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轩辕钢铁
万丈光芒请天兵。
哈察儿一点都没浪费让人全收集起来了,据说镶蓝旗那些铁骨铮铮的汉子,他们为了大蒙帝国可以死,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灵魂,但是接到这个“集翔”任务时,好多人都哭了...
再说那马翔加身的高丽将领,本也是金盔银甲,好不英气,现在竟只得张着大嘴发呆,感觉自己从灵魂上被彻底的击溃了。
到底手下有二十万人,高丽将领从最初的灵魂崩溃,很快变成了愤怒。
“啊啊啊啊啊啊!”的狂吼起来,他的嗓子很亮,透着癫狂,叽哩哇啦一顿喊。
果然,守城的高丽人打开了宁古塔城大门,倾巢而出。
哈察儿微微一笑,让部队舍了满地那些临时搭建的攻城器械。
当疯狂愤怒的高丽部队冲出来时,完全没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些仓促间搭建的投石机,有些只是发射了几发马翔就已经崩坏,而且旁边竟然连一发炮弹都没,似乎发射马翔轰炸是这些投石机被制作的唯一目的。
二十几万人,一股一股的从宁古塔这座坚城里冲出,不少士兵身上挂着发酵马翔,愤怒、痴狂充斥着整个部队。
很快,铺天盖地的高丽部队冲进了宁古塔城墙前的大平原,高丽部队以步兵为主,骑兵很少,但是能看出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绝不是什么老弱病残,士兵们出城时可能略显混乱,但一出城门,马上找到自己的部队,列成方阵。
兆麟站在宁古塔南边的山顶上,看着宁古塔像一只巨兽,吐出一个一个方阵,转瞬间,宁古塔前巨大的平原上,旌旗林立,鼓声震天,看样子,高丽人这回真的是急了。
兆麟一笑,单手握紧巨斧:不急,跟他们耍耍。
随即摆摆手,让他身后的令旗兵,打出一系列旗令,就见此时宁古塔旁的嫩江大坝上,尘土飞扬,杀声震天。
宁古塔是一座传统古城,坐北朝南,地处一片平原之上,它的身后,也是一望无际的嫩江平原,可它的南方不远处,便是兴安岭余脉,此处山高林深,兆麟和他的部队正是从这个方向来的。
早晨哈察儿的马翔攻势却是在宁古塔的西门,所以现在大面积的高丽部队,集中在城西。
宁古塔的东南方向,地势略高,是嫩江大坝,兆麟此处安排的一队伏兵,兵力其实不足五千,他命人在马尾上拴上了树枝,又大量插上了军旗,五千人来回一跑,尘土遮天,看起来足有数万人的部队。
这一下吓蒙了高丽大将,这要是破了大坝,水淹宁古塔,他这二十万人,可就喂了嫩江鱼了,于是顾不得追击哈察儿,留下四万部队在西门外列阵,带着剩下的大部队赶快奔了东南去要守住这嫩江大坝。
上十万人行动,到底是缓慢,一边走,一边阵型就开始乱了起来。
哈察儿带着镶蓝旗本来就是有计划撤退,又不是逃跑。一看高丽人开始乱,又杀了回来,也不短兵相接,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不断的从远处用弓箭招呼。
这大蒙人的骑射技术,出神入化,七八岁的孩子都能骑着马射鹿,高丽步兵当面锣对面鼓的拉开架势硬碰硬还能招呼几下,可这远程对射,完全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了。
被镶蓝旗围射的这几万留守西门的高丽士兵苦不堪言。
可高丽将领此时却顾不得回援,红着眼往嫩江大坝冲。
兆麟弯下腰,抓了一把雪吃了一口。
唉...想起小时候在皇摩玛宫中和姑姑一起的日子,冬天的时候,姑姑经常会抓一大盆雪,洒上糖浆果泥,和兆麟一起围在炉火旁拿着大勺子一口一口的往嘴里塞。
有一次吃得兆麟发烧,所有人都吓得以为皇上和太后要降下盛怒,谁知太后衣不解带,陪了兆麟一宿,却并没有责罚。皇上问清了来龙去脉,也仅仅说了句没事儿,小孩子发发烧,增强抵抗力,好事儿。
回想到这里,兆麟竟然开始痴痴的笑,要是姑姑没走,是不是还能发明更多的吃法。
想着想着,兆麟收起笑容,翻身上马。一转身,山脊的另一侧,整整五万的镶黄、正白两旗勇士一起翻身上马。
“弟兄们!你我并无兄弟之名,但今日,你们能跟着我,为大蒙百姓,为天子江山,一起来到这苦寒之地,我们便有兄弟之实!山下,是数倍于我的乌合之众,他们不知道这些年我们打过多么难的仗,啃过多么硬的骨头!他们不过是一群棒子,是羊!我们是大蒙的骄傲,是巴图鲁勇士!跟我冲下去,立这万世不二之功!天佑大蒙!”
