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肥妈向善
大家议论期间忽然察觉宋学霖现身铅球观众区。
张德胜赵兆伟惊嘘:北都才子不认识姓段的,来干嘛?
不爱和人交流的宋学霖,背回他那个褐色文艺青年挎包,在操场上找个较为阴凉的位置坐下来。两条腿在地上盘下,一只左手枕枕下巴,眯眯褐眸,像极午后要躺着打瞌睡的猫。
黄师兄叫这人大懒猫是对的。赵兆伟他们想。
黄志磊扶把眼镜对大懒猫后辈没眼瞧了。
什么国都天才他不知道。只知道谢医生在这里看比赛,只知道这里观众比较少,只知道在这里好偷懒。宋学霖接着再打个呵欠。
铅球比赛开始。
参赛选手集齐。赵兆伟冯一聪放眼各代表队派来的选手,里面真正的胖子只有三个,刹那懂了。
“没有一个专业的铅球运动员。”冯一聪认清楚自己没比上国都天才的算计。
这里终究只是医学院校内运动会,非体育院校,男生玩点儿别的体育项目又酷又帅,谁会想玩胖子主导的铅球运动,不吸引女生啊。玩铅球的专业人士数目几乎为零蛋。
说实话,跟着来看比赛的曹勇都想打呵欠了,因为早知道自己这个天才表弟打的算盘。
没什么意外的,段三宝第一个扔出去的铅球,直接稳坐冠军宝座。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2685】拟定策略
所有人转移场地,去给魏同学的跳远比赛加油。
由于知道他们这组人今天拿冠军拿到手软,国都人的目光齐聚在魏同学身上:
魏同学的身材外貌很棒,魏同学身上的运动装备齐全而且是名牌货。
这些迹象足以让国都人心头预先打寒噤。
莫非国协新出场的家伙一样是名候选冠军?
只有魏尚泉自己心里头清楚,怕要完蛋的是他自己,汗滴滴一把。
“你准备的怎样?”在他热身时,岳文同班长在辅导员未到前进行关心。
“还行。”魏尚泉嘴里瞎应道。
“他以前跳远成绩怎样的?”张德胜问,想根据历史数据帮魏同学推测输赢概率。
大家仔细回忆大学期间这几年的体育课,没记得魏同学是跳远高手。唯独说不好的是,或许他和潘同学谢同学为卧虎藏龙准备扮猪吃老虎。
李启安记起道:“他的跳远成绩和我差不多的。”
听到这话,魏尚泉立马转头斩钉截铁反驳李同学:“不可能,你记错了!”
开什么国际大玩笑,他可以比不上国都的专业选手,但是绝无可能掉到和全班体育成绩倒数第一李启安同学差不多的水平。
李启安撇撇嘴角:到时候看是不是呗。
抽签决定各选手的出场顺序,魏同学抽到最后一位号。
这情况有利于观察前面的选手情况拟定比赛策略。一帮班上同学击锣密鼓帮他现场收集对手们的情报。
前面国都的选手依次登场。这一路看下来,似乎敌手们的表现和铅球比赛的状况大致相同。
“他们应该是没有专业选手,没有国家三级二级一级运动员。”张德胜扶扶眼镜断定说,这种条件下,说不好魏同学真有点儿希望拿冠军的。
对手烂,可以比烂。
就此,大家围住魏同学积极出主意:
“对方出场的所有选手中,成绩最好的和我们班长的差不多。是不是,班长?”
岳文同点下头。
“你成绩比不上班长,拿不到第一,可以拿个第三。”
大家给魏同学说,不会给他高要求。
“莹莹,你觉得呢?”
