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残简
中国抗战,还从未有过兵团以上级别将领遇难,这曾是蒋委员长和中国军以弱击强,向世界吹嘘的资本。没有高级将领遇难,自然就没有成建制的大部队被消灭。李宗仁大难不死,也替蒋委员长保全了面子。
铁血抗日 544.第544章 武汉沦陷
1938年11月24日,武汉外围中国军队各部转移基本结束,武汉统帅部正式下令放弃武汉。下午,军委会召集了尚滞留在武汉的中外记者数十人,举行了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会上,发言人代表中国政府强调指出:“中国军自动放弃武汉是出于战略需要。中国政府抗日决心并无改变,而且更加坚定。只要日军在中国一天,中国抗战就将一天不止。并断言说:中日战争将长期化,直至中国彻底驱逐侵略者为止。”
蒋委员长离开武汉前,没忘记了警告东京。当然,这发言也是他向全国、全世界作出的一种姿态:他蒋介石不是那么容易扳倒的。中国抗战,还是他说了算。
一阵密过一阵的枪炮声,在一步步向武汉城区逼近。日军似乎已把武汉视作囊中之物。日机低低地掠过武汉,开始截袭击沿长江退出武汉、撤向重庆方面的江轮、驳船。陆地各交通要道上,也时有西移的军民被日军战机、炮火隔断。
日军在为进入武汉作种种准备。
九江,日军十一军前进指挥部里,出现了中支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瘦小的身影。他几天前才从南京赶来九江的,他既想早日亲眼目睹武汉三镇的风采,但更重要的还是对部队放心不下。
今年初,松井大将率部进驻南京。由于对部队约束不严、对各级官佐恣意纵容,导致日军在南京安全区烧杀淫掠,数万无辜平民惨死,让日本政府在国际舆论上非常被动。为此,日本政府威慑于国际舆论,被迫将松井,谷寿夫等一批高级将领召回国内。贬的贬,转预备役的转预备役。
松井之流的劣迹使世人将日军与“禽兽”二字连在了一起。
比起南京,武汉还不仅仅关系到日军面子上的事。东京执意打下武汉,就是要使蒋政权降为地方政权,乘机扶持亲日势力主政,早日结束对中国的战争。如果日军一再施暴,南京的后遗症恐怕永无消除之日,扶持新政权,也只能是一座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这一点,已在南京呆了半年多的畑俊六知道得清清楚楚。
从军事上说,畑俊六更是感到对武汉不能破坏太甚。武汉外围战斗,部下的极大消耗和东京方面调兵的捉襟见纣,早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他,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兵力调用已达极限。武汉也许将是他日后卡住西南出口,与中国大军周旋的基地。他自然不能自己先毁了这块基地。经过全盘考虑后,日本中支派遗军司令官田俊六大将向进抵武汉郊区的各部队颁布了入城注意事项:
“……部队宿营地区,避免设于市内,应选在郊外大建筑物内,以便于维持军纪、风纪;在武昌的粮道街、汉口的大五庙至下码头、汉阳的朝宗门,设置难民区,须保护汉阳、汉口、武昌的建筑物、庙宇、大学、图书馆、陈列馆(有附表),武汉有各国租界及使馆,本军一举一动,世界瞩目,因此是以实际行动宣扬皇威,使其理解皇军真姿的绝好时机,所以每人对此务须慎戒,且鉴于过去之教训,防止因日久而松懈。再,武汉为本军今后常驻和作战之基地,一切建筑、设施,严禁破坏。”
畑俊六用心良苦,八方关照。但最后一句话,透出了他的苦心所在。
但说归说,畑俊六还是对各部队有所区别。第六师团是南京大屠杀的罪魁,恶名远杨,按常理应调离城区。畑俊六念及第六师团的战功,怕有功不赏,影响军心,竟批准了第六师团为第一批入城部队,甚至同意了稻叶四郎中将将师团部设于武汉大学的请求。
24日,牛岛支队佐野联队占领了黄陂。少数前卫搜索部队已兵临武汉城郊;同日,岩崎支队进占旧街。隆隆的枪炮声已震动武汉三镇,大武汉经过4个半月的拼死抗争,终于大厦将倾,沦陷在即。
军委会被日机炸得残破不堪的灰楼里,蒋委员长仍稳坐高台,丝毫没有走的意思。珞珈山上,宋美龄可没有他这么沉得住气,电话一连催了几次,可每一次都没有结果。
蒋委员长到底想显示什么呢?没人知道,也没人敢问。
论“勇”吧?蒋委员长的属下,甚至苏联顾问都夸过他“身处枪林弹雨而面不变色”,他没必要再刻意显示。再说也没有如此示勇之法。说“与将士风雨同舟”呢?可两战区主力都已南下,西进,他如何同舟?!
