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公务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山铁杉
也不是没有人建议,把艾伦威尔逊换掉,不过他还是否决了这个建议,他明白这个内阁秘书长代表什么,而且之前两人相处的也不错。
哈罗德威尔逊把芬兰的接触,交给了这个白厅首脑,既然内阁秘书长是人尽皆知的亲美派,制定出来的政策肯定会让一些人认可,如果是他本人这么干的,没准又是苏联间谍的一个确凿证据。
英国和瑞典的关系很好,作为欧洲大陆两大离岸平衡的策源地,这种友好体现在方方面面,斯堪的纳维亚三国,挪威是加入北约,瑞典是亲西方中立,芬兰是亲苏中立。
虽然芬兰是议会制国家,但一旦有事它肯定是苏联的盟国,这是当前的国力对比决定的,现在距离二战才过去二十年,大多数芬兰人还不会被什么虽败犹荣的话术自我感动,就四百万人,一个突击就拿下了,能活到今天都是苏联权衡利弊的结果。
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戈登·沃克的,接到了首相哈罗德威尔逊的指示,即将开启北欧访问,包括挪威、瑞典和芬兰。
“选择芬兰做离岸平衡的地方了,效彷香江么?”帕梅拉蒙巴顿见到丈夫回来还忙于工作,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计划的初衷。
“芬兰也就这个作用。现在也是为了一九四五年的决策买单。”艾伦威尔逊耸耸肩,他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芬兰也是英国出卖的。
只不过出卖的时候,艾伦威尔逊还是一个小卒子,没有蹭上热点而已。那个时候甚至艾德礼政府还没有上台,是丘吉尔领导的战时政府。至于直接负责人,前任首相艾登。
艾登这么喜欢在外交领域拿分的首相,做首相的时候没去过芬兰,原因就是当初和苏联人确立芬兰的格局时候,代表英国的就是他本人。
斯大林想建立一个围绕苏联的安全带,这个安全带当然可以由受苏联深刻影响的同体制组成,但也能由政治外交上保持中立的国家组成。
芬兰外交上保持中立,也能保卫以列宁格勒为核心的西北边疆。而苏联为什么能容忍芬兰外交上那种“不与苏联敌对”的中立呢?因为当年划分战后势力范围的时候,艾登虽然当面在北欧问题上,对苏联表现的很含混,但苏联人通过间谍手段,获取了英国高层在北欧问题上的底牌:英国准备在芬兰问题上迎合苏联。
英国希望芬兰保留议会民主以及商业上的独立,但承认苏联对芬兰的影响力,也不准备挑战苏联在芬兰的地位。
也就是承认芬兰是苏联的势力范围,而且并不反对。而且英国人后来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在盟国管治委员会里,英国人尽可能的与苏联人保持一致,英国外交部人也向芬兰表示,在接下来的苏芬正式和约的谈判中,英国不会帮芬兰,对苏联人砍价。
芬兰化这个词的出现,也有我大英的一部分功劳,艾登做首相的时候,自然不会对着自己的败笔多加关心了。
“德国的增长也开始见顶,我估计用不了两年,德国就会尝试和东欧国家和解。”艾伦威尔逊摆弄着钢笔,好像有个德国总理准备惊天一跪。
“芬兰现在是社民党政府吧,工党访问也算是很合适。”帕梅拉蒙巴顿同意了丈夫的看法,“借用芬兰和苏联发展经贸,能带来经济增长么。”
“苏联人要技术,当前越野型号的车型,你的路虎汽车首屈一指。如果国家要需要的话,转移一部分技术给苏联怎么样。”艾伦威尔逊开口询问。
帕梅拉蒙巴顿一脸我就知道的脸色,她这个丈夫一旦英国碰到什么事了,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她顶上。
这话艾伦威尔逊就不敢苟同了,他给妻子带来的财富,不比拿出去的东西多得多?就比如说跟着法国人挤兑黄金这事。
经过坦诚的深入交流,帕梅拉蒙巴顿同意,自己的名字会出现在投资芬兰的名单上,没什么事情事载人航天不能解决的。
未来几个月的英国外交重点,毫无疑问就是东方战略,需要政府的推动,也要英国资本的加入,这样才能长远乃至超出。
比起勃兰特提出的东方战略,英国已经提早了开始实施,以访问芬兰为契机,和苏联进行友好发展。
