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英雄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河马散人
慕容翰坚持自见,说道:“可以立法,只要让全国上下都知道,法律高于一切,高于权力,那么就可以解决。”
“拟定法律的人呢?谁来监督法律的中立?”
望着这对私交不错的年轻人互相争执,杨秋反而觉得轻松了很多,思想是超越国界的,他们现在说的这些东西其实在欧洲已经被讨论过无数次,而且就向两人都赞同的那样,至少目前只需要一个声音,将来.....没人可以预测。所以他洒然笑笑:“去工作吧,你们讨论的太早了,我们还没有完成国家统一呢。”
正如两人说的那样,民党经历了临时国会上高层陡然倒戈的诡异一幕后,引发了中下层的剧烈动荡,民党的报纸和记者每天都在质问,无数人都在揣测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由于民党在这轮政治博弈中几乎全军覆没,使得之前很多被宋教仁吸收进来,以为党派就像白莲教、红灯会那种组织,加入了就能好吃好喝的普通人开始退出。
随着孙先生、黄克强、谭人凤等人纷纷避居、民党元老层也开始褪色,大量杂七杂八的人退出后反而使得一些年轻人脱引而出,逐渐成为新生力量。
然而在这**调整中民党损失也是惨重的,那些墙头草的议员看出民党衰败不可避免,纷纷退出加入了国社党,阎锡山等实权派更是第一时间宣布退出转投国社怀抱,即使战争中也没有例外。由于国社党建立之初杨秋就按照后世现代模式制定了严格而缜密的组织条例和草案,拥有自己的目标和纲领,又格外重视年轻人和技术,在农村地区因为执政后实施惠农政策一下子影响力遍布全国每个角落,短短几个月就是的国社一下子完成了控制国会八成席位的目标()。
对杨秋来说,这个数字意味着他做到了袁世凯和宋教仁都想做,却没有完成的事情,以党派巩固自己的地位,并且可以最大程度避开国会制的掣肘。
在深思熟虑后,他最终还是接受了顾维钧的建议,没有去动剩下那百分之二十的席位,虽然竞争和打压依然存在,但规模和力度却被认为人为压制了很多。而对剩下的两党来说,在传媒极不发达,国民只看谁给了他们好处,谁带他们走出贫穷的岁月里,远离执政权的他们要想夺回百分之三十一的席位,将是一段漫长无比的道路。
但这毕竟是为未来保留下了种子。
3月20日,回到武昌的杨秋分别致信张季直和章士钊,提出国家三党制的构想,并建议国会立刻拟定草案并通过将其立法化。
这个立法让两人惊喜若狂,因为短短十几天内本属于他们的议员就有大半改投国社门下,使得他们都做好了被吞并或者慢慢消亡的准备,但现在有了这部法律,意味着只要民国存在,未来参与执政权竞争的最多只有三个党派,本身就打好了底子的他们终于不用担忧和其它小党派争夺国会剩下的那么一点点可怜席位,只要他们自己不犯错,不要被别人吞下扫进历史,那么国社、民党、共和三党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成为国家的主体结构,就像美国两党制那样,争夺的无非就是执政权罢了。
这是一部绝不公平的党派保护法案,因为这样一来,其它党派想要获得竞选权就必须挤走其中一家,但问题是这三家底子雄厚,国社党不用说了,崛起时间虽然短,但管理模式先进,组织严密,精英和平民结合的发展道路,强大的工商体系支持,以及后来诞生的很大一批国社商业家族的财政输血,使得其未来数十年内都注定是一家独大。
民党虽然惨败但其影响力依然不小,保留下精英反而变得脚踏实地,连杨秋都知道他们总有一天能慢慢恢复,而保守的共和党由于全都是江南士绅派,这些人虽说对党派概念比较模糊,但在东南影响不小,所以国内其他党派要么获得强力支持一夜壮大挤走三家中的任何一家,要么就永远被挡在执政圈外()。
一辈子都拿不到执政权的党派还有必要存在吗?所以很多报纸和自由评论家都认为这是共和的倒退,指责三家利用占据先手的优势打压弱势,但三家都不是傻子,这种草案无疑就是对他们的保护,所以已经完成临时国会全部席位控制的三党第一时间就通过草案并正式立法。
短短半月内发生的一系列政治地震和交易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可以说奠定了民国未来的坚实基础,而在这一连串的运作中,不仅仅是国内,甚至整个世界都看到了远东那个年轻人纯熟甚至超越时代的政治手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对远东像儿戏般的政治建设的看法。
