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可是最应该给她支持,并且也一直口口声声绝不动摇的那个男人,此时正在莫斯科,希望文化沙皇给他坚定的支持。
这也不能怪艾伦威尔逊,他是为了英美特殊关系走一趟,为美国传话希望苏联站在美国一边,让尹朗人质危机有一个好的结果。
唐宁街十号的电话在此时响起,内阁副秘书长阿姆斯特朗和内政部常务次长布雷斯特表示有事情要汇报,过了一会儿,布雷斯特开始将各城市的情况详细汇报,“艾伦爵士临走之前,还表示可能到了最为危险的时候,政治家应该做出决断力的决定。皇家骑警可能是必须选项。这已经不是罢工,而是涉及到了英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蒂塞德当地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在bbc的直播当中场面已经近乎于暴乱,打着正义旗号的钢铁工人,却在洗劫商店,点燃汽车,受到波及的店主欲哭无泪,在镜头面前怒斥所谓的工人罢工。
据不明来源的消息指出,还有南亚面孔的所谓工人,对女性实施了犯罪行为,这个犯罪行为是不是真的还未经证实,但就算是未经证实,这一条新闻也已经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如果有人关注着英国钢铁工人这一次的罢工运动,很容易就会得出来结论,整个英国处在水深火热当中。
罢工的组织者将罢工行为描述成劳动者和反动政府的对峙行为,但保守党在撒切尔夫人的强压之下已经统一口径,危险的左翼分子正在对英国的繁荣和安定造成威胁,撒切尔夫人十分想要把锅扣在苏联身上,但是艾伦威尔逊正在访问莫斯科,讨论尹朗人质危机的共同立场问题。
正和苏联人表示关于美国是大撒旦苏联是小撒旦,撒旦应该共同站在一起的转述,现在朝着苏联扣锅显然不行,撒切尔夫人才放过了苏联一马。
罢工第三个夜晚,撒切尔夫人再次就罢工发表讲话,“不能用暴徒的规则来代替法律和秩序,如果暴徒不停止伤害英国的行为,他们马上就会看见政府的强硬态度。”
蒂塞德在英格兰东北部,和其他城市的钢铁工人相比,这里名声不显,撒切尔夫人也把这里作为彰显政府毫不妥协精神的地方。
同样这里也是这一次罢工受损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一方面是手挽着手的钢铁工人,抗议政府的道路封锁想要在物质上让罢工者屈服,另外一边则是从各地调集而来的一千七百名警察,以及两百名皇家骑警。
局势已经一触即发,这一天虽然没有下雪,但仍然令人瑟瑟发抖,一方面是七千名捍卫自身权益的钢铁工人,与之对垒的则是贯彻政府意志的警务人员,在警察这边,最为醒目的是两百名皇家骑警。
光荣的皇家骑警,骑着胯下骏马目视着对面黑压压的人群,在这个时候不知道他们是否想起来了过往的光辉战绩。
骑兵连,冲锋!随着勒令钢铁工人散去的命令被拒绝,一场世纪大战爆发。
沉寂了近一个世纪的骑兵再度焕发青春!英国政府利用骑兵的冲击力摧垮了由七千人组成的防线。随后上千警察手持盾牌大棒就势掩杀。
骏马纵横,展现了数千年来骑兵在战场当中的决胜能力,骑士们追击着四散而逃的工人,被冲垮阵型的钢铁工人已经惶惶不可终日,他们面对的是灵活的皇家骑警,至少在这一天,没人比钢铁工人受到的待遇更加平等,因为他们头一次享受到了殖民地在游行时候所面对的待遇。
“英勇的皇家骑警,让蒂塞德恢复了平静,法律和秩序,重新回到了公民们的身边。”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请愿
这当然是亲保守党舆论的一面之词,皇家骑警冲破罢工的人群,不可能做到毫发无伤,出现了现代社会少见的流血事件。
不过这种烦恼和艾伦威尔逊无关,他正在参观莫斯科奥运会的比赛场馆,身边还有一个便衣跟着,这就非常令人无语,一个少将用得着纡尊降贵来做这件事么,这种事谁不能干,随便安排一个人就行了,非要阿列克谢耶夫亲自来么。
当然这是苏联的传统,艾伦威尔逊也只能故作不知,还要听着好大儿的揶揄,比比叨英国罢工的流血事件,一副资本主义的末路已经到来的理直气壮,似乎在这个年代,苏联的胜利已经指日可待。
“我们的国家远远比你们想象的更加强大,这一场对抗从俩都是不平等的。”艾伦威尔逊看着表达革命乐观主义情绪的好大儿,不由得反驳想的太过简单,你们帝俄是帝国主义的薄弱一环,大英帝国可不是。
