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国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江中游
跟前身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
你说,小孩才四五岁,在后世这还是个学前班的孩子,这时候就开始打磨筋骨,扎马练枪,生活过得枯燥无比,又不开始学习文化,长大了除了能当一个打手,还能做什么。
他就不同了,教育得从娃娃抓起,武力可以以后再打磨,暂时并不用当成主业。
文化知识和社会阅历,却必须得从小学起,头脑清晰了,会思考,会举一反三,再练武起来,也会事半而功倍。
便宜儿子也是儿子不是,总得费点心思。
也许是城外二十里处的大捷消息传入颖昌,此时街道上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百姓奔走相告,一片生气勃勃。
有人一边跑动,一边大声呼喊:“岳元帅大败金兵,直捣黄龙就在眼前,咱们的好日子就快来了。”
“是啊,听说岳爷爷这两日就要进驻颖昌,以后再也无须担心金狗欺压,城外的田地也将重新分配,立功者授田赐银……”
“不知背嵬军还收人不?大壮,咱们是不是也去投军,只要杀得一只金狗,就能升官发财,分田分地。”
“同去,同去,就算背嵬军不收人,加入忠义军也行。再不济,听说杨再兴将军三百骑冲阵,损失有点大,定然是需要补足人手的,先前就听说,有人在募兵……”
“杨将军啊,的确很厉害,三百骑冲击十万大军,追得金兀术狼奔狗突,差点就杀得金酋,追随他杀敌也很不错,只不过,难免危险了一点。”
“哼,杀敌报国,只在今日,难道你怕死。”
“谁怕死了,去就去,那些将军都不怕死,我这一条烂命,怕个球?”
四处全是议论纷纷。
似乎对面的金国很快就要灭亡,他们也立刻要走向人生巅峰。
杨继周抬起头来,挺着小胸脯,走路带风:“父亲,他们在说你。”
“别说话,多看看。”
张南摸了摸他的头,继续往前走,过不一会,他就停下脚步,眼前的茶馆里传出喧哗声,好像听到有人在说书。
说的还是自己。
“肖长贵办事不错,还知道替我扬名。”
张南眼中精光一闪,知道这肯定不是百姓自发宣传,以自己前身作风,其实并不得人心,不可能有人会自发自主的宣扬自己的勇名的。
这多半是两个手下做的好事。
拉着杨继周的小手,两人走进茶馆,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大医国手 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事实证明,无论在家里多么活泼,多么机灵的孩子,如果不带出来走一走,多经一些阅历,总不免会有些小家子气的。
小继周进了茶馆,见得人多,就有点忐忑局促了,小脑袋使劲低着,又是好奇听着四周鼎沸人声,又生怕跟丢了老爹。
待张南被茶博士迎着坐了下来,小家伙还死死的揪着他的衣角,完全弄不清状况。
“坐吧,吃些点心,别怕。”
张南好笑道。
“我没怕。”小家伙一听涨红了脸,许是被转移了注意力,心里的紧张少了点,爬到椅子上坐好,跟点心有仇似的,拿起就往嘴里塞。
只是塞了一口,咀嚼两下,就眼前一亮,也管不得这地儿人多,更顾不得怕生了。
随着耳中一把声音抑扬顿挫的讲着故事,他一下就听入迷了。
台上醒木重重一拍,老者须发戟张,声音转向激昂:“杨将军大吼一声,金狗休走,一面拍马舞枪,直赶上前。沿路只见无数金兵就象秋后的麦子一样,一片片的被伐倒。
金兵大惧,逃散开来,金兀术更是力老筋疲,再也抵挡不得,没奈何,就只能望风逃避,一直逃出数十里路,差点就没被杨将军刺落马下,并且割下项上人头来……”
“好!”
