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红楼之天下为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闭门造車
别的不说,就跟他游说三位公主实施的那个大计划一样,他们贾家是没有动手,可是道门却派出了人,而且还不止知柳孤笙曼一个,听候他的调遣,连儒门也对他释出了善意。
虽然很多事情,他都隐藏在别人身后,但是,只要皇帝略略了解一下,就能够清楚贾玖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不仅仅是在道门和儒家,还在宫廷。他那个计划中,其实已经包括了为宫人养老的诸多事宜,已经引起了诸多宫人内侍的关注。
皇帝很清楚,这次的流言,绝对只在宫廷内流传,不会有人传到外面去。并且,跟以往的流言不同的是,这次的流言,直接是传到他跟皇后两个人的耳朵边上的,其他不该知道的人,照样不清楚。
最初传播流言的人,无非是想败坏掉贾玖的名声,可是后来的那些宫人内侍们,绝对是想借他跟皇后的手,替贾玖除掉幕后黑手。
在为那个愚蠢的妹妹叹息的同时,皇帝也在迟疑。
他到底要如何安置这位贾郡君呢?
皇帝很清楚,如果他把这位贾郡君收入宫墙,那么,那些宫人们,超过半数会站在这位贾郡君的身边,就是自己这位君王也对他退避三舍。如此一来,固然他这位一国之君能够从太上皇的手里夺到更多的权力。却绝对会被一个女人拿捏在手里。
这对于他这个皇帝来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
但是,皇帝也不可能将这个贾郡君赐给臣下。哪怕是他的儿子们。皇帝甚至可以说,他随便哪个儿子,如果得到了这个贾郡君,就拥有了问鼎天下的资格。哪个适合,只怕自己也只能做太上皇了,而且还不是跟他的父皇那样大权在握的太上皇,而是一个没有权力只是一个摆设的吉祥物。
皇帝不是笨蛋。长乐公主也不是笨蛋。某些事情,皇帝能够想到,长乐公主自然也能够想到。
只听长乐公主幽幽地道:“父皇。您在害怕么?”
皇帝一下子就跳了起来。他瞪着眼睛,看了长乐公主好一会儿,一拂袖,冲了出去。
巨大的恐惧冲击着皇帝的心。让他几乎是逃出了养心殿。被人看穿的恐惧促使着皇帝不敢往人多的地方走。他越走越偏。竟然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冷宫附近,而这里,正好是贾元春的住所。
话说在出宫之前,贾元春就已经是宫正司从四品女史了,他原以为自己再度进宫之后,转为后|宫,怎么也该是个嫔,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皇后竟然用一个采女就打发了他。
采女是什么身份?最低级的宫人!
贾元春感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但是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没有这个资格进凤仪宫。更没有这个资格踏入昭阳殿,更可悲的是,他连之前呆的宫正司也去不了。
他几乎是被禁足在这里了。
那些宫人内侍们看他不得宠,更是使劲儿地作践他,就是他能够领到的伙食也非常不堪。菜肴是馊的、肉是臭的、米饭是陈的不说,份量也不够。为此,他不得不另外花钱买饭吃。他再度进宫的时候,自己带了点私房不说,贾母还另外给了他一笔银子,只是这笔银子当然比不得王夫人当家时候给的数目。再者,即便当初带来的银钱虽然不少,却也不是很多,哪怕贾元春将之全部换成面额为一两的银票,可是这几年下来,早就花完了。如果不是薛家给他送来了消息,如果不是薛家帮忙打点,如果不是薛家好人做到底,给他送来了一大盒银票,贾元春只怕也撑不下去了。
得到薛家传讯的时候,贾元春恨不得马上能够见到皇帝,不过他的丫头抱琴还有几分脑子,好说歹说,总算是劝下了他。
花着薛家的钱,已经是面黄肌瘦的贾元春总算是养回了几分旧日的好颜色。当然,还是比不得当初进宫之前那种杏眼桃腮的好模样。
这一带靠近冷宫,人烟稀少,也很少有人会靠近,所以外面一想起脚步声,贾元春跟抱琴两个就跳了起来。
贾元春扑倒窗边一看,竟然是万岁驾临,立刻冲了出来,跪在路面,恭恭敬敬地给皇帝请安。
几年过去,皇帝早就不记得贾元春了,倒是皇帝身边的几位总管,还记得贾元春的事情。得到王继恩的提点,皇帝这才想起来。
说实在的,皇帝对贾元春也没有什么好感。跟贾玖不同,皇帝是畏惧贾玖身后的势力,而贾元春,皇帝则是厌恶这个女人,因为这个女人是他生命中的污点。在弘扬道法的法会上,堂堂一国之君竟然被女人给算计了去,皇帝看来,这是莫大的耻辱。
可惜的是,贾元春跪在地上,脸朝着地面,根本就没有看到皇帝的神情,如果他看清了皇帝的神情也不会有接下来的事情了。
只听贾元春恭恭敬敬地道:“臣女,前宫正司女史贾元春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很好听,但是皇帝很不自在。他的脸上都抽抽了。
贾元春的确曾经是女史,不过,那已经是老黄历了。当初他被皇后打发出宫的时候,这个女史的位置就换了别人来做。这已经是五六年前的事情了。时间过去这么久了,贾元春还用女史做自我介绍,在皇帝看来,这个女人不是个蠢货就是个。
皇帝原来走到这里,不过是想找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散散心,哪里想到,连这么偏僻的地方都会有人?