“天佑大蒙!!”五万人的呐喊却像是一个人发出的声音,这声音直冲云霄,方圆数十公里都能听见。
高丽部队大部已经冲上嫩江大坝半山腰,听到这震天的响声竟是从自己右方侧翼山脊后方发出,高丽大将马上明白了自己这是中了埋伏,慌乱之中赶快传令,让右翼变前阵。
大蒙部队,必是骑兵,高丽人也不是傻子,早早准备好了大量的加长长矛,辅以重盾抵御冲击。这重装兵团,简直是骑兵的克星。
兆麟一如既往的带头冲锋在最前边,身后五万部队,跨过山脊,以楔形阵型,从右方顺着山坡自上而下冲向高丽大军。
而高丽人完成了阵型转换重装步兵立起了一根根长矛。
大蒙骑兵训练有素,虽然没有人退缩,但不少人心里却有些打鼓,这直直的向着长矛堆里冲,不是自寻死路吗!
兆麟从小跟着姑姑天天玩,从小就喜欢喊喜欢叫,嗓子也是早早的开了声,说起话本就声如洪钟,此时,他的喊声竟盖过数完马匹踏雪之声,“相信我!跟着我加速冲!...蒙...马...眼!!”
这两旗士兵,都是兆麟嫡系,这么多年跟着大阿哥,虽吃过小亏,但是从没败过,此时兆麟这一声大喊,让众人跟他冲,更是让所有人坚定信念。
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第199章 兆麟本纪6--舍与得
正所谓,
上阵虽需父子兵,
打虎亦赖兄弟情,
怎奈皇家无情血,
万事只念国之灵。
听了兆麟的话后,五万人一起从腰间掏出黑绸,盖住马眼,不让马儿在冲锋时受惊退缩。
同时挥动马鞭疯狂冲了上去。
这冬日里本来天亮的就晚,宁古塔地处纬度又高,哈师傅也是起了个大早去射翔,所以此时仍未日出。
可就在高丽大将一脸欢乐,以为大蒙骑兵要吃大亏的时候,兆麟背后天空渐渐发红,越来越亮,太阳此时顺着山脊爬了上来,一瞬间光芒万丈,朝日刺目的光芒从大蒙骑兵的背后投射下来,直射高丽部队。
瞬间高丽大军集体暴盲,放低了长矛,开始揉着眼睛。
高丽大将很快从看见阳光的错愕、惊讶,变成了沮丧和绝望,这老天都帮大蒙吗。
最前排的高丽士兵努力的搓着眼,让自己适应这光线的突然变化,用手遮着太阳再看向前方时,铺天盖地的骑兵已经杀至脸前。
恐惧和绝望是世间传播速度最快的病毒,随着第一波冲锋的巨大撞击力,高丽人排好的阵型直接垮掉了。
大蒙的精锐骑兵们,只打了一个回合,便从作战,变成追杀,十数万高丽步兵,漫山遍野的溃散,此时东南方嫩江大坝上的部队也杀了下来,截断了他们东去的路。
大部分高丽部队开始往宁古塔方向逃去...
可这时哈察儿已经带着镶蓝旗,挡在了溃逃回城的高丽部队和城墙之间,高丽人三面受敌,绝望的向北方的平原逃去,可人这两条腿又哪里跑的过人家骑兵那四条腿...
一时间,高丽军队的哀嚎声,咒骂声,痛哭声,求饶声混成一片,直冲云霄,近百里外的俄罗斯部队驻地都能听到。
俄国将军打开自己的怀表,看了看,心里琢磨,此时开战,恰逢日出,这人竟然能将自然的力量也收归己用。
他们双方无论谁发起的这一战,都是一位出色的谋略家啊。
看来此人才是未来我们帝国最大的敌人,这一次无论是高丽人赢了,还是大蒙人赢了,都不能让这个将军活着回去。
千里之外的皇宫中,太上皇正坐在养心殿内看皇上批示过的折子。
兆麟出征,已经有阵子了。
太上皇这几日竟然都不太咳嗽了,天天没事儿也不看书,就是背着个手,盯着养心殿大门儿,来回的溜达,吓得传宫房的太监们都哆哆嗦嗦的。
可每次来了大臣议事,或者是兆佳来请安,太上皇就又变成那个处变不惊的模样,往龙椅上一歪,心平气和的处理着政务。
太上皇的焦虑,张浪都看在眼里,这一日下午上茶的时候,偷偷问了一句,“要不我差人打听打听?”
