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我花开后百花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锦凰的小说
她轻浅的笑,像吹皱湖面的风,吹进了萧华雍的心里,萧华雍心思一动:“原来呦呦是如此护短。”
“你才知?”沈羲和微讶,她表现得很不明显么?
她一向护短,凡与她情谊匪浅之人或物,她都会护在羽翼之下,不容旁人加害。
“那……呦呦何时护我?”萧华雍堆起谄媚的笑。
沈羲和偏过身,正对着萧华雍:“我还不够护你?”
为了护他,她可是直接和陛下争锋相对,整个天下,哪怕是她阿爹都没有直接对陛下下手过。
除了没有留下证据,她就差昭告天下,她已经与陛下为敌了。
领悟了沈羲和所指,萧华雍唇角一咧,眉梢眼角都染透了笑意:“我以为……以为你只是为大局着想。”
“是为大局着想。”沈羲和颔首,不否认这一点,“你我身在这个位置与时局,许多事情,我做不到如你一般,仅是为了儿女之情,为了一人。”
抬眼见萧华雍唇角笑意浅淡了些许,沈羲和接着道,“我不愿你暴露于陛下眼前,被陛下怀疑猜忌,本就是私心。”
萧华雍做了很多事情,尤其是西北之事开始,东宫已经成了陛下的心头刺,这种情况下,他们夫妻总有一个人要被陛下忌惮,或者夫妻二人一道被陛下忌惮。
若非萧华雍在她心中已经有了分量,以她的心性,自然是看着陛下与萧华雍鹬蚌相争,最后她渔翁得利,陛下知晓一切是萧华雍所为,必将萧华雍视为心腹大患。
萧华雍又是这样的心智手段,两人争斗起来,哪怕有个胜负之分,赢者也一定会大伤元气。她站在背后,见机行事,可以轻易而举成为最大的赢家。
可她没有这样选择,因为她也把萧华雍列为自己人。
萧华雍双瞳晶亮地看着沈羲和,脑子里不断回响着“本就是私心”这五个字。
他的反应,傻傻的呆呆的,一点都没有那个手握乾坤,翻云覆雨的皇太子精明样子。
沈羲和忍不住轻笑出声,噙着笑意无奈地摇了摇头:“北辰,诚然你为西北谋划,是为了我之故,可我不是个感恩戴德之人。这些谋划,并非我求你,故而若你在我心中可有可无,你的任何举动,都感动不了我,我亦不会因此而愧疚感恩,才挺身而出,将你隐于身后。”
她是西北王的爱女,在西北自小就是被整个西北所有高门贵族争相巴结,若随意一个人为她筹谋,为她一厢情愿地付出,她都要感动要动容,她只怕感动不完。
身在高位,对于逢迎讨好她早就心如止水。
“原来,原来竟是为了我这个人……”萧华雍呆住了。
他一直以为沈羲和这样做,是出于利益的最大化,是为了整个大局着想。
到了此刻才清楚,他当局者迷,亦或者不敢这样去想,否则以他对她的了解,她那样的性子,怎会纯粹为了某些举措而感动呢。
她在告诉他,这样的事如果不是他来做。换个人做了同样的事情,她也不会领情,更不会为了替对方遮掩,而强势挡在前面!
这个认知,让萧华雍一颗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





我花开后百花杀 第628章 青丝寄情思
沈羲和委婉表达了自己心里有萧华雍,可把太子殿下高兴得就差手舞足蹈。
眼珠子就差点黏在了沈羲和身上,生怕自己一眨眼,沈羲和就不见了,方才的种种也只是他镜花水月一场梦。
以前沈羲和对萧华雍这样追逐而又炙热的目光极是不自在,现在同样不自在,只能无奈地叹口气,极力让自己忽略。
夫妻两黏黏糊糊,几个院落相隔的祐宁帝却面色阴寒无比,手里捏着一份奏折,这份奏折是江南急报,登州灾情牵动的绝对不止是登州,而是整个天下,江南是苏饶人杰地灵之地,每三年一场科考,录取的大半学子都是来自于江南。
文人最会的就是伸张正义,泼墨挥毫,祐宁帝手里捏着的就是一封江南学子的文章,不少文章已经开始含沙射影,关于登州的灾情,联系到祈福的怪异,再是信王跪求大赦后宫,帝王迟迟不处理,虽未明言,但只要有点脑子都看得出来。
登州与江南和行宫何其远?萧长卿不过在院子里跪了一天一夜,登州百姓联名请命的舒涵都才递到他手上,江南就已经有动作,何时南北之间消息如此灵通宛如比邻?
