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清穿]东宫女官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张佳音
她没有家族的桎梏, 没有长辈的施压, 作为许家目前真正的顶梁柱,辛苦的同时,某种程度上, 却是她自己人生的主人。
这是讷敏一辈子也求不来的自由。
但容歆出于谨慎心理, 不希望事情脱离掌控, 或者因为她将这个姑娘引向另一条有可能是悲惨的路,她临走之前又去信安排了两个四十多岁的老宫人过来。
这两个老宫人,一个嬷嬷一个太监,皆是无根无萍之人, 出宫后想要过安宁的晚年,容歆便给他们一个家, 各取所需。
而安排好之后,容歆专门去向讷敏报喜、辞别, 便启程踏上了回京的路。
半个多月后, 一辆平平无奇的马车缓缓驶入京城的地界儿。
远游人归乡都会近乡情怯,容歆只满心的平静, 直到离城门近了,远远看见城门外停着一队人马。
容歆只一眼便能确认,打头马上的那个人是太子, 而太子也发现了她, 立即驱马迎过来。
“姑姑。”太子胤礽纵身下马, 嘴角噙着笑,抬手止住她下马的动作,“您莫要下来了,咱们直接回宫。”
容歆见太子抬脚跨上马车,笑着让开马车门的位置,请太子入内落座。
马车重新行驶,容歆方才笑着表达她的不赞同:“您能来接我,我心里极感动,只是皇上御驾亲征在外,您监国事忙,怎好为我跑一趟?”
“姑姑且放心,我定然是安排妥当方才出来的。”太子嘴角的笑容浅淡,颇有几分漫不经心道,“我整日里皆守着紫禁城,难得寻到缘由出来,自是不该放过,您莫要想太多。”
容歆闻言,透过马车窗瞧了眼周围护得密不透风的侍卫们,道:“您的安危,牵扯甚广,是以皇上和百官才太过着紧。”
太子端正地坐在马车中,神态却有些懒散道:“我知道,其实我如今也不似幼时那般,觉得不能跟皇阿玛出行是了不得的大事了。”
“果真?”容歆嘴角上扬,眼神带着洞悉。
太子点头点得干脆,刷得打开手中的折扇,笑道:“我身为太子,某些事,责无旁贷。”
因为是太子,要以大局为重,不可肆意妄行,不可儿女情长,不可无能……甚至不可过于明显的表露他的喜好,以防下头人因他的偏好起歪心。
容歆看着太子折扇上的江山图,那笔触显然是太子亲自所画,比两年前看起来,似乎更稳重了。
这时,马车已进入内城,太子问道:“姑姑,可要先回家中探望一二?”
容歆抬头看向马车外,从这个路口左转便是赫舍里家,容家的小院也是那个方向。





[清穿]东宫女官 第115节
她先前是准备回京后便回容家看一眼的。
不过现下容歆挂念太子妃,几乎未作犹豫,便道:“左右我已经回来了,日后再去也不迟。”
她出宫比寻常宫侍容易,只是宫外并未有极其想见之人,她不愿出去而已。
而她既已如此说,太子便并未教马车停下,直接回了皇宫。
太子原本说要和容歆一同回毓庆宫,然而刚一入宫门,索额图并几个内阁大臣便等在宫门口,神色惊惶不定地请走太子。
容歆并不知发生了何事,但康熙亲征噶尔丹,太子留京监国代政,朝中有急事需得太子处理也是正常。
只是容歆思及索额图等人的神色,忍不住便猜测,是不是战场上出了什么事……
她一边想一边往毓庆宫走,耳边听得几声“女官”方才回过神,抬头便见浅缃几人迎上来。
两年未见,几人有说不完的话,只是容歆听浅缃说太子妃正在惇本殿内等着她,便未多说,径直去拜见太子妃。