著名的纽约时报甚至用了“伟大变革”四个字来形容这串令人目不暇接的政治变革,就连苛刻傲慢的英国政府都认为,杨秋在用卑劣的阴谋和手段打击政治对手,实现了控制政府和国会的目的同时,也为国家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
ps:这段政治总算写完了,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这一段,但在那个年代里,只有彻底打压掉全部强人,以高压模式通过三党立法,才能真正打下共和的基础,又不影响初期对独裁的需要。因为从历史来看,我无法想象民党高层存在的情况下还能绕开政治顺利建设国家,相比动用武力全部杀掉的彻底独裁,这是河马心中更符合儒家思想的民国解决手段。所以不管是阴谋,还是卑劣,甚至下流无耻,杨秋都必须去做。
当然,这是仅仅是河马的个人观点。
。
。
。
[emailprotected]#
辛亥大英雄 第二一七章 饮鸩止渴
第二一七章饮鸩止渴
隆隆的春雷,划过北京城上空()。&*。《》。最快更新**
相比南京城内诡异、激烈甚至影响深远的政治变革,北京城却弥漫着一股如死去般沉闷的暮色,就连雷声都无法打破。
整个四九城都充斥着颓败的气氛,“卖国贼”、“汉奸”、“北洋误国”等等,或骂人不带脏字,或直言不讳,或骂娘辱人的标语贴满了大街小巷,警察们领着水桶来回奔刷,可这边刷完那边又贴了出来,忙得头晕眼花不说,好几个伙伴还被人打了闷棍。
几天前南京自说自话的一份通电,直接废掉了北洋的中央权威,更结束了北京作为国家首都的地位,南京在经历了数百年的沉寂后被确立为民国新首都,风水转移让很多北京人一下子变得迷惘,失去了首都地位,这里就什么都不是了。所以这些天不停有人叫嚣要打过长江,甚至连复辟立宪的声音都一下子高涨了不少,更多人开始把矛头指向北洋,认为正是北洋的无所作为才导致了北京失去首都地位。
昔日繁忙无比的石狮子胡同门可罗雀,南方公告一出,跑官卖官的游戏暂告段落,政客们是无比现实的一群人,尤其是此刻大战在即胜负未分的时候,宁愿熬着到时候出点血也比现在就表态好。
卫兵无精打采的耷拉眼皮,平日里跑官的进进出出谁不要塞几块大洋,现在没人来后连他们的腰包也瘪了一大截。
段祺瑞的马车停在了门口,卫兵敬礼致敬可这位北洋陆军现任掌门人连眼都没斜就越过了门槛,几个心里不畅快对着他整日挂在胸口,据说每天睡觉前都要把勋章擦几遍放在枕头下,深怕别人不知道他是北洋三杰的行为暗暗啐了一口。
段祺瑞匆匆步入后院卧室,见到杨士琦和杨度正在病榻前聊着什么,一个英国医生正在给袁世凯检查身体()。从他的角度看去,老爷子真是严重了,圆圆的脸瘦了一圈不说,精气神也仿佛不见了,脸颊明显多了不少黑褐色斑块,据老人说,这叫阎王斑,说的是阎王要来拘人了。
这幅模样不禁又让人想起袁家男人活不过六十的事情,好像......没几年了吧?挤到杨士琦两人中间,压低了声音问道:“怎么样了?有没有起色?”
“还是那个样子,原本上次就没好透,这回......心病怕是难了,身体上医生建议开刀,可大总统不愿意只能这么拖着。(百度搜索《》,观看本书最新更新)”杨度摇摇头叹口气。随着赵秉钧和王揖唐的事情被曝光,两人都已经渐渐淡出了北洋核心,袁世凯只得把他召来,所以段祺瑞对他在场没觉意外。
“芝泉今日来有什么事?武胜关打开了?”
“也就是这两天的事了。”段祺瑞瞅了眼还在检查的医生,将两人拉远些说道:“我今天来还是为了钱的事。那个梁士诒躲在天津法租界里,老子派人去他不见,打电话又不回话,眼看河南都乱套了,这月的饷银还没找落!你们说让我怎么办?”
杨士琦眸光寒澈,老爷子这一病,引出了多少幺蛾子?南京自说自话就废了中央,黎黄陂那个无能之辈居然被捧上了大总统,杨秋又不知耍了什么手段短短几天内就控制了国会多数!办成了北洋当初最想办的事情。内部也是不太平,先是河南已经乱了套,张镇芳三番五次要求派兵支援剿匪,姜桂题的毅军没法入陕后明明就驻在河南却不肯援手,信阳又根本不能动,眼瞅着京汉线周边打成一锅粥。
梁士诒避居天津,以老爷子没命令为由死死攥紧交通银行和手里英国人给的两百万英镑款子就是不拨,打什么主意谁不知道?赵秉钧和王揖唐最近也在加紧活动到处刮钱,应该是想逃亡日本了,眼看大战在即,这些家伙一个个都露出了怯色,该怎么办呢?
