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城北风
就像江县长说的,那两个问题,平洲没人能够解决,但并不是说,江县长就解决不了。
江县长会去解决这两个问题呢?
,苗怡忽然对充满了期待。
江天放没有和苗怡深谈,不是故意要冷冷她,而是晚上约了人,易泰。
春节开始,江天放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和易泰聊过,更别说拜年了。
因为易泰一直呆在下面乡镇。
马上就要开春了,药材基地的建设进入最为紧张关键的阶段,种苗、种子、肥料都得到位,去冬开的山地,现在需要进一步整理、开沟,还有水利灌溉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考虑到,易泰一天到晚蹲守在山上,陪着各大药厂的技术人员,督促各乡镇村,抓紧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
“小江县长,你这礼品提地方啦,你啊,该提着这些,去上面跑跑……唉,不过,真要是提这点去上面,估计人家会嫌寒酸。”看见江天放提着些烟酒进门,易泰就打趣起他来。
“老易县长,这还寒酸,别人我还舍不得送呢。”江天放不以为然的将礼品放到桌上,从里面拿出一条烟,递给易泰说您看看吧,有钱也买不到的好,给您尝尝鲜。”
“特供……小熊猫,小江县长,这是烟,我没听说过?”易泰拿着那条烟,翻来覆去的看了看,确实没见过这种烟,连听都没听说过。
“我说出来,可别吓着您了……”江天放笑着说道邓公就只抽这种烟。
“是不是真的?你别诳我啊。”易泰还真吓了一跳。不过,他还是有特供烟这一说的,没想到今天看到真的特供烟了。
“真的,我哪敢和您说假话啊,这烟,我都只有几条,还是从老人那偷出来的,一次就送您两条,我够意思吧?”
易泰那眼睛,可是老江湖了,他早就看出来,小江县长肯定是有背景的人,但他佩服的江天放的人品、能力,所以从来没有和江天放聊过这方面的话题。只是没料到,小江县长的背景能深到“小熊猫”这个份上。
“我还琢磨着要你去上面跑跑,看来,我真是瞎操心了。也是,你要是为了当官,又会跑青山县这山沟沟里来。子,把这烟收好。”易泰叹了口气,他今天特意赶和江天放见个面,本来是想劝劝江天放,这节骨眼上,该去上面走走的,还得走;哪怕是打着拜年的幌子,送点薄礼,那也比都不干强啊。好歹能在领导那里留点印象不是?
“我的事,劳您费心了;您别急,看着吧,等我出手的那天,吓那帮人一跳,让他们觉得不给我个书记当当,都怕交不了差……”江天放笑着,接过易泰爱人端的茶。
“你啊,这话也就我信,别人听了得当笑话讲。”易泰无奈的笑了笑,指着江天放手里的杯子说豆子芝麻茶,尝尝,很香的。”
“嗯,是真香。老易县长,这阵子,辛苦您啦,等我伤好了,我再陪您泡到山里去。”
“别,好不容易捞个差事,你可别抢我饭碗。”易泰开着玩笑说。
江天放这是易泰爱惜,才会故意这么调侃,一时还真不知回话。
易泰感叹着道我真得谢谢你,临老了快退的时候,能为青山县做这么一件利在千秋的事情,我这辈子,值了……以前常常讲,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算得上是造福一方?我就想着,等过个十年八年的再去山里,还有老百姓念着我易泰的好,那我就知足了。我啊,翻年就算59了,还能干多久?现在才觉得紧张啊,总想多开几亩山,多种几垄苗……”
听着老易县长略带伤感的话,江天放心里极有感触,这个老人朴素而诚挚的情感,又岂是那些开会表彰所能概括得尽的?
“您可别这么说,就算不当副县长了,不还是有机会?再说了,不是还有一两年吗,早着呢。”江天放劝慰道。
“不说这个了,对罗,我还没来得及谢谢你的车呢。”易泰说。
江天放搞了五台苏式越野车,其中四台,四大家各分了一辆,剩下那台是指名道姓给江天放的。江天放把那车,直接指定给易泰了。
易泰常年跑山区,路况差,地势险,再加上他这把年纪了,弄辆安全、舒适的车给他,那是最实惠的支持。
“那车样?”
