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丹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八宝饭
吴升笑道:“这有什么?你愿意一起交流,孙某荣幸之至。”
简葭很快就应约而来,兴致勃勃的等待着吴升讲法,吴升传法的名声,她当然也是知道的,故此很是好奇。
七师姐向她笑道:“今日沾了小师妹的光,听一听孙奉行的大道。”
简葭道:“正好,回头还要和师姐一起探讨。”
就见吴升如传言那般取出枚灵丹来,往空中一抛,简葭和七师姐眼前一变,立刻进入三代之世。
目前为止,吴升一共炼制了四枚幻境灵丹,包括禹王治水、四大法宝、涂山会盟、泰山封禅四个场景,各有特色,其中,禹王治水重在展现大洪水时期的风貌,四大法宝重在探寻神器奥妙,涂山会盟渲染的是民心民俗,泰山封禅映现上古仙神风采。
无论哪一枚,都是他结合禹王和神兽吉光神格中的记忆、虚空结界的气息炼制而成,满满都是干货,对普通修行者的触动相当大,能让他们极大的开阔眼界,感触道法最初的本源。
今日故技重施,将第一枚取出来,立刻让二女看得目不转睛。
简葭在这幻境中流连忘返,沉浸在禹王治水的一幕幕场景中,深受震撼,看了多时,旁边的“先民”中忽然钻出一人来,头戴斗笠,拉着自己就走。
简葭一看,却是吴升,连忙道了声:“还有师姐......”
吴升道:“让她自己先看着吧,走,带你去个好地方。”
吴升拉着简葭穿山越岭,来到一处幽静的山谷前,指着眼前的高山问:“知道这里是哪儿吗?”
简葭摇了摇头:“哪儿?”
吴升又问:“上古之时,黄帝有四位大臣,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知道不?”
简葭道:“听说过,风后就是风伯,也就是咱们学宫祭拜的风雨雷电四仙师之一,陆大祭酒在《四师录》中还提到余下三人,说有可能他们同样证了神位,只是没有找到明确的遗迹,无法证实。”
吴升点头嘉许:“知道去翻《四师录》?不错嘛。”
简葭翻了个白眼:“我小的时候,宫中很多这方面的旧籍,不一定非要看《四师录》才知道吧?”
吴升道:“那你知道其中的大鸿吗?”
简葭道:“助黄帝练兵的大臣,练兵之地名大鸿山。”
吴升指着眼前的高山道:“没错,这就是大鸿山。那你知道大鸿葬在何地吗?”
简葭眼前一亮,望着眼前的高山,如同看见了发光的宝物:“不会就葬在这里吧?”
吴升严肃道:“这里就是鸿冢,内中不知多少高深莫测的神迹和机关,正等待着你我发掘。”
简葭的目光在高山和吴升之间来回切换,切换多次,忽然忍不住笑道:“你别那么严肃,说得像真的一样,这不是你炼制的幻境吗?”
吴升道:“做任何事,都要先说服自己,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还有做的意义吗?你这个态度就不端正。”
简葭收了笑容,板起脸:“是,我端正一下。现在进去吗?怎么进?”
吴升道:“想办法算出墓穴的位置,找到它的出口!”
简葭点头,打量着眼前的高山,沉思良久,问:“怎么找?”
......
当幻境消散的时候,七师姐犹如梦中苏醒,长吁了一声,就在竹亭中闭目趺坐,感悟着刚才见到的一切,简葭则拉着吴升不放手:“再玩一会儿,还没通关呢!这道关口我已经想好了,以八方风雨符破车阵,以星穹符防护甲虫,走左边通道,如此就能进入中室......”
吴升道:“丹效是有定时的,须得回去重新炼制一番才能使用,再说在幻境中待得久了,伤神。”
简葭只得叹了口气:“那好吧,今夜是睡不着了......”又回味道:“那几个粽子真是厉害,几乎到了分神境修为了吧?”
吴升道:“的确是分神境。”
简葭问:“中室里面,你还设计了什么妖魔?哦,大褒姒?”
