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帕梅拉蒙巴顿开口查一查就知道了,艾伦威尔逊一副你别这么天真的表情,“别闹了,但凡可以,美国为什么不避免参战呢?”
美军打仗是不回收军备的,就算是撤军也会把使用的军备留在作战国,哪怕是有被敌人使用的风险都要这么做,首先这么做容易销账。一旦军备被敌人全部缴获,损失多少自然就是一团迷雾。
美军从越南撤离的时候,把使用的军备大量移交给了当地的亲美政权,连泰国都分到了不少,结果北越南下缴获的军备一下子武装起来了百万大军,这个损失是一笔糊涂账,谁都不知道美军是怎么报账的。
美国人家是当世大帝,英国不过一个自斩一刀的至尊,当前的结算份额很大程度上是吃老本,采取同样激进的政策,美元受到的影响远比英镑校再说凭什么,超发的是美元,英镑也要跟着均摊风险?
“等着享用最后的晚餐吧,亲爱的。”艾伦威尔逊捏着女首富的小手,这一次的对手可不是法郎了,也不是在戴高乐背后跟着喝汤了,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两人在雅典等待一个客人,原来的驻马英军部队司令斯康斯将军,现在斯康斯将军已经临近退役,受雇于阿拉伯联盟组织培训阿拉伯军队。围着以色列建立堡垒群复制一战战壕战的模式,就是他本人替艾伦威尔逊执行的。
敌对的双方在军队素质不如对手的时候,一定要避免进入对方的舒适区,艾伦威尔逊脑海中的历次中东战争,阿拉伯重装兵团被以色列重装兵团解决之后,以色列军队迅速调转枪口扑向下一个目标。把进攻的阿拉伯一线部队全部击溃,战争就结束了。
阿拉伯世界很大,但单独的阿拉伯国家当中,并不存在一个战争能撑起来强大陆军的国家,所谓强大到陆军并不是只能打一波流的军队。
相对弱小的一方如果和强敌采取同样的作战模式,通常会出现重大惨案。远有大英对阵大清,近有二战法军直奔比利时,半路上被德国装甲集群迎头痛击。
阿拉伯国家的整体实力和以色列相比,处在优势一方,但阿拉伯国家都把自己的军队建成了一次性军队,最终就出现了阿拉伯世界理论上输得起,但实际上有一只输不起的军队,想要扛得住,就必须采用真主党模式的乌龟壳。
虽然同样摆乌龟壳的乌克兰一出城就被俄军揍,但相信以色列和俄罗斯还是不能相比的。
斯康斯在卸任驻马英军司令后,再次被雇佣到阿拉伯联盟,将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接壤的城镇堡垒化,不管以色列军队再怎么精锐,最终都要落在打烂仗的根本上,而不是组建重装兵团和以色列对攻。
当然斯康斯给这种战略起了一个名字叫遏制战略,而英国情报部门则对以色列进行定点欺骗,就是一战的战壕战,早已经被淘汰的作战模式。
“把边境城镇堡垒化,推进的还算顺利,尤其是巴勒斯坦居民点。当地人接受的程度很高。”斯康斯将军详细介绍着自己的工作,他也不是白拿钱发挥余热,对这个工作还是非常上心的。
“现在大选已经结束,我们即将要和埃及谈苏伊士运河的归属了,相信开罗方面已经准备好。英国的底线是,运河归埃及运营之后一定要保证这一条国际黄金水道的安全,同时禁止任何国家染指,既然英军不在苏伊士运河,任何国家也不能填补英国的位置。”
艾伦威尔逊把现在英国和埃及的即将要谈判的事娓娓道来,“现在的问题是,埃及能不能做到在任何条件下保证苏伊士运河的安全。我们会把这一条作为基础和埃及方面进行讨论。埃及和以色列可是邻国,因为巴勒斯坦问题存在爆发战争的危险,所以处在英国的角度,希望埃及和以色列边界出现一条堪称坚固的防线,无法被以色列突破。两座防空塔一定要完工。”
至于能不能做到,反正艾伦威尔逊是把柏林防空塔的图纸给埃及了,柏林防空塔都能顶住英美战略轰炸,面对以色列的进攻应该不是问题。
“也算是我们离开运河之前,为运河安全做的最后一点贡献。”帕梅拉蒙巴顿开口道,两座防空塔就在苏伊士运河东岸,用于防御敌人将这条黄金水道切断。防空塔完工,将会配合周边的堡垒群遏制以色列地面部队的威胁。
斯康斯将军对此表达了乐观,表示建立防空塔的地带土地条件良好,绝对不会出现豆腐渣工程。
在夫妇两人启程返回伦敦的同时,得知英国大选结果,埃及的穆纳姆亲王立刻组建了外交团队,由他本人亲自挂帅前往伦敦进行谈判,穆纳姆亲王还没出发,整个埃及已经轰动了,埃及人等待了多少年的梦想,实现已经近在眼前。
自称阿拉伯国家领袖的埃及,最为有价值的运河却被英军占据,虽然在艾德礼时期,埃及军队已经和英军共同接手的防务,可运河区的米字旗一天不消失,埃及人总觉得没有全部拿回国家主权,只是英国拿了不少条件交换,比如桑给巴尔驻军权,阿斯旺大坝修建的技术支持和原材料特惠才作罢。
