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医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贵族丑丑
“若陛下愿意,明王谋杀瞿国公的事,我们南军愿意出来做认证,并全力支持陛下严惩凶手。”楚若才神情认真,语气铿锵有力。
“全力支持陛下严惩凶手……”德王重复了一遍,心中似有所悟的盯了楚若才半晌,又问:“这是林华耀的意思?”
“正是我家大帅的意思,如今旗蛮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若是我们再内斗下去,将来若真被旗蛮在我国土之内肆意驰骋,我们便都将是千古罪人。鉴于此,我家大帅愿意与国朝为善,与新君为善,此次约见瞿国公便是我家大帅的诚意,只要陛下也能表示出和好的诚意,我家大帅必不食言。”楚若才诚恳道。
“陛下也拿出诚意?这话什么意思?”德王面色一变。
楚若才微微低头:“我家大帅诚心与国朝为善,不止于此,更愿意协调胡刘张三位大帅与国朝同心协力,但此事非是易事……”
“我还说林华耀转性了,原来说来说去,还是不出所料,说吧,你们到底想要什么?”德王顿时冷哼一声。
楚若才摇摇头:“我家大帅没这个意思,只是诚意都是相互的。不瞒王爷,明王愿意付出的代价,已经让胡刘张三位大帅那边心动了,是我家大帅一直在斡旋。明王是什么人,王爷心中有数,要对付他,我们都将承担莫大风险,这事并不好办……”
德王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起身,转身离去。
楚若才也没再拦他,反而是眼中微闪,他很清楚这么大的事,德王是做不了主的,肯定要汇报给陛下。
现在就看新君是什么态度了?
他却不知道,德王出门之后,并未去见陛下,而是立刻将消息传给明王。
又去见了张邦立和胡庆言一面,将现在的情况与他们二人说了一遍。
胡庆言长叹一声,一直晦暗不明的眸光,终于亮了起来:“总算是看明白了,真是一出好戏啊。”
张邦立却是脸色阴沉的可以滴出水来:“我就知道林氏不安好心,真是打的好算盘,一面引诱明王杀了瞿国公,让明王与陛下的关系彻底决裂,然后又打着帮助陛下的名义,趁机勒索陛下要好处。”
德王点点头:“林氏的意图到这里就已经完全暴露了,他们算盘打的再好,也还是棋差一招,如今我还没想通的是,明王如此配合林氏搞这么大一局,他图的又是什么呢?”
张邦立闻言,皱起了眉,想了想后,却是抬眸看向了胡庆言。
德王也随着他的目光一起看向胡庆言。
胡庆言长叹一声,唏嘘道:“若老夫没料错,明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对付的根本不是林氏,而是陛下。”
“嗯?”这话一出,德王和张邦立同时面色一凝。
胡庆言眼睛微眯,缓缓道:“如果没料错,林氏所谓与明王的合作,应该确有其事,但不会是明王主动找的他们,这与明王的性格不符,明王就算是做戏,都不会低头求到林氏头上去。”
这件事没人比德王更清楚,早在当初他去见明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林氏找明王合作的事。
只是这事他因为顾忌到胡庆言和张邦立可能会因此动小心思,就没对任何人说。
如今看胡庆言这老家伙,竟如此轻易的就猜到真相,心中越发警惕起来,以后在这老家伙面前得加倍注意。
当然,表面上他与张邦立一样,都是略显琢磨状之后,才缓缓点头,认同胡庆言的猜测。
胡庆言才继续道:“应该是林氏主动找的明王合作,但所谓的合作,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针对明王设的局,目的就是引明王出手对付陛下,然后林氏一转头又把明王卖了,又用明王要对付陛下的事,找陛下做买卖,这个局并不复杂,说白了,就是一手托两家,然后从中谋取利益最大化。”
张邦立点头:“这局不复杂,却很难防,谁都不会想到,一贯支持明王对抗陛下,企图让皇家内斗的他们,会突然搞这么一手,要将明王置于死地……”
说到这里,张邦立看向胡庆言:“阁老,林华耀这么干,有点违背他们一贯以来的策略吧,留着明王比杀了明王,更符合他们的立场吧?林华耀不至于为了眼前的利益,就帮陛下除掉明王吧?”
