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官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城北风
一号上架到现在,vip收费章节一共有不到八万字,均定一百的话,我现在能拿到八十元的稿费
只是,除了心底淡淡的失落,我没有任何的抱怨;这个结果,我曾经预想过。
说城北风码字只是为了文学或者理想,那是qq上骗mm才说的;但绝对不是只为了钱。
至少,我需要得到肯定和支持
所以,城北风第一次开单章,想求一求月票
不知道,能够得到多少友善的回应
结果,我也曾预想……。.。





官雄 第三十三章产能矛盾
第三十三章产能矛盾
“小燕老师,能不能从下月底起开始供应?”陆舟问道。
一听说是望水乡的小燕老师来要水泥,本来已经显得有些不平神色的厂长,顿时严肃起来,小燕老师的面子,那是一定要给的,但是,要这么多水泥,怎么办?
“按施工的进度,浇筑坝体估计在二月份了,但是,我们得提前备足水泥,坝体浇筑的工期很短,我们必须赶在汛期之前完工,所以……”蓝小燕沉思着说道。
房间里的气氛有些沉闷;想帮助别人,可自身的能力有限,怎么办?
“就这么着了。”陆舟一咬牙,说道:“从现在开始,水泥厂的水泥,一袋也不许外售,全部转为库存;已经签了合同的,你们两个负责去做解释说服工作,实在不行,我跟你们一起去向客户道歉;另外,通知全厂职工,春节轮休,休人不休息设备,一定要给我赶出三万吨水泥出来。”
陆舟转过头对蓝小燕说:“小燕老师,我们也得做好两手准备,玉树乡的水泥肯定不够,咱们得去其他水泥厂预定水泥,到时候我要咱们销售科长陪你去,你看怎么样?”
“陆书记,你都这样了,我还能怎么样啊……“蓝小燕感动的说道。
“呵呵,陆书记,你这也算得上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了啊……”江天放在一旁开了个玩笑,弄得陆舟脸微微一红;江天放接着说:“不过,你这样的做法,可行不得啊。”
听到江天放说“行不得”,陆舟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
其实,陆舟也知道,他的这个办法,那只是没办法的办法罢了。
不要说全厂在近半年停止对外销售对于企业的影响了,单单是终止现有合同,那就不是一个小事;如果真有那么几家企业不同意,把官司打到法院,对于水泥厂来说,那是个必输无疑的官司,输了,便面临着赔付和处罚,还有就是对于自身信誉的伤害,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水泥厂来说,不啻于是灭顶之灾。
陆舟心中明白这些,可他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寄希望于侥幸了;寄希望于其他订货单位看在长期合作的面子上,不会过分较真。当然啦,真要是有企业和水泥厂较真,也只能部分完成合同,多少供些水泥,能拖一时算一时罗。
“江县长,我这不也是……没办法了嘛。”陆舟尴尬的说道。
“你别着急啊。”看到陆舟脸上为难的神色,江天放笑着说:“我来之前不是说了,要送份大礼给你们,你忘了?”
陆舟还真忘了有这份“大礼”。
本来,陆舟心中虽然抱着对“大礼”的期待,可其实,并没有做过分的奢望,万一领导只是一句玩笑话,那也只能一笑置之罢了;接着,被望水乡小水电的事情所震撼,加之一心想着帮助蓝小燕渡过这个难关,真还就忘记“大礼”这回事了。
“江县长,还真有大礼啊?”龙跃也在一旁小心翼翼的问道。
“怎么,不相信我?”江天放开玩笑说道。
“没有没有,只是太意外了。”陆舟赶紧补充说道。
“我刚才看了一下,你们的环保工作抓得不错;我上次就说了,你重视这一块,那我才能给你们出主意,走下一步。”江天放朗声说道:“你前面也说了,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加大对环保设备的投入,性价比太低了,目前的水泥厂,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承受不起;只能从工艺改造着手,我也认同你的这一观点和做法。”
“江县长,你都看到了,我们的厂房已经盖好了,我一直都在寻找合适的新生产工艺;我查阅了大量的国外技术资料,国外那些工艺,先进是先进,可真要拿到我们玉树乡水泥厂来,真还无法实现,那些工艺对于相关的电力、厂房、人员素质的配套要求,太苛刻了,我们现在根本达不到,更不用说那昂贵的价格了。”陆舟说道。
“嗯,你说的这些,确实是事实。”江天放点头说道。
“国内的水泥企业,我以前也考察了好几家,暂时还没找到合适的工艺;不是规模庞大,不适宜我们这类小水泥厂,就是工艺落后,甚至还不如咱们现在的水平。”陆舟继续说道。
玉树乡的水泥厂是新厂,其生产流程,采用的都是相对先进的生产工艺,像这样日产300吨左右的小水泥厂,一般都是采用传统的、较为类似老工艺---平炉焙烧,玉树乡的水泥厂,在平炉焙烧的基础上,还增加一些辅助设备,在同等规模的水泥厂中,已经算得上是先进工艺了。
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生产工艺,早已经计划好了的水泥厂改扩,被陆舟搁置了起来,惹得下面人对他还有意见;按照水泥厂自身的想法,先把新生产线上起来再说,现在开工生产,那可都是钱啊。
“对,要么不动,一旦启动,咱们的水泥厂就要有自己的特色。”江天放点头说道:“你现在的困难是,想帮小燕老师,可自身的产能又不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不对?”
