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回到明朝做昏君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纣胄
不过现在要商讨的是怎么样补充人手,这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了。因为新的人事代表着可以扩充自己的势力。
历来人事纷争都是最棘手的,也都是朝中众人最想参与的。因为在关键的位置上有自己的人,才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朱由校面无表情的说道:“因为时间紧迫,所以也没有时间再行推举。朕准备让你们自己拟定一个名单,户部就交给徐光启徐爱卿,兵部就交给孙承宗孙爱卿。”
“你们尽快拿出一个名单来,需要从哪里调取什么人过来,也尽可能的都批下来。”
对朱由校的这番话,在场四个人都有些不敢置信,心里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陛下这摆明了就是在支持他们选取各自的人手。在户部上,让徐光启自己去弄,那徐光启必然会选择和他自个儿亲近的人,能够支持他、为他做事情的人。
在兵部孙承宗说了算,孙承宗选的人必然就是他自己的人。
剩下的其他部门有牵扯到的,这个空缺就是留给韩爌的了。
黄克缵虽然也会参与,但基本上不是韩爌的对手。但是黄克缵的手里边也握住了刑部,这就是陛下对他的交代。
这一次东林党的案子黄克缵参与的不多,分好处的时候自然也就得到的最少。但是黄克缵的基本盘加上能到手的东西,必然也是不可小觑的实力。
陛下这样的操作实在是太过于简单粗暴了,以前也没有什么帝王这样操作过,至少韩爌徐光启他们几个没经历过。
不过这也是最快捷的方法,能够最快速的恢复工作。
新上来的人都是他们自己的人,好调遣,也听话,不会出现有拖后腿的事情。
一旦出了什么问题,陛下也可以直接找他们四人,这是好处。
坏处当然就是人都是他们四人的,容易让他们做大,会导致陛下说的不算。
但是却因为有内阁的存在,他们又能够很好的相互制衡,这一点可以忽略掉了。
如果他们之中有谁做的不好,或者出了什么问题,可以让其他三个人去惩治他,没有谁是一家独大的,没有谁能够越过其他人做一些事情。
众人虽然心里面有疑虑,可是表面上还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因为都是自己能得到的好处的事情,四个人也没有什么不满。即便是不满,估计也没有什么用。
于是四个内阁大学士连忙说道:“臣等领旨。”
朱由校点了点头,笑着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快办吧。朕这些日子马上就要准备大婚了,诸位爱卿要多担待一点。剩下的就是兵部和户部的案子了,不知诸位爱卿有什么意见?”
听闻案子的事,几个人的表情一瞬间严肃了起来。
不过比起之前,这一次兵部和户部的案子是比较好做选择的。刚刚拿了好处,韩爌他们也不好反驳朱由校,最主要的是无论是户部尚书王纪,还是兵部尚书崔景荣,韩爌他们对这两个人都没什么好感。
尤其是徐光启,在他看来王纪和崔景荣都是酒囊饭袋,不但不干事,还贪污。这种人就没有什么好商量的,直接干掉就行了。
至于王纪崔景荣底下的人,那就更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处理他们,徐光启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朝中现在没有像东林党一样抱团的人物了,所以就可以直接拿掉他们,也不会有人站出来蹦跶。
现在的都察院,那是崔呈秀嗓门最大,他肯定不会站出来喷;即便是喷,也是喷内阁处罚的轻了。所以大家也没有什么压力。
黄克缵不怎么参与兵部户部的事,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压力。
至于韩爌,才不会管这些人的死活,他们也不是自己的人,自己参与太深了,也没什么好处。兵部和户部那边自己也捞不到好处,陛下已经把好处给了徐光启和孙承宗了。
至于孙承宗,他其实也无所谓。倒不是说他对那些人会有怎么样的反应无所谓,而是怎么处罚那些人,孙承宗无所谓。
同时韩爌徐光启四个人想到了更深的一层,那就是朝中的其他大臣,他们也不会管这些人的死活。
一旦陛下前面让徐光启和孙承宗选人的旨意出去,这些人估计就会忙着巴结这两个人。
那么你去保原来的旧人,你怎么知道不会得罪这两位新的大佬?除非是磁铁,不然谁会去管他们?
