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医国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江中游
而其中精锐之中的精锐背嵬军,数量更少,只有步兵一万五,骑兵三千这么多。
这一次北征,连番恶战之后,损耗也很巨大,其精锐兵力数量更少了。
这么一点兵力,就弄出席巻天下的大势来,凭什么?
无非就是岳飞这个名字而已。
有他的旗帜在,众多反金人士就有了主心骨,金兵畏之如虎,朝堂也心怀戒惧。
对于这一点,张南倒是看得通透。
对宋室朝廷的想法,也挺理解的。
如今岳飞名望太高,一呼百应之下,早就势大难制。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其实是把他供起来,不再领兵打仗,最多做个文官参赞一下军机。
如果还让他打下去,随着收复河山的希望越来越大,真的拿下了开封,打败了金国,直打到漠北,取得灭国之功,还怎么去封赏他?
除了把皇帝让给他做,还能怎么办?
到得那时,世人只知岳元帅而不知皇帝,只听岳元帅指挥,一声令下,做什么都成。
这还了得。
到底是赵家天下,还是岳家天下了。
不得不说,身为掌权者,想得就是有点多。
你有没有反叛的心思不重要,有这个实力也不行。
所以,有些时候,实力强了会招灾,名气大了也会惹祸。
岳飞必须死。
这就是南宋上到皇帝下到群臣的想法。
而且,还不能让他取得灭国之功,否则就来不及了。
按张南的想法,如果想要破局,岳飞也不是没有办法,那就是在铡刀临头之前,先行一步发动,直接反了。
这显然也是做不到的。
成也名声,败也名声。
别忘了岳元帅的名声是怎么回事。
是“精忠报国”。
他只要一举起反旗,人设就崩坏了啊。
前面口号喊得山响,要打金兵,要报效国家,忠于皇帝,这样召唤起来一大票人,转眼就说要造反?
这不是伪君子,真小人吗?
那还有谁会跟他?
当然还是有的,只不过少了一些,以后的路难走一点,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希望。
但是,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岳飞的性格问题,他总是抱着侥幸心思,对朝廷还抱有期望,那是决不会反的。
就是太阿倒持,生死授于人手,没救了。
所以,动手的先机,他也是抢不到的,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朝廷剥了他的军权,并且,即算是心中不甘不愿,也不得不乖乖的跑回朝廷受死。
“莫须有”的罪名是怎么回事?
无非就是随便寻一个错处来深挖。
但凡做官领兵,还有不违规的吗?
就算做清官做成包拯和海瑞那样,想要找毛病,那也是一找一大推。
自己立身清正,家人呢,仆人呢?总能寻到错处的。
总之,照林安博的话来说,岳飞如今是名望太盛,进退两难。
而张南这里,却是名声点错了方向,传出的勇名,并不让人太过信服,也根本无法给别人太多信心,相信他能带领众人打退金兵,保住地盘。
这样,危机是没有,但是,好处也没有。
“因此,将军必须扬名,才能集众。不但要传扬勇武之名,更得传扬忠义之名。方能取得名份。”
林安博话语铿锵,目光闪闪。





大医国手 第二百六十二章 出谋划策
一旦认了主从,进入谋士状态,林安博精气神立刻不同,颇有几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味道。
张南发现,他还是有些小看这年代的读书人了,这批人每日里研究着四书五经,先贤思想,向往着治国齐家,牧养一方;更是时时刻刻在揣摸人心,脑瓜子的确是好使得很。
这是一个把书读活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年代,而林安博显然就是其中佼佼者。
跟现代社会的那些读书人比起来,或许在见识上有很大差距,在思维深度上却是一点也不差,甚至犹有过之。
“东家祖上传承天波扬府,如今虽是人丁不旺,但名望却一点也不低。林某游学期间,就听过不下三个版本的杨家英雄话本,但凡说起杨家往事,谁不说一声忠烈满门,如此声名,不用实在太过可惜了。”
“的确如此。”张南眼睛一亮。
他一直以来都没有太过在意自己的隐性身份,现在想起来,自己的确是身在此山中,不识真面目。
这个时代,人人讲究忠君爱国,忠字当头,孝义为先。
你跟别人说民主,说自由,信不信别人当场就喷你一口浓痰。
所有人都在无条件的服从朝堂,忠诚皇帝,就算是叫他们去死,也不怎么懂得反抗。
一切苦难当头,委屈不公,都认为是自己命不好,是有奸贼当道,不可能是皇帝不好。
即使皇帝亲自下令杀他们全家,也会当做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引颈受死得了,并没有太多怨言。
所以,在这种褒奖愚忠,宣扬愚忠的年头,有着一个忠义名声,那是千金万金都买不到的利好。
林安博又道:“还有,最奇妙的是,岳元帅打出的迎回二帝口号,东家你也能打,甚至更加名正言顺,还不用在乎如今的朝廷……”
说到最后一句话,林安博的神情有些不自然,声音变小了许多。
这话意思,张南也听明白了。
迎回二帝迎的是谁?