胡庆言闻言,却是微微一笑:“林华耀的鼻子太灵了,他怕是从上次宫变之中闻到味了,陛下出动禁军却没能对付明王,最终反而是兰太妃病逝了。他应该是心中惧了,怕再养着明王,会真的养虎成患,所以才改变了之前策略,对明王生了杀心。”
张邦立与德王闻言,顿时心中一凛。
胡庆言见他们神色,又抬手:“不必担心,林华耀应该还不知道实情,否则他们也不会主动往明王陷阱里跳了。”
两人顿时反应过来,胡庆言说的没错。
“再说回明王,他应该是从来就没相信过林华耀能安好心,所以一开始就防着他们,甚至已经算到了他们可能会搞这么一出,所以将计就计,用一个已经死了的瞿国公,设了一个局,把楚若才送到了陛下面前,准确的说,是送到了我们面前。”胡庆言道。
“我还是没懂。”德王倒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直说道。
胡庆言却不说了,望向了张邦立:“总长应该想到了。”
德王顿时看过去,却见张邦立沉着一张脸,稍默后,才吐出一口气道:“明王等的就是林氏与陛下的合作。”
“什么意思?”德王眉头更紧,目光在张邦立和胡庆言两人身上打转,随即有些烦躁了:“二位就别打哑谜了,楚若才那里还等着我答复。”
“阁老说吧!”张邦立似乎心情不好,不想说这些。
胡庆言只得苦笑着接过话头,看向德王道:“其实明王的局并不是设给林氏的,而是给陛下的。这个局最大的坑,就是已经死了的瞿国昌。明王当着林氏的面“杀”了瞿国公,如果你是林华耀,一定也会认为,陛下如果冲明王发难,肯定是用明王杀了瞿国昌作为理由。”
德王点点头,终于有些反应过来了。
胡庆言则继续道:“你想想,如果现在你去见楚若才,与他签下一份合作协议,其中注明让南军必须在登基大典上,指证明王为杀了瞿国公的凶手,并支持陛下除掉明王。而事成之后,则答应将西江六城划给林氏,抗蛮协议也可以任南军调整。”
“到时候,在登基大典上,什么都不知道的陛下一旦公然冲明王发难,林氏必然就会跳出来指证明王就是谋杀瞿国公的凶手。这时如果突然爆出来,瞿国公的死根本与明王没有半点关系,那会是怎样的局面……”
“如果明王再下狠手,将这份协议给爆出来,届时所有人都会认为是林氏和陛下联合设局在对付明王,没有人再会去相信陛下说的任何话,而始终被蒙在鼓里的陛下,到时候……”
说到这里,胡庆言声音有些低沉:“二位,现在我们只能希望,陛下最好能平平静静的,将登基仪式办完,明王这已经准备好的手段能够无需用到。否则,这次登基大典,将会是一场难以想象的暴风雨。
第664章 选择
明王府的答复,很快就证实了胡庆言的猜测并没有错。
只是当真的证实了,明王这一局装的真是陛下之后,三人却并没有猜中事实的得意,反而是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
虽然明王这一局针对的是陛下,可事实上,其实胡庆言三人也被明王给装了进去。
局是明王设的,可动手操作的人却是胡庆言他们三个。
如果继续按照明王的计划走下去,那就是他们亲手帮着明王做成了针对陛下的局。
这无疑,便等同于他们彻底背叛了陛下,一旦做了,恐怕就再也没有回头路走。
三人沉默着,谁都没有先出声表态。
最终,还是德王开口:“再拖下去也不是办法,我们得尽快拿出个决议,总长,你什么意见?”
听德王直接点了张邦立的名,胡庆言顿时眸光也看向张邦立,观察他的神情。
然而张邦立却是紧锁眉头,咬着腮帮子,几次想要开口,都是欲言又止,显然是拿不定主意。
德王见状,又看向胡庆言:“阁老,还是您先说说吧!”
其实胡庆言方才就已经有过暗示了,他分析完明王的计划之后,最后说了一句“现在只能希望陛下能够平平静静的,举办完登基大典,最好让明王准备的手段无需用到。”
这话乍一听,似乎便是已经有所倾向,好像已经同意了明王的计划,才发出的感叹。
可你要当真这么认为,他却又能随时反口,表示自己不是这个意思。
德王还是张邦立都了解他,此人老奸巨猾,不可能轻易就在如此敏感的话题上,率先表露自己的观点。
这模棱两可的话,多半是这老家伙,故意用来试探他们二人态度的。
果然,胡庆言此刻又装起了鸵鸟,开口了,却仍然意味模糊:“这事老夫也不好说,主要还是看二位什么想法。”
德王闻言,只得道:“阁老,现在你就是想躲,也躲不过去了,事情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三人必须是要统一态度的。”
“王爷说的在理,老夫也是这个意思,只是老夫现在真的没什么主意,这么着吧,这事您二位定,老夫绝对不拖你们后腿!”胡庆言苦笑,话看似干脆,却实际上等于没说。
德王顿时无语,拿这老家伙没办法,知道他是无论如何,也绝不可能率先明确表态的。
一咬牙,德王只能先说说了。
可却没想到,还不等他开口,一边的张邦立却是忽然出声了:“那就我先说说吧。”
闻言,德王和胡庆言连忙将目光投注到他身上。
张邦立缓缓抬眸与二人对视了一眼,张邦立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神情也平静了下来,却是只听他先说了一句:“事到如今,不管什么情况,我们都得一起承担,真要出了事,死了我,也跑不了你。”
这话一出,胡庆言和德王均是默然。
张邦立也没看他们表情,只沉声道:“就我个人认为,陛下那里确实不稳定。登基大典上,陛下究竟会怎么做,我们谁都没把握。真要是陛下到时候不顾一切的对明王发难,那后果会有多严重,简直连想都不敢想。”
德王点点头,胡庆言只是听着没出声。
张邦立继续道:“事实上,我们几人这几日来,又何尝不是为了登基大典能顺利完成,而绞尽脑汁的想办法?如今,明王能想出办法,来针对可能出现的最坏结果,做些应对,站在为国朝考虑的角度来说,这不是坏事。”
这一次,胡庆言也点了点头,没再装鸵鸟,却还是反问道:“可问题是,明王想出的这办法,并不能防止陛下在登基大典上发难。他只是为了在陛下朝他动手的时候,做反击之用。”
听他开口,德王眼神从胡庆言脸上扫过,心中琢磨着他究竟什么态度。
张邦立闻言,则是反问:“即便我们不帮明王做这件事,明王就能束手就擒,不反击了吗?”
