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赤心巡天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情何以甚
姜望一度以为尹观已经失败了。
但此时,他如神祇临世!
天边日光不及他耀眼,万里河山他昂然傲立。
他一把抓住砸落的杀威棒,与难掩惊怒的岳冷对视。
“打够了吗,岳捕头?”
直到秦广王成就神临的此刻,岳冷才明白,在这场战斗中,他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在之前的战斗中,尹观持续爆发最强状态,看似是在岳冷的逼迫下入邪,其实这一切,却一直是他自己的选择。
在入邪的时候,他封闭五感七识,任由身体被咒术力量所侵蚀,任由那庞杂的恶念主导身体。唯独以莫大的意志力,刻印下一个本能。攻击岳冷的本能。
把自身当做一块废铁,扔进熔炉。要么就此消融,要么成刀成剑!
而他岳冷,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铸铁的那一柄铁锤,一锤一锤砸散了尹观的“杂质”。
亲手百锻,让尹观成钢。
那强大却极度混乱的诅咒力量,在他神临境的强大攻击下,得到了彻底的锤炼。被剔除掉那无数的“恶念”,只保留咒术本身最纯粹的力量。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尹观回归,立刻统合所有失去意识的力量,融为一炉,破而后立,借此神临!
这个过程如果快上一息,“杂质”未清除干净,他就无法立即神临。而如果慢上一息,肉身已经死去,回归的意志在岳冷面前毫无意义,连转修神道的机会都不会有。
而尹观,就准确把握了那一线之间的机会。
这太冒险,太不可思议,但也太天才,太让人惊艳!
“好!很好!”
岳冷当然是岳冷。惊怒之后,立刻斗志重燃。
“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不枉我出山这一遭!”
他一握杀威棒,如有实质的法家威严便将尹观的手迫开。
如果说最开始他参与这件事,只是被郑世请出山,为都城巡检府挽回名誉。
到后来面对入邪的尹观,作为老牌强者的自矜,想要漂漂亮亮的轻松拿下战斗。
那么到了此时,他已有了新的觉悟。
要杀秦广王。就得不惜代价,不计生死!
“终日抓贼,没想到今日送贼一程!”
岳冷气势狂飙,独属于他的意志,开始充斥这方天地。
“来!秦广王!用尽你所有本事来杀我!愿用我这一颗头颅,成就你声名!”
“好!”尹观亦张狂大喝。“便借你一生威名!”
他的身周,再一次被碧绿之光所笼罩,庞大的咒术力量如海潮奔啸。
岳冷全神应对,不敢再有半点松懈。
但见尹观气势飙涨,拳缠绿光,却忽然一转,轰到离他最近的一根铸铁黑柱之上!
那仿佛接天连地的铸铁黑柱立时歪斜,封锁当场告破。
尹观飙射而出,立刻就到了边哨外,干脆利落的一拳,将大阵光幕轰开。
只防备外楼境战力极限的大阵光幕,被属于神临境的力量一击轰破。光幕一破即合,但尹观已经化作一道碧光,消失在天际。
只留下岳冷在原地。
哪怕是最开始的时候,尹观也从未想过逃离。他连看都没有看铸铁黑柱一眼,从一开始就是进攻、进攻、进攻。
他给岳冷留下的,是天才但疯狂,胆魄过人,悍不畏死的印象。
外楼都敢战神临,等同为神临之后,试着杀他岳冷也是理所当然。秦广王哪能没有这点傲气?
况且差点被他打死,秦广王难道心中不恨?有了力量,难道不想报复?
但让岳冷再次失算的是,尹观居然不战而逃了,连个试探都没有!
然而姜望却知道,这就是尹观。
他并不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也不在乎使用什么手段,会伤害谁,他只在乎他的目标。
他承担首领的责任,冒险击杀泰山王,却并不以此自夸,反而威胁要杀了都市王。姜望觉得他不择手段,利用同伴的性命逃跑,他一句解释都没有。
当然他也并不伟大。
他没有选择逃跑,反而以身犯险,也只是因为他的第一目标从来就不是逃出齐境。
而是成就神临!
