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丹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八宝饭
阳神外游,需要大量真元护持,免受神识外散之忧,到深夜时,天地乾坤丹耗尽了灵力,渐有向虚之像,算下来,已在外畅游了整整一天。
天地乾坤丹返回吴升体内,气海世界沉寂,太极球进入自行修炼状态,吸纳着天地灵力,转为灵沙,继续增强着气海世界。
吴升修行一日,大为惊喜!
相比资深炼神时期,转化速度快得让人不适应。资深炼神时,每天可转化七百余粒灵沙,进入炼虚后,每天可转化六千余粒,如今是资深炼虚,每天转化的灵沙足足接近六万粒,相当于每个时辰近五千粒!
只要他耗费时间修行,比吃什么法器、灵丹、灵材都要快得多,可以说,从今日起,他彻底告别了“大量嗑药”的修行方式,终于可以潇洒美丽、风度翩翩的趺坐修行了。
惊喜依旧不断,除了太极球转化天地灵力为灵沙外,吴升发现自己这一天还多了五万余灵沙,这些灵沙是自方池中而来,由崇信之力转化而成。
经过认真比较,两种灵沙虽然都在大量积累着真元,都可用于斗法,性质相同,但在构筑气海世界时,却又截然不同。
太极球转化的灵沙主要在精微之上下功夫,比如气海世界沙盘的显示上,过去一座山由四、五百粒灵沙构成,如今则细微到由两千粒灵沙构成,每增加一粒灵沙,都令其精微程度更增一分。
崇信之力转化的灵沙则不同,主要作用于气海世界的外延,将已经停滞很久不再增长的世界范围,向外不停扩展,每转化一粒灵沙,都令其土地更增一分。
吴升瞬间明悟,仙神之道,除了自身打坐修炼外,接受崇信之力也十分重要,修行是身内身外同时进行的,不仅自身要刻苦努力,于外也要赢得世人崇信,如此才是大道正途。
看来,禹王神道绝不可放下,还需继续拓展下去。而自己得了禹王的神格,所有对禹王的崇信,便是对自己的崇信,所有崇信之力,都会纳入自己的气海世界,增强自己的修为。
大道已经畅通,唯剩努力积累。
目前有五、六万人崇信禹王神道,每天为自己提供五万灵沙,若是自己每日不理外物,趺坐苦修,如此算下来,最多两年,灵沙总数便可破亿,由此合道。
但吴升绝不会为此满意,如果有十万人崇信禹王神道,所需时日是不是可以加快许多?如果有二十万人信道,岂非不到一年便可合道?
除了畅想之外,他还专门试了一次幽魂转生阵,打开了禹王的虚空结界。
窗灵在空中悬浮,依然散发着刺骨的冰寒,过去这扇窗户隔绝内外,无法进入,但今日,却无丝毫阻隔,任由吴升轻松进入,就如在自家房舍中随意翻窗一般。
进入之后,再无黑漆漆的虚无,而是一片广阔的苍茫大地。当他踏足这片土地的时候,九大分神齐齐仰望,膜拜叩首,向这方世界的主人致礼。
这片世界的主人头一次步入自己的神识世界,满足的贪看良久,迟迟不愿离去。
一品丹仙 第二百三十九章 规划
气海世界便如真实世界一般,日升月落、花开花谢,运转如常,唯有世界的主人吴升才能感受到,如同驾驭着一艘巨大的航船,沿着虚空中的某条通道行进着。
谈不上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或是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因为虚空之中本就没有前后左右上下内外之别,有的只是不停的穿梭、跨越……
来到世界的边缘,眼前是一片黑暗,混沌中的黑暗,比禹王神格存在的混沌天地还要浓郁稠密,又或者轻灵虚无,这两种矛盾至极的感受融在一起,共同构筑了世界的边界,边界之内是自己的气海世界,边界之外,是虚空结界。
在这里停留的一天之中,吴升感受到了气海世界边缘向外的扩张,只不过扩张出去的地盘很小,常人肉眼几乎难以察觉,大概只在一指之地——横指而非竖指。
这是五万余禹王神道信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每天一指,一年下来也不过两丈左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距离也会慢慢缩短,因此,争取信众就是必然的要求。
