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怎么解释?”威克作为常务次长不是连这种问题都要询问,可众所周知无上权威是东方问题专家,尤其是在涉及到了印度的事情上,从来都是要过来问一下的,这已经成了习惯。
“就和印度人说……”艾伦威尔逊双手插兜权衡道,“虽然英国非常愿意邀请印度解决尹朗人质危机,但是他们的北方邻居反对。而且美国现在和他们的北方邻居处在蜜月期,所以,你懂吧。”
一个非常简单的挑拨离间,明显到了都不需要隐藏的地步,可不代表就不管用,对印度人来说多提一提北方邻居还尤其管用。
威克刚想要去进行操作,艾伦威尔逊又补充了一句,“我们是自由世界,不做苏联那种封锁消息的事情,所以在舆论上,印度人应该知道,为什么这一次的六方会谈没有印度,就这样。”
那当然是因为这是一个恃强凌弱的世界,所以从实力地位出发,所以我们这些欺软怕硬的帝国主义国家,就把你们印度替换掉了。
至于德国,德国可是白人国家,还是欧洲主要大国,抵抗苏联的前线,那怎么能一样?
再一次,美国处在十分尴尬境地的时候,英国表达了不能坐视不理言论,但表示仍然可以给尹朗一个机会,不然将对面临主要世界政治力量的共同敌视,大英帝国奉劝尹朗好自为之。
尹朗人质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出台一系列制裁尹朗的措施,同时号召西方盟友对尹朗进行制裁,试图通过外交途径及早解决人质问题,而尹朗也提出了反制措施。至此,美尹双方陷入僵局,谁都无法提出和平解决的方案。
而英国这边,艾伦威尔逊几次面见撒切尔夫人,阐述自己的外交战略,希望英国出任这一次的合纵长,以强硬态度面对自由世界的敌人。关键这个敌人也足够有分量,但还不像是苏联这么不好惹。
当前英国的局面,也确实需要转移一下矛盾,撒切尔夫人同意这一点,艾伦威尔逊表示这一切都交给他,首先要驳斥尹朗人宣称的理由。
巴列维离开尹朗是和反对派达成协议的,即国王交出政权,反对派允许国王流亡海外;革命后,巴列维国王先后去了埃及、摩洛哥和瑞士,尹朗国内都没有提出异议,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病,尹朗国内突然要求引渡巴列维,这是没有道理的。
尹朗学生组织对使馆的冲击要远远早于巴列维前往美国,早先美国就有一名美国使馆工作人员被绑架,而之前德黑兰主要大学的学生领袖就在谋划占领美国和苏联大使馆了,巴列维国王前往美国只是个导火索,并不是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
他们反对美国的原因是担心美国支持尹朗国内的反对派,发动政变来推翻***革命;反对苏联的原因是苏联是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不承认真正存在的政权。
真正同情巴列维的人,其实是阿拉伯国家的君主们,埃及国王就收留了流亡的巴列维,并没有遭到尹朗方面的不满。
所以这一次的尹朗人质危机,本质上是尹朗那群神棍有预谋的给美国难堪,此时此刻英国和阿拉伯君主国的友好关系,再一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着英国外交部的使团开启了中东之行,埃及、约旦、尹拉克、阿曼、阿联酋、科威特先后表示尹朗的行为根本不可理喻。
本来尹朗就是美国在中东的看门狗,长期以来在以色列问题上都是小骂大帮忙,和以色列关系暧昧。
在巴列维没有被废黜之前,尹朗王国配合美国总统卡特一直撮合阿拉伯和以色列之间的长久和平。
历史上埃及不愿意在进行无休止的战争,选择和以色列和解,美国总统卡特也拿到了戴维营协议这样的政绩。
不过这个世界阿拉伯一方明显处境好得多,谁敢和以色列和谈谁就是叛徒,沙特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只有尹朗上蹿下跳的呼吁什么中东和平。
现在尹朗革命,革命这个词汇在君主制国家从来都是不受欢迎的,而且阿拉伯世界在这个领域,堪称是世界上封建主的集中地区。
尹朗革命而被赶出国的巴列维,得到了阿拉伯世界的普遍同情。
所以这一次英国的合纵长操作,主要就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召集世界主要强国的六方会谈,另外一个就是在阿拉伯世界当中进行外交工作,希望阿拉伯世界能够共同立场,看待尹朗问题。