明显这是有人故意操纵,也是在威胁他的意思,那么是何人在暗箱操作?
有嫌疑的大有人在,首当其冲必然是跪在外面的萧长卿,以及看似乖觉的东宫,自然也不排除旁的人。
这个时候却也没有时间来计较这些,再不大赦后宫,他便是荒淫无度的昏君!
“把人叫进来。”祐宁帝冷声吩咐。
刘三指连忙去外面,吩咐两个内侍把跪了一天一夜,腿都伸不直的萧长卿给请进来。
祐宁帝盯着面不改色,好似膝盖已经麻木,仍旧能够停止背脊,跪在面前的萧长卿:“朕若下旨,大赦后宫,登州未雨,你便是蛊惑人心,扰乱朝纲,朕对你处以极刑都不为过!”
萧长卿面不改色,略有些憔悴的双眸布满血丝,依然闪烁着不屈的光:“百姓不能久等,请陛下即刻下旨,昭告天下,若三日内未雨,儿愿以死谢罪!”
生死博弈的这一步,就是萧华雍不愿意让沈羲和以身犯险的这一步。
萧长卿很清楚现在这个时局,萧华雍与沈羲和并不希望他死,故而绝不会坑害他,只是正如萧华雍所言,一切总有变故,太史监也能误判,这世间哪有真正能次次算对天机之人?
明知如此,他还愿意和陛下赌上这一局,是因为当真有个意外,他便学了当年的老四,来个死遁,脱离了皇子的身份,尚且还有小九在,他站在小九的身后,行事起来反而不会束手束脚。
有些事情身为信王他不能为,但若是无名无分之人,他就可以无所顾忌。
自然身为信王也有好处,各有利弊,无论如何对他的损失并不大。
祐宁帝眯了眯眼,方才他也召见了太史监的人,含糊其辞的模样,一看就是不认为近日登州会有雨,他倒是好奇,是什么给了自己这个儿子如此之大的信心和底气。
目光凌厉地看了萧长卿片刻,祐宁帝一声不吭抓起玉玺,诏书早就在萧长卿进来之情就已经拟订,砰地一声盖了上去。
“刘三指,去宣旨。”祐宁帝吩咐,“送信王回去,朕就看看,登州干旱,是否因为宫中阴气郁积!”
原以为要明日才能听到好消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听到了陛下的圣旨。除了昭告天下安抚登州百姓和江南那群愣头小子之外的圣旨,还有一份给沈羲和的谕令,毕竟大赦后宫,不可能不经过她这个掌宫权的太子妃。
只不过祐宁帝还留了一手,事关国师,让内侍省和宗正寺一起协助她,内侍省由刘三指掌控,宗正寺卿是陛下未出五服的兄弟,是萧氏祖宗的人,自然都是偏向陛下。
沈羲和对此已经很满意,这些人跟不跟着无所谓。
她得到谕令,就由刘三指与宗正寺卿的陪同下连夜赶回宫里。
事急从权,“体弱多病”的萧华雍自然不好跟着她一道奔波,大赦后宫的事情,沈羲和早就开始筹谋,六局二十四司,在沈羲和这个后宫的新主人一回来,自然第一时间来拜见。
而尚仪局尚仪兰氏看到果然顺利拿到后宫大权,且真的办到让陛下大赦后宫的沈羲和,连忙将自己整理好的名单册子,递到了沈羲和的手上。
她要出宫,就得沈羲和放行,即便不出宫,以沈羲和这样的心智手腕,她也应当投靠。
兰氏是个玲珑心肝的人,把一定要剔除的人单独整理出来,很多人条件都符合放出宫门,有些却不符合,但兰氏已经或是拿捏了把柄或是知晓了弱点,都给沈羲和整理好了。
沈羲和身边有珍珠和碧玉,两个人花了半日的时间,就把要放出宫门的宫女名单拟定好,沈羲和直接发给内侍省和宗正寺审核。
刘三指看到好几个自己的心腹眼皮就开始跳,他早该想到太子妃不打没有把握的仗,却没有想到她早早就摸清了路数,只怕太子妃拿捏后宫之心早已有之。
