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天下为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闭门造車
他的生命中唯一的希望唯一的光明就是他的儿子。抛却了少女时代对幸福的定义之后,有子万事足的端荣长公主甚至还想过,守着儿子渡过余生也是不错他。至于儿子背地里做的那些事情,端荣长公主也隐隐有些察觉,但是他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
可是端荣长公主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死了,死在大齐人的手里。
端荣长公主可不会管什么安远卫,也不会去听他的儿子在安远卫做了什么,在他的眼中,他的儿子若是把安远卫的那些泥腿子都杀了,那也是那些泥腿子的荣幸。让端荣长公主心寒的是,他的父母、他的兄弟、他的姐妹,没有一个是跟他这么想的,一个个都对他的儿子的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个个不过嘴上感慨几句,回头又去哀叹他人了。
明明杀子仇人就在眼前,可是自己的父亲宠爱着自己的杀子仇人,自己的兄弟宠爱着自己的杀子仇人,自己的姐妹们也宠爱着那个杀子仇人,就连自己的侄子侄女,也多站在自己的杀子仇人这边。
端荣长公主心中的怨恨,无法消除。
他恨。
他恨自己的杀子仇人,也恨杀子仇人背后的贾家,更恨这个人世。
她对自己说,既然没有人给他做主,那么他自己来给自己做主。他会为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的儿子报仇雪恨。
所以他今天坐在这里。
在过去的一年里,长乐公主将他的杀子仇人保护得很好,又有他的好皇兄帮忙,让他根本无法靠近。但是今天是不同的,因为今天是大选的第一天,也是对方的身份骤变的第一天。即便有长乐公主护着,只要操作得到,对方就有可能成为后|宫中的一员。
端荣长公主很清楚成为后|宫意味着什么。
后宫之中,只有皇后才是皇帝的妻子,其余的,哪怕是贵妃,也不过是个比较体面的妾而已。虽然有的女人很看得开,认为只要有宠爱就够了,但是在皇宫的每一个人心里,其实都很清楚,宠爱这种东西,其实是最虚无缥缈的,也只有名分才是实实在在的。
新妃子进宫,这刚开始的位分绝对高不了,而且以自己皇兄对名位的吝啬,除非他真的想要用到某个人。比方说当初的丽贵妃,不然,就是养了个好儿子。也不过是个妃。没有儿女的妃子,哪怕是老资格,在昭阳殿里面依旧连个座位都没有。
这就是后|宫的命运。
身为当今皇帝的妹妹,哪怕是异母妹妹,他也是名正言顺的长公主殿下。要想挫磨一个地位低微的妃嫔,更是易如反掌。
端荣长公主来这北宫的目的,自然就是观察一下他的杀子仇人贾倩。当然,作为这个杀子仇人的姑母和姐妹,贾玖和贾清他都不会忘记。
是的。哪怕端荣长公主神通广大,在太上皇面前很有体面,有些事情他还是不知道的。就好像,真正去了边关原来是贾玖而不是贾倩。这个绝密的消息。在宫廷之中,知道的人也不过一个巴掌的数量而已。就连端荣长公主自己,他能够打听到的,便是长乐公主的救命恩人乃是贾倩。
当然端荣长公主也很清楚,面前的这三位公主,兰陵长公主、嘉善长公主和长乐公主,已经达成了同盟,成为了贾家的保护伞。他若是想要报仇。那么,面前这三位。自然就是他要扳倒的第一个障碍。
在看到嘉善长公主的时候,端荣长公主立刻就想起了嘉善长公主跟颜家公子之间的绯闻。对于嘉善长公主的心思,他也能够猜到。不过,端荣长公主不打算在这个时候招惹这个妹妹。虽然说身为姐姐在言语之中弹压一下自己的妹妹,在很多时候也算不得什么,可是这边上还有一个兰陵长公主呢。兰陵长公主的出身比他高,母族势力强大,封爵也好,宠爱也好,都不下于他,更重要的是,兰陵长公主乃是国公主,也就是嫡公主,哪怕是兰陵长公主的母后乃是由妃子上去的,那也不是他可以招惹的。