可是在大明朝的官场上,磁铁能有多少呢?
所以四个人都没有去对事,也没有去想,直接就达成了共识。
徐光启向前走了一步,躬身开口说道:“陛下,依照大明律处罚也就是了。”
徐光启的意思很明显,严惩,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朱由校笑着点了点头,对徐光启颇为满意。
这才叫自己人,关键的时候敢上,也敢说话。
只是因为这些人和徐光启也没什么关系,他也没必要去保护他们,顺着自己这个皇帝说有好处。
徐光启这个内阁次辅说完了,剩下的就轮到孙承宗和黄克缵表态了。
黄克缵在孙承宗的后面,他的排位没有孙承宗高,所以这个时候他向前走了一步,站出来了,面无表情的说道:“陛下,臣觉得徐阁老言之有理。”
然后就轮到孙承宗了。
孙承宗也直接说道:“臣没有意见。”
四个内阁大学士,其中三个已经同意了,就剩下一个韩爌了。虽然韩爌是内阁首辅大学士,但是他也不会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
于是韩爌也说道:“臣附议。”
朱由校点了点头,开口说道:“那这件事情就这么办吧。”
“几位爱卿还有什么其他要说的吗?如果没有的话,今天就到这里吧。”朱由校笑着说道。
今天的会议开到这个份上,朱由校还是很满意。这比之前看到的那几张脸好受多了。
“臣等告退。”几个人连忙躬身说道,随后一起向外走了出去。
朱由校看着他们的背影,嘴角露出了一种笑容,转身看向一边的陈洪,开口说道:“锦衣卫那边的讲学是不是停了?让他们这些日子再操弄起来,不要停下来,该怎么办怎么办。”
陈洪连忙道:“是,皇爷。奴婢这就去办。”
等到陈洪走了之后,朱由校斜靠在卧榻上,脸上露出了笑容。
到了今时今日,自己终于可以做一点正事了。不过眼前还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要正一正风气了。
所谓的正风气,其实就是统一思想。
想了想,朱由校觉得要把一个人用起来,同时给一些人找一些事情做,不然这些人也不老实,说不定就闹事了。
这个会议参与的人员虽然不多,但是消息还是瞒不住。
很快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京城官场。
果然与之前预料的一样,对于崔景荣和王纪怎么处理,根本就没人关心,剩下的那些人更就没人关心了。
所有人都在关心一件事情,那就是怎么进入户部和兵部。
虽然之前已经死了一批人了,但是大家都觉得自己不会这么干,所以没有什么担心的。
最重要的是在官场上,从九品到一品,哪一顶官帽子不是无数人盯着?
现在有了这么多的机会,还是那么好的位置,自然要搏一搏。于是动心思的人就多了。
一时之间,几位内阁大学士的府上可以说是门庭若市,去参拜的人从街头一直排到街尾,还有人往府里面投书,各种各样的行为全都拿了出来。
同时以前的同年同门,甚至学生,全都找上来了,一群人乌泱乌泱的。
目前这情况弄得孙承宗徐光启几个人有些不厌其烦,不过这些事情还是要做,要尽快把人选准备出来。
整个京城都很热闹,但是也有冷清的地方,那就是礼部尚书孙慎行的府邸。
高攀龙此时就坐在孙慎行家里,脸色并不是很好看。
这一次东林党可以说大败亏输,从头到尾什么好处都没捞到。一群人被拿下,还有人被杀了头,搞得好不狼狈。
除此之外,东林党的势力被大大削弱,于是他们就更微弱了。新的内阁大学士出来了,并没有礼部尚书孙慎行,这就很尴尬了。
“我们以后该怎么办?”高攀龙有些迟疑的说道。
孙慎行喝着茶,苦涩的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的说道:“那我们也要有以后才行。事情到了今时今日这个地步,你我二人都不好办了。”
“你去一趟孙承宗的家里吧,看看能不能让他把你调到兵部去。”
听着孙慎行的话,高攀龙眉头一皱,有些无奈的说道:“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吗?”