“埃及人站起来了1回到伦敦的艾伦威尔逊,听到这种情况,轻松的对着妻子道。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样
将苏伊士运河还给埃及是迟早的事,历届政府都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只是都不希望出现在自己的任期当中,但阿斯旺大坝就在哈罗德威尔逊的任期之中完工了,这谁都没有办法。
“搅动一下舆论,注意几个方面。”关键时刻,艾伦威尔逊还是信任一家人,该掏钱的时候要掏钱,让妻子注意一下若干问题。
这也算是为埃及穆纳姆亲王到来之前进行预热,埃及那边就不用预热了,都快热上天了。
这一番预热以及引申出来的若干尖锐问题,引起了英国公民的广泛关注,毕竟大选才刚刚结束,键政热度还是在的。
大选当中保守党对苏伊士运河问题表达了强硬态度,从大选结果来看,差距从近百席缩小到三十多席,应该也是有用的吧?这谁都说不准。
所谓的若干尖锐问题,无非就是从苏伊士运河的归属,到首相是不是苏联间谍?这么几个特定群体的怀疑。
几天之后,艾伦威尔逊进入了bbc演播厅,接受了这个后世不多能让某大国和有声有色的大国共同敌视的媒体访谈。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英国正在寻找在当今世界的定位,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外交部常务次长威尔逊爵士,来谈一谈光荣的英国公民都关注的重大问题。”主持人路德维希伸手对着摄像头做出邀请的手势,“说起威尔逊爵士,人们可能印象当中是一个不苟言笑的老头子,但实际形象可能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有时候我会怀疑你们做媒体的,能否体验我们其他人对英国的热爱。我们爱他并且为之自豪。”艾伦威尔逊不慌不忙的回答道。
“最近有许多问题,让公民们处在迷茫当中,似乎看不清未来的方向。爵士!”
路德维希笑了笑道,“相信爵士肯定是了解这些问题,这当中不乏非常尖锐的问题,比如一些可以归为谣言的范畴当中。比如说,某些对首相的言论。以及英国是否应该争取苏伊士运河的应有权益。”
“后一个问题可能处于职责所在,我不能过多的阐述,因为现在穆纳姆亲王正在和政府紧密的磋商当中。”艾伦威尔逊谨言慎行道,“当然我会怀着最大的诚恳,用大众都懂的语言真正地回答所有问题。”
“那真是太感谢了。作为一架权威媒体,bbc不会向政府低头,问题可能很尖锐。”路德维希拿出来了一叠纸,显然是有备而来。
艾伦威尔逊倒不是很紧张,他相信妻子已经用英镑塞满了bbc高层的裤兜,就算是有一些尖锐问题,他应付的问题也不大。
公民总是在特定时候需要一个宣泄口的,这样才能释放心中的压力,就算是惠,公民也想要知道为什么要惠。
事实上大部分英国公民都明白,这一次埃及大概率会得偿所愿,收回苏伊士运河,但民间键政自我安慰,哪来的官方解释深入人心呢。
毫无疑问,这一天的bbc收视率肯定会得到保障,因为都是重磅问题,比如问艾伦威尔逊怎么看待首相是苏联间谍的传闻。
“英国的民主体制,保证了任何群体都可以说出心中所想,我相信更加离谱的言论也不是不存在。”艾伦威尔逊首先把这种言论定义为一些规模不大群体的闲言碎语。然后道,“但这也正是民主体制的可贵之处,我们当然承认民主体制不是全无缺点,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这种言论么,当然可以说出来……”
为我大英的体制吟唱了一番赞歌,艾伦威尔逊回到了问题本质,不排除是一些国外势力对首相的攻击。至于所谓的国外势力指的到底是谁,艾伦威尔逊则没有回答。
至于更加重要的苏伊士运河问题,艾伦威尔逊听闻了主持人谈及一些公民希望英国拿出强硬态度解决,则微微摇头,“倒是有一个例子可以借鉴,目前还在被美国控制的巴拿马运河,我们将运河区隔离开来,塑造成一个国中之国。但是我说实话,苏伊士运河的复杂性,是巴拿马运河所不具备的,虽然巴拿马运河也很重要。”
“能把手伸到美洲力挺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国家不存在,苏联也做不到这一点。但是苏伊士运河涉及到的国家就很多了,阿拉伯世界、欧洲和亚洲、从爱尔兰到远东,沿途的所有国家的眼睛都盯着这一条黄金水道。”
