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想及此节,刘备等人心情甚是沉重,抬眼看了看官路上绵延数里的百姓,一眼望不到边界,不由擦了擦汗。忽见人群中一个身着锦衣的青年男子逆流而上不住跟人打听着什么,刘备见此人打扮不俗,便自留心。正想间,却见一个百姓拿指指向自己方向,那男子顺着那百姓所指正朝自己望来,见自己正看着他,竟欣喜着朝自己跑来。
不多时,见那青年男子从人群中跑到自己面前施礼道:
“敢问将军可是刘备刘皇叔?”
刘备讶然道:
“正是,这位小兄弟是?”
那青年神秘一笑道:
“我叫吴忠,将军请随我来。”
此时刘备身边无武将,只有简雍在侧,简雍见此事蹊跷,而这少年又颇为诡异,便暗示刘备先稳住此人。刘备何等样人,反道:
“哦?敢问小兄弟是要引我去哪?”
吴忠满脸含笑道:
“将军只随我来便是。”
刘备不由一笑道:
“前面引路。”
吴忠转身便朝前走,刘备轻声对简雍道:
“放心!”
简雍哪放得下心?忙颠颠跟了上去。
两人随着吴忠一路朝前走,一路上俱是百姓拥塞道路,三人走的好不艰辛。忽行至一处山脚下,吴忠道:
“将军,片刻便到。”
简雍见这人要把刘备往山上引,这山上可是没什么人的,要出点什么事真是叫天不天不灵叫地地不应,忙拉住刘备道:
“玄德公……”
刘备淡然一笑道:
“请!”
吴忠转身便朝山上走,刘备跟着吴忠也朝山上走。简雍见状大急,忙拉住一个百姓道:
“老乡,麻烦您立刻通知军师,就说主公被人请上山了,叫他速速前来。”
那百姓道:
“先生,放心!俺这就去。”
那百姓说话间把身上的东西交给同乡,转身便扎入人流之中。
简雍见状回头一看,只见刘备随着那年青人已上了山,当下忙一路小跑跟了上去。
却说三人一行走不多时,却见前方出现一个草庐,草庐中坐着一个儒士,此人身着灰色长袍,正自饮茶,但观此人年纪不大只在三十左右,但其气质超然。他身后立着四个身着锦衣的彪形大汉,这几人身上皆配着腰刀。
简雍见状心中更急,刘备却面色不变高声道:
“先生引刘备至此,意欲何为?”
说话间,刘备已经又走近了许多,那儒士闻言朝刘备这边望去,不由一笑,长身而起,迎了出去施礼道:
“久闻刘皇叔英雄人物,今日一见果然闻名不如见面,里面请!”
刘备还礼道:
“先生过誉了!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那儒士道:
“在下东吴孙权帐下鲁肃鲁子敬!”
刘备闻言讶然,他与东吴并无往来,只在当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曾见过东吴先主孙坚,而后归了刘表便与东吴成了死敌,自是更无来往。但今日看着鲁肃不似有敌意,不由得颇为惊讶。简雍闻言更是惊讶,久闻东吴乃是佛门根基,若刘备能归服东吴,则大事定矣。想到此处,反倒没先前那般紧张了。
鲁肃见状,微微一笑道:
“皇叔,里面说话。”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三十六章 三贤聚首
刘备随鲁肃进了草庐分宾主落座,鲁肃为刘备倒了一杯清茶,开门见山道:
“敢问将军引十数万百姓这是想要去哪里啊?”
刘备暗暗揣摩鲁肃言语间的深意,想来鲁肃有此一问当是别有安排。想及此处,叹息一声道:
“唉!我与苍梧太守吴巨颇有交情,打算暂去苍梧落脚。”
刘备几经辗转,早已疲惫,说话间不由流露出无奈与伤感。
鲁肃笑道:
“苍梧太守吴巨?”