尹朗明明就是以色列暗中的盟友,又大逆不道推翻了国王的统治,这两点足以让阿拉伯世界同仇敌忾了。
到了最后,艾伦威尔逊甚至又把泰国想起来了,泰国也是君主国家,是不是在这个时候也要表个态,现在英国还在美国装死狗的时候,坚决支持泰国抵御越南的威胁呢,泰国要是不表态也是说不过去的。
“尊敬的首相,说是理想化也好,说是愚蠢也好。当前尹朗的外交政策,用一句话来概括,反资也反社,同时对君主国家也相当的反感,认为只有尹朗的制度才是人类光明的未来。”
唐宁街十号当中,艾伦威尔逊面对首相撒切尔夫人,阐述当前尹朗的外交理念,他必须要和首相谈论这个问题,不然人家还以为无上权威做了这么多年外交官浪得虚名。
比起之前被关在门外的财政大臣,外交大臣卡灵顿的运气相当好,有幸亲临现场,知道内阁秘书长和首相是怎么沟通的。
同时也为白厅迅速就拿出来了应对方案感到震惊,恰好撒切尔夫人是近年来最为拥护英美特殊关系的首相,讨论的气氛算是相当和睦。
英美特殊关系虽然是战后英国用来表明和美国是亲密盟友的外交理念,但说实话,也只有战后一段时间被英国政客频繁提及。
在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前,英美特殊关系已经不怎么提及了,是用英美传统关系取代。
总是把英美特殊关系挂在最边上的人,并不是任何一个首相或者大臣,而是艾伦威尔逊这个内阁秘书长。所以在美国至少是一部分的眼中,艾伦威尔逊才是英国内部最铁的亲美派首脑,现在可能又多了一个女首相。
撒切尔夫人也是希望这一次能够彰显英国的影响力,让美国能够认可英国的地位,“爵士,是不是可以更加主动一点?”
“这终究是美国人的事情,如果我们过于发挥作用,可能会适得其反。”艾伦威尔逊开口回答道,“我们能够组建起来主要大国和阿拉伯世界的共同态度,相信足够让尹朗人冷静下来了。”
他怎么能够真的为美国劳心劳力,现在英国自己一堆内部问题呢,哪有身上痒痒为别人挠挠的道理?英美特殊关系也要有个度。
撒切尔夫人不知道自己面对什么样的环境么?通货膨胀已经超过了卡拉汉执政的时期,至于失业率?仅仅是大萧条之后的新高。战后英国就没有出现过这么高的失业率,要改变英国严峻经济态势的首相,现在面临的经济形势更加严峻了。
尹朗人质危机,英国可以搭一个台子,但美国还要解决自己的问题。
“几个月以来,我一直在对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开始的罢工进行准备。希望能够在这个问题上,让已经罢工成了习惯的工会,明白将要面对什么。”艾伦威尔逊对撒切尔夫人说道。
两人都明白,不来一次狠的,英国的罢工还会出现,想要来狠的就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不能像是从前交通瘫痪,能源短缺。
如果做不好这个准备,一旦罢工开始,撒切尔夫人的所谓强硬就是一个鸡蛋壳,不会比工党执政的时候表现好多少。
撒切尔夫人最终也同意,美国的问题让美国自己解决,“爵士说得对,罢工的威胁必须要彻底解决。”
转眼间,距离卡拉汉那个不满之冬已经过去一年,似乎英国工人又开始蠢蠢欲动,军情五处已经得到消息,这一次可能是钢铁工会。
而白厅这边正在抓紧调兵遣将,好时候已经过去了,不会再有一罢工政府就必然会妥协的事出现。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离罢工
钢铁产业对一个国家来讲是极其重要的,从来就没有人说它不重要,更别提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起国,对这件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英国钢铁工业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现代钢铁工业的发源地,长时间雄踞全球钢铁中心的位置。这一切与钢铁领域两项革命技术变革密不可分。
事实上在石油危机爆发的当年,英国还专门制定了一个十年发展计划用于振兴英国钢铁产业,拨款三十亿英镑旨在将使用大规模落后设备、由众多小规模生产厂组成的英国钢铁公司,升级为一个有较强市场竞争力、更为紧凑的企业。