茶馆众人一声大彩,气氛变得更加热烈。
老者自然是说书先生,说得倒是精彩,如果讲的故事主角是另外一个大英雄大豪杰,指不定张南也会高声喝彩。
可现在,就尴尬了些。
他刚刚注意算了一下,在说书老人嘴里,小商河一战,他骑马冲阵,至少杀死三五万金兵,直打得金兀术脱帽割须,逃亡数十里,差点就没有全军覆没那种。
“过了,太过了。”张南溜眼一瞅,就见到小继周正在一旁脸蛋红扑扑的看着自己,眼里全是崇拜,他突然就不太想说啥。
毕竟,眼前的一幕,间接来说,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经历过现代社会的信息洗礼,张南一直都很明白,舆论攻势的重要性。
尤其是在这个消息并不灵通,是好是赖,全靠口口相传的年代。只要有人敢吹,甚至能把死人吹成活人,活人吹成仙人,把女人吹成凤,把男人吹成龙。
嗯,他其实打的也是这个主意。
如今正逢大捷,北地民众,正迫切需要知道前线的一切,知道宋室英雄如何英武神勇,把金兵赶走,收回大片土地。
凡是不畏生死,上阵杀敌,并立下功勋的将士,都有必要被大吹特吹一番。
这其实就是颖昌城的政治正确,错是没有错的。
至于,是不是把杨再兴吹得只比岳元帅差一点点,有些吹得太过了,只要没人管,百姓也肯信,那就是好事。
为什么要安排肖长贵做这种不知羞耻的事情来扬名,张南是有着自己考虑的。
知道历史的走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过不多久,岳家军肯定会随着十二道金牌的来临,从而分崩离析,而自己这些人后果堪虞。
明明是能够一战复国,再战灭金的强悍军力。
一转眼就风吹雨打去。
要问谁最可惜,当然是张南这种某方面有着先知的家伙了。
他想得到一些什么,凭借如今的身份和本事,自然是不够的。
一方面声望不够,地位也不够。
另一方面功勋不够,很难让人信服。想力挽狂澜,总得有人听有人跟随才行。
否则,手下只有那么大猫小猫三两只,又哪里能够继承“遗志”,继续抗金?
打打游击还差不多,想要维持住如今的攻击势头,那是想也休想。
但如果从长计较的话,一点点再行积累,积累出名望,积累出强大兵力,又不知要到猴年马月了,等到岳家军的忠义之人死光逃光,时移事易之下,指不定,南宋都没了,自己都还没成事。
最好的结局,自己能占据了一座山头,能骚扰一下地方。
这让他情何以堪。
好不容易得到名额,来到这个世界,他可不是为了当一个贼寇来的。
古语有云:“惟名与器不可假人。”
又云:“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说的其实都是一个道理。
有着足够的名望,有着大义在手,时势在我,再紧抓权柄,就可以干大事了。
道理基本上就是这样,那么,第一步,他别的也干不了,就只有扬名。
虚名这东西,在有识之士眼里,自然是很可笑。
但在这时候的老百姓眼里,那就是声望,是值不值得跟随,值不值得效死的重要原因。
岳飞为什么队伍越打越大,实力越战越强。
就是因为打到哪里名声就扬到哪里,四处有人投靠,兵力有如滚雪球一般的壮大。
就算是乡间孺子,田头老翁,也听过岳爷爷大名。
张南暂时不指望自己的名声,能超过岳飞去,但这不是在努力吗?
一步步来。
反正,岳飞没出问题前,他是老老实实……一旦出了问题,群龙无首的时候,种种无聊的做法,就可以起到很大作用。
茶馆中的说书先生,只是其中缩影。
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应该还有着无数人在以各种方式帮他扬名。
张南不用一一去看,他相信肖长贵和王石两人。
据他估算,待到从王贵那里拿来的金子差不多花完的时候,颖昌城街头巷尾差不多就全部听说过杨再兴大战十万金兵的故事了。
并且,随着人流往来,还会向着周边各大城池传扬而去。
这时候的军就是民,民就是军,并没有泾渭分明。
也就是说,无论别人信不信,这十余万大军之中,从将军到士卒,基本上听说过这回事。
台上的说书先生说了一阵杨再兴大战十万金兵,追得金兀术逃亡之后,紧接着又说起岳元帅深谋远虑,背嵬军大破拐子马的战事来。
这一回,就多了许多干货……
把堰城大捷说得活灵活现,让人如同亲见。
这也是张南的高明之处,说谎的最高境界,并不是鬼话连篇,而是九假一真。
岳家军大破金兵自然是真的,背嵬军大战拐子马也是真的,杨再兴三百骑冲阵是真的,那么,在这其中,是不是真的杀得金兀术逃亡数十里呢?
