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寒雨潇风
“怎么了?”
关羽拿手点指前面江边道:
“三弟,你看那是什么?”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二章 议退曹军
张飞顺着关羽所指方向看去,竟是一只木船,不由道:
“莫非被那匹夫蒙中了?”
话毕拍马往前走了两步,正来到宋忠跟前,张飞矛交左手,单手拿矛,矛尖正在宋忠眼前,只半尺处,宋忠心中一颤:**,这黑子是不是发现我了?
正想间,却见张飞抬起矛来,这要落下,八成插在自己身上。宋忠不敢犹豫,忙冲出来跪在马前道: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张飞见状哈哈一笑道:
“你小子终于敢出来了?鬼鬼祟祟,定是歹人!说,黑灯瞎火的在这里干嘛呢?”
原来张飞看到那船,知道附近有人,感知下竟没发现宋忠,不想他眼尖早发现了宋忠。
宋忠念头极转道:
“小的听说曹军快打来了,心里实在害怕,便……便做了逃兵。”
张飞闻言眉头倒竖道:
“怕那贼子做甚?亏你还是俺哥哥的兵!打死你算了!”
说罢轮起手中马鞭便抽了两鞭,这两鞭下去,直打的宋忠痛入骨髓,怎么也想不到这厮这么厉害,打了两鞭便受不住了,但又不敢运功抵御,当下连连求饶道: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关羽道:
“三弟,且慢!”
张飞闻言收住马鞭道:
“二哥,你说怎么处置这厮。”
关羽朝两旁使了个眼色道:
“先搜搜看!”
两旁上前一搜,搜出不少金银。张飞见状更怒举起马鞭抽了两鞭道:
“你走也便是了,还偷我哥哥宝贝,看我不打死你!”
方要再打,宋忠实在顶不住了,跪地道: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小人不是逃兵……”
说罢将前后事情一一讲了个清楚,关羽、张飞听毕对视一眼,这确实是个大事。
当下押着打的半死的宋忠回新野去见刘备一众。
还未开口,刘备却见宋忠被打成这样不由道:
“三弟,我说过多少次了,不可随意屈打士兵!”
张飞闻言嘿嘿傻笑,想他乃是煞星转世,又被困在地府多年,自然喜欢动粗,没事尚且找事打打士兵玩,何况惹到他了?
关羽道:
“大哥……刘荆州已经归天了……”
“啊……”
刘备闻言愣了一下,两眼垂泪道:
“景升兄,你怎么就……”
说罢,号啕大哭,还未等两旁众将劝慰,关羽又道:
“大哥,刘琮现已做了荆州之主。”
“什么?”
众将闻言惊诧,自然知道其中玄妙。只有诸葛亮轻摇羽扇,徐庶面无表情,却像早料到般。
“什……?”
刘备正自伤感,但这个信息量太大不由惊起,旋又垂泪:
“既景升兄决定,我当竭力辅佐刘琮侄儿。”
话虽如此,心中却不由愁闷,看来荆州是没我刘备容身之所了。
张飞见关羽说的吞吞吐吐,不由急道:
“大哥!刘琮那厮降了曹操了!”
“什么?”
刘备这下可再哭不下去了!起身抹了抹泪道:
“刘琮真……”
看到跪在地上的宋忠,不由怒道:
“你既然早知道如此,为什么不早报?”
张飞摁住宋忠脖子道:
“大哥,事已如此,如今咱们先斩了这厮!再杀进襄阳,斩了蔡氏、刘琮,再跟曹操那狗贼决一死战!”
刘备叹息一声道:
“且先住手,此事与他无关,且随他去吧!”
宋忠闻言,忙谢道:
“谢使君谢使君……”
宋忠刚要动,张飞却摁住宋忠道:
“大哥!真放了他?”
刘备摆了摆手,张飞冷哼一声,一脚踢开宋忠道:
“滚!”
宋忠哪还管得了浑身疼痛,抱头便逃。
见宋忠走了,刘备转过头看向诸葛亮、徐庶道:
“二位军师,这……”
张飞又嚎叫道:
“刘琮这个软蛋!大哥,咱们不如杀到襄阳,夺了荆襄。”
刘备道:
“翼德!你且听先生的!”
