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果开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妖僧花无缺
名声享誉海内外。
传言这位大儒读书时,连山野精怪都安静下来,不敢打扰。
“山长居然认识百源先生?!”
蔺永也被惊着。
三个少年看向自家山长,心中都有惊讶、好奇。
往日平平无奇的山长,居然有青云派、药王谷的门路,甚至还跟海内大儒孟雍相识,这未免也太梦幻了。
三人晕晕乎乎出了院子,才回过神来,赶忙将书信捂在怀中,珍之又重。
……
书斋中。
陈季川看着燕仙三人离去,脸上露出笑意。
一转眼,又是百年。
他自五百一十八岁开始起兵征战天下,一年勤王,七年沙场,随后建立大徽,至今也有九十二载。
照这样算,他来到此方世界刚好六百年,有六百一十八岁,早该到了寿元大限才对。
现在没死,这不是因为他延寿了,而是因为这处世界中突破后,他抽出四十年回到秦岭世界中苦修,将外功、道法也都提升到一阶十层。
去掉这四十年。
陈季川在这处世界的骨龄才298岁,还差两年才到日子。
英雄迟暮。
此生突破的希望渺茫。
他自起兵之日,征战四方,与各路猛将、高手厮杀,磨砺武艺。八年下来,武艺磨练的极为纯熟,更被人尊为‘古今第一战神’。
甚至在不经意间,打下了整个天下。
但却依旧没有突破。
反而落了满身暗伤。
在位七年,勉强将伤势调理好,陈季川不贪图皇位,让位于义子陈普,即大徽太宗皇帝,便云游天下去。
外功难突破。
陈季川就在道法上下苦功。
一边钻研,一边体会百样人生。
在酒楼当过厨子。
在医馆做过大夫。
在衙门干过衙役。
……
七年前,有感于时日无多,陈季川回到太平府,在当涂县办了一家书院,教书育人,倒也恬然舒适。
游历时。
陈季川还不忘发掘人才。
如燕仙、许臣、蔺永三人,就是他在这书院中看中的人才。
燕仙侠义,性格奔放,略有些童心未泯,他视妖魔为敌。
许臣心善,性格老实、敦厚,有悬壶济世之志。
蔺永为人慷爽正直,颇有才情。
因此他推荐燕仙去青云派,修习道法、剑术,日后行侠仗义、降妖伏魔。
推荐许臣去药王谷,钻研岐黄之术,日后治病救人。
推荐蔺永去崖州府,拜孟雍为师,研究学问,今后牧守一方造福百姓。
陈季川为他们铺好门路,至于往后到底有什么成就,就要看他们自己的努力跟造化了。
“还有两年。”
“也该联络各方,围剿‘九山王’了!”
陈季川将书院最后这一桩事情给处理了,心中盘算着。
继而奋笔疾书,写下数十封书信,叠成纸鹤形状,张口吹气,纸鹤便化为仙鹤,振翅飞走。
陈季川也跟着动身,离开当涂县,直奔西面而去。
……
天下风云变幻。
六百年间,历经遂、荣两代,如今大徽气数正旺。
政权更迭。
世间法教、妖魔鬼怪依旧对立。
三山法教屹立于世。
青云派、药王谷奋起追赶,纷纷崛起。
妖魔鬼怪的力量也在增长。
其中又以四股势力最为强横。
其一为‘黑山鬼都’。这是积年老鬼,得大青山山神法印,窃据山神之位,成了气候。居于冥土,化青山为黑山,建立鬼都,号为鬼王,从此雄踞一方,再难撼动。
其二为‘白莲邪教’。昔日太平府城隍将白莲教自太平府驱逐,白莲教沉寂了很长一段时日。
但随着白莲教主成了气候,借万民香火铸就愿力金身后,便连三山法教都不再畏惧。
世人称之为‘魔’。
其三为‘宋家庄’。这是怪异之地,位于大徽南部大凉山中。最为诡异,哪怕抱丹、夜游层次的高人进去,也要陷落,丢了性命。
极为诡异。
好在‘宋家庄’始终在大凉山中,不去招惹就没什么大碍。
上述三者,被视作‘鬼’、‘魔’、‘怪’中的顶尖存在。
而这最后一处,这是群妖汇聚之地。
九大天山汇聚天下群妖,聚集于大徽西境九大天山中。其中最强者号称‘九山王’,来历极为神秘,实力强横,将九山群妖一一降服,成为一股不逊色于白莲教、黑山鬼都的大势力。
为天下正道眼中的一处大患。
这一日。
陈季川浑身笼罩在黑袍中,阴森森的,大步流星,迈入九山!
