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第一医馆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贵族丑丑

    太后点点头,苦笑道:“我之前让你去看着,是担心皇儿会过于冲动,胡庆言到底一国阁首,皇儿是不能胡来的,如今看来倒是我多事了,皇儿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里明镜似的。”

    “是啊,老奴也害怕着呢,胡阁首权重朝堂,殿下竟然直接让他半柱香内赶来,这着实让人心惊肉跳。却没想到,两人见面后,竟是并无半分火气。老奴一直以为殿下在外都是王者威严,令人望而生惧。今日一见,殿下与一国重臣,交涉国家大事,没有威严霸气,冷言相挟。反而只是从容不怕,稳重有余,与胡阁首话语间轻描淡写,谈笑交锋决定一国前程,当真是令人心折。竟是很有几分先帝的模样,娘娘当是可以放心了。”老宫女亦是拍掌道。

    “这话,你在我面前说说就好,可不要当面恭维他,莫不能让他心生骄傲。”太后听的高兴,却还是告诫一句,不管明王如何,在她眼中,总是孩子,还不够稳重。

    说罢,太后又低下头,喃喃一句:“嬷嬷,你觉不觉得,皇儿对这胡庆言似乎有些不一样。”

    太后还是敏锐的,之前听闻墨白去救胡庆言的经过,就总觉得墨白对这胡庆言很是看重。

    如今连长青丹都说给就给,更是令太后上心了,虽然墨白给的理由很充足,但太后并不太关注那些道理,她更关注的是自己的儿子。

    几次三番,对胡庆言这般安抚,太后如今可不信她儿子做事会没有自己的目的。






第616章 没出息的儿子
    


    得赐长青丹,胡庆言倒也光棍,没再得寸进尺,本来他也不可能一直称病,凡事都有个度,真把宫里那位逼急了,对他也没好处。

    如今,一颗长青丹,加上明王的一个承诺,他才肯出山,也算是挣足了颜面,足以警告某些人,敢妄动到他头上,是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不过临走前,胡庆言还是有些不甘心,没忍住问墨白,对此番向他下毒的幕后黑手,有何看法。

    墨白不答,只称调查凶手是国朝的事,明王府没有能力,不想,也不会插手。

    墨白这态度,胡庆言岂会听不明白,墨白这是告诉他,对于朝中倾轧,明王府没有兴趣。

    不能借明王的手,去对付向他下毒的幕后之人,胡庆言心中有些遗憾。

    但转念一想,明王不插手朝中,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趟来见明王,比他之前预料的情况,已经要好了太多,胡庆言对这个结果,还是极为满意的。

    唯一遗憾的,是至今为止,他依然没能搞清楚明王的立场。

    帮助国朝出面,来让他出山,却又明确表明,不会干涉他在朝中的行事态度,没有帮助陛下镇压他的想法。

    明王这种模糊不清的态度,让他心里总是绷着一根弦,不敢肆无忌惮。

    出了中宫。

    两名侍卫摆好担架,胡庆言却摆摆手,表示不用了,直接带着两名侍卫朝着御书房走去。

    两名侍卫心中很惊讶,皆暗道“明王医术,果然名不虚传”。

    当走出后宫,胡庆言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中宫方向,嘴里低声呢喃:“先帝啊,这就是您留下明王不杀的目的吗?”

    …………

    ……

    胡庆言的事了了,墨白被太后留下用了膳。

    “明日就将送先帝归陵了,明王府上下人等,也须随同百官一起送陵,你府中可曾安排妥当,要不要回府安排一下?”太后问道。

    墨白摇头道:“陆寻义已经回府了,阿九也在府中,在这些事上,儿臣还没有他们懂的多,他们会自行安排好的。”

    太后点了点头,又道:“最后一夜了,王妃还是不进宫吗?”

    墨白刚才就已经猜到太后的意思,平静摇头:“她最近身子确实不妥。”

    太后抬眸看他一眼,沉默片刻:“你不会告诉本宫,明日送陵,她也不出面吧?”

    墨白默默吃饭,不出声。

    “啪!”太后将筷子往桌上一拍,盯着墨白:“你老实告诉本宫,她究竟怎么回事?到底是你不让她来,还是她不肯来。”

    墨白张嘴,刚要开口,就只听太后又道:“别再用安全问题敷衍本宫,之前本宫被你巧言蒙蔽,一时信了你的鬼话。如今宫中乱成这样,新君处处镇压都来不及,你不给他惹事,他就烧高香了还会主动来惹你?他是嫌麻烦还不够多吗?你休想再糊弄本宫,还不老实招来?”