同学们回头问女学霸谢同学的意见。
谢婉莹这一次没法给魏同学专业建议。
她不是体育专业人士,对立定跳远技巧的了解都没有潘同学熟悉。加上现场无专业选手给她观察效仿,偷不了师。
常前辈他们这些运动专家老师如果在或许可以给点意见,可惜,这群老师们中午离开后暂未回来现场。
“稳住心态。”谢婉莹对魏同学说,“志在参与。”
谢同学给他减压了。魏尚泉双肩松了不少,走向起跳线,吹吹掌心,很有信心。
国都的人这时候俨然比国协的人紧张,全瞪着大眼张望魏同学的一举一动。
立定跳远,不用助跑的。
主要预备动作为,下蹲,甩胳膊。
看似简单的一串动作,每一步做到技术位实际上很难。
魏同学举起两条结实有肌肉的胳膊,两下画圈之后,双腿起跳。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2686】跌掉眼球
所有人的视线跟踪选手跃起的身影,妄图在空中连成条漂亮的弧线。在国都人的想象中,毕竟这人穿的品牌运动衣和运动鞋,一副冠军候选相。
没想到的是,魏同学这条弧线直接中空“砰”,真实演绎了什么叫做短途无力。
跳好像都没跳起来,他一屁股坐在沙地里了。
国都的选手和观众们先被此情此景震翻:什么?
“他失败了吗?”
“是不小心失手了吗?”
“他不会跳远?”
肯定是不会跳。如果是冠军候选的话,再怎么失手都不会是这样的表现吧。
只看接下来出现的一幕让现场所有人更加大跌眼球。
裁判准备好了,要测量选手屁股最后那点和起跳线之间的距离,立定跳远是按照选手离起跳线最近那点来测距的。
魏同学爬起来,双手习惯性地往后放到自己屁股后面的沙地里做支撑。
“尚泉,你在做什么?”张德胜他们几个大声惨叫。
屁股坐沙地里成绩够惨了,居然把手放后面给自己的成绩雪上加霜。魏同学如此不专业的动作让人惊掉魂。
听见同学的声音,魏尚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收起手,但是迟了。他全身瞬刻冻成了冰块儿。
李启安捂住嘴巴哈哈哈大笑:他早说过了,说魏同学和自己的跳远成绩差不多的。
其他同学闭眼的闭眼,装作没看见的没看见:这个脸在国都面前丢的太大。
国都的人恍然大悟回来,一阵狂喜,奔走相告:“他很差的,他不会跳,这回我们赢定了。”
听到对手阵营里一片欢欣鼓舞声,林昊忍不住了,走进沙地对着魏同学数落:“你是不是忘了怎么立定跳远了?赛前你没练习过吗?”
不然,怎会犯这种初学者都难以犯下的初级错误。
谢婉莹叹气声。估计是了。和魏同学相处这么段日子以来,发现魏同学人好是好,只是做事偶尔不经大脑有些粗枝大叶的。魏同学大概认为立定跳远很容易,不像跑步需要练习肌肉的耐力,不用练了,也练不出什么来。
“你不擅长跳远为什么选跳远?像世华和莹莹选赛跑不行吗?你是在玩吗?比赛是能玩的吗?”见他不回答,林昊骂了再骂。
比赛中自己人内讧更被人笑话的,岳文同冲进里头拉住林昊:“不要说了,影响士气。”
“班长。他把世华好不容易挽回来的脸全丢了。”林昊快被气死。他们班男生原本就很不容易的。结果今天被魏同学搞出这样一场闹剧。
“曹师兄看着的。”岳文同在林昊耳朵边说了句。
林昊立马止住声音。
从铅球赛场转挪到跳远赛场时曹师兄黄师兄跟过来的。不止如此,北都才子宋医生和国都的天才那位段同学同样在现场观望着。
最不服气在后面那两人面前丢脸,林昊暗地里再瞪了瞪漫不经心的魏同学。
魏尚泉面色青青的,肚子里早悔到肠子青了。
他不想的。问题那天报完项目老师们不让他改。只能说那天他临时起意,想着同神仙哥哥他们那样玩一把未想玩翻。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2687】决定胜负
今天的比赛证实了,玩,真不是好事儿。
“没关系,有第二跳第三跳。”耿永哲同学插句话说。
当前最需要的是团结一致应付外敌。
“尚泉,集中注意力,你行的。”一个两个同学拍魏同学的肩头。
第二跳比赛开始。
国都的人不敢掉以轻心,怕魏同学是一时失手,继续紧盯魏同学。
国协八年班的同学们变忐忑不安吞口水。
轮到魏同学的第二跳。
这次魏同学认真了,他短裤露出的小腿肌肉肉眼可见地收缩,好像发动机积蓄等着启动。结果不意外,他忘了,犯了用力过头的毛病。立定跳远技巧之一,小腿太用劲反而容易摔。
蹦出去,双腿没能站稳,魏同学往后退了一大步,一只脚几乎踩回到起跑线上。
国都的观众区响起鼓掌声:“好样的!”
