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官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城北风
幸亏还有这盘录像带,不然,就算江天放把矿山关一年,估计以薛益那种嚣张的个性,也绝对是不会低头的,事情,看来还得自己去擦屁股。
田板富是怎么和薛益说的,没有人知道。
也许是为了那几家矿企能恢复生产,也许是为了现在把事情压下来,别闹到上面去,总之,在谢声和风枫离开望水乡一个星期之后,两人都主动打电话给了蓝小燕,想马上签署合约。
风枫去和蓝小燕签合同的时候,脸色是极为难看的。看得出来,谢声和风枫,都有“难言之隐”。
当初不签合同就跑了是怕,现在主动要求签合同,还是怕,这是为什么呢?
蓝小燕可没管这些,因为江县长说了,不用管其他的,你只管把合同签了,督促对方按协议执行相关条款程序就可以了。
风枫当然怕,因为江天放关的七家矿企当中,就有他的天龙矿业;原以为,江县长这是在向他施加压力,逼自己在小水电的事情上就范,可自己就算是不要这矿山了,也不敢去得罪薛益啊;没想到,关了天龙矿业以后,江县长根本就没有来找过自己,反而是田***打电话和自己说,薛总那边不想搞小水电了,要求自己务必尽快把当初和蓝小燕谈的投资协议给签了。
本来是一尊神,薛益;后来加了一尊神,江天放;现在又加了一尊神,田板富。
哪个都是自己惹不起的人啊。。。风枫能不脸上难看嘛。
不管怎么说,投资协议是签了,小水电的进度也按预计的在往前发展;钟丽芸倒是兑现了自己的承诺,真在青山县呆了十多天,才回了宁阳。
但是,小水电的投资是解决了,但小水电的“身份问题”之争,却是愈演愈烈。
十二月中旬,《宁阳晚报》再次刊登文章,署名除了“吴忍”和“白家民”,这回增加了一个“唐青”;文章的标题比上回更加直接,《“小水电”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
这篇文章,已经不只是局限于小水电项目了,而是将“小水电”暗喻为那些思想上向资本主义靠拢的人;近期被各大媒体广泛引用的新名词“小水电模式”,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事件,而是直接上升到了政治事件。“姓社姓资”的争论,也不再是对改革开放的方式讨论,而是对基本政治制度的“颠覆”与捍卫之争。
接着将,湖东省党校刊物《理论战线》也相续发表了多篇文章,配合《宁阳晚报》进行舆论造势。
没两天,这篇《“小水电”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竟然被京城《当代思想》,《京华消息》等国家级刊物全文转载,并同时配发了某些著名的思想理论工作者的解读文章,连日进行通篇累牍的宣传报道。
“小水电模式”,其影响,已经不局限于湖东省,南方各省,正式进入了京城高层的视野。
钟丽芸这回也有点担心了,原以为,如果事情局限在宁阳,哪怕是湖东省,有了欧阳***在背后“撑腰”,那赢面是相当大的,就算以后要收场,在省里也容易处理得多啊。
现在可好,都闹到京城的媒体界去了,这后果可就。。。至少是无法控制了。
钟丽芸打过电话给江天放,问小放,接下来怎么办?
江天放的回答是,咱们和他们不是一个层次的,他们就会写几个字,感染力有限得很;你啊,安心把最近做的小水电专题,按计划播出就行了,咱们除了文字,还有声音、颜色,比他们那种老法子,肯定更有说服力。
就这么的,钟丽芸主持的《湖东行》栏目,开始陆续播出“小水电二三事”系列节目。
这回,钟丽芸呆在望水乡的十来天,可是真没有白呆,搜集的音影资料太丰富、齐全了。
第一期节目一播出,蓝小燕就再次出名了。
望水乡小水电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村民组以土地、劳工等,按比例计入股份。
这个说起来虽然很简单,就一句话的事情;但是具体操作起来,就很不简单了。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每一个股东,无论持股比例的大小,都是独立的;望水乡下面村民组,参与小水电项目的人,有四个自然村,七八千人。那么,每个人就都必须和乡政府签署一份股权分配协议。
七八千人哪,协议堆起来,都有一人多高。按江县长的要求,每个入股的村民,都必须在自愿的原则下签署股权协议。
这么多人,一个个去宣传解释,那得安排多少人力物力?