“我们也并非是拖延不把运河还给埃及,而是埃及周边的安全形式并不明朗,要知道埃及和以色列是有争端的,一旦开战的话。运河一旦受到影响,这绝不是英国一个国家受到影响,而是整个欧洲收回受到影响,英国作为欧洲的领导者,到时候可能会被各国指责,所以我们和埃及的谈判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埃及是否能够保证,苏伊士运河能够保持在安全状态,哪怕埃及已经陷入了战争当中。这是谈判的一个焦点。”
“当然我们都知道,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领袖,这种担心并非是质疑埃及的能力,而是很合理的担心,毕竟战争爆发什么都可能发生。”
先是毫不犹豫的用巴拿马运河拉踩了一下美国,表示英国算是非常良心的愿意商讨这个问题,然后则合情合理的表达了苏伊士运河对欧洲甚至整个欧亚大陆的重要性,艾伦威尔逊诚恳的言论,和很多白厅官员接受访问都不同,让人顿生好感。
苏联驻伦敦大使馆,阿列克谢耶夫面无表情的盯着电视,大使维克托推门而入,也看到了这一幕,轻笑道,“英国人明明是自己不想离开,却说什么是为了欧洲,反正在外交领域,这一次我们一定要为埃及说句公道话。”
“嗯,是的。”阿里克谢耶夫一听脸色阴晴不定,含含糊糊的点头道,“出于道义,我们支持主权国家收回自己的东西自然是没有问题。”
虽然这个既要也要的访谈很令人不舒服,可阿列克谢耶夫却不好开口指责什么,总是有些原因。
在举办的圆桌会议上,埃及穆纳姆亲王正在据理力争,驳斥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戈登·沃克口中,对能否保证苏伊士运河安全的怀疑。
其实主要焦点在于,英国想要在移交条约当中阐明,一旦埃及遭受攻击,英国有义务在埃及的求援之下保护苏伊士运河的畅通。
同时埃及还要答应在英军离开之后,不允许任何国家进驻苏伊士运河。后者当然是没问题,前者的问题很大。
现在则是时候看看英国还保存多少实力了,如果自己的实力不够,苏伊士运河的的股份还有不少法国人的,而苏伊士运河对整个欧洲都很重要。
英国当然可以代表整个欧洲表达对苏伊士运河的关切,毕竟欧洲不是什么靠着资源就能过得不错的地方,资源匮乏普遍存在于欧洲,除了苏联。
英国用对能源安全的关切做切入点,很快就拉起来了一堆国家的支持,希望埃及做出承诺,这个时候该拍马屁是要拍的,一些报纸上是希望埃及代表阿拉伯世界做出庄严承诺。
“苏联人这个时候说牢骚怪话有什么用呢?我们又不是不还给埃及运河主权。”拿着真理报的英文版,艾伦威尔逊全无在受访时候的严谨,口气也轻佻了许多,换上了bbc的报道洗洗眼。
“说实话,道理大家都懂,但把这么重要的运河给埃及,真的成为现实,确实很令人不舍。”帕梅拉蒙巴顿叹息,“英国的影响力又会降低。”
“其实也是早晚的事,马六甲海峡不是还很稳固么?”艾伦威尔逊沉吟一下,“世界三大黄金水道,最不重要的就是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只能影响美洲,现在苏伊士运河给埃及,但不会被其他国家染指,我们专心经营马六甲海峡,仍然是全球大国的框架。当然和一些友好势力捆绑,可能还需要牺牲一下。”
“牺牲一下?”帕梅拉蒙巴顿听到这话直接斜昵丈夫,按照她对这个无上权威的了解,牺牲一下首当其冲就是要牺牲她来为国服务。
“亲爱的,不要这种表情嘛,捆绑一些势力只会让你更加强大。其实正常的年份,粮商哪有你其他产业盈利高呢。但粮食对一些国家可是救命的东西。”
艾伦威尔逊开口安慰,“为了英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考虑,我觉得你应该拿出来一些股份,将粮食公司拿出来分享,首先和格雷斯他们心平气和的谈谈,中东的酋长国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不可得罪的重要客户,按照比例相关势力共同维护粮食公司,大家的利益紧密结合,你的地位会更高。”
“不是把股份给伊拉克、科威特这些国家,而是给这些国家的王室,这样王室一旦被推翻,你也不会损失什么。我相信一旦这么做,他们也会想办法在一些领域给予补偿的。这些国家可都不是农业基础好的地方。”
------题外话------
这两天没有建新群,老群人满了,进不去。我连五百人群的权限也就剩两个了。在炸两次就尴尬了。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时间赛跑
艾伦威尔逊知道这些国家的弱点,粮食!中东北非可以说是除了石油啥都缺,要是没有石油和印度的条件都没法比。粮食是这些国家的最大问题!
