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田舍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贼眉鼠眼
李司马小心地看了看顾青的脸色,低声道:“康先生担心吐蕃人识破了咱们的弱敌之策,于是今年更提高了收购药材的价钱,将去年存攒的利润全部贴补给了吐蕃人,让他们愈发利欲熏心,继续维持国内耕种药材的现状,所以这一年来安西的收支只能勉强维持平衡,无法赚得利润补给安西军……”
顾青沉默良久,叹道:“我明白他的难处了,回去传话给他,让他继续干,如今安西四镇的主要任务就是削弱吐蕃的实力,安西军的后勤补给不用他操心,我已有了别的法子解决。”
李司马松了口气,原本以为顾青必然会治罪的,毕竟大军远征,龟兹城在最重要的后勤补给上放了个大鸽子,他都能想象顾青是何等的暴跳如雷,没想到顾青听了原由后并未怪罪,实在是宽宏大量。
顾青对自己人还是很讲道理的,既然确实是有苦衷,就不必责怪,康定双所做的也是谋国之事,将来安西军平定叛乱后,下一个敌人就是吐蕃,如今能让吐蕃老老实实留在国内,没有能力趁大唐内乱挑起西域战火,全都是康定双的功劳。
见顾青如此体谅,李司马感激之余,不免忐忑地问道:“公爷,安西军入关平叛一年,将士们……还好吧?没饿肚子吧?”
顾青微笑脸:“当然没饿肚子,每顿还能吃上肉呢。”
李司马喜道:“难道公爷在关内平叛时顺手也挣了大钱?”
顾青的微笑脸有些僵硬:“是啊,挣了大钱,你知道这一年来我是怎么过的吧?”
“怎……怎么过的?”
顾青拍了拍他油腻的肩,叹道:“虽然有些屈辱,但屈辱中透出那么一丝快乐,快乐中又带着几分心酸,心酸中夹杂着一点爽歪歪……”
李司马惊呆了:“爽……歪歪?”
“总之,一言难尽。”
李司马感动地道:“公爷受委屈了,下官愿为公爷分忧,以后这种赚钱的活儿下官愿代劳,多苦多累都不在乎。”
顾青好奇地道:“你家娘子也是富婆吗?”
李司马愕然摇头,随即浑身肥肉一颤,震惊地看着他。
顾青脸色顿时有些尴尬,好像不小心暴露了什么……
…………
第二天一早,马燧率五千兵马赶回大营复命。
昨夜从商州城败逃出去的叛军果然从西面城门直奔长安方向,被预先埋伏好的马燧所部狙截于路中,两千叛军一个不剩,全部被歼灭,贼首李立节亦被马燧亲手斩下了首级。
马燧献宝似的将新鲜还滴着血的李立节首级捧到顾青面前,顾青立马后退几步,忍不住犯了恶心,皱眉嫌弃地让马燧拿远点。
这些年顾青指挥的战事不少,不是没见过死人首级,有些东西其实不可怕,它只是让人恶心,如同前世的低劣恐怖片一样,贩卖的不是恐怖惊悚,而是那些流血流脓屎尿屁之类的东西,让人吃不下饭。
按规矩领赏,战功记入功劳簿,马燧欢天喜地拎着首级去后军找文吏了,背影像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捧着一条锦鲤,年画儿似的,特别吉祥如意。
攻下商州城后,顾青下令全军城外休整两日。
第二天正打算擂鼓聚将,商议分兵之事,杜鸿渐快步赶来,一脸喜意地向顾青禀报了一个消息。
十日前,天宝十五载八月廿二,太子殿下李亨在灵州即大唐即皇帝位,登基称制,灵州及朔方节府官员皆参加了登基大典。
大典当日,礼部官员奉旨当众宣读了郭子仪,安重璋,顾青等手握兵权大将军和节度使们拥戴李亨称帝的奏疏,灵州臣民三请,太子三辞之后,终于忸忸怩怩地在灵州登基了。
李亨登基以后,第一道诏命便是尊远在蜀中避祸的李隆基为太上皇,并改元“至德”,从登基那一刻起,大唐不再循天宝年元,而该称至德元年了。
第二道诏命,则是号召天下兵马向关中进军,平定安氏父子叛乱,除贼平叛,收复被叛军占领的城池和土地,河清海晏,兴复大唐盛世。
登基之后,在灵州准备了几日,李亨御驾亲征,领朔方军三万南下,五日前收复原州,如今正准备进攻庆州,至此,朔方军与安西军两支平叛王师对叛军的南北夹击之势已成。