苍梧虽是一郡,但地处偏僻,又是一个小郡,根本抵不住曹操百万雄师。
鲁肃摇头一笑续道:
“恕某直言,据我所知,苍梧太守吴巨乃是个平庸之辈,区区苍梧如何抵得住曹操百万雄师?更何况苍梧乃是偏远郡县,纵使将军立稳脚跟,也怕是再难有所施展了。”
刘备闻言默言,其意不言自明,鲁肃饮了一口茶水道:
“当今天下奸臣当道,朝纲不振,将军既是皇室贵胄,自当担负起天下的使命,拨乱反正,力挽狂澜。其实,当一件事成为天下大事的时候,人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像将军这般一腔报国热忱的男儿并不少,我主孙权便是其中之一。我主虽然年幼,但其聪明仁惠,礼贤下士,江南儿郎莫不归心。现下,其雄霸六郡,兵多将广,曹操亦不敢小视,屡屡以高官厚禄收买我主,但我主一心匡复社稷,一直没有答应。唉,曹操势大,我主虽有雄心壮志,但毕竟势单力孤,只期望有人可以与他并肩做战,一同恢复汉家大好山河!”
刘备听鲁肃说的慷慨激昂,强压制胸中激昂文字道:
“当年十八路诸侯共同讨伐权臣董卓,唯孙坚将军引军长驱直入,杀得西凉兵无还手之力,一路西行,弃洛阳投长安。先将军风采,刘备至今仍不能忘怀。孙幼主既是将门虎子,刘备自然相信他的人品。唉!但刘备势单力孤,此番若有命在,自当与孙将军携手抗曹,共复汉家山河!”
鲁肃闻言道:
“好!既有皇叔这句话,鲁肃便直言了。”
刘备点头示意,鲁肃续道:
“刘皇叔既有此心,不若派一心腹之人去东吴与我主结盟,并力抗曹!若可促成此事,则汉室有救了!”
刘备闻言微微点了点头,但诸葛亮、徐庶俱不在场,这么大的事……正想间,忽听身后有人高声道:
“今日偶闻鹊鸣,便知可遇贵客。”
鲁肃闻言不由一震,以自己今时今日的道法,竟然没有感觉到有人接近,岂能不惊?抬眼一看,但见山口处立着两个道士装扮的青年男子,不由心中一震:姜子牙,你终于出山了!但旋之而来的便是心思沉重,若无此人,结盟之事问题当是不大,但有此人在,此事怕是要经历些波折。
鲁肃心思极转,正此时刘备已然起身,好似了却了一桩心事般笑道:
“哎呀,二位军师来的正是时候!”
说罢起身相迎,一旁简雍也自起身去迎。
鲁肃心中虽是惊涛骇浪,但面上却波澜不惊,见刘备起身去迎他二人,他也长身而起,立在草庐旁,笑脸相对。
却见诸葛亮与徐庶飘飘然来至草庐旁,二人颔首一笑上下打量了一番鲁肃,诸葛亮不由道:
“这位是……”
刘备一手执诸葛亮手,一手执徐庶手给二人引见道:
“二位军师,此乃是江东孙权帐下鲁肃鲁子敬。”
却见鲁肃深施一礼道:
“不才是子瑜(诸葛瑾字,诸葛亮兄)的朋友!”
说罢笑看着二人,诸葛亮、徐庶忙还礼,却见鲁肃看着诸葛亮道:
“想必先生便是名震天下的卧龙诸葛亮诸葛先生吧?”
诸葛亮连道:
“不敢!不敢!”
鲁肃依旧带着笑意道:
“久仰久仰!早曾听子瑜提起先生才盖天下有经天纬地之才。今日一见,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却是仪表不俗。”
诸葛亮呵呵一笑,心中却不由道:此人修为竟不在我之下,怎的突然间出来这么多高手?见此人神态,莫非此人知我本相?诸葛亮又细细打量了一番鲁肃,拈指掐算一番却算不出他的本相。
却见鲁肃打量了一番徐庶道:
“先生可是孝人徐庶徐元直?”
徐庶打了个道家稽首道:
“正是贫道!”
鲁肃还礼道:
“早曾听闻,颍川多才俊,孝人节最高!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徐庶闻言呵呵一笑:
“先生谬赞了。”
徐庶面上虽波澜不惊,心中却道:此人竟知我根底,是什么来头?想至此处,侧目看向诸葛亮,但见诸葛亮仍自暗中打量鲁肃。好似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鲁肃见诸葛亮这般,当即道:
“几位进来坐下说话。”
说话间引着众人入了草庐分宾主落座,早有人看上香茗。
刘备道:
“鲁先生方才欲让某与江东孙将军结盟并力抗曹,二位军师意下如何?”