    墨白顿时哑口无言,不知该作何解释。

    母子俩顿时冷了场。

    老宫女站在一旁,望着墨白,无奈的叹口气,她清楚的很,娘娘其实早就想通了,不过是一直忍着,不想戳破,怕墨白脸上难堪。

    这几日,明王妃不露面,其他人不说什么,后宫里却是有闲言闲语的。

    有些话免不了难听的很,有看不惯的,说太后家教不严,枉为一国之母。

    有看笑话的,说逆贼之女就是逆贼之女,毫无半点德操廉耻。

    有居心不良的,说明王品德有缺,早对先帝不敬,实不当人子。

    还有些人说王妃天生一张魅惑脸,明王早已被美色所迷,王妃不愿守灵,明王又岂敢说半个不字……

    宫中女人看着雍容华贵,真要伤起人来,她们的嘴可毒辣的很。

    这些都还是体面的,更有些话,简直不堪入耳。

    太后听得这些话,哪里能够受得了。

    已经派人在后宫里解释,王妃之前受袭,动了胎气,如今受不得风,在家中为先帝守灵。

    若是其他日子,这理由倒也说的过去,可如今说这话,岂能服了人心?

    先帝大丧,举国皆哀,连怀胎十月,即将临盆的王妃和公主,都得长跪灵前,凭什么就明王妃如此娇气?

    太后忍了两天,这眼看最后一天了,她终究是忍不住了。

    “是我不让她来的,母后要罪,就责罚我吧。”墨白没办法了,只能耍光棍了。

    “哼,你现在翅膀硬了,本宫奈何不了你了,是吧!”太后闻言大怒,饭也不吃了,气的转身便走。

    “殿下,这……”老宫女苦笑一声,最后转身朝着太后追去。

    墨白看着她背影,摇摇头,这事,他没办法去劝太后,他已经对林素音说了,今后不会勉强她为明王府做任何事。

    话才刚刚落地,现在让他食言吗?

    他墨白好歹是个男人,能丢的起这个人?

    饭是吃不下去了,墨白放下筷子,起身出宫。

    出了门,他倒是不再想这事。

    太后如今就剩他一个儿子,就算生气,也不能不认他。

    等这事过了,太后气消之后,再来陪个罪,也就过去了。

    墨白是想的简单,他却不知太后岂有那么好对付,一走了之就行了?

    内宫中。

    太后先前其实还有些拿不准,如今却是搞清楚了。

    什么王妃身子不适,什么考虑到安全问题,根本全是托词。

    太后是当真动了怒,尤其是见到墨白被拆穿之后,竟然一副混不吝的模样,就更恼火了。

    老宫女追来,给她端了一杯茶,缓声劝道:“娘娘,莫要气坏了身子。殿下绝不是有意惹您生气的,他不让王妃来,肯定是有原因的。”

    本来端着茶的太后,听了后,又将茶碗放下,道:“这我岂能不知,只是你说说,先帝大丧这种时候,王妃能不露面吗?不管出于什么考虑,这都有违孝道。”太后摇头,眼眶又有些红了:“只是没有人敢到他面前去当着他的面说闲话,可暗地里,各种戳心之语,你这几日还听的少吗?我可以不在意人家怎么样说我,但皇儿的名声岂能不要?”

    老宫女不知如何辩解,只好轻叹一声:“也不知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殿下一向考虑事情都极为周全,这次为何如此,老奴也是搞不清楚。”

    太后闻言,想了想,又站起身,直接朝外走去。

    老宫女连忙跟上,可到了外间,哪里还有墨白的身影。

    太后愣了愣,随即更是恼怒,指着那桌子对老宫女道:“你瞧瞧他这是什么态度?话都没说清楚就走了?他眼里还有本宫吗?”

    “殿下怕是不敢耽搁去给先帝守灵。”老宫女苦笑道。

    “哼!他要真有这么诚的心,岂能连王妃都不带?”太后道。

    “娘娘,这话可不好说。”老宫女一听,面色一变,忙提醒道。

    太后也是气糊涂了,别人这么说她儿子,她自己岂能也这般说,坐在椅子上生了一会闷气,还是道:“不行,今日最后一天了,无论如何,林氏女也得来一趟。”

    “娘娘,您想……”老宫女一听,面色微变。

    “派人去一趟明王府,传本宫的懿旨,让王妃进宫守灵。”太后沉声道。

    “娘娘,还是知会殿下一声吧,别真的坏了殿下的考虑?”老宫女有些担心。

    “不用了,你还没看出来吗?这几日,本宫只要一提王妃的事,他就立刻转移话题,这其中必定有猫腻,若是本宫没猜错的话,他们两人之间怕是出了什么问题,不是皇儿不想让王妃来,而是他没办法开口,所以刚才被本宫拆穿了,他宁愿受本宫责罚,也不肯让王妃进宫。”太后手一挥,沉声道。

    说罢,又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压低声音,对老宫女道:“看皇儿模样,本宫心里有些怀疑,搞不好还真被后宫里那些人说准了,是王妃不愿意来给先帝守灵,墨白拿她没办法……”

    “这不可能吧!”老宫女面色一变,这话可就严重了,连忙道:“娘娘,王妃在您身边也待了不少日子,她应该不是如此不懂事的人,先帝大丧这般大事,她岂敢任性?”