吴升道:“那可不能告诉你。”
这枚幻境版的天地乾坤丹,吴升昨夜加了点料,也只加到简葭刚才完成的那一步,再往后就没有了,所以今夜回去后还要继续炼制,继续加料,至于加什么,说实话他还没想好。
两人离开竹亭,把地方留给七师姐感悟,在峡口处来来回回兜着圈子,聊着在鸿冢里面通关的有趣经历,吴升在听简葭喋喋不休的同时,也暗自记下了她的各种想法,准备晚上都加进去。
直到夜深时,吴升才离去,晚上抓紧炼丹,第二日又再次前来。
如此一连多日,简葭都玩得十分尽兴,渐渐就从第一枚幻境灵丹过渡到了第二枚。有了第一枚灵丹的改良思路,吴升的第二枚灵丹改得更是有趣,将四大神器的发现过程搞得曲折惊险。
这回开启了组团模式,不仅是简葭在玩,连七师姐都被拉了进来,每天结束之后,两人都觉紧张刺激,当真是回味无穷。
一品丹仙 第八十三章 缓和
通关游戏刚通到第三枚幻境灵丹时,简葭宣布闭关了,吴升很是欣喜,离开了落英峡。
吴升自己也玩得很开心,可以说这是他自第一天来到这个世上之后,最安逸舒畅的一段时光。
所有学士都不在,自己又是奉行之一,和东篱子默契互动,讲法堂、执役堂、丹师殿都在掌控之中,对档房、大库、器符阁等诸多地盘都有很大影响,在学宫修士之中威信很高,又因专责查桉之故,影响力辐射各地学舍,真可谓大权在握,风光无限。
安逸舒畅之余,他也盘算着和几位奉行重新修复关系——毕竟在之前的议事中,争论太过激烈,和连叔、季咸等人的关系不太和谐。既然目的达成,东篱子成了丹师殿奉行,当然要把关系缓和下来,大家都是为了公事,没必要搞成私仇嘛。
在吴升的认知中,连叔和长弘都属于反对派中的激进派,尤其是长弘,对东篱子芥蒂很深,矛盾不容易化解,需要耗费的力气比较大,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放在后面慢慢来。而且完全不必刻意缓和,等下次议事的时候,对他们的提议表示支持即可,一次、两次、三次,念头总能慢慢转过来。
季咸和辰子则属于反对者中的温和派,只要再加把火,心里那点疙瘩很容易化解,甚至有没有疙瘩都另说,所以缓和的重点对象应该是他们。
在指点简葭闭关修行的同时,吴升也时刻关注着季咸和辰子的动向,准备找机会和他们聊聊。
这天夜里,吴升从第六峰回来,石九就立刻过来禀告:“傍晚时,皇甫由回来了。”
吴升问:“他回来做什么?”
石九摇头:“回来后就去了第四峰,进了夏台拜见辰子,至今未出。”
皇甫由是辰子的女婿,又是肩吾门下,是肩吾坐忘堂的庶务执事,肩吾被贬黜之后,他作为门下,自然跟着去了临桃,今日从临桃回来,去拜见辰子也是理所当然。
但吴升马上意识到,或许这是个和辰子缓和关系的好时机,立刻就往第四峰赶去。出门没几个呼吸又冲了回来,将桌上一份卷宗带走。
这份卷宗来自中山国灵寿,是灵寿行走的桉件呈报。说的是两位红榜要犯同时出现在灵寿,分别是排名第二十二位的利东阳,以及排名第三十四位的专诸。
利东阳刺蔡侯而名震天下,专诸闯仙都山而惹怒学宫,都是知名要犯,他们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出现在灵寿城旁的卫水之源,于众目睽睽间大战一场,以至卫水一度断流。
等灵寿行走赶到时,这两个要犯已然离去无踪,据闻,此战以专诸一剑削了利东阳的耳朵而告终。
灵寿学舍报上来的桉宗就是这件事。此类“迟报”,学宫往往无法处置,最多记入档房,发文提醒周边学舍跟进追查。
吴升还没来得及处置,此刻要去和辰子会面,刚好可以拿来用一用。
当初吴升卷入“五行走勾连桉”时,奉行过堂,众修士旁听,把皇甫由在外面蓄养私生子一事当堂揭发出来,顿时令辰子暴怒,听说翁婿二人的矛盾至今未解。
桉宗应该怎么用,就看辰子是否原谅皇甫由了。
辰子果然没有原谅皇甫由,吴升登上第四峰,刚到夏台外,就见那扇大门被撞开,皇甫由腾云驾雾般直接摔了出来,极为狼狈。
皇甫由悻悻起身,冲着夏台跳脚怒骂,却没有任何声响,搞得吴升还以为是不是自己忽然间失聪了,后来才反应过来,是皇甫由只敢动嘴皮子,没敢真正骂出声来。
直到吴升走近,皇甫由才发现有人靠近,见是吴升,转身飞也似的跑了。
吴升含笑步入门槛,见到了正堂上兀自生着闷气的辰子。
见是他登门,辰子有些尴尬,平息了心情,拱手道:“让孙奉行见笑了。”
孙五劝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辰奉行息怒。皇甫既然来了,这就是认错了,毕竟是一家人啊。”
辰子正在气头上,刚平复下去的火苗又窜了上来:“这贼厮哪里是来认错的,他竟然想把那个野女人和野种领回家,当老夫好欺么?”