端荣长公主知道,如果他拿话挤兑嘉善长公主,兰陵长公主一定会出面。所以,他能够耍耍威风又不至于给自己招来兰陵长公主的挤兑的,也只有在长乐公主面前摆长辈威风了。
也许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是,至少能够麻痹对方。
端荣长公主微微眯起了眼,迅速地在心中又一次评估起了对面的三位。
长乐公主就不用说了,年纪比较轻,又是晚辈,经历的事情也比较少,不然当初也不会亲近自己了。虽然吃过亏,有了长进,终究缺乏了火候。而且,自己要对付的人毕竟是他的救命恩人,自己跟他终究是会走到那一步的。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也是最为僵硬,也是最没有回旋的余地的。
至于兰陵长公主和嘉善长公主,在端荣长公主看来,这两位姐妹不愧是能够在宫廷里面活得有滋有润还能够得到太上皇和当今皇帝宠爱的长公主殿下。明明知道自己不怀好意,这两位长公主殿下还坐在那里,姿态端庄优美,风度娴静优雅,一看就是典型的宫廷贵妇。让人猜不透他们心中所想。
端荣长公主既然作出了选择,便选择了开门见山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让人觉得他没有多少心机,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麻痹敌人。
“长乐,打你从北面回来,我们姑侄两个就很少见面了。你常驻宫廷而我住在外面的公主府,就是有多少知心话儿也没有这个机会好好坐下来说一说。”
端荣长公主的话果然刺痛了长乐公主。长乐公主心中非常难受,他想起了当初的愚蠢,竟然相信了这个根本就不以大齐公主为荣的女人。
长乐公主道:“本宫的母妃在本宫很小的时候就走了,本宫身边的人也没有人会跟本宫说起母妃当年的事情,就连在座的两位姑母也一样,唯恐本宫伤心太过,极少在本宫跟前提起母妃。本宫虽然感激两位姑母的心意,这心里总是意难平。倒是您,与本宫的母妃年纪相近,记得不少本宫母妃的事情。本宫也非常感激,如果不是您,只怕本宫对母妃的了解依旧是凤毛麟角。”
长乐公主这几句话说得可是极有水平。他反复强调的是他对母亲的思念和孝心。端懿贵妃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没了,所以他非常思念母亲,他强调的是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可是听在其他人的耳朵里面,就是端荣长公主利用了他对母妃的思念。在骗取了他的信任之后还伤害了他。
长乐公主主的话里面可是没有说端荣长公主一句坏话,可是听在别人的耳朵里面,端荣长公主就成了一个异常卑鄙的人。
这就是宫廷女子的说话方式。通篇下来完全不带脏字。却会在不知不觉间为对方设下陷阱。如果说和亲之前的长乐公主说话,还能够让人感觉到他话语背后真实的情绪的话,那么现在,长乐公主的这几句话,只会让人感觉到他说的每一句都是真心话,没有一个字是假话,却扎扎实实地给端荣长公主挖了一个坑。
端荣长公主立刻接口:“所谓母子连心不外如是。长乐思念自己的母妃便是如此。本宫思念本宫的爱子也是如此。可怜本宫的爱子,不过是借道回家,就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本宫还不知道找哪个人报仇雪恨呢。”
长乐公主道:“有关表哥的事情,本宫也听说了。说起来本宫也非常好奇呢。无论是姑姑为本宫送嫁,还是表哥回家,安远卫都不顺路。甚至听说。表哥从安远卫回部落,要多走两百多里路,还有路过一个敌对部落。端荣姑姑,不知道侄女儿说得可对?这就让侄女儿好奇了,为何表哥不好好护着本宫,也不直接回家,反而到处游荡?若不是表哥带走了那么多护卫,本宫也不至于遭受那番大罪。他难道忘记了本宫是个弱女子。姑姑也是个弱女子了不成?”
