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舟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明少江南

    他俩都是大鹏幻化,每一个都是法力通天。

    空虚暗暗估量,似乎能以飞剑之能,和那个鹏魔王打上几个回合,但是照样会惨败,到最后任他宰割。

    至于云程万里鹏,他似乎会在第一招就能将自己抓在手中,再也挣脱不得。

    所以面对这样的大能,空虚公子彻底放飞了自我,有问必答,毫不反抗。

    空虚公子,变成了心虚公子。

    “嘶……”




第612章 西牛贺洲大震动
    封舟将本源之树和大道至果收入自己的紫葫芦当中。

    紫葫芦内别有洞天,封舟亿万年的建设,早已经在里面放置了诸多设备,完全可以让本源之树继续存活。

    至于造化之泉,让杨戬他们三人分享就行,他不需要使用,他也没有什么人抚育他们成仙。

    经历了亿万年华夏道统文化的熏陶,封舟内心深处,终究和西牛贺洲的一处小国格格不入。

    何况这个小国没有悠长的历史,没有厚重的文化,也没有先进的生活。

    “封殿下,你有没有觉得这里面的水很深”

    离开之际,杨戬来到封舟身边,悄声问道。

    封舟呵呵一笑:“真君所言不错,有人伏线千里,却不占因果,有人顺势而为,更是无为而治,只不过他们没有投掷力量,所以这本源之树,造化之泉为我等所得。他们一开始不想露面,此后更不会露面。”

    杨戬一怔:“伏线千里,顺势而为,殿下果然也怀疑那两家。”

    “没错。”

    “这么说来,我们返回那座小镇,要么看不到我那三弟,要么他和相关之人在一起。”牛魔王插话道。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说不定他和魔界大圣在一起呢。”封舟淡淡一笑。

    万圣龙王在一旁不明所以,但杨戬和牛魔王则一起点头。

    道魔之争,就在太清的阴阳互济之中。

    反者,道之动。

    没有与玄门相反的魔道,没有对立面,没有道魔之间的循环往复,阴阳之用,那么玄门就只能不停的发展,看似昌盛,实则没有了对立面,就会不动,不动就会僵化,腐朽,失去进取心。太清崇尚水德,流动,无为,变化,易,当然不会看到自己的玄门发展成这样子。

    道理是相同的,佛门也一样,需要魔的诱惑,滋扰,考验,才能渐悟真如。

    从未听说过一位佛子是无灾无劫,没有天魔滋扰,没有魔道阻碍的过程中成道的……玄门需要守弱,需要道之动。而佛门更需要魔道作为对手

    手,需要不断的历劫,打磨一颗禅心证得正觉。甚至比玄门还要更进一步的需要魔道。

    在佛门更深一层的道理中,佛魔一体,只有三毒八苦才能反衬托出真如正觉,若是没有贪痴嗔,又如何领悟正觉

    这一点是万圣龙王这个级别的说悟不透的。

    但杨戬和牛魔王却对此有所明悟。

    杨戬是玉帝的外甥,但却是整个天庭体系的敌人,他劈桃山救母亲,震动天庭,但天庭却愈发旺盛了。

    而他杨戬,父死娘被擒,通玄功,年少英俊,又有助周灭商之功,乃是天命主角之身,却最后只能落到安居灌江口,和梅山六友、一千二百草头神占据一方的地步。

    原因就是他成了天庭的磨刀石。

    至于牛魔王则更是最大的证明。

    他当年作妖,此后在西牛贺洲打下一片天地,却自始至终摆脱不了仙道之人的藐视,未尝没有发横图强。

    但终归到底,他是妖,和仙门有着咫尺天涯的距离。

    要想真正得到正果,非有大机缘不可,

    一瞬间,牛魔王想到了自己的那个七弟,被压在五行山下的猴子。

    “哎,我老牛还想着带着三弟去看看七弟,现在想来,个人有个人缘法,我们一切随心就好!”牛魔王摇头苦笑一声,也没有再回那座小镇的想法。

    鹏魔王和云程万里鹏喝的酩酊大醉。

    等他二人醒来,却听到了震撼整个三界的消息。

    “什么,朱紫国太子封舟击败所有人,获得了造化神泉”

    “不仅是造化神泉,似乎泉水旁边的那株小树也而把他得到。”

    “封舟连败三大妖王,又杀了蚩尤的弟弟蚩吒,震慑了冰原熊族,从容而走!”

    ……

    “事实上不知如此,他先败二十多个大能,击杀龙五狻猊,废掉毕方鸟,打伤申公虎,然后以一敌百,破上百名魔熊,最后踏天而战,显出丈六金身,斩杀准圣蚩吒!”