“正是这样。”陆舟点头说。
“我今天送你的这份大礼,就是帮你解决这个问题。”江天放说。
“真的?”陆舟将信将疑,惊讶的说道。
陆舟可从来没有想过,江天放会帮水泥厂,来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这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对于一般的领导官员而言,都是从大方向上提出指导意见,不会插手具体的技术问题,因为,大多数领导,都不懂技术。
“你现在的厂房已经建好了,只要把生产线安装,就可以马上投入生产。而生产线的主体,就是焙烧炉,其他的部分,应该都有现成的设备,是不是这样?”江天放问道。
“是的,现在,我就是想采用一个新炉体,其他的粉碎机、电动机,都已经购买了,只欠东风啊……”
“你们过来……”江天放说着,走到办公桌前,拿起一张白纸,开始描画起来。
陆舟、龙跃和水泥厂的厂长都围拢过去。
江天放画的图,很简单,就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一个椭圆纺锤体。
“这是什么?”陆舟好奇的问道。
“这就是我送给你们水泥厂的大礼啊。”江天放笑着说道。
陆舟明白,江县长是不大可能拿这么大的事情来调侃自己的,这副简单的图,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你们现在采用的,都是平炉,像一个简单的教室,如何将原料放进去进行焙烧,好一点的,会增加一些搅拌设备,在焙烧的过程中,对原材料进行搅拌,以达到充分焙烧的效果,是不是这样?”江天放一边说着,一边画了一个简单的长方形,示意这就是现在的平炉。
“对,江县长,就是您说的这样。”一旁的厂长点头说道。
“想要提高焙烧的效率,那就得让原料的受热面更广,更均匀,对不对?”江天放接着问道。
“理论上是这样,可实际上,要在大生产中完成这个目的,好难啊。”陆舟摇着头说。
“我给你们画的这个图形,就可以解决你说的这个难题。”江天放指着那个椭圆形的图案说。
“怎么实现呢?”陆舟知道,江天放既然敢如此肯定的说,那这个图案中,就一定蕴藏着一个惊人的大发明了。
“其实,要实现充分焙烧,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已经给我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江天放微笑着,对陆舟等人说道:“你们见过街头小贩,爆爆米花吗?”
水泥厂怎么会和爆米花扯上关系呢?
这不止是陆舟的疑问,连一旁的蓝小燕也勾起了好奇心。
江天放没有马上解释,而是掏出了口袋里的中华烟,给几个男同志一人扔了一只;点上香烟后,江天放没有把烟放回口袋,而是将烟盒摆在了办公桌上。
“你们看啊,这个烟盒,就是你们现在水泥厂在使用的平窑。”江天放说着,用手指了指烟盒,然后将中华烟印有华表图腾柱的那一面,也就是面积最大的那一面朝上摆好。
“现在的工艺,热量是从底部往上的,再加上机械或者人工操作,将炉内的原料进行搅拌,使原料能充分焙烧。”江天放说着,打开烟盒的盖子,将里面的香烟拨动了一下,示意搅拌的过程。
大伙一看,乐了,这个比喻,还是蛮生动的,陆舟说道:“是这么个意思。”
江天放又将烟盒拿起,竖着摆在桌上,大家从侧面看,就好像那个图腾龙柱,现在已经是和天安门的华表一样,是立起来的了。
“国外有种新工艺,叫立窑。”江天放指着烟盒说道:“就是将原来平坦着的炉体,竖起来,利用热量从下往上的对流原理,增加受热的时间和过程,便于充分搅拌,从而尽可能的利用了热量。”
陆舟眼睛一亮说:“这个发明真绝,完全符合物理上的热学原理,好创意啊……难怪人家国外的水泥厂,产能能够放大到巨量。”
“江县长,可这个烟盒和爆米花有什么关系啊?”蓝小燕好奇的问道。。.。




官雄 第三十四章捡到了宝贝
第三十四章捡到了宝贝
蓝小燕好奇的问道:“江县长,可这个烟盒和爆米花有什么关系啊?”
