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城北风
说着。易泰走到那已经种好的种苗前,扒开泥土。认真的看了看,大声喊道:“赶紧去把技术员叫来。这里种下去的全废了,全部返工……”
说着,易泰冲江天放说了句:“小江县长,你先陪徐州长四处转转,我得处理一下……”
农民以前没搞过药材种植,很多时候会想当然的依照以前种包谷、水稻的方式来种药材;尽管技术员反复强调,可浪费种苗返工的事情,还是时有发生,刚开始江天放还有些担心,可见了几次,也习以为常了,凡事,总得给大家一个成长熟练的过程。
徐寒老搞农业的,对此也见怪不怪了,只要发现得及时,很多失误还是能弥补过来的,只是费钱费工而已。几万亩基地,哪能不出一点偏差呢?
看着几个农民在那老老实实的挨易泰的训,而易泰似乎忘了他这个领导,自顾自的蹲下来教农民怎么种药材,徐寒笑了笑,对江天放说:“别管他,咱们往那边看看去……”
山里的空气很清新,到处可见盛开的红的桃花,白的梨花。
江天放可没有易泰那么专业,单论农业种植的技术,他甚至还比不上徐寒。两人聊着聊着,话题从药材基地渐渐的转到了其他方面。
“小江县长,要加担子了,有没有做好准备啊?”
江天放听了徐寒的话,嘿嘿一笑,省委常委会过去都十多天,这风声,也该传到平洲了,徐寒能知道他要当县长的消息并不奇怪。
“徐州长,这事有点突然,要说准备,我还真没准备好。”
江天放的实话实说倒是颇得徐寒的认可:“慢慢来吧,真要是能做到像老易那样,趴在泥地上骂农民,我想,也没有哪个农民会不服……”
江天放看着不远处易泰在那骂人,农民还心服口服的站一旁挨训,心里不由得一阵感慨,易泰在农民中的威望是怎么来的?就是经常泡在地里这么摸爬滚打出来。
“老易县长的境界,我还有差距啊。”
“年轻是你的优势,可也是你的短板,有些东西,一时半会是学不来的,得靠时间的堆积;就像和农民的感情,那不是一两天就能建立起来的。不过,我一直都很看好你,老易的这条路子,不见得就适合你,你的长处,老易也学不来……”徐寒说着,想起江天放的大胆和异想天开,不由得会心的一笑。
徐寒这么一说,江天放心里还真舒服;看来,这拍马屁也好,夸人也好,只要讲到了点子上,没人不爱听的,连江天放这么牛的人也不例外。
来而不往非礼也,领导夸你了,自以为是那是下下策,一味的谦虚那是中庸之道,最好的办法是,一个合适的马屁拍回去,让领导心里也舒服。关键就在“合适”两个字上面,就像挠痒痒,只要挠到痒得钻心的那个点上,就会让人浑身舒泰无比。
“徐州长,您对农业政策和技术了解得比较多,有个问题,我想向您请教。”江天放很是谦虚的问道。
徐寒一听是他专业范围内的事情,顿时来了兴趣:“你说……”
江天放指着对面山坡上零散小块的梯田说道:“您看啊,对面那个有农民在种水稻的田地,不过三五个平米,有没有必须保留的必要啊?”
