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快速升迁通道”的特点是升职速度快,调动范围广,因为只要一考上,你就是部门的后备官员,你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拟提拔名单上。当别人三十岁还在苦哈哈的熬资历好混一个主管的时候,你三十岁可能已经是实权官员那种能拍板、能签字的那种“主宰生杀大权”的感觉感到腻味了。
如果不走快速升迁通道,一个公务员大概造福社会的终点,应该在常务次长手中的八十七个副秘书长那里停止。
艾伦威尔逊本人纯属特殊情况,是因为英属印度独立,大批公务员回国带来的混乱,他在海外的时候把这个过程打点完了。
其实在现在的升迁过程中,也存在快速跳级的位置,比如说广泛的发展中国家,具体一点就是黑非洲或者条件艰苦的国家,以及世界边缘的岛国。
这些国家的条件就在那摆着,必须允许他们适当的有机会被越级提拔。
哪怕身为无上权威,艾伦威尔逊也要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来造福社会,显然他没有海外关系,所以其他人最好不要有,他不是犹太人,所以同事们最好也不要是,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让弗兰克来一趟。”做好这一切之后,艾伦威尔逊让财政部常务次长过来一趟,彰显自己的民主。
财政部在白厅内具有特殊地位,被称为“部中部”、“第一部”,英国首相就是第一财政大臣。
在英国政府根据富尔顿报告设置文官长前,英国文官队伍的管理权就属于财政部。即使是现在,财政部依然控制着文官队伍的财政大权。
不过战后初期,英国欠了一屁股债,同时英国正在到处拉帮结派,保护已经惠不起的英国直面苏联,所以外交部那时候更加受到重视。
必须承认艾伦威尔逊赶上了好时候,但现在财政部虽然也总是被比比叨,但重要性已经和当初不可同日而语,他让弗兰克来谈一谈,也是尊重财政部的权威,还顺便沟通了一下,关于印点钱投入建设战后孟加拉的事。
印钱这是英国也干,只不过没有美国干的这么大,在还请美国外债之前,英国可真的一点都不敢,自从清空了美国的外债,切断了美国的逼债可能之后,英国也可以这么干了。
弗兰克自然觉得没有问题,又不是投入到国内市场,而是放在孟加拉国,就看财政大臣卡拉汉会不会松口。
“不知道是不是被民调影响,最近保守党在下议院,认为首相不作为。”弗兰克值得不作为,是英国没有发挥对前殖民地的影响力。
“保守党能干出来这事,做在野党就是硬气。”艾伦威尔逊呵呵一笑道,“现在才哪到哪,还不介入的时候。有两架战略运输机已经到了尼泊尔,以征召尼泊尔士兵的名义过去,新德里没有理由阻拦,到了合适的时候我们有反应过来的时间。”
“现在东巴基斯坦已经被完全孤立了,守军已经被切断了所有外援通道,除了陆地上的困境之外,海上也已经被封锁。”
面对配备齐全的印度航母编队,巴基斯坦驻的东部海军力量则是典型的“空潜快配置”。除了海军部署在基地的岸炮外,还依赖空军飞机、四艘可以躲入内河的炮艇与潜艇。
如果能形成联合作战力量,足以对维克兰特号造成威胁。这种配置也是很多海军不发达国家所经常吹嘘的铜墙铁壁。
“不是有传言,苏联海军正在赶往孟加拉湾么?”弗兰克询问道,“美国还希望我们在马六甲海峡阻拦苏联红海军。”
“我们惹不起她们。”一听到有人说苏联,艾伦威尔逊一脸的腻歪,“这个国家又臭又硬,你能把它怎么样?自从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苏联人就憋着一股劲要雪耻,人家是冲着美国去的,我们阻拦?开什么玩笑?”