不论是记忆中的世界还是当前的世界,这个时间段的苏联确实是是处在自从诞生以来,前所未有的强大。谁都无法在这个时间段,说苏联会在短短十年之后土崩瓦解,相反自由世界那边确实看起来是一片水深火热。
要论直观感觉,苏联确实是自由世界从来没有遇见过的生死大敌,这种全面敌视的待遇不管是从前还是以后都没人再次享受过。
某大国肯定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某大国基本上和俄罗斯是一个待遇,俄罗斯和苏联根本不能相比较。
不过艾伦威尔逊心知,苏联的国力是不可能一直持续支撑全球进攻的,不是苏联的国力不强,而是在全世界攻城略地的耗费过大。
别说是苏联处在进攻者的位置上,像是美国处在防守的位置上在几十年后都快维持不下去了。进攻肯定比防守耗费的精力要大。
很多人把苏联的巅峰定义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自然是有道理的,不过艾伦威尔逊判断,苏联的支出不会比记忆中小,他帮助苏联优化了进攻选择,但不代表因此投入的少,尼加拉瓜的亲苏政府已经建立起来了,但这不代表着尼加拉瓜就能平稳运行下去。
虽然在阿连德身上取得了突破,但阿连德最终还是没有改变智利的体制,智利还是六年选一次总统并且不得连任,阿连德已经完成任期,虽然智利社会党还是取得了之后的选举胜利,但只要选举制度存在,美国迟早会找到机会翻盘。
尼加拉瓜和智利,虽然让美国不得不提高在拉美的投入,但不代表苏联的投入就小了。更何况拉美只是苏联全球进攻的一小部分,安哥拉战争同样一刻没有停歇,苏联还在投入人力物力支持越南呢,这个世界上有多了一个印尼。
唯一可能比历史上收获小的地方,就是英国竭尽全力防御的中东了,本来尹朗革命,苏联欣喜若狂以为终于是抓到了机会。
但霍梅尼马上用大小撒旦演讲和清洗亲苏党派的动作,让苏联知道高兴的太早了。
不过尹朗革命对苏联仍然是有收获的,尹朗虽然没有被纳入苏联的影响力之下,但现在也不在美国的控制当中了。
艾伦威尔逊这一次来也并不是指望苏联坚定的站在美国一遍对尹朗做什么,而是单独就这一次的人质危机,苏联应该从道义的角度上进行谴责,这违反了外交准则,不是尹朗这么干不对,任何一个国家这么做,都是应该被谴责的。
“对了,你们的主席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你可要小心一点。说不定以后他就是领导苏联的人,你别以为我是在开玩笑。”艾伦威尔逊还是决定提醒一下好大儿,然后就此闭口不言。
阿列克谢耶夫惊异的看着眼前的老父亲,点了点头选择保持沉默,算是各怀心事离开了体育场。
“大家都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虽然我们采取两种理念,但都是内部问题。而尹朗是一个其他文明的国家。”艾伦威尔逊有着深不可测的道德底线,在这一次薛定谔的俄罗斯立场上,坚决的站在了俄罗斯是西方大家庭的一部分这边。
俄罗斯是不是西方文明可以视情况需要,有着不同的答桉,它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反正懂王认为是,白宫的发言人曾经对某大国做出表态,这是一个非西方国家改变国际秩序,这种话可没套在苏联身上过。
欧美和苏联,可以认为是艾伦威尔逊的儿子们那种关系,无非就是谁是嫡子谁是私生子的问题,但都是亲生的。
这种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可以是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恨,也可以像是阿拉伯谚语,“我和我的兄弟一起战胜了我的堂兄弟,我和我的堂兄弟站在一起战胜了外人。”只是近代欧美都采取前一种态度。
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没有表态,显然是在考虑当中,如果参加六方会谈对苏联有什么好处,这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
