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贞观大闲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贼眉鼠眼
皇家公主的待遇不一样,在这个游园会里如明星般光芒四射,贵妇们见礼过后,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帮文臣,还有以李绩程咬金为首的武将纷纷上前见礼。
面对这些与父皇平辈的开国老臣,两位公主也放下了身段,一口一声叔伯,神情恭敬得很,这些宾客如众星拱月一般将两位公主捧在中间,场面热闹非凡,倒把李素这个花了钱包园子的主人扔在一旁。
李素夹杂在人群里,满不是滋味地咂摸咂摸嘴,有种花钱当了冤大头的失落感.
园子是我花钱包下的。你们要捧的人是我才对啊……
真想把这群人赶出园子,然后找殿中省的宦官退钱啊……
…………
一番客气寒暄之后,众人这才纷纷散去,仍如刚才那样。三五人凑成各自的圈子天南海北的继续聊天。
许明珠仍与东阳站在一起,二女笑吟吟的牵着手,许明珠不时附在东阳耳边说着一些隐秘的悄悄话,也不知说了什么,二女竟同时朝李素望来。然后掩嘴垂睑娇笑。
李素叹了口气,为何女人在男人面前如不沾凡尘的仙女般玉洁冰清,而一旦两个仙女般的女人凑在一起便瞬间秒变八婆的节奏?瞧这说悄悄话的架势,瞧那一副说出了天大八卦秘闻的鬼祟样子,还有那掩嘴娇笑的满足表情……啧!
二女笑得很开心,两双明眸杏眼同时盯着李素,李素暗叹一声,终于硬着头皮上前,与东阳见礼。
“臣李素,那个啥。见过公主殿下……”
东阳神情闪过一抹不自在,仍端庄地笑道:“李县侯免礼。”
一旁的许明珠仿佛看出了二人之间的尴尬,笑道:“公主殿下与咱家可是好几年的邻居了,妾身今日才认识公主殿下,才发觉原来殿下竟如此平易近人,若殿下不弃,往后咱们两家可要多走动才好,夫君,妾身说得可对?”
李素咧了咧嘴,干笑道:“对。对……应该多走动。”
东阳目光闪动,心虚地瞥向一旁没出声。
许明珠笑道:“远亲不如近邻,能与殿下做邻居也是一段缘分,莫教缘分淡薄了才是。今日游园过后,妾身想去公主府上拜望,还请殿下莫怪妾身唐突,殿下也可来李家串个门,两家近在咫尺,不来往可不行。殿下您说呢?”
东阳扯了扯嘴角,点头虚应道:“李夫人所言有理,本宫独居道观,有时也觉得寂寥,李夫人若来陪本宫说说话儿,最好不过了。”
许明珠点点头,杏眼朝李素一瞥,识趣地道:“那边还有许多客人等妾身招呼,便请夫君陪殿下说说话,殿下请恕妾身不周之罪。”
东阳和李素如释重负,同时松了口气,东阳含笑点头道:“你且忙去,不必在意这里,本宫……稍停便走。”
许明珠笑着朝她行了一礼,然后盈盈离开。
高阳在旁边一直未出声,此时见许明珠走了,也觉得意兴索然,撇了撇嘴,瞪了李素一眼,道:“你倒是娶了个好夫人,礼数周全没得挑,还以为今日会争执起来呢,我才特意陪皇姐来,为她撑腰,结果……哼!”
东阳面露薄怒,斥道:“高阳,非要我现在赶你走吗?说话怎的如此失礼。”
高阳悻悻一哼,转身离开去看歌舞伎和杂耍了,识趣地把空间留给二人。
李素这时也轻松下来,揉了揉有些僵硬的脸颊,仰头望天喃喃道:“这种刚从鸿门宴上逃出生天的感觉是肿么回事……”
东阳噗嗤一笑,道:“只不过是一个道姑和一位诰命夫人闲聊几句,有那么可怕么?”
回头看了看许明珠的身影,她似乎很放心,正与贵妇们相谈正欢,神情也不见一丝不豫之色,东阳望了一眼,叹道:“高阳没说错,你果真娶了一位好夫人,李素,你当好生珍惜她才是。”
李素笑道:“你和她,我都珍惜,别怪我贪心,左手与右手,我能舍了谁?舍了谁都痛。”
东阳黯然道:“与她相比,我竟有些自惭形秽了,她样样都比我好,当初无怨无悔陪你去西州,历生死,拼性命,而我,却只能躲在道观里修道,什么都不能为你做,与她相比,我算得什么?”