皇帝觉得没意思透了。
他一拂袖就要离开。
贾元春好不容易见到皇帝一面,怎么肯就这样放弃?
不过,他也看出来了,皇帝根本就不想见到他。原来的滚床单加献策,也只能精简到直接献策了。
只听贾元春跪在那里道:“臣女恭迎万岁圣安。听闻万岁在为国库空虚而烦恼,臣女有一策,可为万岁分忧。”
听到这话,皇帝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没错,国库空虚一直是大齐的一大弊端。一方面,大齐各地连年灾荒。赋税收不上来,还要朝廷发下钱粮安抚流民,另一方面,朝廷文武百官疯狂地向国库借银子,硬生生地掏空了国库。
可以说,过去的几年里面,北疆会沦陷,一部分原因固然是因为朝廷一而再再而三地克扣军饷军备军械上的钱粮,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库空虚,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来。
皇帝做梦都想解决这个问题,如今听说有人能够解决,他哪里不上心的。
皇帝这里才住了脚,贾元春的心中就乐开了花。
他听见皇帝道:“且说来听听。”立刻把自己知道的往外面倒:“启禀万岁,有道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哪怕外头再艰难,那些世家哪里会没有钱粮的?不过都在他们口袋里面放着,没有人敢去动他们罢了。”
皇帝一听就皱起了眉头:“你是想对世家动手?”
这个女人不会是疯了罢?
皇帝可是很清楚,那些世家做事是何等的滴水不漏。可以说,就跟之前,皇家好几位皇子皇女都因为对军饷动手而获罪,可是那些世家们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那些世家们很少有人跟朝廷借过银子,就是有借过,也不会很多,少则一二百两,多则千余两,而且是时借时还、常借常还、有借有还。
不说别人,就说梁丞相家里,就借过好几次银钱。不过,数量不多,第一次借了两百两银子,据说是为了买一幅画,然后,不到三个月,人家就还上了。隔了一个月,又借了一千两银子,说是要买地,然后不出半年就还上了。
那些世家们比这只老狐狸做得更仔细,根本就叫人拿不住把柄。
再者,世家之所以称为世家,不仅仅是因为对方世卿世禄,更重要的是,有无数的百姓跟着他们讨生活。如果贸然动手,这些失去了生计的百姓非闹事儿不可。
所以,听见贾元春要对世家动手,皇帝哪里不吃惊的?他的心脏都差一点吃不消了。
不过,听了贾元春接下来的话,皇帝就知道这个女人有多么无知。
世家跟勋爵权贵是两个概念好不好?不知道就不要出来吓人啊!
只听贾元春道:“陛下,想我大齐,开国已经百十年了。这世界上最容易发的,便是国难财。臣女在家的时候就听老辈人讲古,每每听到那些宝贝,臣女就心情澎湃,就连后来进了宫,见惯了好东西,可是相当祖母说起的那些宝贝,依旧向往不已。万岁,据臣女所知,当初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四王八公,多是军伍上面上来的,想来这几家跟臣女家里也是一样的,不知道藏了多少好宝贝。只要一个小小的计策,就能够让这些人家拿出银钱来,何乐而不为呢?”
