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弃妇的极致重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萨琳娜
想了想,萧南用力的点点头,“郎君说得是,过去只咱们两个,平时不注意打理庶务也就罢了。如今有了这几个小东西,咱们必须要有个长远的计划了······唔,阿沅年长,咱们先给她攒嫁妆,日后不管是我还是郎君,凡是得了什么好物件儿,分出一份给阿沅,你看可好?”
ps:某萨失言了,真是无颜面对支持的亲们,~~~~~~~





弃妇的极致重生 第101章 家产风波(二)
接下来的几天里,崔幼伯夫妇的‘八点档八卦,里多了王家分家一事。
而且,此事愈演愈烈,其精彩程度一时超过了京中坊间的传奇段子。
按理说,王家是世家,有着世家的通病:高傲、目下无尘,自诩高贵而看不起寒门庶族,连家中的奴婢都瞧不起商贾百姓,如此骄傲的人家,似乎不该这么‘市侩,。
但,事关分家,饶是平时再怎么清高无尘的人,他也做不到真正的无动于衷。尤其是世家子,他们比任何人都明白他的优越和蔑视世人的底气来源于何处。
居移气,养移体,许多老牌世家已经淡出了权力中心,家中的子孙即使做了官,也只在七品以下打转。唯一能让他们继续摆谱、端架子的便是家中积攒的财产。
已经没了官身,再无钱财,他们还拽个p呀!
所以,一旦真谈到了分家之事,王家的几个郎君也纷纷打起了小算盘。
王子谦是几个兄弟里官级最大的,家中长辈为了‘平衡,,便将原该分给他的一部分家产匀给了王家幼子。
起初,王子谦也不觉得什么,老母骤病,老父身子也不好,老夫妻便想趁着自己还清醒,先将家产分割了,等哪日夫妻两个真闭了眼,家中诸子也不会因一些蝇头小利而伤了兄弟感情,弄得家中不宁。
就算做恶人,也由他们老两口来做,反正他们笃定次子纯孝,即使心里有怨,也不会忤逆长辈。次子又明理,所以即便吃了亏,也不会迁怒与兄弟。
所以,王家老夫人吊着一口气,虚弱的跟次子解释:“二郎你大哥是宗族冢子,所以家中的祖产、永业田和祭田都由他来承继···…你三弟呢,命不好,幼时骑马伤了一足这辈子注定不能入仕······你四弟年幼,且性子软,做官也只做了个八品小吏,估计这辈子很难有进益……阿娘的几个儿子中,唯有你最争气,年纪轻轻就做到了六品,听你阿耶说以你的才能近年内还能擢升,所以、所以这次分家就要委屈你了……”
跪在榻前,王子谦含泪听完母亲断断续续的话,也禁不住想起幼时几个兄弟相亲和睦的场景,连连点头,表示理解。
因为是亲兄弟,王子谦能理解、能忍让,但王娘子却觉得委屈。
凭什么?
难道自家郎君能干了还有罪不成?
她也不是贪心之人他们不该得的东西她从不奢求,可该是他们的东西也不能无端被侵吞呀?!
再加上王娘子原就是个极能干的人,当年王家大娘子生嫡长子的时候伤了身子不能理家从那时起,便由王娘子主持王家的中馈,作为一个管家多年的主母,她比任何人都明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
如果按照王家老夫人的法子分家,他们二房能分到的家产少得可怜,拿着这些钱,堪堪能在几个高档社区(比如崇仁坊啦、亲仁坊啦)置办一套不错的宅院。可这些钱都用来买房子,一家人吃什么?!
好吧,王娘子承认她这个说法夸张了些,但家中的公婆也太过偏心了其它三个儿子是亲生骨肉,她家二郎君难道就是外头抱来的?!
碍于孝道,王娘子不敢在婆婆面前说什么,回到自己院子,她便抓着王子谦絮叨个没完,什么长安居大不易啦什么儿子女儿也该说亲事了……王娘子很聪明,她丁点儿没抱怨长辈偏心,只一味在王子谦面前说些独门立户过日子的诸多艰辛。
王子谦也不是笨人,这样的话听多了,他岂有不明白的道理。
其实他心里也很不忿,他又不是木头做的,阿娘偏心,他也能感觉到。
可、可阿娘再偏心,那也是他的亲娘,他除了默默答应,还能做什么?