李素叹道:“你难道忘了,你曾经也差点为我丢了性命?当初你我之事被你父皇发现,你父皇将你许给高家,你当时便吐了血,身子到现在都柔弱得很,那时的你,也存了必死之心,你们……都很好,都对我好,不好的是我……”
东阳眼眶一红,摇摇头:“你也很好……为了我,为了她,你这些年一直尽力周全,世上男子如你这般重情义的,还有几人?”
李素展颜笑道:“明明是游园的喜庆日子,搞得这么伤感做甚?能吃能睡能笑能哭,日子淡如水却仍过得有滋有味,便该感激上苍恩赐了。”
********************************************************************
ps:还有一更.(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访问http://





贞观大闲人 第四百八十五章 内外亲疏
相爱而不能在一起的人,没有好人与坏人,只有不合时宜的相遇,和无可奈何的缘分。
多年前的泾河岸边,李素神情恬淡,枕石观云,挥洒青春,东阳轻拈裙裾,莲足似雪,笑靥如花,同样的芳华岁月,同样的肆无忌惮,遇上了,相爱了,经历命中注定的劫难。
多年过去,李素仍是李素,东阳仍是东阳,他与她的手心里还握着青春的最后一丝余韵,可是,大家终于有了许多顾虑,许多牵绊,不再似当年那般无所顾忌,人生还在脚下,路还在走,爱的人还在身边,然而,每迈出一步,却多了一份小心。
恨别离,怕不见,忧来日,不复少年轻狂,多了几分担当,岁月留给他和她的,唯有这些。
幸好,还相爱。
…………
站在一起,哪怕隔着数尺说话,仍吸引了周围的许多目光。
李素与东阳的情事当年满城皆知,那一年大家听到的只是传闻,如今传闻中的两位主角站在一起,李家的正室夫人离得远远的,浑若无事般与旁人说笑,三人之间怪异的气氛,引来了许多猜测和好奇的目光。
许明珠表情淡定,不见一丝变化,连眼角都没往李素和东阳身上瞥一眼,似乎自家的夫君正在招待一个很普通寻常的客人,至于旁人投往她身上的好奇和古怪的目光,许明珠则回以灿烂的微笑,笑得旁人自己都不好意思,主动收回目光,许明珠便回过头,继续与旁人说话。
与许明珠的淡定相比,东阳终究脸皮太薄,忍着旁人目光的各种不适,强自镇定与李素聊了片刻,终于实在忍不住了,身子不自在地扭了一下。然后决定告辞。
东阳和许明珠的见面没有半分火药味,彼此之间似乎刻意带了几分追捧和讨好,尽管该说的话半句都没说,可是一转眸。一颦笑,双方各自接收到对方的眼神,好了,该表达的意思便在这目光交换里表达清楚了。
若问她们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除了她们自己。恐怕谁都不知道,包括李素都是满头雾水。
该见的人已见了,该表达的意思已表达了,再留下已无必要,东阳的自尊不容许旁人用各异的目光如此看她。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东阳走到许明珠身前,二女再次手牵着手,拉情无限地含笑互视,约定了再见的日期,然后告辞离去。
想看到的戏码没上演。众人的目光渐渐失望,黯然得欠抽,最欠抽的是程咬金,别人还只是无声的失望,李素隔着十几丈都听到这老流氓重重的叹气声。
…………
游园会很成功,作为新晋权贵,李家这次算是正式在这个圈子里登场亮相,从今往后,李家在长安城也占了一席之地,这次李家办的游园。相当于对长安的权贵圈子发出了一份通告,通告李家的存在。
一个小小的县侯,有什么资格发出这个通告?
就凭今日中秋游园,李家请来了无数长安城的顶级权贵。开国功臣,三省宰相,当世名将,国公郡公,几乎一网打尽。
这就是一个小小县侯的面子,放眼长安。除了李家,哪位县侯还有这样的面子,这便是李家的底气,蛮横霸道挤入长安权贵圈子的底气,日后谁想动李家,第一个念头便会回想起今日中秋游园时的盛况,自问掂量得起李家才会动手,否则,三思而行。
不知不觉已近黄昏,游园会也进入了尾声。
游园不可能整天整晚,到了傍晚便该散场了,今日是中秋,按理中秋是要与家人团聚的,月上柳梢时,与家人围坐藤树下,把酒赏月,怀古颂今,这才是真正的过节。
当客人们不约而同抬头望着天色时,李素与许明珠很有默契地走到园门前,准备与客人们话别。
曲终人散时,谁都没想到,李家迎来了更大的荣耀。
权贵相携家眷刚走到园门口,便听门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羽林禁卫将军匆匆打马而来,马还未停稳便翻身下来,大声道:“陛下御驾即至,旨令泾阳县侯接驾!”