太上皇拿起茶杯,打开盖子吹了吹,头都没抬。“之前不是派了几组御前侍卫,乔装成百姓,分批跟着呢么!”再调人,宫里就不安全了。
张浪点头应是,再没吭声。
这一天,兆佳看太上皇最近天天在养心殿不出门,怕他憋出点病来,亲自来邀请太上皇去看看刚出生的小阿哥。
这个理由是太上皇没法拒绝的,隔辈亲,看着自己的嫡长孙,太上皇打兆麟出征后,第一次展了笑颜。
太后也是开心的不行,自己竟然有一天能晋升皇玛嬷,当人奶奶,笑的合不拢嘴。
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尽享天伦。
一个太监冲了进来,李九儿死了以后,所有人都明白:但凡是军情,管他有毛没毛,无论几根毛,都必须第一时间送给太上皇。
“报太上皇、皇上,东北军情!”
“快!呈上来。”太上皇直接喊了起来,吓得小阿哥咿咿呀呀的开始哭。太后立刻示意奶娘将孩子抱走。
太上皇几乎是夺过了匣子,打开读着读着就笑了起来,竟然笑出声儿了,抬头一看,一屋子人正紧张的盯着他,就把军情递给了兆佳,“皇上看看吧。”
兆麟写信出了名的简单,“赢了,斩敌8万,俘3万,逃9万。”
兆佳看完说,“太上皇,这可是大胜,怡亲王只带了7万兵啊,而且长途奔袭,几乎没有后援,这要重赏啊。”
可一说完赏字儿,屋子里突然安静了下来,太上皇斜了太后一眼,太后立刻接话,“按理兆麟也得喊我一句皇额娘,自家孩子出息了大家都高兴,可你说这怡亲王,早几次军功已经封了和硕,也是一等忠勇公了,咱大蒙能封的官衔都封了,我看反正都是自家人,太上皇莫不如给他在皇城近处安排个宅子吧,他这么多年从来不回京师,回来也都是领命就出征,都不过夜的,留个宅子,孩子回来也好住住不是。”
太上皇又看了看兆佳,兆佳便说,“太后想的周到。我觉得该给怡亲王加封****,世袭罔替。”
太上皇玩了会茶杯子盖,“太后说的对,自家孩子,这些年,也赏的不少了,宅子嘛,他是决计不会在京师过夜的,我看就免了,按着皇上的意思,加封****吧,可这兆麟,这么些年也没生个后人,世袭罔替嘛...等他有了子嗣再说吧。”
太上皇起身刚要走,又来了一个太监,这个太监刚跪下,第三个太监冲了进来。
太上皇看着第二封军情,竟是插了一根羽毛,一根?兆麟在想什么。
第三封信一看,竟是俄罗斯国书。
太上皇看了一眼张浪,念。
“高丽溃军重新集结,与俄罗斯二十万大军一并围困宁古塔,请速派援兵,与我里应外合。”听完这个太上皇这额头上活活挤出一个川字儿。
俄罗斯国书,可就更不客气了,前边客套了一大顿,洋洋洒洒的写出了两国万代邦交,友好睦邻之类的话,然后又说沙皇和大蒙皇帝情同兄弟,情深似海之类的一大篇文字。
说了有几百字,才说到正事儿。
国书中说:嫩江发源于俄罗斯,是俄罗斯圣河,在大蒙境内,仅是宁古塔一隅,希望大蒙能割让宁古塔,圆了人沙皇一统嫩江的梦。
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第200章 兆麟本纪7--家与国
正所谓,
天藏祥云万丈光,
地卷珍美千点芒,
自古皆知血浓水,
哪晓皇家断脐囊。
再后边又说,兆麟好勇斗狠,欺负高丽,高丽和俄罗斯也是多年从属,感情深厚,高丽人找沙皇哭诉,说自己死了大量将士,希望能献上兆麟,平息怒火以证两国友好邦交。
国书念完,张浪一声都不敢多言,弓着腰想要将自己的藏起来。
而太上皇则是直接把手中的杯子摔了,所有人都吓得立刻跪下了。
足足有两炷香的功夫,太上皇手扶着额头,一言不发。
好久之后,太上皇突然说了一句:“皇上,你怎么看。起来说话。”堂堂天子一点底气都没有,膝盖软成这样。
兆佳闻言赶快起身回话:“太上皇,大蒙的国土可是先祖一寸一寸打下来的,断是割让不得,至于献上怡亲王,有伤皇族脸面啊。”没办法,皇阿玛只要一皱眉,他就觉得自己怕的不行,小时候烙下病了。
太上皇闻言站了起来,“朕的八皇叔,十一皇叔,当年和皇考决裂,可都是发配到宁古塔,最后薨逝在那里,葬在嫩江边儿上。他们恬不知耻的要宁古塔,就是想给自己的帝国,在我们大蒙插一根钉子,今天要宁古塔,明天怕不是要紫禁城了!可现在我八旗精锐,驻守四境,哪里有多余士兵派往驰援。而且凛冬已至...”
