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诸位都知道,国朝一年产盐六亿斤,一斤盐的售价为三钱银子,总共,也就是一亿八千万两银子。其中,两淮淮盐占据四亿斤,也就是一亿两千万两银子。按照国朝十税一的税率,当可获得一千两百万两税银。可是去年仅仅只收上来一百五十万两,连个零头都没有。”

    说道这里,大厅内所有人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到林昭身上。

    听着他红果果的将扬州盐商偷税漏税的额度直接公布出来,所有人无不心中大震。

    我们千辛万苦的,一年做多偷税几十万两,就以为自家是顶天的富贵了,这帮盐耗子什么都不做,居然偷税一千多万两!

    这钱来的也太容易了吧!

    难怪这帮盐商豪奢生活,堪比皇家啊!

    不仅是那帮士绅,便在在场的官吏们也都震惊了。

    往常从这些盐商手中,拿个千儿八百的银子,已经觉得太有钱了,没想到这连人家偷税的万分之一都不到。

    那他们收入岂不是更高

    这帮盐耗子,以往对他们敲打的太少了啊!

    只有那帮盐商欲哭无泪。

    林昭这话,理论上是不错的,可是事实上却不是那么回事。

    造成盐税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什么私盐、什么旧盐引,什么盐耗,但是真正造成盐税流失的大头,却是这些盐商背后的大势力的盘剥。

    这些大盐商的背后,哪一个不是宰相、国公、尚书级别的豪门否则也不可能屹立多年。

    也造成了盐税的大量流失。

    就算把这些背后的大佬全部凿除,不从根本上改变盐法的话,只会重新培养出一批新盐商来,幕后也会产生一批新的权贵。

    此时大厅内已经有了嘈杂的声音,但林昭不为所动,继续说道:“京中发来的那份奏疏,在下细细研读了一遍,主要内容好象是——废除你们手里可以世代相传的盐引窝本,改为凭盐票贩盐,户部成立一个由朝廷直管的盐票督销司,不管任何人都可以到督销司里交税买票,然后凭票领盐,领到盐可以运到任何地方行销。这么一来,那些没有盐引的刁民和其他商户也可以交税贩盐了,那些刁民可以合法贩盐了,也犯不着冒着掉脑袋的危险贩卖私盐,同时朝廷的盐税也可以直收上起来,盐税流失的口子也堵上了。”

    “什么”

    “这是要刨我们的根啊!”

    “这盐税实在是太狠毒了,不当人子,不当人子啊!”

    在场的诸多盐商齐齐色变,心中咆哮道。

    他们对盐政实在是太精通了。

    只一听这个新法,便知道针对性极强。

    这个新盐法一旦推行,不管什么人都可以贩盐卖盐,对朝廷来说确实可以起到减少私盐和堵截盐税流失的作用,可是对他们来说,却是剥夺了他们垄断贩盐的特权!没有了垄断,他们还拿什么牟取暴利!

    盐商们心中狂怒,但在场的可不只是盐商。

    还有来自金陵、苏州、杭州一带的其他商人、士绅,乃至豪门。

    这里面档次最高的,乃是金陵甄家的大管家张成。

    金陵甄家乃是国朝大豪门,当年太上皇还是皇帝的时候,曾经六次南巡,

    ,竟有四次驾临甄府,足以可见甄家的家族之强盛。

    因为甄家和贾家是世交,这张成来扬州的时候,便专程来林家拜见,还给贾敏磕头——当然贾敏不敢受罢了。

    所以别的士绅商贾或许会处于忌惮不敢开口,但张成却是不怕的,他已经感受到这盐业的巨大利润,便脱口问道:“林典史,这样的新法,是真的假的”

    此话一问,其他商人都是齐齐一震,一起看向林昭。

    若是改用新盐法,他们也能发一笔财啊。

    就不用眼睁睁的看着扬州盐商财源滚滚了。

    “这是陛下命人抄录的秘密奏章,怎么会有假虽然不知道是谁上奏,也不知道此法能否于国于民有利,但想必一颗心是利国利民的。”