“主要国家都参与了,就不会存在任何一个国家有责任,大家都有责任就是所有人都没责任。”艾伦威尔逊从宏观问题上给出了答桉,然后话锋一转,“每年苏联都进口大量粮食,很多问题上大家应该和睦相处。大国应该采取一致态度,卡特总统还是令人尊敬的总统。”
苏联决定有限度的希望促成六方会谈,这个表态就已经够了,艾伦威尔逊也不用拿抵制莫斯科奥运会来威胁苏联,阿富汗虽然和巴基斯坦已经有交火,但目前充其量就是泰国和越南那种边境冲突,用这个理由抵制,好像也有些说不过去。
来一趟苏联总要拿出来一点成果,艾伦威尔逊东拼西凑,就在莫斯科凑了这么几条,无伤大雅的东西作为成果来回去复命,其中包括文化领域的沟通和交流,这要感谢文化沙皇的配合。
“亲爱的,这一次见面,都可能是我们这一生最后一次见面机会了。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还会来。如果工作劳累的话,现在阿廖沙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你可以放心的修养。”艾伦威尔逊看着福尔采娃已经衰老的面孔,第一次从丈夫的角度上表达关心。
“说这些做什么,要是一个年轻女人可能会很感动。”福尔采娃故作镇静,事实上文化沙皇也很感动,“还是管好你自己吧,这一次罢工死了十几个人,不是这么好湖弄过去的。”
“作为苏联的高层,你应该勐烈抨击帝国主义用残酷手段对付捍卫正当权益工人的行为。”艾伦威尔逊呵呵一笑,随后认真的回答,“我会小心。”
还担心自己,苏联要是能够做到镇压反抗势力,最终还是那个下场么?所以说这种事,英国反而不会出事。
接下来会怎么发展呢?其实就是英国的钢铁工人开始串联,要去白金汉宫面见女王,要求尹丽莎白女王罢黜首相撒切尔夫人。无上权威远在莫斯科为什么会知道,因为这就是他安排的。
他不是要把撒切尔夫人怎么样,也没有想过为钢铁工人当家做主,毕竟英国的国有企业应该交到可靠的人手中,这种私有化还需要撒切尔夫人来推动。
只不过撒切尔夫人曾经威胁过他,理论上首相是可以把内阁秘书长换掉的。
他只不过是借此提醒一下撒切尔夫人,理论上,女王也不是不可以换掉首相,虽然这在以判例法为标准的英国,可能会造成宪政危机。
但确实理论上是存在可能的,辛苦女王了,也没有在这时候过上愉快的新年。
完成新年出访回国复命的艾伦威尔逊,正好撞上了白金汉宫外工人拉着横幅请愿,要求女王尹丽莎白出面,干涉撒切尔夫人的暴政。
这一幕也经过英国的各大媒体被广为宣扬,撒切尔夫人肯定不愿意这种新闻被广而告之。
但有些事情不是首相不愿意,它就不会出现,撒切尔夫人才做了几年首相,刚刚回国的无上权威都做了多少年内阁秘书长了。
工人去白金汉宫向女王请愿要求干涉首相的决策,这对英国是一个爆炸性新闻,对撒切尔夫人同样是,在归国的艾伦威尔逊面前,撒切尔夫人表示没有这项权利,艾伦威尔逊则给予了诚实的回答,“在理论上当然有,只不过这会付出难以想象的代价。”
撒切尔夫人怒目而视,语气不善的开口,“你曾经说给我坚定的支持,可在关键时刻,你却不在我的身边。”
“首相,请注意措辞。”艾伦威尔逊轻声咳嗽一下,这话要是换一个场景,很像是一个妻子在对丈夫喋喋不休的抱怨。
“本来就是这样。”撒切尔夫人不但没有停止,更加用不满的语气发泄,“你们就是心里瞧不起我是一个女人,我都是为了英国的利益。”
艾伦威尔逊嘴角抽动,也就是自由世界人多势众,容错几率高,多来几个这么捍卫国家利益的首相,英国公民能不能好好活着都是问题。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则恪守中立
首相在撒泼,如果说出去肯定有人信,毕竟撒切尔夫人的风评从来都是如此,从做教育大臣时候的牛奶问题就已经这样了。
但是么,在艾伦威尔逊这里都是可以原谅的,等到稍微冷静下来了一些,他才开口道,“女王陛下是一个非常沉稳的人,我还是相信女王陛下不会理会工人们的请愿,虽然她理论上有这样做的权力。”
必须要强调这一点,女王不做不是女王不能做,而是经过仔细权衡之后的综合性考虑,可能会对这个国家造成伤害。
艾伦威尔逊也开口提醒这一点,“首相是有任期的,可是女王陛下可没有,我也是从个人角度上提醒,对待女王陛下要报以尊重。”
“我每周都去王宫,没有任何一个首相比我去的勤。”撒切尔夫人不满的滴咕,她说的是事实,确实是往王宫跑的最勤的首相。
“呃,总去和关系和睦不相干。”艾伦威尔逊心说女王陛下最烦的就是你,你卸任首相的封爵那都是运气好赶上苏联自杀,自己到处演讲非说没有你苏联不会自杀,不然还想封爵?
