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容嬷嬷在一旁笑道:“二奶奶,恕老奴说句实话吧:叶二奶奶做姑娘时,争的是你们姐妹中的体面;做叶家二奶奶时,争的是比你们姐妹都有脸面;如今她争的么,是她心里不甘的自尊心,不甘她嫁的不如你们,不甘过的不如你们,不甘你们姐妹个个都荣华富贵,有儿有女有夫君,只有她一人,不仅孤苦无依的做了寡妇,还要青灯古佛,孤独终老,死后也无人奉祭——她连死后的尊荣都比不过你们。她因不甘而嫉妒,因嫉妒而怨恨!故才会到处呛人,也不管有理没有。如今能出一时痛快是一时,横竖她一个光脚的,还要怕你们这群穿鞋的做什么”
凤姐一挑眉:“她以为她是谁她便是光脚的,我便是穿鞋的,她也得看看我穿的是靴子还是布鞋!要让她怕,我有的是办法。”
黛玉笑道:“二奶奶打算报复了”
凤姐冷冷道:“我从来都不是个开善心店的,人家都欺负到我头上了,我还忍着做什么不一次性打压了下去,依她那个欺软怕硬的个性,定会越发的上脸起来,越闹越过分!”
黛玉叹了口气道:“她真是何必呢都这样了,还不安生过日子,白费了外祖母亲自为她走一趟叶家的心了。”
凤姐嘲讽道:“她从来都那样,最是小心眼不识大体的!四妹妹说的没错,她就该多吃些苦头,否则她就不知道,她该有多大!”
第877章 抄家(1)
黛玉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道:“二嫂子若要动作,便要尽快。对了,那个叶二奶奶其实是个有钱的:虽然嫁妆给府里扣了一些,但她上次得了你的提醒,把嫁妆里的东西和私扣的叶家人情往来的东西,折成了金子,在户部经营的双木钱庄里存着,足有两千两金子。再有就是:我爹说了,他门下清客周老夫子说要讲四书,只怕苼哥儿他们不能如之前那般清闲了,要长住在我们府里,七八天再回去一次吧。”
凤姐心里一跳,忙站了起来:“我立即回去打理苼儿他们的行礼,明日就送他们到这边来。”
黛玉点点头,面色十分淡然。
即使是在逗弄自己的孩子,脸上也没有那种轻松的笑容。
而凤姐则急匆匆打了一个招呼回家了,心中惊惧不安。
黛玉心中感慨,和林昭的书信之中,便又说的比较详细。
只不过林昭此时收到信以后,并没有第一时间看,而是随手放下了。
因为他接收到郭震虏的书信。
郭震虏在云贵苗蛮那里待了三年,率领八百虎贲烧杀抢掠,大大削减了苗蛮的人口,彻底震慑了他们的狼子野心,使得苗蛮闻听郭震虏之名不敢夜啼。
而郭震虏本人也积功被封为新城伯,但是同时也牵扯进了朝堂争斗。
大、小金川西连甘孜,与康藏通,东连成都平原进入川西高原的咽喉—汉川县,是嘉绒藏区通往汉族地区的要道之一,南接雅安地区,直通内地,北接川西高原,与青海、甘肃相通,为内地通往西藏、青海、甘肃等藏族地区的咽喉与桥梁地带,它可以远扼西藏、青海、甘肃等藏族地区,因而,其地理位置和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但这等地方,如今被大小金川土司占据着。
孝德帝认为,治藏必先治川,使四川各上司相安无事,则川藏大道才能畅通无阻。所以对此地区也一直比较重视,
但小金川土司僧格桑和大金川土司索诺木做惯了土皇帝,威福自用,偏偏又是野心勃勃,偏生又坐井观天的角色。
而此时当地官府和官兵都是羸弱怯懦没有一点的力量,汉人豪强又是太过分散,形不成合力,更不要说,还有一些汉人豪强整曰里挑唆这些土司闹事。
如今孝德九年的时候,两家土司就开始作乱了,所谓作乱,也就是烧杀抢掠,又有西南各族的豪酋跟着趁火打劫,汉人豪强浑水摸鱼,事情就慢慢大了起来。
可金川这个地方有些不同,他周围的州县很多也都是土官统辖,说白了也都是大大小小的部落酋长,他们自家互杀,朝廷乐意坐山观虎斗,但这两家土司一边扩张地盘,一边派人去官府求情悔过,说自己愿意出人出钱自己赎罪。
开始朝廷以为他有悔过之心,而且土官本来就要优容,也就准备含糊过去了,可几次如此,大家也不是傻子,也就明白这他们到底要干什么了。