现在这个目标已经达成,然后立刻转进下一个目标,逃离齐国。
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尹观这样的人,并没有兴趣拿下什么斩杀捕神的荣誉。声名利禄对他来说不值一提。
岳冷立在他自己立下的铸铁黑柱中间,缄默不语。那一瞬间,显出几分老态来。
尽管神临境至死之前,都不存在衰老的可能。
姜望正盘算着怎么开解这位捕神大人,或者还是装作没看见比较好,忽然眼前一花,看到了一个提着白纸灯笼的盲眼老人。
他心中一惊。是枯荣院遗址遇见过的那位打更人!
与姜望的反应不同,岳冷的眉头皱了起来,大概很不愿意自己这次失败被更多人“看见”,但这已经是事实。
堂堂捕神,还不至于没有面对现实的勇气。
“您来晚了,秦广王已经逃走。”
盲眼打更人也是没有想到,关起门来缉拿区区一个杀手组织,竟然还一次性跑了两个。
他在海上耽误了一下,让那个仵官王逃掉了。再随着感应降临此地时,秦广王也已逃之夭夭。
沉默片刻,最后只问了两个字:“神临?”
“是。”岳冷的声音有些苦涩:“当着我的面破境。”
“年轻人,不得了。”
盲眼打更人叹了一句,举着白纸灯笼,忽然转向,用那双没有丝毫神采的眼睛“看着”姜望。
这一幕十分瘆人。
“姜青羊,你是我大齐骄子,将来可有信心为大齐斩杀此獠?”





赤心巡天 第四十章 邀请
他知道了什么?
这是摆在姜望心中,最紧要的问题。
但回忆这一路来的行止,姜望自忖做戏做足了全套,时时刻刻都保持了警惕,没有任何因为大意而产生疏漏的地方。
也就是说,盲眼打更人最多也就是有所怀疑。
但是否至于因为这点怀疑,就将一个未来可期的天骄推离国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来。
盲眼老者这话其实是在问,姜望愿不愿意加入“打更人”!
只要姜望答一句有信心,立刻就会得到这位恐怖强者的培养,甚至有被传下衣钵的可能。(当然,这个可能性现在来说并不大,打更人可能是齐国所有衙门里,对忠诚度要求最高的。)
然而,加入“打更人”,好处是立见的,规束在哪里?
这样一个轻易不现于人前的衙门,必然有着严苛的规束。
加入“打更人”之后,还能不能保留自己的产业?与世家名门还有没有交流的可能?
事关重大,姜望无法在此时做出决定。至少也要先了解“打更人”以后再说。
“大齐强者如云,再强的恶徒,也有他的对手。”
姜望不卑不亢:“如果是在同境,我有信心面对任何对手。但现在我才开辟第一府,这时就说有信心斩杀尹观,未免太过狂妄,是大放厥词。”
他言语之中没有抹去自信,但又显得很是清醒。
岳冷也出声道:“这一次没能擒杀秦广王,都是我的责任。但姜捕头的功劳不应该被抹去,我会请旨上去,仍然升他为四品青牌。”
这是表达态度,出面抢人了,想把姜望留在青牌体系中。
时至今日,姜望的天赋已经得到认可。
在枯荣院遗址撞见的时候,盲眼打更人可没有发出这样的邀请。
若换了一个人,岳冷也大概率不会帮他争取自主选择的权力。
姜望的未来,值得押注。
盲眼打更人没有说话。
这是一位心眼明亮的强者,眼虽盲,却并不妨碍他洞察世事。
姜望的心性异常沉稳,没有少年得志的骄狂,不是那种一句话就能够引动情绪的少年。
而岳冷这一次出山,什么都没捞到不说,还折了半生威名。可能心态会发生变化。
心眼“看”到的世界,并不比肉眼所见之世界多彩,但或许更具体直观。
白纸灯笼轻轻摇晃,盲眼打更人脚步一转,便消失在原地。
岳冷连施印决,将那些铸铁黑柱、连接虚空的锁链全部收起。
姜望则站在一旁不言语,等待他完成收尾,表达了自己恰当的尊敬。
“你认识这位?”岳冷忽然问。
“有过一面之缘。”姜望如实说道。
“都说你姜青羊无根无底,但重玄家对你极力支持,李正书那般清高的性子,都在陛下面前几次说过你的好话。现在这位,也对你青眼有加。”
岳冷瞧着他,似笑非笑:“你师承何人?”