    “这个消息如果不是从我

    亲眼所见,说什么也不敢相信的。”

    有人在云程万里鹏面前说道。

    说话的不是别人,而是空虚公子。

    他的雄心壮志,被彻底击垮了。

    本以为手中“飞剑”,是助他打败一切妖魔鬼怪的存在,哪知道接连遇到大高手,每一个都超越他许多,好不容易离开山谷,却遇到两个大能。

    他俩都是大鹏幻化,每一个都是法力通天。

    空虚暗暗估量,似乎能以飞剑之能,和那个鹏魔王打上几个回合,但是照样会惨败,到最后任他宰割。

    至于云程万里鹏,他似乎会在第一招就能将自己抓在手中,再也挣脱不得。

    所以面对这样的大能,空虚公子彻底放飞了自我,有问必答,毫不反抗。

    空虚公子,变成了心虚公子。

    “嘶……”



第613章 贞观十三年东进长安
    时间冉冉,岁月如梭。

    如果是仙界,十年时间似乎不会有任何痕迹。

    但是人间,十年时间足够沧海桑田了。

    朱紫国的国王终于换人了。

    倒不是先王驾崩,而是他主动退位。

    毕竟封舟开办学校,扩张领土,培养人才,甚至到了后来已经不在乎父王的感觉,扩编精锐部队了。

    到了那个时候,先王发现自己在朝中的势力,已经无足轻重了。

    甚至他手下比较信重的大臣,若无封舟首肯,政令都发不出去。

    先王也很自觉,发现这个苗头之后,为了防止别人主动劝进,自己直接宣布退位,由太子封舟继任。

    封舟做了国王之后,大肆推行改革,颁布一系列富国强民之策。

    他实力强大,手下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加上他的摄魂**,每一个人精明能干的同时还对他忠心耿耿,可以说培养了一万个保尔柯察金。

    有这些人的推行,朱紫国国力突飞猛进。

    在位三年之后,封舟开始率军东征。

    考虑到他的目的是打通丝绸之路,与天朝上国大唐进行全方位的交流。

    封舟没有灭掉火焰山的想法。

    因为火焰山长达八百里,即使扑灭山火,也不利于商贸通行。

    他选择了南丝绸之路。

    那里是昆仑山北麓,河渠多,水源足,利于百姓生活,也利于商贸通行,自然是他攻略的主要目标。

    至于影响大唐西进

    那又如何

    封舟可不在乎。

    他历经七年,连续灭掉疏勒国、莎车国、勃津国、于阗国,铁勒国,并与吐蕃国大战三场,诛杀吐蕃精壮三十万,松赞干布气急之下,疾病而亡,吐蕃震恐,不敢北上。

    到了此时,封舟已经建立了南北五千里,东西达四万里的大国,百姓有两千万,精兵三十万,国家东部边疆与大唐玉门关接壤。

    至此,封舟已经打通了南丝绸之路,朱紫国的货物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玉门关,卖往富饶无比的大唐。

    而此时,正是大唐贞观十二年。

    就在这一年,封舟凭借灭掉诸国的赫赫武功,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自称洪武大帝封舟。

    乌斯藏国、吐蕃国、吐火罗国,乃至回鹘、薛延陀等国畏惧封舟的赫赫神威,派遣使者祝贺之余,共尊封舟为“成吉思汗”。

    为了引进大唐文化,也为了让天朝上国知道大明的赫赫神威,封舟便给大唐皇帝写了一封国书。

    “朱紫国本为西牛贺洲大国,自我封舟继位之后,一路向东,连灭本钵、祭赛、疏勒、莎车、勃津、于阗,铁勒七国,并灭吐蕃精锐三十万,吐蕃王松赞干布畏我而逝,诸国共尊我为成吉思汗,自古西牛贺洲功业之隆,未有如朕者,朕雷霆一击,无人可挡,过往僧侣道士,皆匍匐而跪,无敢抬头见朕者,听闻大唐皇帝李世民,亦绝世英雄,人言自古以来中国皇帝,灭诸路藩王,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武功赫赫,有‘自古皇帝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之说,故有英雄相惜之感。”

    “闻大唐皇帝寿元将近,止于贞观十三年,朕颇擅术法,愿统军五百,东进长安,拜访大唐皇帝,与汝结为兄弟之好,共闹地府,如此我东西两皇帝,威震人间地狱,贞观洪武,共闯人间盛世,岂不美哉。”

    这半文不白的国书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玉门关,送进了长安城。

    时大唐贞观十二年,大唐皇帝李世民接到国书之后,不由得勃然大怒,在朝堂上道:“自古中原皇帝,至高无上,区区西方小国,不过灭了几个城邦,就敢在朕面前耀武扬威,当真可笑之极。更可笑的是,他竟然说朕只能担任十三年皇帝,明年就会驾崩,真是天大的笑话!”