太上皇哽咽了一下,为了大蒙,这是最完全的办法了,现在只有京师附近有正黄旗的近二十万驻兵可以调动,但是去援助的少了,无异于飞蛾扑火,去的多了,京师空虚,沙皇俄国如果起一支部队破了蒙古边关南下直捣京师,那万事休矣。
“你们都退下,皇上你留下。”
所有人都离开了屋子,兆佳站在一旁。
“皇儿,兆麟只有七万兵,还没有辎重补给,可这宁古塔,只能他自己守,而且...必须得守下来。让兆麟坚持到开春儿吧。”
后半句,哪怕是至亲血肉,也得记着,大蒙的江山社稷,才是最重要的。这句太上皇哽咽了几次没有说出来,那是他的儿子,那是她带大的人,那是大蒙尚武的骄傲,那是...不知道皇额娘在天之灵,会不会怨自己。
兆佳看太上皇表情不对,赶快回道,“儿臣谨记。”
太上皇拍了拍兆佳的肩膀,回养心殿去了。
兆麟站在城头,啃着哈察儿不知道从哪给他弄的一个小冻梨。
远远望去,俄军在南,高丽军在北,东西接军,宁古塔四周已经是水泄不通了。
城墙外边正一阵阵飘来烤羊的香味,和老毛子们欢快的歌舞声。这让近半个月没尝过肉腥的守城士兵们,感觉格外煎熬。
兆麟见此情况,皱起眉头问道:“哈察尔师傅,粮还能撑几天。”
哈察尔抱拳回道:“王爷,粮已经没了,杀备用马匹,不影响军士战力的情况下,仅能吃两天。”
兆麟闻言,丢下手中啃剩的冻梨把,开口说道:“嗯,今晚让弟兄们吃顿好的,明儿一早,你便带着部队从东边冲出去。”
哈察儿突然瞪着眼问,“那王爷您呢。”
兆麟回头笑了笑,“我不能撇下这一城的百姓不是。”
是夜,兆麟睡得很早也很沉,早晨醒来时,只觉口干舌燥,兆麟拿起床边的一盏茶,却发现竟然是温热的,喝了两口,这茶却是酸不拉叽的。
再打眼一看,发现自己的盔甲竟不见了。
胡乱套上件罩衫,兆麟冲出了房间,只见哈察儿此时正站在屋外,由两名士兵帮他穿兆麟的盔甲。
兆麟一眼就看出他的哈师傅要干什么,一句放肆含在嘴里没来得及喊出来,便觉天旋地转,摔倒在地。
哈察儿推开两名士兵,赶快冲过来抱起兆麟,冲着旁边的人喊道,“你们这是下了多少蒙汗药,我不是说了别放多了,这玩意儿伤身子,大阿哥...不,和硕怡亲王有和好歹,你们都得满门抄斩!”
“哈统领,您也知道,怡亲王这身板儿结实的...那放少了不顶用啊,您放心,他们问过城里的大夫,这放了五个人的量,正合适,再少了,怡亲王迷糊一半儿,发起狠来,我们几个就真没命了。”
兆麟再睁开眼时,是被那震耳欲聋的杀声吵醒得,他此时意识虽然清醒,却只觉得浑身发软而且身体在剧烈的颠簸,费力的睁开眼一看,原来他正被架在一批马上,一路狂奔,周围全是镶蓝旗甲色的骑兵。
兆麟心下清楚,哈师傅肯定是想扮成他突围,再让下边人带他逃走!
兆麟发起狠来,一口咬破了自己的舌尖,剧痛传来,浑身那种酸软的感觉随即消失。
兆麟精神一振,抬起身骑正了马,回头看去。
不看倒好,这一看,兆麟心里难受的不行,原本浩浩荡荡的镶蓝旗大军,此时仅剩数十人,周围的士兵看兆麟醒了,驱马一边狂奔,一边靠了过来。
“怡亲王!臣镶蓝旗副将,哈统领带着镶黄正白两旗南边突围,镶蓝旗大部化妆为百姓,留守城内,以备将来回攻时里应外合。我们是哈统领的卫队,得令护您东撤!”