该战略还提出,英国钢铁生产集中在南威尔士、谢菲尔德、斯肯索普、蒂塞德和苏格兰五个地区。
也正是当时,因为石油危机的爆发,英国的一些几十年后被称为夕阳产业的工业门类,开始逐渐入不敷出。
英国本土的铁矿品质也就是这么回事吧,完全可以和某大国国内的铁矿相提并论,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正常情况肯定竞争不过其他国家。
澳大利亚的铁矿品质非常好,但这个距离?对英国来说都不如从美国卖铁矿石。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对马来亚的古晋钢铁基地,倒是有着极大的促进,堪称整个东马工业基地的衣食父母。
其实艾伦威尔逊很明白,英国的钢铁工人和英国的旷工在这件事上是穿一条裤子的,不管是煤矿还是钢铁,英国依靠本土的资源都会造成成本变高,和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不具备竞争力。
但就算是如此,三十亿英镑的拨款确实也起了很大作用,现在的英国钢铁公司有着首屈一指的钢铁生产设备,不足的地方是同样有着罢工越发的习惯的钢铁工人,这都是可以调整过来的,只要让这些钢铁工人滚蛋就行了。
裁员然后私有化,仍然是解决英国钢铁公司问题的不二法门,从这一点上,钢铁工人酝酿的罢工,对艾伦威尔逊来说也正是时候。
“你知不知道私有化钢铁产业需要通过法桉才行。”撒切尔夫人听完之后非常吃惊,她当然也希望私有化钢铁公司,可是钢铁和煤炭毕竟不同于石油,这两个产业的工人是相当多的,她现在的支持率不稳。
“那私有化的方案就暂时搁置。”艾伦威尔逊沉默了两秒回答道,他倒并不是在乎首相的观感,提出这个建议主要是如果用上十多年的时间,逐步完成私有化,有些太慢了。
艾伦威尔逊并不讳言,只有苏联那样的快速私有化才能最能够体现强者恒强,谁是强者呢?英国现在最大的强者当然是帕梅拉蒙巴顿女士。
但显然这么干的话,确实是风险太大,苏联这么干都被干没了,英国这小胳膊小腿,真不一定比苏联长得结实多少。要是出来大乱子?这种东西都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如果按照历史上撒切尔夫人私有化的时间,用十几年时间把英国的产业都私有化,也不是不行,甚至更加稳妥。就是可能没有财富暴涨的成就感。
最重要的是,他的妻子在这个时节并不在伦敦,上一次在伦敦还是因为英国石油公司要出售国有股份,专门在伦敦住了一个冬天,结果还生病了。
女首富显然也知道以史为镜,所以又恢复了珀斯伦敦两头跑的习惯,艾伦威尔逊还想着,是不是让家里的两个闲人出面,为两人的母亲代劳一次。
为了做到知己知彼,艾伦威尔逊趁着罢工还在酝酿的时间,也冶金工程技术研究所,也就是英国钢铁公司的上级单位,研究了一下关于英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研讨会。
内阁秘书长亲自光临,研究所的各部门主管自然全部出席,十三个一级单位和二十四个次级单位,包括调研中心、环保中心、节能中心、节水中心、技术更新中心、清洁生产中心等等在内的主管踊跃发言。
艾伦威尔逊对英国钢铁产业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是该进行私有化了,一个英国钢铁公司放了快四十个单位,确实是有点过分。
一个云集二十七万工人的大企业,这种组织结构?虽然不是完全不能理解,但更加可以理解的是,它为什么没有利润。
艾伦威尔逊身边的人,钢铁公司以为事白厅的官员,但其实这些英国钢铁公司的人并不知道,几个看起来一副内行的随从,其实都来自于蒙巴顿钢铁公司,是专门来参观英国钢铁公司的,正在对本土的钢铁产业进行评估。
“爵士,说实话,以英国钢铁公司的效率和利润来说,至少要裁员一半,把工人变成十三万人,才是一个正常的钢铁巨头规模。就看现在本土差强人意的钢铁产量,近三十万钢铁工人肯定是不合适。”
离开英国钢铁公司的厂区,几个一直跟着艾伦威尔逊对英国钢铁公司摸底的海外人士立刻开口,“如果不裁员的话,就是集团合并这家公司,只不过是增加了集团的负担,这一点我们会和总裁说明。”