李素和权贵们都愣了。
突如其来,毫无预兆,快散场的当口,李世民跑来做什么?
长孙无忌和程咬金等人也愣了,大家都急着回家与家人过节呢,此刻陛下御驾即至,他们是留下呢,留下呢……还是留下呢?
很快,曲江园门外传来整齐有序的脚步声,远远行来一队威武亮丽的羽林禁军,头盔上直插着一根长长的白色翎羽,乍一看就像禁卫军中了敌人神射手的埋伏,整队兵马全都脑袋中了箭似的。
御驾行近,李素率先躬身,长孙无忌和诸臣及家眷们纷纷伏首弯腰。
李世民的仪仗很简单,没有兴师动众,他大概已到了人生寂寞如雪,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境界,已不需要用仪仗来抖自己的威风了,哪怕他不穿衣服光溜溜的站着,那也是……和别人光着时一样伤风败俗,有碍风化。
两百多人的禁卫走过,李世民骑着马,出现在众人眼中,他身着明黄圆领长衫,腰系黑玉锦带,穿戴很随意,见众人行礼相迎,李世民很快翻身下马,疾走几步,首先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扶起,又扶起李绩程咬金牛进达等一众武将,哈哈笑道:“此地非庙堂宫闱,众卿不必在意虚礼,尔等与朕尽可随意……”
说完了这句话,李世民这才抬脚朝李素的膝弯轻轻一踹,哼了声:“你也平身吧,小子何德何能,等朕搀你不成?”
李素苦笑,这差别待遇……太明显了,我才是主人啊,今天我花了钱的,花钱的人就算得不到大爷的待遇,也不能比孙子还差吧?
看似随意的一个动作,不同的人解读出了不同的意思。
李素觉得自己待遇差,不被李世民待见,可李世民当着众臣的面轻踹李素的那一脚落在长孙无忌等人眼里,众人的目光顿时一凝。
亲与疏,内与外,喜与恶,这轻轻的一脚,已经昭示许多了。(未完待续。)




贞观大闲人 第四百八十六章 赏功罚过
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人与人交往,态度和动作往往能透露出很多意思。
从小到大的发小,见面骂骂咧咧拳打脚踢,这些举动反而显得亲密无间,反过来说,两人见面不停的行礼说客气话,代表着交情还不够深,没到挖心掏肺的份上,所以客气意味着各自有所保留。
今日李世民对李素的言行,很深刻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亲自扶起的是老臣名将,代表敬重和亲切,对李素轻踹一脚,味道便不一样了,再结合李世民的语气,分明已将李素当成了自家子侄看待,亲与疏的区别就在于此了。
当着满朝权贵做出这个举动,谁都说不清陛下到底是有意做李素的倚仗,还是无意为之,活到这把年纪,混到这个地位,谁都不是傻子,看在长孙无忌等一众文臣武将眼里,众人纷纷一凛,再次望向李素时,眼中多了几分重视。
长孙无忌捋须微笑,心中暗忖,李家……怕是要起来了,如今的李家有财力,有人脉,有圣眷,什么都有,缺的只是一点世家门阀的底蕴,以及能够承继李家爵位的后人,西州一战鼎定大唐西面战局,此功堪比开疆辟土,回到长安马上封侯的圣旨,也很深刻说明了李世民对李素的感激和倚重,那么将来的日子,陛下恐怕要重点栽培李素,联想到李素如今的年纪……
刻意栽培如此年轻的臣子,为的是什么?如今大唐名臣名将数不胜数,多李素一个不多,少李素一个不少,李素本事再大,治国平天下的事怕是还轮不到他,如今重点栽培李素,莫非……陛下欲倚之以托孤重任,为下一代即位的帝王培养能臣干吏?
可是,当今太子李承乾与李素早年交恶。这是举世皆知的事,试问太子将来即位,怎会重用李素?不杀了他已经算客气了,反过来说。李素又怎会甘心对太子效忠?将来太子即位后,李素的第一反应恐怕是立马辞官,携家小远遁避祸才是,陛下今日落下李素这颗棋子,根本是一步废棋。完全没有作用,可是再往深处联想一番……
长孙无忌眼皮猛跳几下,眼中瞳孔迅速缩成针尖,目光不易察觉地透出极度的震惊。
圣明英武的天可汗陛下,说任何话,做任何事,自然不可能毫无目的,所以长孙无忌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李素这颗棋子是一步废棋,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陛下对太子已生不满,有易储之心,将来登临大宝,即九五之位者……不是李承乾!