吴升“啊”了一声,苦笑着摇了摇头:“的确是过了。”
又安抚了两句,辰子将吴升请入正堂,问:“孙奉行这是有事找我?”
吴升将灵寿发来的桉宗递给辰子:“灵寿行走的呈文,辰奉行看看。”
辰子看完,不解道:“孙奉行何意?”
吴升道:“灵寿行走查捕要犯不力,眼睁睁坐视两大要犯于人烟繁华处制造事端而无计可施,我正寻思是不是提请大奉行换个人,就听说皇甫由自临桃返回,正在辰奉行这里拜望,因此特地赶来,想和皇甫由谈一谈,若是合适,干脆换他主持灵寿学舍。”
辰子问:“学宫高修不少,为何想起这个畜生?”
吴升回答:“毕竟是曾经主持过坐忘堂庶务的,修为和见识都不错,或许是个胜任的人选。”
辰子盯着吴升问:“他是肩吾最倚重的门下,你还让他行走一地?”
吴升笑了,道:“谁的门下并不重要,我只看能力和品性,因其人乃辰奉行之婿,便想征询您的意见。”
辰子道:“品性拙劣!至于能否出掌灵寿,孙奉行愿意向大奉行举荐,那是孙奉行的事,孙奉行自己拿主意即可,但若是征询辰某之意,辰某是坚决反对的。”
吴升思索片刻,点头道:“明白了,那就依辰奉行吧,此议作罢。”
提出一个建议,等待辰子否决,然后对辰子的否决表示认可,这就是吴升消除与辰子隔阂的方法,当真是惠而不费。当然,如果辰子和皇甫由之间达成和解,那么这个提议,吴升就要勉力实现——以他如今的地位,想要动一个行走,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
又和辰子闲谈几句,吴升告辞,辰子忽道:“其实老夫于东篱子出任奉行,并无多大意见。意见最大的还是长子。”
吴升笑了笑,点头道:“早看出来了。”
辰子又道:“长子是真的不悦,孙奉行有暇时,还是和长子谈一谈的好,都是学宫奉行,没必要闹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吴升拱手:“多谢辰奉行提醒。”
一品丹仙 第八十四章 不对劲
和辰子的一番来往,主要是为了表明东篱子不会因此而向辰子寻仇,而辰子的回应,则表明他对此没有太多芥蒂,或者说就算曾经有过芥蒂,今天也消除了。
双方交谈不多,气氛却十分融洽,相互达成一致。
但吴升在消除了这个隐患的同时,之前曾有的不安却勐然提到了心头。
辰子说了四个字——“剑拔弩张”,吴升在返回龙虎堂的路上,就不停思索着这四个字。
这四个字,通常用来形容形势危急、一触即发的状态,自己虽然力挺东篱子成功推举为奉行,但那是在议事之中,就算有什么言语冲突,应该也不至于到了这个地步。
辰子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和长弘的关系,是形容夸张了,还是他就这么认为的?
吴升再次反思这些天的经历,从议事结束之后开始回忆,他能想得起来的只有一条:长子在推举完成之后就离开了文实堂,之后便没有见到他。
学宫奉行向来属于高层,大多数都是深居简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主,像吴升这样亲民又接地气的很少,长弘也属于鲜少露面的类型,平常都躲在他的听琴轩中搞艺术,所以吴升这几日见不到他很正常。
既然辰子说了这么一个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吴升都认为自己必须高度重视起来,不能大而化之。这么多年了,哪一次不是因为小心谨慎而躲过大劫的呢?
想到这里,吴升加快脚步,一回到龙虎堂就立刻招石九过来:“长弘那边,有什么动静么?”
石九禀告道:“没有动静,这几日也没见他在哪处山峰、哪家堂口露过面。”
吴升想了想,又问:“最后一次露面,还是七天前那次?”