就是徽、钦二帝。
姑且不论这两个皇帝治国如何,是不是明君,但他们代表的是故国。
是正统。
杨家将活跃的时代,效忠的也是那个大宋。
甚至北地中原所有百姓认可的其实还是这两个皇帝。
而如今的南宋皇帝赵构呢,只是一个逃亡过江偏居一隅的儿皇帝,根本就不是第一继承人。
说白了,尊他为帝其实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前些年,赵构还哭着喊着要迎回父兄,要报仇、要雪耻,近些年来,他已经不再喊口号了。
只是一个劲的想要与金国求和,想要安安心心的过自己的好日子,完全不记得还在金国苦寒之地受苦受难的皇室成员,包括他的那个皇帝父亲,皇帝哥哥,也不想再听人提起。
这种做法,真的很令人心寒,有些仁人志士是不太想要效忠于他的。
这也是岳飞喊出“迎回二帝、恢复河山”能蛊惑许多人的原因所在。
宋室江山人心还在。
金兵虽然占领了北地大部分土地,实际统治了宋朝数百万百姓,终究还是控制不了人心。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就算暂时性的虚于委蛇,屈服了下去。
但夜深人静的时候,那些遗老遗少,谁不是垂泪直至天明,想念着宋室王朝,做梦都想着恢复以往的江山。
这种想法,有着历史的局限性,但不得不说,的确是大部分人所想所思。
林安博出得这个主意,说起来是求的忠烈之名,解决的还是名份的问题,大义的问题。
想要出头上位,总得有个名声,不然就是山贼土寇,又怎能干成大事?
真的打出了这个口号,一以贯之。
张南甚至还可以不再去理会如今偏居江南的南宋小朝堂。
他有理由这样做。
你那皇帝是自封的,我效忠的从来就不是你赵构,而是徽钦二帝。
所以,朝廷但有所命,别来找我。
随便怎么到行逆施,竟然不会被当成反贼,真被逼急了,还能反咬一口。
林安博的计谋好就好在这里了。
有没有正义名份,真的很重要。
真的操作得好,是可以登高一呼,应者如云的。
林安博提供的这个思路,其实并不新鲜,也不深刻,他只是因势利导的给张南做了个人设……一个适合时代,也适合他身份和性格的人设。
单凭这一策,就不愧为合格的谋士了。
“第二策呢?”听林安博这么一说,张南隐隐把握到了这个时代的脉搏,虽然他现在兵微将寡,却似乎看到了前路所在。
“第二点,就是立威。”
林安搏单手一挥,儒雅之中竟多了几丝英武之气。
这些年来,他东游西荡的,四处逃逸,却也不是没有收获,不但看惯了民生艰苦,也看透了军人的本性。
军中强者为尊,大部分人都是不学无术的,将领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
除了以大义驱驰、以利益牵引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以威严压服。
你比他强,什么都可以,比他们弱,那什么也别说了。
“立威这一点,将军其实已然在做了,但还不够。最好是在战阵之上搏得赫赫威名,盖压同侪。因信生爱,百胜不败……”
林安博斟酌着说辞:“岳元帅名声远播,实在是跟他这些年多胜少败,恢复实地有关。将军不妨也从这方面入手,有些时候无过就是有功。”
“不错。”
张南点头。
虽然是前身做下的事情,他还是有些汗颜。
话说杨再兴是很勇猛,但这些年来,却还真说不出打了什么可圈可点的胜仗。
他虽然杀了不少金兵金将,但是,手下的队伍也基本上打光了。
这样一来,又怎么可能得到将士信任。
楚汉相争之时,当初项羽实力惊天,手下兵精将猛;刘邦声势弱得太多,但最后为什么是刘氏取得了天下,而项羽却只能自刎乌江。
一个队伍越打越少,一个队伍越打越多,谁能给天下人更大的信心?