说罢看向徐庶、孔明,却见孔明点头道:
“依某之见,翼德所言甚是。”
张飞一旁听得来劲道:
“先生也觉着俺的想法不错?”
诸葛亮曾叫张飞唤他先生,因此张飞从来不叫诸葛亮军师。
诸葛亮没有理会张飞,续道:
“使君可以吊丧之名前赴襄阳,诱刘琮出迎,趁机擒下,再夺了荆州。”
徐庶闻言向孔明望去,心道:孔明啊孔明,你修为果然在我之上,若我是你却未必下得了手。
刘备心中暗想:这是一条下策,便是夺了荆州,又有何用?曹操大军已至壕边,我若夺了荆州,军民上下不能一心,死守荆襄枯死之地又有何用?想至此处,摇头叹道:
“景升临危托孤,今若擒其子而夺其城,异日与景升九泉下相见,有何面目?”
刘备如此一说,诸葛亮不由摇了摇头,刘备哪里知道诸葛亮的算计?
若诸葛亮夺了荆襄,以他与蔡氏、蒯氏一族的关系,自是有五五之数统领全郡共抗曹兵。只是如今刘备这么一说,徐庶方才又深望了自己一眼,顿让诸葛亮不觉心生些许愧疚之情,故而欲言又止。
众人正商议间,忽听探马来报,曹军已将至壕边,马上就到博望了。刘备闻言叹道:
“唉!真是破屋更遭连夜雨,楼船又遇打头风啊!”
徐庶、诸葛亮同声道:
“主公勿忧,我等自有妙计。”
二人几乎异口同声,刘备不禁暗奇道:
“莫非二位军师已有妙计?”
二人相视一笑,颇有英雄相惜之感。刘备见二人神态,却是放下心来道:
“只是不知是二位军师有何妙计?还请二位军师明示,以安吾心。”
徐庶笑道:
“我与孔明商量过了,新野非是久居之地,不如先到樊城暂避。现下云长正在樊城督练水师,此军为我军精锐,正能抵挡一阵。若以新野为饵,火烧一场,必令曹军胆寒。”
诸葛亮点了点头道:
“正是,更兼水攻,必大败曹军!”
刘备闻言良久未语,不由叹道:
“我刘备在新野屯居数载,对此地用尽心血,不想今日却要离开,心中却是有几分辛酸。”
诸葛亮安慰道:
“主公,男儿志在四方,新野区区弹丸之地,岂能久居?何况主公只要张贴告示,传谕百姓,百姓定愿相随。若如此,主公又有何所失?”
刘备略思片刻点了点头道:
“不错,军师所言甚是!”
徐庶道:
“既如此,主公、孔明可与百姓先行,一切由我来安排。”
诸葛亮摇头道:
“元直此言差矣!元直上有老母在堂,岂能远离?不若你与主公随百姓先行,亮自有把握。”
徐庶见诸葛亮成竹在胸,亦不推辞道:
“既如此,万事小心。”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三章 精心布置
刘备见诸葛亮要独自留下面对几十万曹军道:
“诸位在此,刘备焉有一走了之之理?”
徐庶道:
“主公,百姓要随我军去樊城,樊城的事情亦不会轻松,若无主公在,怕是难以处置得当。主公与我先行,此地有孔明坐阵,自是无虞。”
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见刘备面带犹豫,张飞也道:
“大哥,有俺在,你就放心吧!俺肯定会照顾好先生的。”
刘备也知道樊城那边还有很多事情要操持,当即点头道:
“三弟,保护好军师,我们樊城相见。”
张飞嘿嘿一笑点了点头,刘备这才放下心来。
二人正要出去,诸葛亮忽道:
“且慢!”
刘备、徐庶闻言均止步看向诸葛亮,只听诸葛亮道:
“主公、元直,樊城锁事极多,人少恐怕难于应付,孙乾、糜竺也一同随你们去吧。”
说罢不等刘备拒绝,深施一礼道:
“一路小心!”