杜鸿渐禀报过后,忐忑地看着顾青的表情,生怕他突然反悔,不愿拥戴李亨为新君。
以顾青如今的地位和手中的兵马,若他真反悔了,李亨这位新登基的天子日子可不好过,严重点说,他这位新天子是非法篡位,只要顾青登高一呼,李亨就会变成过街老鼠,登基成了一场笑话。
幸好,顾青并没有反对的意思。
不仅没有反对,顾青还露出喜色,当即下令擂鼓聚将,将军中大小将领全部聚集于帅帐外,然后顾青带头,面朝北方双膝跪拜,遥贺大唐新君即位,并表示愿为新天子效忠。
朝为田舍郎 第五百五十五章 爵封国公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李亨的新朝廷仓促组建,李亨匆匆忙忙在灵州这个边远小城即位,看起来有点草台班子的意思。
明明是天胄正统,登基的场面和仪式却让人看起来有些心酸,连安禄山都不如,怎么看都像是一线大明星跑去偏远小县城楼盘剪彩商演的即视感。
新帝创业未半,而中道缺钱……
不过顾青该给的面子一定要给,他暂时没有谋朝篡位的心思,只要不削他的兵权,他愿意老老实实当一个臣子,不一定是忠臣,但绝对不主动惹事儿。
领着常忠,沈田,李嗣业等将领面北而拜,齐声恭贺新君登基,吾皇万岁,既寿永昌。
顾青高呼得带劲,后面的将领尽管对谁登基即位没什么兴趣,但也跟着顾青高呼,只是看起来有些没精打采。
杜鸿渐和李辅国在一旁跟着跪下,见顾青的神态如此恭敬,显然不会反悔了,不由心花怒放,迅速与李辅国对视一眼后,彼此会心一笑。
终于确定安西军稳了,顾青暂时看不出有不臣之心,天子的皇位算是稳固了大半。
杜鸿渐和李辅国来安西军就是奉了李亨之命,监视顾青和安西军的一举一动。
安西军平叛的战事李亨固然关心,但相比之下,李亨更关心顾青是否仍忠于大唐皇室,忠于他这个新登基的天子,为了笼络顾青,李亨甚至连南方去年的赋税都痛快给出去了,可见顾青的态度对李亨的即位多么重要。
今日看来,杜鸿渐和李辅国的任务顺利完成,他们终于可以昂首挺胸回到李亨身边了。
顾青率众将遥拜新君后,杜鸿渐从怀里掏出一道圣旨,当众宣念起来。
圣旨是李亨拟的,内容是封赏加恩群臣,排在圣旨第一位的是郭子仪,被封朔方节度使,领兵部尚书,平中书门下平章事,恩眷之隆,令人羡慕。
第二个加封的便是顾青,顾青被加封为蜀国公,增实食邑五百户,仍是太子少保和光禄大夫,同时拜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不仅是顾青,顾青麾下的主要将领诸如常忠,沈田,李嗣业等人,都加封了某卫大将军的官职,常忠更是遥领了兵部侍郎一职,这道封赏圣旨可谓雨露均沾,皆大欢喜。
杜鸿渐念完圣旨后,顾青呆怔片刻,接着有些想笑。
老子玩弄心眼想方设法夺顾青的兵权,兵马副元帅之职死活不愿给他,然而儿子为了登基当皇帝,什么都不顾了,非常痛快地将副元帅之职给了他。
父子两人前世不知谁是谁的债主,相爱相杀大半辈子,互相拆台拆得非常彻底。
接过杜鸿渐手中的圣旨,身后的将领们纷纷欢呼起来,然后上前恭贺顾青爵晋国公,又拜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从此安西军不再被任何人节制。
恭贺过后,将领们又互相道贺,这次大家皆有封赏,安西军中的高级将领几乎人人都是某卫大将军,左卫右卫金吾卫什么的,安西军的风光今日到达了巅峰。
过场走完,顾青请杜鸿渐和李辅国帅帐内叙话。
进入帅帐后,顾青又客套了几句,满怀深情面北再次感谢皇恩浩荡,顾某何德何能巴拉巴拉之类的废话,听得杜鸿渐这等官场老油条都有些不耐了,顾青这才意犹未尽地收功,说起了正事。
“朔方军才三万兵马,南下收复关中城池恐怕不容易吧?”顾青问道。
杜鸿渐叹道:“当然不容易,陛下也是无奈之举,当初与公爷商定南北夹击的战略,陛下的谋臣在灵州时商议了很久,最后都觉得公爷的战略是最正确的,就算兵力战力不足,陛下也得咬着牙配合公爷完成这个战略。”
顾青又问道:“郭老将军呢?他有何看法?”