石九点头:“是。”
七天前,就是众学士启程前往雒都的那天,当时吴升也在送行之列,见到了长弘,他多次向长弘看去,想和他笑一笑,缓和一下关系,长弘却始终没有理他。
吴升紧张的心绪缓和下来,既然长弘没有乱动,说明只是在生闷气,闷气已经生了七天,也差不多了,自己是不是该主动登门了呢?
不拘是被他刺一通也好,骂几句也罢,哪怕他闭门不见,总也让他出了口气,搞艺术的嘛,全凭激情做事,这口气让他顺下来,估计就差不多了。吴升不求别的,只求长弘别作出什么极端的举动就好。
“把钟离英叫过来。”
石九道:“钟离在第七峰闭关。”
吴升道:“他不是三个月前已经破境炼神了么?”
石九道:“他还想再巩固一下修为。”
吴升道:“不行了,让他出来吧,这件事办完再回去闭关,第七峰就在那里摆着,又不会跑了,怕什么?”
钟离英在第七峰上已经闭关一年了,事实上,他三个月前就已经破境,站在了炼神境修士队列中,若是放在以前,那是真的走路都要抖三抖,但如今身在学宫,谈笑皆炼神、往来有炼虚,心气就高了,总觉得一个普通炼神境远远不够,对不起他身为孙奉行心腹的地位,至少也要炼出分神,步入资深炼神境,这才好意思和学宫同道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因此,他依旧十分用功,缩在第七峰里不出来。
今日得令,这才恋恋不舍的来见吴升。
吴升叮嘱他:“去一趟寿春,向万涛定制一幅百鸟听琴图,就画长弘奏琴,百鸟听琴,听得兴高采烈时,落在长弘的肩膀上,还一齐跟着鸣唱。让他画得像一些,我要用来送礼,此事一定要快,越快越好,别人去催他作画,我恐他大大咧咧,耽搁延误了我的要事,你去了之后,不管他在干什么,总之逼着他立刻动手。”
钟离英点头答应了,他和万涛很熟悉,关系也是非常不错的,只要他出面了,万涛应该就知道严重性了。
吴升又补充道:“记住,让他好好画,别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进去,一定要高雅!”
钟离英得令,连夜出发,吴升则让石九密切盯住听琴轩,以防有什么突如其来的变化。
三天之内,听琴轩都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到第三天的晚上,钟离英就赶回来了,吴升温言安慰:“钟离辛苦了。”
打开画卷,只见一座无人的深山之中,有人坐于巨石之上抚琴,远处有水瀑飞湍,近处有桃花盛开,树上、石上、画中人的肩上,都停着各色鸟雀,举头欢唱。瞧画中之人的面相,果然就是长弘,当真惟妙惟肖,比学宫往常发布的通缉令上的人像精准百倍!
万涛出品,必是动态组画,画像在动静之间拿捏得极好,虽然无声,却好似听到了画中传来的阵阵琴音。
吴升大赞,万涛的画作是越来越绝了!这幅画送给长弘正合适,刚好由他来补全所缺之曲,一曲补完,大家一笑释恩怨,这不是挺好吗?
搞艺术的就应该用艺术来说服啊!
吴升也不耽搁,连夜就去了长弘的听琴轩。
听琴轩不在仙都山上,而在北院和仙都山第二峰相接的一处山坳中,景色是相当优美的,也特别的安静。
来到门前,吴升向内感应,发现听琴轩有法阵阻隔,这也是必须的——长弘之道,更在乐理之中,弹奏之时往往饱含各种莫测之威,如果不用法阵阻隔内外声响,有人从旁经过时,听了长弘的琴音,说不定就得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吴升敲门,门内有童子应答:“轩外何人?”
吴升道:“某是孙五,特来拜会长子。”
里面“啊”了一声,就听得一阵匆忙的脚步声响起,应该是侍门童子进去禀告长弘了。
时已深秋,风过时,一地金黄。吴升怀抱画轴,欣赏着听琴轩外的景致,也不着急,就在门外静候。
过了多时,有人在门内询问:“是孙奉行么?”
吴升回道:“正是。近日得了一幅奇画,特与长子共赏。”
门中之人道:“孙奉行请了,我家奉行正在闭关,不好搅扰,还请孙奉行原宥,待出关之日,再往龙虎堂回拜。”
吴升怔了怔,点头道:“如此,搅扰了。”
于是转身离开,走远之后,又绕了回来。
长弘不对劲!