徐庶听诸葛亮要支开孙乾、糜竺,不由深深望了诸葛亮一眼,心道:这二人都是佛门弟子,莫非孔明信不过?只是此时乃非常时刻,徐庶亦不想多想,见刘备深深一躬回礼,也跟着一躬,只听刘备道:
“军师一切小心。”
诸葛亮微微点了点头,二人向孙、糜二先生使了个眼色,二人会意,随着刘备二人一同出去了。
此时屋内便只有赵云、张飞、刘封、糜芳四将了,其余人或已在樊城,或已随百姓先行。
诸葛亮慢步走向窗前,看了看外边的天色。此时正是正午,太阳在南方高高挂着,诸葛亮略思片刻,回头立于点将台前,拿出一支将令朗声道:
“子龙,与你将令一支,引兵马两千,分成四队。自领一队于东门埋伏,余者分三队人马,各自西、南、北三门准备。在城内屋顶,多准备硫黄火油一干燃火之物。今日黄昏,必有大风,但看风起,便可以火箭引燃。待城中火势大作,你引军在城外呐喊,到时敌军自乱。且记只留东门放走敌军,待敌军出了东门,你再由东门外从后击之。天明后与翼德会合,收军回往樊城。”
赵云闻令双眉紧皱,诸葛亮见赵云这个样子,知其有心事,便道:
“子龙有何不解,但说无妨!”
赵云见诸葛亮问起,不得不如实回禀:
“军师,曹军现在博望坡离此地不过区区数里,用不了多久便可到达新野。到时风势未起,如何能借风起火?”
诸葛亮深深点了点头笑道:
“果然是玉质天成,却是了得。”
这句话暗含玄机,在座诸将哪里有听得出这弦外之音?诸葛亮也没解释续道:
“子龙所言甚是,你且放心,孔明自有妙计叫他们黄昏才到。”
赵云见诸葛亮成竹在胸双手一抱拳道:
“子龙多谢军师释疑,某这便去办。”
诸葛亮点了点头,又转头看向糜芳、刘封道:
“糜芳、刘封,与你二人一道将令,尔等各引兵马一千,一半红旗,一半青旗,在新野城外三十里鹊尾坡前屯驻。一见曹军,红旗军走在左,青旗军走在右。曹操善疑生疑必不敢追。而后你二人分头埋伏,见城中火起,便可追杀败兵,事成之后在白河上流接应。”
二将喝诺领命而去,张飞一看诸将都走了,又留下了自己,也不知诸葛亮卖的什么药,恭恭敬敬的打了一恭道:
“老师,某去做啥?”
见诸葛亮抬眼间面色微怒,忙改口道:
“先生!”
诸葛亮这才点了点头道:
“翼德勇猛,吾自有妙用。”
张飞闻言,心下大喜,但面上却绷着脸等着将令。
片刻,却听诸葛亮道:
“翼德,引兵马一千在博陵渡口埋伏,到时自有大功。”
张飞听得没头没脑,也不明白诸葛亮为何叫自己埋伏在博陵渡口,正要发问,却听诸葛亮道:
“你只管去便是了。”
张飞闻言只得领命去了。
诸葛亮掐指细算了片刻,双目微皱,深吐了口气,心道:难道少算了些什么?为何心生不妥之感?心中虽这般想,口上却淡然道:
“天明!天亮!”
两个小道童唱了声诺道:
“师父,有何吩附?”
诸葛亮道:
“去取四轮车来,为师要亲往博望一行。”
不表诸葛亮布置火攻曹军,却说曹仁、曹洪引十万大军为前队,许褚引三千铁甲军为先锋在前面开路。十余万兵马浩浩荡荡杀气腾腾向新野方向开去。正行间,忽听前军探马来报:
“报!将军前方出现异相!”
许褚抬眼望去,却看不到什么异相,目色一沉道:
“速……速……速速报来!”
探马忙回道:
“回将军,前方便是鹊尾坡,只是前方有一大鸟伏在地上背对着咱们,无人敢继续前行。”
许褚抬眼细看,口中道:
“哪……哪……哪有什么大鸟?”
那探马回头一看,可不是吗,这哪有什么大鸟?眼面分明便是一座高山,不由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心下甚是奇怪,但转念一想,自己看错了,莫非前面那么多曹兵也看错了?他揉了揉眼睛,又一细看。许褚虽然头被砍了,但他天生异状,身上有脑,所以也不甚痴傻,见那兵士形状也不像说谎,何况他也没有必要撒谎。想及此处许褚双腿一服务蹬往前走了十几步,不想果然看见一只大鸟卧在坡前。
要说这大鸟可真不是一般的大,不对,不应该用大来形容,这简直就是一只巨鸟,方圆数十里的鹊尾坡竟然被这巨鸟趴在身下,这是何等巨大?若不细看,还真只当是山哩。
但见那巨鸟上身羽毛呈鲜红色,**却是青色胸脯,一双巨目精光爆闪好似正盯着这边看,那目光看上去甚是凶猛,不由另人头皮发麻心生寒意。许褚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一只巨鸟,想来也只在当年黄帝战蚩尤的时候才见到如此凶悍的巨鸟,不由口中喃喃道:
“**!”