    文臣武将听了皇帝的话语,无不冷笑连连。大将秦琼更是直接上前施礼,叫道:“这明国洪武皇帝,和夜郎国王何异臣愿率军五万,西出玉门关,灭掉那个明国,生擒封舟,献于阕下,让他和那个颉利,一起做陛下的右武卫大将军。”

    尉迟恭也不甘落后,上前叫道:“陛下,明国皇帝如此狂妄无礼,臣听了实在是生气,西征之事就不劳叔宝了,微嗔率军四万,定然灭掉明国,献俘阕下,为我大唐开疆拓土。”

    侯君集、程咬金、薛万彻等大将也都齐齐出动,一个个大声叫嚷,要率军出征,灭掉明国,生擒明国皇帝封舟。

    一时间,大殿吵闹如街市一般,李世民微不可查的皱了一下眉头。

    “陛下,军国大事,不可不慎!”

    宰相魏征踏前一步,大声进谏。

    此人一出列,众武将声音立刻平息,整座大殿立刻安静下来了。

    没办法,此人最擅谏言,偏偏每道谏言都合情合理,忠君爱国,因此哪怕声色俱厉,明君李世民也只能百般忍让。

    皇帝都得忍让了,诸位心腹小弟自然一个个的察言观色,每见其言,立即后退不语。

    就怕万一得罪了这位,闹出一个丢人现眼,狼狈不堪,那就得不偿失了。

    李世民淡淡一笑:“魏爱卿请说。”

    &n



第614章 天可汗,我成吉思汗想和你结拜
    “左屯卫大将军程咬金你这醉醺醺的,带着这么多兵过来,有何贵干”封舟一脸平静,背着手走出来,看都不看周围乱糟糟的唐军士兵,直接看向程咬金问道。

    “额……”程咬金一脸酒气,但是气势冲天,毕竟他自以为是中原大国的将军,天朝上国的大人物,万万不可在番邦国主面前丢了气度。

    所以他虽然脸色铁青,但将全身气血激出,周身尽是百战余生之后的血煞之气,沙场猛将之威犹如潮水一般呼啸澎湃,一双铜铃大眼瞪得溜圆,大声咆哮道:“听闻成吉思汗勇武非凡,杀狮缚虎不在话下,心向往之,特来拜师学艺,还请陛下赐教。”

    “原来你们中原把找场子叫做拜师学艺啊,果然是文采风流之国,这话说的文绉绉的。只可惜你不配啊!”封舟淡淡笑道。

    “你……”程咬金顿时一堆话堵在嗓子眼里。

    他虽然粗中有细,但毕竟不是口舌之辈,一时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成吉思汗,家父征战天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勇将之名,若是连他都不配向您拜师学艺,却不知道什么人配呢”程咬金身后,一个少年出面说道。

    见封舟看向他,立刻一个躬身施礼,世家子弟的礼节恰到好处:“在下程处默,为左屯卫大将军之子,官封明卫将军。”

    程处默话语谦和,世家子弟风采尽显,但是却掩饰不住他的冷笑。

    封舟却不在意,反而很认真的说道:“听闻贞观皇帝的弟弟西府赵王李元霸,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像这样的高手,方可以与我一战。”

    “西府赵王”程咬金和程处默,以及周围几个将军,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程处默更是叫道:“成吉思汗,你可知道赵王殿下是什么人物他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金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这样两个人,才配与你动手”

    “不错。”封舟平静吐出两字。

    程咬金先是心中一颤,想到他一声淡淡的笑声,就能将自己震下马来,想必有些本事,足以和逝去的赵王殿下抗衡。

    但他转念一想,却深深怀疑。

    诚然这位勇武非凡的成吉思汗内劲了得,可是为何只提起已经死去多年的赵王,去不敢以今人对敌

    莫非是心虚

    想到这里,程咬金立刻又变得醉醺醺的,摇摇头叹道:“我说大汗啊,你这样说我程咬金就不服气了,听说你在西域威风凛凛,勇武非凡,本以为是一个何等绝世人物,但是现在却拿故去的赵王殿下举例,有点大言不惭啊!”
1...215216217218219...3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