遗憾的是,禹王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她神格中残存的东西很少,大量关于仙神的记忆在传承时都消散了,吴升从中获得的很多信息都是模湖和朦胧的,只能起到一些指明方向的作用。他不太清楚世界扩张下去之后,除了真元的增益外,还会有什么别的收获,只知道世界越大必然越好,努力就是了。
他从气海世界中退了出来,关闭了窗灵,回到眼前。
巨大的洞厅中早就没有了之前的种种喧闹,雨不再下、风不再刮,无电闪雷鸣、无江河崩腾,唯有寂静,偶尔只听得钟乳石滴落的水声,啪嗒一下,在洞厅中回响。
禹王神像依旧矗立在方池边,只是失去了之前的神力威压,看上去便如普通的神像,一尊罕见的巨大神像。
方池中也干涸见底,积满的崇信之力被吴升吸收,化作了气海世界的灵沙。
看上去,龙门坛只是仙神留下的遗迹,没有了任何神力加持的痕迹,吴升却知道,这座祭坛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每一滴落入方池中的崇信之力,都被神像实时吸纳,送入气海世界,只不过这个过程无人能分辨出来。
随着洞府精气神灵被抽取一空,金无幻和庸直已经不再需要行功抵抗,但他们没有离开,而是继续趺坐于此,体会着刚才的所有感悟。
乘崇信之力而抵彼岸,和禹王神像近在迟尺,感受仙神之力自身边流过,他们虽然没有分润仙品神格,却在离吴升最近的距离上感受到了其中的点点滴滴。
所谓见者有份,绝不是说说而已,两人都收获了莫大好处,在感悟中修炼着神识。
吴升没有搅扰他们,而是继续完成自己的收获——云纹。
龙门坛实质上便是承载山河鼎的鼎灵,吴升的九大分神孕育九大神婴时,之所以炼成九鼎之形,便是炼化龙门坛鼎灵之故。在炼制的过程中,吴升获得了这座山河鼎上镌刻的云纹,足足有七十二个,经过甄别筛选,其中的四十八个云纹是自己已经有过的,其余二十四个,是全新的。
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于同一平面……
每一个行星,都沿着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耗时近月,吴升终于将二十四个新云纹领悟完全,令自己掌握的云纹达到三百一十个。这些云纹被他逐一打进气海世界,继续丰富完善着这个世界成长和运行的规则。
世界更像世界了。
当他完成最后一个云纹的领悟时,金无幻和庸直双双收功。
金无幻分出第三道神识,庸直则分出第四道神识,各自修为大进。
这两位再看向吴升时,感受到了吴升的巨大变化,不由凛然。
“吴兄入虚了?”
“大夫神识生婴了么?”
吴升端坐祭坛,微笑道:“一点机缘,不足称道,你们不也修为大进了么?我观直大郎分神有四,现三关逆反之兆,有窥虚实境像之意,金老弟动静相推,内外之形有道全之像,不过数年也将近水火交接之地,皆大欢喜。既然如此,今有所思所悟,愿与你们共参。”
这是要指点传法了,两人肃然,各坐一旁,翘首以待。
吴升道:“神分三乘:初乘、中乘、上乘。到最上一乘,无所作为。真元逆返,至结花离胎,再返至灵根之初,此时声臭俱泯,廓然太虚。此时用阴阳之道,效男女之生,玉液炼己之枢,金水铸剑之要,树天地之灵根,洗阴阳之骨骸……”
吴升直接将如何神识生婴的法门传给两人,这法门其实并不用于他自身,他神识生婴的路子和别人不同,走的是丹道,但入了资深炼虚境后,不仅过了生婴这一关,而且还令神婴茁壮成长至阳神之态,再反过头来推断别的生婴法门,就容易得多。
但吴升也强调,这些法门窍要可以借鉴,却不可照搬,毕竟每个人的修行之道皆不相同,只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参考。尽管只是参考,却扫清了两人关于神识生婴的迷障,将来破境炼虚的时候,能省去他们至少六成气力。
他们是自己极为倚重的心腹,不遗余力助其成长,这是吴升作为带头大哥的责任和义务。
讲授完毕,两人齐齐俯首,向吴升行拜谢大礼,有这么一次极为正式的传道授业,双方差不多就沾了些师徒之谊。
地下洞府中不知岁月,也搞不清楚在这里待了多久,金无幻问:“吴兄,禹王洞府之精髓,已被我等收了,如今看上去就是普通遗墟,该当如何处置?”