杜鸿渐道:“陛下虽说御驾亲征,但朔方军实际上是郭老将军掌握,他也觉得朔方军兵力不够,收复关中力所不逮。所以一个月前郭老将军便上疏建议向北方回纥借兵……”
顾青不动声色地道:“回纥可有答复?”
“有答复,他们愿借兵五万助王师平叛,收复关中河北,但他们有条件……”
顾青眼睛眯了起来,沉声道:“什么条件?”
杜鸿渐迟疑了一下,道:“回纥葛勒可汗素来仰慕大唐,回纥数代可汗对大唐尚算忠心,葛勒可汗愿遣叶护太子率五万精兵南下与王师会合,助陛下平定叛乱,但回纥是北方游牧国,其国野蛮且贪婪,出兵自然需要一些好处的,葛勒可汗送来书信说,王师收复长安后,请天子答应回纥兵在长安城内抢掠三日,三日抢掠所得皆归回纥……”
顾青神情有些冷峻:“天子答应了?”
见顾青脸色不对了,杜鸿渐急忙道:“天子与朝臣尚在商议,没给出答复。”
顾青冷笑道:“天子刚即位,便允许异族蛮夷抢掠治下子民的财产,而且抢的还是国都长安,天子若真答应了,天下百姓如何看他?大唐天子的威严何在?就算平定了叛乱,他坐在皇位上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吗?”
杜鸿渐见一直很好说话的顾青突然变了脸,心情顿时忐忑起来,讷讷不敢言。
李辅国心中也有些不安,陪笑道:“顾公爷息怒,这不还在商议吗?一切尚未定论,对于回纥的无理要求,陛下其实也不愿答应的,只是麾下将寡兵少,如今的大局是,一切以平叛为重……”
顾青摇头道:“李司马,此事与大局无关,与天子的德行有关。天子登基本就仓促,天下士子不明真相,或许已经惹起了非议,如此情形下,天子还默许异族兵马抢掠长安,抢掠一座城池的百姓看似是小事,但事情是不可能瞒住天下人的,若被天下人所知,天子必被士子百姓口诛笔伐,说得严重点,连天子皇位都会被人质疑,此举弊大于利,绝不可答应。”
杜鸿渐小心地看了看顾青的脸色,道:“顾公爷,您承诺过,愿拥戴天子即位的……”
顾青一怔,立马听出了杜鸿渐话里的意思,不由失笑。
杜鸿渐以为他突然反悔了,改变了主意不愿拥戴天子,刚才这番话不过是顾青找的借口而已。
叹了口气,顾青悠悠道:“杜侍郎,你觉得我和安西军浴血厮杀,与叛军生死相搏,到底是为了什么?”
杜鸿渐立马道:“当然是为了大唐社稷。”
顾青缓缓道:“也算是为了社稷吧,其实我们流血,战死,豁命厮杀,为的只有四个字,‘朗朗乾坤’。”
“让社稷恢复太平,让子民过上好日子,让将士们卸甲归田,刀兵入库,马放南山,天下从此安宁太平,不再有战乱之祸,这是我为之努力的动力。”
“杜侍郎,你我是臣,陛下是君,很多年前,太宗先帝说过,‘水亦载舟,水亦覆舟’,手握权力的人对这句话若感到敬畏,江山便败不了,但陛下做的,却与这句话完全相悖了。”
顾青冷下脸,道:“回纥蛮夷如此无理的要求,根本不可能答应,我却不知陛下和朝臣们还在商议是何道理?你们难道真打算答应吗?若真让回纥兵在长安城肆意抢掠三日,陛下回长安时不怕百姓沿路对他唾骂吗?”
见杜鸿渐和李辅国沉默不语,顾青叹道:“罢了,此事不是你我能决定的,我会马上上疏天子,谏止陛下行此不仁不义之事,回纥若愿借兵,陛下可允从国库中调拨送予粮食钱财,借兵需要付出代价,代价可以由朝廷出,但绝不能祸害百姓。”
杜鸿渐唯唯应了,接着小心地道:“顾公爷……不反对天子即位吧?”