也许是舍不得离开武汉,不甘心从此退入西南边陲。可武汉弃守命令是他下的,他愣呆在这里日本人就不进城?谁也说不清。但侍从、武将们有一点能说清,那就是再待下去不仅委员长跑不了,连他们也要遭难。
侍从室主任林蔚沉不住气了,又进了蒋介石的屋里。但很快,他也被蒋介石唬着脸轰了出来。林蔚可真是傻了眼,尤如百爪挠心,却只能干着急,谁知,这时有一人比他更急,此人就是武汉卫戍司令陈诚。
陈诚不但要为蒋介石及军委会滞留人员负责,还必须对部队负责。委员长一天不离开,他就得一个师一个师地往上调部队,打这种毫无意义的乱仗。尤其部队已无心恋战,硬往上调,死伤动辄千计,这牺牲毫无价值。
当陈诚从电话中得知蒋委员长仍未撤离时,急得直跺脚,当即在电话说道:“哎呀,林主任,你们还不走干什么?城外已乱成一团,你赶紧请委员长走啊?!”
林蔚也是满肚子怨气:“辞修,他不走我也没法子啊!再三请示,可他一点儿表示都没有。”
“现在还有哪些没走?”陈诚脑子一转,紧问道。
“没有了,只有徐永昌部长没走。”
“那么好吧,我来请徐部长转陈。”陈诚说完挂了电话。
陈诚到底是蒋介石亲信,左右相随多年,深知老头子的秉性。这时左右亲信请他撤离,他是不会走的。但那些居要职,又非亲信的人,像军令部长徐永昌来出面说情,情形可能就大不一样了。说穿了,是一个面子问题,也显示蒋委员长的从容不迫。
果然,徐永昌出面,马到成功,蒋委员长终于答应撤离。
24日入夜,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踏上了去机场的夜路。
飞机摇晃着冲入漆黑一团的夜空。宋美龄长舒一口气,把头靠向椅背,闭上了眼睛。但蒋介石却伸长脖子,望向窗外,灯火管制下的武汉三镇,已是一片黑暗,只有零落的几盏孤灯和偶尔落入市区的炮弹映出的团团火球,显示着这座大都市尚未僵死的生命。
武汉城郊,炮声隆隆,火光闪烁。他知道这是守城部队在同日军进行最后的血战,他也知道这炮火很快就将熄灭,夜色大地还将恢复死一般的沉寂。
蒋委员长面目呆滞,口中喃喃道:“完了!武汉终于结束了!”其实让蒋委员长觉得更没有面子的事情不是武汉的陷落,而是自己丢掉武汉的同时,华毕成在北方收复了陕西,国人会怎么看?根据军统的情报,中下层军官大部分都对武汉政府有不满情绪,更有甚者,薛岳、李宗仁、宋希濂这些高级将领现在也对蒋委员长的领导能力有质疑……
不过事情并没完。不知是蒋委员长太舍不得武汉,还是仓促起飞机员受惊,一直为他服务从未出过错的专机机组一出武汉就发现飞机鬼使差似地迷了航。黑沉沉的夜空上下左右一个样,什么也辨不清。飞机乱转了一气也没弄出个所以然。再乱飞下去燃油耗尽,无疑将钻进地狱之门。
机长无奈地向蒋委员长请示:返回武汉。
蒋委员长再次确认别无办法时,也只能点头同意。
飞机又循着原路向回飞去。
武汉机场上,一队中国工兵正卖力地在破坏设施,跑道甚至被炸毁一截。再晚回来一会儿,蒋介石确确实实要留在武汉了。好险!蒋介石步出舱门,枯瘦的手上竟是湿漉漉的……
11月25日凌晨4时,蒋介石的座机迎着秋风,重又冲上已透出熹微的天空。
此刻,汉口戴家山,已出现了稻叶第六师团佐野支队第23联队日军士兵幽灵般的身影。
25日夜,汉口沦陷!
26日凌晨,波田支队率先从宾阳门突入武昌!