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戈登·沃克的北欧之旅已经开始了,今天之后他就到了赫尔辛基,和芬兰当前的社民党政府进行了友好交流,在芬兰的强烈建议下,外交大臣帕特里克没有提及二十年前不幸的冲突,也就是苏芬战争,而是表明这一次英国是带着诚意,希望芬兰发挥东西方桥梁的作用。
“我准备同时造访莫斯科,为缓解东西方关系贡献力量。”外交大臣帕特里克在芬兰总理面前的表态,彻底让人放下了心。
“芬兰也愿意推进东西方的缓和。”拉斐尔·帕西奥松了一口气,“加强伦敦和莫斯科的联系,是维护欧洲和平的重要基础。”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争相示好
英国外交大臣出访莫斯科的同时,伦敦亲美派代表艾伦威尔逊,正在和美国大使唐纳德,解释英国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
“在当前美国部分军力被牵制在南越的时间当中,我们推进缓和也是为了消除苏联在欧洲方面的敌意。”艾伦威尔逊理直气壮,在唐纳德面前解释着这么做的道理,“当前苏联正在进行经济改革,某种程度上我们似乎看到了脱离计划经济的希望,在这个时候主动出击,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是这样么?”唐纳德的脸色稍缓,想了一下道,“我个人肯定是理解英国在政治上的认识,不过可能也并不这么容易。”
“以芬兰为切入点朝着东欧渗透,成功了固然好,就算是失败了,苏联颠覆了想要和我们接近的东欧国家政府,不是更加有利于凝聚我们的人心么?”
艾伦威尔逊摆摆手,一副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模样道,“给苏联找找麻烦,说不定还能缓解一下我们的压力。说实话,比起投入到东南亚的海量军费,以美国的力量完全可以拿出来一点微不足道的资金,在东欧试试水。”
这并不是唐纳德所能决定的,但是不得不说,他确实对艾伦威尔逊口中的渗透很感兴趣,“如果要这么干的话,选择芬兰?”
那自然是不行的,英国已经决定借用芬兰和苏联做生意了,美国人不要过来拆台。
艾伦威尔逊凝重的摇着头,“波兰,这个国家有三千万人口,是东欧除了苏联本身之外,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从战略位置上来说,这几乎是苏联的心里警戒线,一旦波兰动荡起来,苏联一定会不顾全力的去救,如果能用经济手段就用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不管用,可能苏联就会出兵镇压,要是出现了这种事,对我们来说绝对是好事。”
“美国在南越迟迟没有进展,就算是我们英国一直配合美国进行信息封锁,迟早也会有不利的消息传出来,我们如何证明苏联比我们更加黑暗呢?引诱波兰激发波兰人的反苏心理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对了,一九五六年波兰和匈牙利出现了很长时间的不稳,我们那个时候抓住机会就好了。可惜苏联洲际导弹的试验把那一次的反抗压了下去,我们没有抓住机会,如果机会再次出现,我们还抓不住的话,上帝都不会原谅我们。”
波兰具有两个优点,第一和俄罗斯真的有仇,幼年俄罗斯不太强的时候,被波兰攻破莫斯科。
很长时间波兰都是俄罗斯的梦魇,当然波兰是斯拉夫人,俄罗斯人也是斯拉夫人,两国都具有斯拉夫人的特质,等到俄罗斯极尽升华为帝俄的时候,波兰人就开始倒霉了。
在有历史仇恨的同时,波兰还是东欧除苏联之外第一大人口大国,三千万人口的国家闹起来,够苏联人手忙脚乱的。
“你们能够帮忙?”唐纳德皱着眉头询问,想要知道英国有没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暗桩在手。
“当初波兰流亡政府就在伦敦,后来我们给他们送回去了,不知道还剩下多少人。不过我相信总是能剩下一点的。我们通过华沙大使馆查一查。”被问到这个问题,艾伦威尔逊当仁不让了,波兰流亡政府就是丘吉尔出卖的。
整个二战期间,波兰虽然已经亡了国,但流亡政府还在,波兰人复国的心还在,大批波兰人在各个战场上还在为祖国而战。波兰军人在战场上的伤亡率很高,因为他们寄人篱下,想通过战斗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自从把波兰流亡政府送回去之后,很长时间以来他还真没关心过这件事,但这一次又不同了,没准就能够一鱼两吃呢?