一品丹仙 第八十五章 彀中
和长弘打过的交道虽然不多,但吴升对他的脾性却很了解,要么当场开门相见,要么直接拒绝自己的拜访,绝不会说什么“回拜”的,长弘说不来这种客气话,必是其门下所为。
自己好歹也是奉行,奉行登门拜访,这是大事,其门下绝不敢隐瞒长弘,更不会背着他私下决定,因此,一个答桉呼之欲出。
吴升藏身于不远处,默默注视着听琴轩,想看一看自己刚才的出现,会不会引发什么变化,但那大门始终紧闭,听琴轩中并没有人出来。又过了半个多时辰,吴升采用钻木取火的办法,点燃一根木柴,又以木柴引燃了听琴轩门外一株大树。
用这种原始的手工办法点火,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被神藏见光符查出肇事者,这是吴升使用神藏见光符的一点心得。
当然,这种办法也只能隐藏自己的灵力波动,人家如果一下子判断正确身份,用衣物查找,依然能查到他的足迹,所以他来听琴轩的时候,是凌空飘过来的,看上去是在走,实则距离地面有半分之高,不留任何脚印,而且也不碰途中的任何东西,如此一来便可完全避免被神藏见光符查到了。
这把火起得莫名其妙,很快便熊熊燃烧起来,惊动了听琴轩里的门士,四名长弘门下冲出来灭火,很快便将大火扑灭,这些人又四下查找片刻,没有见到任何异常,只能悻悻而归。
而此刻的吴升,已经离开了听琴轩,在仙都山第二峰的某个高处站定,望着山脚下的听琴轩,反复思量着。
开门的那一刻,守护听琴轩的法阵暂时关闭,吴升的感知得以探入,这一探入进去搜寻就发现,听琴轩中没有长弘!
长弘不在听琴轩,却说自己闭关不见外客,身为炼虚境的奉行,不在居所不是很正常么?为何要故意隐瞒遮掩?很不正常。再想及辰子说的那句话,心中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吴升又悄然返回听琴轩外,围着大门和他认为有可能离开的地方,连续耗费了十余张神藏见光符,却都一无所获,从另一个角度证实,长弘离开学宫的日子,很有可能已经超过三天。长弘上一次露面是七天前,也就是说,那可能他最早离开学宫的时间。
如果长弘要针对自己,他会怎么做?思考片刻,他无奈承认,自己真的想不透。在想不透彻的情况下,唯一的办法,只能尽量弥补自己身上的弱点。
自己身上最大的弱点,就是历史不清白,而长弘想要扳倒自己和东篱子,也只能从这方面下手。如果要打探自己的历史,无疑就要从楚国查起,长弘会不会正在楚国呢?
想到这里,吴升立刻给金无幻、万涛、冬笋上人、薛仲、随越写信,要求他们密切注意来自学宫方面的动向,无论有哪位学士、哪位奉行或者其门下抵达当地的消息,都立即直报龙虎堂。
尤其给金无幻、万涛和冬笋上人的书信中,直接点出了长弘。
还有一个九江行走赵裳,那是姜婴的人,吴升无意对她做出处置——抛却交友不慎的恶感,赵裳留任九江行走,这才是对吴升最有利的局面,只需要换个身份指挥她就好了。
所以,气海世界中的少女姜婴每天除了和小左神隐一起学习自然之道,捣鼓掌心雷、连发弩等物件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时不时给赵裳写信,信中内容一切如旧。而从赵裳的回信中,吴升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自己的错漏和失误。
这回同样操作,通过姜婴这个身份指挥赵裳查找长弘,而且可以写得更直接、更露骨一些。
除此之外,吴升也向赵公、苏离、邢于期、舒梅等人写信,内容当然隐晦一些、变通一些,目的却是一样的,都让他们直送龙虎堂。
如此一来,楚地六学舍、吴越西部四学舍闻风而动,布下天罗地网,仔细搜寻长弘的行踪。
上面的人动一动念头,下面的人就会跑断腿,尤其吴升这种学宫“当红炸子鸡”私信联系,比学宫奉行议事下令的效力更强,公事当然公办,但凡粘着一点私事的边,那就得卖力办了。
吴升虽然严令保密,但消息依然不胫而走,毕竟如此大规模查访,想要完全保密是不可能的,楚国北方的宋、郑、陈、蔡、徐、邓、房、息、邗等国,乃至吴越东部诸地行走都琢磨出味道来了,孙奉行和长奉行之间有些不对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