……
从道果开始 第一百九十三章 九山王:栖真子!
天山,大徽七大山系之一,横亘大徽西侧。
天山山脉由三列大致平行的山岭组成,超过两千丈高的山峰大约有数十座。
神旗峰就是其中之一。
天山因地势过高,因此冰壑洞穴甚多。
神旗峰孤峰入云,高出天半,山腰以下尽被冰雪封住。
不但飞鸟不到,因为地势过高,峰又不广,便是中土各路抱丹强者、夜游法师,往来经行,也都至多略绕峰腰即过。
陈季川御剑而行,直奔峰顶。
顶上中心有一‘仰天池’,池深数十丈,水涸已逾千年。
内有一洞。
此洞傍壁而开,乃古昔泉眼,甚是幽窅宏深。
陈季川落入洞中,藏匿起来。
……
天山浩瀚,又以九座山峰最高,各有大妖占据,因此中土修士大多将其称之为‘九山’。
九山中。
除了各路大妖之外,还有吃人的夜叉、狰狞的恶鬼、歹毒的妖道邪僧...
着实藏污纳垢!
这些孽障多是在中土惹了仇敌,又不懂抱团,同时招惹了正邪两派,中土无立锥之地,被驱逐出来,逃到九山中。
这里气候寒冷,山高孤绝,少有凡人能在此生存。
三山法教等正道大派兼顾不来。
中土各路成气候的鬼王、妖王也不愿来此苦寒之地。
于是便听之任之。
久而久之。
九山中各路货色应有尽有,妖魔汇聚,将大好天山弄成了乌烟瘴气之地。
不过此地妖魔虽多,却仅是一盘散沙,不成威胁。
直到数十年前。
一位自称‘栖真子’的道人到来,拳打大妖、夜叉,手撕恶鬼、邪神,脚踢歪道、妖僧,压服九山,被尊称为‘九山王’。
自此九山妖魔在外人看来是拧成了一股绳,势头之大,令人震怖。
过了数十年。
终于引起中土各大势力的关注。
大徽太祖高皇帝陈季川以及大徽京师太平府城隍爷承天鉴国司民贞佑显灵王这两位正道大佬牵头,各自发动人脉联络大徽各大门派、各大法教、各路侠客、法师,意图征伐九山,剪除大患。
这二位。
一个是大徽太祖,号称‘古今第一战神’,在前朝中期就已经是闻名遐迩、享誉天下的‘一字并肩王’。
之后更是创立大徽。十年沙场,死在他剑下、拳下的抱丹后期的武将足有半百,败在他手下的抱丹武将更是数以百计。
那个十年,整个天下的武者都活在这位太祖高皇帝的阴影之下。
偏这太祖又不贪恋皇权。
在位仅七年,就潇洒退位,云游天下去,近百年来结交了不知多少风流人物。
人脉极广,天下敬仰。
至于太平城隍,更是不用多说。
这位城隍爷六百年前突兀出现,驱逐白莲教,将太平府经营的名副其实,为天下第一太平之地,堪称乐土。
坐享一府乃至一国香火数百年,更是积攒了不知多少身家。
这城隍爷性子和善,六百年来大徽中有名有姓、低调不显声名的人物,全都有过往来。
论及威望,兴许不如陈太祖。
但要论人脉的话,绝不在前者之下。
麾下更有一众神灵僚佐。
其中文判为昔日陈王府长吏、当朝开国宰相张养浩之师‘龟山先生’杨时。
此人才学过人,大徽太祖曾评价:“杨时言正而行端,德闳而学粹。”
受人敬仰。
死后被太平府城隍爷拜为文判,受万民香火。
城隍麾下武判同样来头不凡,本是前荣名震关东四十二府的辣手判官,最恨贪官污吏,因为奸臣当道,所以退出江湖隐居古刹,醉心武学。
曾与当朝太祖都有往来。
死后城隍爷看中其一身武艺、高尚品质,敕封其为城隍府武判。
这一文一武两判官皆是不世之材。
除此之外。