皇帝原来还以为贾元春是要对世家动手,吓个半死。等他听完了贾元春的话之后,方才知道,贾元春其实是要对以四王八公为首的权贵勋爵动手,这才略略安心。
其实,对于皇帝来说,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些权贵勋爵之家,因为这些人家都是太上皇手里的人。但是,这些人的存在,也给皇帝施政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
说实在的,能给这些人家找点麻烦,皇帝还是比较高兴的。(未完待续。。)





红楼之天下为棋 049风起(求票)
皇帝跟贾元春之间的谈话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但是,皇帝还没有回到养心殿,那些宫人们就把皇帝跟贾元春之间的谈话传给了贾玖。
由此可见贾玖在后|宫中的影响力。
这些宫人们也都是人精子,皇帝跟贾元春的谈话对后|宫前朝会有多大的影响力,他们一清二楚。也正是因为关系到了贾玖,他们才会在第一时间通知贾玖。
贾玖听季司赞这么一说,当时就愣住了。
数月以前,他跟贾倩贾清姐妹就如何让贾政主动搬走这一命题进行过一次讨论,当时的结果就是,如果贾元春封了妃,要盖省亲别墅大观园,那么贾政就不会继续留在荣国侯府了。因为他们两家已经分家也分宗了,就是要盖省亲别墅,也不能盖在荣国侯府里。
当时,贾玖还因为这个主意牵涉太大、不但会败坏风气、还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为由,将话头压了下去。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主意会在宫廷里面再次听到。
贾玖可不认为贾元春有这个脑子,或者说,如果贾元春有这个脑子的话,他也没有这个胆子。否则,他早就成了皇帝身边的妃子了,而不是至今还是采女。
不过,既然贾元春会遇上了皇帝,还说起了这个,必定是发生了他不知道的事情了。
贾玖略略思索了一番,立刻就让季司赞去把贾倩贾清姐妹请来。这日子一天天地过去,通过初审和第一次复审的秀女也越来越多了。北宫也越来越热闹。但是,这弘徽殿依旧只住了他们三人。只要有人守着大门,就不怕有人闯进来偷听。
这些宫人们对自己的心。贾玖还是很清楚的。
贾倩和贾清很快就来了,听见贾玖提问,这姐妹两个对视一眼,这才作答。
贾倩道:“姑姑,这个法子,我原来跟姐姐私底下说了两回,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在卧室里面跟姐姐说悄悄话的时候说起的。我不曾在别人面前说过,至于我的丫头会不会传扬出去,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这里是宫廷。即便是他们做的,他们也不会这么白目地在这宫廷之中红口白牙地承认是他们做的。所以,他们的话的重点,依旧是这最后一句。
贾玖道:“你们私底下说了几回?”
贾倩道:“就一回。”
贾玖道:“你们在我跟前的时候说过一回。回去以后又说了一回。也就是说。我们三人在家的时候统共就说了两回。那么,大姐姐是怎么想到这个的?还是说,有人跟他提起过?”
贾清立刻道:“姑姑,您为什么说,是别人跟大姑姑说的?”
贾玖看了看贾清,不答,只微微勾了勾嘴角。
他转头望向季司赞,道:“姑姑。请问你有没有办法打听到我那位堂再度进宫以后的生活状况?”
有道是狗急跳墙。也许贾元春并没有他看到的那么蠢笨,也许贾元春自己也看出了其中的弊端。只不过发生了某些事情,逼得他不得不作出这样的选择。
季司赞微微一笑,道:“听闻当年贾采女未曾进宫之前,跟郡君十分要好,如今看来,所言非虚呢。”
季司赞这么说自然是有理由的。如果贾玖对这个堂姐还有几分真心,那么之前宫里那么折腾贾元春,说不定会引起对方的反感。所以,他必须要摸清楚贾玖的态度。
贾玖叹息一声,道:“什么要好。只不过老太太时常挂念着大姐姐,若是我不打听一二,只怕回去之后也不好交代。至于我跟大姐姐之间,如果不是八岁那年进宫的时候见了大姐姐一面,只怕我也忘记了大姐姐长得什么模样。”
如今,贾玖已经是一等郡君了,很多事情他也放下了。就跟当初王夫人当家,变着方儿地贴补自己的女儿,却把他这个大房唯一的女儿跟婢生的探春一样教养,这种事情,换了别人,只怕会气不过,可是现在的贾玖也放下了。