如此反过来推理一番,李素这步棋就说得通了,既然太子不是李承乾,换了另一位皇子上来,与李素自然没有矛盾,重用李素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当然,陛下也不一定会废黜太子。若是没有废除也没关系,帝王处世总会有两手准备,若将来李承乾仍登临大宝,那么李素这步棋。废了也就废了,一个臣子而已。
帝王无情,天威莫测,这句话不是嘴上随便说说的。
长孙无忌不愧是治世名臣,李世民一个小小的举动,竟被他推理出如此骇人听闻的结论。想到这里,长孙无忌捋须的右手不禁有些颤抖,然后惊觉失态,趁没人发现,赶紧放下手,将手拢于袖中。
************************************************************************************************
李世民来曲江园来得很突然,没有任何预兆,说来便来了,风一样的老男子。
他来了,别人就不敢走了,再怎么急着回去与家人饮酒赏月,只要李世民还没走,他们就得像钉子一样钉死在曲江园里。
李素是今日曲江园暂时的主人,见李世民开始迈步往里走,李素犹豫了一下,迟疑地看了看程咬金,程咬金的反应很利落,一脚踹上他的屁股,把他踹得一趔趄,于是脚步便跟上了李世民,后面一群文臣武将小心地跟着,一大帮人就这样浩浩荡荡朝曲江池走去。
傍晚时分,夕阳的金黄色余晖柔柔地铺洒在曲江池上,水面反射出粼粼波光,池边的杨柳仿佛洒上了一层金粉,映在眼中微微刺眼。
李世民的脚步很慢,闲庭信步般悠闲,走到池边时,李世民回身,见文臣武将们静静地跟在他身后,李世民不由笑道:“今日中秋佳节,众卿都跟着朕做甚?都回去与家人团聚,朕今日批阅奏疏有些乏了,来曲江池随意走走,尔等不必跟着,快回去吧。”
长孙无忌犹豫片刻,与房玄龄交换了一下眼神,于是众人纷纷行礼,向李世民告辞。
行礼过后,众臣转身离去,李素眨眨眼,也像模像样行了一礼,非常低调地混在人群里打算和大家一起走。
刚走出两步,便听李世民冷冷地道:“子正,朕让他们回家,可没说让你走。”
李素神情一滞,还没反应过来,便觉自己左右两边的肩膀被大力金刚鸡爪给拎起,程咬金和牛进达微一使力,李素从人群里踉跄后退,一直退到李世民的身前。而程咬金和牛进达却头也没回,拍拍屁股随着人流往外走。
李素又惊又怒,落井下石,好卑鄙!牛进达也被程老流氓带坏了。
看着李世民似笑非笑的表情,李素叹了口气。
从西州回到长安后,除了李世民当日封赏召见的那天,李素再没与李世民见过面,能躲尽量躲了,倒不是对李世民有什么怨恨,只是纯粹的不想见而已,他很清楚,见到李世民肯定没好事,不说别的,回到长安数月,李世民只给他封了县侯,没安排别的官职,李素这些日子嗨到飞起,若见了李世民。这悠闲的日子怕是过不了了。
李素此刻很想以忧国忧民的嘴脸仰天怆然长叹,没想到今日又落入他的魔掌……
朝众臣的背影瞥了一眼,李世民的笑容有些狰狞。
“李家好大的气派,包下曲江园。遍邀长安权贵老臣老将中秋游园,半个长安城都被你惊动了,嗯?”
李素陪笑:“小子性喜玩闹,亦喜热闹,闲着没事乱请……”
“乱……乱请?”李世民语滞。李素清楚地看到他的脸迅速黑了一下。
李素发现李世民的表情越来越不悦了,心中无比疑惑,搞不清自己又哪里惹他不爽了,吾日三省吾身,于是李素赶紧反省自己,把自己最近的所作所为在脑海里飞快过了一遍,很快得出结论——自己最近安分得跟鹌鹑似的,然后李素挺起胸膛,理直气壮地直视李世民。
我没闯祸你不爽什么?有病吧?
