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弘治皇帝盯着那瓷瓶,动容道:“此药有效”
方继藩信誓旦旦道:“用量需得控制,每日饭前饭后吃一些,过些天,保管有效。”
张皇后的病,方继藩大抵是清楚的。
理应就是吸收方面的问题,营养吸收不了,身体自然缺乏某些必要的元素,比如维生素,因而才出现了体虚,贫血之类的症状。
这方面,也可从脚气病上判断出来。
谷物之中,本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可一方面,张皇后平日吃的多是脱壳的精米,哪怕是平日吃的蔬果,也难以吸收,这脚气病,自然而然,也就出来了。
找到了病症,无非就是缺乏维生素而已。
脚气病可以让张皇后多喝一些糙米的粥水,总能吸收一些。
而至于维生素的缺乏,则直接用这鱼肝油。
鱼肝油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虽然不可以治疗脚气病,但是对张皇后,有着巨大的好处。
弘治皇帝倒是没有怀疑,忙是命人侍候张皇后服下此药。
张皇后吃了一些,看着方继藩:“此药,当真有此神奇吗”
方继藩微笑道:“娘娘放心就是,这药珍贵无比,儿臣是花费了许多功夫方才炼制成功的,定有奇效。”
张皇后便露出了亲和的笑容:“难为你有心了。”
方继藩又叮嘱道:“娘娘,除了必要的服药之外,娘娘平时多喝一些黄米粥。”
“黄米粥……”张皇后一愣,眼带不解。
方继藩咳嗽道:“娘娘平时的饮食太精细了,精细并非是坏处,可是……”
一旁的张鹤龄听到此处,突然觉得一股亲切感扑面而来,他眼睛一亮,脱口而出道:“不健康”
方继藩一愣:“理是这么个理。”
“我就知道。”张鹤龄顿时打起了精神:“我就晓得吃那些不健康的,喝粥要喝黄米,肉不可多吃,什么牛肉,肘子,烧鸡之类,都如穿肠毒药一般,都不是好东西,啊呸,害人的。”
张延龄听到牛肉、肘子、烧鸡时,口水自嘴角淌出来,忙是举起大袖擦一擦,而后小鸡啄米的点头:“阿兄就是厉害,什么都懂。”
好吧,方继藩已经懒得和他们沟通了。
将那梁如莹叫到一边,说明了用法,大致的交代了张皇后的饮食。
说穿了,这病乃是富贵病,要治起来,不难。
交代一番之后,方继藩便和朱厚照告辞出来。
朱厚照气恼于方继藩制药居然没有带上他,有点不愿搭理方继藩。
方继藩却是一拍他的肩,笑盈盈的道:“殿下,要发财啦。”
朱厚照眼睛猛地一张,显然又被方继藩成功的转移了话题,他狐疑的看着方继藩。
方继藩便道:“说起来,真怪王金元那个狗一样的东西,娘娘体虚,这是何等机密的大事,不知怎么的,居然被他知晓了,这狗一样的东西,全无良心,竟还四处嚷嚷,现在满天下都晓得娘娘身体孱弱,你说这狗东西,他还是人吗,他还有良心吗”
朱厚照盯着方继藩,一脸怀疑的道:“不会是你命王金元说的吧。”
方继藩:“……”
他怎么觉得朱厚照这家伙越来越懂他了。
方继藩闪过一丝尴尬,咳嗽一声道:“先不说这些,最紧要的是,这普天之下的人,哪一个不晓得,咱们弘治朝,只有这么一位张娘娘,独得圣宠,乃是天下臣民的母亲,大家知道了娘娘病重,哪一个不关心哪。”
朱厚照脑子里,只记得方继藩说的要发财了之类的字眼。
其他的一概没什么心思。
只见方继藩又道:“殿下,您想想看,这么多人牵肠挂肚,待知道臣这鱼肝油药到病除,这鱼肝油的名号,不就打出来了吗当今的时候,和从前不同,从前未必有这么多人能消费的起如此昂贵的药材,可今时不同往日了啊,而今,单单在京师,因为商贸而富贵的人就不在少数,何况还有江南,有保定,有天津呢这鱼肝油的价格,臣都定好了,越贵越好,他们有银子嘛。”
朱厚照眯着眼,眼中闪动着光芒,口里道:“能挣多少”
“这个说不准,这是长久的买卖,不过此药毕竟不涉及国计民生,所以……不必置于西山药业之下,咱们自己投点钱,建个作坊,挣了的银子,便是自己的。”
