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大内,勤政殿。

    孝德帝的私人办公场所。

    此时殿内,一共有五人。

    分别是孝德帝、太监戴权、龙禁卫统领,隐在角落里的童林,以及林如海、林昭父子。

    只听孝德帝淡淡的开口道“林爱卿,听闻你有一女,唤做黛玉,文采风流,有‘大周易安居士’之称,可许了人家”

    此言一出,林如海心中一紧。

    林昭却是微微皱眉。

    这皇帝老儿,搞什么名堂

    嫌龙椅坐的太舒服了不成




第805章 朕给你家保一桩媒如何?
    无论是林如海还是林昭,都没有贾政的脑子,不管不顾把女儿往皇宫里塞的想法。

    不过对方毕竟是皇帝,一旦把话说开了,臣下只怕没拒绝的权力。

    “皇……皇上……”

    林如海一时直惊的张口结舌,半响也不知该说些什么,那种惊慌失措,想说却不敢说,想拒绝又无从开口的模样,展现的淋漓尽致。

    林昭在一旁看了,心中暗暗点赞。

    要不说官场历练人呢。

    想当初,有点迂腐有点直的林如海赴扬州上任的时候,只怕还没有进化到这个地步。

    相比之下,奥斯卡获得者算什么

    林昭也不愿意便宜老子在那里飙演技,拱手道:“陛下,微臣和家父家母屡次商议,妹妹要嫁人,需要找一个要找一个不纳二色,还要家世身份人品配得上妹妹的男人。陛下此番询问,可是要保一桩媒”

    孝德帝点点头:“是啊,要不朕把你俩唤来做什么”

    啊

    林如海和林昭对视一眼,不由得怔住了。

    这个皇帝,竟然是来保媒的

    有点不按套路出牌的!

    不过皇帝既然给做媒,那对方的身份只怕不会低。

    就算是内阁首辅张廷玉,想和林家结亲,也用不着皇帝亲自出马。

    “陛下想保媒”林昭踏前一步,巧妙地阻断了林如海想说的话语。

    “陛下,臣的妹妹虽通文墨,于裁剪、理家之道上也有不凡的天赋,但臣却不愿意将她嫁入皇家,至于原因,臣不想多说,陛下懂得。”

    林昭这一席话,让林如海浑身一颤,两腿一软,几乎要跪下磕头。

    但是他也是老狐狸了,看到孝德帝、戴权,以及角落里的童林都面色如常,才没有跪下。

    孝德帝摆手道:“哎——,话不能这么说。有些事是可以商量的么。”

    “商量”林昭想了想道:“圣人,你国库的银子又不够用了”

    孝德帝叹了一口气,无奈道:“朕也是没办法了。朕之前下了一个无子国除的旨意,不过是想推动那些庶子们去开发北疆,但是要推动他们,就得有看得见的利益驱使,朕岂不是要动用国库,给他们点个甜头”

    林昭马上顺坡下驴,拱手道:“陛下高瞻远瞩,雄才大略,自古圣明莫过于陛下,若是一切按照陛下的战略来,百年之后,大周北疆从此无忧矣。”

    孝德帝呵呵一笑:“你小子少拍点马屁,朕不过是想让宗室、功勋里面出一些人才罢了。”

    林昭道:“陛下圣明,臣以为,随着北疆的开发,皇子公主宗室的封地,完全可以实封那处,右皇子公主们遥领,派专人打理便是,那位皇子有雄心了,便是去哪里亲自操作也无妨。陛下,前明亡国,有一大部分原因便是宗室耗费,身为皇族,宗禄是少不了的,但是皇子公主多了,也足以把前明拖垮。太上皇在位四十五年,光长大成年皇子的就有十二位,最小的恒亲王,今年好像才十六岁吧,比定王和仪王还小,难怪陛下……”

    林昭毫不避讳的侃侃而谈,但是到了这里,忽然停顿了下,狐疑道:“陛下想说的人该不会是恒亲王吧”

    孝德帝笑道:“他不好吗”

    皇家血脉,能不好吗

    林昭嘴角抽抽,很想问问孝德帝:“义忠亲王不好吗”

    不过他自然不会问出来。

    恒亲王虽然是太上皇所生,但是因为年纪幼小,生母只是个低位的嫔,还身体不好早早去世,太上皇万事不理,只图享乐,那恒亲王说是孝德帝幼弟,倒不如说是他儿子,从小就是皇后照顾,孝德帝亲自教养长大的,情分非比寻常。过了十五岁,他出宫建府,圣人不仅陪了全套的下人,还封了他一个单字亲王,足以可见恩宠之大。

    孝德帝道:“恒儿是亲王,你妹妹一过去就是王妃,身份尊贵。且恒儿生母早逝,太上皇和太后在宫里恩养,有众多妃嫔、宫侍照顾,你妹妹也不必伺候,只要每月按例进来请安,回去依然自己当家作主,上头既不用有婆婆压制,还是皇室宗贵,有什么不好么”

    林昭拱手道:“陛下深恩,臣本不敢辞,只是恒亲王是皇子,又是亲王,光是有品级的侧妃就有好几个,哪里好”

    孝德帝道:“那若朕明文下旨,恒亲王不封侧妃、庶妃呢而且身边的宫女是皇后亲自挑的,有嬷嬷看着,我已和皇后说了,他未大婚前,若有那脏心思的,一律直接打死。至于大婚后,他们夫妻怎么相处,那得看嫏嬛的手段,你操什么心啊”

    孝德帝说的如此恳切,反倒让林昭狐疑了。

    这也太好了吧!

