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虽然屋门关着,但是夜长空内功精湛,声音早就传到了门外,外面的教众赶紧关上大门。

    屋中一干人都是站起,紧张的看着外面,那夜长空的一双眼睛满是怒火,盯着那关闭的大门涩声说道:

    “他一个小小的盐务芝麻官,真以为身手了得就肆无忌惮吗就不怕咱们闹吗”

    “两江都转盐运使司衙门办差,快把大门打开!!”

    几乎就在大门关上的一瞬间,密集的脚步声在外面响起,有人在外面中气十足的大喊道,院中几十个青壮教众顿时脸色大变,此时都不知道如何是好,齐齐的转头看向屋门这边,但夜长空这些人又能如何

    他们当然可以奋起反抗,那闻香教岂不就全部暴露在官府面前

    要知道,城内可是有六千多人啊!

    “顶上大门,便让他们进来!”

    霍东飞高声叫道,语气当中尽显惊慌失措,看样子已经完全失去分寸了。

    “轰隆!”

    这座宅院的大门猛地震颤了下,轰然大响。

    几百斤重的厚木做的大门顿时被撞开,林昭负手而立,大踏步走了进来。

    他眼睛扫了一圈,院子中每个人都是情不自禁




第678章 扬州风起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一天,扬州城门打开之后不到一个时辰,林昭手下的扬州盐运司巡丁和河营守备、漕标约莫数千人,在军将的带领下,直接把闻香教在扬州城内的四十五处院子团团围住。

    这一天正好是聚众说法之日,每个院子应该由一百多人,院子的教众差不多聚齐了,只是他们手中没有武器,也没有人来得及煽风点火,再加上是猝不及防,居然一个也没有走脱。

    就在这个一个时辰之内,这四十五个院子的闻香教教众,接近四五千人,除了头目和骨干人员被控制住外,其余被抓了一个结实,都被绳子捆起连成串,全部赶到了城外去,每处城门放着几十个盐丁,不许这些人进城。

    然后其余盐丁、漕标、河营守备一共三四千人,被分成上百个队伍,各自划片划区,在林昭培养出的手下带领下,一个一个的店铺查过去。

    凡是因为闻香教的缘故,被迫烧香敬“神”的店铺,一律把烧香的香炉、敬重的“神像”丢掉,挂上“净”字牌。

    如果他们继续烧香敬“神”,一旦被发现,那么铺子充公,人也要被拉去劳改半年,赶出扬州。

    对于扬州开商铺的人来说,大家做生意只是为了赚钱发财,若不是害怕这些教众闹事,谁乐意烧香啊,谁乐意上交保护费啊所以能不用烧香敬“神”交银子,当然是求之不得,恨不得全部砸碎了才好。

    就算真有那些虔诚的家伙,在锋利的刀枪面前,没一个不照做的。

    哪些被赶出扬州城的教众,大部分是各地云集的教众,却也有不少在扬州土生土长的土著,他们可是在城内讨生活的,本以为会哭哭啼啼的被鞭打,却没想到,盐丁们只要他们在城外对着城门磕几个头,在大庭广众之下自己退出闻香教的,就可以回城。

    这个条件看似十分宽松,但却是往闻香教脸上狠狠的扇上几巴掌,因此闻香教的死忠分子都是脸色惨白。

    不过对于扬州土著来说,大家本来就不是死心塌地的信什么“闻香教”的,何况这个教派又不是传承几千年的大教,以前官府不闻不问,大家跟着信看看有没有便宜赚,现在这些官差这般凶神恶煞的,谁还傻乎乎的去信,各个城门处立刻都有磕头认错的。

    来来往往的平民百姓,不管里面有没有闻香教的闻香教教众,看着城门处有闻香教教众磕头如捣蒜,哭嚎着说自己猪油蒙了心,从此退教。

    又看到城里拉出来一车车的香炉,那些瓷的陶的直接砸碎,那些铜的铁的直接敲扁,平素里小心敬畏的闻香教什么香头把头的,神色惶恐愤怒,却什么也不敢做,什么也不敢说。

    这一幕幕的落在众人眼中,平素里觉得神秘可怕的闻香教,在个人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迅速的变成了一个笑话。

    这一天天气正好,最近没什么大事,瘦西湖的画舫优哉游哉,名玉坊的欢笑也从不停,所以诸位老爷都有个迟到的习惯。

    但今天大家都起得早。

    无论是官老爷还是商老爷,都被他们的下人叫醒了。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各家的下人也都是灵性人,宁可惊扰了自家老爷的美梦,也要叫醒。

    兵备道汤伯恩还没吃早点,那边江都县令陈荣就坐着轿子急忙忙的赶过来了,看这县官衣装也有点凌乱,看样子也是急切赶来,衣服都没穿好。

    不过他倒是没怎么惊慌,只是有点不可思议、心不在焉,一进门差点来了一个趔趄。

    兵备道汤伯恩盯了他一眼,都没空请陈荣落座,便高声叫道:“大家都出去,没有吩咐不准进来,另外,李本善,去把侯参将请来,快去!”