终于国协能出个差生让他们国都的脸面挂住了。
魏尚泉的脸不止发青,是发白了。
“你行不行?”这回班里的同学不催他了,只担心他身体出什么问题。他第二跳成绩刷新李启安同学的下限,太叫人心惊肉跳。
“你要是觉得你身体不舒服,别跳了。”李启安主动伸出去手去拉下他。
“你放手。”魏尚泉甩开李同学,内心里赌着这口气了,他必须回去继续比赛。
关键时刻辅导员回来了。
咚咚咚,任崇达办完事儿跑步回到学生的赛场,问班长岳同学:“情况怎样?”
魏同学前两跳成绩倒数第一,岳文同难以向辅导员说明原因。
班长说不明白,任崇达只好自己观察。
国协其他老师师兄师姐前辈们陆续赶到赛场给自己家选手打气。
立定跳远,比的是三跳中最好成绩,不到最后关头不知胜负。
何香瑜拿起大喇叭,打开后发现没电,书包里的电池存货早上用光了:糟糕。
大喇叭终于没声。除了国都的人高兴,大概只有另一个人高兴。
此刻没有加油声,应该是国协的同学们不约而同不愿意给魏同学压力。
别人不给压力,不代表选手不给自己压力。
魏同学向来嘻嘻哈哈多,眼下他这张俊脸流露出了严阵以待,让他如同变了个人似的。
两腿缓慢下蹲。
魏同学抡起两条胳膊划开空气,嘴巴紧闭,好像在憋大招。
李启安的手在胸口上点点点,为魏同学祈祷。
眼角瞟到李启安同学的动作,魏尚泉同学心头被激怒了,面如火山爆发,双腿蹦出去。
所有人“哇”的一声:对方这一跳,挺高,挺远的。
“有希望。”这回不需要常家伟这些运动专家出声,韦天朗等非运动医学科室的都能看出苗头,拳头砸在手心里兴奋地喊。
关键在落脚。
前两次魏同学失败,全是由于没能最终站稳功亏一篑。
国都的人急得对比赛中的选手大吼大叫:“给我倒,倒,倒!”
这群王八蛋。
国协的啦啦队闪电般反射骂回去对面:“你们衰衰衰!”
今天国都的运气碰到他们国协是衰是背。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2688】荣誉龙井
两方人马对着吼:
“倒——”
“衰——”
魏同学的身体歪歪扭扭,要倒了。
“快倒快倒!”国都的人往地上猛跺脚,要引发地震。
“稳住稳住!”国协的同学齐声喊魏同学。
如此混乱的局面,老师们包括鲁老师全看不下去了,纷纷捂眼:这哪儿是竞技体育,这是拼运气体育。
砰?
魏同学倒下去了吗?