&
1613.第1534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第1534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弘治皇帝现如今将西山当做了自己的后院。
想去便去,想走便走。
放眼朝中,清流们已是七零八落,儒生们被打发了个干净。
耳边少了许多的呱噪,倒也清净。
唯一的遗憾就是萧敬不在此,没有一个信得过的人张罗,难免心里放心不下。
“去准备吧。”想了想,弘治皇帝一锤定音。
宦官颔首点头,疾步去了。
…………
方继藩将腿翘在案牍上,身子晃悠着,手里拿着作坊当月的报表,几乎乐开了花。
果然……这世上最好挣的,就是老人和孩子的银子。
尤其是在这以孝治天下的时候,那就更不必提了。
朱厚照已有一个月功夫不见人了。
对此……方继藩没有丝毫的意外。
太子殿下历来如此的嘛,钻进了钱眼里去了。
话说回来,将来这个家伙做了天子,不知会是多少人的灾难啊。
想到未来大明皇帝满口生意经的样子,这个画面,方继藩不敢去想。
方继藩哼着曲儿,王金元则站一侧:“少爷,自奥斯曼来的书信里头,说是那苏莱曼已经称王啦,父死子继,且还重用了儒生,不过…”
王金元作为方继藩最重要的助手,除了代管一些买卖上的事,便是帮助方继藩处理往来的书信,他小心翼翼的看着方继藩道:“这些儒生……真是奇怪,在大明,瞧着讨厌,怎么就墙内开花墙外香了呢”
王金元一副觉得不可理喻的样子。
因为在他的心目之中,儒生都是不讨喜的。
甚至……很讨厌。
王金元接着又小心翼翼的道:“除此之外,少爷……咱们这八方商行,是不是要派出商队了,小人想好了,当下……主打的是丝绸,丝绸轻便,运输起来倒也不麻烦,送去了那里,也卖的上价钱。倒是瓷器,需走海路不可,可听说……这奥斯曼国虽是滨海,可靠海的地方却不甚太平,这事儿倒是可以缓一缓。除此之外……是否也该带一批十全大补露给奥斯曼补一补啊”
方继藩道:“十全大补露的事,先放一放,现如今需求还未得到满足。”
王金元晓得今日见了报表之后,他家少爷的心情极好,便乐呵呵的道:“是,是,是,少爷真是英明哪,少爷料事如神……”
方继藩只轻盈盈的吐出一个字:“滚!”
王金元不敢留了,立马转身便走,可走了一会儿,王金元却又嗖的一下回来:“少爷,少爷……”
方继藩见了,大怒,这狗一样的东西,居然还敢回来,难道是自己的威信不足了?
王金元脸色铁青:“少爷……方才小人碰到了门子,这门子说,说……陛下来了……”
陛下来了……
方继藩竟是格外的镇定。
说到这陛下来西山,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有什么好一惊一乍的。
王金元却很是焦急的道:“小人……小人这就张罗人去迎驾……”
方继藩顿时捋起了袖子,道:“都滚开,让本少爷一人迎驾即可,方圆一里之内,莫说是人,这西山上下一条狗都不许出现。”
王金元在方继藩的瞪视下,擦了擦汗,连忙应道:“明白……明白……”
…………
弘治皇帝的车驾出行,自是先派宦官往西山传旨,而后马车徐行,因是微服,所以以为不过数十个明面上的扈从。
至于暗里有多少人,便只有天知道了。
这一路行至西山,却发现西山几乎看不到人。
令数十个扈从一下子警惕起来。
咋
莫不是有埋伏
事有反常即为妖啊。
却在此时,见那方继藩疾奔而来,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
宦官至车前向车里的弘治皇帝通报。
弘治皇帝便开车门下车。
见了方继藩孑身一人,弘治皇帝也觉得惊讶,尤其是方继藩气喘吁吁的模样,弘治皇帝背着手,虽面上淡然,心里还是有几分疼惜的。
方继藩行礼道:“儿臣听闻陛下圣驾来此,未能远迎,还请恕罪。”