这个问题,吴升已经想过了:“是到了让更多人知晓禹王神迹的时候了,如今该做的梦也已经做完,终有醒来的时候,你们也可以出去见见天日了。在此之前,二位可以出去替我造势,就说我将于此闭关,准备破境。”
偶然发现遗迹,然后心有所感,闭关破境,这是修行的常见套路,如此一来,禹王洞府的发现和自己破境入虚之事,都有了解释。
至于为什么会先有禹王庙,那也很容易说清,这里出现神迹,野人自发而来建庙,作为扬州行走,由此顺藤摸瓜查下来,继而发现遗迹,完全合理。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吴升打算闭关三个月,用三个月时间来慢慢散出这个消息,最后将陆通请来发掘,学宫的仙神图谱中,自然就有了禹王的位置。
一品丹仙 第一章 灵力瀑墙
金无幻和庸直从禹王庙正殿中的神龛下钻出来时,是深夜时分,两人来到院中,仰望星空,感受着拂过脸庞的山风,各自长舒了一口气。
长居地下三年,虽说偶尔也出来透个气,办点小事,比如照着某位人犯捅两刀,攒点功劳,但心思一直在地下的禹王洞府里,从没有如今日这般真正放松下来。
那些做过的梦,至今仍在两人心中萦绕,久久不散,无尽怅惋。
金无幻叹道:“忽然间有一种出离之感。”
庸直忍不住吟诵:“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金无幻惊异:“直大郎还学会作诗了?梦里学的?怎么没跟我说过?”
庸直翻了个白眼:“大夫作的,你没听过吗?好久没见七娘了。”
金无幻点点头:“回家!”
两人肩并肩出了神庙,各自回家,不久,两个院落中分别响起了沈娘子和香七娘喜极而泣的哭声,这哭声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哀怨婉转、摄人心魂……
禹王神庙事迹的流传,过去三年始终处于半地下的隐秘状态,虽说扬州、寿春、百越各地很多野人村落都在信奉,信众们却在高功的要求下只做不说,但从这一天起,他们终于可以公开祭祀、公开谈论了。自燕落山开始,禹王道很快蔓延开来,扬州、寿春两城也出现了大量传布的趋势。
吴升在地下洞府中闭关,每天观察气海世界的变化,发现崇信之力带来的灵沙开始大量增长,半个月后,就从每天五万粒增长到了六万,过了一个月,增长到了八万。
而每日新增灵沙达到十万大关的时候,时间才过去了一个半月。
如此快速增长,不仅仅是信众增加的原因,也有信众们可以公开祭祀传布有关,在这种热烈的气氛中,每个人贡献的崇信之力,都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因此,气海世界每天向外扩展出去的距离也很快达到了二指宽,并且向着三指大步迈进。
就在吴升欣喜的关注着气海世界扩展,算计着真元量累积的时候,气海世界猛然发生一系列频繁的巨震,这艘在虚空结界中航行的大船似乎撞到了礁石一般,停了下来。
北方边界处,原本由浓郁稠密灵力构筑的虚空结界,正在猛烈翻滚,兆示着即将发生某种变化。
吴升坐不住了,再次献祭幽魂转生阵,亲自降临气海世界,前往北方结界。
九大阳神全部聚集到他的身边,沿着结界查看。
一眼望不到头的浓稠灵雾翻滚着,如同一道高不见顶的灵力瀑布,瀑布中好似有无数巨龙盘旋,诡异莫测。
这道看似无边的瀑强终究还是有边的,搜寻一天之后,吴升找到了它的两端尽头,东西横跨二百八十余里,差不多是气海世界北境的四分之一,大概位于北界的西侧。
两端之间的二百八十里内,是翻滚的浓雾,之外的其余结界,却和过去没有任何区别,显得极为静谧。
吴升仔细搜寻着禹王神格中残存的记忆,却一时间没有结果,这些记忆实在太过模糊,唯一留给他的,是某种警示,让他一定要小心提防——这也是禹王留给他关于虚空结界和仙神之道的最大财富。
看了看身后的九大分神,吴升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将“恐有危险、小心在意”的神念传给他们,九大分神尽皆得令,各寻山头加以戒备。
气海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反馈,或者说就是真实世界一比一的大沙盘,完全依照真实世界的地形演化而成,只是没有那些城镇村落——因为气海世界并无大量人口,只有左神隐这个孩子。
它的北部边界就是真实世界中吴升最远到过的北地,西起郑国新郑一带,东至齐国临淄,当然,新郑和临淄两座大城是不存在的。
