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生存手册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御井烹香
“是啊,不知道的人,还当权家和张太监熟悉得很,一封信就能左右我们杨家选秀的成败呢。”七娘子喃喃接口。
大太太顿时脸色一变。
太子选秀,主事的张太监又是东宫大伴的熟人,张太监是铁杆太子党,这是不用说的了。
而权家身为鲁王麾下的重臣,居然能在张太监身边说的上话,这里头的涵义,可就微妙得让人都有些害怕了!
见风使舵,是世家惯用的把戏,权家不看好大皇子,想要倒戈到太子这边,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以良国公的尊贵与权柄,就算在太子的阵营里,也很缺这样的老牌权贵。
只是想要倒戈,与已经和张太监相当熟稔,那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权家难道是早在权夫人下江南的时候,就已经投入了太子这边的阵营?
大太太是越想越心惊,从这个角度推演开去,一切好似都有了合理的解释,为什么权夫人已经对小七另眼相看:在太子阵营中立足不稳,想要和一样根基浅薄的杨家结盟,是个很合理的决定。
为什么在这时节上门提亲——以权家的身份地位,和太子打个招呼,把杨家的这个女儿从选秀中黜落,那是再容易不过的事。
只是,权家一直安安稳稳,和达家又是殷勤,谁也没想到他们会叛出大皇子那边。按说,应该是太子安排,潜伏在鲁王阵营的内鬼,又怎么会忽然间大张旗鼓地托了诸总兵向杨家提亲?
这事虽然那不可能立刻传得家喻户晓,但要瞒过有心人,总不是什么易事。权家就不怕……
“你五姐夫没有什么大事。”大太太忽地又提起了许凤佳,“他派来报信的人今天一早就进了城,据说只是受了些皮肉轻伤,耽搁不了多少行程。据说路上遇到的贼人,身量都很高大,他们放倒了一个,那俘虏虽然不肯认,但说话的确带着山东口音……诸总兵,到底是没有出手。”
这时候再看诸家与权家的关系,就看出味道来了。
七娘子心底不禁直冒寒气:只看诸家会肯为权家上门提亲,就知道他们倒戈到太子一边,也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太子瞒着杨家,还情有可原,可怜许家都被瞒在鼓里,那是多深的心机?
当然,更可怕的是,许家人心里有数,只是不曾透露给杨家知道……
外宅的政治斗争,真是要比内宅的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冷酷了无数倍,也险恶了无数倍!
大太太也是面沉似水,垂首沉吟了许久,才抬头叫人,打发立冬,“去前院看看诸总兵走了没有,若走了,就把老爷请进来说话!”
立冬匆匆而去,两母女对视一眼,都是无言。
虽然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小事,但不知怎地,七娘子已经有了一股风雨欲来的预感。
天,怕是真的要变了!
大老爷不久后就匆匆进了正院。
这个封疆大吏在一夜间似乎老了不少,鬓边的银丝白得发亮,看上去,为大老爷平添了不少憔悴。
大太太自然是迫不及待地把七娘子提出的思路,告诉了大老爷。
大老爷也听得很入神。
只是赞许地望了七娘子一眼,就径自沉思起来,目光闪烁,似乎有无限的心绪,正在脑海中流过。
就连大太太也是兀自盘算了起来。
屋内一时就沉默了下来。
半晌,大老爷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一口气中,有七娘子从没有在大老爷身上发现过的心灰意冷。
“要变天了!”大老爷一开口,就为眼前的局势敲砖钉脚,盖章定论。
两母女都吓了一跳。
大太太禁不住就叫,“老爷……”
却是话一出口,就无以为继。
大老爷也没有搭理大太太这个话头,他叫了立冬进来,吩咐这丫头,“去找张总管,就说我的话,派一辆车去山塘书院,把九哥接回来。”
九哥当然是一早就去山塘书院,和同学们一道读书了。
大太太和七娘子都吓了一跳,更别提立冬了。
这丫头的脸色,顿时刷白,转过身匆匆忙忙地出了屋子,连掀帘子的动作都没了节制,叫这水晶帘跌宕起伏,映出了一室的星光。
“把五娘子和六娘子也叫到正院吧!”大老爷放柔了口气和大太太商量,“家里的大事,儿女们还是要知道得好!”