诸葛亮直视鲁肃笑道:
“江东孙权礼贤下士,兵威将广,雄霸六郡,江南英雄莫不归心,若其有心结盟抗曹,我等求之不得。”
一旁徐庶也连连点头,刘备闻言长笑一声道:
“果然英雄所见略同!好,既如此,还需一人随鲁先生去江东走一遭。”
正说话间,忽起一阵狂风卷起,登时飞沙走石,尘土遮天,竟将天上红日都遮盖住了。众人忙抚长袖护住面庞。
鲁肃、徐庶、诸葛亮相互看了看,均知此兆实是有人警示,想来今日将有大难,此地非是久留之地。
过了片刻,风沙渐散,一旁刘备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道:
“这是什么情况?莫非有何征兆。”
鲁肃不答反道:
“依鲁肃之见,不若由诸葛先生随我前去见我主孙权,有子瑜在东吴,亦可省了许多麻烦。”
刘备闻言看向诸葛亮道:
“孔明意下如何?”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
“恭敬不如从命。”
鲁肃长身而起道:
“既如此,事不宜迟,咱们即刻便走。”
刘备没想到鲁肃竟如此心急,但此地荒野之所也着实不好留他,当即点头道:
“也好!我等长途跋涉也无法招待先生,他日再行自当备宴款待先生。”
鲁肃连道不敢,当即先去备马匹干粮,也给诸葛亮等人留下说话的时间。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三十七章 惊愁警兆
鲁肃方去准备,刘备转头对诸葛亮道:
“先生一路辛苦了。”
诸葛亮连连摇头道:
“江陵非是长久之地,曹操早晚要出兵江陵,弹丸之地怎能阻得曹操虎骑?若能与东吴联盟才是上上之策,需得此行。”
刘备点了点头:
“既如此,军师也去准备一下吧,万万小心。”
诸葛亮欣然领命便自下山去准备,徐庶向刘备辞道:
“主公,我去嘱咐孔明几句。”
刘备点了点头,徐庶也转身跑了。
却说徐庶跟上诸葛亮道:
“孔明啊孔明,你倒落个清闲,留下我等受累。”
诸葛亮诡笑道:
“哎?非是我欲去江东。但鲁子敬既有此一说,我自是不好推托。”
徐庶阻住诸葛亮道:
“你呀!得了便宜,还自卖乖!我且问你,可有拒敌良谋?”
诸葛亮闻言摇了摇头长叹一声道:
“一切全看玄德造化了。”
徐庶沉沉点了点头道:
“怕是当有此劫。”
诸葛亮却又道:
“不过,既有人出手警示,相信危急关头自有人会出手相助,倒也不必过于担心。”
徐庶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却说刘备坐在草庐中喝了口茶水,忽然想起方才的大风,不由道:
“宪和,方才大风可有何征兆?”
简雍虽是佛门中人,却也会演算周易。周易之道虽然高深,却并非是修真中人才会,一般凡人研习也能学会个一二。简雍闻言忙取了三枚铜钱占了一课,但见卦像,不由大惊失色道:
“哎呀!不好!此乃大凶之兆啊!怕是有大难将至!哎呀!按卦象来看当在今夜!主公还是弃了百姓,速速逃命去罢!”
简雍虽能算出有大凶之兆,但具体的什么大凶,简雍却算不出来了,不过这大凶之兆在这时候来也是不言而喻,想来也知是曹兵将至了,纵使不是曹兵,怕也是敌兵。
刘备闻言不由沉着道:
“百姓自新野起经樊城经襄阳几经辗转行几百里路跟随某至此处,岂能弃他们于荒野!宪和再休提此言!唉!刚才先问问孔明拒敌良策好了!”
说罢方要起身去寻诸葛亮,却听有马蹄声响起,循声望去,但见山畔处数匹俊马已然远去,诸葛亮已经跟鲁肃走了。
刘备不由哎呀一声:
“这可如何是好?”
简雍讪讪道:
“主公若再如此儿女情长,怕是大祸将至了!”
刘备正色道:
“宪和,这岂是儿女长情?做人当以仁义为本,众百姓因我背景离乡,纵使命丧于此,也绝不负天下百姓!”
说罢,不理简雍下山去找徐庶,见徐庶正以45度角仰望天空,忙上前道:
“军师,刚才宪和占了一卦,大凶之兆啊!您看何解?”