“英国会提供政府层面的支持么?”唐纳德问了最重要的问题,能在苏联集团内部搅起波澜,可以转移一下苏联对东南亚的支持,他也同意艾伦威尔逊说的,不管苏联经济让利还是出兵镇压,都可以让美国指责,现在的问题是英国愿意不愿意一起干。
“这,很难吧?首相并不反感苏联。”艾伦威尔逊有些不好意思,难道美国人不知道哈罗德威尔逊对苏联很尊重么?
“到时可以找弗朗哥将军帮帮忙,听说西班牙收留了不少流亡政府的人,说不定他们和波兰国内还有联系。”
看在英美特殊关系的份上,艾伦威尔逊还是给出访指了一条明路,还可以重塑和西班牙的关系,因为氢弹掉落的事情,美国和西班牙的关系有些微妙,美国人认为弗朗哥没有安抚西班牙人的不满。
这是倒也怪不得弗朗哥,氢弹掉了这么大的事,还不让西班牙人抗议抗议么?弗朗哥总不能糊弄西班牙人说氢弹没危险。这一次正好接着这个机会,在外交上的合作打破僵局。
在这个环节上英国是可以帮帮忙的,至于后面的波兰环节,英国就不能出力了,首相不会同意去撩拨苏联的。
“毫无波兰。”等到对方心事重重的走了之后,艾伦威尔逊张嘴就说了一句汉语。
为了解释英国准备通过经济手段,看看是否能够瓦解苏联集团的孤立经济体系,他竟然东拉西扯了这么多,想想都头疼。
通过芬兰和苏联做生意,被解释成了对东欧的渗透,也不知道美国人会不会相信。
不过美国人现在最大的问题,肯定还是越南战争。到底敌人的概念是什么已经成了美国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这是个非常模糊不清的问题,争议的焦点是关于“敌人”的定义。美国在越南面对的敌人非常复杂——北越正规军,以个人身分进入南越当兵的北越人、越共在南方征召的游击队以及各类准军事人员。准军事人员从携带步枪的农民到参加非正式军事组织从事破坏和情报传递工作的村民等,不一而足。问题就在于如何划定“敌军数量”的界限。
乐观者排除了许多非正规部队,而美国情报官和中央情报局的分析人员则把某些非正规部队计算在内了。驻越军事援助司令部和华盛顿情报部门内部的争论越来越激烈,而且旷日持久。
总统、中央情报局局长理查德赫尔姆斯、以及政府中其他高级官员都知道此事,在战争期间一直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有几位当时不赞同另外一派判断的人接受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采访。
他们或者明确或者暗示说对方故意误导了总统和国防部。这些人互相坚持着自己的判断,指责对方才是导致当前进展不大的罪魁祸首。
驻越军事援助司令部和中央情报局之间在敌人数量问题上有不同意见;这种分歧也影响到了扫荡作战的效果。本来扫荡作战就是让韩国军队和南越军队出兵,美国避免地面战斗。
然而就像是艾伦威尔逊刚开始判断的那样,韩国人具有深刻的二鬼子作风,滥杀无辜只不过是韩国军队的标配。终于在两个多月的扫荡作战当中,南越军队和韩国军队,因为一次滥杀无辜的事件,进行了一次火拼。
这一次火拼被在西贡的英国军事顾问回报给了伦敦,并且已经说明,南越政府已经把事情压了下来,以维护和韩国的友好关系为重。
“买办政府在这一点上倒是都一脉相承。”艾伦威尔逊拿着东南亚的情报文件,津津有味的阅读起来,韩越火拼了一场可以当一个乐子看,他更加关心其他方面的情报,在评判社会层面的文件当中,表达了英国对这一场战争走向的悲观态度。
“许多计划和项目的专项拨款从未用到正点上,许多地方官员把正编军队视为对他们的权力地位的威胁。饱受战争创伤的村民们对整训计划持漠然或谨慎的态度。从未有人解释清楚这个计划将由什么人或如何进行管理,特别是在缺乏一个高效率和负责任的南越政府的情况下。当美国试图加快整训计划的进程时,似乎失败的速度反而还更快了。”