    李本善自然是汤伯恩的管家,闻言立刻躬身答应,飞也似的走了。

    这陈荣也没有把这间房子当外地,更没有落坐陪汤伯吃饭的心思,反而在屋子里来回走了几趟,忽然看向汤伯恩,开口说道:“汤大人,这事情你要管啊,你我都知道那盐官家的小兔崽子在干什么,这事要是往大了发作,那可是石破天惊啊!”

    “如何管,汤某怎么管,闻香教说破天也就是个良民,身上多多少少都靠着私盐过活,如今那林如海升为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对于治下盐务皆有管辖处置之权,这官管民,本官又能奈何,难道能说出什么错处来,万公公,汤某早就和你说过,让那闻香教收敛些,收敛些,两淮的银子已经不少,偏要在扬州城内发展什么烧香,早晚一天要惹下事来,你还是纵容纵容,怎么样,现在被这林昭发难,你又能奈何,那点便宜



第679章 风入朝堂
    皇城内,文渊阁中,这是天下中枢,大周帝国四京十八省的大政就在这边决定,能在这里的人每个都是人精,一个眼神,神色的小小变化,每个人都会分析判断。

    孝德皇帝居中而坐,身后的心腹太监戴权想木塑一样低头站立,仿佛从不存在似的。

    而在下面,则站着义忠亲王、忠怡亲王、忠顺亲王三位王爷,以及内阁、尚书、都察院等诸位大佬。

    大家都在为国家大政方针进行商议。

    “厄罗斯东方总督科罗廖夫率兵攻打我西北准格尔地区,当地守军大将岳麒麟正在奋勇抵抗,相信不日必会有捷报传来。”

    “大轮明王和金轮法王不和,请朝廷予以调停。”

    “黑辽叶赫那拉部有不稳迹象……”

    “赣省发生地震……”

    “海河水利工程已经开工……”

    随着各位尚书将军国大事一一奏明,孝德帝和三王、五阁老对于这些大事一一商议,做出决定,说的差不多的时候,孝德帝有手指轻轻弹了一下桌面,文渊阁当中立刻安静下来。

    孝德帝看向户部尚书马桓,开口询问道:

    “库中钱粮可充裕”

    问及这个,也是大学士的户部尚书马桓朗声答道:

    “按照陛下吩咐,处理完这些大事之后,库中存银尚有四百万两,这都是陛下圣明,国库从此无忧!!”

    “很好。”

    孝德帝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毕竟国库充盈,的的确确是他这个天子的功劳。

    要知道太上皇退位之时,国库中有一百多万两的亏空呢。

    幸亏他手中有能臣,短短几个月,便让国库充盈,只怕古往今来的皇帝,也没几个能比得上的。

    想到这里,他心情更好,于是开口问道:“今日大事已经商议完毕,诸位爱卿还有其他什么事吗”

    都察院左都御史徐本出列道:“陛下,都察院、翰林院、国子监等处的言官们的奏疏这几曰都已经递到了文渊阁,不知道陛下圣意如何”

    孝德帝脸上的笑意突然间淡了,冷冰冰的说道:

    “不知道徐爱卿为何如此的确定,你怎么知道这些奏疏没有被朕打回去了呢”

    徐本神色一窒,奏疏按照规矩是要递到通政司,然后通政司转给文渊阁,经过审核之后才会到皇帝手中,很多时候不重要的奏折有阁臣直接批复,天子未必能看到。

    毕竟天下事何其众多,皇帝只需关注大事,微末细节的消失自然有阁臣和内阁行走批示即可。

    都御史徐本此次却好像能知道这些奏疏都到了天子手中,开口直接询问,却被孝德帝抓住了话柄。

    “陛下,徐大人本就是总领监察言官,有此一问也是职分所在,些许口误,陛下宽宏大量,放过就是了!”

    徐本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跪下认罪的窘迫时候,义忠亲王淡然的给他解了围。

    他义忠亲王不但是太上皇委派的“制衡之王”,本身还掌管吏部,说话分量很大,尽管孝德帝威权日盛,但是还是得给义忠亲王几分颜面。

    孝德帝扫了徐本一眼,语气十分平淡说道:

    “朕每日收到的言官奏疏多如牛毛,尽是吹毛求疵之事,徐爱卿说的是哪件”

    皇帝这么一问,哪个大臣敢顺杆回答

    岂不是直接坐实了自己吹毛求疵的名声

    “徐大人,你身为监察言官的总领,所奏何事你想必知道的最多,直言便是!”