不是真的,也是真的了。
谁要说是假的,说杨再兴没杀那么多人,没有追杀金兀术。好,你出来,说说当时你在哪,是不是亲眼所见,凭什么说人家没有做到。
没看到,就提出质疑,那自然是嫉贤妒能,是小人。
因此,说书先生嘴里的故事,并不单只是吹捧杨再兴一人,他还吹了岳元帅和麾下众将,只不过,杨再兴是其中最闪亮的那颗星而已。
其中的弯弯绕,当时,张南跟肖长贵说了好久,说得口干舌燥才把这事说明白。
满意于自己的手笔,张南忍不住就多喝了一杯茶,在满场欢呼声中,就听得一声不合时宜的叹息:“大祸临头,尚不自知,所有人只顾着歌舞升平,却看不出背后的危机,可惜可惜,奈何奈何!”
那是一个身着灰布长衫的中年书生,脸型清瘦,带着病容,此时不知哪根神经没有搭对,在众人兴高彩烈之时,却是眼中含泪,痛心疾首。
大医国手 第二百五十四章 如山如海
“林秀才,明明情况一片大好,你却在这里危言耸听,到底是何居心?”
旁边一人大声喝斥。
四周气氛都有些诡异起来。
看向那中年文士,眼神全都有些不善。
林秀才却是摇头,眼神怜悯的看着众人:“你们不懂,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如今岳家军如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是打了胜仗,甚至还可能胜上几场。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每胜一场,危险就越是靠近……”
“胡说八道。”
“放肆!”
“我还是第一次听人说,胜了还有不好的,莫不是金狗的奸细?”
“林秀才,你好好说道说道,哪里有危险,又怎么胜不得了?”
林秀才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出其中的道理,话到嘴边,又似乎有着什么样的顾忌,只是长叹道:“不可说,还是多做点准备吧,等到金兵卷土重来时,到时也好提前离开。”
说完这话,他脸色沮丧,意兴阑珊,再不介意别人到底信不信,拈起两块糕点塞到旁边的小女孩手中:“朝英,多吃点,等会咱们出城,一路往南,这里不能久呆。”
“爹爹也吃。”
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姑娘,高兴的接过糕点,似乎还不知道世事艰险,对着中年书生甜甜一笑,完全没有在意众人的喧闹。
张南手指微微一抖,差点把茶水都溅了出来。
小姑娘这名字好熟。
姓林,名叫朝英。
这就有趣了。
历史,演义,野史,趣谈……
谁知道哪一种说法是真,哪一种是假?
正所谓,真做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是真亦假。
自己从一个世界,到达另一个世界,这么不科学的事情,也已经发生。
那么,再见到一些不科学的事件,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难怪当初过来之前,绿柳学园校长苏永正有过告诫,尽信史不如无史,一切全靠自我发挥,不要相信所谓的历史。
需知尘封中的往事,谁也不知道到底是真是假。
往往,有些重要事件的发生与结局,都是上位者所希望看到的模样,越是正史,越是流传广泛保存完好,就越不可能不受到当权者的影响。
好吧,这话,张南是信的。
他如果当了上位者,写史者写到自己头上,敢说自己半句坏话吗?那得小心脑袋。
就算史官不怕死,家族和亲人怕不怕死?
行,你舍得全家人命不要,都要写下真实情况,流传下去,那么,我能不能烧书?