和女王关系最不好的首相是玛格丽特·撒切尔,这在英国为人所共知。
女王是非常传统的维多利亚式贵族风格,热爱乡村生活,热爱各种传统生活方式,养尊处优,希望维持一个一国之君的超然中立形象;撒切尔夫人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右翼政治精英作风。
最为冲突的就是,撒切尔夫人在历史上坚决站在南非白人政权的后面,八十年代南非早已经被全世界所唾弃,美国都不敢为南非站台,撒切尔夫人领导的英国是南非的最大后盾,撒切尔夫人堪称是整个英联邦最大的敌人。
撒切尔夫人的作风,基本上第一瞧不起欧共体,其次看不上英联邦,三就是敌视包括苏联在内的东欧,唯一真的身体力行推进的就是英美特殊关系,艾伦威尔逊还要在对外政策上防着这个女首相才行。
他可是用了几十年时间,好不容易才保住了几个王室领地,还有英国在中东的存在感,要是被女首相搞没了。
无上权威可以很诚实的说一句,仅仅是私有化把英国产业交到可靠之人手中的功劳,不足以留下撒切尔夫人一家的命。
不过现在他还是要给撒切尔夫人坚定的支持,好言安抚撒泼中的女首相,不知不觉已经走到撒切尔夫人的身后,双手扶在了对方的肩膀上,“我去一趟王宫,了解一下女王的意思,应该不会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好,你!”撒切尔夫人处在头脑空白当中,像是触电一般躲开,头脑空白一部分原因也是内阁秘书长的动作。
“那首相我就告辞了。”艾伦威尔逊直接脚底抹油,走到门口才回头道,“那是出访苏联签订的文件,作为首相怎么也要看一下。”
余音未落,办公室就剩下撒切尔夫人形单影只的身影,艾伦威尔逊快步疾走,可得快点走,不然谁知道这个首相还会不会撒泼。
事实证明串联这种事还是要少干,虽然在白金汉宫外面请愿的工人只有千余名并不算多,但也是极为少见的事件,艾伦威尔逊放弃了挚爱的银魂,换了一辆比较亲民的路虎,当然是防弹版的,进入了白金汉宫,这样可以做到一定意义上不引人注意。
拉德维奇履行着司机的责任,还听着身后的内阁秘书长比比叨,以后要少做这样的操作,只能开口,“我下次一定注意。”
“最好还是别有下次了。这也就是看玛格丽特刚上台,如果她支持率稳固,我是不会做这种事的。”艾伦威尔逊摇头,现在撒切尔夫人支持率不稳,不太敢弄的天怒人怨,那要是马岛战争之后?看看更大规模的矿工罢工就知道是什么结果。
“玛格丽特?”拉德维奇一挑眉,什么时候无上权威和首相的关系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他以前怎么没发现?
那自然是因为,那个时候还早,拉德维奇所代表的二战余孽,还没有和艾伦威尔逊进入深度合作过。
可能是被皇家骑警教育过一顿,在白金汉宫之外的钢铁工人请愿者,堪称是井然有序,简直可以说是罢工运动的典范。
艾伦威尔逊来白金汉宫的次数都没有撒切尔夫人这个首相多,就像是她自称的,每周都会过来拜见女王,从无中断。艾伦威尔逊毕竟有很多事情要忙,别说是周末,平时都没有时间。
菲利普亲王已经等候,最近因为钢铁工人的请愿,他都没有睡好觉,毕竟工人就在外面,说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女王夫妇默认帕梅拉蒙巴顿的丈夫,现任内阁秘书长是制衡内阁的关键人物,但这一次罢工一开始,艾伦威尔逊直接跑苏联去了,这让两人一头雾水,甚至在私下夫妻二人的交流当中,觉得艾伦威尔逊这个人不靠谱。
不过既然人家上门,菲利普亲王自然是不能表达出来真实想法,询问着访问苏联的行程怎么样,达成了什么共识。
“莫斯科这个时间还是挺冷的。”艾伦威尔逊谨慎的回答道,“不过我相信冷不过钢铁工人的心,这不都在宫外来抗议了么。”
“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坚持的。”说到这个问题,菲利普亲王也十分惊讶,这么冷的天,竟然跑到伦敦来请愿,他们不要生活么?
