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若是在后世的典籍当中,大日如来成了罗睺那样的背景板伙,只怕大日如来死了的心都有。

    更何况,封舟无论是治国、法力、佛法,甚至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要比大日如来高出不知道多少了。

    虽然封舟没有进攻乌斯藏的想法,但是乌斯藏的百姓却盼望着大明进攻。

    在许多乌斯藏百姓当中,最近在流传着这么一首歌:“……东方出了个顶红顶红的太阳,太阳里站着个顶高顶高的菩萨,他什么都看得见,他看见了这世界上最高的地方,有人在受最深最深的苦,菩萨的手一举,菩萨兵就越过了千山万水,来解救人们的大苦大难……”

    这首歌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分明是大明皇帝,封舟如来派遣的探子便编造,一旦封舟率军进入乌斯藏,只怕当地的贵族统治顷刻间塌陷,若是封舟继续如统治大明一样统治乌斯藏,那么密宗也就在乌斯藏没有了立足之地,大日如来和他够贱的金刚界、胎藏界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既然打不过,惹了封舟的后果又那么重,不如知难而退,躲回乌斯藏就是。

    最终大日如来面对这等强敌之下,选择了退让,回到乌斯藏做鸵鸟去了。

    他走了,灵山上的世尊如来就不高兴了。

    世间有八十八佛,如今增加了一尊佛,并不会影响世尊如来。

    但世尊如来依旧有些不高兴。

    一是没有削弱密宗金刚界。

    二是所谓名器不可轻易授出,恩赏惩戒必须出自己手,往常的诸天佛陀、菩萨、罗汉,哪一个不是自己亲自任命

    现在却有一人,宣告三界,自证成佛。而且这个还是大明皇帝、在国内推广玄门道教,编写道门典籍,赢得太清、玉清两位圣人的青睐,主动邀请他,与之会谈。

    长此以往,世尊如来的权威何以体现

    不过他无论如何不高兴,面上古井不波,也不会让任何人发现。

    只会说一些恭喜的话语。

    ……

    封舟看着远去的密宗,微微一笑。

    大日如来的色厉内荏,世尊如来的前瞻后顾,已经被他尽知,这样下去,大明百姓只会越来越幸福,而他国百姓,也会对大明的富有产生向往。

    到时候明唐一体,汉化南瞻部洲和西牛贺洲。

    他封舟所获得的功德,必定旷古未有。

    到时候别说区区世尊如来,即便是那十七个古佛一起出现,也未必是他的对手。

    波甸、罗睺两个魔王再强,又如何与他相比

    那个黑衣释迦无天佛祖,就算占据了天庭、灵山、地府,他也难以影响明唐天下。

    牛魔王、万圣龙王、九头龙三个刚才躲得远远的妖怪,此刻都扭扭捏捏的出来。

    一方面是封舟告诉他们暂且躲避。

    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自己不是密宗大军的对手,因此也不会脑子抽风的要上前动手。

    但是无论怎么躲避,封舟成佛的那等情景,他们也是有目共睹。

    此刻不由得跪在封舟面前,高声叫道:“弟子拜见我佛!”

    封舟呵呵一笑:“汝等起身。”

    周身自然放出无量祥光,自天庭投射,照遍诸天。

    周身祥光,是为大慈悲光明云,是为大智慧光明云,是为大般若光明云,是为大吉祥光明云,是为大福德光明云,是为大功德光明云以及诸多不可名状之光明云。

    光明照耀之处,已经山崩地裂,几近塌陷的盘丝岭渐渐复原,草木重新长出,绿叶密布山林,杂树密森森,野花香艳艳。柳间栖白鹭,浑如烟里玉无瑕;桃内啭黄莺,却似火中金有色。双双野鹿,忘情闲踏绿莎茵;对对山禽,飞语高鸣红树杪。真如刘阮天台洞,不亚神仙阆苑家。

    仅仅数息只见,盘丝岭已经近复原貌,甚至盘丝洞的那座庵凛、山后的那座黄花观也如往常。

    他环视三妖,随即语放长空:“朕今日成佛,欲在八年之后小雷音山,开坛,解答众生疑问。”

    &nbs




第639章 师徒拜佛
    却说小雷音山下,唐僧师徒正奇怪这时候佛光沐浴呢,忽听到旁边一个樵夫冷笑道:“你们这师徒四人,是新来的吧”

    唐僧脾气谦和,怕徒弟们闹事,连忙上前打个稽首,问道:“这位施主,贫僧是东土大唐,西天取经的和尚,正是第一次来到此地,不知此处为何方似乎有玄妙之处”

    那樵夫点点头:“原来是兄弟之国来的和尚啊。难怪器宇轩昂,不像天竺僧人,骨子里透着一股随遇而安的劲头,令人看着不喜。”

    孙悟空与猪八戒面面相觑,又和沙僧对视一眼,不太理解对方说的话。

    唐僧温和一笑:“施主说笑了,那天竺僧人尽在灵山脚下,受大乘佛法熏陶,据说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这随遇而安,想必是佛国盛风也。”