    这会打圆场的是忠顺亲王。

    他是皇帝一母同胞,面子自然比其他两王大一些。

    徐本稍微整理了下,朗声开口说道:“扬州是江淮重镇,乃是漕运枢纽,粮秣辎重汇集之地,更是天下盐运中心,朝廷在扬州设置官署就为了严惩不法,督促转运输送,舍利盐运衙门,则是为了管理盐务,如今扬州都转盐运使司副使林如海却肆意妄为,纵子行凶,横行不法。”

    听到这“林如海”这名字之后,文渊阁中的官员有几个直接低下了头,还有的口鼻观心做沉思状,却向后缩了几步。

    几个阁老、尚书更是做起了泥塑木像,一动不动。

    “那林如海之子林昭驱使盐丁,横行城内,更当街杀害良民,扬州城内百姓多有逃亡他处者,更在前些曰子领兵入城,将良民百姓强行驱逐出城,众人慑于威势,敢怒不敢言。”

    徐本朗声说完,边上右都御史张康年也出列说道:



第680章 林昭黛玉赴京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三年时间过去了。

    扬州城,两江都转盐运使司衙门,已经年过四十的林如海,依旧风度翩翩好似如玉君子,浑身透着一股深沉的儒雅之意。

    但在扬州官府和盐商心里,林如海却如一个大魔王一般。

    他行事从不愈矩,但却长袖善舞,利用官场手段将扬州知府、兵备道、江都知县等官府压制的死死的,更收拢了河营守备千户、漕标衙门千户两人为左右手,更是死死地压制住扬州官场。

    而他的儿子林昭,非但英武不凡,而且手段极强,江南各大家族伸到扬州来的手全部掰断了手指头。

    之所以没有切断,是因为可以留着他们正经赚钱,若是有想在盐税上面做文章的,一律收拾。

    可以说林家在扬州盐务上,十分强势。

    因为强势,当然也压制的扬州盐商们苦不堪言,不但每年的税收超额完成,连历年少交的盐税都哭着喊着交了上来。

    因为若是晚上一步,只怕家族富贵不保。

    可以说林如海父子在扬州,便如一团阴云,死死的压住了他们。

    不过今天,却是扬州盐商们最开心的日子。

    因为林如海做了三年的两江都转盐运使司副使,因为功高,已经晋升为山东巡抚,今日便去赴任。

    虽然盐商们明白,这是说明林如海得皇帝圣心,眼瞅着有大用,将来入阁拜相的,按理说他们因为嫉恨无比。

    但事实上,他们喜极而泣。

    因为大魔王一家人,终于离开扬州了。

    苍天有眼啊!

    不枉我们不断地往宫里、诸位阁老,以及吏部送银子,皇上英明,阁老们忠于国事,总算将这个大瘟神提拔了高位走了。

    呜呜呜……

    此时林如海正立于两江都转盐运使司衙门后院花厅,看着家伙仆役,将一箱箱的无视物事装车运走,心中十分感慨。

    大周朝的政治规矩,和北宋又能几分相似。那便是“宰相必起于州牧”。

    孝德帝既然要大用林如海,便要给他历练的空间,所以便提拔他为山东巡抚。

    不仅如此,为了让他上位安稳,孝德帝还将顾海全提拔为泉城提督,韩友亮为济宁提督,与林如海互为倚重,治理山东。

    “昭儿,你这一路上要照顾好妹妹,到了京中见到外祖母,一定要代我问好。”

    贾敏目中含泪,看着玉树临风的儿子林昭,以及已经亭亭玉立的女儿黛玉,一个劲的叮嘱道。

    林昭看了看身旁的黛玉,见她虽然偏瘦,但气色极好击佳,却也是“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如杨柳扶风”,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这个妹妹,已经十岁了。

    有了林昭的出现,一家人其乐融融,黛玉也身体健康,内里的怯弱之症早就化解了。

    林昭微微一笑,对贾敏道:“母亲照顾好父亲便是,京中扬州,在我眼里没什么两样,保准没人欺负到我兄妹二人身上,对不对,黛玉。”

    最后一句却是对妹妹林黛玉说的。

    黛玉也是温柔一笑,说道:“母亲放心便是,京中有外祖母,有哥哥,玉儿定然安心的。”

    林如海看着他们娘三互动的场面,不由得长叹一声。

    若不是为了家族荣耀,谁愿意骨肉分离
1...240241242243244...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