27日午后,汉阳也飘起了炫目的太阳旗。“君之代”的国歌声终于在武汉三镇上空疯狂地奏响。
11月27日,随着牛岛支队一部耀武扬威地踏进校园草坪,武汉大学这座享誉中国的神圣学府被侵略者蹂躏、践踏了。圣洁和野蛮,尤如图书馆楼顶上迎风猎猎舞动的膏药旗,极不谐调地在珞珈山脚下一方净土上碰撞开来。
铁血抗日 545.第545章 高兴不起来的冈村宁次
日军攻占武汉三镇后,冈村宁次的第十一军司令部进驻武昌。
几天前这座城市还是中国抗战临时政治军事中心,盛极一时。不过武汉政府有计划的撤退党政军机关至新的陪都重庆,少数负责军政的人员随蒋委员长去了南岳衡山,继续指挥部队抵抗。现在出现在冈村宁次中将眼前的武昌,是一座空城。
大街上商店门口和窗户大半用灰色的砖头堵死,街上没有行人来往,冷冷清清,凄凄惨惨,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卷起街上的尘土和纸片,纷纷扬扬,在空中飘飘荡荡,使得本来就灰蒙蒙的天空又增加了一层暗淡的薄暮,虽然是白天下午两三点钟光景,但却好像已近傍晚。
冈村宁次坐在汽车里,看到车窗外面冷落荒凉的景色,微微歪过头去,对坐在左边的作战主任宫崎周一说:“怎么街上看不到一个人呢?”
“也许怕皇军吧,躲藏起来了。”
“波田支队进入武昌后军纪怎么样?”
冈村宁次根据自己屡试不爽的经验,只要看老百姓对日军的态度,就可以判断所在部队的军纪,现在可好,一个中国老百姓也看不见,不得不怀疑波田支队了。
“发生了一些弓虽女干和抢劫事件,但比起第六师团在南京的情况,可以说好多了!”
宫崎的眼光从司机肩头向前面车窗望去,大街上空荡荡的,静寂寂的,只有马路两边的树给秋风吹得发出沙沙的响声,还有司令部车队经过大街时发出的嘶嘶声。宫崎知道冈村宁次是一位观察十分仔细的将军,他不能信口回答。宫崎东看看,西望望,确实看不到一个行人,当他看到大前方有一尊铜像立在广场上时,像是发现了什么奇迹一般,大声地说:“那边又一尊铜像,司令官,你看到了吗?”
冈村宁次在卢沟桥事变之前,曾经十八次深入中国内地旅行调查,对中国的历史掌故,风土人情十分了解,因为担任过控制华中一带的军阀孙传芳的顾问,所以对武汉一带他更熟悉。
冈村宁次向左边看了一眼,在铜像后面是一排整齐的二层红砖瓦楼,楼房前树木扶疏,浓荫蔽地。他开口讲道:“这是中国辛亥革命起义的地方,广场叫做阅马场,那树木后面一排红色砖楼房是当时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的都督府,这尊铜像就是孙中山……”
“我想起来了,孙中山就是中国第一任大总统,是吗?”
“对,推翻满清到现在二十七年了,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也有十一年了,经过五次军事围剿,没有消灭红军的力量,又采取了抗日容共的错误政策,现在他们连武汉也保不住了。我们却到了中华(民)(国)的诞生地,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冈村宁次凶横的脸上浮着得意的奸笑。
等冈村宁次看到整个阅马场没有一个人影,连马的影子也没有的时候,他脸上的笑容突然消失,一层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他失望地说:“这儿也没有行人!”
“一个城市被占领初期,总是不容易看到行人,慢慢会有人出现的。武昌原来人就不多,汉口是商业区,还有租界,人一定不少,汉口武昌之间往来的人很多,我相信人一定会逐渐躲起来的。”
“希望如此。”冈村宁次从宫崎的话里得到了安慰。
冈村宁次的车队向原武汉卫戍司令部开去。进了大门,先遣部队已经布置好了冈村中将下榻和办公的地方,恰巧是原武汉卫戍司令陈诚办公的地方。
铃木专职副官安排冈村宁次洗了个澡,换了内衣,冈村感到浑身舒畅,精神抖擞地走进办公室,去看电报。这些战报太多,有的他已经从东京无线电广播中知道了。冈村宁次看了每一份电报的报头,大概知道这些电报都是各个师团发来的战报。除了那份申明在武汉要遵守军纪的公告,没有中支派遣军畑俊六司令官和东京的电报。
冈村感到有些奇怪,顿时想起第六师团攻占汉口后,作战主任参谋秋永中佐传来的那封信上所说的:“历尽艰辛,不惜牺牲,完成占领汉口使命,军司令官竟无任何反应,是何道理!”