姜望倒是第一次听说李正书在齐帝面前为他说过好话。这位真是端方君子,名儒风范,在齐帝面前为姜望说过话,却从未让他知道。
不过他与李凤尧。李龙川都相处得不错,李正书爱屋及乌也很自然。
面对岳冷的试探,姜望略顿了顿,回道:“一路走来,我都是自己琢磨,没有什么师承。”
在岳冷这样的人面前,说谎非常困难。所以姜望并不掩饰自己“不想说”的态度。回答得很是敷衍,
岳冷不再追问,偶然兴起的收徒心思也淡了。
他摇摇头,忽然叹道:“后来者可畏。或许我当初应该回归三刑宫才是。”
姜望当然不会自恋到认为岳冷口中的那个“后来者”是自己。唯有刚刚成就神临的尹观,才有资格让捕神说出“可畏”。乃至于生出回归三刑宫的念头。
法家圣地,号为三刑宫,其实是三座法宫的统称。
名“规天”、名“矩地”、名“刑人”。
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刑宫,其实就是刑人宫。因为只有这一座法宫的门徒,才会行走天下,到各国为官为吏。经常满天下追杀触法之人的,也是这一座法宫的门徒。
三刑宫并不拘泥于弟子的派系、国别,只有理念上的规束,不做任何政治上的要求。
岳冷早年拜的师父,是正经的三刑宫出身。他跟着学了一身本事,后来也算青出于蓝,但他自己从未去过三刑宫。
一来法家圣地,不是他想去就能去的。
二来,三刑宫对于收拢门徒并不热切,只要不触犯三刑宫之法,门人弟子想去哪里、加入什么势力,都可以。哪怕门徒各为其主,彼此攻杀,也并不被限制。
其实以岳冷后来的修为进境,他是完全可以“回归”三刑宫的,做一个正儿八经的法家圣地宗师。钻研经典,埋首传承,拓展法学之边界——只要他愿意放下在齐国的一切。
甚至齐国也不能强留他。就像三刑宫的门徒如果一心做齐官,不再回三刑宫,三刑宫也不会干涉一样。
在三刑宫,他应该能够得到更多的进步。因为那是法家的圣地,是他所求道途的根源所在。
但是岳冷选择了留下,留在齐国。
因为在他心中,对于齐人这个身份的认同,高于对法家门徒这个身份的认同。
然而身在齐国,永远避不开俗事。就像这一次,他被郑世请出山来。
退隐潜修这么久,洞真境仍然遥不可及。一代捕神亲自出手,也没能留下贼人,反倒叫秦广王踩着他上位,借他成就神临。
虽然寿元依然充足,岳冷也难免自叹老矣。
但是姜望并不会把他的感叹当真。
以岳冷神临境的实力,又在巡检府奋斗多年,赢得捕神之名,在齐国该有的待遇绝不会少。
他一生都奋斗在齐国,已不是说丢下就能丢下的了。
姜望并未对岳冷的感叹表态,岳冷也不需要他表什么态。
略为收拾心情,然后道:“秦广王有这样的勇气和天才,事先谁也不能想到。但你的情报没有问题。我大齐青牌从来赏罚分明,该你的奖赏半分不会少。你的四品青牌等我回临淄就能落实,至于符合你现在修为的内府境国库秘术……”
他打量了一下姜望,意味深长:“如果你赶时间的话,我倒是可以做主,先传一门给你。”
像岳冷这样的人,当然看得出来姜望挂职青牌只是为了方便离境。
但他没有像姜望之前在贝郡担心的那样给脸色看,反而抓住机会,主动帮姜望把挂职变成正职。
是在青牌、还是去打更人。还是进入军队、还是谋求一任郡守……选择有很多。虽然都是在齐国,对姜望和齐国来说或者都没有什么区别。
但对身在这些地方的高层来说,却也并不一样。
人手易得,天骄难求。
而姜望,已经展现出将来足够支撑一个派系的潜力。




赤心巡天 第四十一章 囚身锁链
在临淄的时候,因为与雷占乾的约战一结束,华英宫主姜无忧就亲自出面招揽的缘故,很多势力都按捺住了心思。
姜望也就不知道有多少势力对他有意。
至于华英宫主姜无忧的招揽,在他看来非常正常,毕竟早在七星谷,养心宫主姜无邪就已经先一步开出极为优厚的条件招揽过。
所以姜望对自己现在在齐国的位置,认知其实并不深刻。
在贝郡的时候,才招呼都不敢多打一声,就悄无声息的跑掉。生怕因为挂职青牌这种蒙混的行为,让那些青牌体系里的大人物反感。
但到了现在。打更人都对他发出邀请,岳冷又是这样的“亲切”,也足够叫他认识到自己在齐国的炙手可热了。
他想了想,并不拂岳冷的好意,当即拜谢道:“那姜望就谢过捕神大人了!”