更何况孝德帝又是一个雄才大略的鄂,从万千份琐碎的奏章中看出了问题的所在,严令当地官府必须尽快处置,早日改土归流。
于是当地官府开始有作为了。
以前当地官员之所以装糊涂,无非是怕麻烦,左右是贫瘠之地,都是九苗之族,打打杀杀随他去,有个分寸就好,但这次他们不知道收敛,甚至向汉人居住的州县下手,杀害官员士绅,这就不能坐视了。
大小金川周围的地方大员们心里也有数,四川官兵羸弱不堪战,如果仓促调集兵马过去剿灭,被高原上的土司击败,大军溃散,且不说金川军得了官兵的给养军械,收拢俘虏会势力大涨,这人心浮动就是一个要命的麻烦。
眼下,大小金川的乱子还没有蔓延开,地方官府可以对上面说是徐徐准备,要吃了大败仗,负责的一干人都要下诏狱了。
恰巧,郭震虏打垮了云贵苗蛮,手中又有八百百战精兵,还都是熟悉山地作战的,于是众官员将目光看向了他。
但是郭震虏虽然是属于将军,手下也有几千兵丁,但真正的精锐就是那八百人。
而大小金川地形险要,金川兵的战力颇强,这就要做好足够的余量,也就是说把握越大越好,这个越大的“把握”,川蜀总督和川蜀巡抚都知道的,没有十万兵可用一年之粮,万不可轻动。
所以郭震虏兵力不足。
他又不想被那些川兵拖累,所以便给老朋友林昭写信。
与此同时,川蜀总督在京师的好友却写了封信过来,这信上说的颇为直白,开始只是列举了从归化城到西域和黑辽的几场大战。
本来大家正常的杀伐,因为锦衣卫的插手,战事忽然顺利的异乎寻常,几处大战用时不超过一个月,调动兵马不足十万,都是大胜拓疆的完胜,如果大小金川这样的内部反乱还要花费这么长的时间,曰后被人提起,怕是被人当成无能来弹劾的证据。
看到这封信,川蜀总督颇为无奈,平心而论,他的准备是中规中矩,不管是谁都要评价个老成持重,但信上所说的也都是实情,锦衣卫的插手,使得北边的胜利太过辉煌,相比之下,其余各处实在是没办法拿出手。
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是天子的钢刀,他们到各处,等于是天子牢牢的控制住何处,文臣在当地的话语权就会少很多,比如说归化城地方上的商税原本几乎等于没有,自从锦衣卫大举入主归化城之后,宫内也派出了税监,也不是下狠手盘剥敲诈,就是按照规矩收税。
在刀把子面前,地方上的官员士绅都没有了弄风骨顶内官的勇气,各个乖乖交税,不交的后果血淋淋的,大家都已经看到了。
川蜀总督知道,内阁指派自己来到这里,就是为了避免让锦衣卫系统插手,可这样的局面下,凭什么自己担这个罪责,到时候自己不但会成了笑柄,搞不好还会给政敌攻讦的借口。
毕竟能成为总督的人,都是想要求个上进,若是被政敌说无能,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真正让他下决心的是四川和湖广商人们的动作,商人们在二月间蜂拥而去松江,他自然是知道的,其中还有商人是他的关系,这个就不必说了,连商人们自己都不在乎什么税赋,巴巴的过去贴锦衣卫系统,自己何苦在这里给自己招罪过。
请锦衣卫进来,参与剿灭,胜了自己这总督也有功劳分润,败了,自己也不用担心负担主要责任。
所以他也让郭震虏给林昭写信。
林昭收到书信之后,哈哈一笑,便写了一封私信给了孝德帝,同时又给了锦衣卫衙门发了一份通知。
于是上下开始运转,归化城五千经过严格训练的锦衣卫精锐,整装出发,前往川蜀。
而这其中,锦衣卫百户贾环的名字赫然在列。
但是贾环没有走到川蜀,他在关中的时候便收到锦衣卫衙门的通知,把他撸了,令他回家休假,而且是无限期的。
贾环莫名其妙的回到家里,而此时凤姐连着十几日没见到巧姐几人来给自己请安,心中惶恐之中。
而探春也每日安安分分的待在赵姨娘房里,已经有好几日没去给王夫人请安了。
便是贾母也少了几分欢笑。
只有贾赦夫妇、贾政夫妇似乎什么也没有发觉,依旧未府上的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斤斤计较。
直到这一日,忠顺亲王率着龙禁卫来了!