顾青意兴阑珊地摇头,他已懒得解释。
皇帝一心念着皇位,臣子一心念着立功升官,他们的心里从来没装过百姓,这样的君臣,多说一句话都是浪费口水。
心中的意志愈发坚定了,平叛之后,顾青还需要掌握更大的权力,权力大到能够决定天下所有的事,绝不让任何一个糊涂昏聩不仁不义的政令走出宫闱。
…………
午时,帅帐内众将齐聚。
每个人脸上喜气洋洋,见面必行礼笑称某某大将军,气氛欢腾热烈,如同过节一般。
顾青的表情却如往常一般,爵晋国公后也看不出他有多高兴,眼神反而比以往更沉稳了一些。
怎么说呢,爵封国公固然是好事,但自从李隆基弃国都逃跑,李亨在边远小城里仓促即位,借着新君加恩的由头封了一大堆爵位官职后,顾青总觉得自己这个国公有点掉价,货币贬值了似的,不值钱了。
顾青走入帅帐后,众将立马停了笑谑吵闹,一个个正襟危坐,神情严肃起来。
顾青站在帅帐中间,环视众将一圈后,道:“诸位,收复商州只是小胜,大家与我一样,不要将区区小胜放在心上,未来还有更大的战事等我们去浴血厮杀。”
众将齐声道:“是!”
“将士们已休整两日,接下来我们要分兵了,我们下一步的目标,是潼关和洛阳!”
朝为田舍郎 第五百五十六章 分兵智取
分兵是顾青早就考虑好的策略,潼关和洛阳都是战略要地,必须要拿下,单只攻打潼关的话,难免被叛军察觉用意,若长安和洛阳同时发兵来救,潼关便会陷入两头受敌的境况,所以必须要将潼关和洛阳同时拿下来。
时隔短短一年,历史仿佛已走了一个轮回。
当初哥舒翰守潼关,潼关被破,长安失守。
如今风水轮流转,安西军北进突袭,对潼关虎视眈眈,该轮到长安的叛军坐不住了。
帅帐内,站在沙盘前,顾青手中的长棍指着沙盘上的潼关和洛阳两地,道:“我军破商州的消息想必叛军已知道了,长安方向会有援兵奔赴潼关,不过我估计援兵不会太多,如今关中的叛军大约只有十万之数,天子已率朔方军打下了庆州,叛军必然也会派兵迎敌,长安是叛军安庆绪称帝之城,至少要留数万兵马戍防,那么驰援潼关的兵马他们顶多只能派出不到两万……”
“相比洛阳,潼关的战略位置更重要,所以我会亲自率军与鲜于节帅的蜀军会合,攻打潼关,最好能智取,强攻的话折损太大了,安西军承担不起损失。”
常忠讷讷道:“公爷,潼关应该已封关了,乔装也混不进去呀。”
顾青摸着下巴沉吟半晌,忽然笑道:“潼关封关了,但洛阳是东都,偌大的城池不可能封的,先把洛阳拿下,然后再拿潼关。”
沈田站出来道:“末将请战拿下洛阳。”
众将急忙异口同声道:“末将请战!”
顾青摇摇头:“能够智取,为何要强攻?跟人拼命很好玩吗?”
想了想,顾青忽然朝帅帐外大声道:“韩介,传王贵来见。”
很快王贵出现在帅帐内,一如既往的平凡普通,半躬着身子站在众将面前,脸上堆满了忐忑不安的笑,像一只误落入老虎笼里的猴子。
顾青也笑了。
这家伙永远一副不出众的样子,从面相上看,给人第一眼的印象就是贪生怕生好欺负,言行举止透着一股忍辱偷生的样子,好像当街给他一耳光他也只会笑着忍下来。
然而若熟悉他的人知道他曾经干过什么事,恐怕没人会觉得他好欺负,相反,他不欺负别人算烧高香了。
帅帐内众将对王贵已经比较熟悉了。
大家都知道他是顾青的亲卫,一个不起眼的亲卫没资格让众将熟悉,可王贵在安西时便曾以一人之力对抗敌人的神射手,拼了个半死愣是拖到援兵到来,拿下了神射手,那一战是王贵的成名之战,自此以后,军中将领明知他只是个亲卫,也没人敢轻视他,反而一个个跟他称兄道弟。
一个有本事的人,就算地位再卑贱,他也会像一块发光的宝石,吸引别人向他靠近。
后来皇甫思思失踪,王贵带人满城搜寻,安西军入关后,王贵领着亲卫智取了洛阳城,这些功绩摆在面前,比帅帐内那些将领的战功都高。
所以王贵身份再低微,相貌再平凡,安西军的将领们对他仍然非常敬重。
见王贵一脸忐忑地站在帅帐内笑,众将都笑了。
李嗣业为人粗犷,哈哈笑道:“王贵兄弟,你这模样再笑也不迎人,还是收了神通吧,不熟悉你的人都以为你天生好脾气,可以随便拿捏,不过在咱们自家兄弟面前,你就省省吧,你的斤两,咱们可都清楚得很。”
王贵哈腰笑道:“不敢,不敢,李将军谬赞了,小人真没什么本事,办过的事都是按公爷的吩咐办的,没办差就好,呵呵。”
常忠笑了笑,对顾青道:“公爷,以王贵之功,早就能自领一军,当个都尉不在话下,公爷莫非不舍这位亲卫?”