对这些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比什么都重要,不烧油不会死,不吃粮食那真的会。而对帕梅拉蒙巴顿来说,粮食没重要到那个地步。
如果能用粮食上面的权力分享到这些酋长国和英国的利益捆绑,对帕梅拉蒙巴顿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助力,正常年份粮食才能卖多少钱。
“亲爱的,一旦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到头,那时候的货币就不是现在的货币了。而货币是什么,货币需要实物支撑。没有实物支撑的货币就是废纸一张。可以预见的是,每一年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这么严重?”帕梅拉蒙巴顿一听脸色变得凝重,低语着,“就好像王冠落地!”
“也可以这么说。”作为女首富的丈夫,艾伦威尔逊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而是思考妻子这个比喻是不是有深意。
其实很简单,砂劳越女王只是一个名号,但帕梅拉蒙巴顿真有一顶王冠继承,戴在头上的那种。
蒙巴顿元帅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后裔,而维多利亚女王时代是英国的巅峰时期,蒙巴顿把爵位允诺给了帕特里夏,但把一些标志性的财产交给小女儿保管,其中就包括一顶大王冠。
这顶璀璨的大王冠,钻石镶嵌成三叶草和藤曼的纹样,密密麻麻地围合成平缓的尖顶。帕梅拉的妈妈埃德温娜戴着这顶王冠,闪耀在重要的社交场合,包括现任女王一九五三年的加冕典礼上。
帕梅拉蒙巴顿也是被丈夫每年都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这句话吓了一跳,才用王冠落地来比喻这种悲观的前景,“亲爱的,你到底要怎么做?”
“阿曼周围的酋长国是迟早要独立的,我们不能永远让其维持在保护国状态。当然我们会谈军事基地驻军的事情。但利益上的捆绑不可避免。有些事情现在说还太早,但美国超发的美元数以千亿计算,这很可能会带来大通胀。英国必须要早做准备。”
说到这艾伦威尔逊话锋一转,又开始表达乐观情绪,“当然,危机迟早会过去,但我们要确保英国有独自面对危机的能力。如果让其他国家帮忙,反正我不想再来一次大西洋宪章。挣扎出来都不知道废了我多少精力。”
“不至于闹到大萧条的地步吧?”帕梅拉蒙巴顿绷着脸,世界大战可就是大萧条引发的,虽然他那个时候才刚刚出生没什么记忆。
“没这么严重!”艾伦威尔逊一听看来灌输的乐观主义情绪还不够,赶紧道,“肯定是困难一段时间,但对你没有影响。”
怎么和大萧条产生关系了呢?事实上七十年代的大通胀,都不如二十一世纪睡王执政的那一次。
虽然那时候的美国通胀是八点多,而七十年代末最高峰的时候足有十三点多,但两者的统计标准不同,睡王那一次美国已经不统计房价了,七十年代那一次统计包括房地产。
不要小看这个区别,事实上大经济体房地产都是支撑经济的重要指标,根本就没有一个例外,美国人既然活在地球上自然也不例外。
里根上台也只是把死水搅浑,他倒是成功的压下去了通胀,但美国的经济还是原地踏步,里根下台的时候,美国的经济又开始停滞不前了,只是通胀消失算是他的成绩,真要没有通胀加上经济高速增长,还得是苏联不战自溃,拱手让出自己的势力范围,外加某大国脑袋一低专心做血汗工厂,才有了全世界三十年的平稳发展。
要是拖下去,某大国可不是苏联,战略定力这个东西苏联几乎是没有,被里根一个劫贫济富操作弄的怀疑赢不了就直接认输的事,不可能发生在某大国身上,比拼战略定力,结果就是你难受我也难受,你说我脑梗我说你心梗,看谁先梗进重症监护室。