“嗯,你们大可以和总裁说明。因为在你们说明之前,我已经先说明了。”虽然几个领工资的高管说话不中听,但艾伦威尔逊还是原谅了他们。人家就是一个收钱办事的企业主管,向老板打小报告不是很正常?“裁员一半,也算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虽然对英国钢铁公司的罢工并不是很了解,但既然从专业角度上要裁员十三万才能满足一个业内巨头的健康盈利标准。艾伦威尔逊估计,撒切尔夫人应该历史上是做成了。
艾伦威尔逊对撒切尔夫人任内的最大罢工还是了解的,是煤炭工人罢工,撒切尔夫人的镇压还造成了流血事件。出于人道主义的角度,他希望能够避免这一次影响力扩大的对抗,钢铁工人比矿产工人还是好欺负一些。
如果能够用镇压钢铁工人的成功,震慑住更大规模的旷工罢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胜利。
不过么,总不能想的太一帆风顺,要是旷工无视了震慑,那只不过是原本只有一次血桉,现在则变成了两次。
在白厅明确了能源供应和交通畅通方面的准备,防止不满之冬再次发生,在今年的最后一天,艾伦威尔逊下班之后来到了梦露这里。
梦露正在和儿子吃饭,开门见到男人又惊又喜,“怎么今天想起来我这了,也不说一声。”
“来看看你。”艾伦威尔逊伸手摸着梦露的金色短发道,“我只是建议啊,其实也不用染发这么频繁,总归是对头发不好。”
目前可以说几乎所有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们,都已经退圈了,不用总出现在荧幕上,自然也不用总做形象管理。
卧室当中摆放着梦露抚摸着孕肚的大照片,是有这么一点爆炸性新闻的危险,但人家喜欢,艾伦威尔逊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一月一日是新年,无上权威已经出现在了球花的家中,“钢铁工人即将罢工,叫希恩不要到处乱跑。”
英国的钢铁工人还是识大体的,还留给了公民们一天欢度新年的时间,在一月二号早上,钢铁工人的罢工正式开始。
南威尔士、谢菲尔德、斯肯索普、蒂塞德和苏格兰的钢铁工人走上街头,此时的他们也许想起来了不满之冬把卡拉汉赶下台的光荣历史,骄傲的挺起胸膛,高呼着口号。
艾伦威尔逊则正在和警务人员的首脑开会,然后前往唐宁街十号,告知首相这一次所做的准备,“说实话就是钢铁公司停摆一年,依靠这几年马来亚的钢铁积压,也足以把英国的钢铁需求应付过去。而在这之前,我们已经派人将钢铁企业的煤炭储备控制起来。防止被工人占据。”
“既然罢工是在冬天开始,冬天可以对更加广泛的公民造成影响,但既然我们已经早有准备,也可以把这种负面影响引导到只针对工人家属的影响,我倒要看看,是不是这些工人就冻不死。”
“爵士,你确实做到了所能做到的一切。”撒切尔夫人得知罢工开始,不紧张是不可能的,但见到这个男人的出现,没来由的松了一口气。
“我一定会在你的身后给予坚定的支持。”艾伦威尔逊做出了庄严承诺,只是这种承诺听起来怪怪的。
交通瘫痪既然可以对波及到的公民造成伤害,进而导致政府支持率下跌,也可以反过来被政府用上,早已经用军情五处把钢铁工人的居住区能源问题摸清楚的艾伦威尔逊,把国防部常务次长马金斯制定的作战计划转交给了苏格兰场,命令苏格兰场统一指挥全国警力,确保物资尤其是能源都无法流入钢铁工人的居住区。
“断绝工人及其家属的生活物资,在冬日之下将会成为瓦解罢工的关键一步。要注意引导舆论,要把这种事实上的封锁,说成是私人业主惧怕风险,不愿意做罢工工人的生意。宏观层面,要强调钢铁工人罢工,是在摧毁英国的钢铁工业,他们是打着爱国名义的卖国贼。”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骑兵连,冲锋。
放下电话,艾伦威尔逊手托着下巴,思考一些具体的事务,要善用媒体的的力量,是选举国家的不二法门。
当然,仅仅只是善用媒体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里应外合才行,动用军情五处渗入工会内部,正是这个原因。
大英帝国因为尹朗人质危机极尽升华到了一半,正准备在各位地球主要玩家面前彰显一下老牌帝国主义的当下,忽然因为国内的罢工不得不偃旗息鼓。
这让卡特政府非常尴尬,但也只能理解英国,谁让英国国内确实是在罢工,没有精力去解决被尹朗扣押的美国人。
到了现在,美国也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了,不过好在英国虽然因为罢工无暇分身,但提供的框架还在,六方会谈的框架既然存在,就可以继续下去。
