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尼克松表达了对基辛格的支持,下令组建特混舰队,包括“唯一的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的黎波里号两栖攻击舰,导弹驱逐舰包括国王号,迪凯特号,帕森斯号。驱逐舰鲍塞尔号,查尔斯湖号,麦基恩号,安德森号。弹药补给舰哈雷阿拉卡号、舰队补给舰白平原号以及一艘攻击核潜艇。
可以说除了英国皇家海军和苏联红海军之外,这支特混舰队可以把任何国家的海军在一天之内送到海底。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红海军出击
第七十四特混舰队还没有集结,消息已经传遍了全世界,美国根本就没有打算隐瞒什么,事实上美国就怕别的国家不知道美国要干涉,尤其是怕印度不知道,威慑是本次美国海军出动的根本原因。
消息传到伦敦,艾伦威尔逊还在和马金斯商量国防大臣是否对造舰计划支持,收到这个消息不由得笑出声,“好戏现在才刚刚开始。”
“怎么?”马金斯实在是跟不上无上权威的脑回路,转而问了另外一个问题,“其实这一场战争各方能得到什么呢,最好的结果又是什么?”
“对我们英国的最好结果就是静观其变。不过要说对美国的最好结果么,干涉时间已经过去了。”
艾伦威尔逊在这个已经各就各位的时间段回想美国的角度怎么做,开口回答道,“如果知道印巴战争注定要爆发,处在美国的角度应该做到几件事,促成印巴战争提早爆发,尤其是要赶在喜马拉雅山封山之前,为此可以甚至偷偷承诺新德里不会干涉,暗中和印度的北方邻居联系会支持他们在打一次印度。而印度已经和苏联签订了友好条约,这样会把苏联也扯进来。”
马金斯顺着这个思路想想去,倒吸一股凉气,“这样可能涉及到的几个国家都会爆发边境冲突。”
印巴、中印、中苏、互相之间一旦按照这个布局走下去,边境冲突都算是小事了,更大规模的战争都可能爆发。
“所以呢,幸亏我不是美国人。”艾伦威尔逊漏出一口白牙,笑的格外阴沉,他要是美国的同等地位人士,肯定会按照这个步骤策划。
就算涉及国家不会爆发大规模战争,也会加深这些国家之间的敌意,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赚大了。
没什么可隐瞒的,他要是美国人肯定会这么策划,不会犹豫哪怕一秒钟,一切以维护美国霸权为终身目标。把对和错先放下,只有成功和失败。
但他是英国人,美国的霸权管他屁事?美国太强大了,只会把所有国家都当狗,不提别的,祸乱香江的时候考虑到英国的感受了么?
难道美国不知道香江英国有多少利益么?结果美国不但干了,还得让英国陪着笑脸支持。
不知道是不是幼年期被日不落帝国弄的有心理阴影,哪怕二十一世纪英国都那德行了,美国还要时不时来点花活。艾伦威尔逊没投好胎,只能时时刻刻防着这个可疑盟友了。
“现在就看苏联会不会接招了。”艾伦威尔逊满脸的笑容,第三次印巴战争可是美国海军和苏联红海军的对峙名场面。
自从古巴导弹危机之后,海上核大战的理论算是破产,苏联人发现潜艇不能搞定一切问题,自此之后开始奋起直追。时间到了七十年代,经过近十年的建设,苏联红海军开始寻找地点检验一下自己的建设成果了。
马金斯张大嘴巴,比他看见小情妇的胴体还夸张,“艾伦,苏联红海军也敢和美国海军对抗,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就算是这些年的建设很有成果,苏联人能打海战么?他们缺乏经验。”
“尊敬的常务次长,海军是最能体现作战经验就是狗屁的军种。”
艾伦威尔逊撇嘴,马金斯好歹是一个国防部的常务次长,好歹专业一点行不行,“美西战争美国面对的是西班牙舰队。西班牙自从无敌舰队时期就是海上强国,它的作战经验少么?结果是什么?把日不落帝国的脸都丢干净了。”
其实最能体现船坚炮利乃是真理的,还得是甲午战争,晚清时期那个时间段,可以说是人类出现以来发展最快的时候,鸦片战争第一工业革命刚刚结束,刚想接受一点外来思想还没消化呢,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