面对权力机关,这只是基本操作。
更何况,这方时空,不见得就是原来那个上下五千年呢。
也许是无数时空界面之中的一出小小剪影,因为偶然或必然的一点改变,导致面目全非。
张南如今关注的其实并不是这个世界该如何发展,又会出现什么样的格局,有什么样的力量,他只是单纯的对林家父女感兴趣了。
倒不是好奇于为什么虚构中的人物会出现在自己面前,而是对林秀才感兴趣。
自己能看清宋金之战的走势,那是有原因的。
说起来,多多少少就是作弊。
但这位明显有些落拓的中年书生,身在这个时代,处于迷雾之中,竟然也能够看穿一切,得出一个相差不多的结果来。
这就很不简单了。
要么是哗众取宠的妄人,要么就是智深若海的高人。
而张南倾向于后一个。
“先生请留步。”
茶馆掌柜的是一个满脸堆笑的胖子,已经上了年纪,两鬓已经花白。这人看起来脾气就是极好,走上前来抱拳一礼,亲自端起茶壶给林秀才续了一杯水,笑吟吟道:“依我看来,先生所言似乎意有所指,在下驽钝,不知可否明说。
若真如先生所言,这偌大的颖昌,以及……真到了那一日,说得清楚了,大伙儿也好多上一线生机。”
说到这里,胖掌柜长长叹了一声,眉宇间就全是愁苦了。
他没有说得太清楚,但众人都明白。
若真的金兵杀了回来,他们这些人,以及北地诸多城池,那数十万数百万的黎庶,将重新变得惨不堪言。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异族入侵战争并不是胜胜败败的过家家游戏,其中的血腥和野蛮,自不必多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懂。
真的到了那一天,有许多许多人当狗都不可得,生死两难。
所以,就算林姓秀才真的是胡言乱语危言耸听又如何,听听又不会坏事。
胖掌柜自问三教九流见过不少,一双眼睛揉不进砂子,就连他都没看出来对方是在虚言诳骗,就好像先前所说的话,全都发自肺腑。
他心里一颤的同时,不问个明白,心里着实难受。
林姓落魄秀才停下脚步,眼神一动,也不走了。
他端起茶杯,一口饮下,生生喝出烈酒的豪壮之气。
“若说岳元帅这次北征,如果忽略朝堂因素,就算是金国有着国师坐镇,手中黑风珠也妖异难言,但也不是不可以奋死一搏。
真的没有其他变故的话,直捣黄龙,也有着五分成算……”
五分其实已经很高了。
别看众人吹得牛逼上了天,其实宋室积弱已久,能看到胜利的一线曙光就已经很满意了。
茶馆众人听到这里,就觉得这林姓秀才其实也不是那么可恶。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这般悲观呢?
“先生说的可是那金国国师普风?听说妖法厉害,诡异难挡,难道咱们南朝好汉之中,也有哪位英雄可以抵挡得住?”
胖掌柜更满意了,期待的问道。
“区区一两个高手,就算是再厉害,总有办法对付的,天下之大,奇人异士层出不穷……真到了那么一天,咱们这里,自然而然会有隐士高人出山相助,这也不是不可能。”
“的确如此。”
“可惜的是,如今岳元帅虽然连战连捷,却已是孤军深入……不说后方粮草会不会按时到达,就说那张俊、杨沂中的兵马已然后撤百里,刘光世、韩世忠等大将驻守大江,寸步不前……
朝堂诸公什么想法,还不能明白吗?”
这话说得有些大逆不道了。
虽然很隐晦,却是事实。
言中之意,无非就是说朝堂后方,并不支持岳元帅抗金,已经在准备断他后路了。
要么撤兵,要么战死。
后方断了粮草都是小事,甚至越是往前攻击,越是得罪朝堂。
有人在拼命的扯着后腿。
除非岳飞能够一直胜下去,凭借这一支孤军饿着肚子打下开封,再打过漠北,千里征途,直接灭国,再挥师往南,灭了宋室,否则,那是无论如何也讨不了好的。
但是,问题又来了,以岳飞的性格,能做出这种事情来吗?