端荣长公主觉得自己的儿子死得冤枉,可是在长乐公主看来。如果没有这母子两个上蹿下跳作耗,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事情。
如果不是端荣长公主不停地活动,不停地游说那些大臣,根本就不会有和亲的事儿。连当初才八岁的贾玖都知道,和亲等于变相的资敌。大齐也不是二十多年前的大齐,根本就不用和亲。
如果不是端荣长公主不停地活动,最后也不至于让大齐相信,狄人是真心向往大齐的。
不错,在长乐公主看来,狄人的确是向往大齐的,不过他们的向往跟端荣长公主口中的向往不同,他们不会向大齐投降,相反,他们跟喜欢杀光大齐的男人、烧光大齐的房子,然后在大齐的土地上放牧。
和平什么的,都是端荣长公主吹出来的。
长乐公主坚信,如果当初不是端荣长公主母子两个自告奋勇充当什么时节,还说服了太上皇,最后他也不会就带了那么一点人。结果,还没有走出大齐的疆域,端荣长公主的好儿子就带走了一半的人马,等进了草原,端荣长公主就丢下了他和那些宫人女官,带着剩下的护卫跑了,留给他的还不足一百个人。
长乐公主坚信,如果不是端荣长公主和他的儿子干得好事,他根本就不会落到那个下场。端荣长公主恨贾家、恨贾家的女孩子,长乐公主还恨端荣长公主母子俩呢。在长乐公主看来,端荣长公主的儿子的死是自找的。长乐公主不恨那些朝臣,也不恨边关的将士,却恨端荣长公主母子俩。
如果不是端荣长公主的儿子已经死了,他绝对会设计这个男人再死一次。
端荣长公主也一样。如果不是一时半会儿的,没有办法让这个女人彻底身败名裂、永远消失,长乐公主也不愿意跟对方虚与委蛇。
端荣长公主心中的恨意,长乐公主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长乐公主心中的恨意,却只有他自己知道。贾玖陪伴他的时候,长乐公主不会被噩梦困扰,贾玖不在他身边的时候,长乐公主就混沉沦在黑暗之中。被噩梦折磨一次,长乐公主心中的恨意就增加一分。
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端荣长公主的。
端荣长公主一时失口,就被长乐公主抓住了把柄。而且这个罪名还真的是非常重。身边大齐的送嫁使节,不顾职责所在,将他这个和亲公主丢在一边,端荣长公主的儿子本身就是对大齐的不忠,再加上不顾母亲的安危,这便是不孝。这样一个不忠不孝的人,若是回到大齐,一定会被问罪的。
长乐公主的眼睛明明白白地告诉了端荣长公主:你儿子死安远卫,真是便宜他了。
“你!”
端荣长公主又气又恨。
就跟每一个母亲一样,儿女是母亲的心头肉,更不要说端荣长公主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且不说他的丈夫有嫡妻和正妻,就连儿子也不是少数。那些草原汉子之所以会听他的,完全是因为那位部落首领的命令,也是因为他有个儿子。没了儿子,草原上的女儿就跟一头牲畜差不多。
端荣长公主很清楚,随着他的儿子的死,他在草原上的势力也烟消云散。即便贾玖没有横扫整个草原,他也回不去了。
这也是他这位草原王妃会呆在大齐的原因。草原上已经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地,而大齐好歹还是他的娘家。
更让端荣长公主绝望的是,随着他儿子的死去,他在草原上的势力烟消云散,他在大齐能够得到的荣宠也降到了冰点。哪怕他想通过太上皇为他的儿子报仇,换来的,也不过是一场斥责、一次禁足而已。
这也是为什么端荣长公主会坐在这里的原因。
除了阴谋手段,他已经不可能通过太上皇处死贾家的女孩了。
被长乐公主狠狠地刺了一下,端荣长公主这才想起来,自己的父亲太上皇也好,自己的皇兄当今皇帝也好,对自己的感觉平平,倒是这个侄女儿,虽然没有了母妃,又经过这次大难,却得到了两任君王的怜惜,在宫廷之中比自己更有权势。
端荣长公主沉默了一会儿,道:“长乐,本宫知道你对贾家那两个丫头很有好感,尤其是那位贾郡君,武艺高强,就是贾县君能够有今天,也多亏了他成全。不过,他好歹是这次的秀女。长乐,你这样黏着他恐怕不大好吧?”
这话说得虽然委婉,却是实打实地在明示,长乐公主跟贾玖走得太近了。毕竟贾玖是秀女,即便还没有中选,也是皇帝的女人。长乐公主跟他若是传出了什么磨镜的绯闻,也许皇家不会处死长乐公主,处死一个臣子之女却是可以的。
长乐公主冷冷地看了端荣长公主一眼,答道:“让您担心了。不过,此事父皇也好,母后也好,都是知道的。本宫打草原上回来,就夜不能寐。贾县君是本宫的救命恩人,贾郡君武艺高强,有他们陪伴,本宫也能够睡个好觉。父皇也说,本宫遭了这么大的难,没有人照料他不放心,还说,要为本宫找一位新母妃呢。”
长乐公主根本就不怕端荣长公主去说。
磨镜?就是端荣长公主想告发他跟贾玖磨镜,他也有话说。
本来,女子之间是否磨镜,在道德伦理上也是非常难分辨的。尤其是跟他和贾玖这样的,就更加难说得清了。贾玖至今还是完璧,他经历过那些事情之后,对某种事情越发厌恶。他跟贾玖之间哪怕是朝夕相伴,也仅仅是单纯的同榻而眠而已。如果说这就是磨镜,那么大齐过半的闺秀都是磨镜了,更不要说后|宫之中。
再者,在宫廷之中,养母比养子女的年纪小更是平常事。太上皇时期,就有一位出身良好又得宠的妃子,十五岁进宫,身边就多了一位七岁的皇女的事儿呢。如果皇帝将贾家的女孩收入后宫,再把自己放在对方名下,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宫廷里面,年龄、辈分,都不是什么问题,重要的是身份和圣意。皇帝要把贾家的女孩收入宫墙,那是皇帝对贾家的宠爱;皇帝要把他长乐公主放在新妃子的名下,那也是皇帝的考量和宠爱,跟外人又有什么关系?