人心向背,此消彼涨,刘邦胜过项羽其实是理所当然。
林安博其实是在隐晦的劝诫,让张南以后不要热血上头,每一战都争取必胜,不能打的仗不要去打,免得损兵折将,失了声名。
就算是杀了再多金兵,让金兀术颜面无光。若是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战果,在手下兵士眼里,在百姓眼里,其实也根本加不了太多分数。
最多被人称道几句,这人勇猛过人,是员悍将,如此而已。




大医国手 第二百六十三章 十万精兵
“第三策就是争权了。”
林安博说到这里,神色更认真了些。
他小心的看了张南一眼,见对方没有什么不满,暗暗松了一口气。
身为一个谋士,谁不想主家再进一步,甚至再进数步呢。
权力当然是最重要。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
“岳家军本部精锐,尤其是背嵬军,将军是无法插手的,即算是岳元帅退隐,也会掌握在大公子和二小姐的手中,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张南深以为然。
凡是大将都有自己的亲军,吃最好的东西,享受最好的待遇,并且,也会首先得到提拔。
因为恩重,所以,亲军这种,很少会背叛主家。
要么在战场上拼光了,要么以后跟随岳家后人退往家乡,种田糊口,或为家丁,或为护院。
这世界的风气如此,强求不得。
林安博只是猜测着岳飞有可能被逼退隐,倒没有想到更深的一些东西。
张南却是知道岳飞会大难临头,而岳家军那些亲军精锐,到时到底会如何,他还没想好怎么应对,心中隐隐有个想法,时机尚未成熟,此时不说为先。
林安博踱了两步,皱着眉头,又道:“除了背嵬军之外,还有朝廷委派的一些大将,包括前军、中军的一些新进将领,这些人都不好拉拢折服。
一方面这些人都是忠于南方朝廷,令行禁止之下,决不会违抗圣旨;另一方面,他们的家小如今都居住在江南地界,心有顾忌,一旦有变,立即失了战心,拉拢过来,也没什么大用的。”
这批人说白了就是见风使舵之辈,哪方势强,就听谁的。
如果张南能有着如今岳飞的名气和势力,倒是可以试着争取一下,现在是想也别想。
“因此,最值得拉拢的,也最有把握得手的,其实就是忠义社的五万忠义军,还有那三千草莽……”
说到忠义军,林安博展颜一笑,智珠在握。
为什么说这批人是最好拉拢的,因为他们的特殊出身。
真正说起对南宋小朝廷的忠心,说有也有,说没有也没有。
他们其实就是北地百姓自发抗金的人马。
这些年来,有些人死了,有些人转战各方,由小股人马,越聚越多,在一些带头大哥的领导之下,也颇为打出了名声。
岳飞还没有带兵打过大江的时候,这些人就一直在零零散散的抵抗金兵……
当时不成建制,只是偷袭、伏杀,打一打游击战,让金兵十分恼火的同时,的确是算不得太大威胁。
但当岳飞奉朝廷之命,以忠义之名,挥军北上的时候,这些零散部队陆续来投,编入一军之中,威力就展现出来了。
由于是自发抗金,忠义之心和战力自然不用多说。
全是好汉子,是汉家好儿郎。
唯一的缺点,他们的组织性纪律性可能会差一点,除了岳飞那是谁都不服。
应该说,谁带他们抗金,他们就跟谁,甚至不要金银,不要前途,只要抗金,倾家荡产都不怕。
一旦岳飞不抗金了,他们自然也就离开了。