孙慎行随意的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有备无患吧。做好准备,总没有什么坏处。”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61章 讨要职位
虽然孙慎行这么说,可是高攀龙的脸色依旧没有好看起来。
让自己去兵部找孙承宗,最大的可能就是让自己去投靠孙承宗,也是让孙承宗保自己一下。
孙慎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孙慎行保不住自己了。
从现在的情况看,自己这边被大清洗了,那么剩自己和孙慎行两个人,那些人会放过吗?
无论是觊觎自己两个人的位置还是害怕自己和孙慎行报复,一脚踩到底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自己两个人还会面对更多的攻击,这已经是一定的了。
现在应该想的不是反击,而是要怎么保护自己。
一直以来孙慎行都是比较有主意的,现在他居然让自己去投靠孙承宗,那就说明孙慎行没主意了,他没有信心保住自己了,或者说他已经没有信心保住自己和他自个儿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孙慎行感觉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所以才会说这样的话。
自己问孙慎行事情真的有这么糟糕吗,孙慎行虽然嘴上说有备无患,但实际上情况就已经是这么糟糕了。
礼部尚书这个位置实在是太关键了,为什么大家都这么认为?
因为有一项权力在礼部的手里面,那就是行教化。
所谓行教化,就是掌管全国的教育,同时举办各地的科举,这些都是礼部在管。
所以礼部尚书这个位置非常重要,明年就要科举了,谁也不会把那个位置留给孙慎行,所以孙慎行已经准备好了自己被攻击到辞职的那一天。最关键的是,陛下还想不想让孙慎行干下去?
见高攀龙幽幽的目光望过来,孙慎行笑着说道:“不必如此,我们早就应该想到会有这一天,所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如果走了,你要好好保住自己。”
“现在朝廷奸佞当道、权臣得势、阉狗横行,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总会有拨云见日的那一天,所以你要好好的,在兵部等待时机,同时尽可能的联合仁人志士,以待明日。”
听了孙慎行的话,高攀龙站起身子,恭恭敬敬的对着他行了一礼,开口说道:“我会去的,我相信你也会有回来的那一天。到时候我们共辅明君、涤荡朝堂,还大明于清平。”
孙慎行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回来,但是有一点我要告诉你,那就是好好干。即便是因事不能回来,但凡有一天你能够做到这些,我也会非常高兴的。”
拜别了孙慎行,高攀龙出了他的家,直接赶奔孙承宗的府里面。
这里现在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每天递拜帖的人也特别多,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见到孙承宗的。
有人见过了孙承宗,自是欢喜的走了;有些人见不到孙承宗,不死心的每日在孙府门口徘徊。
孙承宗现在是内阁大学士,自然是不会轻易见人的;即便不是内阁大学士,孙承宗平日里也不会轻易的见他们。
大家根本就不是一条路上的,何况孙承宗刚刚才被陛下看中用起来,就搞结党营私这一套,把陛下放在什么地方?