“嗯,简单来说,就是二代技术和三代技术的关系。”江天放笑着说:“立窑应该算得上是第二代水泥生产工艺了,现在在国外运用得比较广泛,但是,因为西方国家对我们采取的技术封锁,很多设备和技术我们无法通过正当的途径引进来,致使到目前为止,因为专利权的原因,我们国内还没有一家厂子,能够将这个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江天放没有直接回答蓝小燕的话,侃侃说道。
说起西方国家对于我们的技术、政治、外交的封锁,大家都有些愤然的神色;特别是近来,随着原苏联的解体,以为社会主义的末日已经到来的西方势力,他们的反华情绪更是空前的膨胀。
“落后就要挨打”这在我们党内已经形成了共识,谁让我们自己耽误了那么多的时间呢?现在不是要“赶超”帝国主义,能“追上”或者“缩小”差距,才是比较现实的想法。
江天放接着说道:“但是,我们不见得就必须要采用这个第二代工艺,技术总是在不断发展升级的;西方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无外乎就是想减缓我们的发展速度,让我们永远都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跑;如果可能,我们能在技术上跨过第二代,直接研发出第三代的工艺技术,走快一步,那就不是我们去追他们,而是让他们,跟在我们的屁股后面跑了。”
每个人当然都希望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但,这个,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人家攒积了上百年以上的经验技术,才达到现在的水平,想要超越,又谈何容易啊?至少,工科出身的陆舟,心底对此就从来没有乐观过,尽管他也在努力。
“江县长,这个,可能吗?”蓝小燕怯怯的问道。她不懂技术,但她知道,“超越”这种事,不容易。
江天放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桌上的烟盒拿起,将窄的那个侧面朝下,横放在桌上。
“他们能够想到将炉窑竖立,我们就可以想象,将炉窑打横放置;然后,再转动这个炉窑……”江天放说着,捻起烟盒盖的那头,缓缓的旋转器烟盒来。
“如果,我们再将这个立方体的烟盒,改成一个纺锤体,那么……”江天放轻轻的说道。
“我明白了,就像爆米花的小摇炉那样……”陆舟猛然脱口而出的喊道。
一瞬间,大家便突然联想起来了……
幽静的街头巷尾,有那么一位白发的老人,身边,围着一群孩子,手里或是拿着玉米,或是拿着一小包稻米,老人慈祥的笑着,接过孩子手中的米袋,利索的将米粒倒进一个铁质的小摇炉,然后拧紧炉盖,将小摇炉搁在面前的火炉上;老人轻轻的摇动着手柄,小摇炉便缓缓的在火焰上旋转起来,不一会,老人将小摇炉提起,放在一旁,将炉口对着一个布袋,再拎起一根小铁棍,往小摇炉上轻轻一敲,随着一声“轰”响,一旁的孩子们或是惊叫,或是欢呼,那寂静的小巷里,便传出一串串的笑声,空气中,弥漫开一股诱人的香气……
“江县长,你的意思是,造一个巨大的小摇炉,不,是大摇炉?”陆舟纵然想到了,还是将信将疑的问道。
“对,就是造一个大炉,如果一定要起个名字的话,可以称之为‘旋转炉’。”江天放肯定了陆舟的想象。
陆舟的模样,看上去有些目瞪口呆,但他的内心,却已经是波澜起伏,无法平静。
江天放上次来调研,说过一句话---“积极的心态”。什么样的心态才是积极的呢?