这下挠痒痒,真正是挠到了徐寒的尖尖上,他笑道:“小江县长,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水平啊。”
指着对面的梯田,徐寒继续说道:“这些梯田的存在,是有其历史原因的,这应该是当年‘农业学大寨’的产物;那个年代,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以缓解全国范围的饥荒,把大量的山林地变成了耕地。砍伐林木已经造成的损害,潜在的威胁,咱们先不提,光说像这样的梯田,一个人站在田里面打个转都难,就更不用提什么机械化耕种了。但是呢,因为我们的国土政策,一直采取的是严格的红线控制,严禁将耕地改变土地性质,这些巴掌大的梯田,就一直留存至今。特别是我们平洲山区,山体大多是岩石成分,能够变成耕地的山地,少之又少,所以就产生了大量的几平米大小的梯田。真要是说这样的梯田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小学生都能算得出来。”
三五平米的小梯田,论产量,不过是十来斤稻谷,几元钱的产值,光是浪费在路上来去的功夫就不少,有这功夫,那还不如养只鸡来得实惠呢。
“那既然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干嘛还要留着呢?这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嘛……”江天放继续谦虚的问道。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耕地红线’的控制政策,国家强制性的要求,国家耕地红线和地方耕地红线两道防线,严防死守才导致的。其实呢,适合开荒的土地都开发得差不多了。现在很多地方,占用的都是良田,新开荒的都是差地,数量看上去是在增长,可很多地方,耕地质量实际是下降的。”徐寒浸淫农业这么多年,对于地方上的这种“偷梁换柱”的手法,那是知之甚详的,一边说,还只能一边苦笑着摇头。
“徐州长,您刚才提到的潜在的威胁,指是是哪些方面呢?”江天放再次问道。
“这个说起来有些像危言耸听,其实,我一直都在担心;不出事则已,一旦发生灾祸,那就是灾难性的。”徐寒说到这里,神情明显变得严肃起来,指着对面的那些山坡说道:“你看看那边,为什么药材基地的种植会这么顺利?就是因为那边的林木早前就已经被砍伐殆尽,还有,你看看我们脚下的这块地方,连草都不多了,大青山几十年前还是一片原始森林,现在呢?植被林木的破坏,一是会影响空气质量,二就是造成水土流失。会导致什么样的恶果?那就是洪涝灾害。我曾经对比过近二十年的水利、气象资料,近十年,将是平洲山区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的高发期。”
徐寒终于在江天放的循循善诱之下,抛出了他最新的研究分析成果。
江天放听了,故作迟疑的说道:“既然以前可以伐木造田,现在可不可以埋田造林呢?”
徐寒听了这话,不自觉的眼睛一亮。
..com
..com
官雄 第一百九十九章 靠人不如靠己
徐寒笑眯眯的看着江天放说:“年轻人脑子就是活啊,反向思维的能力强……”
江天放提出的埋田造林,这个提法太独特了,在现在的政策下,可操作性虽然不强,但是这种思维方式还是令徐寒颇为赞赏。
江天放笑道:“徐州长,我这几天在山里跑得多,所以才会有这样异想天开的想法,让您见笑了……”
“好一个异想天开啊;不过,我敢肯定,将来国家的政策一定会走到你的这个思路上来;现在国外都很重视森林覆盖率,绿地面积,我们国家在基本的粮食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之后,迟早得这么干。这不只是一个发展趋势,而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的。”徐寒说道。
“要是我们的决策者,都像徐州长这样开明,眼光具有前瞻性,那我们基层的工作就好干多了……”江天放不失时机的又是一记“痒痒挠”。
哪知这回马屁没拍到点子上,徐寒听了江天放的话,却是神情一黯,摇摇头说道:“没那么简单啊……嗯,很难,不容易……”
江天放略一思索,便想明白了,徐寒这是有感而发啊。
徐寒来平洲以前,就是安普市的副市长,主管农业。安普市是农业大市,农林畜牧发展得都很快,徐寒因此多次受到省里领导的好评;三年前,徐寒是被省委委以重任来到平洲,省里就是希望他能凭借自己的经验、能力,改变平洲农业落后的局面。推动平洲的农业发展。
按说,从安普市平调平洲,无论是权力、地位徐寒都“亏大了”,但徐寒也有自己的想法,平洲苦穷,如果能出成绩,不是更容易升迁吗?这也是当时省委领导“强行”安排他来平洲时。有过暗示的。
一晃三年过去了,徐寒却是一直原地踏步。领导的暗示根本没有兑现的迹象,徐寒心里其实很清楚,论原因的话,没别的,平洲的农业没有搞上去了。
可平洲的农业是那么容易搞上去的吗?要钱没钱。要政策没政策,要项目没项目;农业想搞上去,农民自身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农民穷得揭不开锅,哪还有余力去谈发展?没有成绩,再加上平洲官场异乎寻常的复杂性。徐寒升迁的梦想,逐渐的被尘埃掩埋。
今年是大选年,机会不少,可竞争也异常的激烈。很多人都在钻山打洞的在找路子。春节期间。徐寒也去宁阳走动了,可有的门他是进不去的,能进的门,也没有哪个领导给了他一个让他比较愉悦的“暗示”,都是强调,要他安心,“立足本职工作”。
什么是徐寒的本职工作?当然是农业了。他这么心急的来青山县视察,一是因为自己确实关心药材基地的建设进程。另外呢,徐寒想要获得升迁的机会。摆在第一位的就是得有“政绩”。 徐寒想来想去,现在平洲能拿得出手的项目。也就是青山县的药材基地了。这才是徐寒来青山县背后所隐藏的目的。
江天放想清楚了徐寒的想法,他忽然有一个大胆的设想。
这个想法其实并不突然,也是最近江天放一直在考虑的问题,因为他一直在想,怎么在州里建立自己的人脉。
江天放的眼光,第一时间肯定是盯着州委的九个常委。除了州军分区司令吴郡生,还有八个人选,江天放翻来覆去的斟酌,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但现在看到徐寒,江天放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视野还是太窄了,非常委的徐寒,难道就不能考虑吗?