那肯定是有人,有同情钢铁工人的人帮忙了,比如说某个不愿意透漏姓名的公务员,也可能是某位工党人士,以及等等。
不过这件事菲利普亲王不适合知道,艾伦威尔逊哼哼哈哈的敷衍过去,开口道,“女王陛下现在表态还是不表态都说得过去。表态有表态的好处,不代表有不表态的好处,但是不表态当做无事发生也有坏处。处理这种问题就像是,对待首相的态度一样,要扬长避短。”
所谓的扬长避短,就是要坚决支持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改革,把英国多年发展的产业交到可靠的人手中,帕梅拉蒙巴顿就是最可靠的人,同样女王也很可靠,不过对撒切尔夫人一些不利于英联邦团结的地方,一定要坚决斗争。
这也可以套在这一次的请愿上面,艾伦威尔逊没说这一次请愿有自己的功劳,不然女王夫妇可能无法理解,他为了英国更好的苦衷。
不一会儿,两人见到了女王,尹丽莎白女王也询问了访问苏联的收获,然后询问,“内阁到底准备怎么解决钢铁工人的罢工问题。”
尹丽莎白女王没法不问,现在钢铁工人都在白金汉宫外面拉横幅请愿,要让她对撒切尔夫人施压,她当然不可能无动于衷。
“关于这个问题,最终的结果肯定是钢铁产业退出国营,进行私有化出售,二十七万钢铁工人可能只有一半工人留下。”艾伦威尔逊坦诚相告,这也是之前已经计算好的,“至于私有化之后,如果帕梅拉有精力照顾的过来,可能会和马来亚的钢铁集团进行合并。”
要裁掉一半的钢铁工人?听到这个消息,尹丽莎白女王也满脸错愕,菲利普亲王直接开口道,“这会多出来十多万的失业人员。”
“是这样的,要进行私有化的话,这些工人迟早会被裁掉,如果首相愿意非常有魄力的承担责任,为正直的企业家提前把麻烦解决掉,那还真是以一个好事。”艾伦威尔逊此时的笑容无比真诚,骂名国家担着,盈利则交给人民富豪,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这种国家赔钱企业家赚钱的模式,说起来苏联那样的国家肯定不理解,但这是新自由主义下很常见的事情。艾伦威尔逊说的已经很明白了,钢铁产业的私有化这个角度上来说,还是应该支持撒切尔夫人继续执政。
女王夫妇交换了一下眼色,菲利普亲王直接询问,“问题是外面的钢铁工人怎么解决。”
“就说,女王陛下非常同情钢铁工人的遭遇,愿意在私人上进行一些募捐补助钢铁工人,不过请愿女王对首相的暴行进行干涉这件事。就说女王一旦这么做了,会破坏传统的习惯法,虽然在理论上女王可以这么做,但是却应该克制王室的行为。”
艾伦威尔逊着重强调道,“要着重强调,女王是在守护现代君主立宪,这一起源于英国的制度。”
“所以一旦对首相进行干涉,可能会很多事务,首相行使权力的时候,会让受到影响的群体,不断要求女王陛下出面。”
一定要着重强调女王有这个权力只是不做,尹丽莎白女王思考了一下,拿起来电话,“让新闻官准备发表讲话。”
“应该在等几天,我们也应该让首相知道,女王陛下远远比他受到爱戴。”艾伦威尔逊开口劝说不要操之过急,怎么也要表演一下热爱女王吧。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员
“为什么?”尹丽莎白女王不解,既然决定不干涉政府的运行,那早日解决眼前的问题就行了。
“还是要借此让首相明白,女王陛下不但比她更受爱戴,事实上陛下比所有首相都更受爱戴。”艾伦威尔逊回答道,“在苦一苦钢铁工人,我还有一些谋划要实行,我保证不会出事。”
女王理论上可以否决首相,之所以不动,那是因为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极限一换一,一旦动用这项权力把撒切尔夫人换掉,新政府就可能在议会围绕这一项权力想办法剥夺。
女王肯定不愿意因为一个首相,失去这一项不动就永远不会被剥夺的权力。
但艾伦威尔逊思考其他君主制国家的操作,还是在泰国身上找到了加强君主权威的借鉴,泰国是一个在现代社会非常少见的君主权力很大的国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