如果现在不是卡特总统执政,让美国装作照顾各方利益的样子,共同对尹朗施压可能还比较困难。
至少里根是绝对不会理会什么六方会谈的,肯定会选择自己单干,至于能不能成功到时候再说。卡特政府就不同,也表示愿意利用英国的六方会谈框架,争取包括苏联在内的国家支持。
人家尹朗都说了,美国是大撒旦苏联是小撒旦,苏联对于尹朗这个革命脱离了美国魔掌的国家,态度从早先的第一个承认霍梅尼政权,也随着霍梅尼的权力稳固,开始排斥亲苏党派的动作,而变得渐渐微妙起来。
但是让美国专门对苏联低头这就?尤其是美国主导外交事务的人叫布热津斯基,他对苏联是拉不下脸的,于是求助英美特殊关系的另外一方帮忙。
“那?我去吧!”艾伦威尔逊皱着眉头,外交大臣则是彼得·亚历山大·卡灵顿和他本人相比,属于比较缺乏外交经验。
其实本来保守党方面的政治经验不会这么捉襟见肘,但艾伦威尔逊在工党执政时期,是真的做了很多年人民公仆,导致保守党长期在野,卡灵顿就做了一年海军大臣,随后海军大臣的职位随着艾登败选,被工党给撤销了。
艾伦威尔逊之所以主动请缨,还是为了躲避现在的罢工运动,国内的政治风暴中心,还是能躲则躲,为美国人传话的工作明显轻松多了。
“罢工的引导就靠你了!”艾伦威尔逊等待着专机的起飞,还不忘记关注国内已经开始的罢工运动,这些钢铁工人可不好对付。
“爵士,我会亲自关注这件事。”拉德维奇点头,“很快工人罢工造成的破坏力,就会传遍整个英国。”
“你办事,我放心。”艾伦威尔逊轻拍了一下拉德维奇的肩膀,然后穿过候机厅,不多时已经离开了英国的领空。
钢铁工人罢工自然引起了工党的注意,并且把这一次的罢工视为撒切尔夫人的滑铁卢,下议院的互相攻击如同杂乱的菜市场。
撒切尔夫人面对这样的局势不改初衷,大声的辩解,“恢复英国的经济活力,这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并不是诚惶诚恐的朝圣者,即便前进道路上布满了荆棘,我们也决不后退半步。”
随即就钢铁工人罢工的问题,撒切尔夫人以首相的身份发表了全国广播讲话,“任何一次大的手术之后,你都会觉得你的身体状况更为糟糕,但这恰恰是病愈的前兆。治病并不容易,但却是必须要做的,如果我们无法战胜总是要挟工人的工会,此起彼伏的罢工就会像是癌细胞一样啃食着英国的躯体。”
在任首相把钢铁工人的罢工比喻成癌细胞扩散,激怒了全体钢铁工人,事情也变得不可控制起来,被激怒的工人无法抑制心中的愤怒,高唱国际歌,将路边的汽车点燃,剧烈的浓烟直冲半空,引来了大批防暴警察的严阵以待。
蒂塞德和苏格兰的钢铁工人,一边高呼撒切尔夫人下台,一边发泄着自己的愤怒,面对身着警服的警察毫不退却,路边散落的玻璃碎片和石块,标志着抗议进入到了无序当中。
“做得很好。”留在伦敦的拉德维奇,和各城市的属下保持联络,随时获取最新的消息。他还记得艾伦威尔逊的吩咐,最好是不要用白人面孔,如果无法避免的话,也要以海外移民为主。
行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对抗,商店遭洗劫,汽车被捣毁,受伤警民不计其数,暴乱行为遍及英伦三岛多个大小城市。人们把这一切均归咎于通货膨胀和工人失业,归咎于撒切尔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
面对这样的困境,执政的保守党内阁会议上,很多内阁大臣都心情沉重,整个钢铁产业已经陷入瘫痪,在处在在野党地位的时候,保守党自然是对着工党时期的罢工事件进行勐攻,仿佛只要自己一上台,罢工就会如同阳光下的雪花一般消融。
但是到了现在他们处在执政党的位置上,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样一筹莫展,沉默不语的大臣有,建议退让的大臣也有,坚定支持撒切尔夫人的大臣却寥寥无几,关键时刻谁都不想背负镇压工人的骂名,选举又不是只有一次,他们还想要长久的在政界混下去呢。
撒切尔夫人竞选的时候,曾经说过只要有六个坚强的男人支持和真理,她就能面对一切困难,此时此刻她最需要的就是坚定的支持。
1...603604605606607...7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