弘治皇帝左右四顾,眼带惊异道:“不必多礼,继藩,这西山的人呢”
“他们”方继藩泰然自若的回道:“陛下……西山上下,这个时候自是在忙碌……陛下恕罪,要不,儿臣把他们都请来夹道迎驾”
弘治皇帝:“……”
他是个喜欢劳师动众的皇帝吗
弘治皇帝摆了摆手,随即道:“朕听说了一件遗憾事。”
方继藩笑吟吟的道:“都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我皇圣明,日理万机,天下巨细之事,尽都明察秋毫,这是天下人的福气。”
弘治皇帝哈哈笑起来,却突然脸色微微凝重起来:“听说卿与太子,建了一个作坊。”
方继藩顿时露出惊讶之色:“呀,陛下连这都知道……”
弘治皇帝淡淡的道:“这本是好事,可是太子性子鲁莽,朕很担心他,就怕他坏了你的事。”
方继藩拨浪鼓似的摇头:“陛下,这事儿,实是不值一提,所以儿臣才没有禀告。不过陛下既然问起,那么……儿臣自该坦言了。这个作坊……所产的,便是张娘娘所吃的十全大补露,陛下命儿臣将一批十全大补露送入宫中进用。儿臣和太子殿下商量着,都说,既要生产,何不多生产一些,一方面供给宫中,另一方面随便挣点银子,当然,最紧要的还是我大明子民,多有身体孱弱者,给他们滋补滋补,不是坏
1614.第1535章 数十倍利润
第1535章 数十倍利润
方继藩对于弘治皇帝毫无办法,乖乖领着弘治皇帝至了作坊。
这作坊的规模不小。
一个月之内,已是连续三次的扩充规模了。
远远地,便闻到了一股鱼腥气,以至于附近的人不敢靠近。
弘治皇帝觉得这气息很是作呕,只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却依旧下了车,步行向前。
作坊是个大工棚,或者说,是几个工棚连在一起的。
无数的匠人在此忙碌。
鱼肝油所用的鱼肝,都是海鱼,乃是宁波水师打来的,这时代的防腐技术十分有限,因而,宁波水师打来了鱼,立即在天津卫的港口进行接驳,再用河船,迅速的通过运河,送来这里。
海鱼下货之后,随即入仓,需要立即进行处理。
无数的匠人,则直接摘取鱼肝。
新鲜的鱼肝,则立即送到另一个工棚进行提炼,再加上其他的配方,直接装瓶,最后进行密封。
这些工序,看上去简单,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意味着损失惨重。
此时这里已有上千人。
匠人和学徒们,心无旁骛,他们似乎对于任何的腥味,都没有丝毫的感觉。
而至于摘取了鱼肝的鱼,也由人专门处理,大量的盐巴,采买了来,而后将鱼处理之后,进行腌制。
此后,则制成腌鱼,再通过其他的渠道,进行贩售。
弘治皇帝这才知道,原来这十全大补露,竟和鱼有关。
他没有急着立即去见太子,而是进行了海鱼的屠宰场,此后,忍着那腥味,进行一个个的工棚。
方继藩在旁作陪,一一进行介绍。
弘治皇帝面带笑容:“原料是取鱼为料,你那配方,是从何而来的,却不知里头,还加了哪几味药,你放心,朕并不贪图你的秘方,朕乃是你的泰山,更不稀罕,自你这作坊里分一杯羹,只是纯粹好奇罢了,朕有言在先,朕绝不打你和太子这作坊的主意,怎么样,满意了吧”
弘治皇帝亲切和蔼。
说实话,堂堂天子,抢夺后辈的作坊这等事,弘治皇帝是做不出来的。
这种事做出来,连为人都不配,何况天子乎
方继藩见弘治皇帝四顾,似乎一直在想要寻到了还有其他的原料。
古人的印象之中,譬如炼那所谓的金丹、金露,哪一个不是将天才地宝,统统都添加进去,什么鹿茸、灵芝、人参,越稀罕越好,越遗憾,在古人看来,才越有效果。
而在弘治皇帝看来,十全大补露,就是这么个奇药,这等药,除了鱼肝之外,不加一点什么,实在是说不过去。
这便是时代的局限性,怪不得弘治皇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