长乐公主眼中的蔑视,端荣长公主可是看得真真的。(未完待续。。)
红楼之天下为棋 048贾元春
那一天长乐公主跟端荣长公主之间再度闹得非常不愉快。长乐公主打回到宫廷的那一天开始,就对端荣长公主不假辞色,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端荣长公主则跟过去一样,他的评价,依旧不高。而且,长乐公主会和亲、和亲会不成功、长乐公主会遭遇不幸,很多人都知道,这里面有端荣长公主的手笔。
所以,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不闹的。但是跟这一次这样,端荣长公主送上门去被对方讽刺,那还真是少见。
不久之后宫廷中隐隐就传出了流言:本届的秀女之中有人跟长乐公主存在不正当关系。
这个流言传得很快,在短短数日之内就传遍了整个宫廷,皇后娘娘大发雷霆,处置了不少宫人,就连皇帝也忍不住把长乐公主叫到了养心殿。
面对着父亲的质疑,长乐公主微微挑了挑眉,道:“父皇,我跟他的事,您不是早就知道了吗?如果不是您的默许,儿臣又怎么能一次又一次地把他接进宫来,陪伴儿臣呢。”
如果说,和亲之前的长乐公主对皇帝还有幻想的话,那么现在的他也算是看清了他的父皇。他的父皇,当今皇帝,根本就不是他儿时梦想中的英雄。不要说跟太上皇相比,就跟老义忠亲王、跟其他的皇叔皇伯们相比,他的父皇、当今皇帝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
性格懦弱、缺乏魄力、甚至还有些天真。如果不是因为这一系列的缺陷,已经拥有了这么多年的名分的父皇。又为何会被太上皇压得死死的?又为何保不住他这个女儿?甚至可以说,当今皇帝能够坐上这把椅子,完全是因为他的运气好。
长乐公主很清楚。如果当初他的父皇强硬一点的话,主和派根本就不可能占据上风,更不会有和亲的事儿。
可以说,他会和亲,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眼前这位、他从小敬爱着的父亲造成的。
皇帝被女儿的话着实噎了一下。
他颓然低下了头。
的确,没有人比皇帝更清楚,长乐公主真正的救命恩人不是贾倩。而是贾玖。皇帝可以想象得到,当初被马贼当成战利品的长乐,被困在帐篷里连哭都不敢哭的时候。有一个人从天而降,宛如救世主一样,杀掉了所有的马贼,并将他从深渊里面拉出来。这样的行为对于长乐公主来说。意味着什么。
长乐公主会跟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把贾玖死死地拽在手里,这种行为一点都不稀奇。因为他也盼望着有人能够把他从现在这个局面之中拯救出来。
皇帝迟疑了一下,在长乐公主对面坐了下来,迟疑了半天,才道:“可是长乐,那丫头是本届的秀女……”
长乐公主跪在地上,挺直了背,昂着头。盯着皇帝的眼睛,道:“父皇。这很重要吗?女儿跟他之间有没有私情,这很重要吗?父皇,其实您很清楚这个流言的真正目的,不是么?”