“好,苏式车就是性能好,跑得平稳,刹车制动也灵敏,马力大;就是有点耗油。”易泰笑呵呵的说。
“耗油咱不怕,今年财政的日子会好过点,我还打算建议配呢。”江天放笑着说。
“配是好事,这个我支持,可山里没信号啊。我倒是有个建议,是不是可以考虑搞个村村通;以后药材成熟了,和外面打交道的机会就多了起来,山里没个,很不方便;我和你说个笑话啊,有回我在山上接个传呼,说胡县长找我,等我找到回他话,胡县长说不用了,他本来打算和我去州里开会的,现在会已经开完了,他都回青山县了。”
“通,这个事是得搞,老易县长,我记下了,这事我去办。”
现在每个村,都还是通了,不过是那种手摇式的老式机,靠人工来转接,接通率低不说,还老断线;遇上个风雨天气,室外的线出现故障,那情况更麻烦。
现在,程控刚刚在城市普及开来,装机很贵,一个号光装机费就得大几千,交了钱还要排队。
易泰装的难度,说我也就是这么个愿望,慢慢来吧。”
第一百六十九章小熊猫的背景
第一百六十九章小熊猫的背景
官雄 第一百七十章气候公约与青山锰矿
第一百七十章气候公约与青山锰矿
感谢书友“clteng”的评价票,各位,订阅满1000点,系统就会免费送一张评价票,各位记得去书页投票啊
陆舟和苗怡是一大早就到了江县长的办公室外候着。
不是在领导面前献殷勤才来这么早的,是激动,是兴奋。
江天放提出的那两个问题,不光是苗怡在四处跑,找答案;就是陆舟这个工科生,也一直在苦苦是思索,甚至还找到了大学的老教授那去请教,老教授琢磨了半天,很虚心的和陆舟说,“这个问题我确实不,这样吧,我介绍个人给你,你去找他请教下;记得有结果了告诉我”。后来苗怡去请教的那个专家,就是陆舟这么宛转给找的。
专家、教授都不来解决的问题,困扰了两人一个多月的难题,终于就要揭开谜底了,两人能不兴奋吗?
苗怡一边在那等,一边还和陆舟聊,“这满世界找不到答案的问题,江县长要真的能说得我心悦诚服,以后江县长就是让我去跳河,我也立马跳。”
“得了吧,你水性比泥鳅还好,跳河算哪门子事?”陆舟调侃了一句。
苗怡白了陆舟一眼讨厌啊……”
“你啊,还是不到黄河心不死;江县长的境界,你只要跟在他身边细细品味,你一定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受。”陆舟很认真的说。
“那你现在是感受?”苗怡好奇的问。
“我现在觉得,我眼中的世界,和以前的世界,完全不一样了。”
苗怡楞了,半晌没有,细细的琢磨陆舟话里的意思。
“苗乡长,有些话我一直想和你说。”陆舟眼睛看着政府大院里的人来人往,小声的说。
“是不是要批评我?批评我也接受,你说吧。”苗怡低着头说。
陆舟看着身边这个比还大两岁的女乡长,他其实还是很满意这个副手的。苗怡人能干泼辣,聪明好学,而且不是那种一门心思钻钱眼的人,也没有那些基层乡干部的官场恶习。陆舟很看重这个副手。这段,看着苗怡憋足了劲的想要表现给江县长看,四处找人学,找人问,陆舟其实很想劝劝她,但碍于苗怡是女的,又是刚和搭班子,说多了会打击她的积极性不说,关键是还担心引起苗怡的误会。
今天苗怡“跳河”的玩笑话,让陆舟觉得,苗怡还没有完全的服气,应该提醒下这个女乡长了。
“我来青山县不短了,你见我真正服过谁?马全书记,外号是马大炮,别说心里服了,哪怕是嘴里,你见他服过谁?蓝小燕书记那是有名的一根筋,不拐弯的人,你见她服过谁?老易县长现在这么拼命的干,是为?米书记我就不评论了,你比我还了解她……这其中是不是有联系,有必然性?你想想吧。”陆舟的时候,眼睛还在看着院子里。
其实,陆舟还想说,龙跃为放着好好的第一乡的乡长不当,江县长一句话,就乐呵呵的跑去接手交通局那个烂摊子了?李开沉寂了这么多年,为会忽然爆发,拿出“城建规划”这样的惊艳之作?向家辉这个刑警队长,连破案的事情都去请示江县长,这是原因?为这么多牛脾气的人会服江县长?难道大家都是吃了江县长的**药吗?但陆舟觉得说的已经足够引起苗怡的思考,反思了。
苗怡没有,一直在想着陆舟的话,米来凤的话;从小就漂亮、才华出众的她,一直是老师、家长夸赞的对象,同学羡慕的对象,这让她养成了很高的心气;参加工作后,又深得领导的赏识,才三十岁,就已经是正科级有实权的乡长了,青山县的女性干部,除了破格提拔的蓝小燕,谁能比得上她?就算是男的,除了陆舟这个州里有背景的书记,还有谁能比她强?这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她一直觉得,这一切,都是她应有的,美貌虽然是她的天赋,但她并不是靠外貌获得成功的,她靠的是的脑子加实干。
对领导,苗怡从来都很尊重,但是要说她会从心底服气谁,还真没有,更别说像陆舟这样,这已经是崇拜了。
“你们来啦?”正在沉思间,传来江天放的声音。