城隍府中各司大神、甘柳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也都是生前素有名望的人物。
汇聚一府,皆在城隍爷麾下任职,由此可见太平城隍的人脉、能量。
随意招呼一声,就有众多高手为之奔走。
大徽太祖、太平城隍联名发起。
霎时间。
整个大徽都被动员起来,各路高手纷纷动身,不远万里奔赴九山。
……
“这些年。”
“我跟白莲教妖人交过手,跟黑山鬼王的人马对过阵,闯过大凉山宋家庄。打天下时也跟当时的各路英豪殊死搏杀过。”
“数十年前来到天山,打遍九山妖魔,被尊为‘九山王’。”
陈季川盘坐神旗峰仰天池深处洞中,回想这一生。
六百年岁月。
三百载峥嵘。
他算得上打遍天下,跟妖魔鬼怪、武将豪侠都交过手,也跟各大道门的法师交流多次。
陈王爷。
徽太祖。
九山王。
荣耀加身,名震天下。
但任凭他武力无敌、道法玄奇,可依旧被困在抱丹,被困在夜游境,不得突破。
“大燕、大梁、玉泉、秦岭,再到如今的这方世界,一共历经五个世界、六世人生。”
“始终不能突破二阶。”
陈季川倍感艰辛,也意识到修行之难,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可事后一回想。
秦岭世界与大徽这么多的修行高手,可古往今来,秦岭世界中仅有雍皇、剑祖等寥寥几位至强者。
大徽世界中,数遍古今,达到二阶的也是凤毛麟角。
一代代。
数百年,数千年。
这么多的人杰、天才,何止千千万?
都被拦住,都被困在一阶。
这样一对比,他也被困在一阶,似乎算不得丢人。
甚至。
他能修炼到一阶巅峰,达到抱丹十层、夜游十层,更是横扫无敌,怎么着也算得上中上之姿。
最不济也称得上平庸。
远远够不上‘废物’这一档。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想通此节,陈季川心里舒坦许多,往后修行愈发刻苦,但也平和许多。
打天下时。
打遍天下,虽没能突破,但武艺的确精进不少。
游天下时。
体会百样人生,陶冶情操,放缓生活的节奏,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使得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
武道更强,道行也隐隐有所提升。
抱丹。
夜游。
那层屏障似乎只剩下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就能达到炼魄、灵台之境。
但就是这一步,却将陈季川死死拦住。
“妖魔鬼怪。”
“武将豪侠。”
“这些我都拼杀过,迸发全部实力、潜力,一个个对手也都竭尽全力,施展所有手段。”
“但我跟各大法教的顶尖法师彼此却没有真正的下过死手,虽常有切磋,可往往多有保留。”
“不少正道豪侠亦是如此。”
陈季川一重身份是大徽太祖,一重身份是太平城隍。
跟正道法师、大徽一脉的豪侠没有拼杀的理由。
他也不好无缘无故打上门去。
数十年前,陈季川有感于此,特意来到天山,与九山妖魔厮杀,混入其中,成为雄霸九山、名震大徽的‘九山王’。