每一个宫女为何放出宫,从适龄到品行不端等理由条理清晰,无人能反驳。
这些人他们想留都不敢留,沈羲和为何要借助大赦后宫来肃清后宫,就是因为这些人被放出去是为了造福百姓,哪怕她们本人都不敢也不能哭天抢地要留下,否则就是违抗圣旨。
名册送出去,沈羲和就在盼着登州下雨,隔日便是约定之日,萧长卿和祐宁帝约定三日内,那就是最迟后日,但沈羲和还是希望今日就能如期落雨。
从清晨到黄昏,仍旧没有消息,一直到子时过了,登州也没有消息传来,沈羲和心口一沉,她不愿歇下,苍茫的夜色中,海东青撕碎了浓墨般的夜空,飞掠而来,给沈羲和带来了好消息,在子时之前登州大雨倾盆而下。
大雨会影响传信,萧华雍了解沈羲和,就让海东青第一时间传过来,沈羲和应该明日就能接到登州的消息。
信纸内还有一个青丝,青丝寄情思,这是萧华雍给她来信的习惯。




我花开后百花杀 第629章 贵妃复位
这场雨下得令不少人揪起了心,祐宁帝对于手中的奏报心情复杂,他更想知晓萧长卿背后是何人在指点,竟然比太史监预算得更精准。
萧长卿敢以命相赌,若没有人给他底气,祐宁帝是不信的。这样一个能够算透天机的人,容不得祐宁帝不忌惮,故而他一早便亲自去探望了萧长卿。
“登州降雨,借了百姓燃眉之急,五郎功不可没。”祐宁帝坐在床榻前,萧长卿膝盖受伤,卧床不起。
“是陛下福泽庇佑,儿不过是病急投医,翻阅了些典籍罢了,不敢居功。”萧长卿格外谦逊。
祐宁帝不会信所谓的后宫阴气积压,导致登州大旱,那么就必然会认为他有高人指点,这也是为何萧华雍不允许沈羲和冒头的重要原因,把他算计进来,就达到了一个平衡,他背后有个算尽天机的人,沈羲和背后有西北兵马。
现在陛下忌惮的就不再只是沈羲和一个人,若是两者出现在了沈羲和一个人身上,陛下只怕顾不得什么颜面不颜面,哪怕是背上骂名也容不得沈羲和。
“太宗陛下在世时,虽有先例,古往今来也仅此一例,大旱却不在少数。”祐宁帝慢条斯理开口,“你倒是好胆色,毫无根据,也敢以命相赌。”
“陛下,既有先例,怎回事毫无根据?”萧长卿低头温顺回话,“儿也是想着登州灾情,操之过急,此事儿总要有人提及,大赦后宫非比寻常,若儿不以命担保,人人争先效仿,何以收场?”
祐宁帝倏地抬眼,眸光凌厉地盯着萧长卿:“可有想过,若未雨你又如何收场?”
长睫微垂,遮掩住眼底所有情绪,萧长卿露出了略有些苍白的唇:“儿只知若登州再无雨,百姓受苦,陛下难做,朝臣推诿,长此以往,必将是国之大乱。
儿身为皇子,领俸禄,享食邑,于上应为陛下分忧,于下当为百姓请命。
旱灾半载,举国上下,自陛下及百姓,穷尽其法也不能化解,儿不知此法是否可行,愿以绵薄之躯,全天下大义。”
萧长卿慷慨陈词,一片拳拳爱民忠君之心,仿若没有听懂祐宁帝的试探和来意。
自此,祐宁帝也知道眼前这个儿子是不会将他想知道的吐露一字半句。
祐宁帝也没有露出半分不悦之色,反而欣慰又赞叹地伸手拍了拍萧长卿的肩膀:“有子如此,父之幸;有臣如此,国之幸。
登州之事,你功不可没,你已是亲王,朕赏无可赏。昭仪跟着朕数十载,虽有大过,也已受了惩戒,念在其子有功,朕便复她贵妃之位,解了其禁足,依旧位主含章殿。”
萧长卿闻言牙槽要紧,面上却十分喜悦,挣扎着要起身谢恩:“儿代阿娘叩谢陛下。”
把荣贵妃放出来,牵制沈羲和同时又绊住萧长卿,还能让所有人都看到陛下对萧长卿的赏赐,只是这赏赐,让萧长卿不想要也得要!