    你可是雄才大略的皇帝,就为了让你亦子亦弟的恒亲王娶我林家女,竟然做出这样的让步

    画风有点不对吧

    难道恒亲王不是你幼弟,而是你勾结母妃生的“野种”

    这种想法在林昭心中一闪而过。

    往常林昭在孝德帝面前,除了对皇帝和相关人等保持尊重之外,说话也十分随意。

    但孝德帝与他对话,虽然很放松,但是从来没有这般好声好气过,

    很显然,他是真心为恒亲王求亲。

    同时也是对林家足够尊重。

    不惜耐心解答林昭的种种疑问。

    在场的众位也都习惯了。

    但林如海却吓傻了。

    在他心中,孝德帝的威严和才略足以让他钦佩敬重,所以甘愿为之驱使奔走,以至于隐隐间以“皇粉”自居。

    所以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儿子竟然和皇帝如此“有来有往”,这般轻松自如,简直是面对普通家庭之人的求亲,而做出反应一般。

    我是谁

    我在哪里

    我在干什么

    一时间,林如海都晕了。

    此时戴权笑着插话道:“林都堂,恕老奴说句话,只要县主地位稳固,要过的顺心如意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吗再说,咱们恒亲王啊,人品好,性子稳妥,又通乐律,精于算数学问,如今受陛下重用,在翰林院主持修编全国各类书籍。嫏嬛县主也是聪慧伶俐的,最是爱书之人,这么一看,两人可不是天生一对”

    林昭仔细想了想,不得不承认戴权说的有理,若是陛下下了明旨,妹妹的地位自然高枕无忧,何况恒亲王不管是太上皇的儿子也好,是孝德帝的私生子也好,于皇位无缘的,那么将来也没什么勾心斗角、乱七八糟的事情,自家妹妹地位便稳妥,生活无忧,前程也是平和,谁也越不过去。况有自己在,必有皇帝看重,无论将来恒亲王想动什么心思,妹妹都能做得了恒亲王府的主。”

    想到这里,林昭便拱手道:“谢陛下厚爱,不过家有亲长,臣这个做兄长的,只怕没有什么说话的份,一切唯父亲做主。”

    众人听了,无不嘴角抽搐。

    想在事情定了差不多了,你想起你老爹在场,你只是一个做兄长的啊。

    刚才和陛下讨价还价的时候,可没有自己只是兄长的觉悟啊!

    人之无耻,莫过于此。

    连林如海也忍不住狠狠的瞪了林昭一眼。

    孝德帝似乎没有看见他父子俩的互动,笑呵呵的鄂开口问道:“林爱卿,林昭已经替你与朕讨价还价了,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吗若无,朕便保了这媒如何”



第806章 黛玉再进大观园
林黛玉与恒亲王定亲的消息,像一阵风一样传遍京城,与此同时,皇上下了一道旨意,林黛玉便被封为郡主,又升了一级。

    一时间,京城轰动。

    所谓赏罚出自于上。

    对于百官臣民的奖励或惩罚,由皇帝掌握,乃是皇权的体现。

    这县主升为郡主,当然不是林黛玉做出了什么泼天的功绩。

    《舟行诸天》第806章黛玉再进大观园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第807章 可惜了宝钗
    湘云心里充满了别扭,只到底还是知道轻重的,黛玉如今是钦定的恒王妃,又晋升了郡主,不是她轻易能得罪的起的。老祖宗昨儿特地交代了,自己是定了亲的人,要知道规矩,不能再“心直口快”了,否则连她也护不住自己了。

    老祖宗都这么说了,如今湘云还能怎么着气得她昨儿在潇湘馆哭了一夜,也不得不承认,黛玉如今是麻雀飞上枝头,彻底变成凤凰了。

    迎春、惜春见了黛玉却欢喜不已,她们本来就与黛玉亲厚,黛玉终身有靠,且身份尊贵,于她们将来也有保障。

    探春却是心情复杂。

    她平生唯一做的疯狂的事情,便是趁着机会向心上人林昭表达情意,随即收到了对方的回馈,一度以为自己终身有望。

    哪知道没过多久,竟传来这位林表哥和宝钗订亲的消息,一时间如五雷轰顶一般,让她几乎病倒在床。

    所幸她一向是坚强的,从小便知道用一层坚硬带刺的外壳保护自己,所以听到噩耗,却是连一滴泪都没有出,只是在秋爽斋窝了一日,便恢复如初。

    此时见到黛玉,固然高兴黛玉能有个好终身,只推人以己,她却暗暗伤心,自己的终身还不知在何处呢。看看平日里一起长大的姐妹,迎春已经由凤姐做主,有了好人家了;惜春还小;宝钗明定给了那个负心人;只有自己,明明只比黛玉小几个月,王夫人却还迟迟不肯开口给自己看人家,要知道自己对王夫人一向孝顺有礼,甚至越过姨娘了去。