当即忙勒住马道:
“且住!某……某去……去……去回禀将军!”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四章 鹊羽千叶
前方有巨鸟阻路,许褚回奔飞报曹仁。
曹仁闻报惊疑不定,若说这么大一只巨鸟,似乎只在上古时代才听说过,怕是早已灭绝数十载了吧?便是连天界怕也没有这么大的鸟啊?当下心中惊疑不定,往鹊尾坡方向一望,却哪里看的见?当下奇道:
“仲康,不会看错吧?”
许褚双眼溜圆道:
“哪……哪能看错?”
回身一看奇道:
“奇……奇了怪了,怎……怎么没了?”
曹仁心中不由一紧,不觉又望向鹊尾坡,不知道为什么一股阴森森的感觉油然而生。曹仁本是地府中人,对这种感觉是再熟悉不过了,这好似地府的阴魂一般,而且好像还不是一般的阴魂。
曹仁顿生不详之感,沉声道:
“大队且住,待我去前方看看。”
就在此时,忽听马车里一个极有慈性的声音传来:
“子孝,不必去看,大军直接过去便是。”
曹仁听见马车里的声音,忙恭敬道:
“先生莫非已知道此事的前因后果?”
车里的人淡然道:
“子孝,你可知道鹊尾坡的来历?”
说话间,从车内走出一人,只见此人身着长袍,书生打扮,眉毛又长又白,便连胡子头发也是白色的,只是此人皮肤细腻,却并不与这白发相符。也不知为何这么一位年轻书生却生了这么多白毛。
却见曹仁恭敬道:
“还请刘先生明示。”
原来此人不是旁人,正是曹操谋士刘晔。诸位可能有些奇怪,刘晔之名本未在南征之列,却为何刘晔其人却在此地。诸位都知道这刘晔本是阴府谛听,卧听八百里说的就是此物,又因其本是白犬,通体白色,所以虽成人形,却是白发天成。
曹仁此次请刘晔前来相助,自是大有深意,想来上次因错露了敌情已至惨败,当时若有谛听在侧,怎至如此?如今有谛听在侧,曹仁自是大有胜算。刘晔与曹仁本是同侍一主,又都非人类私交甚好,所以别人请不得,曹仁却是能请得到。
只听刘晔捋了捋白须道:
“这鹊尾坡本是东皇太一时期所成。”
曹仁闻言双眉一拧道:
“妖皇?”
妖皇东皇太一前文已作稍许介绍,传闻太一为三足金乌,诞生于盘古左眼所化的太阳星中。在女娲还未造人之前,洪荒大陆上的生灵以妖族和巫族为主。
第一次巫妖之战后划分为妖族掌天,巫族掌地,而此时的妖族太一为首,被称为东皇(因此便有东皇太一之称)。东皇太一所用的法宝传说为盘古开天之时部分混沌之气所化的一口钟(混沌钟),因其被尊称为东皇所以此钟又被称之为东皇钟。后来巫妖大战两败惧伤,东皇太一更是受创身殒,故而称那个时代为东皇太一时代。
刘晔点了点头道:
“此地便是妖族四大护法的鹊羽千叶的葬身之所,当年鹊羽千叶与十二祖巫帝江大战时,因其速度稍逊帝江一筹,最后力劫而死。这鹊尾坡便是这鹊羽千叶败亡落地处,只是千年迁徒,早就物是人非。”
曹仁闻言惊道:
“那为何仲康会见到这鹊羽千叶的真身?”
刘晔没有回答曹仁,而是望向新野叹道:
“新野有高人坐镇,不但知道鹊羽千叶的往事,还知道其精魂虽死,却有摧动其法相惑敌之法。”
曹仁听在耳中似懂非懂。想那刘晔本是谛听,天下之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虽转世人间修行,修为大打折扣,但亦是了不得的人物。听刘晔如此一说,曹仁不由惊道:
“难道还能让这蛮荒妖物复活不成?”