沈羲和才刚拿到内侍省与宗正寺批复的放人册子,所有她要放出宫的人,内侍省与宗正寺都没有留下,满意地点了点头,沈羲和就把册子交给了珍珠:“你与内侍省的内侍一道,亲自去落实,确保每一个人安然出宫,切勿有夹带挟私之事发生。”
“诺。”珍珠双手接过册子就躬身退下,与入门的红玉擦身而过,红玉上前,“殿下,陛下下旨,以信王殿下有功为由,复荣氏贵妃之位。”
沈羲和微微抬眸,神色平淡,早在萧华雍把事情推到萧长卿头上,沈羲和就才道了这样一个结果,萧华雍的用意,祐宁帝对萧长卿与沈羲和左右忌惮,荣贵妃复位势在必行。
轻轻一笑,沈羲和缓缓起身,轻纱滑落,飘下的披帛迤逦于地,行走间银丝勾勒的平仲叶若隐若现,清雅飘然。
“把准备好的人都带上,我们去给贵妃娘娘道贺。”
音未落,人已远,迎风摇曳的平仲叶追逐而去。
宫里留下的人不少,祐宁帝并没有把所有宫妃都带走,但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去寻荣贵妃,只因沈羲和就在宫里,荣贵妃复位但她的宫权已经落在沈羲和的手里。
沈羲和带着二十多个宫娥浩浩荡荡到了含章殿,一身素衣的荣贵妃竟然早早等在了宫门口,她面色虽有些憔悴,却不见丝毫风韵,见到了沈羲和也没有半点不悦与愤恨。
“有劳太子妃来看我。”荣贵妃笑着寒暄。
“陛下下旨,复位贵妃,含章殿的宫娥皆已被发放出宫,我打理六宫,岂好怠慢贵妃,故而。尚仪局了些宫娥,给贵妃送来。”沈羲和淡声解释来由,转过身对着跟在红玉身后的宫婢吩咐,“今日起,你们便在含章殿伺候。”
“诺。”
“这些人如何分配,全由贵妃做主。”沈羲和又对荣贵妃道。
“让太子妃费神了。”荣贵妃含笑将人全部接收,没有一句反驳与挑剔。
沈羲和淡淡一笑,荣贵妃能够屹立在祐宁帝的后宫这么多年,从来不是等闲角色,先前不过是没有和她交过锋,且站在后宫之巅久了,也就生了懈怠之心,这才轻而易举就被沈羲和弄得身败名裂。
这一次吃了教训,倒是把脑子都长了回来。
沈羲和从来不喜与人虚与委蛇:“贵妃娘娘,好自为之。”
“太子妃忠告,铭记于心。”荣贵妃不动神色。
沈羲和留下人,带着红玉等人回了东宫,虽已至九月,可京都酷暑,要十月才渐凉,沈羲和不耐热,却也并没有打算再回行宫,以大赦后宫后诸事繁忙为由,留在京都将该填补的人都填补上。
宫中各方势力的暗桩哪里只有宫娥,还有内侍,只是没有寻到法子将这些人一道给打发,不过独木难支,这些人绝不会单枪匹马潜伏在宫中,应当都会互助,沈羲和把宫娥都遣散出去,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孤立无援,轻易不敢动作。




我花开后百花杀 第630章
秋意渐浓,沈羲和估算着行宫避暑应当接近尾声,萧华雍很快就应该回来,却没有想到登州大雨一直未歇,自那夜起,连续五日都下着,大雨滂沱,不但不歇甚至减小都不曾。
原本狂喜的登州百姓,渐渐脸色开始苍白,就连登州官府都一个个浮现了忧色,景王萧长彦与燕王萧长庚也因为大雨而一直没有撤离登州。
祐宁帝还没松口气,登州再一次成了他的心病,为了防范于未然,他下令登州官府紧盯着靠近山林的百姓,萧长彦与萧长庚在没有接到谕令之前,就已经分头行动,却仍旧是晚了一步。
七日连绵大雨造成了不少山坡滑倒,附近村民伤亡惨重,唯有村里经验老到由管理得当的小山村损失较小。
大半个登州刚刚在最酷热的日子里经历干旱,连口气都没有喘,就又陷入了暴雨泥石流,干旱之时只是看不见希望心中焦灼,此刻不少人已经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登州沿海,这大雨再持续下去,受到牵连的绝对不止依山傍海的村民,一旦海岸决堤,大半个登州都要陷入洪涝之中,甚至相邻的州县也会被殃及。
山体滑坡还没有解决完,登州各地汛驿站发来的水报就递到了祐宁帝的御案上。
比起旱情,眼前的水灾更令祐宁帝面色凝重,朝廷上下更是抓耳挠腮,以期能够早日度过这一关。
旱情至少还能各方支援,如今登州水灾将起,各路都出现了山体滑坡事故,想要运送救灾之物,难于登天。
“殿下,陶公去了登州。”珍珠急急传信给沈羲和。
沈羲和豁然站起身,接过递来的消息,消息是萧华雍传来,陶专宪是自请与工部尚书一道前往登州视察灾情。
工部管着水利,工部尚书比陶专宪尚且年迈,往日里面对朝廷的纷争惯会装聋作哑,可到了危急关头却从不含糊,他虽然要不了多久便会致仕,但他的治水经验丰厚,放眼整个朝廷,唯有陶专宪能够与之相比。
陶专宪十年前为地方官的时候,甘州大涝,是他凭一己之力保全了数万人的性命。
看完萧华雍的信报,沈羲和虽然担忧,却也无可奈何,这是外祖父自己的意愿,她有法子把陶专宪弄回来,但她和萧华雍都没有这般做,他们都知道,这是陶专宪心中的信仰。
学以致用,为官者当为百姓请命,为弱者谋福。
“去行宫。”沈羲和当即做了决定。
宫里的事情她差不多已经处理完,现在登州又面临着洪涝,这个时候祐宁帝没有心思带着人浩浩荡荡折返宫中,路上一日,耽误多少急讯?