    林昭从怀里拿出一本奏章,说道:“这份抄录的奏章就在这里,陛下在皇宫,明见万里,所以让本官拿到这里,就是想让你们这些扬州盐商也看看,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推行”

    说着,林昭将这份奏章往离他最近的大盐商童兆和手中一递。

    这童兆和脸色苍白,浑身肥肉乱颤,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宁,等他看完这份’奏章,差点没瘫在地上。

    &nbs




第673章 皇帝太小气了
    宴会早早散去,留给人的却是无尽的谈资。

    林昭当着一百多江南商贾、豪绅的面说道新盐法的奏疏,自然没有人敢去怀疑其真假。

    只是对林昭的表现大为赞赏。

    什么“林家之千里驹”。

    “林家麒麟子。”

    “探花公生虎子。”

    种种,不胜枚举,听得林如海耳朵都起茧了。

    总之,林昭的大名响彻江南一带。

    不过对于这些虚名,林昭自然没有放在眼里。

    宴会早早散去,林昭随父亲离开丽春院,回到了巡盐御史衙门。

    林如海一回到衙门,就去自己书房写奏章去了。

    因为那份没有署名的私人奏章,是林昭的想法,林如海亲笔所写,当初秘密上奏孝德帝,就是和皇帝做的一场局,为了对付扬州盐商的。

    因为只有这样做,能将他们以前没有上交的盐税慢慢从盐商手中抠出来。

    此时大功告成,林如海自然要写奏章请功了。

    而签房之中,林昭正翻看着账簿,上面密密麻麻的全是记录的数据,翻到最后,林昭看到那交易的总额不禁眼睛一缩。

    足足四百三十五万两之巨的纹银,也就是说按照原价的话,如商铺、田亩这些竟然价值八百多万两。

    难怪卫家占据天下盐业的三成,果然是金山银海一般的富贵啊!

    这些商铺、田产当然不只在扬州府一带,事实上两江各大名城,都有卫家产业,各处州府,也有许多卫家田产。

    当然,可也不止卫家,还有其他许多文人、小盐商家族,不过他们加起来也就是卫家的两成左右。

    再加上之前抄没的财物,以及三日内他们交上来的银两,林林总总加一起,足足有近千万两之巨的金银。

    这么大金额,当然得让皇帝派出最得力的人手,带动最精干的力量来押运。

    不过那就是孝德帝的事情了。

    他要是这点事都办不好,那还当什么皇帝

    反正这些钱是烫手山芋,无论是林如海还是林昭,都巴不得早点甩手为好。

    深吸一口气,林昭将账簿放下,目光落在张万年、李隆等人身上,缓缓道:“从库中支取二十万两纹银,你们拿去同属下分润了!”

    给皇帝上供上千万两金银,给属下才发二十万两的辛苦费,只要将此事汇报清楚,料来皇帝心中也不会在意。

    他若是这点钱都计较,也不配做一个好皇帝。

    到时候敢找自己的麻烦,就一巴掌扇过去便是。

    林昭刚想到这里,立刻便抑制住了这种心思。

    我是来历练红尘的,不是来做世外高人的。

    即使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必须用世人的方式反击。

    一味采用神仙法术来降维打击,这历练尘世的心可就淡了。

    道心就不易圆满。

    真要收拾皇帝,那也得按部就班的做权臣才行,

    林昭在这里清心寡欲,张万年和李隆等人则心中大喜。

    他们一个是清客,主家之幕僚,一个是供奉,皇帝之亲差。

    但都不是古板不化,不知通融之人,面对这个少东家的厚赏,自然也不会推辞。

    而且二十万两银子相比较近千万两之多的纹银来看似差了太多,但是不要忘了,此番巡盐御史衙门手中人马,满打满算也不过二三百人而已。

    那些盐丁衙役书办每人五十两,也最多花费十万两而已,剩下的大头落到清客和供奉、班头手中,每人差不多六七千两银子。

    六七千两银子,那些商铺掌柜好几年也赚不了这么多。

    因此听得林昭如此厚赏,张万年几人顿时面露喜色,齐齐向着林昭一礼。

    ……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

    “恭喜少爷,贺喜少爷。”