大太太面色煞白,“老爷……”
声音已是有了些颤抖。
大老爷冲她一笑,宽慰地握住了大太太的肩膀,“怕什么,当年风风雨雨都走过来了,也没见太太怕过!”
大太太就露出了一个哭一样的笑,“江湖走老,胆子越小……老爷,咱们家,该不会有事吧?”
“哪里就至于会有事?!”大老爷哈哈大笑,意态又轻松了起来,“不过是未雨绸缪,天变在即,我们家,也要安排后路了!”
七娘子虽没有说话,却也是心若擂鼓,在心底一遍又一遍地推演着她所知道的信息。
在这一刻,她才知道,原来对于这世界而言,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原来对于这时代而言,自己不过是杨家这根蔓藤上的菟丝花,纵有千般本领,身为女子,没有家族,她所余下的东西,也没有多少了!
她恨过杨家,也怨过杨家,更嫌恶过这个庞大而冰冷的锦绣棺材,然而离开了杨家,她算什么呢?
她悄悄地攥紧了拳头,渐渐又调匀了自己的呼吸。
然则,一无所有的滋味,她也从来未曾陌生,她曾两次一无所有,也曾两次在自己的一点点土壤上扎根发芽,就算再来一次,那又有何妨?
就算最坏的结果发生,杨家事败,还可以回西北去!万贯家财,总是能剩下一点,只要人还在,本事还在,就不怕站不住脚,生存不下去!
待到五娘子、六娘子进屋的时候,七娘子已是彻底平静了下来。
事情还远远没有严重到这个地步,杨家虽然不得太子欢心,但的确是站对了队伍,灭门大祸,是不会有的。
只是,她也有所预感: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杨家的日子恐怕是不会太好过了。
大老爷也是心潮起伏,久久未能平静。
他一遍又一遍地环视着这精致而幽雅,富丽得含蓄的东次间,又一遍又一遍地巡视着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就连大太太口中的家常,也都模糊在耳际。
多年往事,似乎又在眼前浮出,上京赶考,得娶高门女,一步一步爬到了今天这个位置……
“……爹,娘!”九哥步履匆匆,进了屋子。“出什么事了?”
一眼看到九哥,大老爷的心,就定了下来。
荣华富贵,死后为空,唯独这一滴血脉,是的确传承了下来!自己将来百年,也有面目见先人了!
他微微一笑,止住了大太太的唠叨。
“九哥,去把隔扇拢一拢,门关关好。”他和颜悦色地打发九哥,“女儿们坐得离爹娘近一些。”
一家人于是就挤挤挨挨地在八仙桌前坐了下来,九哥关门闭户,把东次间通往堂屋与东里间的通道都落了锁。
大老爷又深吸了一口气,才缓缓地开口。
“前儿诸总兵……”
就添添减减地把昨天发生的几件大事,都交代清楚。
“一叶落知天下秋,从年前你表哥下江南起,太子似乎就已经布置下了一个庞大无匹,以天下为棋盘的珍珑局。先拔除鲁王在江南的暗桩,吃相贪婪难看,让天下人都以为皇上身子骨再出事端,东宫不过顺势而为,要笼络住江南这块鱼米之乡。”
“而后特地留下鲁王信重心腹的性命,大张旗鼓押解上京,诱得鲁王发兵来救,这位心腹,若我没有猜错,恐怕就擒后已然投敌……又以选秀来安抚我们江南地头蛇的情绪,就势派心腹封子绣去考科举,大有让封子绣化暗为明,正式接手厂卫的意思。这一番做作,无非就透露了一个信息:皇上的身子骨已经快不行了,胜负就在此番,太子的动作才会这么大,这么急……我们大秦的天,很快要变了!”
七娘子率先露出恍然之色,九哥紧跟其后,面露骇然。
六娘子还在懵懂时,五娘子也面色大变,就连大太太,都听得一脸的惊悚。
“可皇上的身子骨好不好,凭的是谁的一句话?凭的是如今他最重新的御用神医权仲白权子殷!自从昭明二十年,权子殷把皇上从鬼门关前硬生生地拉了回来,自此皇上就再不要别人诊脉,半步都不肯放权子殷离京……说得难听些,皇上的生死,其实只操于一人之手!”
“当权家投入太子麾下的时候,这天,要怎么变,已经不是皇上说了算了!”