顾青苦笑,还没说话,王贵急忙道:“常将军误会了,公爷早为小人报过功了,也想给小人调入军中任个偏将,是小人不愿去,小人没别的念头,只想跟着公爷。”
顾青微笑看着王贵,道:“当初洛阳城外你违反军纪,非礼农家妇人,后来我将她许给你做婆娘,日子过得如何?”
众将闻言又大笑,王贵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日子过得舒坦,大军开拔后,小人用攒下来的赏金将婆娘一家迁到南方了,呵呵,倒是没再非礼过……”
沈田不怀好意搭腔道:“那是,成了亲叫亲热,不叫非礼,不过你小子成了亲也不老实,襄州驻军时你偷偷进半掩门,我都在城里亲眼见过几次……”
王贵顿时挣红了脸,忍不住抗辩道:“什么叫不老实……半掩门的女子也是人,她们日子过得苦,我给她们送点粮食和肉,她们无以为报,陪我睡一觉,这是施恩与报恩的人间佳话,能叫不老实么?”
在座的马燧与众将不太熟悉,但还是轻声嘀咕了一句:“这不就是嫖么?”
众人哄堂大笑。
顾青笑道:“王贵,这次又有件事要你办,若能办好,封你做都尉,赏金一百贯,够你和婆娘全家用半辈子了,如何?”
王贵抱拳凛然道:“公爷请下令,小人万死不辞。都尉就不当了,小人还是跟着公爷舒坦,赏金……呵呵,赏金小人却之不恭,有家有口的,总得给婆娘一点盼头。”
顾青笑道:“你就是个胸无大志的怂货。”
沉吟片刻,顾青又道:“当初洛阳是你和亲卫智取下来的,这一次我还要智取洛阳,你有办法吗?”
王贵为难道:“要小人动手杀人还行,若论谋略之术,小人可就没法子了。”
顾青想了想,道:“我给你个办法,让潼关的鲜于节帅给你打个配合,给你两千兵马,乔装成潼关败军混入洛阳,这事儿说起来难度不高,重要的是演技,能演出败军之将的味道吗?”
王贵笑道:“演技什么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小人拿手。”
顾青望向沈田,道:“调拨两千兵马给你和王贵,乔装成叛军败退的样子,叛军的铠甲服饰以及旌旗,我会让人给你们准备好,到洛阳城下后,一切听王贵的,两天时间混入城中,然后夺取洛阳城门,外面会有兵马接应。”
沈田抱拳道:“是。”
顾青又对王贵道:“演戏的部分由你做主,夺取城门时,兵马指挥权交给沈田,你就不必插手了。”
然后顾青又道:“派人传令给潼关外驻军的鲜于节帅,命他率蜀军佯攻潼关,若见到有斥候向洛阳方向报信,假装放过去,让洛阳的守将知道潼关被攻击了。”
“常忠率安西军一万兵马向洛阳方向开拔,明日与曲环所部一万河西军会合,一共两万兵马在洛阳城外二十里潜伏,等王贵和沈田城中信火,信火一起,你便与沈田里应外合,夺下洛阳城。”
“是。”
“向洛阳报信的斥候放过去后,传令鲜于节帅马上退兵,做出临时转攻洛阳的姿态。安西军余部按兵不动,一旦洛阳被攻下,王贵马上回营复命,拿下潼关也要靠你的表演。”
众将羡慕地看着王贵,这次若能办好公爷的差事,王贵的战功可就了不得了,在座的将军们都没他的战功高,这小子好运气。
常忠哼了哼,酸溜溜地看着王贵道:“洛阳和潼关若被拿下,你小子应是首功了,官职赏金自不必说,公爷赏下那么多钱,你打算怎么花?”
王贵眨了眨眼,忐忑地道:“小人算了算积蓄,将来解甲归田后,不大不小能当个地主富户了,要不……多娶两房小妾?”
众将气得异口同声骂他没出息。
王贵笑道:“小人没那么高远的志向,也没想过封官晋爵,能当个地主足够了,一个婆娘,两个小妾,家境丰实,儿女孝顺,一辈子过成这样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当了官反而提心吊胆,生怕莫名其妙被牵扯进什么事里了。”
一席话令众将忽然沉默下来。
在座的众将志向都不小,跟着顾青都想博个官高爵显,子孙世代富贵,然而王贵的话却与众人的志向完全不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