太子妃一直在向宫门口张望,一见容歆的身影出现,立即便走过来。
容歆见她动作全不似有了身子,当即便快走几步,关心道:“您千万小心些,万一闪了腰,难受的可不是您自个儿吗。”
太子妃挽着容歆的手,亲近道:“还是姑姑心疼我,旁人劝我,总说要小心腹中的孩子,我听得都有些烦了。”
雪青如今是太子妃身边顶顶得意的人,听太子妃如此说,立即便一副委屈的模样,道:“奴婢们可是冤枉极了,教女官以为咱们几个亏待太子妃,定是要没好果子吃的。”
太子妃立即便哄她:“是我词不达意,雪青姑姑你一恼我,我这心儿都要碎了……”
容歆在一旁瞧着,怎么有种男主人哄美妾的既视感,忍不住便看向浅缃等人,而浅缃、绿沈,连丹彤都极习以为常的样子。
如此,倒是容歆少见多怪了。
而太子妃也没忽视容歆,哄了雪青两句,转而又对容歆道:“总之您回来,颂宜可是安心许多了。”
“太子妃过誉了。”容歆谦虚了一句,随即又道,“您和您腹中的孩子母子一体,无论是太子殿下,还是咱们这些人,绝无区别对待之意。”
太子妃一听,笑道:“是,孩子重要,我这个额娘也是极重要的,都要保重好。”
容歆点点头,又关切道:“您什么时候出来的?可有累到?我扶您进去吧。”
太子妃确实是等得有些久了,便顺从地转身往后院去。
她是个善解人意的,知道容歆长途跋涉定然疲累,回到后院也没教容歆陪着说话,直接便催着容歆回去休息。
看太子妃的气色,便知浅缃和丹彤将她照顾地极好,示意容歆也没坚持,行了一礼便回到她的屋子里,简单收拾收拾便躺下来。
容歆确实是累极,没多久便迷迷糊糊地睡着,却又在一阵急促地敲门声中一下子惊醒。
“女官……”
容歆醒了一瞬的神,确定门口是有人在叫她,赶忙整理了仪容,起身打开门,“绿沈,发生了何事?怎地这般急?”
绿沈道:“回女官,是太子殿下命咱们为他收拾行装,我这才过来寻您。”
“可在收拾了?”容歆整了整衣服,随着绿沈往出走,追问道,“为何忽然便要远行?殿下可说要去哪儿吗?何时出发?”
“只说连夜便要出发,至于去哪儿……”绿沈压低声音,靠近容歆耳边,道,“小常子讳莫如深,恐怕事件重大,他不便声张。”
容歆听后,微微蹙起眉头,问道:“太子妃可知道了?”
绿沈摇头,“太子特地交代,先告诉您,暂且不必打扰太子妃休息。”
“既是如此,你们便先为太子收拾着,我去书房等太子。”
而容歆和绿沈分开之后,便安静地待在太子的书房里等候,她并未等多久,太子便回到毓庆宫。
太子一见到她,也不含糊,直接沉重道:“马上飞递八百里加急,说皇阿玛忽染急病,病情恐有些危急,我和胤祉准备连夜快马加鞭赶过去。”
容歆微惊,连忙问道:“可说了是什么病症?”
太子微微摇头,道:“心中只说御医初诊为寒热之症,旁的并未说。”
容歆心提起,康熙从前不是没生过病,只是自他威赫日盛之后,更多的是记得他的帝王威仪,几乎没人会想他也会有病弱的一日……
而太子顾不上与她说太多,只匆匆道:“姑姑,劳烦您安抚颂宜,我今夜便不去扰她起来了。”
容歆点头应道:“您放心便是。”
太子颔首,又叮嘱道:“皇阿玛定会安然无恙,您帮我看好毓庆宫,千万莫要轻举妄动。”
容歆眼神一闪,问道:“您可是担心……”
“今日索额图等人之言,便是要早做准备。”太子沉痛地闭紧双眼,再睁开时,正色道,“皇阿玛吉人自有天相,我并不赞同他们所想,然而前线战事吃紧,军心不可乱。”
“您……”所谓的早做准备,容歆自是清楚为何,但此事非同小可,康熙生死未定,如若真的做了,必是大错。