应该说,江天放真正大胆的想法是,非常委的徐寒,难道就不能让他变成为常委吗?
一旦思维突破的原有的局限,江天放现在再看徐寒,怎么想怎么都觉得,这个人选,这个想法比自己原来的考虑,成熟、稳定、可靠得多。
建立人脉,那只是一种权势的依附,江天放的心里,甚至是有些排斥这种做法的;他现在想的是,要制造人脉。
如果能把徐寒扶到常委的位置上去,自己与徐寒的关系,那不是比单纯去建立起来的人脉要坚实得多?
徐寒现在最大的尴尬是什么?就是他被夹在书记州长之间,成了地位“超然”的第三方。徐寒来平洲以后,特别是罗佩文当书记以后,不可能看不到罗佩文与乌山青的明争暗斗。要么是本性使然,徐寒不愿意参与到这种政治斗争当中去,要么是另有所图,他认为这两人都不值得他依附,要么就是看不清局面,不知该依附那方才好。
不管徐寒是出于何种考虑,现实的情况就是,谁也不靠的徐寒,固然在斗争中能够安然无恙,可是他也失去了上升的助力,因为哪一方都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都不会去抬他这个“边缘人”。
但是徐寒本身的条件还是很值得看重的,他的能力很突出,也很有特点,那就是在农业领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而搞好农业,是任何一级政府都必须重视的事情。
因为我们国家,现阶段还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安身立命之本”!
现在江天放看徐寒,越看越满意。无论是徐寒的能力、人品,都值得肯定,特别是徐寒能在复杂的平洲保持“清白之身”,这尤其是难能可贵的事情。
徐寒做梦都想不到,他竟然会被一个下属,像丈母娘看女婿一般的,被审视、评断。
这许多的想法,说起来话长,其实在江天放的脑子里,只是一闪念的功夫。
江天放这几天在考虑建立州里人脉关系的时候,一直都很迷茫,困惑,因为他想来想去,都无法独善其身,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论是乌山青也好,罗佩文也好,都不可能无条件的支持江天放,而其他人呢?能起的作用又实在有限得很。
或许只有江天放这个另类才会这么去评价领导,“作用有限”,唉,要是那些个州委常委知道了,不知该作何感想了。
徐寒的出现,打开了江天放思维上的另一道门。
“平洲,应该出现第三势力!”靠人永远不如靠己,这是江天放最后的结论。
一旦有了这样的立足点,江天放再去审视平洲官场情况的时候,忽然觉得思路清晰许多了,金石、李河、何传,这些人影,一个个的在他脑海中闪过,一个个的重新对他们进行定位。江天放发现,在平洲,像徐寒这样希望能独善其身的官员,其实不在少数。有些人,即使是依附哪一方,也是有限度的依附,而不是死党。把这股力量集合起来,完全可以形成让罗佩文、乌山青不得不重视的力量。
如果真的出现第三势力,原来的那种不稳定平衡,一定会被打破,很多人,会重新开始站队。
官场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可能存在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在平洲,能够做到不依附罗佩文、乌山青而生存下来,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这些人,本身就一定具备一定的人格力量,而且还具备一定的能力,要不然,早就被那两派的人给挤得无处容身了。
想到了就要去做!