他看了眼袁世凯,恨不能有什么灵丹妙药能让这位北洋擎天柱马上好起来,要不然别说打了,恐怕自己内部就要先乱了()。恰好此时医生检查完毕,袁世凯翻过身见到段祺瑞,让人垫高枕头,又吩咐搬来几张凳子后问道:“河南怎么样了?”
大家都清楚,这一仗的关键在河南,只要能护住河南拖死国防军几个月,他后面那些民党就要造反了,但想要拖死谈何容易,段祺瑞苦笑道:“姜桂题倒是答应让毅军帮忙,只是命令下去好久也不见有动静,还一个劲催促要军饷。张镇芳也发了三封电报与我,让我把直隶的6师派往河南剿灭这股叛匪。”
“6师和1师身负拱卫京畿重责,要是抽走了就剩下1师和23师,后者还在山海关呢。”杨士琦提醒了几句,但袁世凯没做任何表态,继续问道:“徐州那边呢?”
段祺瑞回道:“香岩(段芝贵字)昨天来了电报,说第二军已经准备好,就等您一句话。曹三傻子和李纯几个也和陈宦一样,要求尽早发兵,只是.....。”他斜了眼杨士琦,咬咬牙:“梁士诒窝在天津,卡住款子就是不拿出来,说没有您的话谁也不能动这笔钱,眼瞅着这月又要关饷了,军心总得先稳住。”
袁世凯仿佛没见到他咬牙切齿的模样,叹口气道:“看来老夫病的真不时候。晳子,前几日英国那边不是说可以继续贷款吗?有消息了没。”
杨度扁着嘴巴摇摇头:“原本英国都表示可以继续贷款,但前几日南京决议一出,他们就改口了,依我看是想等局势明显后再作打算。日本倒是来了两船的军火,看样子是不希望您倒台,可贷款的事情却没提。”
“果然没一个好东西!老夫真算是瞎了眼。”听说英日又把贷款计划收回去,袁世凯也不禁拍拍床沿。他明白,只要自己一句话梁士诒就不敢继续扣钱,但问题是两百万英镑换成银元也不过两千万左右,明显填不满这个窟窿,没有后续款子支持,这场仗就非常难打了。想到这些他猛烈地咳嗽了几下,挥挥手说道:“芝泉和晳子先出去吧,我有事和杏城说。”
段祺瑞本来还想多说几句,但见到他神色不悦只好和杨度一起退了出去,两人一走袁世凯立刻长叹口气:“杏城,看来这回我们是要吃苦了()。”
杨士琦抽抽鼻子心底里也不好受,想起当年的那些事情含泪道:“大总统您别说这种话,咱们手上还有十几万人马呢,没沦落到被人随便捏打的时候!杨秋也不是没后顾之忧,李烈钧已经和他彻底吵翻,江西就在湖北边上,他不得不防。广东龙济光和陆荣廷是世仇,他除非不要广西太平了,要不然就只能先过龙济光这一关。安徽那边我已经去电了,倪嗣冲向我保证肯定能拿下。
现在重要的是您要快点好起来!
梁士诒和段祺瑞最近为了争那笔款子就差没翻脸动手了,毅军那边也得您亲自发话,否则姜桂题就是个两面倒的主。还有河南!几千土匪其实就是杨秋的人,绕山西过来,阎锡山说得好听要彻查此事,还抓了几个军官顶罪,可他是什么人谁不清楚?要是我们赢了,我敢打赌他必定第一个来电报的。
京汉线河南境内足有七百余里,听逃出来的士兵说杨秋派来的人足有好几百机枪,再被他们闹下去要出大事了!现在大伙都等您病好,您只要发句话毅军和河南那边就不敢耽搁,区区两三千人既无粮秣补充,又被十万大军包在中间,足可让他有来无回。”
他说的急促,袁世凯心里也明白,无论是梁士诒还是段祺瑞,或者是姜桂题其实都在看自己,只要自己能好起来这些不过是跳梁小丑尔,可自己好得起来吗?想到这里,他看向了旁边的柜子,对杨士琦指了指:“左边第二个抽屉。”
杨士琦打开抽屉,见到里面只有一个小巧的银匣子,取出摆放在了被子上。袁世凯刚要打开匣子,脚步声从外传来。
卫兵在门口向杨士琦招招手,后者走过去攀谈几句后,眼神一亮,脸上也多了几分喜气。袁世凯见状问道:“杏城,出了什么事?”