“江县长,不瞒您说,我昨晚都没睡好,那两个问题,太诱人了……”陆舟笑着说。
三人进了办公室,很快白羚也了。
“我今天只打算解决一个问题,那按你这么说,还有个问题悬着,这年把你都会睡不着了?”江天放笑着说。
“一个就一个,好歹能睡个囫囵觉啊……”陆舟笑道。
“白羚,你把资料给陆书记他们先看看。”
白羚拿过叠资料,交给陆舟和苗怡。
苗怡接过厚厚的一叠资料,才看了两页,就有些脸红了。
苗怡一直觉得,经过前期、近期大量的走访、咨询、请教,她对国内的锰矿行业,不说是了如指掌,至少是知之甚详了;可看了这份资料才,她的眼界,真的太狭窄了。
1991年,是国内锰业的低谷期。因为受两年前的风波影响,国际上对我国实行制裁,导致出口锐减,同时,国际国内锰价,从一万多降至七千。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国有锰矿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停产。1990年,全国共有锰矿企业四十余家,产能达到了五万吨,但是到1991年,就已经有十几家锰企业关闭;实际产出,只有一万六千余吨,其中约有九千吨是用于出口,出口价格也降至不到1100美元。因为有很多无证,甚至盗采私炼的企业存在,这样的锰矿,在青山县就有很多家,像宇庆手上掌握的,就有四五个这样的锰矿,都是产量小,规模小,手续不全甚至没有办理手续的,他们不像那些国企需要养活一大帮人;这些私企,有业务就开工,没业务就停着,所以,实际的产量是高于1.6万吨的,但国内的市场价格,却要低于7000元。
这些情况,有的是苗怡了解的,有的却不;但是,资料上对于国外锰业的发展现状,苗怡却是一无所知。
1991年,国际上真正有规模的电解锰厂家并不多,集中在美国、南非,少量在日本、乌克兰、格鲁齐亚等国家,其中,美国和南非的产量占到了全世界产量的70,南非最大的锰企业,年差能达到了七万吨。随着电解锰价格的走低,日本和乌克兰关闭了部分厂家,格鲁齐亚的厂家全部关闭了。
苗怡很纳闷,原来还觉得咱们国家的锰业企业经营不善,管理落后,所以才会关了那么多,搞半天,国外的企业也不地啊?连小日本也不经折腾,还不如宇庆的锰矿扛得住呢,这价格一跌,说关闭就关闭了。
再看后面的资料,却和锰业完全不沾边。
这是一系列的国际新闻报导整理,包括一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首先是一系列气候数据,一些气象学专家提出的全球气候变暖的研究报告。
然后是一些国际新闻。
1979年,在日内瓦召开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
198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与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发起成立了“气候变化政府间会议”。
1990年,“气候变化政府间会议”提交了一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
1990年,第二次国际气候大会号召建立“国际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经过137个国家及欧共体的部长级磋商,为公约确立了一些原则,包括: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关注的,公平原则,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可持续发展和预防原则。
1990年12月,联合国常委会批准了开启“国际气候变化框架条约”的谈判,参加这个谈判的国家,共计150余个。
经过两年五轮的会议磋商谈判,各国达成一致意见,将于1992年6月,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应对未来数十年的气候变化设定了减排进程。特别是,通过公约建立一个长效机制,使政府间报告各自的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情况。此信息将定期检讨以追踪公约的执行进度。此外,发达国家同意推动资金和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他们还承诺采取措施,争取200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维持在1990年的水平。
