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山打老虎额
“知道为何我没有打死你吗”
这一次轮到王佐沉默了。
方继藩抽了一下嘴角,透出一丝冷笑,道:“因为不用打死你,你也休想辩论赢我的师侄。”
说罢,方继藩背着手,先行而去。
王佐气的脸色发紫。
这齐国公……还真是……死到临头,尚且不知。
此人跋扈至此,实是可恶。
&
1511.第1435章 天子即圣人
第1435章 天子即圣人
王佐的口若悬河,迫人气势。
几乎又到了他开始将李朝文按在地上摩擦的时间。
众翰林们,此时对李朝文不禁同情起来。
一个道士,居然敢来和王部堂辩论,这不是找死吗
若是他们肯定找个地方躲起来,不敢见人。
好在,李朝文的脸皮很厚,对众人同情的目光视而不见。
其实他不是不害怕,而是他对自己的师叔很有信心。
师叔说的从来不错,毋庸置疑的。
所以,他只坐着,任由王佐各种骂人不吐脏字,变着各种花样。
转眼之间,一个多时辰过去。
李朝文现在已是体无完肤,倒像是他已成了一个十恶不赦之人。
方继藩翘腿坐着。
人们佩服的看着王佐。
这由不得别人不佩服啊。
这可是第一个,他们亲眼看到,站在方继藩面前,还敢指桑骂槐的痛骂方继藩的人。
而且……此人还是活的,能动的那种。
他们真是由衷的钦佩,王佐这牛逼了。
王佐并不在乎旁人怎么看自己,此刻他的声音,还在堂中咆哮。
“当今皇上,不可谓不圣明,从前,明察秋毫,广开言路,可现在看看,成了什么样子,庙堂之上,豺狼虎豹,尽都是奸邪小人,皇帝乃是天子,而圣人是何孔子是圣人,天子是孔子吗”
“李朝文,你说话啊。”他一字一句的逼问着。
李朝文沉默,不说话。
他不能开口,根据他的经验,自己开口说一句,王佐能说一百句,而且处处都占着理,所以当王佐在念经,自己不理会便可以。
“齐国公,你也在此,你难道不该说点什么”
王佐看向方继藩,目光透着审视和质疑。
众翰林们心里又佩服起来。
了不起啊了不起,王佐王部堂的勇气可嘉,实为士林典范,这一身铮铮铁骨,真是让人佩服。
痛骂几句皇帝,都不算什么。
毕竟骂皇帝的,在大明数不胜数。可直接指着方继藩的鼻子还痛骂的人,却是凤毛麟角,可能除了皇帝,迄今为止还找不出骂方继藩的人来。
这是因为,皇帝也是要面子的,阎王好惹,骂也骂了。
可方继藩是什么人,这家伙当场打死你,推说自己脑疾犯了可是说不准的。
再者说了,他这么多徒子徒孙,你王佐难道就不怕走在路上被人拍砖,自己的儿子碰巧被歹人拉去了城外的城隍庙就不怕恰好欠了一点贷款,不怕突然家里失火
王佐已到了兴头上,他凛然的盯着方继藩,一身正气。
“齐国公没什么可说的吗”
方继藩悠哉悠哉的呷了口茶,将茶盏捧在手里把玩着,一边摩挲着光滑的茶底,一边朝王佐淡淡说道。
“说,说啥,你刚才说啥,我招你惹你了”
王佐冷笑:“呵……事到如今,齐国公还要装聋作哑嘛此事,就是因你而起,这一切,都是你所指使的,现在你还想置身事外,如今,李朝文不发一言,难道齐国公也要在此枯坐齐国公,这里可有千千万万双眼睛盯着呢,你还要在此假装气定神闲到什么时候”
方继藩深深的看了王佐一眼,居然并没有气恼,而是浅浅一笑。
“我方继藩,是什么样的人,你王佐人在南京,可能有所不知,可是在座的各位,有谁不知道吗”
方继藩说着便左右四顾,看向众翰林。
“我为人诚实,从不虚言,心里只有百姓,上报国家,下安黎民,以天下为己任,王部堂啊王部堂,你若是不信,让他们都摸着自己的心口来说,我方继藩,有做过半点不对的地方吗现在你从南京赶来,在此胡言乱语,可是……我方继藩有打死你吗有没有这足以见得,我为人善良,做人清白,是讲道理的,到了现在,你却骑在我的头上,开口闭口便说我方继藩欺君罔上,是奸邪小人,好嘛,你真以为,我没有脾气以为我好欺嘛”
王佐却是冷哼一声,不屑的睇睨着方继藩。
“是可忍,熟不可忍。”方继藩突然,豁然而起,将手中的茶盏,摔在了地上。
哐当!