是以,容歆难得坚决地表现出不赞同,“且不说皇上的病情还尚未有定数,便是真有万一,您是正统,这么多年朝中上下大多拥护您,京中最该做的便是稳住,而非急不可耐地拢权。”
太子胸膛起伏,片刻后,开口道:“姑姑,您说得确有道理,只是我已命九门提督调动禁军把守好皇宫和京城,若有人趁机乱朝纲,一律羁押候审。”
“我希望皇阿玛有惊无险,然若果真危急……务必是我。”
第128章
容歆受太子所托, 第二日晨间才将此事告知太子妃瓜尔佳氏,并耐心地安抚她:“太子妃且宽心,殿下身边有众多侍卫保护, 必可安危无恙。”
太子妃眉眼间生出些许担忧,然并非是为太子离京,而是因为皇阿玛的病情。
而对于太子的出行, 太子妃极宽宏道:“自是当以皇阿玛为重,殿下一片孝心,我身为太子妃, 理应全力支持, 教殿下无后顾之忧。”
容歆恍惚之中, 耳边似是响起多年前, 小小的讷敏笑着对她说:“容姐姐,我定会操持好后宫, 教皇上无后顾之忧。”
“也会保护好我和殿下的孩子……”
太子妃的声音扯会她的神思,容歆勾起唇角, 极肯定道:“您只管放心, 我既是回来, 定不会有‘意外’发生。”
太子妃腹中的孩子,于太子至关重要, 除非他注定命薄, 否则容歆不会教这个孩子有一丝一毫的意外。
太子妃闻言,信任道:“幸好姑姑您回来了。”
“太子妃谬赞,此为应当应分。”
然而容歆心中也在替太子欣喜,太子妃心性坚韧, 对太子而言, 实乃一大幸事。
两人又闲话了些宫内外之事, 太子妃忽然道:“姑姑,前日我去向皇玛嬷请安时,巧遇了钮祜禄贵妃,她听说您要回来,想请您回宫后去长春宫坐一坐,您若是已休息好,随时想赴约不必特意知会我。”
容歆闻得太子妃所言,微一沉思,想起太子妃方才听她提起宫外时的向往之色,便笑道:“长春宫凉爽,太子妃可要一同去稍坐片刻?”
太子妃瞬时眼睛一亮,确认道:“姑姑,颂宜可以同往吗?自我怀孕,丹彤姑姑她们生怕我出事,轻易不敢教我出毓庆宫,我也控制不住地着紧起来了。”
“谨慎有必要,只是过犹不及。”容歆温和道,“您有孕,正该心情开阔,若是心情憋闷,反倒于腹中孩子不好。”
更何况,康熙的逆鳞便是皇嗣。
前期进宫的嫔位们,如今剩下的不多,惠妃呐喇氏和荣妃马佳氏皆经历过丧子之痛,且又有当年御花园惊猫一事以及某些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后宫中少有以子嗣生事之人。
至于太子如今的后院,还真没有能掀起风浪之人,所以小心些有必要,但确实不必战战兢兢。
而太子妃一听她如此说,当即便点头道:“那姑姑您稍等我片刻,我梳妆之后便和您一并出去。”
容歆温和地看着她,“不急,您慢慢来便是,我有些礼物要带给赫舍里贵人,也要回屋去准备。”
她是昨日才知道珂琪也查出了身孕,比太子妃的月份要早一些,听绿沈说现下已经稍稍显怀。
回来前,容歆有为珂琪准备礼物,而现下她是两个人,容歆便又加重了礼,其实昨日便已准备好,未免太子妃着急才如此说而已。
容歆暂且离开,浅缃随后便来到她的屋子,又与她细致地说了些毓庆宫的情况。
这两年太子妃管着毓庆宫,一丝差错也无,只如今太子妃有了身孕,不便过于劳累,其她人便多照看一些。
“如今女官回来了,咱们便又有了主心骨。”
容歆不置可否,反而笑着说:“这两年你们做得极好,倒也不必我多事。”
浅缃紧张地问:“女官您不管吗?”