出现异状的北界就在郑国新郑以东至陈国项城附近,而九大分神自然也就沿着这条边界戒备,构筑一条防线。
戒备的防线,当然不会紧贴着翻滚的灵力瀑墙,谁也不知道瀑墙的翻滚意味着什么,各种未知的危险皆有可能。
所有九大分神选择的是远离瀑墙三十到五十里的两条山脉:
西为新郑附近的伏牛山,东为项城西南的界首山。
伏牛山稍长,以银月弓为首,琉璃火髓、火狐、法盾和妖蛛为辅,各居一座山头;界首山则以方白剑为主,率钩蛇、翠镯和妖藤,同样摆在各处山巅,监视着天边那条翻滚的灵力瀑墙。
吴升自己,则向前抵近至灵力瀑墙前,观察着瀑墙的变化,感应着里面可能存在的威胁。
在真实世界中,他的神识感应已经达到四、五里地之远,对所有的灵力波动都有清晰的反馈,而在气海世界中,几乎可以感应所有方位,无论远近,都在神识照应之中,但清晰度却大大不如真实世界,究其原因,还在于气海世界这座大沙盘的精微度不够。
一座大山,由两千粒灵沙构成,吴升的神识感应也就只能投射到两千个分布点上,一个点在五亩地左右,大概是一块长、宽约二十丈的土地。这么大的投映反馈,自然称不上精微,分辨起来极为模糊。
由此,吴升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到,太极球转化灵力的修炼方式,同样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
当然,无论感应能力如何,他都穿不过眼前的瀑墙,感应力被这浓郁的灵力结界阻挡,对瀑墙内的一切都无法感知。
沿着灵力瀑墙巡视了两天之后,变化逐渐明晰起来,这道墙的翻滚越来越剧烈,但也在渐渐消散,换言之,构成瀑墙的浓郁灵力正在翻滚中发散,而且是加速发散,消散于气海世界之中,成为气海世界的一部分。
这些灵力并没有转化为灵沙,却极大充裕了气海世界的灵力,令世界更加灵动。
这当然是件好事,作用不亚于单纯增加灵沙,但吴升已经顾不上评估其带来的巨大收益了,因为他已经隐约看见了瀑墙对面的景象。
他向后退到了百丈开外的一座十余丈高的小山丘上,从这里,他能看得更加清晰。
一天之后,瀑墙随着一阵大风而彻底消散,露出了对面的景象。
眼前,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题外话------
拜谢谢愚生的大额打赏,感谢道友第四盟,叩首,记在小本上!感谢新西塘的打赏,多谢道友们的月票和推荐票。
一品丹仙 第二章 鹿
对面是一片辽阔的原野,地势起伏平缓,鲜有山丘之险。在这一望无际的大原野上,溪流蜿蜒,水草丰茂,每隔数里便有参天大树,冠盖如云。
那草也繁盛高大,最矮的也有一人多高,高者甚至可达丈许,犹如森森之林,大风起时,一阵哗哗作响,层层跌宕,又如海浪惊涛。
这片土地就突兀出现在吴升眼前,景物与气海世界格格不入,连接处却又天衣无缝,好似原本就是一体。
灵力结界既然消散,吴升的感知力也就穿了过去,却感受到重重阻隔,仅能延伸过去百丈,便再也无法探知,而这百丈距离,感知也模湖得很,比自家的气海世界还要大为不如。
吴升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的感知被对面某种力量阻滞、压制了。
与此同时,他也同样感受到来自对面的某种窥视,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好像被一只隐藏在暗处的凶兽盯住了,自己成为那凶兽的猎物。
吴升紧张的注视着对面的风吹草动,同时将提高警惕的神念传给后方九大分神。
两个世界的交界处寂静了片刻,很快,对面茂密的草丛中便听见了窸窸窣窣的动静,这动静声越来越近,在吴升感知中,很快反馈到某种灵力的波动,正从对面迅速接近。
吴升找准方位,紧盯着波动传来的方向,许久不曾使用过的飞鸿剑浮现于头顶,指向即将出现的目标。
一丛犄角最先探了出来,紧接着是一个鹿头,很快,鹿身也自浓密的草丛中钻了出来,立于交界处驻足不前,四处打量着吴升的气海世界。
这是一头梅花鹿,但犄角异常尖锐,在日头下泛着寒光,两只眼睛盯住了山丘上的吴升。
吴升也盯住了它。
人鹿对视,互相打量。打量片刻,梅花鹿原本黑亮的眼珠忽然变了颜色,呈两颗猩红的珠子。
随着眼珠颜色的改变,梅花鹿忽然冲着吴升呲牙,那一排锋锐的牙齿立刻露了出来,骇了吴升一大跳。
什么玩意儿?