眼下,刘备已如惊弓之鸟,任何风吹草动,都不由得让刘备胆战心惊。他方才虽然沉着,但此时见了徐庶却是肝胆俱寒。
徐庶摇头道:
“主公当有此劫,曹军可能今晚便至。”
啊!刘备闻言大惊:
“这却如何是好?”
徐庶也无良策,抬眼望去,官道上尽是百姓,一个个无精打采,兵士寥寥可数,一个个疲惫不堪。莫说厮杀,便是走路都成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徐庶也不由暗叹。
刘备见徐庶无计,抬眼观察地形,却遥见前方有座山,但见那山颇为险峻,倒可以凭借地势与曹军周旋一阵,忙谓左右道:
“前面那山是什么山?”
两旁自有熟悉地势者忙应道:
“回将军,前方是当阳县,前边那山叫景山。”
刘备点了点头自语道:
“既然曹兵将至,怎也要饱餐战饭方有气力厮杀!”
转头对传令官道:
“传我将令,百姓先行,众将士在景山安营,准备战斗!”
徐庶闻言不由暗叹:刘备果然是个英雄人物。在此关节,自己黔驴技穷,无力重挫敌军,故而无计。而刘备却能想办法最大限度保存实力与敌人周旋。临危不乱,果然是成大事者。
不表刘备引兵到景山安营,却说,宛城一处山顶,北风呼啸,但见一个衣衫飘飘的男子立于峰顶,望着苍茫天下幽幽道:
“刘备啊刘备,此番全看你造化了!”
说话之人不是荀攸又是何人?
诸葛亮与鲁肃一行策马在山间路上,一路飞奔,翻过景山,一行人的马也不由得慢了下来。鲁肃与诸葛亮并行道:
“刘皇叔无立业之本前途唯艰,以诸葛先生之才,天下诸侯莫不倒履相迎,先生为何要为这样一个无根无本的人效力?”
诸葛亮淡然一笑道:
“皇叔仁义忠厚,天下之大,除了皇叔真心汉室天下,不知还有谁真的肯为汉室江山。”
鲁肃闻言呵呵一笑,却不接他的话茬。良久方道:
“先生此行,却有无数险阻。我主虽有心抗曹,但江东反声极大,怕是连我主也难抉择。有三个人先生一定要记住。”
诸葛亮眉头轻轻一皱,淡然道:
“洗耳恭听。”
鲁肃道:
“一个人便是长史张昭张子布。”
诸葛亮点头道:
“张昭年迈,进取不足,自是不肯向前。”
鲁肃点头又道:
“另一个便是都督周瑜周公瑾。”
诸葛亮闻言一怔:
“竟会是他?”
鲁肃心中一震:
“先生认识周瑜?”
诸葛亮摇头道:
“早闻周郎之名,可惜未有机缘谋面。”
鲁肃闻言不由安心,却听诸葛亮续道:
“周公瑾雄心勃勃,竟也会成为吴主抗曹的阻碍吗?”
鲁肃心道:本来会成为刘备联吴抗曹的阻碍,但若有你在,怕是难说了。他心中虽这般想,嘴上却道:
“倒非是成为抗曹的阻碍,而是结盟的阻碍。”
诸葛亮闻言点头道:
“周郎水军无敌于天下,自是不屑于我辈结盟。呵,但曹操精于骑步兵,周郎自保无虞,若开疆拓土怕是难喽。”
鲁肃闻言心中冷笑:你若知周瑜前世乃是孙膑怕是难说出此话!周瑜水军虽然厉害,但他最厉害的便是他的步骑,他不展露步骑才华,全在于你。
鲁肃心中虽然这般想,却点了点头道:
“先生记下便好。”
诸葛亮道:
“多谢指点,不知还有一人是谁?”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三十八章 景山御敌
鲁肃道:
“先生可听说过怀桔陆绩?”
诸葛亮不由一笑道:
“略有耳闻,陆郎仁孝之名不雅于孝人,不过陆绩在江东的地位……”
鲁肃微微一笑道:
“此人地位虽不甚高,但最善辩术,先生八成要与他有这一战,万要小心。”
诸葛亮闻言不由点了点头,暗自留心。他的目光随意的落在鲁肃身上,忽然直盯着鲁肃看了又看道:
“敢问子敬,咱们是否见过?”