除了真心实意要跟九山妖魔厮杀切磋之外,更重要的,则是借助‘九山王’这重身份,吸引天下正道高手前来,作殊死一搏。
一来可以趁机灭了‘九山’这处日后早晚要成大祸的祸根。
二来则是为了在生命最后时刻,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斗法、斗战。
破釜沉舟,向死而生,以求突破。
“面对‘九山王’,这些正道高手总不会手下留情。”
陈季川调整气息,在这洞中,静静等候大徽各路高手汇聚。
……
数月后。
九山中。
陈季川召集各山妖王、鬼王、邪道魔头。
神旗峰峰顶。
寒风、恶气、悲风、惨雾、黑气、血云,淅凛凛铺陈开来。
腥风血雨。
恶臭阵阵。
一个个妖魔身怀恶相,将神旗峰映衬的鬼气森森、邪气凛然。常人一见,怕是三魂七魄都要吓得炸裂。
陈季川打眼望去——
狼虫虎豹,麋鹿獐魁,狐狸獭豺,狮象狻猊、猩猩熊鹿、野豕山牛、羚祟青稽、狡儿神獒等数十位堪比抱丹中后期的妖王一个个摇头摆尾,作凶恶状。
有鬼王掀起黑雾,半身藏在冥土中。
有妖道邪僧,一个个道貌岸然,颇有高人风范。
汇聚一堂。
哄闹喧嚣。
这些都是不服管教,不为正道所容,也不愿跟邪道为伍的人物。
来到天山后再没什么退路,再加上‘九山王’手段过人又极少约束他们,这才愿意名义上听从‘九山王’的调遣。
可距离真正拧成一股绳,还差的太远。
若是遇上强敌,只怕一冲就散,也没那个妖王鬼王会愿意相信这些彼此不算熟悉的同伴。
“一盘散沙。”
陈季川心中也清楚。
但他要的仅是‘九山王’这个名号,从而吸引正道高手前来围剿,也没想着真正经营九山,统御这些妖魔。
看过这些妖魔,陈季川心下瞧不上,嘴上却道:“贫道收到消息,大徽陈老皇帝与太平府城隍老儿号召大徽各路高手,直奔我天山而来,欲要将我等赶尽杀绝。来势汹汹,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贫道有意,在九山中与这些正道高手做过一场。一旦胜了,将这些沽名钓誉之辈尽数留下,我等便可长驱直入,离开这苦寒之地,进入中土福地,坐享一世荣华!”
陈季川一袭黑色道袍,声音洪亮,极具有蛊惑力。
“围剿九山?”
“来了多少人?”
“陈老皇帝跟太平城隍牵头号召的?这两个老家伙该不会也来了吧?那陈太祖百年前就无敌天下,要是他也来了,老子可不去送死!”
……
陈季川声音落下,峰顶喧嚣声更甚,一个个妖魔咧着嗓子,或是咋咋呼呼,或是桀桀笑着,争吵不休。
“大家放心。”
“天山远离中土,万里迢迢,能来多少人?”
“再者说,这里是我等主场,岂会怕了他们。”
“至于陈老皇帝,三百年前就是前荣一字并肩王,三百年过去,如今怕是早就作了古,有什么好怕的?!”
“即使还活着,即使来了九山,自有贫道去会他!”
陈季川沉声顿喝,将场上喧嚣声压下来。
“你?”
“你栖真子既然放话,到时候可别畏畏缩缩。”
一众妖魔嚣张桀骜。
有的幻想打进中原。
有的信陈季川三分。
有的则是想看笑话。
总之一个个都不是善茬,一个个都心怀鬼胎,但到底还是大略定下,准备跟正道群雄碰上一碰。
陈季川同样心怀不轨,嘴角微扬,不加遮掩噙着阴笑。
这般模样任谁见了,都要啐一声——
“好个妖道!”
……
从道果开始 第一百九十四章 感应魄影,最后三步!