“毓庆宫虽小,如今却是太子妃的修行,咱们也该多给年轻人些历练的机会,事必躬亲恐会养坏了他们。”
她们的人生已经走上后半段,太子妃等人却正是好时候,没有人能永远地陪着谁,适当地放手是必须要做得,
而浅缃若有所思良久,笑道:“您说的是,像从前齐嬷嬷放手让咱们陪娘娘一同成长一般,咱们也该信任太子妃。”
容歆笑着颔首,见窗外太子妃的贴身宫女过来,便捧起手掌大小的雕花木盒,起身,和太子妃一同前往长春宫。
太子妃有孕,但她往日里便身体极好,遂从毓庆宫到长春宫这一段路,她毫不费力,轿辇只能一直跟在后头。
丹彤一直不错眼地盯着太子妃,生怕她有一点不适,然而容歆始终若无其事地陪太子妃说话,丹彤只得忍下想要脱口而出的话。
容歆先前已经派人到长春宫禀报,遂她和太子妃一到长春宫门,便被宫侍恭敬地请进去。
钮祜禄贵妃和赫舍里贵人皆在葡萄架下乘凉,而除了长春宫的两位主人之外,荣妃马佳氏也在。
三人一见到太子妃,纷纷起身相应,众人寒暄过,钮祜禄贵妃便请太子妃在葡萄架下的石凳上落座。
石凳上皆包着软垫,容歆眼瞅着丹彤眼中神色从紧张转为放松,暗暗记在心中。
长春宫在钮祜禄贵妃和赫舍里贵人的经营下极与众不同,这个炎热的天气,一并坐在葡萄架下,吃着新摘下的蔬果,甚至不需要放冰解暑。
钮祜禄贵妃三人,钮祜禄贵妃和荣妃位高,赫舍里贵人和太子有另一重关系,姑且可以算作是太子妃的长辈。
几人又皆有心亲近,说起话来便随意一些,气氛也极和谐。
而如今这个时候,因为战事,几人便是闲话家常,也不免提及前线和皇上的安危,眉间皆是沉重。
二十八年,清军与准噶尔两万精兵于乌尔会河大战,噶尔丹的弓形阵作战灵活机动,十分难破,加之准噶尔火器优势,清军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
康熙闻得战败之讯,大怒,而此时,俄国已与大清签订合约,却仍然与噶尔丹频频接触。
康熙为大局,一边命人挑起准噶尔内部争端,一边遣人去俄国交涉,阻止俄国为准噶尔提供任何火力支持。
然而战事依旧焦灼,噶尔丹率精锐之师已攻至长城外,距离京城仅六百多里,京中粮盐商铺价格飞涨,人心惶惶,康熙因此决定御驾亲征。
五万大军出征,分左右两路,授和硕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领三万左路军,皇长子胤褆为副将;授和硕恭亲王为安北大将军,领两万右路军,简亲王雅布、信郡王鄂札为副将。
与此同时,康熙钦点佟国纲、佟国维兄弟,明珠、纳兰性德父子等朝中重臣一同随军出征,而后命索额图留在京中辅佐太子。
就在两军将于乌兰布通交战之际,康熙染病,方才有了太子胤礽和三阿哥胤祉连夜离京,日夜兼程赶往乌兰布通之事。
然而实际上,康熙只是战事压力过大,一时不慎便染上风寒,初时确实高热不退,病情显得有些危急,因此才有人快马加鞭送信给京中的太子。
等到太子得了信儿和三阿哥赶往乌兰布通时,康熙的高热已转为低烧不退,危急程度大大降低。
他头几日高烧不退,头脑不清之时仍然忧虑不止,为大清,为战事,为太子……




[清穿]东宫女官 第116节
因此,在某一日稍微清醒之际,康熙便命人寻了几位内大臣到他病榻前,立下旨意,倘若他有任何万一,便由太子继位,继续统率大军与准噶尔军作战,务必将敌寇逐出中原。
至于对旁人的安排,康熙精力不济,只留了一句“太子仁善友悌,必不会亏待太妃兄弟”,便陷入昏迷。
待过了几日,康熙身体渐渐好转,思及他先前留下的“遗照”,只道回京后需得细致补充,并未收回。
不想,众人劝请康熙回朝养病之时,明珠向康熙密奏:“回禀皇上,臣昨日闻得京中传闻,太子已命九门提督等严加监管京城、皇宫,另……索额图私制为太子制龙袍皇冠,如此不臣之心,奴才实在无法视而不见。”
康熙面色沉沉,声音中隐含风暴:“明珠,朕暂且宽恕于你,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你可知构陷太子和朝中重臣的后果?”
明珠“噗通”一声跪地,以头抢地,“奴才万不敢欺蒙于皇上,请皇上明察秋毫!”
康熙眼前一阵黑沉,怒道:“滚!”
而他气昏过去之前,心中却是相信,若非确有其事,明珠定然不敢这般直白地状告,可他又是那般相信太子,绝对无法相信太子有任何迫切继位的不孝之心……
这一遭刺激,康熙原本稳定下来的烧热,隐隐又有起复的趋势,经御医连夜诊看,方才再次稳定下来。
第二日康熙醒过来,并未先过问前线战事,反而问道:“太子可是已经在路上?”
