有什么关系,陛下赐我方继藩的地。”
王金元知道少爷就是这个脾气,一点也不觉得奇怪,连忙点头“是,是。”
方继藩随即道“立即召工程院的一批人来,要挑选一批骨干,我要亲自和他们商讨一些事。”
王金元又连忙应下。
师祖召唤,这工程院上下早已摩拳擦掌,只是可惜,有资格去的人却不多,不过数十人。
他们激动的到了镇国府,见了方继藩,有人忍不住热泪流下来,这是传闻中的师祖啊,活蹦乱跳的。
众人拜下行礼。
却见方继藩坐在案头,眼睛熬的有些红,案牍上是一沓手绘的图纸。
显然,师祖日夜操劳,昨天又度过了一个日理万机的夜晚。
师祖学贯古今,尚且还如此,真是令人汗颜羞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