“倒也是,我们还真拿他们没办法。”弗兰克听完也同意,既然无上权威说在等等,那就再等等看有什么变化。
东巴基斯坦的战斗还在持续,可以说巴基斯坦守军已经处在各地各自为战当中,以达卡为中心被分割了若干区域,处境相当不妙。
面对推进的印度装甲部队和步兵,一些巴基斯坦士兵当然表现的很勇敢,坚守在阵地,阻止印度军队的继续推进,哪怕他们就是都死在阵地,也必须要阻止印度军队!不然印度的铁壁合围战略就会成功。
战斗进行得很残酷,有的士兵甚至浑身绑满炸药,要跟印度的坦克同归于尽,已经互相无法支援的巴基斯坦各部,已经处在十分危险的情况当中。这种危机也通过无线电,被同样进退维谷的叶海亚·汗知晓。
如果什么都不做丢了东巴基斯坦,叶海亚·汗肯定下场可悲,但如果发起进攻和印度打全面战争,显然早已经枕戈待旦的印度军队,不会让他如愿,叶海亚·汗的命运就和现在风雨飘摇的东巴基斯坦守军一样,明灭不定。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锡金很有用
不到十万守军看起来不少,但防守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作视东巴被占领,哪怕叶海亚汗是军方首脑,到时候也注定下场可悲。
现在叶海亚汗一方面希望过了马六甲海峡的美国特混舰队能够吓阻印度,另外一个方面他也不得不为自己的未来赌一把。
很快,叶海亚汗有了决定,召开军事会议和印度打全面战争,局势可能会变得更加危险,可他却没有选择。
巴基斯坦对印度正式宣战的消息的光速传遍世界,同时巴基斯坦在西线对印度发起了进攻。
稍晚时间,英迪拉甘地对全国发表了广播,“现在这是一场全面战争了,不在是孟加拉的战争,而我们已经等待很久了。”
印度各地,无数民众走上街头,举着英迪拉甘地的肖像表达对这一场战争的支持,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印度军方面积西线的进攻,按照之前的计划采取守势,等到东线有了结果之后在掉头回来解决西线问题。
“这不是很好么?德国人直呼内行啊,两次世界大战德国人竭力避免的问题,印度根本不怕,什么叫有声有色的大国埃”在和马金斯讨论的时候,艾伦威尔逊对印度的举动表达了钦佩。
虽然他这个内阁秘书长平时嘴里总埋汰印度,但在这种时候还是不吝啬给英迪拉甘地赞赏,其实除了六二年选错了对手之外,印度这个国家还是可圈可点的,可惜啊,印巴战争哪有决战喜马拉雅之巅有流量呢。
“目前看来,印度的胜率还是很大的。”马金斯也承认这一点,在他看来印度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达卡周围的门户是法里德普尔、波哥拉、米门辛格、昌德普尔四座城市,一旦这四座城市被攻克,东巴基斯坦的战局走向就明朗了。其中印度的北路和东路从开战之后势如破竹,现在西线也有了好消息,东巴战场印度已经占据了优势。”
“看起来印巴分治的时候,就注定会有今天的结果。”马金斯一阵感叹,“不过也好,至少他们会找到事情做。”
“蒙巴顿元帅其实并不喜欢印巴分治这个方案。”艾伦威尔逊在此时必须为岳父大人说一句,这真的是两大宗教不愿意在一个国家的结果。
英国该做的工作也做了,该劝和也劝和了,两党首脑谈不拢,这谁都没有办法。
因为军中存在为数不少的孟加拉人,以及在印度境内的孟加拉流亡者组建的独立军,虽然刚开始印度在东巴基斯坦遭到了抵抗,尤其是在西部边境,但在其他两路印度的进展堪称顺利,完全没有客场作战的困难。
而已经开打的西巴基斯坦一边,印度作为防守方,也和进攻的巴基斯坦军队势均力敌,同等水平数量多的一方有绝对优势。
印度现在就属于游刃有余的一方,巴基斯坦宣战之后,并没有改变全局上的劣势。
为了敲开前往达卡的大门,进攻的印度军队在孟加拉向导的引领下,实行两线作战的重点进攻,其中西线作战是重中之重,西部方向又分为西南和西北两个作战地区。
西南作战地区指东巴恒河以南、贾木纳河以西之库什提亚、杰索尔、库尔纳、法里德普尔等地区。
在这一地区,交战双方主要围绕杰索尔、库尔纳和通往达卡的交通要道法里德普尔实施攻防作战。印军以新组建的第二军率第九步兵师、第四山地师展开攻势,企图夺占杰索尔,以切断库尔纳与库什提亚巴守军的联系,尔后视情况攻占法里德普尔,向达卡方向发展进攻。
法里德普尔是印度军队投入最大的西线部队要攻占的重镇,拿下这里,首府达卡才会出感受到威胁。
巷战,是残酷的,人仿佛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疼痛。什么是死亡,只知道战斗,用血与火的战斗,来为自己的战友报仇!
