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穿]东宫女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张佳音
可徐老太太分明是看不上他们家小孙子。
众人纷纷向她看去,李族长更是瞪大眼睛,怒道:“大人们跟前,不得放肆!”
包老太太看向容歆他们还有县令大人,不甘不愿地站回到家里男人身后。
詹县令觑着直郡王的脸色,又看向容歆,“夫人,这……?”
容歆不以为意地笑道:“人选还未定,詹县令稍等片刻,我与徐家姐姐谈一谈可好?”
“您请便。”
徐老太太家里李族长家不远,容歆便起身,准备和她们回徐老太太家谈,而她一动,东珠立即便跟着站起来,随后,吉雅和完琦也一副要跟着的模样。
大阿哥没动,坐在椅子上,冲着侍卫们使了个眼神,示意他们跟着。
容歆带着三个孩子,和徐老太太回到她家,直接便开门见山地问:“老姐姐看,李南如何?”
“李南?!”徐老太太和两个儿媳妇纷纷惊讶于她的提议。
容歆平静道:“过继的话,这孩子年纪虽大,却品性极佳,我瞧着他家中又有些困难,一子兼祧两宗,想必可以商量。”
徐老太太抓紧袖子,又松开,忐忑道:“李南是读书人,这,能有这样的孙子,我乐意至极,可这样的好事,怎么可能呢?”
“成不成,请他和他母亲过来聊一聊才知道,如若不成,再退而求其次也无妨。”容歆再次询问道,“此事还是要先以你们的意见为上,你们若有旁的想法,也无妨。”
徐老太太直接做主道:“李南是个心善的孩子,他又有前途,我们再没有不愿的。”
于是,容歆便派人去请李南和他母亲到此,徐老太太亲自说完请他们的缘由,她才补充道:“我昨日考教过李南,基础不错,若能再进学,也不见得没有造化,你们两家各有难处,互利互惠,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徐老太太对外只说领了一百两抚恤银,但官府所给,其实是一人一百两。





[清穿]东宫女官 第180节
这些钱,其实够她们孤儿寡母生存,可她们守不住,而李南家呢,缺钱,李南现下还没有功名,读书只出不进,若果真一文钱难道英雄汉,或者教李南母亲熬坏身体,对他亦是个遗憾。
两家人皆在考虑,容歆口干,喝了口茶,提醒道:“人家说兄弟姐妹互相帮扶,这日后,满月圆月许是能靠李南找个好人家,李南亦可通过她们添助力……”
而容歆这话一出,率先同意的是李南的母亲,两家便就此决定变成一家人,互相帮扶。
再回到李族长家,在詹县令的见证下,立下字据。
詹县令还当着容歆和大阿哥的面表示,待李家族中开宗祠那一日,他再亲自前来作见证,届时会像两人禀报。
大阿哥无可无不可,容歆笑盈盈地与他寒暄两句,临走前,又好人做到底,请詹县令作保,待李南县试通过,便可进入县学读书。
此事罢了,容歆等人坐上马车,返回淮安府。
马车上,完琦一张小嘴吧嗒吧嗒,将徐老太太家中的事从头到尾一字不差地复述一遍。
容歆没想到小姑娘记忆力如此好,微讶。
大阿哥配合地听完全部,若有所思道:“姑姑可是昨日见了那李南,便有此打算?”
“我昨日听那孩子所言,句句皆在其母,虽未问亦有所猜测,他恐怕已丧父。”容歆惜才道,“我考教他背诵时,并未看出天赋是否出众,但他的先生既然准他如此年龄便参加县试,想必是有几分不凡的,如若耽搁,属实可惜。”
大阿哥附和地点头,眼神却不甚集中。
容歆见状,问道:“您有心事?”
大阿哥看向两个女儿,随后摇头,“只是瞧着李家那个孙女,也不过是与吉雅一般大……”
第194章
清河县县令亲至, 李家不敢拖延开宗祠的时间,迅速地办好,詹县令便派人送消息至淮安府。
大阿哥转述给容歆后, 清河县李家的事便就此结束。
而大阿哥经由李家事,又命人重新探查一遍抚恤银到户后的情况, 果真有不少人家鸡飞狗跳, 令人唏嘘。
不过这些, 大阿哥默默地处理了, 并未惊扰容歆。
四月二十三日,御驾抵达淮安府, 次日北上,容歆等人直接上船汇合, 康熙关心大阿哥和孙女们,依旧无视容歆。
容歆无所谓, 转而问皇长孙, 他这一个月左右伴驾南巡的情况。
康熙这一个月的时间, 做了不少事,巡视河堤,惩处地方渎职官员,赈济百姓之余, 又去明孝陵谒拜,还命人寻出一位前朝皇室后裔——朱之琏,赐予爵位, 以示大清宽宏。
容歆趁着众人的注意力皆在康熙那里,偷偷与皇长孙咬耳朵:“这人, 皇上是从何处找来的?”