蓝小燕很绝,想出来一个主意。





官雄 第八十六章 三女闹湖东第二波(7)
第八十六章 三女闹湖东第二波(7)
因为股权分配协议,牵涉的村民太多,一个个去签,不知会耽误多少时间,再说,也没有那么多人手。
蓝小燕拍板了:“开会,咱们开万民大会;把几个村的老百姓,都叫到乡政府来,统一进行宣传解释。”
这些年,农村都是承包到户了,各家都是各顾各的,哪里还搞过什么集中开会,顶多是村里的小组上开个计划生育动员会什么的。
在蓝小燕的提议下,就这么的,很多年没有召开过群众性大会的望水乡,在分产到户十几年后,又重现了万人齐聚的大场面。
以家庭为单位,所有在家的户主,或者能当家的主事人,集中到了乡政府。
乡政府在以前放映露天电影的大坪了,按村划分好区域,还撒了石灰白线;四个村分四个大区域。
乡政府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后勤组的人,在大坪旁边架起了十几口大锅,蒸馒头、熬玉米粥,按人头发放。
宣传组的人,分村包干,进行宣传解释。
签约组的人,在乡政府门口一溜摆放了十几张办公桌;五个人负责一个村的签约,按名单进行签约。
蓝小燕则领着乡里的主要领导,全场巡回,分别进行解答释疑。
上午,主要是宣传和解释。
老百姓早早就听说了小水电的事情,村里干部说,以后,每个村民都会是小水电的真正主人,每年都可以拿到分红,还不用集资,大部分村民是不信的,至少也是将信将疑。
后来,乡政府在各村的宣传力度加大了,村民们这才开始认真思考,“入股”,究竟是什么玩意?
今天这大会一开,村民们都相信了,这回,小水电参股的事情,政府是来真的了。
可具体怎么弄?村民们也没有想明白。
蓝小燕在最先的总动员讲话中就说了,每个符合条件的村民,都“必须”参加小水电的建设工作;政府核算工作量以后,会把总工作量按人头,分配到每个村;一个工的工钱算十二元,但是,这一十二元,不会全部发到村民手上;如果村民愿意,可以把十二元全部计入股份当中,如果你不愿意呢,政府还是会发一部分工钱,也就是六元,但是,剩下的那六元钱,则是强制性的要求你入股。
一个工六块钱,在青山县已经是不低了,何况还有六块钱剩下可以入股?有这样的好事,谁会不干?现在农闲,闲家里还不如出来弄几个钱靠得住呢。
有的村民问了,要是家里有事,不能参加劳动的,怎么办?
蓝小燕说,那你可以出钱请人代工;出多少钱请代工,政府不管,你们私下里商量,但是,这一十二元的工钱,还是会发给你,不会给那个代工的人。
有的村民又问,那现在外出打工,回不来的人,怎么办?
蓝小燕说了,那这份协议,乡政府先替你保管,你可以委托别人帮你请代工,等你哪天回来了,再签这个协议。
也有村民问了,那我既不想自己出工,又没有钱请人,怎么办?
蓝小燕回答说:“那你就等着挨饿吧。”
这话,引起村民的大笑;不想劳动就想赚钱,这种不劳而获的人,肯定应该鄙视。
上午的宣传解释搞完,中午又集中吃了“大锅饭”,不过,这回,加了个青菜和肉汤。
下午,就是进行签约;想明白了的,先签,签完就可以回家做准备。
还没有想明白的,继续进行宣传解释。
一直到傍晚的时候,几千人的大会,就只剩下一两百人没有签协议了。
蓝小燕把这些人,请进了乡政府的大礼堂,挑灯连续工作。
这其中,有近百人是被以前经历过的“运动”整怕了,无论如何也不敢签这个协议,“入股”的。
蓝小燕和他们集体谈心。
“你们,究竟是担心什么呢?这么好的事,我原来想,那还不是要抢着干啊?”蓝小燕问。
犹豫了很久,其中一个胆子较大的村民说话了:“股份制我也听说了,那不是搞资本主义吗?有了股份,那我们不都成了资本家了?”