“好消息()!好消息啊!”杨士琦急匆匆走进来,激动地说道:“刚得到消息,江西李烈钧发了通电,表示江西不接受黎黄陂的命令,不会参加北伐,也不会把军权交给杨秋!”
“呵呵.....是个好消息,老夫躺了这么久,也算是等到机会该起来了。”袁世凯听到这个消息脸上也不禁闪过一丝红润,强撑着身子慢慢打开银匣。
杨士琦一直在注意这个从未见过的匣子,见他打开自然格外关注,可等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后却猛的瞪大眼睛,因为里面居然是一团大烟膏。他知道袁世凯从不抽大烟,怎么会留有这东西呢?再看看憔悴的脸庞和失去了神采的眼睛,猛然明白了,他这是要用大烟强提起精神!
放在平常或许没什么,但此刻他的身体已然很糟,连英国医生都说必须尽快开刀治疗,这种情况还用鸦片,那就是饮鸩止渴啊!吓得连忙跪了下来:“宫保,不可啊......大烟危害甚大,只有那些愚民才以为能治百病!”
一声宫保,让袁世凯手也微微一哆嗦,可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办法?要么自己爬起来,要么北洋就先内耗死。他又何尝愿意走这步?他自己最清楚自己的身体,没得选了!只能搏一搏,哪怕撑两年,只要能把面前这关给过了,他就能安排好身后事。所以惨笑一声:“杏城不必劝了,都说我袁家男儿过不了六十,老夫这回到要争一争!”
他用指甲挑起一点鸦片,又从床下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枪,审视良久后一咬牙慢慢点上火,对杨士琦说道:“发电报给香岩,命倪嗣冲动手吧!再去告诉龙济光,他回广西就是一辈子的阶下囚。让陈宦先守住,等到倪嗣冲解决安徽,就配合拿下武胜关!”
他说完后,望一眼烟枪,在杨士琦焦急地眼神下缓缓凑了上去。
。
。
。
辛亥大英雄 第二一八章 松坡归来
第二一八章 松坡归来
@@@@
清晨的汉阳,隆隆声已经不绝于耳,湖北钢铁厂依然在改扩建中,从烟囱的数量看就比之前多了几倍()。旁边的湖北工业公司同样焕然一新,三期扩建紧张施工的同时,率先完成的一期和二期从改建完毕后机器就几乎没停下来过,后世大众汽车厂先进的管理模式,计件制、流水线、三班倒等等,都出现在了这座中国目前,甚至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会是最大的军工联合体内。
“听了吗?袁宫保病好了,昨天还亲自理政,召集北洋高级官员开会()。”距离工业公司不远的总参谋部外,两位身着沙黄色作战服的年轻参谋一边走一边悄悄交谈着,内容毫无意外是已经开始的北伐战争。
“已经知道了。”较瘦的见习参谋自豪的扫了眼工业公司,道:“昨晚参谋长还召集大家开会,讨论此事,听司令都非常意外他会这么快好起来。”
稍胖的伙伴不以为然:“这有什么?我一直就觉得他被司令戳穿卖国后无言以对所以是装病,现在开打当然就好了。”
“那倒未必,之前各方面情报都显示他的确病了,而且还非常严重。上次我们二部还就此事讨论过,并请来了几位医生参详,最后他们都,如果病症属实就算送往美国治疗起码也要半年才能好起来。”
“这道怪了,难道他有什么良丹妙药?”
“也不是不可能,13旅西南那次没听吗?副总参谋长受了那么重的枪伤,医生想尽办法就是没法止血,最后他们派人去请来一位叫曲焕章的当地名医,用了自制的药就止住血。这事连司令都被惊动了,还特意外派人送去慰问金,帮曲神医建药厂让更多人用上神药。”
稍胖的见习参谋摸摸下巴,紧张的问道:“袁世凯如果真好了,会不会对前线造成影响?”
“有他和没他的北洋是两支军队,现在岳师长已经在指挥清剿信阳至新野一线外围,前天还并没遭遇太大抵抗,可昨天下午的战报就有了不的伤亡,影响大不大?”
“那怎么办?难道要打成僵持了?”
听见伙伴担忧,较瘦的见习参谋冷哼道:“哼!僵持,他们也配?现在动手的不过是13旅和几个团罢了、一师和二师还没出力呢,真要等动手时就知道前线8个炮兵团的厉害!我告诉,参谋长最担心的不是河南,是南京!”