贾母心中便隐隐有所察觉,之所以没有动作,是她经过辗转反侧、深思熟虑后,决心忍住的。故在看到忠顺王爷带兵上门时,贾母罕见的未受到任何惊吓。只是请忠顺王爷看在自己的面上,给家中几房的女眷儿孙留下体面,让她们都集中到自己的上院来吧。
这点要求不过小可,看在贾府还有那么几家贵戚的面上,忠顺王爷自然答应了。
第878章 抄家(2)
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凤姐、夏金桂、贾蓉新娶之妻胡氏、探春等人都被送到了贾母身边,除了几个贴身的大丫鬟,其他的姨娘、通房、丫鬟们被集中关到了旁边的偏院中,众人沉默的听着房外官兵来来往往的喧哗、东西搬进搬出的声音,自家爷们吵吵嚷嚷的尖叫,媳妇婆子的哭闹声,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贾母闭目,默默的数着手中的佛珠。
许久,王夫人突然问道“怎么不见巧姐儿、苼哥儿”
突兀的声音在静谧的房间显得特别尖利。
贾母睁开眼,瞥了眼显的有些恶狠狠的王夫人,嘴角嘲讽一扬,继续闭目念佛。
凤姐领着贾琮,垂着头站在贾母身旁,一动不动,根本就懒得回话。
李纨、夏金桂、探春心思灵敏,自然想到了林家。
李纨搂着贾兰,心中不由得愤恨不已明明大家都是贾家子孙,一样的亲戚情分,林家凭什么只救大房的姑娘哥儿就不肯多顾一人,救救自己的兰儿他的年纪也不大,也才十四岁啊。夏金桂想到宝玉和自己说的,凤姐帮他置办的,托在林昭名下的店铺,心中一动,原本紧绷的神经莫名的放松下来。探春想起自己托给凤姐的财物,于是悄悄儿拉了下贾环,轻微的摇了摇头。贾环虽不明所以,但他毕竟经过数年啊历练,早已非昨日阿蒙,更何况他知道自己上司给自己的是“休假”,而不是“被撤职”,所以心中终究不慌。
尤氏、胡氏担忧自家的事情,并不敢多管。邢夫人虽知道事有蹊跷,但这于她们大房而言,反倒可能是好事,故也不言语。
见众人都沉默不语,王夫人再问了一遍,声音又急又利,还带了些许的急迫。可凤姐依旧不理她。邢夫人冷哼一声,道“巧姐儿她们自然有人照顾,不劳二太太操心。”
王夫人转过头,凶狠的盯着邢夫人问道“有人照顾她们两个孩子,能有什么人照顾”
邢夫人不说话,拿眼去看凤姐,见凤姐不肯抬头,邢夫人略一思索,便含糊其辞道“凤丫头这个做娘亲的自然会安排。”
王夫人便盯着凤姐看,凤姐如石化一般,屹然不动。
王夫人气急败坏道“凤丫头,你说,你是不是先得到了什么消息”
凤姐冷漠的抬起头,冰冷冷的瞧了王夫人一眼,便又继续低下头去了“二太太,这种时候了,你还如此闹腾,有意思吗”
王夫人高声道“我是要问你,咱们家的事情,你可有办法化解”
凤姐冷笑道“二太太,你当我是谁朝廷里的皇帝么这样大的事情,我一介后宅妇人,只有听天由命的份,哪来的本事化解再说,咱们你和谁是咱们和我们家么那请二太太分清楚了,你和我们家,是两家人,去年两房就分家了,我们只是同族而已!你们家是贵妃的母家,你是贵妃的亲生母亲,尊贵的很,我们家可高攀不上。”
王夫人气的胸脯直起伏,只好恶狠狠的瞪了凤姐一眼,不再言语是啊,还有元儿,怎么忘记了,我们家还有元儿在宫里为贵妃呢,只要有她在,凭他是什么大风大浪,我们家都能屹立不倒!