现在赶回临淄也是随机选择一门国库秘术,顶多就是重玄胜稍稍运作一番,可以让这种随机的选择往精品靠拢,但也意义不大。
岳冷现在提出代为传授,想想也知道,一定是法家秘术。可以进一步把姜望与青牌捆绑。毕竟大齐青牌里面,可有至少三分之一,修的都是法家手段。
姜望虽然没有转修法家的打算,但岳冷亲自传授的秘术,想来不会差到哪里去。
因而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他都没有拒绝的理由——除非他要坚定地与青牌切割开,打死也不想继续做青牌捕头。
而且接受岳冷的好意,还有一桩好处,可以让那个林有邪更安分一点,别有事没事地瞎怀疑人。
姜望决定下得果断,岳冷也非常干脆,当场就把那门内府级的法家手段传了下来。
却是之前在与尹观的战斗中有所体现过的那仿佛自虚空生成的锁链。
名为“囚身”,乃是法家威名极著的十根锁链之一。
它本身其实是一门外楼境级别的手段,但岳冷将其简化,更改了发力方式,让它可以匹配内府境层次的战斗。
不过比起囚身锁链,姜望其实对那好似顶天贯地的铸铁黑柱更有兴趣,但想也知道不可能传给他。
教会姜望囚身锁链之后,岳冷又指点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这才踏空而去。
姜望应得的那门国库秘术,则会由他代领。至于是拿去给后辈,又或与谁交易,那就都是岳冷自己的事情了,与姜望再无关系。
岳冷当然有示好,但这本质上也只是一场交易罢了,没有什么感情的因素在。
姜望接受了岳冷的好意,决定暂时加入青牌队伍,拿一拿好处,但不代表他以后就固定在青牌体系中。就现在了解的情况来看,青牌捕头做到顶,也就是一个北衙都尉。
虽然北衙都尉这个位置非常重要,而且再往上空间极大,但姜望自认没有郑世那般能够调和各方势力、又能牢牢抓住齐帝信任的本事。
看了一眼远处的边哨,姜望直接调转方向,往齐国西南方向而去。
去容国的商队已经遣回,他也没有必要再跟着跑一趟容国做样子了,索性直接去悬空寺。
与岳冷达成了默契,至少青牌内部,应该没有谁会再难为他。
……
……
在森海源界,姜望答应过观衍,会将他的僧衣送回悬空寺。只是回临淄城之后,事情一件连着一件,也就耽误了下来。
趁着这次去云国看安安,索性把该做的事情都一并做了。
姜望独身一人,自然没有无法出境的道理。
齐国西南方向有一国,名为“旭”。(吞并阳国之后,齐国舆图向西北凸出一角。从阳地出发,旭国才在西南方向。其实相对于整个齐国,旭国应该在正西方向才对。)
仅从名字上来看,旭国似乎与阳国有些关系。
事实上也的确有渊源。
不仅是“阳”、“旭”两国。
在齐国西南偏南方,有一国名“昭”。东南方向,有一国名“昌”。
此四国,其实最早都是从一个国家分裂出来的。
在齐国之前的东部霸主,名为“旸”。
旸谷乃是传说中的日出之地,旸国以此为名,可见其万丈雄心。
旸国最强盛的时候,一度彻底统合了东域。向西北打到了无尽流沙,向西南打到了剑锋山(今夏国境内名山),向西打进了中域,与景国争雄。
可惜盛极而衰,一夜间皇朝崩塌,霸业成空。
整个国家四分五裂,一共分裂成九个国家,在当时号称日出九国。
都算得上是同源而生。
只不过个个都说自己是故旸正朔,其实顶多都只算得上个旁支别系。
真正的旸国帝室血脉,早已被他们自己屠个干净。