皇长孙颇有些兴奋地扫了一眼周遭地人, 压低声音, 在她耳边回道:“此人乃是三十一年的进士,如今在亳州做知州。”
“举子科举时便要填写祖籍,怎么此时方认定他是前朝皇室后裔?”容歆低声问道,“殿下,他真的是……吗?”
皇长孙点头,随后又道:“皇玛法说是的。”
康熙说是,那不管是不是,都得变成是,容歆不必再多问。
船稍作补给便重新起航,及至五月十七日抵达京城,康熙一个眼神也未给容歆,十分记仇。
太子率百官相迎,关切地问候皇阿玛的身体,回宫途中,不时看向容歆的眼神充满担忧。
容歆冲着太子微微一笑,表示自己无事,只是回到毓庆宫时,却见太子妃并一位太医在等着他们。
“姑姑,您快坐,让刘太医为您把脉。”
容歆被雪青推着,坐下来,一边伸出手放在脉诊上,一边对太子妃道:“娘娘,都两个月过去,我身体早已痊愈。”
太子妃摇头,坚持道:“您说的不算,太医的诊断才算数。”
容歆只得安分地等待太医的诊断结果,待到刘太医说她身体确实已无大碍,方才笑道:“您看我说什么来着?”
太子妃展颜,道:“您也莫怪我多此一举,殿下没听到刘太医的诊断,是断不会放下心的。”
山崩一事传到京城,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不定如何后怕……
容歆心下暗叹,又请太医一并为皇长孙和东珠请脉,以安这对父母的心。
太子和太子妃的三女儿宝珠,站在太子妃身边,抱着她的腿,好奇地打量几人。
皇长孙见状,走过去蹲在她跟前,笑着逗她:“宝珠不认识兄长了吗?”
宝珠立即害羞地躲到额娘腿侧,任他如何说话也不出来。
容歆从两人身上收回视线,看向绿沈和雪青二人,疑惑地问:“浅缃呢?怎未见她的身影?”
绿沈和雪青对视一眼,心知瞒不住,便低声道:“女官,浅缃病了……”
容歆一听,急急道:“怎会病了?什么病?”
绿沈忙安抚地解释道:“只是听得您在淮安府之事,急火攻心所致,昏迷不醒高烧几日,伤到肺,如今还未痊愈。”
雪青则是说道:“浅缃姐姐可不是要起来迎您吗?只是太子殿下和太子妃不允,她也羞于见您……”
急火攻心……
浅缃平素是多稳重的性子,竟是为她急出病来,容歆哪舍得责备她。
这边儿,太医也为东珠诊过脉,容歆便向太子妃道:“我这才知道浅缃病了,想先去看一看她。”
“应该的,姑姑去便是。”
容歆点头,起身离开时,皇长孙也要一同去探望浅缃,东珠则是早已跟在容歆身后。
太子妃瞧着他们离开的身影,自言自语道:“东珠,真的开口了吗?”
雪青闻言,当即便回道:“女官的为人,您是知道的,必不会在这样的事上无中生有。”
“我并非怀疑,只是……”太子妃眼中隐隐显出几分激动,“不敢相信……”
而另一边,容歆带着两个孩子出现在浅缃的屋子里,皇长孙问候过雪青,停留须臾便离开,只留容歆和浅缃两人相顾无言。
良久,浅缃忽然留下眼泪,泣道:“浅缃有愧于女官的嘱托,未曾好生劝慰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反倒给主子们添麻烦……”
容歆轻轻摸她的脸,叹道:“你憔悴许多,莫要想太多,谁也不愿平白无故病倒。”
“我从前从未如此过,如今年岁越长,反倒越不如年轻时无畏无惧。”
浅缃低头,双手捂着脸,哭道:“我做了一整夜的噩梦,极怕我是剩下的那一个,可我又不想您总是承受许多……”
从小一起长大,几十年的交情,容歆抱住浅缃,轻轻拍着她的背,“离那一日还早呢,我怎么舍得离开你们?”