    樵夫冷笑道:“这位和尚,只怕你为了西行求经已经入了魔道了吧,说不定觉得天竺的月亮都比大唐的圆吧谁不知道天竺国人,麻木不仁,安于现状,几如神佛玩偶,圈养之家畜;哪里像我大明百姓,个个贵己,尚争善变,求道发展,不迷仙佛,乃大争之世,人道之地。”

    唐僧一怔,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孙悟空见状,上前喝道:“兀那樵夫,你说天竺不好,乃是佛法听多了的缘故,那你这里圣光普照,疑似佛祖将领,是怎么回事”

    樵夫身为大明国百姓,自小强制读书,懂得许多道理,因此承包了一片山林,发家致富,今日出来砍柴,不过是静极思动,以至于恰巧遇见这师徒四人。

    他见多识广,一点也没有因为孙悟空毛脸雷公嘴而害怕,只是淡淡的道:“天竺灵山上的佛,不过是劝别人安于现状,自己却享受极乐世界,而此地之佛,乃是我大明皇帝、四方蛮夷称之为成吉思汗,他当年为太子时,便建立七绝岭经济特区,将七绝岭的产品,卖到了大唐、波斯,甚至遥远的大秦,使得我国百姓日渐富有。登基之后,连灭诸国,打下万里江山,娶了大唐长公主,引进了大唐文化,更是推进了经济建设,我大明官员奋进,百姓进取,以至于国泰民安,繁盛之极,和大唐并成当世强国,这一切都是我大明洪武大帝的功劳!”

    “所以我大明皇帝,因莫大功德,得百姓信仰,于八年前自证成佛,他当世就通告三界修士,于今日在这座山上开坛**,解众生疑惑,你们即是兄弟之国来的和尚,此等盛景,不可错过。”

    孙悟空猛然一拍脑袋:“这事老孙有印象,八年前,我们还在宝象国呢,听说那大明皇帝成佛,没想到这一恍惚之间,竟然已经八年过去了。”

    唐僧忙道:“贫僧离开东土之时,曾经立下誓愿,遇佛拜佛,遇塔扫塔,既然是大明皇帝登坛**,不可不拜,不可不见。”

    那樵夫道:“师父不必着急,慢慢去便可,但是也不能太晚,听说此刻诸天修士神仙妖魔,都来听讲,不知多少人能修成正果呢。”

    “天上神仙,地上修士来听也就罢了,怎么妖魔也来听讲”孙悟空微微一怔,不由得问道。

    “妖魔又怎么了我大明的妖魔只要遵纪守法,照章纳税,便享受大明国民待遇,怎么没有资格听讲了”樵夫呵呵一笑,说道:“听说那几个妖魔挺有名气的,什么牛魔王、万圣龙王,九头龙王什么的,都是妖王呢。”

    “牛魔王”孙悟空又是一震,转头和猪八戒对视了一眼。

    原来他们当初经过号山,遇到红孩儿劫掠唐僧,还喷出三昧真火,师兄弟三人险些抵挡不住,所幸牛魔王即使赶到,训斥了那红孩儿一顿,放了唐僧、

    孙悟空至今还记得牛魔王训斥红孩儿说的话:“那西天诸佛,已经经历了十七个佛祖,便是当今如来佛祖法力五百年,也有寂灭之时,区区唐僧,一个佛祖嫡子转世,凭什么吃了他能长生不老别这么妄自尊大,小心做了别人的棋子。”

    就这么几句话,便让红孩儿恍然大悟,放了唐僧。

    孙悟空表示感谢,牛魔王大度的一挥手,毫不在意。



第640章 不到狮驼山,妖魔自来犯
    “今大明昌盛,百姓富饶,人人奋进,积极进取,只为美好生活,其决心毅力,远胜神仙众修。”

    封舟在高台上坐了下来,出声说道,声音和雅,清澈动听,不仅仅是这座讲经场中,三界诸天,三界一切,均可耳闻。

    “朕治国有道,得百姓信仰,参悟大道,自证成佛,今开解众生,讲瑜伽大乘。”

    封舟的声音飘到了天庭,飘到了人间,飘到了地府,也飘到了灵山。

    不管是天庭诸仙,还是灵山诸佛,亦或是坐落在诸天万界的神仙妖魔,均有耳闻。

    封舟从初始人的诞生开始讲起,一直讲到了众生的奋斗、传承,打破苦海沉沦,接着就讲佛门真意,六波罗蜜,十地菩萨,五味百法,六度万行,四万八千法门。

    不止如此,他又讲解了太上道德真经和玉皇真言,两者一个由繁入简,一个由简入繁,均是天道至理,与佛门一般。

    他这般讲经,浅显直白,将释道儒、玉皇大天尊的哲理剖析揉碎了讲给众生,可以说将个人体悟毫不藏私,全然的告诉给众生,不惧真经被妖魔鬼怪所知。

    “南无阿弥陀佛。”

    灵山众佛,众菩萨,众金刚,众伽蓝听闻至理妙言,心中感悟,听此真经,只觉和往日真经大有不同,所涉及的法,均是往常如来所不说的,而听的这真经,也并无佛力护持。

    果然是自证成佛,大功大德,将至理妙言全然说出,要众生自悟成佛。

    “无量天尊!”

