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东宫女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张佳音
如今太子代政,朝中奏折除非极为紧急,皆要先有太子审阅之后方才移至康熙跟前,是以他所谓的请罪折子定然是先由太子看到。
太子惊讶不已,可大阿哥说完便转身由太监扶着离开,只给众人留下一个背影。
第135章
[清穿]东宫女官 第122节
太子因为大哥的话, 心情难得上升了许多,晚间回到毓庆宫时,面上也带着几分舒畅之色。
可太子等了数日, 等到皇阿玛复朝对各个将领做了奖罚分明的安排, 等到裕亲王福全专门为大阿哥写了一封请功折,其中申明大阿哥在战时振奋军心的重要作用, 等到皇阿玛为大格格茉雅指婚……
他始终未能看见大哥的折子。
表面上一片欣欣向荣, 大阿哥重伤未愈,太子深知不能去询问他是否有写。
而就在此时,康熙召见太子,递给他一份折子。
太子第一眼便看到上面爱新觉罗·胤褆的名字, 再看日期,显然是大哥于养伤期间写的折子, 以他的视角详细写了战事经过以及他所看到的战中不足之处, 并且于折子最末如他所说请罪
康熙给太子时间看完,方才道:“军报你第一时间便看过, 与你大哥此折并无太大出入,是以, 太子还坚持军中将领抚躬自问?”
“皇阿玛, ”太子解释道, “儿臣并非为了为难将军们……”
“可你此举,与为难无异。”康熙严肃道, “纳兰容若为救你大哥而死, 明珠至今还养病于府中,你大哥字里行间亦不掩愧疚。”
太子手指收紧, 面上闪过悲痛, 然悲痛之余, 依旧有几分固执道:“噶尔丹逃回蒙古,难保不会有卷土重来之日,沙俄又虎视眈眈、贼心不死,大清更应奋发图强,以求下一次战起之时,我大清兵强将勇,所向披靡。”
“年轻气盛。”康熙命梁九功将书案上的一摞奏折拿到太子跟前,“你以为只你一人想到这些了吗?只是宣扬开来无益于安抚民心罢了。”
康熙最后对太子语重心长地说了一句:“胤礽,你未曾见过战场的残酷,此举极有可能得罪朝中武将。”
太子亲自抱着十几本奏折回毓庆宫,及至深夜也未从书房出来。
他平素是极自律的,书房的烛火甚少亮至深夜,因此教毓庆宫众人皆十分担忧。
太子妃身居内宅,未免忌讳,一向不在太子朝中之事上多嘴,便请了容歆去瞧一瞧太子。
雪青为太子准备了夜宵,容歆端至书房门口,得太子应允之后,入内。
她还提了两壶酒来,两个杯子倒了七分满,便对太子邀请道:“太子妃请您一醉解千愁,正巧我酒量不错,您可否赏光喝几杯?”
太子放下折子,嘴角浮起笑意,“我只怕姑姑您不尽兴。”
“是以,殿下三杯,其余皆是我的。”
太子坐在她对面,极珍惜地瞧着面前这杯酒,“如此,胤礽只得慢酌了……”
容歆笑道,“瞧您如此,太子妃今夜总算不至于无法安眠。”
太子筷子一停,极认真地问:“姑姑,太子妃真的会寝食难安吗?”
“嗯……”容歆端着酒杯沉吟稍许,嘴角的笑容却是毫不掩饰地放大。
太子无奈地摇了摇头,“以太子妃嫁入东宫以来的作风,胤礽深表怀疑。”
容歆见太子对此并不在意,深知这对小夫妻有他们的相处模式,便一笑而过。
两人喝了几杯,主要是容歆喝了几杯,便指了指太子书案上的奏折,问道:“殿下是因它而生忧吗?我可否一阅?”
太子点头,“确是因这些军报。”
容歆走到书案边,眼睛随意一扫,停在大阿哥的奏折上,缓缓伸手拿起来,重新坐回到太子对面,认真看着。
太子沉默地看着杯中酒,道:“皇阿玛今日与我说了许多,反倒是胤礽亟需自省。”
容歆正看到折子末大阿哥的请罪之言,字字句句皆含自责之意,再经由先前战况的描述,便可想象他当时情景。
“姑姑,我未曾想到竟是大哥支持我……”
容歆抬起头便见太子抬起酒杯一饮而尽,淡淡道:“约莫是年轻人锐意进取之心产生了共鸣。”
太子倒酒的手一顿,“姑姑此言,竟是也不甚赞同?”