看着是梅花鹿,但吴升知道,肯定不是普通的梅花鹿,至少它的尖牙和血眼就不正常。
这应该属于异世界的妖兽了,没错,吴升已经将对面连接过来的世界定性为异世界。
正凝目观察这头梅花鹿时,沿着分界线熘过来几只羚羊,这是吴升气海世界中生长的动物,它们显然是被高大茂密的草丛所吸引,过来啃食的。
行到梅花鹿近前,这鹿忽然低头,向前急速一跃,锋锐的鹿角直接捅穿了一只羊身。这只羚羊被梅花鹿凌空挑起,咩咩惨叫着,继而被甩上半空,落下来时,被梅花鹿张嘴叼住,大口大口进食。
剩下几只羚羊显然被吓傻了,咩咩叫着不住后退。梅花鹿口中的羚羊还没吃几口,又盯上了后退的几只羚羊,头一低,准备再次捕食。
这梅花鹿性情残虐,喜好血食,最关键的是贪得无厌,要是放进自己的气海世界,大量物种必将毁灭!
吴升心念动时,飞鸿剑出手,划过一道白光残影,几乎就在瞬息之间将这血眼利齿的梅花鹿一剑斩为两段。
资深炼虚境,对真元的收发、对灵力的掌控,都远非过去资深炼神境可比,已经能够依稀捕捉到虚实之间的那一丝转换。梅花鹿被斩为两段后,自己甚至都没有感受到异样,还对着吴升龇牙,就在这个微小的动作间,前身后身分离,各自倒向一边。
落地的梅花鹿头又最后龇了一下牙,才终于死去,血水自身体断裂处狂喷,犹如涌泉,但洒落在地时却只有不到一半,剩下的一半,渗入飞鸿剑斩出来的虚空之中。
吴升来不及为自己入虚之后的第一剑得意,就再次感应到灵力波动,又一只梅花鹿自草丛中探出。
飞鸿剑再次出手,将刚探出来的鹿头一剑斩飞。
接着是第三只、第四只......
大量梅花鹿如潮水一般涌了出来,冲进吴升的气海世界,几百只、几千只、上万只,狂暴的鹿蹄蹬踏着地面,震动天地。
飞鸿剑频频刷出一道道白光,将一头头狂奔的梅花鹿斩杀,但在庞大的数量前,一柄飞剑无济于事。
吴升从储物扳指中飞出所有收藏的法器,剑、戟、斧、锤、钩、叉等等,心念操控间,在身前一里内布下十余团银光,竭力阻挡狂涌而来的鹿潮。
堪堪斩杀了上百头梅花鹿后,一道凉意直刺神识,自草丛中飞出一头巨兽,有丈许高,背生双翅,形如鸵鸟。
这巨鸵天赋使然,带着强横的力道,双翼张开时,有无数风旋缠绕,托起他巨大的身躯,离地三尺,恶狠狠的扑了过来。两只巨大的铁爪,抓向吴升。
吴升双手圈转,向着空中打出一掌。
掌力中裹挟着充沛的真元,在空中可以肉眼见到真元的轨迹,好似一只透明的巨掌,迎向扑来的巨鸵。
这巨鸵迎头撞上了真元掌力,悲惨的嘶鸣一声,浑身羽毛被真元击散,飞得漫天都是,光秃秃成了一只巨大的肉鸵。
这肉鸵顿时摔落地上,砸出一个大坑,身上伤痕累累,肉翅和脖子都歪了,坠连着身子,却依旧没有死,扑腾着跃出坑来,挣扎着继续向吴升抓来,其悍勇竟至于斯。
资深炼虚一道真元掌力,竟然不能一击而毙,这巨鸵显然已是高阶妖兽了。
吴升隔空向他补了一指,在它身上打出个前后贯穿的血洞,这才彻底将其击杀。
将巨鸵击杀后,又是三头巨鸵扑向吴升,吴升废了一番手脚,将它们扑杀后,又有更多的巨鸵出现。
除了巨鸵外,自草丛中又涌出十几头更为高大的梅花鹿,一跃便是三、四丈高,双蹄如锤,将吴升立足的山丘当场踩崩。此外,它们头上的犄角还能发出丈许长的剑罡,锋锐无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