晚清时期的人面对的问题就是,临近中考,上面通知你换教材了。北洋舰队的军舰就处在那个急速淘汰的时代,如果早一年开战,北洋舰队的实力还在日本之上,晚一年日本海军的实力就超过北洋舰队,就是这么快。
最吃作战经验的军种是陆军,老兵大量阵亡新兵补充的再厉害也没用,改变不了瞬间崩盘的结果。
库尔斯克会战之后,德国失去了战略进攻力量,十次斯大林突击的苏联军队反攻速度,一点都不比德国的闪电战慢,而且越打越顺手,越到后来战果越大,不就是德国老兵伤亡殆尽的结果么。
美国海军的作战经验,是指的在安全海域面对根本建不起海军的国家,弹射舰载机的经验么?如果指的是这点,美国确实很有经验。
苏联首都莫斯科,勃列日涅夫正在召开最高会议,同样出席的还有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这一次最高会议讨论的是正在进行的印巴战争,戈尔什科夫元帅介绍了美国成立特混舰队,正在朝着孟加拉湾行驶的消息。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威慑,美国就喜欢这样,发出一个信号告诉别人他要做什么,希望别人可以知难而退。”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微微摇头道,“显然美国派出特混舰队的目的,是希望英迪拉甘地能够停止进攻,勃列日涅夫同志,这是当前的局势。”
安德罗波夫将最新情报递给勃列日涅夫,同时向其他人介绍道,“孟加拉三面被印度国土包围,巴基斯坦守军不足十万,不可能面面俱到。目前来说除了西部防线巴基斯坦守军仍然在坚守之下,北部和东部边界已经被印度进攻的军队洞穿。印度军队已经深入东巴基斯坦境内,降落在达卡附近的空降旅,仍然载和当地守军激战。”
“空降兵没有携带什么重武器,巴基斯坦守军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将其歼灭拖延到了现在,也说明巴基斯坦守军也不容乐观。”
勃列日涅夫边听边点头道,“只是防住一面是没用的,印度军队在北部和东部的突击,仍然对达成战略目的。可以确定虽然西部进攻遭到了一些阻碍,但是只有起到延缓全境沦陷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英迪拉甘地是不会停止进攻的。”
“是的,我们也是这么判断的。”安德罗波夫此时话锋一转,“战场其实距离英国的殖民地马来亚不远,但是从伦敦的情报来看,英国对干涉南亚局势兴趣不大,英国外交部已经几次说明,只是愿意在其后的重建当中帮忙,但不愿意介入到当前的战争当中。”
安德罗波夫误会了,说是英国完全没有动作也不尽然,艾伦威尔逊正在询问法国有没有时间,毕竟法属印度面积虽然不大,好歹还有五百平方公里,法国现在还有领事馆在运作呢,不应该高举戴高乐旗帜维护光荣的法兰西利益?
英国这可都是为了法国着想,可法国人竟然不领情,根本对英国递过来的橄榄枝不予回应,这点是安德罗波夫所不知道的。
“不过英迪拉甘地已经询问,苏印友好条约是否依然有效?”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说了印度方面的反应,第七十四特混舰队的实力堪称庞大。印度海军虽然有英国出售的一艘巨人级航空母舰,但在这一支特混舰队面前是完全不够看的。
现在印度所能仰仗的,就是才刚刚签订友好条约的苏联,这支特混舰队印度搞不定。
葛罗米柯说完,所有人的目光全部落在勃列日涅夫身上,是否对美国的威慑举动进行回应,决定权在这个从不大声讲话的一号人物身上。
“不管我们和东方同志的分歧到底是谁错误更多一些。眼下这个阶段,苏联不能在失去印度,既然友好条约已经签署了。苏联就要承担义务,我想,这也是英迪拉询问的目的,告诉她,友好条约仍然有效,苏联对印度的支持是坚定不移的,这当然也包括孟加拉的解放。”
勃列日涅夫用缓慢但是十分坚定的口吻做出了决定,随后看向苏联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拿出来无产阶级的勇气,我的元帅,有信心么?”