蓝小燕当时说了一句极为经典的话,这句话经《湖东行》报道播出后,风靡全国。
“你也太看得起你了吧?出国你没出过,电视电影你总看过吧,资本家那过的是什么生活,资本家多有钱?你看看咱们望水乡,都穷成啥样了?”蓝小燕停顿了一下,说道:“你见过这么穷的资本家吗?”
“你见过这么穷的资本家吗?”这句话,被无数反驳“姓社姓资”论的文章所引用,成为1991年岁末,最为流行的话语!
那剩下的一两百人,经过蓝小燕的引导,再想想自己家的实际情况,也确实啊,资本家哪能像自己这样?那个资本家不是钱多得“数不清”?既然小燕老师说可以干,那干。
当晚,又有一百来人签署了协议。
剩下的那几十个人,蓝小燕仔细的询问了情况,她也犯难了。
这些人,大部分是孤寡老人、残疾人家庭;不是他们不愿意签协议,相反,他们真的非常渴望签这份协议,为自己将来的生活,留一份保障,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保障。
但是,这些人,既没有能力自己出工,更拿不出钱来请代工。
蓝小燕打电话向江县长求助:“江县长,怎么办?”
江天放回答得很干脆:“你现在不是小燕老师,是蓝***!怎么办?你自己看着办!”
蓝小燕楞了好久,说:“江县长,那我想一想。。。”
江天放说道:“我相信你,会处理好的。”
放下电话,夜色已经沉沉;礼堂里,还有几十位群众,苦巴巴的望着一众乡干部。
蓝小燕想了很久,她依然下不了最后的决定。
“这样吧,大家先安排乡亲们住下;回头,我们再开个碰头会。”蓝小燕接着对那几十个眼巴巴的村民说道:“请大家放心,明天,我一定会给乡亲们一个交代!”
当天晚上,望水乡党政班子,连夜开了一个研究会。
会议上,辩论十分的激烈;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部分人主张:“这些老百姓的生活太苦,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我们政府,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解决以后的生活困难问题;现在,小水电项目就是一个机会;这些五保户、困难户,有了股权以后,可以长期受益,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缓解他们将来的生活压力。这不过是几十户人家而已,加起来的钱,也不多,依我看,我们乡政府完全可以免掉他们这一部分的工,按照正常的股权分配,还是给他们相应的股权。”
还有一部分人主张:“小水电既然是采用现代的企业制度,那就不能搞特殊化;这些老百姓,的确很苦,我们乡政府,可以按照国家相关的扶贫保障政策,给予他们扶助,但是,这种扶助,应该体现在小水电以外;否则的话,那对其他的村民来说,不公平,对其他出资人来说,更不公平。”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但是听起来,都有道理。
蓝小燕最后总结说了:“你们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是,这件事拖不得,必须做出决策。”
扫视了全体与会者一圈,蓝小燕继续说:“免掉这部分困难户的出工就给他们股份,是不妥;要他们出钱请工,那逼也逼不出钱来。集资不能搞摊派,配股,同样也不能搞摊派。我们的口号,虽然是人人必须入股,但是,不能流于形式,总不能无条件的把全体村民都‘变’成为股东,以我看,这部分人,他们的条件,的确不适合分配股权。”
蓝小燕这话一出,所有的人都楞了,这还是以前的那个“小燕老师”吗?怎么会如此的绝然?她就不怕被这些老弱病残的困难户,指后脊梁挨骂?
蓝小燕看懂了其他人疑惑的目光,非常镇定的继续说:“这几十个人,入不入股,只是个形式,目的,还是为了以后能够有分红,以后生活有保障;扶助五保户、特困户,本来就是我们政府的职责;刚才大家也说了,小水电,就是解决这些人未来生活能够有保障的一个机会。我看可以这样处理,我建议,从政府的股份中,拿出一个适当的比例,这部分股份将来的分红,专门用于帮扶这些特困户,形成制度,写进股权协议。”
其他乡干部一听,这个办法,既合理,又现实,真是不错。
支持免工分配股权给困难户的人,目的无非是希望这部分人能够享受到小水电今后带来的实惠,说白了,就是享受到分红的福利;从政府的分红里拿和他们自己的股份里拿,结果都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他们没有“股东”这个名义。
而不支持免工的人,既能达到公平的目的,又解决了这些人的困难,当然也会同意。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小水电,毕竟现在能够受益的还只有四个村,其他那些村的五保户、特困户怎么办?如果免费给这几十个人福利,那对其他困难户,公平吗?