刘晔闻言,摇了摇头道:
“虽不能让妖物复活,却能将这妖物的法身映照出来,将军且看。”
说罢指向鹊尾坡道:
“此地名为鹊尾坡,却是因这鹊羽千叶的缘故。其实此地乃是鹊头之处,鹊羽千叶身形巨大,要接连地形方可看得出其真相。如今却有人用青红二旗召唤出了鹊羽千叶的枯骨,加以此物身上的两种颜色,使人到达一定距离便能看到鹊羽千叶好像真的复活了一般。”
曹仁闻言惊道:
“那此物可有杀伤力?”
刘晔摇了摇头道:
“不可能,这本就是障眼法而已,如何伤得了人?我想此举必是为新野争取时间。莫非,刘备要退军不成?”
曹仁闻言看了看那鹊尾坡连连点头道:
“先生所言甚是,看来这确实是障眼法,必是刘备还没准备好,所以才设此虚阵。”
说罢,看向许褚道:
“仲康,此乃敌兵疑兵之计,必无埋伏,大军速行。”
许褚闻言领兵前去,走近之后果然发现什么也没有,当下不禁大奇,知道刘晔所言非虚,于是引兵疾行。
却说此时诸葛亮正坐在四轮车内,忽见前方信号,知道糜芳、刘封已经退军。他抬头看了看天色,虽然已经日头西坠,却还是比预算的时间早了半个时辰,当即掐指一算,半晌才口中喃喃道:
“原来是这个畜牲。”
却说许褚领兵过了鹊尾坡,正领三千铁甲前行,忽听微风中隐隐传来琴音,那琴音曼妙悠扬,由远飘来,有如仙乐一般,即便是许褚这般不懂音律之人听来也不由为之痴迷,愣在马上忘了前行,更何况普通士兵?
正此时,曹仁、曹洪引着十万之众也过了鹊尾坡,众人方过鹊尾坡便听得阵阵悠扬的琴音,飘飘渺渺,虚虚荡荡,不甚真切,却好似耳朵被那琴音吸住一般,只觉那乐声仿如在耳畔响起一般煞是醉人心神。曹仁道法精深很快便反应过来,侧目看了眼身边的曹洪,不觉一惊,只见曹洪听的竟有些痴迷双眼**,心道:好强的妖法!
曹仁忙朝曹洪喝了两声,这才把曹洪从琴音中惊醒,见曹洪痴痴的望着自己,曹仁这才道:
“且听,是何人在山上弹奏仙乐?”
还未等曹洪回答,只觉得身后刘晔的马车竟在微微颤动,曹仁、曹洪感到异状回头一望,只见那马车不住的颤抖,也不知里面发生了什么。
鬼话三国——现代蒲松龄邪恶解说三国 第五章 高山流水
曹仁与曹洪对视一眼,心中不由同时泛起一种大事不妙的感觉,就在此时忽听里面撕心裂肺一声惨叫,曹仁、曹洪不知道刘晔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同时翻身下马,在车外急唤了两声刘先生,却只听车内又是一声惨叫,再没了声响,更没有人回应。
曹仁情知不妙,哪还顾得上礼仪,上前一步一把掀开帘子,却不由被眼前的惨像惊呆了。只见刘晔昏死在地,双手捂着耳朵,但见手间竟渗出丝丝血渍来。
曹仁忙上前一步扶住刘晔连声唤道:
“刘先生……刘先生……”
刘晔却哪里听得到?只见他悠悠转醒,一醒来便双手捂着耳朵,疼得死去活来,额上更是细汗淋漓。曹仁顾不得思索原因,忙将双手放在刘晔两耳之间。过不了多久,只见曹仁双手间已是白气缭绕,而刘晔的疼痛却好似大减。
曹仁见刘晔似有好转,忙回头吩咐道:
“曹洪,马上派人上山去抓那操琴之人!”
曹洪领了将令,急传许褚上山抓人。
传令兵两耳塞上绵花传下军令时,许褚才从这悠扬的琴音中清醒来,见有兵士前来,忙问缘故,那兵士将事情前后一讲,许褚不由破口大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