凤姐见她消停了,便冷然一笑,继续低头陪着贾母念佛。
经过了仿佛有一个世纪之长,上院的门终于再次被打开,官兵鱼贯而入,分两排站好。忠顺王爷慢慢的踱了进来。
探春被贾环护到了身后,王夫人、李纨反射性的把夏金桂、贾兰拉到了自己身后。鸳鸯站到了贾母跟前,被贾母推开拉到了身后,凤姐把贾琮推到了鸳鸯怀里,自己站在了贾母跟前。
忠顺王爷微微一笑,拱手作揖“见过贾老太君。”
贾母在凤姐的搀扶下,起身回礼道“王爷说笑了,阖府待罪,老身也逃不了,如今不过一介罪妇耳,当不起王爷如此大礼。”
忠顺王爷笑道“老太君乃先国公爷诰命,皇兄体念先国公爷的劳苦功高,特降下恩典,不论荣宁两府有什么罪名,都牵扯不到老太君身上,老太君留下做棺材本的庄子和银两也一并留下。”
贾母于是面向东面跪下,行俯首大礼“谢陛下恩典。”起身后,贾母问道“还请王爷告知,我们府里犯了什么大罪”
忠顺王爷笑笑道“各府罪名不同。故如今老太君问本王,本王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贾母听后也并不勉强,只道“既如此,老身等人静等圣裁便是。”
王夫人忍不住问道“请教王爷,我们府里的贵妃娘娘如今可好”
忠顺王爷奇异的看了王夫人一眼,没忍住心中的嘲笑,问道“夫人问贵妃娘娘可据本王所知,皇兄并没有册立贵妃娘娘,如今宫里不过是一后二妃,皇后娘娘就不必说了,二妃也就贤妃吴氏,德妃郑氏,哪来的贵妃”
王夫人着急道“怎么没有贤德妃娘娘,不,是我们府里元妃娘娘,不就是贵妃么”
“元妃有这个妃么”忠顺王爷装模作样的想了半日,才恍然大悟道“哦,原来夫人说的是凤藻宫的尚书贾氏啊。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尚宫,怎么也配自称贵妃娘娘贵府的规矩真真是……啧啧……。”忠顺王爷摇摇头道“难怪贾员外郎会逾制,原来如此,自以为是贵妃生父啊啧啧,宫中四妃封号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贵淑贤德,以单字为尊,从未更改过,什么时候冒出个双字的贤德妃封号了又不是谥号。”
王夫人两眼一翻,几乎昏厥在地上,被夏金桂赶忙扶住。
忠顺王爷突然一拍手,仿佛想起什么似得,道“不过那个贾尚书啊,本王倒是听说,因小产后调养不善,昨夜似乎去世了”
见王夫人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眼,忠顺王爷又笑道“不过也可能是本王听错了,到底是后宫里的事情,本王每日俱在前朝,哪里能听得真切呢”
王夫人彻底昏死过去了。
夏金桂和探春忙把她扶到了椅子上坐下,拍胸掐人中的好一顿折腾。李纨搂着贾兰站在人群外,默默的看着,不肯上前。
贾母叹道“王爷,你既是公差在身,老身等人就不敢挽留了。想来陛下裁断也需要时日,求王爷给府里女眷一些体面,让她们安置在这里或是某处,一应伙食,老身自己出了便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