冈村宁次治军,尽力使幕僚满意,让部下高兴,以鼓励士气,为战争献身。他收到第六师团攻占黄梅的战报,曾马上以军司令官的名义拍去了贺电。看到秋永中佐的信,冈村宁次立即查问报务军官,原来因为有许多“特急电”,贺电被压下,还没有发出去。冈村宁次于是亲自复函秋永中佐表示歉意。
进入武昌以后,冈村宁次就向中支派遣军和东京大本营参谋总长载仁亲王报告了十一军占领武汉的消息,为什么没有反应呢?他这时也有秋永那样不满的心情,但他没有流露,更没有写信质问畑俊六。像秋永中佐那样鲁莽邀功的事,他是不会做的。他把电报卷宗向办公坐直旁边一推,站了起来,走到沙发那坐下去,望着窗外静寂的灰色天空,一言不发。
院子里传来了急促的皮鞋声,皮鞋声落在办公室门口,停了下来,接着是嘭嘭的敲门声,冈村宁次在屋子里应了一声:“进来!”
推门进来的是宫崎周一,满脸笑容,手里拿着一封信,匆匆走到冈村宁次面前,恭恭敬敬的把信递给冈村宁次,说:“是畑俊六司令官从九江指挥所送来的亲笔函,应该是给我们十一军的嘉奖令!”
冈村宁次坐在沙发上,打开来一看,畑俊六是这样写的:
“贵军麾下之精锐部队,以疾风扫落叶之势,一举攻占武汉,深表庆贺之意。”
上级没有反应,冈村希望得到反应,等看到畑俊六的嘉奖令,却也没有感到特别的高兴,连第二遍也没有看。这次武汉会战,由于自己的指挥失误,损失了松浦师团,而且为了和第二军争夺首先攻占武汉的头功,自己放弃了围歼武汉政府几十万主力部队的计划,战略目的实际是没有完成。日本似乎愈发的被陷在中国战场的泥潭之中。之前期待上级的嘉奖,其实还是因为冈村对自己此次武汉武汉惨淡的战果心里没有底气。
一边的宫崎却兴高采烈,扬起眉头说:“畑俊六司令官对我军十分赞赏,用了‘疾风扫落叶’这样的语言。”
“哦!”冈村下意识的回了宫崎一句。
这时,报务官送来一份东京发来的电报,冈村宁次在看这份电报之前还只是高兴不起来的话,看了这份电报之后已经是面如死灰了。
这让一旁的宫崎主任很疑惑的。
铁血抗日 546.第546章 关东军
冈村宁次看完将东京的电报用力的拍在桌子上,然后颓然的坐在了椅子上。宫崎主任拿过电报一看,那上面是这样写的:
“第十一军冈村宁次司令官:
庆贺占领支那要地武汉。十一军转战百里,其间,越过崇山峻岭,渡过大河湖沼,备尝艰辛,顽强战斗,终克顽敌,宣扬吾皇军之威武于天下。然华北派遣军司令官杉山元无能,以致不满一月,山西乃至华北丢失,华北派遣军大部已转进至满洲国境内,帝国仅保留北平及天津、青岛等沿海据点。
特调冈村宁次返回关东军,具体任职到达长春后通知,令你与大本营特使石原莞尔共同研究反攻华北,消灭华毕成势力之任务。
参谋总长,载仁亲王。”
“什么?华北丢了?”宫崎一脸的惊讶,华北不是有帝国的十几个师团么,怎么不到一个月把华北丢了?想到这里宫崎忍不住骂道:“杉山元真是个饭桶!”
“宫崎君!我觉得不是杉山元大将无能,只能说华毕成太狡猾了!其实山西早就丢了,只是大本营担心影响前线部队的士气,影响顺利攻占武汉,所以才没有告知我。”冈村宁次无奈的摇摇头,之前武汉政府对外宣称华毕成的30集团军光复了山西,第十一军遵照中支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的命令,告知士兵这是支那政府的宣传战,禁止士兵间传播这个消息。当时冈村宁次虽然忠实执行了畑俊六司令官的命令,但当时他就觉得有问题,现在终于应验了。
冈村宁次现在连谁是自己的继任者都不关心了,让铃木副官准备行李,他要前往东北了,从内心讲,也很期待未来和支那虎将华毕成的过招……
山西太原
华毕成正带着自己的高级军官玩着兵棋推演。
太原光复后,向北攻击的战车师副师长王雷带着一百辆豹式战车赶到娘子关的时候日军已经撤光了,向北攻击的战车师艾英雄师长那一路更是势如破竹的把一个联队的鬼子给包围在了大同。
大同的小鬼子本来是向南支援太原的,一路上遇到了八路军和游击队不断的骚扰,走的是磕磕绊绊。得知太原被30集团军占领,立马调头往北就跑,到大同后接到华北派遣军司令官继续向北转进的命令,结果还没出发艾英雄的一百辆豹式战车已经把大同围了起来,不管从那个方向突围,可怕的豹式战车总能及时赶到把小鬼子堵回去。
鬼子的联队长急的亲自带队突围,联队长闪亮的指挥刀出卖了他,被一辆战车上的中国机枪手打成了筛子。这时,更戏剧的事情发生了,青木课长从一辆豹式战车里钻了出来,拿着高音喇叭用日语大喊:“华毕成将军领导的三十集团军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豹式战车的威力你们已经领教过了!我们三十集团还有更先进的武器装备,日本是不可能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的,不要再为军部的官僚们卖命了!欢迎你们和我一起为华将军工作!”