由政府的股份中,指定一部分,作为将来帮扶的资金,可以“福泽全乡”。




官雄 第八十七章 亮剑儆猴(上)
第八十七章 亮剑儆猴(上)
蓝小燕的小水电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玉树乡的水泥厂,在江子勇的亲自主持下,旋转炉通过了三次预演,也正式投入生产。
随着水泥按照设计规模顺利的产出,陆舟发现,出现了新问题。
旋转炉产出的水泥,达到了日产五百吨,接近以前产量的两倍;新增的水泥,按照原来的销售合同,一时间无法立刻销售出去,只能堆在水泥厂的仓库。
水泥厂以前的水泥,基本上生产出来就马上被客户拖走了,所以,仓库设计的容量十分有限;这忽然间增加这么多水泥,只两三天时间,仓库就堆放不下了。
陆舟一方面组织销售人员外出,一方面,找到了江县长。
“江县长,水泥太多了,怎么办?”陆舟一进江天放的办公室,就着急的喊道。
现在,陆舟对江县长是越来越崇拜了,可说话的语气,也越来越随意。
江天放笑了:“呵呵,我又不是厂长,你怎么找我啊。。。未必,我帮你解决了增产的问题,还成了我的包袱了啊?”
陆舟可没管江县长的玩笑,水泥现在还堆在露天的大坪里呢,一旦下雨,积水浸泡,那这些水泥,就都得报废了,这可全是钱啊。
“江县长,你一定得帮我。。。我是真没办法了。”陆舟苦着脸说道。
“这还不简单啊,运走啊,谁需要水泥就运谁那去。”江天放没理陆舟,还在那写文章,这可是钟丽芸交待的任务,“政治任务”,不,比“政治任务”还正经。
“水泥厂的订单,以前都是根据产量来签的,还深怕签多了,完不成合同;这一时半会,我到哪去签那么多合同啊。”陆舟说。
“你啊,就记得订单,你不是答应蓝小燕了嘛。。。”江天放还是没有抬头,继续写他的评论。
“对啊,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蓝***那边。。。还是。。。”陆舟说着,顿时想起来了,不过,说到蓝小燕的时候,却吞吞吐吐起来。
江天放觉得奇怪,本来好好说话的,怎么就没有声音了呢,抬头一看,陆舟站那,竟然显得扭扭捏捏的,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江天放奇怪了,问道:“小燕老师怎么了?”
“江县长,你。。。你先打个电话。。。帮帮忙嘛。。。”陆舟脸竟然红了。
“打个电话也要我打。。。我还是不是县长啊,我怎么觉得我是副乡长啊。。。”说是这么说,江天放还是拿起电话,拨给了蓝小燕。
蓝小燕正好在办公室呢,这几天,电视台的节目播出后,乡里村里,老百姓的干劲更足了。
“江县长啊,我正想找你呢。。。”蓝小燕一听是江天放的声音,很是兴奋的说。
“那好,你先说,找我什么事啊?”江天放乐呵呵的回答。
“我今天去工地上看了,场面好大啊,比我以前建学校的场面,大多了。。。有的村民就和我说,能不能把以前曾经搞的那套‘义务劳动’,再搞起来;我仔细想了想,这是个好事啊,承包到户以后,都各干各的,以前的那些水利、灌溉,都没人管,荒废了,是得逐步的再抓起来。江县长,你觉得这个想法,行不行?”蓝小燕说道。
蓝小燕今天也是受到了集体修小水电的触动,想起了以前,义务修堤坝、疏灌渠、开荒山、种树木的那些场面;她觉得,就算是承包到户了,可这些和农业息息相关的基础建设,难道就不需要再搞了吗?