夹在长辈与妻子儿女中间,王子谦左右为难,满肚子的牢骚无处宣泄,最后拉着关系颇近又与王家本家无甚牵扯的崔幼伯诉起了苦。
崔幼伯听了也忍不住联想到自家,回来后便与萧南讨论。
“这个······”听完最新的王家八卦后,萧南沉默良久。
说实话,若是过去她没做母亲的时候,听到这个故事,定会站在王娘子一边帮她讨伐王老夫人的偏心。但自从有了四胞胎,萧南的心态也发生了转变。
详细知道王家分家的内情后,萧南甚至忍不住想,如果她是王老夫人,她会这么做?或许,她、她也会这么做吧。
萧南的目光掠过榻上的一排小襁褓,最后落在身子骨最弱的长寿身上,不由自主的,她的眸光柔和了许多。
在母亲的心中,每个孩子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自是希望孩子们都能过得好。可每个孩子的能力有限、际遇不同,饶是萧南顶着穿越女的猪脚光环,她也不敢确定她的四儿二女长大后都是人中龙凤,个个能干得一塌糊涂。
总会有某个孩子可能很平庸,身无长技,而作为母亲,临死之际,定会担心这个孩子以后会过得不如意,甚至会潦倒,那么在这种担心之下,她定会多帮这个孩子打算。
这样一来,就难免有失公平,落在其它孩子眼中,就是偏心。
忽然间萧南想到了什么,忍不住苦涩一笑,还说什么以后呢,现在她就格外心疼长寿,几个儿子中她又最喜欢长生······
萧南越想越纠结,她真担心以后孩子们长大了,她也会变成儿媳妇眼中的偏心老太婆。
一时没忍住,萧南把这话跟崔幼伯说了出来。
听了萧南的这番心里话,崔幼伯也沉默不语,是呀,为人父母的,最希望看到的是每个孩子都过得好,可真出现了强弱差距,他也会不自觉的来个‘劫富济贫,。但同时,他也是个儿子,也深刻明白,倘或父母偏心,儿子们也会伤心难过。
唉,真是个难题呀。
夫妻两个皱着眉头对坐着叹气,最后,两人命人搬来荣寿堂的所有田契、房契、商铺和大库房账册,仔细盘点了一遍。
望着一堆契纸和账册,崔幼伯总算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荣寿堂家私丰厚,抛开永业田和祭田,抛开几个女儿的嫁妆,剩下的平均分作六份,每一份也是笔极大的财产,足以让一家过着富贵的生活。
过了几日,王家的分家事宜终于定了下来,王子谦虽然没有告诉崔幼伯具体的情况,但看他的气色还不错,想来最终的结果应该还算公正。
许是接连跟崔幼伯倾倒了十多天的心情垃圾,王子谦愈发觉得崔大郎君是个不错的朋友,休沐的时候,还烦请崔幼伯陪他去几个高档社区看房子。
这日傍晚,崔幼伯又是一身酒气的回来,洗漱过后,拉着萧南开始八卦。
“哦?王郎也要在亲仁坊买宅院?”
萧南端着茶盏轻轻啜着,随口问了一句。
“嗯,已经看好了一处,位置不错,离咱们这儿只隔三条街,”
说到这里,崔幼伯似是想到了什么,话头一转,跟萧南商量道:“对了,这几日陪着王郎看房子,我也有了点儿想法。”
萧南挑眉,问道:“什么想法?”
崔幼伯把玩着手里的茶盏,道:“看到王家几个兄弟都四处买房子很是辛苦,我便想到了咱们的几个孩子……不如咱们学着阿婆这般,提前置办好宅院,即使分家了,一家人仍能住在一起,彼此间也不会生分了。”
萧南一听也觉得有理,忙道:“郎君这个想法极好,只是附近可有合适的吗?”西边是荣康堂,唯一能扩建的便是东边,可东边,萧南恍惚记得东边的邻居是个外地来京的官员,品级不高,她也没打过交道。
崔幼伯放下茶盏,兴奋的说:“还真有,说来也巧,咱们东侧的邻居是魏王的僚属,那年魏王离京的时候,隔壁那位得了重病,不宜远行,便被魏王留了下来。如今那位病情康复了,也该追随魏王去任上,前两日崔管家碰到隔壁的管家,那人说隔壁要举家去外地,一时半会儿又回不来,所以准备卖掉这宅子。
萧南暗暗冷哼一声,什么得了重病?分明就是魏王特意留下来的眼线。
现在不过是看着吴王伏诛、太子的地位牢靠,皇后的态度又坚硬,魏王死了心,这才将僚属召唤过去罢了。
崔幼伯还在说,“隔壁的院子还不小,是个五进的宅院,另外,隔壁再东侧的一家是吴王附逆的罪产,已经抄没入官,暂时还没有出手,那院子也极大……”
萧南在心里算着,唔,荣寿堂原就很大,再加上两套五进的院子,打通了再重新分割下,倒也能分成四五套宅院呢。
有了四胞胎后,萧南便准备不再生孩子了,这辈子估计她也就四个儿子了,有这四套大宅院,就算日后给孩子们分了家,也够他们住的。
想了想,萧南点头道:“就按郎君的意思办,将这两套宅院都买下来,正好咱们府里在修园子,索性打通了重新归置下。”
“好,我明日就命崔管家去办!”