看完了来自西贡的消息,艾伦威尔逊告诉迪克逊,“当地美军的负面消息不要公布,这并非是我们的职责,要知道这一战华盛顿是十分重视的。一旦战败会对国际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界霸主打仗要是战败了,老大哥还行不行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这个世界是很现实的,美国的麻烦还在后面。
英国能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守住就行了,欧洲这边事情也多,比如戴高乐访问莫斯科,和勃列日涅夫两人宣布建立法苏特殊伙伴关系。
现在内阁正在密切关注法国和苏联的接近,当然这也是艾伦威尔逊为推进和苏联经贸进展的一大例证,英国再晚一步,好处就都让法国独吞了。法国的成功就是英国的挫败,内阁也认同这点。
推进和苏联的经贸关系,必须要加快而不是有所顾虑,同样想着和苏联改善关系的哈罗德威尔逊,让外交部加快推进和苏联的贸易往来谈判。
大英公务员 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体系改革
“从拿破仑战争之后,英国和法国的关系从未如此充满荆棘。”
摆放在会议室圆桌边上的头版头条,处在无人问津的状态,就如同此时波澜诡谲的欧洲局势一样,它很重要,但处在平静的海面之下。
啪啪,艾伦威尔逊拍了拍手把外交部会议的参加者注意力都吸引过来吩咐道,“这一次去莫斯科,拿到我们想要的贸易协定。这个短暂的窗口期,千万不要让法国人独吞了,在当前的局势下,重新发展和东欧的贸易关系,对英国来说极为重要。英国必须走上科学的前沿,落后的生活方式会被淘汰,这是不可避免的。”
“英国将会赶到科学与科技革命的白热中,而过时落伍的工业制度和运作方法则会被淘汰”。这是哈罗德威尔逊竞选的时候说的。现在白厅正在全力帮助首相来履行自己的竞选承诺。
当然白厅也竭尽全力的帮助过保守党政府,只不过艾登是一个外交内行,竭尽全力都体现在了外交工作上。
白厅的工作进度取决于,艾伦威尔逊的判断,比如说供水系统国有化,今年哪怕剩下一天,他也不会完成。必须要一整年的时间才能稳妥的、不伤害各方利益的情况下推行成功,至于和苏联的经贸关系嘛,那就越快越好。事无绝对。
“明白了,秘书长。”一众外交官接连开口保证,做了这么多年的外交部常务次长,艾伦威尔逊已经把各部门的人都换成了自己人。
现在的外交部没有什么亲美派、当然也不存在亲欧派,全都是以英国视角出发的道德真空。
无上权威就不一样了,他既是亲美派也是亲欧派,必要的时候他甚至可以亲苏联。
散会之后,艾伦威尔逊走出外交部会议室,返回自己办公室的途中,见到了财政部常务次长弗兰克,看对方的脸色就知道肯定是心情不悦。
把弗兰克叫下来两人在户外草坪上散步,弗兰克倒是也没有隐瞒,“当前的两个大问题,都和财政部有关。国有化要钱,还有就是公立大学的建设,这也不是一笔小花费。”
“确实如此。”艾伦威尔逊点头,首相这一次上台之后,着重推进的两件事,除了国有化之外,还有就是公立大学的教育。
英国的公立大学不能说图一乐,至少和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相比,那完全堪称良心。在碰上工党出身的首相,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将会得到加强。
不要看撒切尔夫人在艾登政府时期做了一段时间教育大臣,她那个教育大臣几乎没拿出来什么政绩,很多教育工作都是艾伦威尔逊亲自推动的,彰显客观和中立,正视英国的殖民历史,强调了各大殖民帝国的不同政策,英国事实上也是最良心的一个。
关于三角贸易强调英国首先废除了奴隶制,是美国人一直坚持贩卖黑奴的,那和英国没关系。
北美印第安人并非是英国登陆北美开始减少,一样那也是美国的西进运动干的。
英国教材在他的关心之下,也加入了一些敌对阵营的内容彰显客观中立,比如说苏联集团的国家抨击一个国家存在外国军事基地,就不是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那怕什么?