浅缃更肆意地哭起来,哽咽道:“我方才看见,您鬓边有白发……”
容歆心里一跳,瞬间想起“老太太”这一称呼,忙松开她,道:“在哪儿呢?快为我拔掉。”
浅缃的哭声一顿,忽然不知该给予怎样的反应。
这时,容歆身侧伸出一只小手,手指在她鬓边发丝中拨弄,然后一用力,迅速拽下一根白发。
整个过程,快地容歆尚未反应过来便结束,只看着东珠手心的一根白发呆怔,“还真是白了……”
浅缃憋在心里的情绪已哭出来,之后的时间,容歆便叫两人为她找发间是否还有漏网之鱼。
好在仔细翻找后,统共也才拔出三根白发,不足为虑。
但即便她已消灭掉证据,太子回到毓庆宫后见到容歆,第一句话仍然是:“姑姑,您单薄许多,受累了。”
容歆稍稍提起音量,中气十足地笑道:“不止我,您瞧皇上南巡一趟,不也有几分消瘦?出门在外,难免如此。”
太子仍紧锁眉头,“皇阿玛巡幸塞外,您留在京中休养吧?”
“皇上才回来,便定下巡塞外的时间了?”
“并未。”太子摇头。
容歆眉眼含笑,“既是如此,再次出行便非一日两日,哪里还不够休养?”
“姑姑,我是担心您的身体。”
“与其担心我的身体,不若想一想东珠该如何安排。”
东珠的事,并未解决,容歆发泄一番,也无甚好办法,如今正好与太子商量。
而太子沉默半晌,无奈道:“您与胤礽如今能做的,不过是教东珠做她喜欢的事罢了,至于将来,咱们此时又如何知道,东珠究竟想不想过寻常女子相夫教子的日子?”
东珠既然生来异于常人,他们又随着她的性子这么多年,本身就是放纵。
“姑姑。”太子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道,“皇阿玛所言,虽无情,可东珠日后,确实已无法随意准婚。”
容歆两只手紧紧攥在一处,面上始终无甚情绪。
太子见她如此,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随即又朗然道:“姑姑,来日方长,细细筹划便是,何必此时便心生烦忧?”
容歆面无表情,看向太子,“您可是认为,我太过小题大做?”
太子忙起身,解释:“姑姑,胤礽并未如此以为,我只是不想您思虑过多,以致伤神。”
“我信中并未写明。”容歆神情淡淡,“我不止与皇上争执,还动了手。”
“什么?!”太子震惊不已,回过神后,严肃地表示他的不赞同,“姑姑,天子之怒非同小可,万一、万一皇阿玛不再纵容……”
明明容歆完好地出现在太子面前,可太子仅凭想象,便心有余悸。
第195章
“咚咚咚——”
“太子殿下, 守门的通报,苏麻喇嬷嬷稍后将至毓庆宫探望容女官。”
容歆一听,忙打开门, 对小常子道:“嬷嬷年迈,怎能劳烦她老人家亲至?速速命人去通报, 我这就去拜见。”
小常子行了一礼,倒退几步后方才转身向前院儿去。
容歆重新面向太子, 平静道:“您和太子妃疼爱格格,却也不免更重视皇长孙,世情如此, 无可置喙。”
“只是我心中, 格格和皇长孙一般无二。”
甚至某种程度来说,因为东珠的特别, 容歆更加偏着东珠。她没想过替东珠去争求如皇长孙一般的待遇,这不可能, 她心知肚明。
容歆只是想,东珠能够最大限度的, 去过她想要的人生,她都已经是太子的长女,为何不可?