各参与签署公约的国家,都承认地球气候的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是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感到忧虑的是,人类活动已大幅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这种增加增强了自然温室效应,平均而言将引起地球表面和大气进一步增温,并可能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产生不利影响。
注意到历史上和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部分源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排放仍相对较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社会和发展需要;
意识到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中温室气体汇和库的作用和重要性;
注意到在气候变化的预测中,特别是在其、幅度和区域格局方面,有许多不确定性,承认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要求所有国家根据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及其社会和经济条件,尽可能开展最广泛的合做,参与有效和适当的国际应对行动。
尽管不明白江县长的意图,但是,这些资料苗怡还是看得懂的。
震惊之余,苗怡不明白的是,气候公约和青山县搞锰矿有关系吗?
第一百七十章气候公约与青山锰矿
第一百七十章气候公约与青山锰矿
官雄 第一百七十一章不锈钢与锰
第一百七十一章不锈钢与锰
苗怡拿着那厚厚的一叠资料,这才看了不到一半,就抬头问江天放:“江县长,这个气候公约和我们搞锰矿有什么联系啊?”
陆舟在一旁,头都不抬的说道:“看完再问。”
别看陆舟比苗怡小两岁,可书记就是书记,这一发话,一把手的威严顿现,苗怡赶紧低下头,继续看资料。
我们国家的锰矿,主要集中在湖东省、湘省、贵川省。
锰矿石分两种,一种叫菱锰矿,化学名称是碳酸锰,一种叫软锰矿,化学名称叫氧化锰。
要把锰从矿石中提炼出来,国际上普遍都是采用酸浸电解法,就是把矿石磨碎成很小的颗粒,直接泡到硫酸里面,发生化学反应后,形成电解液,再进入电解槽进行分离,把锰提炼出来。
稍有不同的是,菱锰矿可以直接用硫酸浸取,但对矿石的品味(锰的含量)要求较高,一般都要求含量在20以上;而软锰矿则不能直接泡,需要多一道工艺,焙烧,通过与煤hn合焙烧,发生反应后再用硫酸浸取,然后电解分离提纯,不过,这种焙烧法,很多小矿企都是采用的土法焙烧,建个密封窑就开始烧,什么都不管;像青山县的几个锰矿就是这种典型,他们哪有什么技术人员啊,随便找几个熟练工就干了,至于说什么回收率,什么纯度,一概不管。
从工艺流程就可以知道,提炼锰,有两个最主要的成本,一是硫酸,而是电力。
以前咱们提到过的,狗娃狗生压榨硫酸店的王老板,就是因为硫酸是锰矿不可或缺的生产原料。
而望水乡的小水电之所以能获取青山县天龙矿业的风枫投资,就是因为矿业想获取充足的电力。
这些知识,苗怡通过最近的恶补,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
接下来的资料,是有关锰矿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早先的企业标准;还有国外现在通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这些标准,技术xng极强,苗怡看得是似懂非懂;好在,接下来的资料中,列举了我们的标准与国外标准的差异。
1991年,我们实行的国家标准,是由冶金部提出,由沪海冶炼厂起草,jiāo国务院标准委员会评审通过后颁布实施的。
与国外的标准相比,很显然,我们的标准要求要低得多,特别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电解锰成品的杂质要求;我们的电解锰,大都纯度在98左右,而国外,已经达到了99,甚至有的优质锰,达到了99.5;我们的产品,明显c(碳)、s(硫)的含量偏高;