“并非不赞同。”太子本心是极好的,只是容歆看着另一张奏折上关于福全指挥不当的内容,道,“显然皇上不喜您的激进,您大可选择更柔和的方式去达到目的,这一次,有些失了您平素的稳重。”
关于此次战事损失惨重之因,容歆只从这些军报上便能看出一些,大清战力不足,低估准噶尔军的火器威力,将士们心理防线稍显脆弱……
确实暴露了许多问题,但其中未尝没有康熙决策上的失误,太子和大阿哥此番突然的兄弟默契,不知有没有教康熙生了不满……
从前些日子康熙对太子的态度来看,恐怕有几分不满,但他今日又对太子剖白,对太子的看重应是未减。
容歆不自觉地喝了两杯酒下肚,太子越是深入朝堂,恐怕越是会与康熙有政见上的分歧,太子无论是抗争还是压抑,这对天家父子的关系走向恐怕都不甚美妙。
“姑姑?”太子按住酒壶,道,“您来开解胤礽,怎可独饮?”
容歆晃了晃酒壶,这才发现这一壶已是空了,忍不住失笑,“一时起兴,您莫怪。”
太子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拎起另一壶酒,为她斟酒,“您也不必太过为我忧虑,总归不是私制龙袍那样的大错。”
他如今倒是能拿此事自嘲了。
容歆轻轻嗔了太子一眼,道:“便像您说得,以此为鉴,方可精进,这一次,您确实是略显急躁了,日后有何想法,不必这般急切地表明,徐徐图之便是。”
太子应道:“是,姑姑一言,胤礽豁然开朗。”
“想必您先前便已想通,倒是我白白得了太子妃一顿酒。”
容歆说是只分太子几杯,话谈完,便直接拎起剩下的大半壶酒,催着太子回去休息。
而太子忽然说道:“姑姑可要以这半壶酒为赌注,与我赌一赌,太子妃是否有为我留灯?”
他也不等容歆回答,立即便又道:“我赌否。”
容歆:“……”她也想选否。
但既然太子有兴致,容歆还是顺着他的意选了“是”,然后两人一同走到太子妃寝居前,太子妃果然已经睡下。
太子拒绝了值夜的宫女去叫太子妃的提议,边往回走边向容歆伸手,“姑姑,酒。”
容歆爽快地递给他,嘱咐道,“明日您还要上朝,今日不可再饮。”
太子笑着颔首。
容歆告退之前,顿了顿,又促狭道:“回头我便替您与太子妃说,您极喜欢她送的酒。”
太子极自然道:“劳烦姑姑了。”
容歆既是答应太子,自是要隐晦地暗示太子妃一般,而聪慧如太子妃,立即便领会了她话中的涵义,对太子更加无微不至的关心起来。
九月末,大福晋又生下一女,宫内外便愈发的关注太子妃的肚子。
翻过年正月,康熙再次下旨,封二格格金婵为和硕荣宪公主,指婚蒙古巴林部的博尔济吉特·乌尔衮。
乌兰布通之战,乌尔衮率巴林部右翼旗参战,十分勇猛,很得康熙青眼,因此下嫁了最疼爱的女儿。
荣妃马佳氏不知从哪儿听说容歆见过这位未来额驸,旨意一下来,又巴巴地派人来请容歆。
正好赫舍里·珂琪的儿子出生后,稍稍有些体弱,容歆便借此机会一并走一遭。
先前大格格指婚备嫁时,荣妃便有几分不舍,此刻真的轮到二格格,她这情绪更是如同梅雨时节一般,没多少晴朗的时候。
康熙如今的岁数,喜欢年轻汉妃娇柔可人,却不喜欢她这个年纪的人泫然欲泣的模样,因此便是舍不得二格格,也只召她到乾清宫,不再去钟粹宫。
荣妃对此无知无觉,甚至她其实更习惯康熙不出现在钟粹宫,康熙不出现,她反倒还自在一些。
且不止她有这般想法,容歆到长春宫时,钮祜禄贵妃也话里话外透露此意。
“皇上前几日过来,提了一句咸福宫,想是有意为珂琪姐姐升嫔位,教珂琪姐姐婉拒了。”钮祜禄贵妃不甚高兴道,“倘若想升位份直接升便是,提旁的宫殿作甚?我这长春宫又没有其他妃子,还住不下珂琪姐姐和一个小阿哥吗?”