鲁肃闻言一愣,玄即长笑一声道:
“天涯何必曾相逢?先生怕是错认了。”
诸葛亮闻言脸上一笑,心中却不由狐疑,此人的气息颇为熟悉,若非是几世前与自己有些瓜葛,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可惜他的阴阳被人颠倒,自己根本无从测度。
当下无语,一行人直奔江东。
却说刘备等人在景山扎营,此时已至深秋,天气颇为寒冷,又值大风,天寒地冻。两县百姓饥寒交迫,四面俱是呜呜泣声,不由得让人心生悲凉。刘备引兵守在山口,听着这一路哀嚎,更是悲从中来,险些没落下英雄泪来。
正自伤感间,忽听得西南方向马蹄嘈杂,片刻,便见前方黑压压一片,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马正朝这边冲来。
刘备大惊,他虽早知是一场恶战,却不想,曹军来势竟如此凶猛。但他此时正心生愤慨只道拼死了倒落个清净,当即大喝一声:
“弟兄们,随我冲啊!”
说罢,跃马挺双股剑当先一步冲向曹军阵中。
那曹军早知刘备屯兵此处,眨眼受伏,却并不惊慌。高览所引五千铁骑军在文聘带领下奔袭了一天一夜,但阵型尚在,一直保持着进攻阵型。眨受刘备伏击,虽有损伤,但丝毫没有冲乱阵型,反倒是刘备军因士气敌糜,转瞬间便反落入敌军重围之中,陷入苦战。
高览完全没想到这支人马竟然是刘备亲自率领,所以并未进行大规模围剿,只一心想突围过去继续追杀刘备主力。高览虽没看清,但他身后的文聘却看的仔细。文聘乃是金眼神鹰所化,一双金目可有通天造化,莫说是黑夜,便是混沌中也能看得百里。
文聘一见刘备正陷入重重围困之中,心道:既已降了曹丞相,便当效死力,当拿个首功。心意既定,他看了看地形,知道这是当阳县附近的景山,辩了辩方向,引着一路人马便从景山前迂回过去,意欲断了刘备归路,擒了刘备拿个头功。
却说刘备引着两千余众步兵正自死战,但自己人马军心甚疲,又都是刚训练没多久的新兵蛋子,哪抵得过高览的朱雀骑?斗了不到一个时辰,便已抵挡不住,死伤甚是惨重。刘备见形势不妙,高声喝道:
“将士们,百姓就在身后,势死也要护住江南父老!冲啊!”
说罢,手拿双股剑又跃马扑向敌人重围之中,刘备军见刘备都冲上去了,哪还犹豫,又加双股剑详云之气,士气却是升了不少,兵士见刘备如此为民着想,心中敬佩油然而生,宁死不退。争奈虽有报国之心,终究是体力不忌,被斩杀无数。刘备手持双股剑更是杀得浑身浴身,但方才刘备高喝一声,却恰被高览听到,遁声望去,不由大喜道: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好小子,你还真不怕死!”
说至此处,拍马挺枪直取刘备。
此时的刘备尚不知危险正步步逼近,仍冲在前方左劈右斩。
他此时已了无生气锐气尽丧一心求死,正杀间,忽觉前方劲气猛然间爆涨数倍,死亡的味道眨然而至。
刘备心中惊诧,一股强烈的求生**登时从脑海里蹦出来。急中生智,看清对方来势,不敢力接,身子一矮,整个人趴在的卢身上。只觉得一股劲气直从头上穿过,直吹得自己头皮发麻,刘备闪身侧目一看,却是一枪从乱军中刺将出来,再看来人,不是高览又是谁人?不过,高览的枪虽到,但人尚在本阵当中,被士兵交错的马匹遮拦不得寸进。想要再刺出一枪,早被两旁冲杀的兵士挤到一边。饶是如此,刘备仍是倒吸一口冷气。
刘备跨下的卢眼见刘备这副熊样,自然也知道刘备势危,当下自己连连朝后退了数步。很快刘备方才腾出的空隙便被刘备军填上。高览眼见刘备退了下去,好像要跑,不由急得大喊:
“前边那厮就是刘备,擒得刘备,赏金千两封万户侯!”(也不知道将军口里的话到底做不做数)
两旁曹军闻言,两眼放光,无不奋勇,直杀得刘备军连连败退,死伤无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