正因如此,他们并不得岳飞的十分信重,也不受朝廷看好。
而这,就是张南的机会了。
“至于三千草莽,他们看上去是乌合之众,不堪大用,真的论及实力,实际上他们才是诸军之首。”林安博叹息道。
“怎么说?”张南心中一动,“莫非是一些江湖高手。”
“就是他们。别看只有三千之众,但来的全都是有些名声的高手,各门各派各山各岭都有好手加入,这些人的门人弟子众多,深扎民众底层,如果真的全部发力,随随便便可以拉出十万大军出来。
只可惜,岳家军所有将领对于这批人并不喜欢……”
林安博满脸遗憾。
这其实是军队和江湖的天然不合导致的情况。
论江湖争斗,小巧腾挪,自然是这些江湖高手厉害,但是如果集结成团,成建制的拼杀起来,则是军队更胜数筹了。
一方是强弓硬弩,大马铁甲;另一方手持刀剑,掌毙腿击,想想也能知道谁更占优势了。
正面战场上,军队自然会占得上风,这是器物的胜利,是纪律的胜利,倒不是实力的原因。
林安博的意思,就是这些人其实没被用对地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武将对江湖人天生不屑,认为他们是乌合之众,派不上大用场。
对于这一点,张南其实是不认同的。
江湖高手用来正面硬拼,排出阵式打仗,那是暴殓天物,浪费大了。
正兵对阵,奇兵扰敌,后世种种经典战例表明,真正的高手在战役之中,发挥出来的能力,往往是那么不可思议。
这批人的真正用途,其实就是刺探情报,伏击,刺杀,以及断粮、下毒等等。
换句时髦点的话来说,他们适合的其实是特种作战。
让江湖好汉跟普通士兵一样硬冲铁骑,那只能说领军大将脑子有坑,也对他们不公平。
“他们现在驻扎何地,杨某不才,正好前去讨教一番。”
张南听得心里痒痒,双眼发光,连忙问道。
关系就是走动出来的,与江湖人打交道,就得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打上几架才显得亲近。
摆着军中大将的臭架子,目高于顶,别说拉拢他们了,不结仇就算不错了。
张南并不是原身杨再兴,并不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
“以将军的勇名,还有杨家将后人的身份,亲自前去结交,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全无缘故的直接上门,难免被人误会,让人觉得是上门挑衅就不太好。
不如让我带路,林某与终南白衣神剑有点交情,他是三千草莽实质上的四大首领之一,以访友的名义前去招揽,以示同进共退之谊,如此更好。”
张南点头认可,“的确,江湖人最重面子,给了他们面子,舍生忘死都不算什么。”
忠义社五万大军,三千江湖高手,只要真正折服这些人,就算等到岳飞失了兵权,军队消散,自己也可以随时拉起一支十万人的队伍出来。
有实力,有势力,再有名义,到时候无论是进是退,都是轻松自在。
比起自己一个人单打独斗,收获自然要强上无数倍了。




大医国手 第二百六十四章 因为他能打
“杨将军。”
外面传来请见声。
得到应可,一个书吏领着几个兵士,嘿哟嘿哟的抬着一件长长物什进了院子。
看模样是兵器。
张南眼尖,老远就见到是一柄长枪,枪身连同枪尖,泛着淡淡金芒,看上去极其吸引眼球。
‘金枪?’