胡庆言皱眉,随即摇头不语。
张邦立接着道:“陛下会不会发难我们不清楚,明王反不反击我们也阻止不了。这些已经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当最坏的结果出现,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只能为了尽量缩小冲突,尽快平息事态而努力。”
说到这里,张邦立沉吟了片刻,方才继续道:“我想了又想,当最坏的情况发生,如果明王能够借此手段,直接压倒陛下,虽然这仍然会让陛下威严大损,但只要不发展到兵戎相见,就是最好的结果。”
德王在旁边突然插口补了一句:“总长也不用太过悲观,如今林氏不是卷进来了么?如果真到了那一步,我们完全可以将炮火转移到林氏身上,就认准了是他们在挑拨离间蛊惑陛下,陛下是受了他们的蒙蔽,让他们给出交代,林氏被牵扯进来,胡刘张三方就脱不开身,到时候大家就是一场糊涂官司,我国朝讨不到好,也让他们不轻松。”
这话倒是让胡庆言和张邦立两人同时愣了愣,随即开始围绕德王这话陷入沉思。
而德王既然已经开口了,也便是表态了,不再遮掩,继续道:“我也同意总长的观点,除了总长方才所言的利弊之外,其实明王的局已经设到这一步,我们根本就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了。现在如果我们不配合明王,那搞不好都用不着等到登基,明王就会与我们翻脸,到时候局势又会怎么发展……”
“这么说,王爷和总长,都决定配合明王。”胡庆言闻言,目光定在两人身上问道。
张邦立直接点头,却又补充道:“我同意,但有个前提,明王必须答应,如果登基大典上,陛下并未发难于他。他绝不能主动拿这件事来攻击陛下,否则我等宁愿背负欺君背主之名,也要将真相公之于众。”
德王沉吟半晌,最终也点头:“总长此言不错,我们是出于大局考虑,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绝非存心欺君,这一点是必须要与明王府分说清楚的。”
说罢,两人同时看向胡庆言,胡庆言最终点头:“既如此,那便就这么办吧。”
………………
……
还是由德王出面,两人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最终达成了合作。
国朝与南军之间本就不存在信任基础,空口无凭肯定是不行的。
都不用德王开口,楚若才就主动提出要留下白纸黑字为证,德王自是故作不悦之后,还是应了。
事情谈妥了,国朝这边自然也无需再扣着南军的人不放,胡刘张三位大帅的人,见楚若才得以安然无恙的出来,这才偃旗息鼓。
三方的人原本打算找楚若才仔细问问今晚的情况,楚若才以有重大事情要向林华耀汇报为由,表示稍后再与他们细谈。
三方虽然着急知道真相,但也听出了楚若才的意思,是否将具体告知他们,楚若才做不了主,得先请示林华耀。
三方的人心中多少有些不愉快,他们为了南军的事冒着生命危险,折腾了大半宿,现在南军的人是没事了,却连个交代都不给他们。
心中不悦是肯定的,但也没办法,只能暂时按耐,先回去等着。
眼看着就要黎明了,宫里才总算是安静了下来。
德王怀揣着那份签好的协议,又与还在等着的张邦立和胡庆言碰了面。
关上门,胡庆言和张邦立的目光,就落在了德王手中的那份文件上。
胡庆言平静的冲着德王问道:“成了?”
德王点点头,将手中的文件递给胡庆言,随后在胡庆言对面坐下,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
胡庆言打开文件,细细看了一遍,随之便道:“嚯,胃口还真是不小,除了西江六城和削减原定抗蛮协议中,南军承担任务的两成。还要国朝再拿出五百万金币,武器弹药若干。最后更连除掉明王之后的道门,也要分一杯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