“只是权家身为皇长子旗下的内奸,若果这变天的日子,还在将来,他们是不会现在就上门提亲的,这一招毕竟露了马脚。皇长子知道了,不可能不生出疑心。”
“只看权家的这一步,就能知道变天的日子……恐怕亦不会远,而东宫恐怕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鲁王深入彀中却还并不自知,权家这才腾出手来向我们家示好,提起了这门亲事,毕竟最清楚皇上身子骨的人,非权子殷莫属。”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旦变天,我们杨家不可能不受影响。这些年来,虽为东宫效力,但却不得重用,更遭猜忌……”大老爷面上难得地露出了几许疲惫,“这位太子爷手段莫测心计过人,爹毕竟已经老啦,再服侍一个皇上,也有些力不从心……我已经下定决心,等今上一去世,我就上书新帝,告病还乡!”
众人顿时都怔住了。
庶女生存手册 第一百五十四章 政治
第一百五十四章 政治
眼前有余忘缩手,身后无路想回头,并非人人都能像大老爷一样拿得起放得下,把江南总督的富贵荣华抛诸脑后的!
九哥第一个抗声,“父亲想要韬光隐晦,的确是老成稳重,但才改天换日就告病还乡,是否退得太急了些,不知道的人,还当东宫和我们杨家之间——”
大老爷倒有了几分欣慰。
总算是把九哥养出来了!
他捻须一笑,却没有搭理九哥的话茬,而是关切地看向了大太太。
两夫妻胼手胝足,一道从举人打拼到今天的地步,固然大老爷是难得的能吏,但大太太也功不可没,大老爷说要告病,当然不能不考虑到大太太的态度。
大太太面色阴沉,低首沉吟了半晌,才抬头叹息,“老爷的确老成持重……家里的大事,还是要您做主。”
到底是名门闺秀,关键时刻拎得起来!
再一扫视四个儿女,五娘子满面茫然,六娘子咬着下唇兀自盘算,七娘子却是隐隐有了悟之色,九哥也露出了沉吟之色——倒是没有那一等恋栈富贵,一听大老爷的话,就忙不迭出言反对的轻浮纨绔。
大老爷心下顿时就多了几分宽慰:这辈子有了这几个儿女,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小七,”他冲七娘子点了点下颔,“给你弟弟解释解释,父亲这一招的用意吧。”
七娘子扫了众人一眼,见几姐弟都是神色茫然,心下不由叹息了一声。
几个姐妹还好,年纪又小,见识又短,不明白,是题中应有之义。只是九哥在富贵乡里长大,虽然也聪明,但有时候过于傲气,血气一涌,平时的聪明谨慎就不见了,止余一个热血少年……
热血,当然没什么不好,只可惜一个热血少年,是最不适合官场的。
“只看东宫在江南布下了这样大的一张网,一个局,不但没有只言片语透露给我们杨家,甚至连杨家都在他的算计中。就可以知道这位贵人心思深沉手段高妙,并非任人摆布之辈,恐怕对两个养母,也不是言听计从。”她缓缓开声。“从前年小的时候,要依仗养母的势力,如今长成,就不是两个养母庇护他,而是他庇护两个贵人了。”
许贵妃的影响力减弱,杨家在京城最大的保护伞,就有了褪色的嫌疑。
“我们杨家和东宫之间的关系,不远不近,不比许家、秦家、孙家。东宫既然对我们殊乏信任,又借着布局的机会,往江南可了劲儿地安插人手。可见江南这块风水宝地,他是极为看重的,既然如此,杨家身为在江南经营多年的地头蛇,东宫心中难免就对我们存了忌惮。这天一变,杨家若是还恋栈权位,恐怕东宫的手段,也就陆续有来,下台,就下得太难看了些。”
“倒不如父亲主动让出江南总督的位置,让东宫施展手段,从容消化江南,如此君臣之间,还留了一线体面,将来父亲是要再出仕还是在家闲居,都是可以商量的事,京城的亲戚,西北的亲戚,对我们杨家也会格外高看一眼……这一招,或者应该叫做以退为进吧!”