二是国外的标准中,有对气体元素的要求,而我们是不作要求的,如h(氢)、o(氧)、n(氮)。
三是由工艺导致的杂质,国外的工艺与我们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在电解过程中,我们是掺入了含硒的化合物做添加剂,而国外不采用这种工艺,直接导致了我们的成品中含硒过高。
因为标准的要求不同,直接导致了我们才电解锰产品质量与国外差距较大;不要小看提高的那1纯度,价格可是贵了20以上。
这些资料,好歹和锰矿是息息相关的,苗怡看得还是很投入。
可接下来,又是她看着头晕的资料,是炼钢的资料,而且还不是普通炼钢,是不锈钢。
什么炼钢的基本流程,不锈钢的用途,不锈钢的牌号,标准的,看得苗怡是晕头转向,这些专业xng的东西,不是谁都可以一看就看明白的。关键问题是,苗怡对炼钢根本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怎么炼锰。
可看着看着,苗怡渐渐的看到了,不锈钢和锰的联系。
研发不锈钢的起因,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解决军队所用的机械腐蚀问题才研发出来的,科学家发现,在普通钢里面加入其他金属成分,可以有效的增加钢材的耐腐蚀xng,这种合金体,后来就称为不锈钢。
最常见的不锈钢添加成分,是铬和镍。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因为镍作为战略物资被国家控制使用,为了解决因镍供应不足导致的不锈钢产量降低的问题,这时候,美国开始研究,结果研发出了以锰代镍的新型不锈钢型号,这种添加了锰的不锈钢,就是现在广为使用的200系列不锈钢。
二战以后,镍的限制逐渐解除,美国人不缺镍,也就把这项科研成果束之高阁。看来,官僚主义即使在西方,也是存在的。
但是,美国不缺镍,其他国家缺啊,比如印度。
在研发200系列不锈钢的过程中,有几个印度人参与了这项研究,二战后,就把这项技术带回了印度。(别提知识产权,那时候不兴这个,钱学森还跑回来研究核武器呢,一切都以国家利益至上。)
因为印度缺镍,所以,200系列不锈钢,其实是在印度人手中发扬光大的;后来,美国人看到了锰系不锈钢的优点,才如梦方醒,把“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重新拿出来进行深入研究。
所以,现在的200系列不锈钢,标准最科学,产品系列最全的国家,是美国和印度。
1989年,国际镍价大幅上扬,与此同时,锰价却大幅下降;这直接导致了200系列不锈钢的扩产。其中以印度为甚,大规模的扩大了不锈钢产量,而这增产的不锈钢,大部分都进入到我国。
200系列不锈钢最大的优点就是成本低,适合民用产品。它的用途,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就是饮食餐具,随着国内饭店酒楼的增加,美观坚固的不锈钢餐具取代了很大一部分的瓷器餐具;
其次就是在建筑行业,大量的不锈钢材料进入到建筑工程当中,小到mn的把手,chou屉拉环,大到楼梯扶手,建筑外墙,都大量采用了不锈钢的材质,与传统的钢材相比,美观xng,耐用xng都得到了提高;
还有就是电器类产品,特别是洗衣机,不锈钢是不可或缺的材料。
光这几项加起来,咱们就可以估算得到,国内近十几年对不锈钢需求的增产程度。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其不锈钢的消耗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
而我们国家,特别是近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发展,对于民用品的需求,以几何级数上涨,这直接导致了不锈钢的需求增长。每年我国进口的不锈钢,光从印度进口的就有40万吨以上。
为什么要进口那么多不锈钢?因为我们国家自己的钢厂,没有一条大规模的不锈钢生产线,更没有专业的不锈钢生产企业。这其中固然有技术的制约因素,最大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国家和印度一样,也是一个缺镍的国家。没有镍,怎么生产不锈钢?我们自己生产的不锈钢,不说质量,光是产量,对于国际市场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几乎全靠进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