这一下子,全场静默。
人们胆战心惊的看着方继藩,眼里瞳孔收缩。
却见方继藩捋起了袖子。
“你想和我方继藩来论道,我只问你,你是个什么东西,你也配和我争论,我的门生,跋山涉水,远渡重洋,遭遇无数风浪,被疾病折磨,给大明带回无数的金银的时候,你在哪里我的门生,平定交趾,深入大漠,与鞑靼人,与罗斯人鏖战,出生入死,九死一生的时候,你在哪里我的门生,远赴佛朗机,为我大明,除掉心腹大患的时候,你又在何处我的门生,在锦州,在保定,建功立业时,你在哪里”
连番的质问,竟是让王佐一楞。
方继藩深深的凝视着王佐,冷冷的道:“我的门生,深入农家,与他们同吃同睡,你说我方继藩是小人,你这可耻之徒,竟靠着一张嘴皮子,便自诩清流,敢在我方继藩面前放肆”
王佐被方继藩骂做是可耻之徒,心里一咯噔,脸顿时羞红。
“你为百姓做过什么事,你行过什么善,你给他们建房子了,给他们治病了你为皇上立过什么功劳,你可有在陛下遇刺时,挺身而出,为陛下挡刀吗你有上马,保家卫国吗”
王佐脸上羞红,不禁道:“你,你……我……我……哼,莫非这是齐国公所为”
方继藩正气凛然道:“这是我的门生所为,是受了我的熏陶和教诲,与我做的,有什么分别”
王佐厉声要说什么。
却听外头道:“皇上驾到。”
一声驾到。
堂中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nb
1512.第1436章 圣天子
第1436章 圣天子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令所有人都震撼不已。
黄河水清。
他们深信,无论是方继藩还是李朝文,都不是大罗金仙。
他们怎么可以做到,让黄河水清呢
这世上,除了上天之外,恐怕再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了。
可现在,黄河水清……了……
那王佐的脸色一片惨然。
但很快,他就调整了过来。
因为……他不相信。
黄河水,怎么能说清就清了呢
他拜在地上,伸长脖子,依旧还是冷汗淋漓的样子,却是壮起了胆子:“陛下,自古以来,虚报祥瑞的事屡禁不止,陛下……这定是……定是有人虚报……”
呼……
一言惊醒,许多人回过神来。
对呀,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所谓黄河水清,在场的人,不是谁都没有亲眼见过吗?
既然如此,谁知道这是不是地方官见皇帝想要做圣人,故意而为之呢?