错综复杂,利益交错的朝局,被七娘子轻柔的声音这么一分说一解释,倒是显得井井有条丝毫不乱。五娘子、六娘子都露出恍然之色。
九哥却是有些愤愤,“去年要我们杨家出力,在盐铁司动手脚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嘴脸!过河拆桥、口蜜腹剑……”
说起来,太子的确是又骗了杨家出力,又排挤着杨家,九哥有这个抱怨,也算是人之常情。
大老爷动了动嘴,想要呵斥九哥几句,看了看大太太并几个女儿,却又收了口。
十四岁的少年郎了,不是孩子了……也要给他留些脸面。
却是大太太回了九哥一句,“这就是朝廷,这就是政治!九哥若是还看不透这点,倒是别出仕来得好些。”
屋内的气氛,一下就沉闷了起来。
五娘子神色数变,迟疑开口,“那爹的意思,我们家和许家的婚事……”
单刀直入,倒的确是她的作风。
杨家这一次,才是真的全面收缩,一旦江南总督的职位一去,势力肯定会大为衰弱。官场上的事就是这样,人走茶凉,虽然被大老爷提拔起来的后起之秀,还是会尊敬杨家的威严,但想要在下台后依旧维持对江南三省的影响力,那是痴人说梦。
女人家在夫家的面子,还不都是娘家撑起来的?几个出嫁多年的姐姐还好,毕竟都已经生儿育女,在夫家有了根基,但五娘子作为即将出嫁的新妇,娘家在这时候收缩,她的立场就有些尴尬了。
大老爷就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若是早下这个决心,我和你娘是不会应下许家这门婚事的。平国公府现在正是炙手可热,凤佳那孩子和太子交情又好,怎么看,许家的前途都要比杨家更亮,就算是现在,你嫁进许家,都有高攀之嫌,更别提这一变天……”
他望着五娘子的眼神里,是深深的担忧,“小五,记住爹的这句话,刚出嫁的新媳妇,受气是难免的!你自小娇生惯养,到了许家,就要把骄纵的性子改过来,别仗着婆婆是姨母就玩弄性子,凤佳或者会看在表兄妹的面子上不和你计较。但许家内部也决不是风平浪静,要是被人抓住小辫子,爹娘不是在江南,就是回西北,恐怕也很难给你撑腰……到许家就算受一点气,也不要计较,等到孩子出世,那就好些了!”
大太太更是欲言又止,望着五娘子的眼底,全是歉疚。
本来是把五娘子送过去享用荣华富贵的,却不想政治局势瞬息万变,到五娘子出嫁的时候,娘家或者已经没有那么显赫了……
五娘子深吸了一口气。
她安安静静地点了点头,挺直了脊背,“父亲就放心吧!我不会给杨家丢人的!”
大老爷又格外多看了五娘子一眼,想要说什么,又把话吞了下去。
只是摇了摇头,又看向了六娘子。
六娘子泰然自若,镇定地回望着大老爷,唇边甚至还带了一抹娇憨的笑。
大老爷就又犯起了沉吟。
大太太看了看六娘子,又扫了七娘子一眼,和大老爷商量,“这选秀的事,咱们还要跟着掺和么?今非昔比……”
一家人就都把目光投注到了六娘子身上。
不论七娘子是嫁进权家、桂家,抑或是封家……她的亲事,是肯定不会和皇宫发生一点关系的了,或者说,嫁进皇宫,已经不能把七娘子的价值最大化。
倒是六娘子,眼下进一步,就是太子嫔,退一步,则是嫁进李家为十一郎的媳妇,一条路险峻,一条路平顺,两个选择背后,都有很好的理由……
就看大老爷怎么选了!
大老爷却似乎是走了神儿,一路沉吟,半天,都没有抬起头来。
大太太的视线来回在五娘子和六娘子两人之间打转,五娘子一手托腮,望着房梁发呆,六娘子却是气定神闲,虽然不至于和七娘子说起小笑话,但也是笑嘻嘻左顾右盼,看起来,就好像是并不把自己的终生大事放在心上。
九哥却是神色不定,也正自出神,又不时看一眼表情恬静的七娘子:大变当前,屋内的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心思。
大老爷慢慢地回过神来,又看了看六娘子,不由在心底叹息了一声。
这杨家的庶女,哪一个不是千伶百俐,也就是四娘子稍微木讷了些。
可惜命都不好,没能博个嫡出,否则恐怕将来成就,要比两个嫡女更高得多了!
“选秀,还是要选的!”他下了决心,“这是太子妃做给杨家的人情,我们不以嫡女应选,已是失之轻忽,好在小五和凤佳青梅竹马,多年前两家就已经有了默契,二娘子不至于没法和太子妃交代此事。小六才貌双全,娇憨之余不失分寸——这个太子嫔的位置,还是能坐得稳的!”