敢于想象,勇于创新,在合理的范畴内,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去去探索、发现,这样的精神,才是真正的“积极的心态”。
炸爆米花谁都见过,但你敢于想象,造一个千万倍于小摇炉的旋转炉,来焙烧水泥原料吗?
传统的工艺,是炉体不动,通过搅拌原料,来达到充分焙烧的效果;而小摇炉则是,原料不动,却是旋转炉体,使受热更加均匀,加热的效率更高。
如果再说得深奥点,那就是运动的相对性;就好比我们坐车,有时候觉得车在飞速前进,也有时候觉得车没动,是路旁的树在飞速倒退。
“江县长,这个旋转炉,经过了实验验证码?能进行工业化的大生产吗?”一旁的水泥厂厂长问道。
“实验室的数据还是比较理想的,但大型的生产实验,还得靠你们来做啊。”江天放说着,拿起纸笔,写下一个电话和名字,递给陆舟说:“你去找这个人,实验室的测试,是他完成的,旋转炉的几何造型设计,也是他在做;他那边已经做出了一个预计能日产500吨水泥的旋转炉,如果安装顺利的话,你们下个月,就可以扩大生产了。到那时,不但小水电需要的水泥能得到保障,你还要想办法,如何去寻找更多客户,来消化增加的产能,哪还用得着单方面的终止合同,停止供货,来得罪你的那些财神爷啊……”
陆舟接过江天放写的纸条,细看之下,纸条上除了一个宁阳的电话号码,还有一个名字---“江子勇”。
“江子勇,江天放……”陆舟在心中思忖着,抬眼疑惑的望向了江天放。
“江子勇是我哥哥。”江天放没有丝毫的隐瞒和犹疑,坦然说道:“我哥是解放军第三军工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旋转炉这个新发明,就是他近期的研究项目。从图纸设计到实验室试验,再到小规模的中试,他那边都已经完成了。据说,到目前为止,各项数据都不错,与国外的第二代立窑相比,节能效率提高了近40,生产效率提高了60;现在,他已经设计并制造出了一座日产500吨的旋转窑,你现在和他联系,正是时候。”
“500吨”陆舟和龙跃惊讶的喊道。
要知道,目前的水泥厂,已经投入的三条平窑生产线,日产量才200吨;现在,一条旋转窑的生产能力,就能够达到500吨的日产量,这怎能不让他们惊喜,不令他们惊讶,这可不是捡到个宝贝吗。
“500吨不算什么,因为只是经过了实验室的推理和验证,还没有经过大工业化的生产实验,所以,我哥这次只做了500规模的炉体。”江天放笑眯眯的说道。
众所周知,实验室的条件与工业生产的厂房条件相比,差距甚大;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科研成果,无法转变成为生产力的原因。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生产条件简陋,生产工具匮乏,更加大了提高生产力的难度。
举个很简单的实例;我们都知道,螺丝、螺帽是配套的,不说那些大工厂,就是一些手工作坊,也能生产。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用的螺丝来说,螺丝与螺帽能套牢,能拧紧,基本就合格了。但是,对于很多大型生产设备来说,光拧紧,是不够的,还得让螺丝与螺帽之间的空隙,尽可能的小,尽可能的“严丝密缝”,因为,一丝丝的空隙,也许在螺丝内外的压力相差特别大的时候,导致气流的外溢,甚至因为高压,而产生爆炸。
但是,也许一枚在江子勇的军工研究所的实验室能做出的螺帽,却无法用在陆舟他们玉树乡的水泥厂,因为那个螺帽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而对于我们国内那些生产螺帽的企业来说,在国外已经采用精密机床、数控机床对螺帽进行加工的时候,我们还停留在靠车床手工在加工,这两者之间在精密度上的差距,稍具常识的人,都知道。
所以,没有经过生产检验的科研成果,因为,大多数情形是,试验采用的仪器,都极为精密,而车间里采用的机器,却是极为粗糙,这会直接导致试验可行的科研成果,无法实现批量生产,只能说是水中花,镜中月,美则美矣,却是可望不可及。