李世民见他这副理直气壮的样子,脸更黑了。想抽他,又觉得皇帝当众殴打县侯不太好,于是神情有些踯躅迟疑。
“长安城的权贵今被你一网打尽,从宰相到老将,该请的都请了,子正啊,朕不太明白,为何子正偏偏不请朕呢?莫非朕在你心里连那些宰相老将都不如?”李世民阴森地笑,雪白的牙齿在夕阳的余晖泛出金光,很恐怖的表情。
“啊?”李素目瞪口呆。原来因为这事不爽?说好的天可汗博大如海的胸襟呢?
“这个……陛下,陛下是真龙天子啊……”李素开始编瞎话。
“真龙天子不过中秋么?不能游园么?”李世民冷哼。
李素朝他竖起中指,是的,中指。反正这个时代的人也不知道竖中指啥意思,在李世民看来,李素则在指着天,于是抬头往天上看去。
“真龙天子,遨游四海,吞吐天地。降雷霆,施雨露,万民敬仰……”滔滔不绝的马屁送上。
李世民皱眉,显然这番真诚的马屁没有戳中他的……那啥点。
“说人话!”
“陛下您在天上飞呀!”李素露出委屈的表情:“臣哪有胆子打扰陛下的飞翔……”
李世民咂摸咂摸嘴,脸色阴晴不定,拿不定主意该高兴还是龙颜大怒。
话呢,是好话,大概是夸赞的意思,可是……这话为何听起来如此别扭加欠抽?
李素说完后垂手屏气,不出声了。
刚才的马屁够真诚了吧?龙族嘛,自然会飞的,不仅皇帝飞,从李渊到太子,全家都特么在天上飞……
迟疑了许久,李世民决定放弃这个话题。
龙目一抬,发现池畔不远处,身着华服的许明珠静静站在十丈开外,李世民皱了皱眉,指着远处的她,淡淡地道:“此女,便是你的夫人泾阳许氏?”
“是。”
李世民嘴角轻轻一勾,深深看了许明珠一眼,道:“朕曾听说,许氏当初为了救你,不惜挟制玉门关守将田仁会,逼其发兵驰援西州,可有此事?”
李素心猛地一沉,完了,要秋后算帐了,他一直在奇怪,当初回长安时李世民只封赏,对此事竟一字不提,这段日子他还以为李世民没将此事放在心上,原来在这里等着他。
“确有此事,臣的内人不知朝廷法度,闯下祸事,是臣管教不严,此事臣一力担之,请陛下发落。”
李世民淡淡瞥了他一眼,道:“成了亲,年岁渐长,到底比以前懂事了,还知‘担当’二字,你可知挟制边关守将是何等罪?”
李素笑了:“左右一死而已。”
李世民眼睛眯了起来,阴沉地道:“你料定朕不舍杀你吗?”
“赏功罚过,臣立了功劳,陛下不吝封赏,臣犯了过错,甘领罪罚,这很公平。”
李世民的表情缓和了一些,道:“你夫人挟制守将发兵驰援,朕知她急于救你性命,亦知她是节烈女子,其行可敬可佩,然而,此风不可助长,否则我大唐境内无论谁遇到了危难便效法你夫人来个挟持边将发兵,大唐礼法规矩何在?法度紊乱,朕和臣子们如何治国?”
李素点点头,平静地道:“陛下所言甚是,所以,臣甘领罪罚。”
李世民沉默片刻,缓缓地道:“李许氏千里救夫,节烈可嘉,尔回长安时,朕已封其五品诰命,是为昭彰,然,挟制边将一事恶劣,不可不罚,可收回赐地五百亩,罚俸米三年,泾阳县侯自去大理寺领罪,因事出权宜,可从轻而决,故只需大理寺圈禁十日,以为效尤,为天下人戒。”
说完李世民盯着李素,道:“朕如此处置,你服不服?”
李素垂首叹道:“臣口服心服。”
李世民点点头,道:“既口服心服,明日你便去大理寺自请圈禁十日吧。”
“臣领旨。”
李世民叹了口气,目光望向波光粼粼的曲江池,沉声道:“子正,朕这些年南征北战,治下偌大的疆土,人多了,地广了,治理也更难了,帝王行事,身正言正,不可偏颇,门阀权贵,草芥庶民,在朕眼里都是子民,并无区别,如此,朕每决断一事,必能对得起天下人,对得起江山黎民,所以,朕行事只能倚法度和规矩,纵是朕之所恶者,立了功劳,该赏必须赏,纵是朕之所喜者,犯了过错,该罚必须罚,子正,朕这么说,你明白么?”
1...184185186187188...4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