夫妻两个商量好,次日,崔幼伯便叫崔管家拿着他的帖子去办事。
崔氏的招牌加上襄城郡主的身份,再辅以大把大把的铜钱,萧南很快就拿到了两栋宅院的地契。
只是,她不知道,那栋附逆的宅院竟给她惹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仇家……




弃妇的极致重生 第102章 家产风波(三)
两栋宅子到手了,萧南夫妇又有了新想法,最初的计划便需要做调整了。
起初,萧南只是想在荣寿堂空余的地方扩建几栋宅子,并不需要拆迁神马的,但现在萧南要重新对府邸做规划,那么需要拆建的地方就比较多了。
所以,萧南让府里的匠人暂时停工,又命人去工部请袁员外郎。只是袁员外郎跟着上司去了昭陵,估计半个月后才能回来,萧南只能先让匠人将两栋新宅院之间的墙打通,再多去准备些石料、木材等,然后等着‘总工程师’回来重新设计图纸。
许是崔家并购两栋宅子的消息传了出去,又许是匠人们拆墙运石料的动静太大,左右四邻都知道了崔家荣寿堂要扩建的消息。
很快便有两家与崔家比邻的人家找上门来
一家说家中老翁致仕,要举家搬回原籍,想把京中的宅子脱手;
另一家则说自家要分家,但家中有四个儿子,多余出一栋宅子不好分,听闻襄城郡主在新市和南市有几百间铺面,想用这套宅子换四间铺面。
崔幼伯亲带人去两处看了看,那个要致仕的人家,宅院不是很大,约莫四进,但位置很好,门朝着坊内的巷子,且正好能与荣寿堂连成一片。
而那个分家的邻居,宅院极大,足足有七进七出,且院中亭台水榭布置得极为雅致,可惜的是它与荣寿堂之间还隔了一户。
致仕的那家可以直接拿下来,但分家的那一户就有些麻烦了。
崔幼伯与萧南商量了一番,然后让管家把这话告诉了分家那位的管事。那管事听出崔家的意思,当下便回禀了自家主人。
几日后。分家那户很干脆的将自家和隔壁那家的地契全都送到了崔家。
见问题解决了,萧南很爽快的答应交易。命那人去新市、南市随便挑铺面,有命人给王佑安传了话,当天便把这件事办妥了。
又并购了两栋(其实也可以算是三栋)宅院,荣寿堂的面积几乎与荣康堂相等,看着大片的宅院,崔幼伯和萧南都觉得心里踏实:以后不怕儿子们分家时没有上好的宅院咯!