其他几位内阁大学士的家里面也同孙承宗家一样,虽然总有人逛荡,但是内阁大学士却不怎么见他们。
不过高攀龙自然是不一样,他来到孙承宗的家里面,自然会受到接见。
在后宅的大厅里面,孙承宗见到了高攀龙。
见高攀龙一脸颓丧的样子,孙承宗大概也知道是什么原因,不过他也没有往这上面说,因为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说。
事情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袁应泰和王化贞没有死,已经是最大的成绩了,想要保其他人基本上不可能。
尤其是为了保下杨涟,很多人都在为他奔走呼号,但是孙承宗却知道根本没戏。
孙承宗看了韩爌的审问记录,韩爌并不是没给杨涟机会,而是给了杨涟辩白自保机会。只要杨涟把人供出来,无论是供邹元标还是高攀龙,全都可以。
只不过杨涟没有开口,所以他才会落得今时今日这个下场。这个时候去宫里求情根本毫无意义。
这件事让孙承宗对高攀龙很不满。
在孙承宗看来,杨涟就是一个受害者,整件事情都是高攀龙和邹元标搞出来的,与杨涟的关系并不大,但现在却是杨涟背了锅,甚至为此马上命就没了。
邹元标人已经死了,这个就不说了,让人心冷的是高攀龙。这些日子以来,高攀龙从来没上过题本,也没有为杨涟奔走过。
还有就是礼部尚书孙慎行,他们做了很多事情,唯独没有去救杨涟。他们甩锅给韩爌,逼得韩爌只能够公事公办。
最后事情闹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搞得皇上对权臣不满,内阁被清洗了一个彻彻底底,就连兵部和户部也全部都搅了进去。
如果不是孙慎行高攀龙他们为了一己私心,事情还没有到现在这个地步。
这些孙承宗都是知道的,可是他不能说。孙承宗之前管了一次,在那次之后就没有再管过。到了今世今日,他也不可能给再管了。
如果高攀龙和孙慎行真的有良心,那么就应该伸手去拉一把杨涟。可是他们两人并没有这么做。
虽然孙承宗见了高攀龙,但是他只是想听听高攀龙想说什么。
两个人相互见面之后,分宾主落座,茶水也很快就端了上来。
孙承宗开口问道:“云从今日过来有什么事情吗?”
“回阁老,的确是有一些事情。”高攀龙开口说道:“听说陛下让阁老挑选兵部的人手,下官虽然不才,想去兵部试试。古有毛遂自荐,我自然要效仿先贤,所以今日特来请见阁老,想让阁老考虑一下。”
高攀龙的直白让孙承宗一愣。
现在都是这样的吗?
上下打量了一番高攀龙,孙承宗开口说道:“不知道你看上了哪个位置?”
“兵部不还是缺侍郎吗?”高攀龙开口说道:“下官觉得自己可以胜任。”
孙承宗没有说话。兵部侍郎……
对于高攀龙,孙承宗自然是了解的。
高攀龙,万历十七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万历二十年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
万历二十二年,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被贬广东揭阳典史。
第二年便辞官归家,与顾宪成兄弟复建东林书院,在家讲学二十余年。
一直到先帝登基之后,高攀龙才被重新启用,被先帝任命为光禄寺丞,随后又调任太常寺少卿。
这样的资历,这样的任职经过,怎么就有信心去做兵部侍郎呢?
看看他都干了什么?
为朝廷立下了什么功?
初入官场,高攀龙随即上《今日第一要务疏》,称欲改变皇朝岌岌可危的形势,首先必须正本,其次要“除刑戮“、“举朝讲“、“用谏臣“、“发内帑“,革新政治。
看看这几条:
除刑戮,简单来说就是刑不上大夫;
举朝讲,皇上你每天要去我们讲课;
用谏臣,谁是谏臣,你看我刚上了题本;
发內帑,皇上,你快把你小金库里的钱都拿出来,让我们大家花一花。
这几条政策的话皇帝要同意都怪了,于是就根本没搭理他。
然后高攀龙跑去弹劾了内阁首辅,随即就被贬斥回家了,再起复就直接做了光禄寺丞,随后转成太常寺少卿。
这是什么?
这就是嘴炮升官啊!
反而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向上的官员,全部都在下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会选择踏踏实实的做事情?
大家嘴炮就好了,反正新君上来之后,那就是我们飞黄腾达之时。甚至都用不到那个时候,自己这些人就飞黄腾达了。
嘴炮的人在地方上也是被所有人供着,名声传扬天下,这种好事不干都是傻缺。
可是这样的人,怎么为国出力?
一个在家教书20多年的人,根本就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也从来没有在军队之中待过,上来就要做兵部侍郎?
孙承宗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了,他很想把对方赶出去,可是不行。
对方的资历太高,这些年教书教了多少学生?二十多年桃李遍天下,他的学生有多少人在什么地方任职?
自己全都不知道,如果这么把高攀龙轰出去,那么估计自己就会诽谤之声满天下了。
可是自己能答应让高攀龙做兵部侍郎的位置吗?