钮祜禄贵妃就差直接将不耐烦挂在脸上,容歆突然有些同情康熙。
现今宫中这几个高阶妃子,估计惠妃呐喇氏也不甚乐意伺候康熙,德妃乌雅氏禁闭,宜妃郭络罗氏虽然不好说,但总归不热情的多过于热情的。
如此一来,康熙而今更喜欢汉妃,好似也不全是贪鲜……
第136章
容歆自从看到齐嬷嬷留给她的那封信之后, 再看待康熙时便更多了一层讷敏滤镜。
如若是早些年讷敏还在时,康熙表现出来是个贪花好色的皇帝,容歆心里定是极为不满的, 可如今,康熙宠着什么人, 左右讷敏也不会伤心了, 与她便没什么影响。
更何况,老小子喜欢年轻姑娘, 亘古不变。
康熙还拥有这天下至高无上的权力……
甭说妃子低眉顺眼, 连太子在他面前,同样需得小心翼翼。
容歆也心疼他, 但猛虎不能圈养, 太子想要施展抱负, 不能激进,却也不能一味地束手束脚。
而太子经得战后内省这一遭的挫折,再从皇上那儿领差事时,依旧对某些事极为坚持,只是更加迂回。
就比如去年徐乾学被弹劾, 其中涉事的几位官员一直是朝中所谓的太子·党,不少人以为太子着想的理由, 几番劝谏太子留住几人,免得这一派势力大为受挫。
太子胤礽狠起来连索额图这个亲叔祖都能放弃,更遑论这些个贪赃枉法的官员, 一向非他所能容。
表面上太子并未表态, 然而私下里, 太子命人引导大阿哥一系官员对徐乾学等人穷追不舍, 直至今年皇上对几人定罪罢官免职。
大阿哥胤褆只养伤月余便重新回到朝堂, 将太子的行径尽皆看在眼中,不止一次当着众人的面说太子“两面三刀”。
他常是没头没脑地冷嘲热讽,教旁人看到了,便以为太子和大阿哥果然是极为不和。
容歆和太子妃也听说了不少关于两人如何不和的传闻,不过她们皆不是人云亦云的人,对此并不以为意,太子妃依然和大福晋极为融洽,还常邀请大福晋带着两个小格格来毓庆宫做客。
大阿哥和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的第二个女儿,名叫吉雅,与皇长孙女宝娴由康熙亲自赐名不同,这个女儿的名字是大福晋起得。
大福晋对两个女儿一视同仁,甚至因为大女儿更得皇上和额娘宠爱,更加疼惜小女儿。
宝娴文静,吉雅却十分爱笑,一笑起来那一双眼眸便灿若星辰,极为喜人。
太子妃便极喜欢她,天寒地冻无法见到,还会亲自做一些小玩意儿捎去阿哥所,当然也未曾落下宝娴。
太子妃性子好,宝娴又常见她,自是极亲近,也乐意和额娘一道来毓庆宫做客。
“宝娴,雪青姑姑做了你爱吃的点心,快来尝一尝。”
小丫鬟端了几个精致的碟子过来,宝娴乖巧地冲着雪青道谢:“宝娴谢过雪青嬷嬷。”
雪青脸一僵,下意识地看向容歆。
容歆微笑,脚下却默默地后退,避开直面现实的冲击。
太子妃爽朗地笑,完全停不下来,然后便发动了。
她呼痛出声的一瞬间,屋内慌乱了片刻,随即浅缃等人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产房。
容歆则是一边招待大福晋一边命人去乾清宫报信儿
太子听到小太监的回禀后,立即便起身,脚下不掩慌乱地向皇阿玛告退。
而太子回到毓庆宫一个时辰左右,康熙处理完政事,便御驾亲临毓庆宫。
[清穿]东宫女官 第123节
太子妃虽是头一抬,但生得极快,几乎是康熙到后不久,她便顺利生下皇长孙,且皇长孙足有五斤六两,甚至无需太医检查,肉眼瞧着便极为健壮。
康熙大喜过望,当即便接过皇长孙抱在怀中,并为他起名“弘昭”。
这皆是康熙对这个长孙的恩宠,而他还不罢休,抱着不撒手的同时,竟然还提出要亲自教养皇长孙,不过话一说出来,他自己便否定了,改口夏天去畅春园避暑时,皇长孙与他同住。
康熙的幼子上个月方才出生,但他此时对嫡长孙的喜爱比之幼子要更加溢于言表,甚至还关心起皇长孙身边伺候的人。
太子妃待产时,太子曾经提出请容歆教养他的长子或是长女,容歆当时便未曾拒绝,而她此时一听康熙所言,立即便笑着恭敬答道:“回禀皇上,正是奴才。”
康熙脸上慈祥地笑容一瞬间显出一丝虚假,随即又若无其事地略过此事,专心地看着孙子。
众人皆不敢打扰,还是容歆,在康熙面前稍稍自如一些,轻声提醒道:“皇上,太医还等着为皇长孙检查身体呢。”
正巧皇长孙撇开小嘴儿欲哭,康熙立即便将他交到奶嬷嬷那儿,亲耳听到太医的检查结果皆未良好,方才满意地离开毓庆宫。
大福晋待太子妃生产,才在皇上离开之后告辞,而她一出了毓庆宫,便十分巧地碰见了大阿哥。
宝娴自小便未曾与阿玛多亲近,因此坐在奶嬷嬷怀中,又是仰慕又是害怕地悄悄去瞧阿玛,可大阿哥一看过去,她立即便抱紧奶嬷嬷地脖子,死死地埋下头。
大阿哥:“……”是他的种吗?不是虎父无犬女吗?