梁九功恭敬道:“回禀皇上,才收到的孝心,太子殿下和三殿下马不停蹄,若无意外,晚间想必便会抵达营地。”
“派人回京查验明珠所言。”康熙面无表情,但他喉间溢出的咳声,明确地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
梁九功应诺,随后又孝心地劝道:“请皇上保重身体,太子殿下向来孝顺有加,此事恐怕是有些误会……”
康熙凛冽的眼神倏地射向梁九功。
梁九功立即跌跪地上,畏惧道:“奴才多嘴,请皇上恕罪。”
康熙躺在榻上,眼神渐渐恍惚。
他亲自教养太子长大,对太子倾尽心血,也正是因此,他心中不可控地便会在感情上对太子更加苛责,哪怕他理智上相信太子不会做出那等大逆不道之事……
正在此时,毓庆宫中,容歆也听闻索额图私下里命人为太子准备龙袍皇冠,渐渐攥紧拳头。
太子分明只命人护卫京城,不准人扰乱京城秩序,纵是言辞严酷,也绝无皇上未崩便登基之心。
容歆咬紧牙关,一字一顿道:“备马车,去赫舍里家。”
第129章
晌午的阳光正烈, 宽阔的路上几乎没有马车和行人,各府的守门人守在门口,几乎是一般无异的倦怠。
一辆马车从路口缓缓行进来,马车朴实无华, 各府守门护卫眼见着它在赫舍里家门前停下, 百无聊赖地投以视线打发时间。
而赫舍里家守门的人一见他们停在门前, 语气嚣张地喝道:“来者何人?!”
小太监跳下马车,连一个眼神也未给此人, 而是直接回身打开车门,恭敬道:“女官, 到了。”
容歆从马车内探出身,扶着小太监的手臂走下马车, 才对守门的人道:“劳烦通报索大人一声, 毓庆宫容歆求见。”
守门人早已不知换了多少批, 对容歆的面容根本不认识, 只听闻她说“毓庆宫”, 又思及方才赶车的称呼她“女官”,立即神色恭谨了几分,“您稍等片刻, 小的这便进去通报。”
小太监立即不满道:“好歹让我们女官入内等候,怎可如此怠慢?!”
守门的人唯唯诺诺道:“规矩如此, 还请贵人莫要为难小的。”
小太监还要再说,容歆打断他, 不以为意道:“无妨, 咱们暂且等通报便是。”
守门人连连哈腰道谢。
而小太监似是因容歆的态度, 不情不愿地对他道:“还耽搁什么?这么大的日头, 若是晒坏了我们女官, 要你好看!”
小太监等守门人进去,才在容歆耳边笑嘻嘻道:“女官,我方才狐假虎威看起来可有气势?”
“嗯。”容歆淡淡地应了一声,这些个看门的人,向来是最会看人下菜碟,眼力也好,唯有他们气势盛些,才不敢怠慢通报。
“女官,日头烈,您可要回马车上稍坐一会儿?”
容歆摇头,就这般站在马车旁,抬头静静地看着正门顶上挂着的牌匾。
这牌匾乃是当年康熙亲自手书赠与老首辅的,除了日常翻新清理,已是多年未更换,代表着赫舍里家的荣耀和盛宠。
不过也是,开国功臣之一的首辅索尼,深受皇上爱重的仁孝皇后,权势滔天的朝中重臣索额图,还有如今代理朝政、备受瞩目的太子。
赫舍里家如何不风光?康熙为了太子,必要施恩于赫舍里家;太子日后若是登基,也必要对母族施恩,便如康熙为佟家抬旗一般。
可有些人明知烈火烹油,怎么就是不知满足呢?
“姐姐!”
容歆闻声望向正门内,便见一张熟悉的脸,神色激动,脚下却稳重地并未疾行。
来人正是容歆的亲弟弟容盛,他如今也已而立之年,唇上续着胡须,身上也穿着显稳重的深色长袍,哪怕瞧着面容熟悉,与她记忆中仍然有了巨大的变化。
“姐姐,你总算从遵化回来了!许久未见,我和爹娘皆十分挂念你。”
容歆却不似他这般兴奋,只是平静地一点头,问道:“你可是奉命请我进去?”
容盛察觉到她的几分冷淡,嘴角的笑容渐渐收起来一些,回道:“大人正在会客,魏总管命我先请姐姐进去。”
“那便走吧。”容歆径直踏进赫舍里家。
容盛在她身后欲言又止,见她始终面容淡漠,便又咽下了口中的叙旧之言,沉默地跟在她身后。
赫舍里家的格局多年来几乎未变,只是随着真正当家做主的人变化,正院的主人变成了三房,也就是索额图一房。
容歆长在这里十六年,又不止一次进入正院,熟门熟路到根本无需人引路。
而来往的下人见到容盛,皆会停下脚步问好,容盛不似面对容歆这个姐姐时那般拘谨,反倒相当有威严。
1...5960616263...1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