所以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将要解体加上石油危机带来的通胀,又算得了什么呢?艾伦威尔逊反正不觉得是一个大问题,没有二十一世纪危险。
“等和埃及谈完了,就和波斯湾的酋长国谈一谈利益均沾的事。”艾伦威尔逊一副我都是为你好的样子,“你就相信我,你丈夫不会害你的。”
“那倒是!”帕梅拉蒙巴顿点头,心中碎碎念,就是有可能把小姨子肚子搞大。
艾伦威尔逊闲暇就去一趟白厅,看看和穆纳姆亲王谈到哪了,移交条约能不能给英国一个保证,毕竟英国本土和马来亚中间,苏伊士运河是绕不过去的,这个保证不拿下来,英国不会这么轻易的松口。
安娜女士从波恩回来了,恰好赶上这个非常关键的时间。
见到和丈夫同等地位的男士一副明明很关心,但还要装作漠不关心的样子就觉得好笑,“明明马来亚这么重要,你却不敢说出来。不过话说你真的认为,英国能够永久保存那个殖民地?”
“我是在和时间赛跑。”艾伦威尔逊平淡的回应,“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不努力就一定没有。”
努力不一定有收获的一个最近的例子,还是法国。艾伦威尔逊指的不是挤兑黄金那件事,而是殖民地的问题。
引进华人制衡本地民族维持殖民地稳定,这一招是艾伦威尔逊的原创么?哪怕是在这个世界,他也不是原创。
首先这么干的是法国,法国的殖民地和某大国可是紧挨着的,在日本战败之后,法国已经预见到了独立运动可能会此起彼伏,为此法国在战后思索怎么平息反抗,于是就决定和越南几千年来的梦魇联手。
当时法国开出的条件是在西贡和河内设立商贸自由区,法属印支境内华商权益和法国商人平起平坐,承认越南对于某大国有特殊经济地位。这不比现在马来亚还要更进一步?
这几乎已经接近于中法共管法属殖民地,某大国和越南的距离,长久下去法国一定会很吃亏。
一对比就知道,法国当初的条件比今天英国的条件还要宽松无数倍,可法国失败了,英国至少现在还没失败,原因就在于马来亚好歹隔着一个南海,英国恰好强于海军,要是也接壤,今天英国也早就滚蛋了。
“和时间赛跑?我们准备和英国联手!”安娜点了点头,向和丈夫同等地位的男士透漏了这个消息。
“嗯?之前的斯德哥尔摩会议,德国不是支持法国的主张,让美元贬值百分之百么?”艾伦威尔逊一听一家之主的精神又上来了。
“美国人回避这个问题,看来你说的对,美国人准备砸锅了,一旦美国准备好了,德意志银行的七八百亿美元就真的成了信用货币,不在是随时可以兑换的黄金了。”
安娜叹了一口气,如果美国人对法国的主张采取正面回应,德国还不一定能下定决心。
在波恩的讨论当中,本来是支持法国意见占据上风,但美国没有哪怕任何一点要银根紧缩的意思,这还怎么弄?
“还是我们英国了解美国。”艾伦威尔逊哈哈一笑,金融霸权就像是嗑药,哪有凭借意志力戒掉的。英国已经算是很好说话的了,因为国力对其他列强不占优势,在使用金融霸权的时候真的算是克制。
换做美国就不同了,美国在自由世界基本盘有压倒性的优势,得到了金融霸权比英国吃相难看的多。
美国对法国希望美元贬值继续绑定黄金的主张置若罔闻,在他这一点都不意外,几十年之后那都是几万亿几万亿的印,缩减军费不可能,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挂钩黄金都超发了这么多美元,更别提绑定石油了。
“你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现在不动手,到时候连黄金都得不到了。”艾伦威尔逊开口夸奖着,德国人终究还是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现在法国已经在几年前挤兑黄金的过程中打光了弹药,现在就看我们两个国家的了,德意志银行团有欧洲最大的美元储备,伦敦交易市场则是欧洲最大的国际美元集散地,我们联手还是相当有胜算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