一个负责任的科研工作者,应当具备将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与勇气。
江子勇在家里,是大哥,是长子,素来不爱多言,习惯于埋头苦干;他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弟弟,可不会像江子英那样,嘘寒问暖,送面煲汤;可江子勇的心里,一直在关注着弟弟的发展,默默的注视着江天放所走的每一步。
江子勇在解放军第三军工研究所,也一直是以实干而著称。八十年代大裁军以来,很多军工企业转为生产民用产品,研究所的科研方向,也开始向民用这一块倾斜,这让江子勇科研发挥的舞台,更为广阔。
江天放转业,江子勇没有任何特殊的想法;在他看来,部队也好,地方也好,自己的弟弟,一样能做得出色。
让江子勇不曾想到的是,转业回来后的弟弟,竟然会关心起他的科研工作起来,甚至,还向自己提出了很多奇妙的设想。这些想法,没人想到的时候,是一个谜,但一旦捅开那层迷雾,却又让人又水暗花明,茅塞顿开的喜悦很惊奇。
就像这个旋转炉,江天放只是稍微画了一个示意图给江子勇,就让江子勇感觉到是如获至宝;江子勇凭着科研人员特有的敏锐嗅觉,马上觉察到了其中的“奥秘”,只是经过反复的调整旋转炉长、宽、高的数值,经过实验室的几次焙烧实验,江子勇就成功的将可以用于生产的旋转炉,制造加工了出来。
不过,弟弟有特别的叮嘱,旋转炉的专利,虽然属于科研所,但江天放要求,第一个使用旋转炉的厂家,得优先他来确定,这个要求,江子勇自然不会反对。
看了看陆舟几人,江天放接着说道:“如果在你们这里能够顺利投产,工业生产的实际数据与实验数据相差不大,按我哥的估计,日产量到5000吨的旋转炉,从技术上来说,完全可以实现。”
“5000吨?”陆舟和龙跃,还有不懂这一行的蓝小燕,完全的石化了。
蓝小燕虽然不知道5000吨的日产量意味着什么,但她却清楚的知道,这至少意味着,望水乡现在规划的小水电站所需要的水泥,这样的炉子,两天就可以生产出来。
但陆舟却知道,不要说湖东省,就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现在所知道是,单个炉体日产水泥,最高的也不过1500吨;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日产3000吨的水泥焙烧炉,已经是极限了。
陆舟脑子里有些紊乱,理不清现在的思路和感觉,就恍如一个孩童,猛然闯进了迪斯尼游乐园,眼花缭乱却还不知道玩什么游戏才好,半天,才憋出一句话来,说完他就立马后悔了。
“解放军的旋转炉,要钱不?”
陆舟说完这话,心里的那个懊悔哦……这样的宝贝,还提什么钱啊?多少钱买来都值得啊
“废话,不要钱,解放军喝西北风去啊?”江天放嬉笑着,瞪了陆舟一眼,然后说道:“这炉子的钢材钱你总得给人家吧,还有啊,这设计制造,总得给人家一点劳务费吧;再说了,这个旋转炉安装、调试、维护、培训,不请人家来帮忙,难道还自己弄啊?你不怕搞砸了,我还怕呢……”
陆舟站一旁,急得脸都通红了,本来就不该提钱的事情,现在还被江县长调笑,立刻尴尬的解释说:“给钱,给钱,这些钱,当然归我们出……龙乡长,你去准备车,电话咱也不打了,我们连夜去宁阳。”
“唉,我这就去准备车子。”龙跃应声说道。
两人急火火的,看那架势,是真要马上去动身去宁阳;江天放此时却转过身去,冲蓝小燕说道:“小燕老师,出个谜语给你猜啊;就陆书记、龙乡长这表现,打一成语。”
这时候猜谜语?江县长打的什么哑语啊?
陆舟和龙跃楞了,望着江天放和蓝小燕。
蓝小燕想了想,很认真的说道:“应该是‘过河拆桥’,对不对?”。.。




官雄 第三十五章 三个理由
第三十五章三个理由
陆舟与龙跃当然不是“过河拆桥”的人,只是一时兴奋,忘记了还有领导客人在;能不兴奋吗,水泥厂增产的问题,困扰了两人大半年;为这事,陆舟跑外地考察,陆陆续续都不下十次。现在,江县长带来这么一份大礼,如果真的将来能达到日产五千吨的产量,那可以说是一项领先世界先进水平的工艺啊,猛然间挖到个“宝”,谁还能保持镇定,控制得住啊。
1...6061626364...2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