“殿下担心我,我知道,可我就是这样的人, 从来没变过。”




[清穿]东宫女官 第181节
容歆冲着太子福身, 礼仪标准,分毫不差, 退出书房后, 转身的动作干脆利落。
她是在告诉太子, 也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自己,哪怕她即将迈入天命之年,容歆,还是当年“教坏”讷敏的容歆。
太子看着她的背影,沉默良久,忽然轻笑一声,然后笑容越来越大……
容歆从江南为苏麻喇姑带了礼物回来,便未直接去苏麻喇姑那儿,而是先回她屋里取东西。
只是她还未出屋,小宫女便来报,苏麻喇姑已经到毓庆宫了。
容歆赶忙拿着东西匆匆走出去,一见到苏麻喇姑,便歉道:“我真是罪过,回来应该先去拜见您才是,竟劳烦您老人家亲自过来。”
苏麻喇姑拄着拐杖向容歆走了几步,上下打量她,然后笑道:“你才回来,必定事忙,按理是我不该来打扰,不过不亲眼看看你这孩子,我心里不安定。”
当容歆是孩子的人,自齐嬷嬷去世,便只苏麻喇姑一人了……
“是我错,不稳重,惹得您担忧,扰您清净。”容歆心里热乎乎地,脸上也泛起笑,扶着苏麻喇姑另一只手,道:“我扶您坐下。”
苏麻喇姑摆摆手,“需得先去拜见太子和太子妃。”
哪怕苏麻喇姑这么多年在宫中地位超然,她依旧没有过丝毫逾矩之处,容歆从来都自认不如。
而两人说话的功夫,太子和太子妃,以及下一辈儿的皇长孙等人,皆来到此处,向苏麻喇姑问好。
苏麻喇姑向太子和太子妃谦恭地行礼,随后温和道:“给殿下和娘娘添麻烦了,我只是来看看容歆,很快便回去。”
太子和太子妃对视一眼,便不在此打扰苏麻喇姑和容歆说话,带着孩子们各自离开。
这大殿里不适合说话,容歆便扶着苏麻喇姑去她屋里小坐。
苏麻喇姑礼貌地没有去打量容歆的屋子,只坐在圆凳上,在容歆为她奉茶后道谢。
容歆拿出她准备好的礼物,道:“便是您不过来,我明日也是要去您那儿拜见的,这是我从江苏省带给您的礼物。”
苏麻喇姑并不与她推辞,笑盈盈地接下来,命小宫女替她拿好,然后便安静地看着容歆。
容歆当着这位长辈的面,颇有几分撑不起在旁人那里的气势,软下声音,道:“当时情况紧急,我一心护着格格们,顾不上分神去关注旁的,这才受了点轻伤。”
“我并非来责怪你。”苏麻喇姑弯起嘴角,轻轻拍容歆的手,“你做得很好。”
容歆低头,视线从苏麻喇姑布满老年斑的手缓缓向上,落在她银白的发髻上,“嬷嬷,您也要保重好身体。”
苏麻喇姑面容慈祥,点头道:“你也是,别太逞强。”
“好。”
苏麻喇姑说很快就走,看完容歆叮嘱完她,便真的提出告辞。
容歆扶着她,亲自送她回到住处,方才折返回来。
之后的半个月,浅缃的身体开始好转,太子和太子妃彻底决定提拔毓庆宫内年轻的宫女太监管事,而浅缃她们这些年岁大的,则是以荣养为主,只适当地做一些差事便可。
浅缃三人,连同丹彤,哪怕心知主子们是宽待她们,依旧无法免除地对即将“没用”的日子,或多或少地表现出几分无所适从。
雪青的焦虑感最少,她从前管得也就是毓庆宫的膳食茶点,闲散的时间增多,便更用心地亲自为太子他们做吃食。
绿沈教养格格们,也不算闲着,唯独浅缃,思虑颇多后来到容歆面前,请示道:“我这次生病后,觉出精神体力皆已大不如前,如此在宫里荣养,拖累太子殿下,心内甚是不安,便想就此出宫去……”
“太子和太子妃绝无嫌弃之意。”容歆不赞同道,“你们如此想,岂不是伤他们的心吗?”
“可女官,我们能为太子殿下做得,已经都做了,就像齐嬷嬷一样,不忍教太子殿下亲眼看着我们一点点老去。”
浅缃眼中含着不舍的泪,强抑制住泪水涌出,笑道:“我也想去陪着皇后娘娘,想去祭拜齐嬷嬷,想看看我们日后长眠的那片梅林。”
她如此说,容歆实在说不出拒绝的话,这些年浅缃寸步未离地守在宫里,属实辛苦。
容歆垂首,思索再三,抬起头对浅缃道:“这件事,我记下了,只是此时有些突然,这些年轻的宫女们也不见得能立即担起事,再过两年,如何?”