外祖父去了登州,尽管在这件事情上,哪怕是政敌,紧要关头也不敢轻易下黑手,否则就是灭族之祸,除非是造反之人,如若不然甭管多么不对付,都会盼着灾情能够遏制,百姓好过了,他们才有时间和精力各凭本事往上爬。
登州一州百姓放任不管,他们便是争到再多的好处,最后也只是站在最高处来收拾烂摊子的人,且祐宁帝积威已久,这个时候他们也不敢存私心。
人祸是不大可能,天灾却随时袭来,沈羲和担忧陶专宪,萧华雍必然也会分心随时传递消息给她,又要想方设法安抚她,不若她去行宫,与萧华雍在一处,也能有商有量。有时,也能第一时间互相知晓,用不着这么麻烦。
“齐培那边可有消息?”沈羲和坐在马车上,忽而问道。
早在旱情初现的时候,沈羲和就已经让齐培放下手中所有事情,安南、安北等地秘密收粮,为了不引起米粮被哄抬,少不得要多跑几个地方。
国库的粮食大半都在先前投于登州,这一回只怕陛下也拿不出粮食来。
“齐培与华陶猗已经筹集三十万石粮食,这是五日前递来的消息。”碧玉回话。
三十万石是一个庞大的数量,但若是真的发了洪涝,水灾再持续久一些,这些粮食也杯水车薪。
“前几日江南等地粮食有上抬去世,陛下下旨,各地若有米粮暴涨之情,等同谋逆处决。”碧玉又补充了一句。
历来发国难财者不少,天灾便是统治者也无可奈何,完全不允许人从中获利绝无可能,却也不能越过界限,否则喂饱了商户,伤及的是国之根本。
沈羲和默了默:“传信给齐培,让他停了收粮之举。”
之前不显,现在陛下下了旨,这个时候若再大面积收粮,反而会引火上身,且三十万石已经不是小数目,哪怕华富海再富有,继续收集下去,也会造成钱财捉襟见肘。
“你让华富海停了收粮?”沈羲和前脚刚到行宫,萧华雍就接到了消息,将人接回屋子里,亲自递了一杯平仲叶泡的茶。
“嗯。”沈羲和润了润唇颔首,“在其位谋其政,你不是陛下,这事儿不应当你我出风头,若华富海一人就把粮食供应齐全了,陛下只怕也容不下他,且这么大批粮食,总不能由你我掏腰包。”
他们不是掏不起,却不能这么做。
“呦呦是打算……”萧华雍唇边溢着一丝笑。
“陛下虽然下旨命各地不得哄抬粮价,但想要完全控制只怕不易。”沈羲和将自己的打算说出去,“且看登州是否当真不幸遇水灾,实在是不幸,便让华富海联络户部,以低价卖给朝廷,以供赈灾,由他打了头,又是三十万石之巨,旁人还敢藏着掖着,亦或者高价卖给朝廷?”
这是最好的法子,收粮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灾情。华富海二人辛苦一番,便当做是积攒福德。
“此法甚妙。”萧华雍摸了摸下巴,也防止了有人借商户之手,暗中捣鬼,“让华富海打个头,拿一部分钱,再接受朝廷欠条,便是国库不充盈,也能解决这才灾情。”




我花开后百花杀 第631章 为夫甚至折服
凡。事都需要一个人带头,有了带头的后来者才会规矩老实。
“这是最坏的打算,我宁可用不上。”沈羲和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下随风款摆的池塘金莲,眼底掠过一丝怅然,只希望登州大雨能够早日停歇。
萧华雍也认同颔首,一时间夫妻两之间的气氛有些凝重,都在忧心登州的情形。
然而老天爷却似乎发了狠要折磨登州,大雨持续了七日,观测水位的水卒有去无回,朝廷派去与登州联络传递消息的人也渐渐失联,呈递上来的奏报越来越不及时,这意味着情势的严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小十二失踪了。”萧华雍眉头微皱。
1...174175176177178...2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