他走上几步,伸手拎起,掂了一下,就赞叹出声:“好枪。”
这枪锋锐度没有试验过,单凭上面的血煞之气就能看出不凡,应该是在战场上经过无数场血战残留下来的兵器,如此还能光亮如新,就能看得出质量很是不错。
其坚固和锋锐,根本就不用怀疑。
最重要的还是枪身重量,让张南极为满意。
他粗略的感受了一下,估摸着能有六十多斤重,以现在自己的力量来说,虽然还是稍嫌轻了点,但比起先前使用的那柄亮银枪,就趁手多了。
“这是?”
他疑惑的望向书吏。
“是二小姐,她今日出城之前,就派小的送上兵器,说将军力大,很难找到趁手的好兵器,这杆金枪得自金兵大将,正合将军使用。”
原来是她。
岳银瓶早就说过,会在颖昌城内稍加休整,立即就要赶赴朱仙镇探察敌情,她竟然还心挂着自己的兵器问题。
张南心里升起一丝暖意。
心想那日比试,看来是给了这个岳二小姐很深的印象。
这不,就专程给自己换了一柄合手的兵器了。
真是有心。
说来也怪。
自从张南入驻这具身体之后,凭借着强大的精神力,牵引搬运气血,体内的五脏得到进一步强化,如今短短几日过后,他的五脏六腑跟以前相比几乎换了个横样,形之于外的,就是他的力量也大幅度增长,体魄不知强横了多少。
如果说以前,他的单膀力量能达到四五百斤,早就是厉害无比的武将猛将,如今几乎翻了个翻,达到了非人的八九百斤力道,再用原来的兵器,就感觉有些轻飘飘的。
有心想学着金兵将领般,拿着狼牙棒大铁椎之类的重兵器杀敌,想想又没干。
实在是,用那种武器,看起来太过粗莽,对自己的形象太过不利了。
如今有着这柄金枪,就再合适不过了。
“替我谢谢银瓶将军。”
张南笑呵呵的欣然收下。
正好,兵器在手,有军士牵来上次掳来的踏雪乌骓马,翻身上了马,跟家里人说了声,就带着林安博准备出城。
结交拉拢忠义军和绿林军的事情,宜早不宜晚。
毕竟,大战一触即发,随时都有可能开打,不趁着休息的时间去办这些事情,怕是忙不过来。
一路打马出城,看着城中军营中透出来的森严强军气象,张南也不由得暗暗感叹。
不管中军统制王贵做人如何,其治军手段还是很不错的。
也难怪,岳飞领兵在外之时,往往都会让张宪和王贵两人轮流掌控中军。
尤其是王贵,他还负责着后勤储备等军务,实在很是重用。
若说这人没有才干,那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
可惜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就算是相处了一辈子,也弄不清心里在想着什么。
也许是这段时间肖长贵两人的“宣传”工作做得到位,张南的勇武之名得到极大传播。
这次到了城门口,驻守城门兵曹张琳见着,老远就迎了上来。
态度十分恭敬。
“杨将军是要出城征战吗?要不要提前准备鸡蛋和豆料?末将提前准备食物,以为将军洗尘歇脚。”
“不用,就出城逛逛,很快就回营。尔等用心守御,仔细来往客商,休让金兵奸细混入城中。”
“喏,末将不敢懈怠。”
张琳拍着胸膛保证,声音深厚应道。
张南瞄了一眼这位城门将,见对方面容忠厚恳,气息沉稳,不由暗暗点头,温言勉励了两句,带着林安博打马出城,扬长而去。
城门将微躬着身子,待到烟尘渐散,看不到马匹影子,才站直身体,满面唏嘘长出一口气。
“大人,那杨再兴如今兵微将寡,与我等相比也好不了多少,对大人您的好意如此不屑一顾,也太过嚣张了吧。”
旁边一个年轻军士轻啐一声,不满说道。
他一面搬来凳子,请张琳入座,一面叫起屈来。
“啪……”
张琳没有坐下,反而脸色黑沉,反手一个耳光扇在年轻军士的脸上,打得他一个踉跄,差点没扑倒在地。
“放肆,杨将军也是你能胡乱编排的吗?这种话不要说,以后连想都不能想。”
1...8081828384...2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