“你这个想法好啊,不过,你不用急躁,先把小水电这事干好再说;你说的这些,都该搞,可现在农村的基本形势,与过去那个年代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像过去那样,靠行政命令,一刀切的做法,肯定也想不通,具体怎么搞,你可以多和其他村干部、老百姓沟通,交流,我想,你肯定想得出好办法来的。五保户的问题,我看你处理得就很周到。。。”江天放笑着,在电话里夸了蓝小燕几句。
蓝小燕得到了夸奖,仿佛就像小学生得到了老师的大红花,脸上都红韵起来。
“对了啊,你那边的小水电,应该到了打基础的程度了吧,怎么样,陆舟***,可是在我这等着给你送水泥过去呢。。。”江天放说着,陆舟听了,头一低,似乎自己做了错事,不该把水泥“硬塞”给望水乡。
“水泥厂的增产扩能,成功了?”蓝小燕惊喜的问道。
“是啊,成功了,陆***可是第一个就想到了你。”江天放说道。
“那行,我马上过去,找陆舟***道谢,也道喜。。。”
放下电话,江天放对陆舟说道:“怎么样,陆***,你安排的任务,我可完成了。。。还有任务没有啊?”
陆舟脸又刷的红了,江县长再怎么平易近人,那也是县长,是领导啊,自己怎么就敢开这个口的呢?
“谢谢江县长,那我马上安排人,给望水乡送水泥去。。。”说完,陆舟转身,“飞也似的”溜走了,连再见都忘了说。
谁知道,下午,就出事了。
大约三点多,江天放接到了向家辉的电话:“江县长,我刚刚接到报案,在国道县城南收费站,发生一起司机持刀伤人案;司机是一个给玉树乡水泥厂运水泥的个体户,被砍伤的人,是收费站的收费员,具体情况不明,我这就赶过去处理。”
“行,你马上出发,我也马上赶过去。”江天放挂了电话就出门了。
江天放与刑警队的人,差不多是同时赶到的现场。
现场一片狼藉,收费站的窗口、台阶、横杆上,血迹斑斑;医院的救护车已经到了,正把伤者往车上抬。围观的群众,把收费站围了个水泄不通。
“情况怎么样?”江天放进去就问正在那指挥拍照、询问、笔录的向家辉。
“司机已经被控制起来了,只不过,现在情绪还很不稳定,无法讯问口供;伤者一共有四名,都是收费站的工作人员,目前伤势不明。”向家辉简单的介绍说。
江天放抬眼看着旁边一名穿着交通局制服的工作人员问:“你是收费站的负责人?”
那人肯定到现在还惊魂未定,战战兢兢的说道:“我是。。。哦,我不是。。。我。。。”
江天放过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别紧张,慢慢说。”
那个女人这才稍微安定一点,不过,声音还是有些发抖:“我是收费站的,但我不是。。。负责人;我们。。负责人,已经被那个。。。那个。。。司机。。。砍死了。。。”
“你别着急,他没死,医生说了,应该没有生命危险,只不过,具体的伤情,需要经过诊断,才能清楚。”向家辉安慰了那个女人一句。
这女人看来是真的被惊吓过度了,明显的有些说话语无伦次。
“交通局的尚文呢?”江天放四周看了看,没有发现尚文的影子。
“联系了,但联系不上;已经通知交通局办公室的负责人了,他说马上去找尚局长。”一名刑警队的干警回答说。
“嗯,向局长,这边就拜托你了,一有嫌犯的情况,尽快通知我。”江天放交待说。
“嗯,我尽快回去组织审讯,一有结果,就马上汇报。”向家辉回答说。
离开案发现场,江天放立刻就给米来凤打了个电话。
“米***,我是江天放。”
“小江县长啊,又有什么好消息?”米来凤最近心情不错,小水电一战扬名,那感觉,真爽;虽然现在有些人看她的目光,很不自然,但是,米来凤需要的就是这个“刮目相看”的效果。
“没有好消息,倒是有个坏消息。”江天放心里说,我哪有那么大本事,把好事都给弄到青山县来。
“那我倒想听听,江县长能有什么坏消息。。。”米来凤咯咯的笑了起来,她是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江县长会遇到什么大麻烦的;连薛益都得绕着他走,江县长还能怕谁?况且,江天放的话音,听起来不像真是有什么坏消息。
1...8687888990...2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