    普天下的道修隐士听了道家真言,只听如痴如醉,恨不得手舞足蹈,忘乎所以。

    果然是圣人青睐,茅庐畅言,又有治国之道,百姓安康,洪武盛世,亘古未有,三代之治亦不及也。

    “幸甚至哉!”

    普天下的修士妖魔听到了玉皇经文,知天演之论,古猿化人的道理,体悟自身,更成大道。

    于是三界之中,草木水泽之间,无数修法之辈得到恩泽,有佛门弟子修持佛法得以勇猛精进,有道家修士修持玄法使得自己修行突飞猛进,又有披毛戴角之辈,演化天机,诚心而论,悟出自己长寿之机。

    诸多修法之僧侣、道士、妖精,听到封舟说法,均都破除虚妄,明自身心,身化金光,直往小雷音山。

    有五百僧人自证阿罗汉果位。

    有五百道人自证金仙阶位。

    有五百妖魔自证人仙梯位。

    灵山之中。

    世尊如来坐在莲台之上,静静倾听封舟所传真经,对于灵山之中,感悟真经的诸佛、菩萨也不予制止。

    对于封舟此等大魄力,如来也钦佩不已,往日他苦心孤诣,调教了十大弟子,不过就似佛门尊者,因为为世尊弟子,虽得传承,妙悟佛法,却因为一时我执,不能晋至罗汉,晋至菩萨……

    大罗天,太清和玉清两位圣人相对一笑。

    他们顺势应人,讲究无为,法无禁止则不纠,又体恤万生,纵然被孙悟空、猪八戒推翻了灵位亦不在意。

    对于五百到人自证金仙之位,不过顺势而行,随手点个赞罢了。

    九重天,玉皇大天尊高高在上,聆听妙音,听到有人讲解他的玉皇经,为世间从未有过之事,尤其是讲经人还是一个人间皇帝,有资格祭拜他的天子,大天尊的龙颜,自然前所未有的欢愉。

    但不过怎么说,诸天神佛对封舟的气度、学识乃至境界,都十分钦佩,相比之下,在做人的角度上,自己似乎有点差距啊。

    此时大明国土,麒麟行于田野,凤凰鸣于水泽,小雷音山上紫气腾空,长达万里,准圣封舟,既为佛陀、又为天尊,同时又为妖皇,顿时鲜花漫天而落,仙音渺渺。

    要知道天道规则,无论是天庭敕封,还是自证成道,一旦有超品仙家气象,便会有天花,天女,仙音,法螺,一应仪轨,不需仙人鼓噪场面,便有元气自发幻化。

    “善哉!善哉!果然是真佛。”

    唐三藏衷心钦佩,忍不住双手合十,诚心礼拜。

    其实大乘真经早已经传到东土,唐三藏佛学深湛,自然早已经精通,只是不得高师指点,难免有所疑虑,再加上唐皇为了长生,令人西天取经,他正好顺水推舟,领了这份皇差。

    事实上,唐初佛门势大,他若是真的不想去西天取经,大可以低头退缩,难道皇帝还能押着他去不成

    没想没有走到西天,在这汉化彻底的大明,平生在佛经里面的疑虑,今朝尽解,甚至有大彻大悟,坐地成佛的念头。

    孙悟空则是更进一步。

    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唯有猪八戒、沙僧二人,见他这般兴奋,不由得心生疑惑,那八戒问道:“猴哥,这位陛下讲解道理,我老猪似有所得,但不知你却为何这般癫狂跃舞”

    孙悟空呵呵一笑,扭了一下八戒的耳朵,笑道:“呆子,好好听你的吧!”

    此时小雷音山上,天下有能耐的散仙异士,名山名洞的修道真人,觉悟的罗汉僧纷纷前来朝圣,手中各拿名品鲜花,奇山灵果,珍奇宝物,碧波潭的虾兵蟹将,翠屏山的诸多牛妖,此时往来巡视,见到这些散仙异士并不阻碍,由万圣龙王引路,向着讲经台而去。

    “等一下,你们两人不似朝圣之人。”

    万圣龙王在这人群之中,将一个狮头人身,一个象头人身者阻拦在外。

    周围散仙步伐



第641章 幕影现
    “哼!”牛魔王不乐意了:“杨小圣,老牛久随封舟陛下,寸功未立,如今妖魔来侵,正是我老牛大显身手的时候,凭什么要让给你”

    杨戬眉毛一扬:“既然老牛不让,那就交给你好了!”

    他杨戬何许人也,岂会和一头老牛争功

    不如在一旁监视,若是牛魔王若是抵不住,自己在一旁轻易杀戮便是、

    牛魔王对封舟已经是钦佩至极,虽然常驻翠屏山,却隔三差五来拜访封舟,据说积雷山的万岁狐王家财丰厚,年老力衰,看中了牛魔王一身本领,想招牛魔王入赘,将他女儿九尾灵狐许配给牛魔王做妾,但牛魔王岂会把他家那点家私放在眼里
1...224225226227228...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