也许在白天,印度会凭借着装甲和人员的优势,占领了一道街区,而在夜晚的时候,守军就又会钻出来,重新把这里夺回去。双方杀气腾腾,不断地留下无数尸体。
当前线已经胶合在一起的时候。印度想要在动用原本的炮兵战术,已经不可能了。
先头的部队,甚至已经进入了城区的东边,过了半个城区,到处都有己方的人,到处都有敌人,这种时候再炮轰,只能是让己方的人跟着一起遭受损失。
印度军队的仁义之师形象没有维持多久,战争哪有不死人的,都不用新德里催促调整战术,各级指挥官已经按照现实做出了改变。
印度军队存在大量以同乡为主的部队,按照某大国的历史,这种以同乡、亲戚关系组建的军队,湘军淮军都属于此类。
印度军队有大量这种类型的部队,真碰到了抵抗死多了,他们指挥官也无法交代,大炮犁地马上被应用,并且很有效果。
遥远的战争把艾伦威尔逊忙坏了,一天光是看报纸级消耗了不少时间,然后把布雷斯特叫来吩咐道,“我希望看到的舆论是,印度军队军纪败坏,定义就是强奸案件众多,而巴基斯坦守军更加简单,他们对孟加拉人进行了屠杀。”
印度军队的军纪不知道能不能和美国人平起平坐,但估计没有问题,至于对巴基斯坦的报道肯定也不是污蔑。
如果艾伦威尔逊没有记错的话,巴基斯坦在镇压孟加拉独立运动的时候有一句口号,叫做杀三百万孟加拉人上层就能解决一切问题,这个口号流传的还相当广泛。
在临近投降之前,达卡的巴基斯坦守军还专门血洗了达卡大学,一直到巴基斯坦战败,他不知道巴基斯坦杀的人是不是有三百万,几十万肯定有。
英军虽然还没有出动,但是英国记者已经出现在了印度的军队当中,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什么时代都不缺乏赚卖命钱的人。
调整舆论当中,一定要暗示从前殖民地独立出来的两个国家,离开了英国的统治之后已经退化到野蛮时代。英国当然有资格这么说,英军作为二战时期军纪最好的军队,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在日不落帝国的谢幕之战当中,英军的转身虽然比较落寞,但还算优雅。
“最关键的是,英军最终不得不出马制止广泛的侵犯人权。”布雷斯特秒懂,这是在为介入制造舆论。
“我们不救他门,谁救他们?指望美国人,苏联人,还是中国人?”艾伦威尔逊刚刚说完,桌子上的电话就响起了,是外交部打来的。
有句话叫说曹操曹操到,是外交部转达华盛顿的最新情况,简单来说,是基辛格觉得自己的微操很常公。
在印度占据优势的当下,不把美国放在眼里的态度让本届政府很不舒服,基辛格已经表示和某大国沟通了,美国的军舰正在前往孟加拉湾,在海洋上是优势在我,潜台词就是我在那里能打败苏联,不用怕。
接着说美国已经用卫星将中苏边境的情况都收集好了,苏联的一些布置能看得清楚,只要某大国需要随时可以给。潜台词就是我可以给你好处,以后都可以军事同盟。
信心也给了,好处也提了,接着就要说要求了:如果某大国认为印度次大陆的局势对自身安全是种威胁,如果要采取行动保卫其安全,美国将反对其他国家说三道四。
“嗯,好了1艾伦威尔逊放下话筒,然后长出了一口气。
布雷斯特见此情况开口询问,“秘书长,谁的电话1怎么无上权威接了电话之后这么一副表情。
“就是觉得好笑。”艾伦威尔逊解释着基辛格常公附体的操作,然后撇嘴道,“就当是不知道这回事,喜马拉雅山都封山了。我下次见到基辛格建议他在年底去旅行一次,看看到底能不能实现他口中的操作。”
基辛格的建议是如此扯淡,这个时节谁能做到干涉?如果要有人,那还得是我大英,两架运输机就在尼泊尔呆着呢,现在就等着锡金的求援。
不管怎么说,现在必须去梦露那里把美国批判一番,必须让梦露感到羞愧,必须脸红才行。
“这些国家的军队怎么这样?”梦露其实也很关心时政,在美国的时候就很关心,见到印巴军队都犯了战争罪行报道,很是看不过去。
“其实绝大多数国家的军队,还真就是这样。”艾伦威尔逊搂着梦露光滑的娇躯,还不忘记给自己立人设,“我也在想办法阻止,就是还没有头绪。”很多事实表明,在女人面前男人什么话都敢说,他白天才鄙视了基辛格。
结果现在,两发火箭弹就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已经表现了一副要竞争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态度。