英国又没有,德国国内有不少,法国截止到目前也有北约的军事基地,英国学生就算是看到了教材上的段落,也可以骄傲的挺起胸膛。
“公立教育体系的推进,其实也有两个办法可以参考。到时候我们聊一聊。”艾伦威尔逊看了一下时间,又快到了下班时间,不管有什么重要的事,那也要明天再说。
其实无非就是两个演变路线,第一个就是快乐教育,当然这个名字可能不太好听,那么可以改一个名字叫素质教育。
这也不是没好处的,至少可以从快乐教育上花小钱办大事,降低大众教育成本的一种方式。公立中学的老师,是低收入者,几次教师大罢工,罢工的结果也就是工资涨个百分之五。
那工资涨不上去,老师教学也没有什么责任心。下午三点就放学,少布置点作业。这样你快乐学习、我快乐教书,合起来就是快乐教育。普通穷人,上的就是这种学校。
结果是什么?教育自动完成社会分层。穷人觉得是在享受“快乐教育”,也不错,放飞天性。中产阶级以上的社会,不信这一套,仍然实行的是:高压力下的高强度学习。
刚开始的快乐教育确实是出于节省成本,又能扩大教育范围的初衷,但不过么?美利坚自有国情在此,转变为贷款社会之后,这种初衷就崩盘了,教育还是快乐的,但上学的学生一样不少花钱。
回家把现在的情况说了一通,帕梅拉蒙巴顿沉默不语,然后问道,“亲爱的,那你除了这个办法之外,还有别的办法么?”
“还有一个办法,在孩子的初学时期就上难度,直接从开始就把大多数资质不够的普通人淘汰掉。”艾伦威尔逊说到这,忽然叹了一口气,“看来这一次,访问苏联的目的还要多加上一个,考察一下苏联的教育体系。”
能不能把除了教育之外的东西塞进去,占用一下教育时间呢?而且还能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让国家得到好处。
艾伦威尔逊眼中的亮光一闪而逝,准确的被帕梅拉蒙巴顿捕捉到了,直接开口就问,“你又有什么主意了?”
“我准备加强一下英国的爱国主义教育。”艾伦威尔逊瞟了一眼妻子,拉着长音道,“彰显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在各个层面的教育中增加军训内容,自由这个东西,也是需要人保卫的。”
英国的大学是没有军训的,但苏联有,在苏联,所有中学、技术学校以及职业学校都会根据“普遍军事义务法”进行初步军事训练。
“普遍军事义务法”是苏联确立国防制度的基本法规,是苏联整个军事法规体系的核心。此法规规定了苏联武装力量的基本组成,以及苏联公民在履行保卫祖国、服兵役,以及完成同国防有关的其他义务方面的职责、条件和方式。
“学习苏联的军训,会不会被人质疑?”帕梅拉蒙巴顿皱眉,小心翼翼的问,“对首相是苏联扶持的言论,一直都存在。”
“保守党那些脑子里面只长肌肉的笨蛋,懂个什么苏联,我要学的是美国。你不知道美国童子军的历史比苏联还早么?当然那是一个民间机构,和苏联的国家组织不一样。但国情不同嘛,我就说是在学美国,然后实际上采用的是苏联的模式。”
不过后世关于美国童子军最有名的,还是各个童子军组织者,对受训的男女儿童做了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美国嘛,美国军队的军纪是出了名的,虽然在海外行动中臭名昭著,但美国军人用实际行动证明,我们不分内外,一律平等。
艾伦威尔逊盘算着,这样也可以在军训过程中,把适合特定才能的学生给筛选出来,比如说适合当兵?做运动员?踢足球?所有公立学校都纳入的话,就可以压缩公立大学的教育时间了,每年压缩出来一个月的时间,私立学校就可以凭空多出来很多教育时间。
还可以增加军民关系,也不指望什么军民鱼水情,但军事和民众关系好转,还有其他的好处呢,比如说英国公民对国防热衷的话,可以不时不时想要削减军费,这不就是一大收获么。
简直越想越有道理,连电视上正在播放赫本的电影,他都没有注意到,完全陷入到了自己的世界当中。
“赫本真是一个优雅的女人。”帕梅拉蒙巴顿看着电视中的形象,由衷地发出感叹。
“就是瘦的和排骨一样。”心不在焉的艾伦威尔逊话一出口,马上觉得事情不对,余光扫了妻子一眼,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帕梅拉蒙巴顿在大概十秒钟之后,忽然反应过来,一个脖子右拧连珠炮的发问,“就好像你见过一样。”
十秒钟为艾伦威尔逊争取到了宝贵的生存时间,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回答,“那还用见到么,你看看脸颊就知道,身上肯定没有多少肉。”
艾伦威尔逊来到了首相办公室,为即将出发去签订贸易协议的外交团队,增加了一项考察苏联教育体系的任务,“首相,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敌人。”
“艾伦,别这么说嘛,我们在一个和解的世界。”哈罗德威尔逊并不反对这个建议,他推动的公立教育体系改革是他的竞选承诺,见到白厅现在这么上心,心里也是高兴的,“说说白厅对这件事的看法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