“啊啊啊。”国都的人脸色白了一堆。
魏同学终于身体向前倾而不是向后倾,站稳了。
国协算是赢麻。
“运气啊,今天是我们班的班运,我们是天降之子。”轮到国协八年班的兴高采烈奔走相告。
经历完魏同学这一波三折的夺冠经历后,这班同学深深领悟到什么叫做运气一来谁都挡不住。
国都的人怒得要撕了老天爷。
体育场上空飘来广播通知:“四乘一百米男子接力赛即将开始。”
神仙哥哥要比赛了。
据说开赛前出了点小插曲,有人不见踪影。
联系不上曹昭的情况下,伍满仲满世界去找人。一段时间过后,其他人终于等到他们两个人匆匆现身。
“你干什么去了?”苗田英抱怨,剩余时间太紧,没空闲可以商量了。
曹昭脱掉外套露出里面的白色背心运动衣,坐在草地上着急换跑鞋,没空解释。
伍满仲拦住另外两个人,悄声说:“他被叫去喝茶了。”
你说不把学生带来喝茶,你来喝茶呗。学校领导很仁慈的。
“喝出什么结果?”刘怀禹的大嘴张开,要开怀大笑。
知道这损友一样打着挖人的心思,曹昭起身原地做热身,故作姿态说:“茶挺好喝的,是正宗龙井。”
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不拆穿他了。
龙井荣誉是他组“孩子”给的,曹昭问起自己不在时学生们的情况。
再拿了两个冠军。
曹昭:这……这下,他得喝茶喝到什么时候去了。
四人接力向来是观赏性很强的赛事,许多师生临时涌入田径场看比赛,操场内再次热闹空前,人挤人。
赛前,广播播报选手名单,念到首都儿童医院代表队四人组名字:“第一赛道第一棒苗田英老师,第二棒刘怀禹老师,第三棒伍满仲老师,第四棒曹昭老师。”
全场:哗哗哗——哇哇哇——
粉丝声震耳欲聋。
神仙哥哥这组合的人气是绝了。
啪~
起跑线上裁判发令枪声一响。
率先冲出去的身影宛如白色猎豹,谁也想不到这是一名儿科医生。转眼间,闪电出击的第一棒在第一赛道上拉开第二名将近三分之一的距离。
差异巨大的场面让赛道边的粉丝疯狂,人们大声尖叫着。
恐怖的是,第一棒进入接力区后并不需要减慢速度,啪一下,棒头精准投入第二棒伸出的手心里。第二棒仅需两三步启动开足马力往前冲。行云流水的衔接把第二名再甩掉整整一半距离。
到第三棒时差距继续加大,等到看见第四棒跑,所有粉丝要疯了。
国协的人不由抽气声:这曹家老二,妥妥做什么事儿都是明星。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2689】冠军礼物
晚上鲁老师说要请客,儿子张大佬大手笔一挥,帮母亲包了个酒店大厅。
白天没能来的老师们带礼物来蹭饭,包括今天集体在医院里开会忙碌的普外一普外二老师们。
几位冠军和鲁老师坐在一桌。开饭前,鲁老师兴致勃勃给所有人介绍在座的各位冠军:男子跳远冠军、男子铅球冠军、女子八百米冠军、男子跳高冠军,以及可惜了点的男子一百米亚军。
应该说潘世华同学表现出色,终点擦线的时候几乎和冠军一块过线的。只是人家裁判是国都的,谁先过人家裁判说了算,而且是学校运动会没有摄像头记录终点情况只能靠人眼判断。
潘世华本人不在意冠亚军,因冠军是冠军程昱辰前辈。况且,程昱辰被他这个后辈逼到跑完吐酸水了。
听完这段故事很多人很乐,确实觉得潘同学这个亚军是够本了。所有冠亚军同学,今晚上每人能格外获得鲁老师的一束冠军花束做奖励。
花是张华耀亲自陪母亲在酒店隔壁花店挑选出来的。花束里头有向日葵、玫瑰、菊花,搭配干草,满天星。色彩以黄色系为主,代表着阳光和胜利女神。
张大佬毒舌归毒舌,美术目光不错,搭配出来的花束好看。对此,当妈的鲁老师不吝啬夸儿子这方面才华:“家里壁纸什么的全是他说了算的。”
据说国陟医院里搞装修,医院里知道张大佬这方面行把张大佬叫去当参谋了。具体可参考国陟现在的急诊室和icu接轨国际医院的简绿白风格,全出自张大佬的主意。
冠军们上台从鲁老师手里接过花束的时候,全场掌声阵阵响起。鲁老师特意给曹家老二曹昭留了一束。曹昭是男子四乘一百米的冠军,同时是今天冠军组学生们的导师,听说今天一整天非常辛苦。
(曹昭:喝了一天的茶了。)
戴南辉同学不在,他的冠军花束由谢同学他们先帮着收下,明天回医院里带给他。
“那小子去了哪里?”不知此人去向的张德胜赵兆伟问。
“你们问题问的很白痴。”林昊指出。
猜也猜得到怎回事,戴南辉下午压根儿没有再在国都的体育场上出现过。早上比赛完后,戴南辉陪李亚希回国协去探望住院的亚希妈妈和亚希的妹妹。
怎么说,这妈宝男兜兜转转后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林昊他们大致感到满意。
桌上老师们三三两两聊天吃饭。斜对面能见到心胸外科的大佬坐在一起。傅昕恒坐在张大佬身边,两人没吃饭前已经聊开。大佬们性情是这样的,好像不对脾气,可耐不住碰到学术问题需要协商。
伸出筷子,谢婉莹偷偷摸摸给曹师兄的碗里夹菜,终于可以给师兄夹菜而不是师兄给她夹菜。曹勇在外头听会儿电话回来,见自己的碗被食物堆成高耸的小山:这是谁“报复”他吗?真怕他吃不饱似的,让他又哭又笑了。
装作不知情,谢婉莹背对师兄听手机。
“莹莹,问你件事。”
庄老师打来的。
------题外话------
谢谢亲们的支持!!!晚安亲们~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2690】墙头草
首都儿童医院日常忙碌的一天从清晨开始。
提早赶来医院的谢婉莹在路上边走边说电话:“庄老师您在门口吗?”