随着后来齐国崛起,武帝中兴,又有齐夏争霸一锤定音,齐国成为了东域当之无愧的霸主国。旸国也渐渐被人遗忘。
而当时的“日出九国”,如今也只剩四国而已。
说起来,在曾经的“日出九国”中,阳国最为强大,占据了最大份额的旸国遗留,所以才能直接以“阳”为名。
可也正因为如此,最为齐国所忌惮。蚕食多年,最后一口吞下。
悬空寺治下佛土,便正在旭国南方。
……
进入旭国之后,在一座小镇,姜望偶然撞上了一次凶兽潮。
看着那毫无理智的狰狞凶兽,他居然觉得有些不习惯。
在太平无事的齐国呆了太久,差点忘记别的国家是什么样子。
姜望拔剑助小镇百姓守住了镇子,但并未追着凶兽的痕迹去剿灭兽巢。
他保护小镇百姓,可能会收获感谢。如果剿灭兽巢,那只会迎来追杀。
时至今日,他已经知道凶兽对一个小国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很多无辜百姓的鲜血,但同时也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获救的小镇百姓感恩戴德,追问救命恩人的名字,说要给他立生祠。
姜望一言不发,匆匆离去。
他想要告诉他们,那些凶兽的存在,是他们所在国家的统治者默许甚至纵容的。
但是告知之后,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变吗?只能让这些普通百姓陷入绝望。
所以他最后什么也没说,也因此无法承担那些感谢。
好像全天下所有掌权的修行者,都共同守着一个默契,瞒着治下的人们,凶兽的来源。
后来的修行者们,有的知道得早,有的知道得晚。但最后都保持在那可怕的“默契”中。
或者情愿,或者不情愿,但最后都只凝结成一个背影——连破五府,力拔玉衡峰的窦月眉,在得知真相后,失魂落魄地走下玉衡峰。
姜望曾经视此为最大的不公。
但是为什么,他竟成为了“默契”的一员?
他问自己。
可是他没有答案。
……
……
ps:世界的真实在哪里体现?我认为在它的风土人情、衣食住行,也在它的历史与传说。




赤心巡天 第四十二章 松涛
夜晚,姜望在一家普通的客栈住宿。
早课晚课不能落下,尽管以他现在的实力,便都呆在野外,也没有什么危险,但毕竟一直生活在城镇之中,还是更习惯在客栈之类的地方停驻。
结束了内府的“清扫”之后,门外有一道气息适时升起。
“谁?”
姜望腾然立起,握剑在手。
“是我。”故意泄露气息的尹观施施然推门而入。
“我以为你应该早就走了。”姜望松开剑柄。
齐国离这里并不远,若真有强者过境,旭国难道会有人敢说什么吗?
尹观刚刚在齐国做下大事,却还敢堂而皇之的在齐国附近的旭国逗留。实在令姜望有些佩服。
“走去哪里?地狱无门的活动范围,一直在东域。”尹观随口说着,他本人倒比姜望淡然得多,似乎根本不担心来自齐国方面的追杀。
他随手带上房门,取出匿衣,放在姜望身前的桌上:“再说了,我可没有只借不还的习惯。”
等姜望抓住匿衣,他又说道:“我在这件匿衣上加持了秘法,可以让你躲过神临境修士的探查。不过效果只能持续三次。算是给你的报酬。”
他看着姜望,语气随意:“要不要试试?”
姜望愣了愣:“那不就只剩两次了吗?试过之后,你会重新帮我加持?”
“不会。”尹观回应得很干脆。
1...203204205206207...8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