结果除了个别死脑筋的坚持在豹式战车面前玉碎,大部分日军士兵都扔掉武器投了降,让华毕成没想到的是,大同一战自己收编的日本伪军多了一个联队,他收到前线的消息后,当即命令将这一个联队的鬼子和原来30集团军的日奸编成了一个支队,由青木课长担任支队司令官。
大同和娘子关的收复标志着山西的全面光复,由于战线拉的过长,而且也快进入冬季,华毕成下令部队停止进攻,清剿山西境内残余的小股鬼子部队。
不过30集团军虽然没有出山西,但是河北境内的八路军借30集团军光复太原之威,加上有三十集团支援的军火,在敌后是越来越活跃,华北的小鬼子只能固守在北平、天津和青岛几个据点里。
就在大同之战结束后不久,小鬼子几乎全部撤出了华北,传来了广州和武汉相继沦陷的消息,朱晋一带头拍了桌子:“我们收复国土就是再快,也赶不上蒋委员长丢的速度!”
张灵甫、曹福林两位军长和成忠玺等师长们也是满脸的愤怒,为了缓和大家的情绪,华毕成只好带着他们玩兵器推演。看看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艳涛望着巨大沙盘上的攻防推演微微一愣,随即惊讶道“总座的意思是要反攻东北?”
华毕成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国之疆土,吾辈未能开拓也就罢了,但一寸也不能割让,让土等同与叛国,将国家的领土、海疆、主权拿出来讨论、搁置就是****,人人得而诛之!反攻东北是必然的,朝鲜、台湾、越南、缅甸、西伯利亚皆为我中华之领土,什么是复兴民族大业?拿回我们在历史上曾经失去的一切!”
李艳涛目瞪口呆道:“总座此言一出恐怕会多惹事端啊!朝鲜已经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了,国联亦承认,越南为法国殖民地、缅甸为英国殖民地、西伯利亚掌控在苏联人手中,这些国家我们哪个也惹不起啊!”
华毕成微微一笑道:“没有惹不起的,我们可以牺牲一代人、两代人、三代人,去打一场废墟焦土之战,五年?十年?二十年?杀光一切阻挡中华复兴大业的人,这样我们就能够为子孙后代夺取到足够的资源与生存的空间,如果我们吝惜自己的生命与鲜血的话,那么还谈什么民族复兴?没有资源和发展空间还谈什么国家崛起?崛起就是血淋淋的,是用无数的尸骨和生命去换取的,现在的穷兵欺武是值得的,只要我们赢得了战争,我们就将赢得我们所梦寐以求的一切,军人的崇高荣誉亦在于开疆拓土!我们只需抱定一个信念,谁阻挡中华的复兴与崛起,我们就和他同归于尽。”
“如果他们有同归于尽的觉悟的话!尽管来吧!”华毕成对着墙上的世界地图伸出了双臂!
这一刻李艳涛发觉自己疯了,或者是华毕成疯了?就这么简单,李艳涛发现站在作战室内的30集团军的将领与参谋们的眼中都闪动着一种疯狂?这是一个将领该说的话吗?恐怕武汉那位蒋委员长也不敢说如此有气魄甚至疯狂的话……
华毕成带着高级将领研究反攻东北的时候,日本人也丝毫没闲着,不过日本人显然比华毕成要分析得细得多,日军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也在积极应对华毕成,30集团军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的心腹大患了,不过近期日本方面从重庆方面得到了一些消息,似乎重庆的那位国民政府的最高统帅与华毕成之间有了很深的见地?
正式基于这个最新的秘密情报,攻陷武汉后日军没有继续追击,由于之前华北与华中两个方面的作战,关东军大量的精锐部队与将领都抽调出去,关东军虽然名义上有二十多个师团的庞然大物,但是却没有一个是常备师团?就连一直不被看好的东条英机都得以有机会任职参谋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