“我在你们科室门口被拦住,说你们医务人员要查房不让进去了。”庄老师说。
加快脚步,走到小儿心外二科。谢婉莹喊:“庄老师。”
庄老师和另外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并立站着,给她介绍:“她是我同学葛老师,昨晚我们电话里提过了。”
说来是巧。在昨晚的电话沟通里得知他们组里12床病人林巧唯,正是葛老师的外孙女。
“她在学校跑步后心慌。我们以为她是感冒,给她喝中药吃人参补气没用,再到医院做检查发现的。”葛老师说起孩子到医院看病的起源。
(以前说过女孩这个病不易察觉的原因。)
“术前医生找过我们家属谈话。”葛老师道,“说到要做手术的事情。”
谢婉莹想起,这家人比较特别,在病人要不要做手术上显出三番两次截然不同的态度。
比如说这家人在首都有人脉,四方打听许久专程来挂神仙哥哥的号想让神仙哥哥主刀。结果术前谈话时突然改变主意说需要继续考虑下,导致病人手术日期一拖再拖。
三甲顶级医院病床紧不给这样浪费床位,这让管床的程昱辰医生十分着急。
家属在犹豫什么?
“我们听国陟的陈医生,有个七岁的孩子在他们国陟做了这种手术,三年后发现脊柱侧弯。这消息让她爸爸妈妈很恐慌。”见是熟悉的人,葛老师对谢婉莹坦白了他们一家人的心迹。
家属纠结的是患者的术式:右侧开胸小切口。如之前说的,这种手术方式在医生内部都有争议。
总结下来,整个事情是这样的:家属首先听说右侧开胸小切口手术好,不会留大疤。考虑到孩子不像老人,未来有硬性需求要就业要结婚,于是来找神仙哥哥做右侧切口手术。在此期间应该是听见别的说法,再去找国陟的陈医生了解到这个手术的缺陷,最后陷入了退缩。
12床家属这类病人家属实属常见,俗称墙头草,听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像这种家属,你哪怕把信息全面提供给他们,他们照常会在那里摇摆个不停。他们不是没有主见,是一点风险都冒不得,从小属于不会冒险的人。要是哪天这事儿真的冒险去做了,只能是被人推着去做了,要他们主动去做是不可能的。
以前和家属谈话的是程昱辰医生自己。谢婉莹对12床患者家属接触不多的。今听到见到家属露出这样的一面,她真的要为这年轻的患者捏心头了。
谢同学作为医生怕什么呢?
在顶级三甲小儿心外科,天天能见到有家属拿患儿病历通过各种渠道来询问医生,问医生能否做手术,问医生有没有价值继续治疗。这些问询的家属,最终选择放弃给患儿手术治疗的能达到外人很难想象的比例,一半以上是常态。
回到九零,她在外科大佬圈火爆了 【2691】越医越容易死
这里头涉及到几个原因,一个是小儿心外手术本来就风险很高,不少病例是医生规劝不要做了冒险。这属于不可违逆的因素,正常。
另一个常见原因是报纸上屡见的患儿家庭经济问题。没钱可以倡导社会捐助帮一把,真不是大问题。最糟糕是12床这种家属,占据的比例不低,临床外的人不了解。他们只是听医生说到一些风险,干脆不干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