胖参谋点点头,南京的确是最让人担心的,虽然南京有三个师,可按照国防军标准实际还不满四个旅,吃空饷到了骇人听闻的程度()。部队一年来根本没有好好训练,武器装备也很陈旧,甚至还不如西南国民警卫队,靠这样一支部队是不可能守住南京的,所以派哪些部队去支援就成了关键。但国防军兵力也并非雄厚到无可匹敌,支援南京至少要抽走2个旅,这样一来就必须从湖南调来由前桂军老兵组成的2个旅,可湖南就只剩下2个桂军新兵旅,所以大家都在等云南两个旅的消息。
武胜关方向的外围战斗打响后,总参谋部就彻底进入了战争状态,军官们连走路都带着风,无电线发报机几乎一刻都没听过。
作战地图前,宋子清正在为杨秋介绍目前的形势,何熙、吴兆麟、张孝准、尹昌衡等军官纷纷掏出本子记录着,他们要么是没任务,要么是带部队赶来。连蒋方震也来了,为了此战他还特意从国防大学中抽调70位实习生加入各旅团参谋部,借此机会锻炼实际能力。
宋子清指着武胜关方向道:“战局将分为南北两线,北线就是从四川广元至湖北武穴这段地区,目前我们在这条线上有1、2、3、4、5、6、10、11、12、13和18山地旅总计十一个旅,总兵力约为六万余,我已经命令10旅、11旅经由广元越过边界向汉中挺进,争取三周内拿下汉中推进到宝鸡一线。12旅和18山地旅也走万源和十堰进入了陕西,他们将承担翻越秦岭堵住西安以东,截断与潼关联系的任务,并在发起西安战役的同时拿下潼关,完成与六师晋军两个旅的汇合一起横插开封和新乡。
4旅和13旅负责新野,3旅已经向河南光山运动,骑兵团将继续在河南境内活动,剩余部队将从明天早上开始越过武胜关向信阳进攻前进,以便对北洋第一军实施正面压力,确保其无法抽出兵力支援陕西。
南线是最大的问题,目前南京三个师、浙军一个师和沪军一个旅已经开始调动,但他们能否作战我个人认为是值得怀疑。根据我们的情报,一年多来这几支部队都没有进行过系统训练,武器装备陈旧,反观盘踞徐州的北洋却达到七万余,其中还有曹锟、倪嗣冲和张勋这三支狠辣出名的部队()。由于安徽至今没有消息,江西李烈钧拒绝合作,福建也迟迟不动,广东陈炯明他要对付龙济光也无法出兵,所以如果我们不支持的话,最多一个月南京肯定会沦陷。”
宋子清手指快速移到广西和广东边界:“这是第三战场,龙济光部这几日调动频繁,我们认为他很可能会在陈炯明回到广东的同时发动,三师7旅、9旅和16旅已经做好了进入的准备。所以,我们目前必须从北线抽调至少两个旅支援南京。”
“我们在湖南有四个新组建的桂军旅,其中两个老兵旅已经完成三个月的初步整编和训练,新兵旅组建刚刚完成正在接受训练。在云南还有四个旅,其中五师两个旅肯定不能抽回来,滇军两个旅的番号和编制上已经进行了改编,大部分也都是老兵,这几个月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战术素养也很不错,但他们赶回来至少要等到四月中旬了。当然,我们也不是没部队了,两个警卫师编制和人员已经全部就位,其中101、103两个旅因为都是从各师抽调的老兵,已经拥有作战部署能力。”
宋子清放下手,望着杨秋道:“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不在北洋,而是江西!李烈钧的表态和不合作,引发广东、福建和浙江等地的倦怠。所以!我的意见是,出动四个旅先期打掉赣军,这样我们就能释放出至少5个旅的兵力,也可以让南线明白我们的决心!”
杨秋知道目前最大问题就是李烈钧,但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问道:“我让做的部队整编计划做好了吗?”
宋子清回答道:“一师至五师番号不变,16旅按计划战后将部署海南接受热带训练、17旅进行高原作战,18旅已经是山地旅,所以都将继续维持原番号,六师编制给阎锡山后下辖19至21旅,湖南四个桂军旅暂编22至24步兵旅,其中22和23是老兵、滇军两旅暂编25和26步兵旅。我们的建议是,暂不编师,因为此战过后肯定有很多新部队要加入进来,番号和序列都要打散,各部队不能再继续保持单一省市编制,采用暂编的临时番号将来也更方便。警卫师四个旅分别是101至104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