大福晋并不知大阿哥内心所想,仍想着皇阿玛得知太子妃生下皇长孙的喜悦,“殿下,臣妾未能为您生下儿子,您可怪臣妾?”
大阿哥莫名其妙地看向她,“何出此言?爷没说过什么吧?”
“皇上那般喜欢皇长孙……”
“不止是喜欢皇长孙。”大阿哥平淡道,“盖因那是太子所出的皇长孙,终与旁的人不同些。”
大福晋闻言,眼中瞬时盛满心疼之色,“殿下……”
大阿哥皱眉,又瞧了一眼迅速别开头的长女,义正言辞道:“宝娴就是随了你这个额娘,咱们爱新觉罗氏的格格,怎可如此软弱?”
一腔情意喂了狗……
大福晋绷起脸,从奶嬷嬷怀中接过女儿,负气地甩开大阿哥哒哒往前走。
“你那点力气,莫要摔了宝娴。”
大福晋气得一张脸红透,头也不回道:“臣妾再不济事,也不可能摔了自个儿的女儿!”
大阿哥瞧着她那细瘦地腰身左摆右摆,实在难以相信她的话,却也十分长进的没有再火上浇油地说出“女人极麻烦”的话。
四月,康熙主持多伦诺尔会盟,亲赴多伦诺尔与喀尔喀蒙古三大部以及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贵族举行会盟。
此次会盟,大清在蒙古设立盟旗,喀尔喀蒙古尽皆归附与大清。康熙怀柔蒙古之计深远,必将福惠子孙后代。
而康熙举行会盟之余,偏偏又带着二公主金婵到多伦诺尔,父亲的细腻尽在女儿身上体现。
康熙会盟结束回京,天气已暖,他又立即决定去畅春园避喧听政,后宫中,除开几位新宠的年轻妃子,只带了赫舍里·珂琪与她所生的十五阿哥胤禨。
赫舍里·珂琪禁封为嫔,但到底未曾搬出长春宫另开一宫,依旧与钮祜禄贵妃住在一处。
但从前几乎未曾被康熙带出宫的珂琪,这一次却随圣驾到畅春园,钮祜禄贵妃坚持认为,乃是“报复之行”。
珂琪温柔善良,甚至还为康熙辩解:“皇上带了所有阿哥格格同去畅春园,自是不能落下胤禨,怎会是如济兰所说那般锱铢必较?”
午时日暖,康熙兴致好,便命皇子皇孙们在园中玩耍,十五阿哥尚在襁褓之中,便由珂琪抱着在园子里散步。
皇长孙在太子妃身边,容歆无事,便应了大福晋带着宝娴格格一起与她散步,宝娴在花坛边看花,她便与珂琪两人单独闲聊两句,正说到此。
而康熙究竟是不是小心眼儿,在没有人比容歆更有发言权,毕竟她那抄医书的责罚依旧如山一般摆在眼前,此生攀不过去。
是以,容歆对珂琪的话只一笑而过。
前头平地上,众位阿哥们在蹴鞠,太子和大阿哥年长,便一个扛着十三阿哥,一个扛着十四阿哥,对其余弟弟们让两只手出来,又能带着最小的两个弟弟一块儿蹴鞠。
两人皆是长年习武,又各在一对,肩膀上各扛着一个人也往来如风。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半点儿不怕,甚至每每跃起时还欢呼,十分畅快的样子。
康熙则是在观台上笑容满面的看着儿子们。
宝娴也教阿玛和叔叔们吸引了注意力,只是个子小瞧不见,容歆便扶着她站到了围栏上。
蹴鞠场上一场终了,大阿哥这一队以细微的差距优胜于太子队,扛着十三阿哥跑了半场,才将他放下。
其他阿哥们依旧在兴奋地讨论着方才的蹴鞠,大阿哥扫视了一眼蹴鞠场外,正好看见容歆以及双眼亮晶晶的长女。
于是他便接连几个跨步行至长女面前,一把举起女儿,坐在他的脖颈上,也想跑几圈儿。
然而宝娴的单子哪里比得了她十三叔,刚开始被阿玛抱起还未反应过来,等到坐在阿玛颈上,忽然便凄厉地叫了一声,然后便哇哇大哭起来。
大阿哥无论如何也未想过他的亲近竟会教女儿哭成这般,一时无措,惊立在那儿,慌乱地不知该如何反应。