孙承宗心里苦笑。
他怎么能答应呢?现在朝中是个什么形式?自己要是这么报上去,陛下会怎么想?
再说了,高攀龙根本连这个能力都没有,自己如果报上去,其他人会怎么看?
到时候结党营私的帽子肯定跑不了了,自己怎么办?
不过还是要拒绝。
虽然很为难,但是孙承宗也知道自己不拒绝不行,于是便开口说道:“现在人比较多,这件事情我需要想一想,也需要和内阁的其他几位阁老商量一下。”
一听这话,高攀龙就知道是应付的话,脸色就有一些不太好看了
对于高攀龙来说,孙承宗是自己的后辈,无论是在官场上,还是在东林场之中,或者是在士林之中,孙承宗都是自己的晚辈。
自己愿意给孙承宗打下手,这已经是颇为给他面子了。这样的时候孙承宗居然还拒绝自己?
高攀龙站起身子,开口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高攀龙转身向外面走了出去,一看就知道对孙承宗很不满。
孙承宗站在原地,看着离开的高攀龙,眉头微皱,不知道在想什么。




回到明朝做昏君 第162章 新的团队
紫禁城,乾清宫,朱由校正在吃饭。
因为朝中的事情告一段落了,朱由校心情好了不少,所以饭量也就好了。今天这顿饭他吃的很是香甜。
陈洪这时候进来,犹犹豫豫的想上前又不敢打扰吃得正香的朱由校。
瞥了一眼陈洪,朱由校抬起头,用方巾擦了擦嘴,笑道:“有什么事情就说,何必吞吞吐吐的。”
“回皇爷,下面的人来报,高攀龙去了孙承宗的府上。高攀龙先是去了孙慎行的府上,从孙慎行那儿出来之后就去了孙承宗的府上。”陈洪连忙躬身说道。
听到陈洪说的话,朱由校倒是没怎么意外,只是笑着说道:“这是看上兵部了?”
事到如今,朝中剩下的东林党自然是要想办法自保的,尤其是孙慎行和高攀龙。这两个人应该已经意识到危险了,自然需要想办法留下来。
只不过朝廷中的这些大佬和孙慎行他们两个人的关系都不是很好。
内阁首辅大学士韩爌就不用说了,原本这些人的关系还不错,但是因为这次东林党的案子彻底闹掰了。
尤其是孙慎行和韩爌,真的已经撕破脸了,高攀龙也差不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两人去找韩爌是肯定不行的,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孙承宗了。毕竟大家之前走的很近,现在伸手拉一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不过朱由校倒是很好奇,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孙承宗真的答应了,那就真的太让自己失望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高攀龙不是在兵部的料。
如果孙承宗真的答应了,那么这决定完全就是出于私心。这不是朱由校能够允许的。
要知道自己用孙承宗,前提是孙承宗还保有一定的公心,不是什么事情都从私心出发,这和自己使用韩爌做内阁首辅大学士是一样的道理。
“知道事情的结果吗?”朱由校开口问道,此时他的脸色已经严肃了起来。
“回皇爷,暂时还不知道。不过下面的人同时也报了上来一个消息,高攀龙在离开孙府的时候脸色并不是很好看,很多人都看到了,所以很可能是谈崩了。”
朱由校点了点头,面无表情的开口说道:“东厂那边很忙,工部的案子让锦衣卫出出力。”
“奴婢明白,奴婢这就去。”说着,陈洪转身连忙向外面走了出去。
事实上,所有人都觉得案子已经烧得差不多了,但是只有朱由校知道,还有一个工部还没烧起来呢。
一旦工部也烧起来,就会把很多人跟着烧死。
赵南星去查案子了,但是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因为户部和兵部的事情,所以工部里边才耽搁了,但是工部其实要比那两个部门的事情更严重。
现在朱由校准备把工部也动了,趁着这个时候,把毕懋康的权势做实了。
虽然之前自己让毕懋康做了工部侍郎,但毕懋康的实权并不多,他更多的精力都是在百工坊那边。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自己要把毕懋康放过去。
1...5051525354...323
猜你喜欢