皇帝抽了抽嘴角,看了看长乐公主,不自在地移开了眼睛。
能够最后坐上这把椅子,当今皇帝也许是个懦弱的人,却不等于说他是个笨蛋。就跟长乐公主说的那样,他也很清楚流言的真正目的。这个流言会流传成这个样子,在皇帝看来,也许这里面有端荣长公主想报复自己的杀子仇人,更有人想砍掉他当今皇帝的臂膀。
无论是太上皇还是当今皇帝,抑或是皇后,乃至是长乐公主,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对身边的人都有一个评价。
就拿贾玖来说,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第一次见到贾玖的时候,这个小女孩对于皇帝来说,是个跟他的皇权没有多少关联、一个需要他照拂才能够保护自己的、可以宠爱也可以随时放弃的臣子家的女儿。因为看到了帮助对方对维护皇权有好处,因为对对方的感觉不错,所以皇帝帮了他一把。
等皇帝再度得到这个孩子的消息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进入了道门的眼,得到了道门的支持。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臣子之女,甚至对道门也有了影响力。如果说,之前的皇帝能够把这个小女孩当成普通的、即将没落的臣子之女的话,那么现在,看在道门的份儿上,这个拥有大选资格的女孩进宫之后,他给予的位分就不能太低了。至少,将对方礼聘进宫的时候,即便不是一个嫔,也不能比嫔低两级和两级以上。
不过,那个时候,皇帝也认为,一个起点较高的后|宫就能够打发对方了,让皇帝意识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正好是他把贾赦贾琏父子打发到边关的时候。
那个时候,皇帝的想法是:把贾赦贾琏打发到边关,以平息太上皇和勋爵权贵们的怒火,即便这父子俩死在边关,他也可以让贾琮继承贾赦的爵位并且在贾玖进宫的时候给予一个较高的位分进行补偿。
可是贾玖献上来的红苕让皇帝意识到,贾家并不是那个他可以随便牺牲的人家。即便贾赦和贾琏在当时的确看不出来有什么价值,让他选择在太上皇和勋爵权贵的压力之下选择保住贾赦贾琏,但是他绝对会因为这个决定,错失一个重要的盟友。
那个时候,贾家明明脆弱得一阵风都能够吹散,可是皇帝就那么神使鬼差地接受了贾玖的提议,对贾赦和贾琏的事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贾玖用自己的办法帮助他的父亲和哥哥。事实也证明了皇帝的猜想无误,这个女孩的确保住了他的父亲与哥哥的命,甚至还让朝堂之上出现了新的势力洗牌。
皇帝很清楚,对于那些真正的世家也好。对于那些清流也好,对于那些跟道门关系密切的人家也好,这些人家。要的只是华夏传承,至于权柄掌握在太上皇的手中还是自己的手中,这些人家根本就不在乎。
所以,后来的势力洗牌,让太上皇的实力大损,却让他有了掌握权柄的机会。这也是当时他想晋封贾玖为一等县主的原因。不过那样一来,贾玖势必会成为太上皇的手中刺眼中钉。而让皇帝再度对贾玖点头的便是,贾玖的谨慎,宁可不要封爵。也不让自己和自己的家族成为靶子的眼光和行动力。要知道,换了别的女孩,说不定就沾沾自喜、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封爵,而不会想到太上皇的反应。更不会想到朝臣们的反应。
这也让皇帝对贾玖的评价更高了一层。
但是。经过一年的仔细观察,皇帝已经很确定,这个被自己女儿当成救命稻草的女孩,已经不再是可以任由他拿捏的了。
是的,皇帝也很清楚道门收弟子的各种规矩,其中有一条便是,弟子必须随身侍奉老师。这乃是自先秦时代传下来的的古礼。贾玖因为没有上玉清山侍奉道魁,所以世人都只以为他是在道门镀了一层金。
这跟唐代公主出家做女道士是一个道理。
想拥有更多的自由。不想成为联姻的工具,也不想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出家做道士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皇帝当然知道,当年贾玖刚刚拜入道门的时候,为什么会那么高调行事四处宣扬。那个时候贾赦刚刚分宗出来,他们这边人丁单薄、家财却不少,还没有足够的实力保护自己。那个时候,贾赦贾琏父子俩,一个领着空头爵位。另外一个干脆就是白丁,两个人都没有官位也没有官职。而且分宗之后,原来属于荣国府的关系人脉都留给了贾政,什么四王八公、什么老亲,这些都被贾母留给了贾政,跟贾赦这边的关系越发淡了。至于张家,虽然是贾赦的岳家、贾琏的外祖家,可惜的是两家已经多年不曾往来,当时也不过是刚刚重新搭上了关系而已。
偏偏那个时候,贾赦还上了亏空,虽然讨好了朝廷、讨好了他这个帝王,却得罪了满朝文武,更得罪了那些权贵。这也直接导致了后来贾赦贾琏父子几乎被整个京师权力圈子排斥的现实。
那个时候,如果不是贾玖狐假虎威,拿着道门大做文章,如果不是道门也没有出言否认,只怕贾家早就被人给吞了。不过,即便是贾玖抬出了道门,贾赦贾琏父子依旧去了边关。
因为那个时候看出贾家在虚张声势的人,不是一个两个。
现在,贾玖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每次上玉清山都慎重其事的,就连上玉清山的次数也少了,可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在道门中的影响力却增加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