先前容歆扶着宝娴,也未反应过来大阿哥的动作,此时见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而大阿哥还扛着她,顿时一急,便跨过围栏,小跑过去。
容歆耳边不止宝娴的哭声,还有受了惊的十五阿哥在哭,到了大阿哥身边,未曾多想,在大阿哥手臂上拍打了好几下,这才教大阿哥醒过神来放下宝娴。
“呜哇哇——”宝娴抱着她的脖子哭得好不伤心。
容歆边抚着宝娴的背安抚,边忍不住又瞪了她没分寸的阿玛一眼。
大阿哥呆呆地一动不动地看着容歆,不远处的阿哥们亦是面面相觑,皆对容歆所为惊奇不已。
至于康熙,自然地转开头,目之所及,无事发生。
第137章
小孩子委屈了, 那是越有人哄越委屈,哭声越响。
宝娴平时多安静的小姑娘,此时抱着容歆的脖子哭得十分用力, 小小的身子都在抽动。
容歆抚着宝娴的后背柔声安抚时,已是反应过来她方才对大阿哥的做法不合规矩,却也并未生出一分追悔莫及的心情。
“嬷嬷……呜呜……”
宝娴的哭声渐渐减小, 抽抽搭搭地模样软乎乎的。
容歆无奈地拿出帕子,轻柔地为她擦脸, 哄道:“阿玛是想陪格格玩呢,阿玛不是存心吓你的。”
宝娴抽噎着瞥了一眼她的阿玛, 迅速又收回来,再不去看。
众阿哥们瞧着小侄女哭得可怜兮兮的, 立即围过来,纷纷开始说话逗她开心,不多时便教宝娴破涕为笑。
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远远地听到女儿的哭声, 当额娘的如何能坐得住,立即快步走过来, 直接越过大阿哥,疼惜地抱住女儿。
“宝娴,额娘在呢,莫怕莫怕。”
宝娴回到额娘怀中,委屈重新浮上心头, 又小声抽噎起来。
太子妃抱着皇长孙弘昭过来,太子妃心疼地和宝娴说话, 弘昭则是向容歆伸手要抱。
而弘昭到了容歆怀里, 一双大眼睛便看热闹似的盯着在额娘怀中哭得惹人怜惜的堂姐, 全不似他十五叔那般, 跟着大哭。
唯独大阿哥胤褆,独自站在外围,孤零零地,竟是无人理会。
许久,宝娴总算不再哭,终于雨过天晴。
太子胤礽对这个乖巧的侄女也很喜欢,见她重新展颜,嘴角也微微上扬。
五阿哥胤祺哄孩子的方式颇有些煞风景,极认真地对她说:“今日膳房不是准备了烤肉吗?小宝娴吃几块儿烤小羊腿,瞬时便可烦恼全无。”
宝娴眼圈儿还泛着红,而她也不能吃多少烤肉,但还是教五阿哥吸引去了注意。
太子见状,便对贴身太监小棠子吩咐了一声,命他去看看膳房准备的如何了。
五阿哥踱步到容歆跟前,一边伸出食指戳弘昭手上的肉窝,一边对她道:“容姑姑,您叫雪青姑姑过来可好?听闻她另有一套烤肉秘方,胤祺想要尝尝。”
容歆自然是爽快地应下,当即便叫人去寻雪青。
五阿哥这才满意下来,而由他引头,众人便开始谈及旁的,遗忘了适才大阿哥父女的小插曲。
待到膳房在园中备下烤架,太子亲自去请皇阿玛,又和五阿哥胤祺、十四阿哥胤祯去迎了皇太后过来同聚,及至皇太后的到来,这天下最尊贵的一家人便其乐融融地聚到了一处。
皇太后自太皇太后去世便开始吃斋念佛,是以并不与众人一道吃烤肉,只吃着清淡的素菜,但有众多皇子们陪着说话,脸上的笑意始终不断。
康熙政务繁忙,且他也知道他在此,皇子们必定极不自在,因此等皇太后用好,便陪着皇太后一同离开。
而两位长辈一离开,气氛顿时一变,三阿哥胤祉性子活泛,有他带头,场面便热闹地渐渐有些不受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