阻止是暂时还没有头绪,但是做出阻止的样子,已经有头绪了,现在只需要他的好朋友锡金国王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公开发出呼吁。
在缅甸希望英国想办法阻止难民的时候,英国没有回应,在美国希望英国帮忙拦截苏联红海军的时候,英国没有回应,这一次锡金国王再一次发出了呼吁,英国要回应了。
“很简单,应该彰显一下英国的存在感。”艾伦威尔逊在唐宁街十号,介绍了锡金的情况,这不是废话么,他本人保下来的,事实证明保下锡金,真的有用。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湾
“现在印巴战争的走向如何。”国防大臣丹尼斯·希利询问,他只是一个大臣,不可能自己去找最新情报,情报都要公务员去收集,才回到他的手里。
“陆地方面还是之前的趋势,要说有什么眼前一亮的地方,那就是印度海军这一次表现的还不错。”艾伦威尔逊回答道,“航母编队在孟加拉湾封锁了东巴基斯坦的海岸,非常成功。而西边的作战更加出乎预料。”
艾伦威尔逊便为首相和大臣介绍了刚刚接到的最新情况。
印度海军向阿拉伯派遣了一支特殊的编队。除了负责后勤支援的一艘油船外,还有两艘反潜护卫舰和三艘体型渺小的蚊子级导弹艇。
他们的任务是使用苏联还较新的ss-n-2冥河反舰导弹,直接攻击巴基斯坦海军主力所在的卡拉奇港。这种从苏联购买的新式海战利器,印度人不仅要用其攻击港内舰艇,还准备顺手轰击卡拉奇港的油库。
对于反舰导弹能否瞄准和攻击陆地目标的争议还很巨大。即便是设计生产国苏联,都没有想过类似尝试。
但印度人还是决心一试,展开了“三叉戟”作战行动。编队在整个白天都部署于距离敌方海岸四百公里处,借此便避开巴基斯坦空军飞机的侦查耳目。
一直到夜幕降临许久,所以舰艇才开始猛冲了三百公里,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南面接近卡拉奇港。
但在这个时候,舰艇上的雷达突然发现了一个疑似敌方目标。在确认应该是巴基斯坦海军的巡逻战舰后,一艘蚊子级转向西北,发射了一枚ss-n-2反舰导弹。
遭到攻击的巴基斯坦军舰,舰上的防空雷达也的确发现了来袭飞弹,却误认为只是印度空军发起的攻击。随着舰上主炮与高射炮的拦截失败,硕大的冥河直接撞入了舰体右侧。随即引发的爆炸也摧毁了舰上的动力体系,使其立刻失去了动力。
船上的通讯员在慌乱中发送了求救信号,不仅报错了所在位置,也将攻击继续归结于印度空军飞机。在巴基斯坦海军的救援队找到他们之前,印度人又发射了第二枚ss-n-2导弹,将其彻底送进了海底。
以小博大制造了划时代的战果之后,这一支怎么都不算强大的印度海军编队决定乘胜追击,继续扩大战果。
印度海军编队更加靠近了卡拉奇港。第二艘蚊子级快艇前出,攻击了它们发现的新目标。
那是为巴基斯坦海军运送武器弹药的金星挑战者号货轮,以及为其护航的拉贾汗号驱逐舰。前者在被一枚冥河集中后就发生了大爆炸,迅速沉入水中。后者也在挨了一发这种导弹后,因失去动力而挣扎着浮在水面。
两艘已经算是功勋卓著的导弹艇,停在卡拉奇外海二十公里进行最后的攻击,朝着雷达勉强锁定的油库发射了剩下的2枚ss-n-2导弹。
其中的第一枚很快脱靶,但第二枚却成功的击中了油库。随之而来的爆炸将整个油库摧毁,巴基斯坦海军的大批燃料就这样宣布报销,火势和浓烟飘扬出去很远,还没离开的印度海军官兵都能看见。
成功攻击了油库之后,印度海军突袭编队已经从敌方海域全身而退。临走前,第三艘蚊子级又用攻击了一艘雷达发现的扫雷艇。仅用一枚导弹,印度人就把她送入水中。由于沉没速度过快,船上的通讯员连发出求救电报的时间都没有。
至此对三艘导弹艇携带反舰导弹的编队,取得了两艘驱逐舰、一艘扫雷艇、一艘运输船、还有岸上的一座大型油库的战绩。
这个时代中东战争就在以色列刚建国的时候爆发过这一次,没有苏伊士运河战争英法带着以色列练级,导致以色列停留在刚建国的那一次不太占上风的战争记忆当中,所以中东战争埃及海军击沉以色列驱逐舰的战例不存在。
自由世界仍然认为建造导弹艇的苏联,只是穷国海军,至于英国制造的一批导弹艇卖给埃及,无非就是花里胡哨用来糊弄埃及的东西,不就是双体船么,造船国那个不会建造?