兆麟远远向南边看去,只听炮声隆隆,杀声震天,旌旗蔽日。
这俄军的大炮,是出了名的准,威力也远胜大蒙自制的红衣大炮,哈师傅前边肯定在吃亏,可他的这支小队,却借着南边大军突围的吸引,悄悄的向东方冲去。
兆麟心下发狠,把马便要往回走:“不行,我要回去救哈师傅!你们跟我走!”
副将急忙劝阻:“怡亲王,今儿就是小的几个死在这儿,也要拦着您,哈统领一片苦心啊,您可是皇族翘楚,大蒙战神,是我们胜利的希望和标志,你决不能被俘!况且,突围已经死了这么多弟兄,您现在过去他们不就白死了吗!”
兆麟心似刀绞,但也知道这副将却是说的句句在理。
兆麟清楚,他若是不敌,他的皇阿玛会难过很久,却绝不会伤心欲绝。
皇阿玛不能允许他自己被情感羁绊,影响判断力,大蒙江山才是他最亲的人。
所以这么久没有来援兵,便是说明皇阿玛已布重兵护卫京师,这援兵开春前是不会来了。
快穿之不服来战呀 第201章 兆麟本纪8--她(番外完结)
正所谓,
天兵神将万千饷,
神州大地亿兆丈,
杀伐穿行如探囊,
只因我名曰尽情。
正想着,这几十人的小队,却是遇到了一支俄军小队,虽然人家也是小队,可是全副武装,远看去,足有千人。
兆麟见状,顿时眼红,向手下喊道:“来啊,随我上!”
北有高丽大营,南有俄军主阵,背后是宁古塔,兆麟这支队伍,只能硬着头皮往东突围。
他们此时虽然只有数十人,可这军令一下,到底是大蒙帝国八旗精锐,却是自然形成楔形的骑兵冲锋阵营,两翼展开,像一只大鸟,扑向俄军。
这只俄军小队,没有大炮这些重型武器,驻守此地,也仅仅是为了形成包围圈。
本来都在看着南边的热闹,却见一只蓝色队伍从城中杀来,以为是逃兵,没成想,本来松散的阵型,却突然变成冲锋队伍,一下搞得俄军有点手足无措,赶快就地形成一字长龙,举起长钺,准备接敌。
俄军到底有近千人,兵力数十倍于大蒙骑兵,而且又有小型阵地抗击骑兵冲击,以逸待劳,兆麟的第一波冲锋效果就很不好。
骑兵像一把楔子高速插入了俄军阵地,可俄军却像是一包沙袋,轻松接下。
之后两军胶着,近身白刃战,兆麟和骑兵们的机动性也完全占不到任何便宜。
兆麟举起那把巨斧,疯也似得舞动着,脚下不断堆积起俄军的尸体,竟逐渐形成了一个小矮坡。
俄军看到兆麟拿的巨斧也似乎发现了他的身份,立即派出传令兵去本阵求援,一边把所有的预备队压了上来。
俄军将兆麟和镶蓝旗的骑兵们围在了一起,并不断的缩小着包围圈。
兆麟直觉得自己双臂发麻,毕竟饿了这么多天,肚子里没食儿。可手上的巨斧却是一刻不敢停歇。
终于,镶蓝旗的副将倒下了,兆麟转圈打量了一遍,这应该是除了他之外,最后一个镶蓝旗士兵了。放眼看去,竟然皆是俄军了,而兆麟的两只胳膊,也似灌了铅一般,实在是脱力了,他终于第一次无法承受那把巨斧的重量,任由它重重的插进地里。
兆麟看着眼前,一把雪亮的俄罗斯弯刀向自己眉心斩来,他渐渐合上眼,也许死后,就能见到姑姑了吧!想到这儿,兆麟那张被血污盖满的脸上,竟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没多久,兆麟醒了,是被一只出来觅食的兔子撞醒的,可疲惫却让他睁不开眼。
本以为自己已赴往生,可四周尽是浓郁的血腥和乌鸦觅食的叫声。
听清四周已不再有人马之声,兆麟艰难的睁开眼站了起来。
远眺望去,周围一望无尽...全是尸体。
这绝不仅仅是刚才包围自己的那千余人...似乎所有的高丽人,俄国人,全都躺在这里,形成一座隆隆高山。
漫天群鸦围着尸山喊叫着,飞翔着。
而兆麟脚下,自己的巨斧正和另一把一模一样的巨斧一起,交叉插在地上。
见此情况,兆麟的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反应了一会,冲上去抱住两把斧头疯狂的大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