“徐州长,我倒是觉得,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江天放脸上带着颇有深意的笑容对徐寒说道。
徐寒听了这话,明显的一愣,再看看江天放的表情,这话明显是别有所指啊。
“唉,我怎么把这个人给忘了呢?”徐寒在心里一声懊恼,恨不得现在拍自己一巴掌。
徐寒想到了宋誉华,这个与江天放称兄道弟的一号大秘。
去宁阳拜年,徐寒想到过欧阳书记,但那仅仅只是一闪念而已;欧阳书记离他太远了,别说徐寒,整个平洲,能有几个人有资格去给欧阳书记拜年?别说是登门,徐寒连打个电话拜年的资格都没有,全省那么多官员,要是都打电话给省委书记拜年,那欧阳书记还不得烦死?关系没到那份上,你去打电话,只能归属到“骚扰”这一类,不但不会有效果,还会起反作用。所以,徐寒在脑海中,自然就“无视”了欧阳书记的存在。
想起了宋誉华,徐寒的心里忽然砰砰的剧烈跳动起来,强压住心情,他笑着对江天放说道:“很多事情,在小江县长看来是很容易,但对其他人来说,就没那么简单罗……”
徐寒与江天放的关系,还没亲密到有什么讲什么的地步,他只能小心翼翼的试探;何况,这还有个面子问题,徐寒现在的身份毕竟是领导,怎么可能好意思涎着脸的求下属帮忙?而且是要帮这种“跑官”的忙。
面对徐寒的试探,江天放心知肚明;他也摆得正自己的身份,这种事,自然不能等领导开口,得自己主动提起。
“徐州长,省里的人事变动基本完成了,下一步就是地州市;我在宁阳还有些朋友,如果徐州长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我江天放一定会尽力。”
听着江天放如此直截了当的表述,面对如此赤.裸裸的诱惑,徐寒本以为自己知识分子独有的平静而清高的心,竟然又不争气的再次“砰砰”跳动起来。
..com
..com
官雄 第二百章 临时抱佛脚
谢谢“施政”,“雪侯”的月票!谢谢一直以来的支持鼓励!
徐寒一直在心里对自己说,“矜持点,再矜持点……”可终于没能矜持住,开口说道:“小江县长,此话当真?”
江天放笑道:“徐州长,我怎么敢和您开玩笑,而且是拿这种事开玩笑?”
徐寒虽然知道江天放的话不是在开玩笑,拿领导升迁的事情来调侃领导,除非这个下属是活腻歪了。别说开玩笑了,就是向领导打听这类事,那都是犯忌的。他这么一问,不过是想再次确认一下而已。
“我也不瞒你,现在,确实是关键时刻,我在副厅这个级别已经有七八年了,也没指望这次就能升正厅,能有点小小的进步,我就满足了。可惜啊……我是力有不逮。”徐寒心里虽然高兴,却是苦笑着对江天放说道:“我这个领导,实事没干几件,却想着升官,倒是让你见笑了。”
江天放正色道:“在体制内,能做到想升官而不去想发财的人,我觉得就难能可贵;徐州长要真是个官迷,我小江今天也不会和您提这个话题。”
说着,江天放指着对面的山坡对徐寒说:“就像您说的,要重视保持水土,要重视林木培育;如果您说话的分量能重一分,那完成这个愿望的时间也许就会缩短很多。有些人站得很高,却看不远,有些人看得到,说了却没人听。这其实是悲剧啊……”
“这方面的问题,我研究很久了。也在政府会议上提到过,可惜,人微言轻啊……”徐寒叹了口气。
“其实,我这几天也有这方面的想法,不光是封山育林,我想更进一步的提出‘退耕还林’的概念。”江天放很坚定的说道。
徐寒早不记得刚才江天放还在“谦虚”的向他请教了,闻言惊讶的说道:“退耕还林?你想把这些耕地……”
“嗯。这些耕地,本来就是我们从林地那抢夺过来的。象征意义大过它的经济价值,我想把它们还给山林。”
徐寒此时已经忘记了,刚才还想着江天放帮忙找关系的事情,很认真的问道:“你这个想法,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点?”