“竟然有这么大的战果?是印度公布的战报,是不是舆论操作出来的战果?”国防大臣丹尼斯·希利大吃一惊,海战还能这么打?
不得不说印度海军的脑洞大开,在宿敌上取得了这么大的战果,可谓是十分惊人,连英国国防大臣听到都不敢相信。
“我想美国人会证实这个消息的。”艾伦威尔逊回答道,美国特混舰队已经过了马六甲海峡抵达孟加拉湾,当然了,后面跟着常驻雅加达的苏联第八分舰队,两艘导弹巡洋舰、两艘导弹驱逐舰、四艘导弹护卫舰、至于潜艇,人家也没浮上来,马来亚英军检测到了信号,但无法确定下面有多少。
至于早已经渡过对马海峡的苏联舰队,由三艘导弹驱逐舰为主的舰队,相信美国在冲绳的基地应该了解动向,到底到哪了。
此时的苏联舰队已经实现了主要武器导弹化,完全具备第一时间击沉或重创美国航母的能力。
不知道华盛顿现在注意到印度的战报公布了没有,冥河是苏联的第一代反舰导弹,现在苏联红海军携带的反舰导弹已经不是这一型号了。
孟加拉湾海域面积不能说小,但对于一个航空母舰编队来说,其实并不是一个十分理想的场地,相反却十分适合苏联的导弹舰队。
首相以及两个内阁大臣,还沉浸在导弹艇以小博大的战果当中,外交大臣帕特里克忽然开口询问,“爵士,帕梅拉的造船厂好像就建造导弹艇,还卖到了埃及不少,有这回事吧。”
“是啊,尊敬的大臣,穷国的海军嘛,没少被其他人嘲笑。”艾伦威尔逊一副想装逼又必须克制的口吻,这一次印巴战争之后,相信导弹艇的销路会被打开不少。
当然他明白外交大臣帕特里克的问题是什么意思,直接回答道,“马来亚的舰队确实落后了一点,但有一点绝对没有问题,那就是舰队的防护力,毕竟战列舰是完全依靠装甲防护的。”
我大英当前还是可圈可点的,绝不是后世将军比坦克多的存在,事实上几十年后虽然很多人说俄罗斯腐败严重军费能落实多少还不一定。
但你看看英法德三国,要知道这三个国家的军费其实都和俄罗斯在一个水平线上,在看看欧洲三强的军队规模,腐败的俄罗斯养了近百万军队,几百架三代机,几千辆坦克和六千枚核弹。
而欧洲三强同样规模的军费,完全不知道体现在什么地方,如果说美国的八千亿美元军费还能说百万曹工。英法德的军费都不知道哪去了。
服役新飞机?下水战舰?反正希腊养了同样规模的军队,就用了六十亿美元的军费。希腊要有六百亿美元的军费可以挥霍,不得把土耳其吊起来揍?
这种情况只是在美国八千亿军费的耀眼光辉之下不被注意罢了,美国军工好歹还能出点东西。
这次突袭行动过后,卡拉奇地区的一半燃油被消灭。不仅海军的舰艇难以出动,连附近机场的空军飞机也出现了缺油情况。加上港口本身的巨大损失,让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也受到巨大影响。
印度海军借机控制了整个巴基斯坦沿海,并规定所有商船都必须通过一条自己设防的航线才能进入卡拉奇港内。
对于利用好两架战略运输机降落在锡金的事,内阁也不是没有分歧,艾伦威尔逊面对这个问题则解释,现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已经正式宣战,之前从西巴基斯坦安全抵达尼泊尔的路线已经不再安全,也就是说这两家战略运输机和上面的士兵已经不存在安全返回的可能。
相反尼泊尔边境还算是安全,不能说抵达锡金完全没有危险,但成功率还是相当大的。
正在英国这边商量的同时,华盛顿方面也接到了这一场新海战的情报分析,知晓了前因后果。
1...551552553554555...7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