“理应如此,我身上还有些差事,总不能突然撒手不管。”
容歆拉起浅缃的手,充满歉意道:“这些年,正是因为毓庆宫有你,我才如此放心,往后你便轻轻松松地过。”
浅缃的眼泪终于控制不住,刷地一下流下来,哽咽道:“殿下和格格不能没有女官,往后,也请女官多顾念自己。”
容歆离开过两年,回来后便已确定,往后余生,皆要围着毓庆宫度过,这在大家心中已成共识。
浅缃语气中满满地愧疚……
容歆不在意地笑道:“咱们皆问心无愧地活着,便已足够。”
两人这一日的交谈,容歆并未立即便跟太子说,而是想再过些时日,等一个更合适的时机,再与太子提。
这时,康熙巡幸塞外的时间确定,宫内外又开始忙忙碌碌地准备起来。
康熙最重视的孙辈儿依然是皇长孙,无人能出其右,但他也开始关注东珠,并且大开方便之门,为东珠请了众多先生教导,不时便会问一问他们东珠的天赋更倾向于何处。
而这些先生只是做到更加规范的教导,根本无法从东珠处得到任何回应,真正了解东珠的人,还是只有容歆一人。
其实康熙问容歆会更加直观明了一些,可康熙始终与容歆僵持着,就是不愿意作出任何缓和的举动以至于落下风。
容歆也不去主动破冰,僵持便僵持,蜗居在毓庆宫,直到御驾巡幸塞外开拔那一日,才再一次见到康熙。
两人照面后,容歆懒得想康熙会有什么心情,只知道她果然是丝毫不想念康熙。
巡塞外走陆路,不比走水路时舒服,这一次,康熙主动提出带着皇长孙和东珠同行,而大阿哥不能容忍他有丝毫落后于太子,依旧请求带着三个女儿同往。
康熙对大阿哥更无奈时也有,这一点小事,既然他本人不在意女儿舟车劳顿,康熙便应允下来。
宝娴是个娴静温柔的性子,其实并不十分喜欢出远门,只有吉雅和完琦对这样的行程兴奋不已。
容歆又是和几个格格坐在一辆马车上,看宝娴拿起书,便劝道:“马车晃动,读书对眼睛无益,您若无趣得很,便看看窗外的景致,越往北便越与京城和江南迥异。”
大阿哥是对的,女子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如何不被人说是见识短浅,且也不利于身体。
不必与旁人对比,只看吉雅,小宝娴一岁,可习武多年,个头已撵上姐姐,而且还更强壮健康。
当然,以如今盛行的审美,宝娴这样的大家闺秀,想必才是各家期望的媳妇样子。
不过大阿哥是极不喜的,依然幻想所有的女儿,都得一句“虎父无犬女”的夸赞,为此,他和“柔弱”的大福晋没少争执。
这些,都是小喇叭完琦透露给容歆的。
容歆脸上带笑,从座下的柜子中抽出一个木盒,放到宝娴面前,“这是雪青嬷嬷做得点心,加了枸杞和大枣,还有一点阿胶,养气血,您用一些。”
“嬷嬷偏心!”完琦抱着容歆的手臂,撒娇道,“只给姐姐吃,不给我们。”
“哪能不给您,只不过您和东珠格格年纪小,只许尝一尝。”
这个限制,并未包括吉雅,是以,吉雅捏起一块儿点心,当着完琦的面,两口吃完,又捏起第二块,完琦便与姐姐抢起来。
她们没少吃雪青做得吃食,只是姐妹间亲近地玩闹罢了,容歆也没管,又从柜子里拿出另一个盒子,放在小桌上,随她们吃用。
大半个月,她们皆在马车上如此度过,只途中路过某一在京中便定好的歇脚之处,才停个一两日,然后到达最终目的地——兴安围场。
所有人皆住帐篷,格格们初次见到这样的地方,不免有些兴奋,只是围场中还有众多蒙古贵族和勇士们,容歆便约束着几人,暂且待在帐篷中,等她了解清楚这一片的情况,再带着几人在帐篷周围走动一二。
容歆第二次到兴安围场来,虽已年时久远,但当年的记忆仍旧清晰,因此无论离营地多近,都会带足护卫,以防万一。
大公主茉雅和二公主金婵也来到兴安围场,除陪伴皇阿玛,大多数时间皆与容歆几人待在一处。
八旗子弟和蒙古勇士们一同围猎数日,容歆也带着几个格格转遍营地周围,正待宝娴和完琦的兴致消失殆尽时,康熙决定在围场举办一场比武,由八旗子弟对阵蒙古的年轻一辈儿。
此是为促进两族的亲密关系,但既然是切磋比试,自然要一分胜负。
1...9495969798...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