“简单讲。就是将坡耕地停止耕种,造林种草,以防止您刚才所说的水土流失情况发生。”江天放解释说:“像我们这种四十五度角的坡地,其实水土流失是很严重的,早就应该进行保护了。”
徐寒点头说道:“别说四十五度,我看二十五度以上的坡地。都不适宜作为耕地。不过,把这些耕地废了,种上林木的话,那农民的粮食问题怎么解决?”
江天放说道:“其实您比我更清楚。像这些山区的农民,哪一年能自产自足?还不是靠上面发救济粮才能解决吃饭问题。反正是救济,不然刚才改成补贴,补粮食也好,补现金也好,都行。我们青山县更好解决,可以直接补贴药材的生产资料,将这样的耕地。全部转换成经济林地。”
“嗯,你这个主意倒是不错……”徐寒点头说道。
江天放说:“我要秘书弄了一份退耕还林政策的报告书。等会拿给您;还麻烦您结合这些年对封山造林及防止水土流失的研究和经验,再写一份详细的可研报告出来。”
徐寒倒是没有责怪江天放给领导“安排工作”。而是诧异的问道:“你有渠道可以发表这样的文章?”
江天放摇摇头说道:“发表倒在其次,将来有机会发表到中央的专业媒体上的。我有个想法啊,别人找领导跑关系,都是送钱送礼,徐州长是技术性的官员,得来点有特色的,咱们啊,送报告给领导看。”
江天放转了一圈,又回到去宁阳找关系这个话题上来,徐寒从退耕还林再联想到“跑官”的事情,不禁一拍手掌,喊了一声:“小江,你这主意妙啊!”
徐寒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政绩。
徐寒想和领导接触,无非是想给领导留下一个好印象,他最想给领导留下的印象的什么?专业、创新、切合实际。
和领导见面,总得有话题聊,迎合拍马固然免不了,但第一次见面,你总不能从头到尾的拍马屁吧?领导看了估计就会下你的判决书,没有哪个领导愿意启用一个只会溜须拍马的人。
任何领导在用人的时候,除了亲疏远近之别外,肯定要看你的能力如何,越是能力强的人,哪怕你有明显的缺点,领导也愿意冒风险来用你。
第一次和领导见面,如何才能体现你的能力?总不可能背书,把过去的光辉事迹添油加醋的讲一遍,领导对过去的事情,兴趣有限得紧。领导用你,看重的是你的未来,是你未来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利益。
谈未来是虚的,如果你在领导面前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前景,首先是你自己很难把握,其次是很难立刻取得领导的信任。
谈什么比较好呢?
有创新精神又切合实际的新论点,是领导最喜欢听的。
立足一个出发点,紧扣现有的政策,但又高于现有政策;言之有理并且言之有物;既能在小范围进行试点,将来又、能够大面积推广,最好是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影响,这样的创意,是领导最喜欢的。
江天放的退耕还林和徐寒的保持水土,就属于这样的话题。
别人去找领导,是临走的时候递过去一沓钱(汗,那年月还没有银行卡);你呢,是进门后就递过去一张纸。这高下差别那是顿现啊,想一想都牛气。
没有哪个领导见人第一面就会收钱的,多半会一本正经的和你谈话,当然了,熟悉之后会不会收钱,那就另说了。
徐寒越想越兴奋,冲着江天放呵呵的乐道:“小江,你真有一套,难怪你升职,能上那里去讨论……”
有扎扎实实的成绩不说,为人处世还能这么讲究方式方法,这江天放还不升官就真是见鬼了。
江天放笑道:“到时候,关键还得看徐州长报告的分量如何……”
“小江,报告的问题不大,我这边的资料都是现成的,关键是怎么把你提出的退耕还林那一块结合写进去。”
“徐州长有把握就好办了。”
徐寒顿了顿,终于还是说了出来:“小江,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徐寒说完这话,觉得自己的脸都红了;他觉得有些奇怪,自己怎么会和江天放这么直接的“提要求”?
徐寒这话的意思是,你小江打算引见谁给我认识?
讲得再漂亮也不如行动的说服力大。
“徐州长,您稍等”。江天放也不含糊,掏出手机,拨了个电话给宋誉华。
“宋哥,方便吗?”
“小放啊,现在没事,你讲……”
“我想问一下,这一批地州市的人事变动,上面定下来没有?”江天放问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