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说来也巧,刚办完过户手续,袁员外郎这个东风便回京了。他一回京便听到襄城郡主有请。于是连家都顾不上回,就命人给崔家递了拜帖。
收到拜帖后,萧南也没有耽搁,直接让袁员外郎命人来家中详谈。
因此事关乎后世子孙的居住问题,也算是家里的大事,崔幼伯便跟上司告了假,在家中亲自候着袁员外郎。
崔泽就是中书侍郎,不管是看在他的面子上,还是看在崔幼伯这个太子心腹的身份上。崔幼伯的上司都不会为难他。反正近日衙门也无甚要紧事,崔幼伯平时又是个守礼省事的,他的上司乐得做顺水人情,便大手一挥。准了崔幼伯的假。
崔幼伯在中庭的客舍见了袁员外郎,将他们夫妇的想法告诉了他:重新规划整个院落,然后在整体的框架内再修缮五栋既相连又可独立的分院落。分院落必须有一个门临街。便于以后切割。另外,除主院落外。其它四栋的面积要基本相等。
其它细节便由‘设计师’自由发挥。
袁员外郎是专业人士,一听便明白了崔幼伯的意思。当下开始思索主体框架与亭台楼阁、假山水榭的配置问题。
片刻后,他直起身子,拱手应道:“某明白了,崔郎君放心,三日后,某便将新的图纸送来。”
崔幼伯满意的点点头,一边道谢,一边命人送袁员外郎去隔壁几处并购的宅院实地考察。当然,崔家是大方的人家,除了口头的答谢外,还命人准备了厚厚的谢礼,崔管事直接派人送到了袁员外郎的家中。
看完崔家的几处宅院,袁员外郎一脸倦怠的回到家中,迎头看到自家娘子欢喜万分的笑脸。
“郎君,郎君,您快来看呀……京中都说襄城郡主最是个大方的人,妾身平日还不信,今儿见了崔家的谢礼……”
袁娘子拉着丈夫的胳膊,用力往屋里扯,边走她还边兴奋的说:“妾身跟着郎君走南闯北也算见了点儿市面,可这谢礼着实稀罕,好些个东西妾身都没见过呢。”
在袁娘子激动得有些走音的絮叨声中,袁员外郎来到正堂,看到房内放着几口硕大的木箱,木箱的盖子已经打开,露出里面的物什:如月光般光洁顺滑的布料(缭綾)数匹,龙眼大小的珍珠数匣,清澈如水的滴露春数瓮,各种新奇的水果数筐……
布料什么的还好说,袁家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土鳖,但那水果就
别说袁娘子不认得了,就是袁员外郎在京城官场混迹多年,参加了不少权贵宴集,他也没见过这么多稀奇的水果呢。
不过,袁氏夫妇虽然不认得,但却知道这些水果的价值,听说京中有个胡商在东西两市各开设了一个极大的蔬果肆,专门贩售一些东海运来的新奇果蔬,什么榴莲啦、芒果啦、椰子啦,名字古怪,模样也怪,但味道出奇的好。
别人家卖蔬果都是按斤卖,乌家蔬果肆却是按个卖,且单个的价格也极高,一个丑不拉几的榴莲就二十贯,都抵得上一个五品京官半年的俸禄了。
价格那么离谱,却极受欢迎,京中权贵和富裕人家都以能吃上乌家的水果为荣,倘或谁家举办宴集,席上没有东海水果,他定要被同圈子里的人耻笑。
袁员外郎才不过从六品,单靠他的俸禄,他要攒个七八月才能买一枚榴莲果呢。而且他也不是世家子,平日里交际的多是衙门里的同僚和同品级官吏,极少有机会能吃到这种东海水果。
见崔家一下子送来了这么多,足够他们送礼外带开好几次宴集的了。
正想着,袁娘子又开始絮叨:“正巧大娘要说亲了,这缭綾就给她做陪嫁,又贵重又体面;还有这珍珠,过些日子你去将作监请个匠人帮忙打几件首饰,这么大颗的珍珠,就是去参加公主郡主的宴集也使得;还有……”
絮叨了好一会儿,袁娘子才正色对郎君叮嘱,“人家郡主这般大方,郎君帮人家办事的时候也要万分尽心才是。”
袁员外郎见娘子难得的明理一回,心中大慰,不想袁娘子的下一句话让他脚下一软,险些跌进面前的大箱子里。
只听袁娘子两眼亮光的说:“郎君若是做得好,待完工后,以郡主的大方,定会另有重谢呢”
图纸解决了,匠人早已准备就绪,石料、木料和沙子泥浆等物也都准备妥当,接下来便是开始动工了。
萧南唤来铁娘子和玉竹,命她们安排好当差的奴婢们,让她们切莫乱走乱撞,若是被外头的人冲撞了,丢的可是崔家的脸面。
接着,萧南又命管事务必将施工的地方用幔帐围好,留出专供内宅奴婢行走的小路,且反复告诫匠人们,不许他们胡乱走动。
一条一条的将这些事儿交代完,将两人打发了,萧南正想去瞧瞧四胞胎,忽而有小丫鬟回禀:“娘子,碧丝求见!”