    如今老爷外放,也没有带走姨娘,姨娘听了自己和环弟的劝告,已经不再给太太添乱了,可是她却是为何

    侍书暗暗扯了扯自家姑娘一下,提醒她回神。探春一愣,忙挂上笑容,与众人嬉闹去了。

    侍书心下叹气,她与探春从小儿一起长大,自以为自然知道自家姑娘的心事,姑娘往日一直小心伺候太太,也是为了这个,可惜以往赵姨娘总是看不透,给姑娘惹了多少麻烦。可怜的姑娘,也不知道将来如何又想到自己,将来必是要跟着姑娘一起出嫁的,不由得也担忧起来。

    因今儿有鹿肉,宝玉闹着要烧鹿肉吃,众人爱玩,也跟着起哄。黛玉如今大好了,也吃了块,还想再吃时,就被雪雁眼疾手快的塞了杯茶过来,容嬷嬷又咳嗽一声,黛玉身为主子,自然要更加自律,便淡淡一笑,站到一旁,喝茶看着众人吃去了。宝琴也没吃多少就站了过来,雪雁赶紧也端了杯茶给她。她道了声谢,便和黛玉攀谈起来。

    宝琴并非寻常女子,从小儿和父亲走南闯北贯了的,见的世面多,学识也高,黛玉游记杂记也看了不少,两人对着许多地方的风俗习惯竟说的十分相契,不由得相见恨晚起来。宝琴是个古道热肠的人,又年轻,只一会便对黛玉引为知己,说起了自家来京的目的:是为了自己与梅翰林家三子的婚事。

    因为恒亲王在翰林院做事,所以林昭便对翰林院的几个学士、编修的品性记录都摘抄出来,给黛玉看。

    文档之中,对于这个梅翰林评价最低,这人明明出身贫寒,却又最看不起贫寒,是个虚伪彻底的人。

    锦衣卫要调查一个在京官员,只怕连他祖宗八代都能查出来,黛玉又是过目不忘的性子,想起自己对梅翰林的了解,不由得对宝琴的这桩婚事暗暗悬心。

    她想了想,隐晦的道:“琴姑娘,你与梅家三公子的婚约是定于梅家进京之前吧”宝琴点点头。

    黛玉红着脸道:“因为恒亲王的缘故,我哥哥特意调查了所有翰林院翰林们的背景,这梅家的大小姐,嫁与金陵节度使家的大公子,听说那家大公子原来也是有定亲的,是和在祖籍的一个富商家的小姐,只后来悔了,另娶了梅家小姐。”

    宝琴何等聪明,一听黛玉这么说,脸色立即变了:她和哥哥来京,依附薛家大房,住到了薛府,还与姐姐诶一起到荣国府,本就是为了借贾家的权势,使梅家不至于悔婚。可若按照林郡主的说法,这梅家就是个无情无义的,就算现在不敢得罪荣国府,只怕将来有机会必还是要悔婚的。宝琴心思飞快的转了起来,一会儿便问道:“不知道郡主可知,梅家如今有人在家么”

    黛玉不忍心宝琴被耽搁了,便悄声道:“我哥哥的文档里面说的很清楚,梅翰林端午节之后就要外放了。”

    宝琴脸色顿时惨白,身子有些摇摇欲坠、

    她来京已有一段时日,和姐姐没少在荣国府做客,哥哥也曾去梅家递过帖子了,可他们连见都没见哥哥一面,如今又要外放,是打算拖着自己不管么

    黛玉点到为止,便不再说了。宝琴勉强定了定神,端庄了面子,便执起茶壶,亲自替黛玉斟了一回茶水,轻声道:“多谢郡主。”

    那边宝钗摇摇走过来,笑道:“你们在说什么好玩的事呢”

    黛玉笑道:“在听琴姑娘说她从小儿走的古迹呢,琴姑娘见识真是广,令人佩服。不愧是嫂子的妹妹,我可是羡慕的很呢。”

    宝琴笑道:“我才是惊讶呢。郡主说没去过那些个地方,可那些地方的风俗人情,郡主都是熟的,学识之渊博,着实令我佩服呢。妹妹都是如此,却不知哥哥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一席话说得黛玉抿嘴微笑,宝钗脸生飞霞,嗔怪的伸手抓向宝琴的脸:“你这小蹄子……”

    宝琴连连求饶:“好姐姐,可饶了我吧。”

    半响宝钗才绕过她,看了黛玉和宝琴一眼,笑道:“里屋备了杯盘果菜,咱们赶紧进去作诗吧。”

    黛玉与宝琴相视一笑,便和宝钗一起,携手进去了。
1...282283284285286...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