明显是不可能。
果然,按他的说法,如今虽然看起来一片大好,却已是进退两难,骑虎难下之局。
还谈什么直捣黄龙,能保得不败就已经算是万幸了。
林秀才话一出口,张南只听得茶馆之中,出现一大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胖掌柜也是变了颜色,嗫嗫嚅嚅口不能言。
林秀才神情有些失望,自嘲一笑:“罢了,说这些也没甚意思,能看到问题的人所在多有,能解决问题的却无有一个,国事维艰,可惜可叹。”
这人显然是个读书读到骨子里的人物,见识不短,胆子也大,只不过生不逢时,无用武之地而已。
如果不出意外,这次的北伐金国,的确会象他说的那样发展,自此无功而返。
从此,宋室暗弱,再也没有一搏之力。
直到后来联蒙灭金,再被蒙古所灭。
汉家天下名存实亡,连皇帝也被赶到东南海边被杀,汉人被杀得十不存一。
活下来的,也只是苟延残喘,沦为猪狗。
在张南看来,这一战,其实就是其中的转折点。
导致汉家天下气运全无。
如果在这时候,能做点什么,改变局势,获得的本源力量,很可能会如山如海。
大医国手 第二百五十五章 拿下
“少谈国事,少谈国事。”
胖掌柜听得林秀才毫无顾忌的言论,心里震动,暗里大叫不妙。
他急急抬头四下张望,诚恳劝道:“先生说得很有道理,的确称得上真知灼见,让人佩服得很,但是,也要当心小人如鬼。
有些话知道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要是惹来祸端就不太好了。”
“掌柜的有心了。”
林秀才深深看了胖掌柜一眼,作了个揖,又摇了摇头叹道:“有些事憋在心里,着实是不吐不快。这天下明眼人其实所在多有,可惜的是,大多数有识之士,都是知道了不说,更别提从中努力周旋,实在是可悲可叹。眼见得局势就要滑向不可测的深渊,实在是让人郁闷难解。”
张南看得真切,这林秀才显然也对刚刚一时义愤失言有些后悔。
说着说着声音就小了些。
可是,他却没有发现,先前在他发表宏论的时候,已经悄悄的有人离开了茶馆。
那人眼神闪烁,又带着丝丝得意,去做什么不问可知。
“见识才学都很不错,更是有一些书生意气,有些人就是这样,就算是一直到老都难改脾性。”
如果没有意外,只可惜了这个小女孩,跟着时不时惹祸上身的父亲,往后的日子会很艰苦吧。
心里暗暗想着,张南转眸望向那小女孩,就见到小家伙完全没有什么担忧,只是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手里的绿豆糕细细啃着,时不时小鼻子轻轻皱起,很是快活的模样。
吃得很慢,也很认真。
就连沾在嘴角的小芝麻颗粒也小心的用手指刮下,放在嘴里轻啜。
平日里她应该也不是经常能吃到美味的糕点,这时就有些珍惜。
吃完了手中的绿豆芝麻糕,小女孩眼里就露出失落神色来,一双眼睛骨碌碌的到处看着,似乎还想要。
待到看到张南这一桌,桌上的八色糕点,先是一呆,紧接着就再也移不开目光,喉咙处还不经意的动了动,显是馋得很了。
杨继周小朋友察觉到了这股视线,坐在椅子上全身扭来扭去,只感觉十分不自在。
他有些无助的看向张南,想要说什么,又有些不敢。
“想去就去,随你。”
张南秒懂小家伙的心思,点头笑道。
杨继周大喜,端着糕点盘子就跑向小姑娘那,两条小短腿迈得飞快,嗡声嗡气红着脸,“还要不要吃?”
“嗯……”
小姑娘微微迟疑,抬头望向自家父亲,见中年书生没有注意这边,又实在是忍不住,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抓起糕点就吃,吃得眉毛弯弯。
许是分享了食物,两个小家伙很快变得熟络,吱吱喳喳讲着张南都有些听不懂的童稚话语,很高兴的样子。
“行,这么小就知道泡妞了,比你老子要强得太多。”
张南有些哭笑不得。
不论是在哪一个世界,长得漂亮的女孩总是很受欢迎的,这不关年纪的事情。
只不过,他事先还以为自家这个便宜儿子会是个木讷寡言的性格,没想到竟是看走眼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