他已经如此显赫,也没有这个必要跟如今的王夫人和贾元春计较。
只不过,贾政一直住在他家里,贾元春经常拿着他的名头说事儿,他也烦着呢。亲戚之间,偶尔互相帮个忙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自己作死还拖着别人下水 ,自然会让别人不满。
这一年来,贾玖经常出入宫廷,隐隐约约也知道贾元春在背地里做的事儿。他可是被恶心坏了。今日会这么说,更不是一日之功、一日之寒。
听贾玖这么一说,季司赞心中也是一松。
这位贾郡君虽然没有明着说,可这几句话已经明明白白地说明了他跟贾元春之间,情分早就没了,剩下的那一点子,也是碍着贾母的面子。在贾母看不到的地方,堂姐妹两个根本就是两看相厌。
季司赞也不含糊,当下便挑拣着将贾元春的事儿给说了。
贾玖叹息一声,道:“当初皇后娘娘恩典,让大姐姐能够回家去,这已经是上上份儿的体面了,可是大姐姐心不死,最后还是耍了手段、进了宫……皇后娘娘只是让大姐姐远远地呆着,已经是宽宏大量了。至于别的,这宫里的采女也不是一个两个,份例被克扣的也不是一个两个。人家能够坚持下来,大姐姐却……罢了,会被人当成金山,这里头有一半是他自己作出来的。我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听了姑姑的话,我总算是知道大姐姐为什么会铤而走险了。”
季司赞道:“郡君通达,也是我们这些伺候的人的福分。”
贾玖道:“唉,你们的难处。我能够体谅,可是我们家的难处,又有多少人能够体谅呢?虽然我们家已经分宗出来了。可是我那位二叔还是住在我们家里,二叔家的堂弟堂妹还是养在我们老太太的院子里。虽然说是老太太年纪大了喜欢儿孙绕膝,可是放到外面,外人哪里会这么想?过去能够体谅我们家的难处,如今看我们家渐渐起来了,说不得有那眼热的背地里说我们家的坏话,把二叔那边的事儿也攀扯到我们家的头上。这件事儿。悬在我心上也好几年了。”
说着,又指指贾倩贾清姐妹两个,道:“方才姑姑想来也听见了。早些日子。我们在家的时候,就曾经说过这事儿,也跟说笑一样,就提了那么一句。说是大姐姐成了娘娘。又得了恩旨省亲,也许二叔一家就不会继续住在我们家了。不过,这也就是一句玩笑话罢了。后|宫妃嫔升迁,宫中有章程、万岁有考量、皇后娘娘有安排,哪里是我们这种能够多嘴多舌的。”
季司赞立刻就明白了。
贾玖不止讨厌贾元春,还讨厌贾政一家子,盼着他们能够早早地搬走,省了他们家的麻烦。也省了外头将他们两家联系在一起。至于贾元春在宫里如何,他贾玖根本就不关心。也不会在乎贾元春有没有受欺负。
这种话放在别人身上,也许是冷情冷心,可是放在贾玖的身上,别人也只会同情贾玖,而不会说他不近人情。换了谁有这样糟心的亲戚,谁都会恶心。更不要说,贾政和贾元春会惹事儿的本事,宫里只要长了眼睛的人,一个个都清楚得很。
季司赞不想得罪贾玖,宫里的人也不想得罪贾玖。他们这些宫人,即便跟季司赞这样做到女官的,最后也难得好下场。更不要说那些注定了不能有自己的亲骨肉的内侍们了。也许他们将来还要靠贾玖跟贾玖的孩子们养老呢。因为有所求,所以这些宫人内侍们在处理贾玖的事情的时候,总是存了几份讨好。
所以,季司赞才会跟贾玖多嘴。
贾玖显然也不像一般的女孩子一样,对某些事情一无所知,所以他给了他们这些宫人一颗定心丸。
有了贾玖的话,宫人们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就是将贾元春那个女人捧起来么。这事儿容易。只要他们这些宫人在背地里推一把,让皇帝多多偶遇那个女人几次就可以了。然后,再弄两个在皇帝的耳边帮腔,等那个女人的位分上去了,家里也开始盖省亲别墅了,也从荣国侯府搬出去了,他们也可以开始收取自己的回报了。
季司赞看得明明白白。除了少数几位后妃,大多数跟贾元春这样拼了命都要进宫的女人,为的就是进宫给家里博取荣华富贵。可是让君王下令修建省亲别墅,那几乎等于是给皇家修行宫。这种活计,是一般人家能够做的么?不说别的,就是这花销,又岂是臣子之家能够担负得起的?没有给家里带来荣华富贵,却榨干了家里的银根,这事儿过后,只怕不止一位娘娘会恨上这个贾元春了。
再者,别说他们这些宫人,只怕此时此刻,连当今万岁都非常好奇,这个贾元春在王家败落、父母身败名裂之后,又是凭什么敢说这样的话。要修省亲别墅,需要的,是大笔大笔的银子。因为国库空虚,没看见太上皇都跟当今皇帝挤在京师,而不是去避暑山庄散心么?