    太后微微沉默,好一会才道:“具体怎么回事,本宫并不知道,只是猜测或许与之前皇儿劫持林华耀的小儿子有关,之前皇儿也承认过,因此事,两人之间有些别扭,当时本宫只觉得不过是吵嘴几句,不至于敢在先帝打伤,守灵之事上乱来,所以便信了墨白说的什么出于安全考虑那番鬼话。”

    “但如今看来,怕是这两人之间不只是小别扭这么简单。”太后眸光望向门外,声音冷了一些:“希望是本宫猜错了,从前本宫还是有些同情王妃的,知她心里苦,是从不愿待她刻薄的,她嫁到我皇家来,本宫连重话都没说过她一句,能护着的地方,也尽量护着。若真是她因一时之气,仗着有孕在身,竟敢连明王府的颜面都摒弃,那本宫可容之不得,怕是的问一问她出嫁从夫的道理,是不是还要本宫来教她。”

    “娘娘,现在您还只是猜测,可不好真的与王妃伤了和气,要是万一误会了,那多不好。”老宫女忙低声劝道。

    “嗯,派人走一趟吧,去看看究竟什么情况,若是她不肯说,就直接传本宫懿旨,先将她带进宫来,先为先帝守灵,待大丧结束之后再去细查。”太后想了想,最后道。

    “真的不先知会殿下一声?”老宫女问道。

    “不用了,告诉他,他必要想方设法的拦着,也不知本宫是造了什么孽,怎么就生了这么个没出息的儿子,连自家王妃都治不了……”太后摇头,满是叹息。





第617章 念一段往生咒
    


    墨白根本不知道太后竟会直接派人去找林素音,否则他是定要拦着的。

    此刻,他出了中宫,没有再去见德王,直奔灵堂。

    今天是先帝留在宫中的最后一日了,墨白想为他守完这最后一夜。

    对于定武帝,墨白与他谈不上什么父子情深,却也不能当做陌生人对待,到底是一场牵连极深的因果。

    当初,墨白因种种原因,最终没能为他治病,坐视了他的离世。

    虽然这谈不上什么愧疚,他也曾尽力施为,只是在最后,定武临终前,完全看透了他的心思,却没有追究,尽管定武帝是为了国朝考虑,才没有对付他。

    墨白也还是想在这最后时刻,尽自己的一份心,了断这份因果。

    修行,修的就是心无挂碍。

    来到灵堂,正好见得玉清与太清二位真人,盘膝坐在棺椁两边。

    二人均盘膝而坐,手掐法诀,嘴中念念有词。

    这场景墨白倒是不陌生,这几日,二位真人,每日都会定时来为陛下超脱。

    道家也是有超脱咒法的,其他人听不清二位真人念的咒诀,墨白却是听的清的。

    只是玉清和太清念的咒诀,与他所掌握的几种往生咒诀,都并不太一样。

    待他们告一段落,墨白起身,来到玉清身边,问了一句经咒来历。

    玉清一听,有些诧异:“殿下未习过此等往生经咒?”

    玉清一直对墨白的传承是有些好奇的,道门中许多人都热衷于猜测墨白的传承,但至今为止,却没有一个准话。

    明王曾言及自己有师承,但从未详细说过自己师承具体。

    最初时,很多人都怀疑,是不是墨白是不是三山秘传。

    就连玉清他们也都动过心,三山都曾各自清查各家,看看有没有下山之后,一去不归的宗师。

    当墨白之后越来越强,最后连梅清风也打死之后,就再没有人猜测墨白是三山秘传了,很明显嘛,就算是三山真人亲自教授,也教不出墨白这般强悍的弟子。

    更多人开始相信,墨白的传承来自于大夏某位隐世真人,很多人猜测,这位真人应该不属于道家一百零八山,而是在大夏建国之前,或者更早的道门传承。

    许多人遍数古籍,却终究是找不到证据证明墨白的传承,究竟源自哪里。
1...396397398399400...4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