“我相信,海军战士们绝对不缺乏勇气。”红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庄严承诺道,“这一次红海军绝对不会后退半步。”
稍晚时间,戈尔什科夫元帅以红海军司令的名义,对弈雅加达为基地的第八特种舰队密切注视美国特混舰队的动向,一旦美国特混舰队通过马六甲海峡,红海军第八特种分舰队立刻尾随。
随后戈尔什科夫元帅深感第八特种分舰队不足以对抗美国舰队,又命令太平洋舰队抽调部队南下,和第八分舰队一起行动。
远东滨海边疆区最重要的港口,因为已经是十一月底,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已经结冰,破冰船正在紧急开辟出港的通道。
太平洋舰队司令斯米尔诺夫上将出现在港口,目送即将要出航的舰艇,对着这支舰队的指挥官洛普霍夫嘱咐道,“一切就看你的了。”
伴随着汽笛声,新组建的第十分舰队舰艇启航出港,切开海上的浮冰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当中。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国的战略定力
印巴战争中海军处于次要角色,但绝不代表没有海军的戏份,事实上在六年前的第二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潜艇击沉印度驱逐舰的例子,导致了印度在增加海军力量上也做了充足的准备。
印度海军在战后投入了超过十一亿卢比的军费。不仅用于采购新的装备,还着重加强了相关人员的训练水平。虽然关于舰队协调作战的方案,也提上议事日程,但却有充足的经费来保障快速推进。
所以到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时候,印度海军的士气、训练和装备完好率,都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随着孟加拉地区的局势恶化,印度人意识到又一场战争将无法避免。从夏季开始,印度海军开始筹划并执行了未来作战方案。根据巴基斯坦人的整体军力部署,制定了两套完全不同的作战模式,分别运用在孟加拉和巴基斯坦本土。
以航母维克兰特号领头的特混舰队,将远赴孟加拉执行打击与封锁任务。两栖部队则将在时机成熟时,由编队掩护登陆。
而以其他大部分水面舰艇为主的西部舰队,要封锁巴基斯坦的重要港口卡拉奇。顺便打击对手的沿海重点目标。两头的舰队无论执行进攻还是防御任务,都将以压倒性的攻势来控制海权。
因为巴基斯坦海军的羸弱,导致印度海军也没有迫切的加强需求,艾伦威尔逊对此也没有办法,再者英国的二战库存已经清空了。只是把虎式巡洋舰推销给了印度,现在的西海岸旗舰就是该巡洋舰的首艘,过万吨的吨位是完全说的过去的,唯一的问题就是,这是一艘火炮巡洋舰。
印度也不用挑刺,皇家海军还有两艘在服役呢,也没有升级改装的计划,而是等着盾舰来代替。
印度海军虽然是印度洋的重要区域力量,但是面对还没成军,就已经先把口号喊出来的美国第七十四特混舰队,还是不够看的。莫斯科给新德里的回信是,在苏联舰队赶到之前坚持战略。
而新德里为了加强盟友的信心,则表示印度已经和伦敦方面联络过了,处在东南亚的皇家海军舰队对印巴战争采取旁观态度。不会成为印度的敌人,以此来让苏联放心,当地的重要角色已经声明要缺席了。
红海军太平洋舰队部分军舰南下的消息,是瞒不过美国第七舰队反潜支队,也就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日本人很明白,水面上的危险并不是危险,水下的危险才是危险,苏联红海军的发展重心在水下,当然了,不怎么发展的水面舰队日本也对付不了。
对潜水艇来说,最可怕的敌人是水雷。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爆炸。很明显,一碰到它就会爆炸,全体船员就会被炸死,对在水中行动的潜水艇来说,碰上水雷此坦克碰上地雷更可怕。
坦克碰上地雷也只是炸断履带,不能行动而已。但是,潜水艇则不同。水压可以准确无误地把全体船员送到另一个世界去。
日本海上自卫队有着在反潜领域的先进装备,除了一点,日本没有宣战权,没有美国的点头,日本能做到的就是看着苏联红海军在雷达上的信号,朝着对马海峡而来。
这种只能看着别人朝着对马海战战场扬长而去的心情,非日本人很难理解,如果这个时候苏联红海军来一个误炸,日本也只能干挺着。
有赖于美国在远东的情报体系,以及英美特殊关系,伦敦很快就知道了这一次印巴战争的溢出效应有多大。
最近来国防部特别勤快的艾伦威尔逊,听着查尔斯元帅和几个参谋长的讨论,在欧亚大陆的另外一端判断水下有多少潜艇跟随,心中不由得好笑,日本是第七舰队的反潜支队没错,英国要不是有他在,就算没变成大西洋方向的反潜支队,到了这个时间也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水下力量更加值得关注。当然苏联的导弹驱逐舰也不能被忽视。”艾伦威尔逊是释然的开口询问,“是不是这样?”