原因,还不是因为朝廷拿不出钱来?
这位一张口就是省亲别墅,就是皇家行宫,只怕连皇帝也在好奇,这个贾元春凭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贾元春背后又有什么势力,能够为他提供如此庞大的资金。
用好一个贾元春,不但能够讨好贾玖,还那个讨好当今皇帝,宫人们当然会做出选择。
很快,贾元春就发现,自己的待遇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果说,之前他只能自己花钱买饭吃的话,那么现在,大厨房里面送来的伙食,已经比得上他在皇后娘娘身边的份例了,要知道,那个时候,他可是从四品的女史。他跟抱琴两个人,四个冷菜八个热菜,份量不多,却都是新鲜的,还管饱。更重要的是。还能够点菜。只要不是太稀罕的,只要大厨房里面有的,都给他做。还不用额外花钱。
贾元春不知道这是因为宫人们要讨好贾玖,还以为是皇帝中意他,越发得了意。不但要求大厨房里好吵好水好饭菜地送来,就连脂粉和衣料子,他也要先挑。如果不是他还有脑子,不敢去动高位妃嫔的东西,只怕想那些宫人会先吃了他。
饶是如此。贾元春在宫里的评价又低了一层。
贾元春却不知道这些,那些宫人内侍们也不可能让他和抱琴发现端倪——能够在宫里活的好好的,哪个不是演戏的高手?——这些日子。贾元春可是拼了命地调养身子。吃好、穿好、睡好,每日里精心地打扮自己,得了闲暇,还去北宫那边散散心。
贾元春知道。自己的位分低。后宫那边的御花园贵人多,他去了是见人矮一级,到了那边,只会心累人累。倒是北宫,原来就是个清净的地方,之前也只有需要清净的长乐公主住着。
贾元春原来以为,北宫应该没有多少人才对,却忘记了。今年正好是大选之年。
之前的那场灾祸,使得武将体系中出现了大量的空缺。也使得武将之家的女孩子因为家中有丧事无法参加本次大选。文官阵营中又有不少人落马,这些人家的女孩子也被牵连,更让本次大选的秀女大大减少。往年大选的初选至少会有上百人,可是今年的名单上都没有超过五十个。身上有痣的又被削掉过半,在加上复选的秀女,如今北宫的秀女总共也就三十来个罢了。
这么小的规模,也只有当初王氏女倒台之后的那一届大选可以比了。
贾元春很意外。直到抱琴提醒,他才想起来,今年是大选之年。算算年纪,他的堂妹今年正好够得上大选的最低年龄。
站在莲池边,贾元春沉默了好一会儿,这才道:“走,我们去见见二妹妹。”
抱琴为难地道:“姑娘,听说,长乐公主跟二姑娘很要好,甚至还亲自出面,让二姑娘住在弘徽殿里。这会儿,二姑娘正怕是在长乐公主的清凉殿里呢。”
贾元春愣了好一会儿,道:“时间真快。如今,二妹妹都要参加大选了。他是个有福的,出身好,又得上面喜欢。哪里像我……”
也不知道贾元春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说这些到底是有意无意,至少在边上玩水的人却是听进去了。
不是每一个秀女都跟世家女那样有底气。那些世家女们,就是过了初选和第一次复选,也会在最后关头,用生病、花粉过敏、中暑之类的手段离开宫廷。也有些秀女,本着要嫁就要嫁得好、嫁得扬眉吐气的心情进宫的,他们的目的,就是为家族博取更多的荣华富贵。
那个偷听到贾元春跟抱琴的话的人便是如此。这位乃是某省布政使的女儿,他的父亲乃是明经科上去的,所以能够做到布政使已经是到头了,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入阁拜相。这位盛姑娘也很清楚这一点,加上他也是有上进心的,自然也有了计较。
作为地方官员的女儿,这位盛姑娘也是个有心人,早早地进了京,不但频繁地参加各种上档次的簪花会,还特别留意了京师里面有名的闺秀。而贾家的三个女孩子,则是这些日子以来,他得到的消息最多,却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贾家的三个女孩子,贾玖就不要说了,听说他的名字还是当今和皇后娘娘给取的。胆子奇大,才八岁就敢告御状。偏生得万岁的眼,早早地就被封为县君,又在不久之后成了郡君。去年又借着父兄的功劳,成为大齐唯一一个食双俸的一等郡君。光这份荣宠,就超过了很多王府出身的贵女。
1...148149150151152...33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