玉簪端着盅刚炖好的猪脚通草粥进来,听到这话,笑着说道:“自从金枝有孕搬出南院后,碧丝就愈发积极起来。”
萧南接过粥,拿着长柄银匙轻轻搅动着,自生完孩子,玉莲和几个厨娘变着花样的做各种下奶、滋补的吃食,在她们喂猪催肥似的喂养下,萧南的奶水很是充足,虽不能喂饱四胞胎,但每个孩子都能吃一些。
她一共生产了三次,头胎生灵犀的时候,因在娘家生产,所以给灵犀喂足了两个月的母乳;生长生的时候,遇到了难产,她身子受损,再加上有老夫人在,她只悄悄喂了长生几次;如今生四胞胎,家中上无长辈掣肘,崔幼伯又不管这些,她的两个乳母也早罢了劝她的心,是以她可以随心所愿的给孩子们喂母乳。
她的母乳营养丰富不说,关键是她不想让孩子们跟她生分,亲自哺乳,或许不利于身材的恢复,但绝对有利于母子间的感情交流。
每每看到小家伙们用力嘬着,小小脸庞上满是认真,仿佛在做一件正经的大事一般,只看得萧南内心一片柔软。
而孩子们也因此格外熟悉萧南的气息和味道,乳母喂奶的时候,他们大多时候都不肯吃,最后只得让乳母把乳汁挤到碗里,然后再一勺勺的喂给孩子们。
“碧丝是个聪明人,”萧南把粥吃完,用帕子擦了擦嘴,然后道:“让她进来吧。”
不多会儿,碧丝弓着身子走了进来,恭敬的跪下行礼:“婢子请郡主安。”
萧南摆摆手,“无须多礼,说罢,有什么事儿?”
碧丝抬眼左右四看,见屋内没有外人,才压低声音说:“郡主,婢子发现最近几日阿槿总去孙娘子那儿,两人避着身边丫鬟,数次在屋内密语。”
萧南的眉头微微皱起,是了,这些日子她一直忙着家里的事务,竟忘了孙灵这事儿。
她正要开口说话,不想门外传来一声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铁娘子一脸焦急的走了进来,匆匆行了一礼,道:“娘子,不、不好了,有人、有人去京兆府告状,说、说郎君和娘子侵占他人家产……”
ps:一更,谢谢亲们的小粉红,谢谢亲们的订阅,o(n_n)o谢谢!(未完待续。)




弃妇的极致重生 第103章 荒唐的官司
什么?被人告了?!
萧南不敢置信的看着铁娘子,那惊愕的样子,仿佛铁娘子头上长了两只角一般。<-》
“铁、铁娘子,你是不是听错了?咱们家娘子怎么可能侵占别人的家产?”
玉簪也惊得险些掉了下巴,结结巴巴的问道。
是呀,以萧南的身家,虽说不上富可敌国,但也绝对称得上豪富,就算撇开荣寿堂的产业,洛阳、沂州等地的房产不说,只在京城,萧南名下就有好几处宅院和别业,说她侵占别人家产,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呀!
话说开玩笑也不是这种开法呀!
铁娘子用力吞了吞口水,点头道:“奴没有听错,京兆府的差役已经到了,不过他们还算守礼,并不敢直接往里闯,而是让门房的人向里通传。奴反复问了好几遍,没错,确实是有人去京兆府递了状纸,状告郎君和娘子倚仗权势、强夺他人祖产。”
祖产?等等……
经过最初的惊愕后,萧南似是想到了什么,她喃喃道:“难道是并购那几处宅院出了问题?”
这些日子她没什么大动作,无非就是买了四套附近的院落,其中三处都没有问题,唯有……唔,或许那个急着分家的邻居想尽快完成交易,打着她襄城郡主的旗号去欺压别人,以便将那处位于荣寿堂与自家之间的房产拿到手。
但,这与她何干?
不对,应该说这事是何人指使?
要知道,古代虽宣称什么王子犯法庶民同罪,但真正伏诛的王子有哪个是因为欺压了良民?
即便大唐是盛世,彼时的政治又是少有的清明,但这里也讲究阶级差别,贵族与庶民之间如同云与泥。
对于普通百姓甚至是不入流的小官小吏而言,别说是萧南这种皇家郡主了。就是品级稍高点儿的官员要‘强买’他们的产业,他们也只能乖乖忍下,除非是有人背后撺掇。
就像三年前南平郡主被告一案,背后若没有萧南推波助澜,有哪个田舍汉敢去衙门喊冤,还闹得人尽皆知?!
可又是谁跟自己过不去?
萧南一时想不出她还有什么宿敌,南平还在庵堂,她与安同也没什么大冲突。就算安同事后查到她曾帮过李荣,如今安同也不能把她怎样,除非安同能逃出守卫森严的感业寺。
想了想,萧南对铁娘子说:“这样。你去告诉崔管家,让他跟差役去京兆府看看,先问问到底是何事。”
萧南顿了顿,又道:“若是我所料不错,应该是新买进的那几处院子出了问题,你提醒一下崔管家。若真是这事儿出了问题,让他据实回答即可。如若还不行,再命人去衙门回禀郎君。”
1...158159160161162...3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