    数日后,扬州巡盐御史衙门内,一片喜气洋洋,下人们纷纷来到主院,向林如海父子贺喜。

    孝德皇帝的心腹太监戴权亲自来到扬州,颁布皇帝旨意,敕封林氏父子的爵位。因此阖府上下,一片喜悦。

    贾敏和林黛玉更是十分高兴。

    当然,小黛玉只是为父兄得到爵位而感到高兴,但贾敏则是喜极而泣。

    她出生在荣国府,先父便是第二代荣国公贾代善,可以说享受尽了贵族小姐的荣华富贵,自小也希望丈夫像父亲贾代善一样位极



第674章 荣国府的算计
    也就是说,目前而言,是林如海离不开林昭,而不是林昭离不开林如海。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林昭有挣钱的本事,保住钱财的能力,在家中的地位自然牢不可破。

    林如海也知道,即使不在这个林家,林昭出去闯荡,照样也能闯出一片天地。

    而林如海若是失去了这个儿子,只怕会被反应过来的扬州盐商生吞活剥。

    基于这一点,自己在对皇帝的态度上责罚他,实在是不应该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有个本事太大的儿子,也不是省心的事啊!

    想到这里,林如海不禁发出了一声长叹:

    “哎!”

    ……

    “哎!”

    长安城皇宫文华殿中,孝德帝看着手中的账簿,不由得发出了一声长叹。

    这已经是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价值千万的金银,分了好几路,在一位精明将军的统筹安排下,终于有惊无险的送到了京城,进入了皇帝的私库。

    “陛下为何发叹”

    知情趣的忠顺亲王在一旁问道。

    整个文华殿中,只有有他兄弟二人。

    “朕没有想到,这林如海上任才几个月,竟然真的给朕送上了这价值千万的钱财!却只赏了他父子二人这么低的爵位,朕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小气了。”孝德帝感叹道。

    “陛下何出此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那林如海是探花郎,自然明白君臣大义,只怕是感恩还来不及呢。”忠顺亲王陪笑道。

    这种事,他也只能这么说。

    “也罢!这林氏父子如此了得,又对朕如此忠心耿耿,想必很快就会再立奇功,到时候,朕再好好封赏就是。”孝德皇帝很快下定了决心。

    “陛下英明!”忠顺亲王连声赞叹。

    ……

    与此同时,荣国府贾母房中,却是一片热闹。

    房中除了贾母之外,还有两个儿媳、三个孙媳、三个孙女,一众丫鬟婆子,当然,还有时年八岁,脂粉堆里称王的孙子贾宝玉。

    人人都是面色喜悦。

    贾母兴奋地说道:“我就说敏儿有大造化,不比他两个哥哥少,如今看来,果然如此,那外孙昭儿想必也是有大福报的,小小年纪便立下大功,封了爵位,将来定然有大造化的。”

    底下自然是一众奉承。

    “老祖宗说的是呢。”

    “还是老祖宗教的好。”

    “说起来据说近千万两银子呢,这帮盐商真有钱!堪比皇室啊!”

    “要我说还是姑爷厉害,这才上任几个月便从那帮盐商手中获得如此多的钱财,真厉害啊!”

    “姑爷厉害也是老太太慧眼识人,要不然姑奶奶当初怎么会嫁的如此如意郎君!”

    听到众人议论声中,贾母更是高兴地合不上眼。但她眼睛扫过二儿媳王夫人,以及孙媳王熙凤的时候,却见她俩的笑声有些僵硬。

    贾母顿时心中一怔,想到了一个大问题。

    荣国府近年不断亏空,有点入不敷出了。

    女婿给皇帝挣了这么多钱,是不是得应该给妻家也孝敬一点

    恐怕这是儿媳妇和孙媳妇心中所想吧。

    想到这里,贾母依旧不动声色的和众人欢笑,过了一会儿,才道声乏了,让众人离开。

    却留下王夫人、王熙凤,以及贴身大丫鬟鸳鸯。

    “老二媳妇啊。”贾母淡淡开口。

    “是,媳妇在。”王夫人赶紧起身站起,像一个木头人一样立着。

    王熙凤也赶紧站了起来。
1...238239240241242...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