几个参谋长点头,艾伦威尔逊则示意稍安勿躁,“我们有安达曼群岛的基地,本身就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因为这个海军基地存在,所以皇家海军的布置才是越往远东越小,皇家太平洋舰队只有两艘鹰级航空母舰,我不太明白对比,但是两艘加起来也就和企业号持平。不过呢,华盛顿方面早早就对外宣称成立特混舰队,带有极大的威慑因素。”
最扯淡的就是,两艘鹰级航空母舰的其中一艘,现在常驻珀斯,忠诚的保护澳大利亚,在马来亚的航空母舰只是只有一艘。
“这可能是一场胆小鬼的游戏,所以事情还不到危险的时候,说不定什么事都不会发生。”艾伦威尔逊拐弯抹角就一个意思,总预备队,不动!
这就能看出来当初临走,非要把安达曼群岛分割出来的决定是多么正确了,这些年印度那边也不是没有一些杂音,说什么让英国归还安达曼群岛,可这个东西,当时没争取到,现在在说这些?可能么?
这也给这一次印度海军的行动带来一定的麻烦,稍微从军事领域对印度有些了解就能看出来,印度次大陆的优良港口并不多,印度的海岸线属于相当平滑那种,这和某大国不同,某大国的海岸线是看起来平滑,但上面有刺。
当然这也不算上面大毛病,只是天然良港不多,花一点工程改造这都不是大问题,如果这成了大问题,只能说明印度没具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其实我们加入也没什么用,在马来亚港口的舰队以战列舰为主,状态很像是一战时期的德国公海舰队,其目的是为了存在,存在就是一切。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一艘在桑给巴尔、一艘在巴林,难道让香江的半人马航母过去?”
“当前的局势,最适合英国的决策就是按兵不动,反正安达曼群岛在我们手中,不管什么时候有动作都来得及。”
“现在巴林和桑给巴尔没有事,如果美国方面格外要求的话,似乎也说不过去。”查尔斯元帅皱眉道,似乎在想能不能帮上忙。
“最好还是不要这么做,中东是世界能源中心,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不应该抽调当地的重要军事力量。”艾伦威尔逊摇头道,“至少现在还不到那个时候,说不定美国或者苏联,就原路返回了呢。”
才刚刚在路上,英国就开始谋划美国要求协助怎么办?实在是有些过于未雨绸缪了。太平洋舰队还远着呢。
下了班,艾伦威尔逊直接走出白厅,去梦露那把美国派出特混舰队火上浇油的行为狠狠地批判了一番,梦露脸都红了,肯定很羞愧。
自从印尼出现了不利于自由世界的变故之后,苏联红海军便有一支分舰队一直常驻在印尼,对外宣称是保卫印尼免受帝国主义的威胁。
实际上是马来亚的皇家海军舰队对峙,吨位上这支舰队和皇家太平洋舰队是没法比的,只是马来亚这支规模巨大的舰队以战列舰为主。
随后几天时间,进攻西线的印度陆军终于洞穿了这里的巴基斯坦守军,而在同时,北路的印军和东路的印军已经深入孟加拉境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东巴基斯坦的战局已经陡然一变。
马六甲海峡,以企业号核动力航母为主的特混舰队,正在通过这一条黄金水道,而远东联合作战司令部和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则对印尼的苏联红海军舰队出港进行讨论,是否应该做点什么?哪怕太迟了也好。
最终冷静的军方领导层决定把皮球踢回给本土,交给政府做决定。与此同时,艾伦威尔逊正在和英联邦秘书长和内阁副秘书长,讨论关于战后重建的问题,威克的电话让三人的讨论告一段落,“秘书长,华盛顿希望英国能够采取一些动作,阻止印尼的苏联舰队进入孟加拉湾。”
“我记得两天前的情报是,苏联舰队已经穿过对马海峡,美国人怎么不让日本海上自卫队去拦截?”拿着话筒的艾伦威尔逊切了一声,“马六甲海峡是世界重要黄金水道,不是英国的私产,我想美国人应该知道这个严重性,更何况对面就是印尼,到时候美国拍拍屁股走人了,烂摊子还要我们收拾?”