庆历四年春。
以大徽朝廷、太平城隍府、以及三山法教——茅山、梅山、闾山,四大派——青云派、药王谷、阴山派、金英观为首的中原各派、各路散修围攻九山。
‘九山王’栖真子领衔九山妖魔,冲阵在前,比武、斗法连战连胜,惊骇正邪两道。
待乱战起。
四大派围攻九山王,九山王拳脚舒展,气血如大日横空,宛如神魔,立于天地间,不死不败。
这一役战况惨烈。
大战持续数十日,战斗绵延九山。
正道群雄死伤甚巨,顶尖高手折损过半。
不过九山妖魔死伤更加惨重,更是惨淡。七成殒命,余下的四散逃奔,不知去向,从此天山清净,祸根清除。
九山王栖真子死战不退,独斗数十位抱丹巅峰,又身中诸多道术,最终不支,力竭而亡。
被轰杀的灰飞烟灭。
一场大战到此落下帷幕,史称‘第一次天山斗剑’。
……
“结束了。”
现实中,蟠龙山,火龙窟,陈季川睁开眼,长叹一声。
这一叹。
叹的是光阴易逝、岁月如梭。
三朝六百年。
苦修二百八十二载。
这一世就在连番大战中结束。
感慨之后,陈季川嘴角又露出一丝笑来。
“最后一战酣畅淋漓,我这外功终于也有突破!”
陈季川细细品味,脸上笑意越来越盛。
天山最后一战,他独斗数十位抱丹强者,气血横空,终于将往昔苦寻迟迟不可得的‘魄影’逼迫出来。
大战时,精神紧绷。
整个肉身,里里外外,每一条血脉,每一根骨骼、大筋,都呈现心中,筋骨皮膜的一跳一震,都能清晰把握。
明劲。
暗劲。
化劲。
一重重劲力震荡,将魄影震荡出来。心腔中十五滴精血如烈阳,照耀魄影显形。
感应七魄!
这是由一阶迈入二阶,由抱丹迈入炼魄的关键一步。
陈季川历经多世,在大徽世界中穷尽一生修行,苦心孤诣谋划,一手促成了这场正邪大战。
皇天不负苦心人。
终于让他看到了一条康庄大道。
“人身三魂七魄,魂主意,魄主体,又称‘性命’。”
“我所修外功、道法,前者炼体,二阶炼魄。后者炼魂,二阶铸灵台凝三魂。”
“严格意义上来说,该称作‘命修’、‘性修’才是。”
“外功为‘命修’,修的是魄。”
“道法为‘性修’,修的是魂。”
摸到二阶门槛,陈季川对外功、道法的理解更加深刻,不再如以往那般狭隘。
命修抱丹巅峰,能感到魄影存在,就有了晋级更高层次的资格。
这是极关键的一步。
感应到血肉中潜藏、游走的那一道魄影之后,接下来只要成功抓住一道魄影,将气血、生机、意志灌入其中,就算成功突破,踏入了命修第二阶‘炼魄境’。
“感应。”
“捕捉。”
“炼化。”
由抱丹巅峰晋升炼魄境,中间便隔着这三步。这三步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如陈季川。
费尽心思,连番大战,将气血修炼到‘十五血’之境,又独斗数十位抱丹强者,这才依靠巅峰一战,激发全部潜力,察觉到魄影的存在。
‘感应魄影’说起来简单,但只看陈季川穷极一生,只看秦岭世界、大徽世界中几千年来数以百计数以千计的抱丹武者都被困在十层,一辈子无法突破,就知道其中艰难。
但好在。
到了这一步之后,下面两步就简单的多。
当然。
这‘简单’也是相对于陈季川而言。
“感应魄影之后,就要去捕捉魄影。魄影藏在血肉中,滑溜至极。想要将其炼化,必须先捕捉到。”
“堵住、抓住。”
这就需要无比扎实的基础,需要对劲力、气血有极为细致的掌控。
体察气血运转,细致入微,借助重重劲力将魄影包围,阻绝一切去路,如此才能抓到魄影。
要是对劲力的感悟稍有不足,不能将劲力完美掌控,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缝隙,都别想办到。
古往今来。
有命道修士借助天材地宝提升实力,一味贪功冒进,没能细细感悟,最终就算能感应到魄影的存在,也始终不能将其捕捉。只能回过头,再去仔细琢磨、熟悉明暗化三重劲力,但往往为时晚矣。
到头来还是被卡在这一步,抱憾终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