只看大老爷下的这个决心,就晓得他老人家心中,始终还是放不下仕途。
七娘子望了六娘子一眼,见她面上不见喜色,更不见失落,心底也不由佩服起了六娘子的胸襟。五娘子却是神色复杂,张口唤了声爹,又止住了话头。
大太太却很欣慰,看了看九哥,连声附和,“以我们家小六的脾性和容貌,虽不说得那位的垂青,但只要巴结好了太子妃,将来一个妃位是安安稳稳的,要比嫁进李家强!”
谈话至此,五娘子、六娘子的亲事算是已经交割清楚,后续虽然还有琐事要处理,但大老爷都开了腔,大太太也点了头,也是再生不出什么波澜了。
大老爷就转过眼看了看九哥,微微叹了口气。
“如若真到了变天的那一日……九哥就跟着我们回乡潜心读书,暂且不要出来考功名了!”
他没有给任何人说话的时间,霍地就站起身,望了大太太一眼,“虽然世道艰难,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们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我怕,这个天,变得,恐怕不会那么的……”
话没有说完,大老爷就收住了话头,若有所思地望向了屋外碧蓝如洗的青空。
一家人都不由得随着大老爷看了出去,仿佛这晴朗的天地,在下一瞬间,就会风云变色。
从堂屋出来,几个儿女脸上都多了心事。
五娘子脸上还剩着的那一点颐指气使、任性骄纵,好像长了翅膀似的,不过几个时辰,就全不见了踪影。
她一路沉思到了浣纱坞前,才勉强换上了欢容调侃六娘子,“我们家六妹有福分,能进宫服侍东宫,多少人,可是盼都盼不来!”
大秦的后妃与前朝不同,均为高门大户的女儿家出身,只看今日的许贵妃,当年也不过是个太子嫔,就能知道六娘子以庶女之身入选东宫,是多大的殊荣。
六娘子只是微微地笑,“五姐就不要笑我了。”
她的口气显然就多了几分敷衍,一边说话,一边跟着两个姐姐往百芳园东翼行走。
五娘子还当她要进月来馆说说话,也就邀七娘子,“一道来月来馆坐坐——爹也实在是,今儿谁都安排好了,独独就不安排你,杨棋你心里,恐怕也有几分着急吧?”
七娘子笑了笑,“六姐只怕是心急着去小花园和七姨娘说话……”
五娘子这才恍然大悟,“我倒是忘了这茬!”
终身有了结果,六娘子当然想和生母说一声。
六娘子对七娘子会心一笑,又冲五娘子抱歉地点了点头,才匆匆穿过竹桥,从侧门出了百芳园。
五娘子才要和七娘子说话,身后又传来了梁妈妈的叫声。
“五娘子,太太请您回正院说话——”
她只得也撇下七娘子,从来路回去找梁妈妈了。
七娘子站住脚,看了看两个姐姐的背影,一时间倒不想就回玉雨轩。
索性去找九哥说话。
大太太刚才倒是先留了九哥说了几句私房话,才派梁妈妈来追五娘子。
七娘子才到及第居门口,就和进门的九哥撞到了一块儿。
“太太都和你说什么了。”两姐弟也没有多客气什么,就在东里间各自坐了,七娘子靠在美人榻上,九哥坐在她脚边,双手捧着下巴出神。
“也没有多说什么,就是勉力我还是要用心读书……”九哥的情绪相当的低落,心不在焉地应了七娘子一句,就径自又出起了神。
“怎么?”七娘子很是诧异,“是舍不得这江南风光,还是舍不得眼下的权位?连父亲脸上的心事,都还没有你一半多。”
九哥唉声叹气,也未曾答话,看了看七娘子,又别过头去,望向了青砖地。
半天,才瓮声瓮气。
“爹在我这个年纪,都能下场考举人了!就连表哥在我这个年纪,也都上阵厮杀,立下了军功……”
这是和大老爷置气呢,嫌大老爷把他看得小了,不愿让他下场,好像自己考了举人,会给家里添乱似的。
她不禁微微一笑,亲昵地拍了拍九哥的肩膀。“你以为父亲情愿那样早就挑起一家的重担?更别说表哥也是被家里逼得没有办法,迫切立功自明……傻孩子,不让你下场,正是因为家里能护得了你,能叫你再多逍遥几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