“外交大臣知道这件事么没有?”听到威克说没有,艾伦威尔逊回答道,“先把这件事告知大臣,并且表达英国的难处。”
等到艾伦威尔逊放下电话,约翰·亨特开口道,“不过话说回来,为重建孟加拉买单是不是?这可一定要控制好投入。”
“这多简单,印点钱出来不就行了。只要孟加拉人认可,英镑和黄金就具有同等地位。”艾伦威尔逊吹了一个口哨道,“偷偷的干谁也不知道,我们又不是美国,一下子印了四五千亿。”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艰难处境
“不过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不管是孟加拉湾,还是西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都处在印度的封锁当中,巴基斯坦的处境并不乐观,这还不算陆地上印度对东巴基斯坦的围攻,西线被突破之后,巴基斯坦守军怎么办?”
伯克·特伦德说到这看向艾伦威尔逊,意思很明显,美国不一定能救回来处在劣势的巴基斯坦。
“被分割包围,还能怎么办?我虽然总是讥笑印度,但也承认在这个世界上光是依靠基本盘发展,印度也是一个不好遏制的国家,印度人要是吧有声有色的标准定得低一些,是一个不能被忽视的国家。”
艾伦威尔逊很客观的回答,其实印度要是用一般标准来说,在二十一世纪早就崛起了。
虽然国家的普通人穷困是真的!但总量在那摆着,国力看总量不看人均,在国家角度没几个国家能压住印度。
客观来说,印度就前面横着的几个国家,也就是联合国五常,而且印度距离英法的实力并不远。剩下的日德谁敢说自己比印度强呢?
德国一个吃欧盟红利的吸血鬼,日本从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二,人均超美国百分之三十的国家,变成了人均快四十名的国家,那是什么概念,发达国家也就是不到四十个,日本已经接近吊车尾了,正在向希腊的人均迈进。
而且日韩这种国家,和欧洲统计数据上一个水平的国家付出的辛苦是不一样的。
相反印度就算是国内问题一个不改,凭借人口面积粗放发展,也可以取得很大的经济总量,就是起步的时候艰难了一点。
这就和某大国想要提升增长率一样简单,比如说学习一下人类灯塔、把公民自建房按照租金比例算入统计数据、人类灯塔这一部分是一点五万亿美元,医疗费用四万亿美元、律师费用一点二万亿美元、这都没算美国三大支柱的教育。
把以上范围都纳入统计,别说增长率百分之五点五,就算是百分之八也不是问题,不过统计数据以后会变水,和印度一个含金量。
具体到巴基斯坦,面积和人口总要占一个,巴基斯坦两个都不占,现在就看能顶多长时间不投降,毕竟东巴基斯坦的守军打死一个就少一个,也不存在人民战争的可能,当地军队和孟加拉人不是一个民族。
跟着印度进攻的还有训练的四万孟加拉流亡者,就算是没有他们领路,进攻东巴基斯坦对印度也不是问题,印度也有孟加拉人,语言上不会出现水土不服。
“确实如此,巴基斯坦的劣势太多了。”约翰·亨特点头同意道,“我们都找不到,巴基斯坦的优势在什么地方。除了即将进入孟加拉湾的美国特混舰队之外,这可能是巴基斯坦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了。”
“海军决定不了陆战的结果。更何况把希望寄托在美国上?”艾伦威尔逊嘴角抽动,“美国很长时间是不会尝试做陆地霸主了。”
美国方面希望英国阻止跟踪的红海军舰队,被英国以国际重要水道理由拒绝了,毕竟南岸还在印尼手中,那哪是英国说封锁就封锁的。
要是听美国的一时爽,往后谁还敢相信英国?这么做新加坡的发展都可能受到影响,英国可不敢脑子一热就冲上去。
作为一个卑微的社会公器,艾伦威尔逊还是尽量完成自己的工作,比如审阅各部门提交的人事安排,然后做出最终任免,有范进中举的就有名落孙山的,失败者不用埋怨运气不好,这都是有原因的,比如说是不是有海外关系比如美国,或者是不是有犹太人。
这个任免标准,反正艾伦威尔逊不说没有人知道,他才是英国的内阁秘书长,英国最有财富的人是他老婆,候选人这么多,被刷下来很正常。
快速升迁通道嘛,肯定只是属于少数人的专利,也就只有百分之九十五的的淘汰率,比起东亚国家还是非常宽松的,和南亚内卷的最终进化种姓制度更是没法比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