弘治皇帝却是气定神闲的看着王佐,以及充满了疑惑的诸人。
弘治皇帝淡淡道:“这样说来……卿家是不肯信的了那么,孟津县令的话,卿家不会信,那山西布政使司的奏报,你也不信陕西布政使司呢还有河南布政使司,以及山东布政使司呢”
弘治皇帝一连串的说出了几个布政使司。
听到了这话,王佐的脸色更加的难看了。
这都是黄河流经的省份。
四个布政使司,若是当真发生了黄河水请的事,一定会快马加鞭的奏报。
这可是布政使司,奏报的人,也都是巡抚,布政使这个级别的封疆大吏。
这些人,可能会有一个两个,想要指鹿为马,但岂会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哪怕是天子,只怕也不可能胁迫他们做这样的事吧。
至少据他所知,河南布政使吴寒,就是一个很有风骨的人,当初他和吴寒同在翰林院,吴寒以忠直而成名,吴寒的性子,他是最清楚的。
这样的人,绝不会弄虚作假。
弘治皇帝笑吟吟的继续看着王佐,道:“除此之外,送来祥报的府县,还有三十七份,这还只是开始,想来此后送来的祥报还有不少,王卿家,莫不是全天下的地方官以及封疆大吏都在阿谀奉承,也都在弄虚作假?这世上,只有王卿家铁骨铮铮”
弘治皇帝唇边带笑的说完这番话,可这话就明显有那么点扎心的意味了。
“陛下……我……”王佐突然像找不到了词汇。
片刻间,弘治皇帝的脸上严厉起来,直直的看着王佐道:“现在,卿家闹够了没有”
王佐连忙叩首,头埋在地上,语塞了。
他很清楚……当黄河水清成为事实的时候,他这几日的辩论,即使多么的精彩,也是在转眼成了笑话。
他已是心乱如麻,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众翰林震惊之余,不禁惊骇的看向李朝文。
这李真人,当真能参透天机?
大家这时倒是想起了当初他求雨,便立下大功,而现在,连黄河水清,他也竟能预知。
李朝文面带淡淡笑容,含蓄的很。
只见弘治皇帝又厉声道:“现在,王卿家该怎么说”
话音落下,不等王佐有所回应……
却听有人声若洪钟道:“儿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恭喜陛下承上天之命,列入圣贤,陛下在位数十年,日理万机,仁义广播,苍生万民,无不受陛下雨露恩惠,此万古之所未有也,儿臣能有幸,陪侍圣天子左右,实是祖宗有德,是三生之幸啊。陛下圣名,远播海内,四海归心,洪福齐天,此天下亿兆臣民之幸……儿臣忍不住要放声三呼,吾皇万岁,吾皇万岁,吾皇万岁!”
弘治皇帝显得很激动。
他心里竟生出奇妙的感觉,难道这真是上天的旨意吗
若如此,那么也不枉这些年来的尽心竭力了。
方继藩拜倒之后。
其余人面面相觑。
这话很肉麻啊!
可若这当真是天命,似乎肉麻也没什么。
大家也不笨,于是众人纷纷拜倒。
“吾皇万岁。”
听着震天的声音,那王佐似乎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在此时,觉得心都凉透了。
而后,却不禁恐惧起来。
现在的情况,他的所作所为,性质已经变了。
此前,尚可以说是据理力争,铁骨铮铮,可现在……在人看来,他所做的一切,分明是胡搅蛮缠,是图谋不轨。
他煞笔着脸色,叩首道:“陛下万岁。”
弘治皇帝冷哼一声,死死的看着王佐。
一副待会儿收拾你的模样。
随即,弘治皇帝露出了笑容,看向李朝文:“李卿家,是如何知道黄河水要清的”
这真是个好问题。
众人都支起了耳朵,想听听这李朝文的回答。
李朝文却只微微一笑,依旧还是仙风道骨,给人一种神秘莫测之感:“陛下,此乃天机,天机不可泄漏。”
弘治皇帝恍然了一下,随即乐了。
是啊,老天的事,怎么打破砂锅问到底呢?
只有李朝文心里,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比这里所有的人更激动。
自己的师叔,真是活神仙啊,自己真真是越发的佩服师叔了,这黄河水请之事,真是师叔告诉自己的。
他眼角的余光,扫视了师叔一眼,见师叔一副欢天喜地,巴结皇帝的模样,看着……好像很卑鄙,很不要脸,很小人,很阿谀的样子。可是……
李朝文的心里却更是一凛,师叔竟能参透天机,却还伪装成一副阿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